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测试题一:1. 下列各项物理量中,属于矢量量的是:()a) 力 b) 质量 c) 速度 d) 时间2. 把 1 g 质量的物体从密度为 2 g/cm3 的水中提出,所需要的力是:()a) 0.2 N b) 10 N c) 0.01 N d) 20 N3.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若用表示力的箭头,力与电场方向垂直,则带电粒子的电荷为:()a) 正电荷 b) 负电荷 c) 零电荷 d) 数据不够4. 动能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具有的一种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有关。
a) 速度 b) 加速度 c) 计时器 d) 位置5. 如图所示,向北匀速行驶的小汽车,驾驶员手持一个物体从车辆抛出,物体飞出去时的速度方向是:()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6. 一个零摄氏度的物体与一个 50 摄氏度的物体总热能相等,那么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a) 1 : 1 b) 1 : 2 c) 2 : 1 d) 数据不足7.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物体重量是变量,质量是恒量。
”()a) 正确 b) 错误8.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和体积相等,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a) 乙物体的密度比甲物体大b) 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大c) 甲物体的重力比乙物体大d) 乙物体的质量比甲物体大测试题二:1. 一辆小车以每小时 60 公里的速度向东行驶了 3 小时,则行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 一球以 15 m/s 的速度水平抛射使其达到最大高度时,它的速度大小是多少?3. 如果物体的质量是 20 kg,通过力 80 N 使其产生加速度,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4. 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他的速度怎样变化?5. 一物体以 10 m/s 的速度向上抛出,经过 2 秒后从最高点落下,求物体的最大高度。
6. 烤馒头用的烤盘一般是黑色的,而微波炉内壁常为白色或亮色,这是因为黑色物体对辐射线能力比白色或亮色物体强。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加速度C. 速度D. 质量答案:D2. 一个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为:由图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A. 正数B. 零C. 负数答案:B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能确定答案:C4. 物体质量为2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5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0.25 m/s²B. 0.4 m/s²C. 2.5 m/s²D. 4 m/s²答案:B5. 一个物体以20 m/s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行驶了10秒钟后,至停下来。
物体的加速度为:A. 2 m/s²B. -2 m/s²C. 0.5 m/s²D. -0.5 m/s²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30 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了15秒,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450 m2. 一个球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求球的速度。
答案:20 m/s3. 在力的作用下,质量为0.5 kg的物体获得加速度为4 m/s²的匀加速度运动,求物体所受的力。
答案:2 N4.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8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2 m/s²5.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了30秒后,增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780 m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方向变化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加速度?答案: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即 a = (v - u) / t,其中 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t 表示时间间隔。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A. 质量B. 速度C. 力D. 能量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A. 0B. gC. 2gD. 不确定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钻石的光泽B. 海市蜃楼C. 日食D. 月食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核能5. 下列哪个物理学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阿基米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光的波动理论解释。
()4. 可再生能源是指短期内可以自然恢复的能源。
()5.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被称为____定律。
2.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被称为____定律。
3. 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____现象。
4.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____能。
5. 地球上的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的____运动造成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解释光的反射定律。
3. 描述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4. 什么是功?如何计算功?5. 什么是机械能?它包括哪些形式的能?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求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
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3. 一个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为20%,面积为1平方米,太阳辐射强度为1000瓦/平方米,求该电池板的最大输出功率。
4. 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求物体在力作用下移动的位移。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四川泸州中考)5月初,小明家中的电能表示数为,电能表的部分参数及6月初的示数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功率的仪表B.小明家5月初至6月初消耗的电能是1 200 kWhC.小明家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总功率不得超过4.4 kWD.若电能表转盘在10 min内转过300转,则用电器的总功率为1 kW2.如图2所示是两定值电阻的U-I图像,由图像中信息可知()A.若将两电阻串联在某电源两端,则两端的电压大B.若将两电阻串联在某电源两端,则的实际功率大C.若将两电阻并联在某电源两端,则通过的电流大D.若将两电阻并联在某电源两端,则的实际功率小3. (山西中考)“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B.发现有人触电,直接用手把他拉开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D.家庭电路中,开关连接火线或零线都可以4.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中还有试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图3中试验电路的连接符合要求的是()5.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B.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电阻小于乙灯电阻C.两灯串联在220 V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D.将乙灯接入110 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 W6.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的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将L换成另一只标有“”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A.大于4 WB.等于4 WC.小于4 WD.无法确定7. (广东深圳中考)某家庭电路的部分情况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户线分为火线和地线B.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C.空气开关有保险丝的功能D.电能表与空气开关是并联的8.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B.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C.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D.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很多9.电阻和串联在电源两端时,功率之比,若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其功率之比为()A.3∶5B.5∶3C.9∶25D.25∶910.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B.根据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少C.根据可知,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无关D.根据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11.图7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12.把标有“12 V 36 W”的灯泡和“8 V 16 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的两端,其中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灯泡没有达到额定功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该电源的电压为24 VB.电路中的电流为2 AC.两灯泡的总功率为16 WD.灯的实际电压大于灯的实际电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哈尔滨中考)图8甲是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像。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文档包含了九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的测试题和答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题目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选择题1.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B. 下落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C. 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D. 下落过程中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2.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位移答案:D3. 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经过4秒后速度为:A. 2 m/sB. 4 m/sC. 6 m/sD. 8 m/s答案:B4. 力的单位是:A. 牛顿B. 米/秒²C. 千克·米/秒²D. 千克·米答案:A5.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A. 惯性定律B. 加速度定律C. 作用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答案:A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力?力的计量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量,它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2. 请简要说明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ma。
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3. 请解释什么是惯性?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案: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例如,当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感到身体向前倾,因为乘客的身体有惯性,保持了之前的运动状态。
以上是本次物理第一单元测试的题目和答案。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测试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电流是电荷在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A. 面积
B. 时间
C. 导线
D. 温度
2. 电流的方向指的是正电荷 \_\_\_ 的方向。
\_\_\_ 的方向。
A. 运动
B. 静止
C. 加速
D. 减速
二、填空题
1. 电阻的单位是 \_\_\_ 。
\_\_\_ 。
2. 欧姆定律是电流和 \_\_\_ 之间的关系。
\_\_\_ 之间的关系。
三、判断题
1. 高阻值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所以电流会增大。
(True/False)
2. 并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有一个支路。
(True/False)
四、简答题
1. 解释什么是电流强度。
2. 为什么要用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
五、解答题
1. 请说明并列出三种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二、填空题
1. 欧姆(Ω)
2. 电压
三、判断题
1. False
2. False
四、简答题
1. 电流强度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
2. 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可以通过导电的能力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电器并供给其工作。
五、解答题
1. 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包括:
- 增大电压
- 改变电阻值
- 改变导体截面积或长度。
物理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299,792 km/sD. 299,792 km/s2.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物体的动量变化等于作用于其上的合外力3. 以下哪项不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转换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保持不变D.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只适用于机械能4. 什么是电磁波?A. 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产生的波动B. 由电子运动产生的波动C. 由原子核振动产生的波动D. 由温度变化产生的波动5. 以下哪个公式描述了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A. s = ut + 1/2gt^2B. s = vt - 1/2gt^2C. s = 1/2gt^2D. s = gt^26. 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A. 两个波相遇时,相互抵消的现象B. 两个波相遇时,相互叠加的现象C. 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的现象D. 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的现象7. 以下哪个是电流的基本单位?A. 伏特(V)B. 安培(A)C. 欧姆(Ω)D. 法拉(F)8. 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C.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动量变化等于作用于其上的合外力9.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转换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保持不变D.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10. 什么是折射率?A.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B.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比C.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频率比D.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振幅比答案:1. B 2. A 3. D 4. A 5. C 6. B 7. B 8. A 9. D 1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 电流的单位是()。
A. 安培B. 伏特C. 瓦特D. 秒2. 电路中,电流是由()产生的。
A. 水B. 空气C. 金属D. 木材3. 电流的方向是由()到()。
A. 正极,负极B. 负极,正极C. 电源,电器D. 电器,电源4. 电阻的单位是()。
A. 安培B. 伏特C. 瓦特D. 欧姆5. 在并联电路中,和阻值最小的电阻串联时,总电阻()。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变得无穷大6. 将相同阻值的电阻依次串联起来,得到的总电阻()。
A. 大于任一电阻的阻值B. 等于任一电阻的阻值C. 小于任一电阻的阻值 D. 无法确定7. 电路中,若电压与电阻不变,则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没有关系D. 无法确定8. 电源的作用是()。
A. 产生电压B. 产生电阻C. 产生电流D. 产生功率9. 发电厂输送电能时,通常使用()电路。
A. 串联B. 并联C. 并卸异极D. 串并结合10. 电流表的接入方式是()。
A. 并联B. 串联C. 临时直接接触D. 其他方式二、填空题(共40分)1. 据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可知,在电路中,电流的总和就是()。
2. 阻尼器的作用是()震荡振幅。
3. 电源的两个地点叫做正极和()。
4. 电阻的阻力大小与其()成正比。
5. 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
三、解答题(共30分)1. 电压为6伏的电池,内阻为1欧姆,将该电池与阻值为4欧姆的电阻连接,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电压的方向。
2. 两个电阻为3欧姆和6欧姆的电阻串联,该串联电路两端加入9伏特电压源,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方向。
3. 女儿回到家后,打开房间的灯开关没反应。
她怀疑可能是灯泡坏了。
接下来她应该如何确定灯泡是否坏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D5. B6. A7. B8. A9. B 10. B二、填空题1. 零2. 减小3. 负极4. 长度5. 增大三、解答题1. 电流强度 I = U / (R + r) = 6 / (4 + 1) = 1.2安培,电阻两端的电压 U1 = I × R = 1.2 × 4 = 4.8伏特,电压的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
和共同决定。
2、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由物体的
和共同决定。
3、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对于同一个弹性物体而言,它的弹性势能的大小由决定。
4、滚摆旋转着下降时,越转越,重力势能越来越,动能越来越。
5、下列物体中:A、挂在树上的苹果;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
D、在雪山坡上滑行的雪橇;
E、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在减速行驶的汽车;
F、在跑道上加速滑行的飞机。
其中只具有动能的有,只具有势能的有,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有。
(只填代号)
6、一个足球在空中运动,动能是15J,重力势能是18J,它的机械能为。
7、如图1-1所示,把拉在细绳下的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后放手,
它可以反复摆动,小球从A点到B点,重力势能逐渐,
动能逐渐,从B点到C点能逐渐增大。
8、如图1-2所示,被压缩的弹簧将木块向左弹开,
在这过程中能转化成能,弹
簧原来被压得越紧,木块被弹开得越,说明弹图1-1 簧具有弹性势能与有关。
9、一只足球由高处落到球场上又弹跳起来,在这一
过程中,足球的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先由能图1-2
转化为能,再转化为能,又转化为能,最后再转化为
能。
10、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近地点,最大,最小,由近地点到远地点,能转化为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向上行驶的过程中,汽车的:()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势能增加;
2、下列关于机械能的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机械能;
B、凡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机械能;
C、未被举高的物体,一定没有机械能;
D、物体的质量、速度越大,机械能也越大;
3、下列自然现象的描述中,与机械能有关的:()
A、高山流水;
B、狂风暴雨;
C、冰天雪地;
D、寒冬酷暑;
4、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在做功时就不具有能;
B、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则它就具有能;
C、物体具有能,肯定在做功;D、物体具机械能,肯定在做功;
5、在盛水的容器中,用力将一木块浸没在水中并压于容器的底部,松手后,木块加速浮出水面,在此过程中,木块和水的机械能将:()
A、木块的机械能增大,水的机械能增大;
B、木块的机械能减小,水的机械能减小;
C、木块的机械能增大,水的机械能减小;
D、木块的机械能减小,水的机械能增大;
6、两颗飞行的炮弹,如果具有的机械能相等,则:()
A、它们的飞行速度一定相等;B、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C、它们能做的功一定相等;D、上述情况都不对;
7、人骑自行车从斜坡上加速下滑,(不蹬车)则:()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D、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8、把一石块从地面拿到山上,它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A、质量;B、密度;C、动能;D、势能;E、机械能;9、落到地上又弹跳起来的皮球,先被压缩,后恢复原状,关于它的能量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缩过程,动能增加,弹性势能增加;
B、恢复过程,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加;
C、压缩过程,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恢复过程,动能增加,弹性势能减小;
10、飞机喷洒农药时,是在空中某一高度匀速飞行的,则飞机在喷洒农药时:()
A、动能保持不变;
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减小;
11、如图2-11所示的是课本中研究动以有跟哪些
因素有关时,所画的实验情况示意图,以下对
此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a图说明,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
高度处滚下到水平面上时,速度相同;
B、b、c两图说明,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
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
C、a、b两图说明,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
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图2-11
D、a、c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
1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廉洁正确的有:()
A、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机械能可能增大;
C、机械能一定不变;
D、动能必定减少;
13、正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它的:()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守恒;
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机械能守恒;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14、一个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的气球,它的:()
A、动能增加,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D、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1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它们在同一高度上以不同的速度运动,已知甲物体
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运动速度,则可知:()
A、甲物体的重力势能大于乙物体的重力势能;
B、甲物体的动能大于乙物体的动能;
C、甲物体的重力势能小于乙物体的重力势能;
D、甲物体的动能小于乙物体的动能;
三、问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有一种圆珠笔尾部有弹簧,取一支这样的笔,笔尖向下去立放置,下压弹簧,突然松手,观察发生的现象,并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解释这一现象。
2、大型游东场中的翻滚过山车,它从轨道一侧的顶端(甲)释放,以很大的速度冲到底部(乙)后,又冲上环形轨道顶端(丙)使游客头朝下通过,然后再沿环形轨道回到底部(丁),最后冲上另一侧的顶端(戊)。
请说明它在各段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是怎样转化的。
3、自行车下坡,不踩脚踏板,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
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用动滑轮将重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所用的拉力是200N,绳的自由端被拉上1m,求:(1)物体被子提高多少?(2)有用功是多少?(3)总功是多少?(4)额外功是多少?(5)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为了利用水能,我们有时要先将水抽到高处,现在河堤上安装一台抽水机,要求10min内能把3.6m3水抽到10m高处,设抽水机效率为60%,此抽水机的输入功率是多少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