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试题-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最新
初三九上物理单元测试卷

初三九上物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4 km/sC. 3×10^5 km/sD. 3×10^6 km/s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改变物体的形状C. 改变物体的质量D. 改变物体的颜色3. 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体积D. 物体的密度4.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B. 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C.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功率计算公式?A. P = FvB. P = F/sC. P = F * sD. P = s/v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符号为A。
8. 电功率的单位是______,符号为W。
9. 电阻是表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其单位是______,符号为Ω。
10. 根据焦耳定律,导体产生的热量Q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Q=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12. 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为19.6N。
求物体受到的重力加速度g。
14.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该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16.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六、论述题(10分)17. 论述力的三要素及其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加速度C. 速度D. 质量答案:D2. 一个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为:由图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A. 正数B. 零C. 负数答案:B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能确定答案:C4. 物体质量为2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5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0.25 m/s²B. 0.4 m/s²C. 2.5 m/s²D. 4 m/s²答案:B5. 一个物体以20 m/s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行驶了10秒钟后,至停下来。
物体的加速度为:A. 2 m/s²B. -2 m/s²C. 0.5 m/s²D. -0.5 m/s²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30 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了15秒,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450 m2. 一个球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求球的速度。
答案:20 m/s3. 在力的作用下,质量为0.5 kg的物体获得加速度为4 m/s²的匀加速度运动,求物体所受的力。
答案:2 N4.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00 kg,受到的作用力为800 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2 m/s²5.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了30秒后,增加速度为2m/s²,求汽车行驶的位移。
答案:780 m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方向变化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加速度?答案: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来计算,即 a = (v - u) / t,其中 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t 表示时间间隔。
物理初三第一章练习题

物理初三第一章练习题题目一:力的概念和力的计算1. A物体质量为2kg,受力F作用于物体上,使得物体产生加速度a。
若a=4m/s²,求该物体所受的作用力F。
2. 一辆汽车质量为1500kg,受到30N的驱动力和20N的阻力。
该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3. 一根弹簧,现开始被拉伸,拉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如下:拉力(N)伸长长度(cm)0 02 56 1012 15请绘制拉力与伸长长度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判断当拉力为9N时,弹簧的伸长长度为多少厘米?题目二:牛顿第二定律1. 已知一物体质量为3kg,受到一个恒力F=10N作用,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力为30N的物体受到一个加速度为2m/s²的力作用,求该物体的质量。
3. 一个物体施加给另一个物体1N的力,第一个物体质量为2kg,第二个物体质量为4kg。
求第二个物体对第一个物体施加的力。
题目三:动量和冲量1. 一辆质量为800kg的汽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量。
2. 一个100g的乒乓球和一个10kg的篮球以1m/s的速度相撞,碰撞后二者以2m/s的速度沿相反方向弹开。
求篮球的质量。
3. 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向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冲撞,碰撞后两个物体一起静止。
求发生碰撞前两个物体的速度。
题目四:力和弹簧1. 弹簧常量为100N/m,原长为20cm,现在受到30N的拉力,求弹簧的伸长长度。
2. 一根弹簧原长为30cm,已经伸长到45cm,求所需的拉力大小。
3. 弹簧常量为80N/m,已经伸长了10cm,求所需的拉力大小。
题目五:动能和功率1. 物体质量为2kg,速度为10m/s,求物体的动能。
2. 物体质量为5kg,以10m/s的速度向前移动,受到一个力为20N 的阻力,求物体移动100m所需的时间。
3. 动力机械的功率为500W,当力的大小为200N时,物体移动的速度为多少?题目六:万有引力和地球引力1.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kg和5kg,相距10m,求它们之间的引力大小。
物理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

物理九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树叶飘落。
D. 冬天,雪花纷飞。
2.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这说明()A. 分子间有引力。
B. 分子间有斥力。
C. 分子间无空隙。
D. 分子有一定的体积。
3. 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 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热水分子间的斥力较大。
C.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 用力能将尘土从衣服上抖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内能为零。
B. 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小。
C. 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 0℃的冰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
5.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6.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7.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在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 温度。
B. 内能。
C. 质量。
D. 热量。
8.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A. 1:1.B. 2:1.C. 4:1.D. 1:4.9. 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电流是电荷在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_\_\_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多少。
A. 面积
B. 时间
C. 导线
D. 温度
2. 电流的方向指的是正电荷 \_\_\_ 的方向。
\_\_\_ 的方向。
A. 运动
B. 静止
C. 加速
D. 减速
二、填空题
1. 电阻的单位是 \_\_\_ 。
\_\_\_ 。
2. 欧姆定律是电流和 \_\_\_ 之间的关系。
\_\_\_ 之间的关系。
三、判断题
1. 高阻值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所以电流会增大。
(True/False)
2. 并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有一个支路。
(True/False)
四、简答题
1. 解释什么是电流强度。
2. 为什么要用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
五、解答题
1. 请说明并列出三种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二、填空题
1. 欧姆(Ω)
2. 电压
三、判断题
1. False
2. False
四、简答题
1. 电流强度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
2. 导线连接电器和电源可以通过导电的能力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电器并供给其工作。
五、解答题
1. 改变电流强度的方法包括:
- 增大电压
- 改变电阻值
- 改变导体截面积或长度。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试卷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扫地时灰尘飞扬B. 走进花园闻到花香C. 雪花飞舞D. 擦黑板时粉笔灰飘落2. 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引力B. 只有斥力C. 既有引力又有斥力D. 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3.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A. 分子间有斥力B. 分子间有引力C. 分子间没有间隙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 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 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C. 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D.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5. 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引在一起,原因是()A. 两块玻璃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B. 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C. 玻璃的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D. 玻璃分子运动缓慢6.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A. 物质的温度B. 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 物质的分子结构D. 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7. 关于物质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只有固、液、气三种状态B. 晶体一定是固体状态C. 非晶体可能处于固、液、气三种状态D.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处于不同状态8.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9.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 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 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 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10.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B. 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C.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30 分)11. 物质是由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运动。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个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A. 万有引力定律B. 麦克斯韦方程组C. 狄拉克方程D. 欧姆定律答案:D2. 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负数B. 初速度不为0,加速度为正数C. 初速度不为0,加速度为负数D. 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正数答案:D3. 下列哪一个是动能的定义?A.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B.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C.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位移的乘积D.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力的乘积答案:B二、填空题1. 根据质能方程E=mc^2,当物体质量m为1kg、光速c为3×10^8 m/s时,能量E为________。
答案:9×10^16 J2. 动量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kg·m/s三、简答题1. 什么是简谐振动?举例说明。
答案:简谐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受到一个恒定的反向力作用下,以固定频率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的现象。
例如,钟摆的摆动。
2. 请解释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答案:当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动能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位移时,会具有势能。
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四、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求它的动能。
答案:250 J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10m的高度自由落体,求它落地时的动能。
答案:200 J五、解答题1. 请说明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作惯性定律,它表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把书放在桌面上时,它会一直保持静止,直到有外力作用才会改变状态。
2. 简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提供一个例子。
答案: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机械系统内,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例如,当一个人蹦床上弹起并回落到原来的高度时,其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
教科版】初三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教科版】初三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第一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春天,走在农业生态园的树荫道上,阵阵花香扑鼻,这是由于()A。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分子间有空隙C。
分子间的吸引力D。
分子间的斥力答案:C解析:花香扑鼻是因为花中的分子散发到空气中,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得这些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花香。
2.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
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B。
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
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D。
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答案:A解析:趵突泉的泉水清澈见底是由于水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得泉水中的杂质分子被过滤掉,只有水分子透过泉眼喷出。
3.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常年平均气温约-25℃,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B。
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C。
小企鹅:冰天雪地的,连水蒸气都没有D。
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可以升华呀答案:B解析: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运动能、势能和内部结构能的总和,与温度有关,而不是与热量有关。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
60℃的水比30℃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C。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
0℃的水内能为零答案:A解析: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平均能量,温度升高表示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内能也随之增加。
5.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
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沥青被烤化是由于受到高温的影响,分子间的热运动增强,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导致沥青分子间的结构松散,变得软化。
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15=30)
1、一个人从一楼到六楼,第一次沿梯子走上去的,第二次是乘电梯上去的,则两次比较()
A、第一次增加的重力势能较多
B、第二次增加的重力势能较多
C、两次增加的重力势能一样多
D、无法比较
2、物体在平衡力有作用下,它的()
A、动能可能增大B、机械能一定增大
C、机械能一定不变D、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3、正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它的()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守恒;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机械能守恒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4、如图,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OA、OB由静止开始从顶端滑到底部,它滑到底端的速度大小分别是va、v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va=vb
B、v a>v b
C、va<vb
D、无法确定
5、铁的比热大于铜的比热,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了相等的热量,那么()
A、铁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B、铁块和铜块的温度升高相同
C、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D、由于初温未知,所以不能判断
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由它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则它的热量增加越多
C、物体内能越大,则它的热量越多
D、物体温度升高,则它的内能就增加
7、一滴黑汁滴在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水全部变黑了,这是因为()
A、液体分子的对流B、液体分子的蒸发
C、液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D、以上回答都正确
8、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向稻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的()
A、密度大B、比热大
C、传热本领差D、温度高于地面温度
9、下面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数九寒天,人在室外晒太阳会感到暖和
B、用锯锯木头,锯条变热
C、放在手心里的雪花融化成水
D、子弹从枪口飞去
10、由不同材料组成的质量相等甲乙两物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比是5:
2,则它们的比热比是()
A、5:2
B、2:5
C、2:7
D、5:7
11、给自行车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
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少
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加
C、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
D、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少
12、汽油机地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气缸中的()
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
B、压强减小,温度升高
C、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
13、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功率:乙的功率=2:1,甲的效率是25%,乙的效率是20%,
那么做相同的功,甲、乙消耗柴油之比是()
A、2:1
B、4:5
C、5:4
D、8:5
14、一桶煤油用掉一半,剩下的煤油()
A、密度、燃烧值不变,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密度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燃烧值、比热不变,密度变为原来和一半;
D、密度、比热、燃烧值都不变
15、汽油机在某上冲程的情况如图,则可断定这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二、填空题:(1×38=38)
16、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它受到_____力和_____力的
作用,______力对物体做了功,________力对物体不做功,下滑过
程中________能增加,________能减小,_______能不变。
17、地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能,_______能;还具有______能;
子弹在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_能。
18、水的比热是______________泥土的比热是0.84×118J/㎏·℃,100克水和100克干泥
土都吸收2.1×118焦的热量,温度升高分别为_____和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 _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较大的物质_______,如果这100克水和100克干泥土温度都降低10℃,放出的热量分别为_____和_____,这说明质量相同的_____,降低相同的温度,________的放出的热量多.
19.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2,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温度之比为2:1,甲.乙两物体
比热之比为_____,若甲.乙两物体吸收热量之比为3:5,那么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之比为______.
20.写出下列各种条件中的”热”学的具体含义.(填热量,温度,内能)
(1)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2)杯子里的水很热________;(3)液体沸腾要吸热_______.
21.指出下列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1)炭燃烧放热;
(2)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臂变热;
(3)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23、用壶烧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时消耗水蒸气的能对外做功,将
水蒸气的能转化成壶盖的能,用炉火烧水,是用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将的化学能转化为的内能。
24、内燃机的每个工作循环中,只有冲程对外做功,推动活塞运动将能
转化成能,其他的几个辅助冲程是靠安装在曲轴上的来完成的。
三、实验说理题:
22、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燃料的能转
化成能,水蒸气在受热的过程中,内能到一定程
度就能冲开活塞而做功,这时水蒸气的部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
能,这个过程是中的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
25.在保温瓶中灌入大半瓶开水,塞紧瓶塞时,常发生“蹦塞”现
象,同时会看到瓶口上方的附近有一团“白雾”这是为什么?
四、计算题:
26、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20℃的水,吸收6.888×118焦的热量后,
水的温度将升高多少度?
27、在冬天为了使房间保持一定温度,每小时需要供给4.2×118焦的热量,若进入散热
器的水的温度是80℃,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2℃,问每小时要供散热器多少80℃的水?28、一煤油炉每分钟燃烧3克煤油(燃烧值为4.6×118焦/千克)若煤油完全燃烧产生
的热量是只有30%被水吸收,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1.5千克10℃的水烧开?29. 某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每天可将100千克20℃冷水加热到70℃,它这样一年相当于节约
多少千克标准煤?(1年=365天,q
煤
=3.0×118焦/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