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历史悠久
南召基本县情

南召基本县情南召县位于南阳盆地北缘,伏牛山腹地,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全县辖1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63万人,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南召是中原人类的发祥地,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便在境内繁衍生息,手足胝胼,开发着这块富饶的土地。
夏商时属豫州,秦时置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南召县至今。
战国、秦、汉时期为中原铜、铁冶炼的重要产地,今仍留有数十处古冶炼遗址。
南召山河秀丽,人文、自然景观荟萃,是中原风光旅游胜地。
境内有“南召猿人”遗址和猿人洞穴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5处,唐代古刹丹霞寺、宋代道观兴阳观、五垛山北顶祖师庙、真武顶风景区驰名豫西。
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牧虎顶原始森杯,是南北珍稀动植物宝库,为中原唯一的天然植物园和动物园。
楚长城遗址,被中国长城学会誉为“长城之父”、“祖赐长城、无价之宝”。
兼有“北雄雨秀”特色的石人山南麓九龙沟风景区,集“雄、险、奇、秀、幽”为一休。
百尺潭大瀑布、仙人洞、蓄水13亿立方米的鸭河口水库等自然景观,气象万千,景色迷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避暑胜地。
南召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达47种,铁、锰、铅、锌等金属矿藏储量240万吨以上,黄金总储量60万吨,金红石总储量5000万吨以上,煤炭储量1.5亿吨,大理石地质储量20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5.74%,木材蓄积量575万立方米,水资源达13亿立方米。
南召有着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国家“八五”计划重点项目——鸭河口310万千瓦火电厂已并网发电,河南省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已经在崔庄回龙沟建成。
焦枝铁路、207国道纵贯全境,程控数字电话通联海内外,南距南阳机场60公里,可飞抵郑州、广州、北京、西安、上海等地。
宁西铁路、207国道高速公路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工建设,必将为南召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南阳紫山风景区的介绍

南阳紫山风景区的介绍
南阳紫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是一处集山水风光、古代文化和现代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南阳紫山风景区占地面积广阔,山峦叠嶂,林木葱茏,湖泊清澈。
登高远眺,可以欣赏到群山环抱的壮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在山间漫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微风拂过脸庞的清凉。
除了自然景观,南阳紫山风景区还有许多古代文化遗迹。
据史书记载,紫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风景区内,游客可以参观到许多古代建筑、碑刻和文物,了解道教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阳紫山风景区还设有各种娱乐设施和休闲活动,例如游乐园、温泉浴场、度假村等,满足游客们不同的需求。
无论是家庭游客、情侣蜜月还是朋友们聚会,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尽情享受休闲时光。
南阳紫山风景区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历史的厚重。
南阳紫山风景区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让人流连忘返,留下美好的回忆。
欢迎您前来南阳紫山风景区,体
验这里的独特魅力!。
南召附近旅游景点大全

南召附近旅游景点大全
南召县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西部,拥有丰富的历史和自然资源,以下是南召县及周边地区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南召县城:南召县城历史悠久,有古代建筑和民俗文化展示。
2. 周庄:古村落,有古老的民居和古街巷,保留了传统的农耕文化。
3. 安乡园林:古建筑群,包括安祥园、祥乐园等,是一处观赏、休闲、游览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4. 南召古楼:位于南召县城,是古代遗址,有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5. 南阳官渡旅游区:位于南阳市境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战场,有官渡古城、曹操庙等景点。
6.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距离南召县较近,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景观。
7. 伏牛山:位于南阳市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8. 白马山风景区:位于南阳市南部,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9. 石马山森林公园:位于南召县境内,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壮观的瀑布景观。
10. 汉封国国墓:位于南阳市西南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处古
墓葬遗址,有较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以上是南召县及周边地区的一些旅游景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爱家乡南召作文

我爱家乡南召作文
我的家乡在南召,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春风吹过,小草探出了头,好像在
对我说:“你好!”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桃花。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害羞的小姑娘。
有的全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真是“无
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呀!
夏天来了,我和小伙伴们到河里去游泳。
小河清澈见底,一
条条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我们有时还到河边采野花、做游戏。
秋天来了,树木变黄了。
一阵风吹过,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
蝴蝶在翩翩起舞。
冬天来了,树上的叶子落光了。
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树枝
被风刮得左右摇晃,好像在向我们招手。
南召四季景色迷人!我爱美丽的家乡!
五年级:王雪婷
南召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伏牛山北麓、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
南阳市南召县。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而且
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呢!如:金水桥、白鹤洞、观音寺等景点。
— 1 —
金水桥又叫“拱形桥”,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是南召县最早的一座石拱桥。
— 2 —。
美丽的南召作文

美丽的南召作文
南召,位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城市,它的古老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最近几年,南召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南召的景色非常优美,这里四季如春,一年四季植物都欣欣向荣,绿树茂密,河流碧波,湖水清澈。
这里有一条被称为“梯田之乡”的河流,河水常年湍急,在农耕季节聚拢出一个湖状而存在,是它们种植粮食的主要水源之一,每当夕阳西斜,湖水便会散发出一种柔和的色彩,一种淡淡的紫色,象征着清晨的晨曦,夜晚的霞光。
南召的气候宜人,整个城市总是洒满了阳光,对于游客来说,这里十分适宜旅游,那里的景色秀丽如丝绸,并且满目的青山绿水,有许多山岭、湖泊以及大河流,这里各种奇观不断丰富着,令人驻足欣赏。
南召也有独特的文化,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有传统的锅饼、刺绣以及舞蹈,让游客感受到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此外,南召还有许多古老的古建筑,其中包括神庙、古庙宇以及古典建筑,由于这些古老建筑所代表的历史价值,一些文物保护及拆迁部门也对其进行了保护。
南召的人民亦非常友善,这里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面对陌生人,他们也会毫无痕迹地帮助他们。
总而言之,南召是一个非常优美、宜人、神秘的地方,它既有如丝绸般优美的景色,又有如热情似火的民风。
南召魅力无穷,给游客
们留下了无限的回忆,也让游客们更加体会到中国的古老文化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观。
在南召,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一种难以抗拒的旅游魅力,让人爱不释手。
南召,经历着漫长的历史,给了我们无尽的美好回忆,让我们永远都留在南召,享受南召的美好风光。
南召县旅游景点

南召县旅游景点
南召县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旅游胜地。
以下是南召县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
1. 南召县浮图峪风景区:是南召县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主要由浮土峪谷地、鲍家岳、北山、中心峪等组成,风光秀丽,山水相映。
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壮丽的峡谷景观、奇特的石峰石壁和清澈的溪流。
2. 鲍家岳:位于南召县境内,是中国道教圣地之一。
这座山峰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道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登上山峰,可以俯瞰整个南召县的美景。
3. 孔庙:南召县的孔庙是河南省最大的孔庙之一,也是南阳地区的重要文化宫殿。
这里保存了丰富的孔子文化遗迹,包括孔子像、孔庙建筑群和孔子学院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
4. 白水洞景区:位于南召县城南10公里处,是一个以溶洞景观为主题的自然景区。
洞内有丰富的钟乳石和石筍,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地下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洞穴、探险和观赏地下河流等。
5. 翁源景区:位于南召县东部,是一个以森林和山水景观为主题的旅游区。
这里拥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高山草甸,是郊野度假和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野餐、钓鱼和观鸟等活动。
除了以上景点,南召县还有许多古镇、古村落和寺庙等值得一游的地方。
总之,南召县以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南召免费旅游景点

南召免费旅游景点
南召县是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以下是南召县的一些免费旅游景点:
1. 潭古总寨:位于南召县东南部,是南宋时期的古战场遗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别山寨:位于南召县境内,是明朝抗击倭寇的一处古战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军事价值。
3. 杨家中寨:位于南召县城东北10公里处,是明代杨家军战士的发祥地和居住地,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公佑寺:位于南召县城内,是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佛教寺庙,寺庙内有古代建筑群和精美的佛像。
5. 虎头山:位于南召县东北部,是一座海拔约950米的山峰,山上有丰富的植被和风景优美的山谷。
6. 紫盖山:位于南召县境内,是一座海拔约1377米的山峰,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
7. 神河漂流:位于南召县境内,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漂流河段,经过山谷、峡谷等不同地形,可以体验刺激的漂流活动。
以上景点都是南召县的免费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尽情享受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魅力。
河南省南召县旅游景点

河南省南召县旅游景点
河南省南召县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南召县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南召大峡谷:南召大峡谷是一个壮丽的自然景区,有着陡峭的峡谷、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
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攀岩和漂流等户外活动,享受自然风光带来的乐趣。
2. 水河古寨:水河古寨是南召县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有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石板街道。
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民俗艺术,感受古代农村生活的氛围。
3. 南召岳麓山:南召岳麓山是一座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景区,有着崇山峻岭和古庙宫观。
游客可以登山观景,参观道教庙宇,了解道教信仰和文化。
4. 莲花湖风景区:莲花湖是南召县最大的湖泊,湖水清澈,周围环境优美。
游客可以在湖边漫步,观赏湖中的莲花,也可以进行划船、垂钓等水上活动。
5. 南召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南召县一处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有着广袤的森林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旅行,欣赏原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
这些景点都能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让人们在南召县的旅行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召县历史悠久,文明开发较早,古代文化灿烂。
约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南召猿人破洪荒立足中原,已群居于今县境云阳镇西北3公里的杏花山下,科学工作者考证,南召猿人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是国内...南召县历史悠久,文明开发较早,古代文化灿烂。
约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南召猿人”破洪荒立足中原,已群居于今县境云阳镇西北3公里的杏花山下,科学工作者考证,“南召猿人”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是国内发现的七大古人类遗址之一。
发掘出的猿人洞穴牙齿化石和遗物,、表明先民们“血缘群婚”、“穴居野处”,依靠“原始群”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争,使用砸击和捶击的粗糙打制石器,依山傍水过着采集和野猎生活。
与杏花山遗址相毗邻的小空山遗址,是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址,洞穴内发现的一米厚残余烬层证实,先民们结束了“茹毛饮血”;食用火烤的熟食,标志着人类走向新的文明历史。
县境内还发现有18处仰韶文化早期至龙山文化晚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标志着县境内史前文明传承不断,辉煌灿烂。
夏禹时县境属豫州之域。
商世为谢国地。
西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封申伯侯国,为申国地。
东周庄王九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灭申国,设申县,遂属楚之申县。
周赧王十二年(楚怀王二十六年,前303年),韩取楚之宛北地区,遂属韩。
周赧王二十三年(前292年),秦将白起攻取韩,遂属秦。
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初置南阳郡,始置雉县。
西汉、东汉因袭雉县。
三国雉县属魏国南阳郡。
晋时雉县属南阳国。
南朝宋武帝废雉县;北朝北魏置武川、北雉二县,属荆州北清(一说北淯)郡;西魏又置向城县,雉阳郡领之。
隋开皇初(公元589年)废雉阳郡及北雉,以武川为蒙州治;仁寿中改蒙州为洧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清州为洧阳郡,县境分属其武川、向城二县。
唐武德初废武川,并入向城县;贞观六年(632年),向城县隶属邓州。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废向城,人临濑。
宋、金、元皆未设县。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复置县,以“南召”名县。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南召,并入南阳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置南召县,属南阳府。
民国2年(1913年)南阳府废,县属豫南道,翌年改属汝阳道;民国16年汝阳道废,直属河南省;民国21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7年11月4日南召解放,11月11日成立南召县人民民主政府,县城由云阳镇移至李青店,是南阳地区第一个新生的县级人民政权。
南召县是革命老区县。
1928年7月开始有共产党人在南召活动。
1930年建立南召县第一个党小组,年底建立南召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其后,扩建为中共南召区委、南召中心区委,1938年建立中共南召县委。
1939年8月扩建为中共南召中心县委,下辖8个区委、一个直属党支部,党员900余人。
抗日战争期问,中共南召地下组织与地方自治派结成牢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联合组建、训练和掌握了4000多人枪的抗日武装,建立起南召抗日根据地。
期间,1938年8月,中共南召县委发起成立由中共骨干党员、自治派实力人物和国民党左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革命政权——“南召县工作委员会”,共产党和自治派实际掌控了全县的一切大权,成为中国共产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产物。
国民党当局惊呼南召成了“小陕北”,李青店成了“小延安”,在李青店的现代中学成了“小抗大”。
蒋介石亲自下令镇压南召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
1942年10月,国民党当局派军队和特务组织进入南召,制造了震惊中原的“南召惨案”,逮捕共产党员234人、进步青年125人,数十名革命者被枪杀或刑杀,南召人民为革命事业付出了血的代价。
但南召党组织和革命人民不屈不挠地坚持革命,抗日战争后期在中共河南区党委和河南省抗日军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南召县抗日人民民主政府。
解放战争开始,陈(赓)谢(富治)兵团于1947年11月初解放南召后,以南召李青店为中心开辟伏牛山腹心区,南召人民为支援“豫西牵牛”作战及宛东、宛西战役和解放军渡江南下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召人民的革命斗争业绩将永远彪炳于青史。
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下,南召县人才济济,人物风流。
在当代人物中,有上世纪30年代奔赴延安的革命家、国家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袁宝华,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领导人赵延年,民主党派著名领导人彭清源。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有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将常万全,原四川省军区副参谋长、副军长牛健,原国防科委26基地副政委(副军级)郭一萍,驻香港部队政委、少将王玉发,23集团军政委、少将张世显等。
宗教界,有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道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闵智亭。
科技界,有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位是金属选矿研究专家余永富,一位是石油化工专家袁晴棠;有被誉为中国当代毕升的汉字五笔字型计算机输入技术发明者王永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主管工程设计师邵晨,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季德源,神舟飞船推进系统主任设计师、研究员、曾荣获航天部一等功臣的臧家亮,从事弹道式火箭研究的研究员张振广和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任国民等。
教育界和学术界,有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河南省副主委、河南省文学学会会长任访秋教授,台湾大学著名教授陈修武、香港大学国际知名教授罗梦册等。
这些知名人物和旅居台、港、澳地区以及海外的千余南召人,为祖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南召的骄傲。
、南召县除史前文化遗址外的其它名胜古迹亦多,有的品牌颇高。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县境内以周家寨(古名金斗关)为代表的百余座关城和鲁阳关、云阳关、分水岭关、野牛岭关以及若干边墙等,绵延数百里,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考察后题字“长城之父”,国家文物及长城学界泰斗罗哲文考察后题诗咏赞。
云阳镇内有目前唯一发现的“楚王行宫”遗址。
豫西千年名刹丹霞寺迄今仍辉煌依旧,素有“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美誉。
五朵山祖师庙与湖北武当山道观并称为“北顶”、“南顶”;位于云阳镇南的兴阳观也是有名道观。
始建于明代的兴凤寺遗址,留存的石牌坊和高大石碑上分别镌刻“世沐天恩”、“御览”、“圣谕”、“敕赐”等字样,分明是一座皇家寺院。
此外,县境内还有数处大型古冶铁、冶铜和铁矿古坑道遗址等。
有名陵墓有汉代邓禹墓、李青墓、杜茂母墓,唐代王怀壁墓和云阳宋墓等。
这些人文景观与规模宏大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为南召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南召历史文化概况2010-12-14 09:55 (浏览量:701)南召历史文化深厚悠久。
早在距今50-60万年以前的更新世中晚期,中原人类的祖先——南召猿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延续发展,所呈现的独特丰富、详实的人文遗迹,在河南乃至国家的历史研究中占居重要的地位。
一、南召猿人遗址。
南召猿人遗址的发现,填补中原历史的空白,是中原古老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文明“多元起源说”的准确注释。
为了解我国南北过渡地带的古环境、古地貌、古气候以及古生物、古动物、古人类形成提供了详实佐证。
南召猿人遗址位于县城东32公里的云阳镇李楼村杏花山脚下,是一处洞穴遗址,发现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以及包括有肿骨鹿、箭齿猪、箭齿象、中国鬣狗在内的一批动物化石。
被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为代表的多位知名权威专家确定,南召猿人是较早的直立人,与北京人生活的时代相当,从而证明中原地区是我国有人类活动和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二、小空山旧石器遗址。
南召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了南北文化兼容的特征。
自远古至今,南召既是中原人类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文明历史的传承地之一。
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小空山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存以及湖北屈家岭文化的区域文化交融,在南召都能够找到无可争议的确凿实证。
小空山旧石器遗址位于南召县小店乡杜庄村小空山体间,分为上、下两个洞穴,发现有大量的石制工具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雕刻器、石球等以及用火痕迹,小空山旧石器遗址的确切年代距今约为3万年,从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由猿人、智人向现代人进化的文化发展链,是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例证,构成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南来北往、东传西播的桥梁,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三、新石器时代遗址。
古代人类从洞穴野居、茹毛饮血、逐水草而居,到修筑房屋、垦荒播种、驯化家畜,发展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从削石为器、狩猎捕鱼、采集火种、化生为熟、到精雕细磨,织网纺织、烧制陶艺,使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延绵不断,自成体系,南召县域内发现的大量新石器遗址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城郊乡的董店寨上、榆树岭、二郎岗、庙坡,留山的亮马台、潘寨,皇路店的莲花池、李村,小店的竹园,南河店的王庄、娘娘庙,板山坪的小余坪,崔庄的观岭、白草岭等13处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出土的遗迹颇具特色。
遗址大多在河流的两岸,构成了史前文化的一大亮点,更彰显了中原文化的渊源、博大和魅力。
四、楚长城遗址。
南召是楚国重要战略疆域,为楚争霸中原,利用随地可取石材,在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上构筑壮观的长城防御体系,使楚国军队依仗特殊地理环境,进可作为前进基地,退可作为天然屏障,为楚国的发展壮大,富国强兵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召的楚长城遗址使整个楚长城的集中体现,因为国家长城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一致认定:南召楚长城是楚长城全线中保持最为完整、建制最完善、规模最大、连线最长、特点最突出的标本性遗址。
被称为“长城之父”。
国家性质的长城资源调查正在实施,使楚长城认定为“国保”,并最终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指日可待。
专业人员通过十年的跋山涉水、艰苦努力,目前在全县发现的楚长城遗址达1599处,遍布全县11个乡镇,最具代表性的是板山坪镇华山村周家寨遗址, 2003年周家寨等19处重在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汉代冶铁遗址。
东汉时期的南阳作为东汉王朝的陪都,是当时经济、文化中心,冶炼技术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特别是水排鼓风技术在冶炼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冶金行业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南召县现在发现的冶铁遗址就有南河店的沙堌堆、银沙岭,太山庙的下村、太山庙,小店的拐角铺、小空山、铁楼垛等10余处,而在最兴盛的宋代,据传从演艺山铁矿山沿空山河到鸭河口就有72盘炼金炉。
从矿石开采、冶炼提纯、水陆运输等形成庞大的产业群体,有力支撑了封建王朝的国家经济。
六、南召柞蚕。
植桑养蚕在南召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夏代时期,南召丰富的山场蚕坡面积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存于皇后乡七里台学校院内的清代蚕坡章程碑,详细记载了南召发展蚕业生产的历史以及保护蚕坡的规定,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蚕业生产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南召的柞蚕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年产柞蚕7万担以上,被称之为“召半省”,占河南省柞蚕生产的一半以上,一化柞蚕被国家授予“原产地”标识,被中国特产经济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