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偏差行为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成因概述

科 视 角看 , 个体 内因 层 面 中 , 在 包含 着行 为 遗 传 、 命 意 识 缺 失 、 因偏 差 、 对 方 式 偏 颇 等 因素 ; 同 伴 关 系层 面 中 , 生 归 应 在 核 心 的 问题 是 青 少年 心 理 和 行 为上 的二 元 性 ; 家庭 环 境 层 面 中 , 要 有 家 庭 功 能 缺 失 和 家庭 功 能 过 度 介 入 两 方 面 因素 ; 在 主
乏 生命 意 识 , 致 自我 价 值 感 缺 乏 , 自我 价 值 感 的 缺 乏 又 导 导 而
观 因 素 , 有 多 种 客 观 因 素 ; 有 宏 观 原 因 , 有 微 观 原 因 。 本 又 既 又
研究 拟从 青 少 年 个 体 自身 因 素 、 伴 关 系 、 庭 关 系 以 及 社 会 同 家 因 素 四个 方 面 对 青 少 年 偏 差 行 为 的 成 因 作 出 分 析 。
1 行 为遗 传 的影 响 .
归 因 是 对 造 成 结 果 的 原 因进 行 推 断 和 分 析 的过 程 。归 因 影 响 着 个 体 对 外 部 世 界 反 应 的 途 径 与 方 法 。 不 同 的 归 因 会 导 致 个 体 对 同一 事 物 的不 同反 应 。 一 般 来 说 , 格 发 展 成 熟 的个 人
为 。行 为遗 传 学 研 究 显示 , 少 年 偏 差 行 为 的产 生 也 受遗 传 因素 青
的影 响 。结 合 分 子 遗 传学 的研 究 ,ap等 2O 年 的 研究 _发 现 , Csi O2 2 J
儿 童 受 虐 待 的生 活 经 历 与单 胺 氧 化 酶 ( A M O—A 基 因交 互作 用 有 ) 关 , 些 幼 时 受 到 虐待 并 且 携 带 编码 低 水 平 M O— 那 A A基 因型 的儿 童 与 那 些 虽然 幼 时 受 虐待 但 携 带 编 码 高 水 平 M O—A基 因 型 的 A 儿 童 相 比 , 者 的 反社 会 行 为 几乎 是 后 者 的 两倍 【。 前 3 J
青少年偏差行为成因分析及对策

JournaJ of Jil i n Rad io and T V University No.1,2008(’Ibtal N o.85)《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总第85期)青少年偏差行为成因分析及对策李杰春(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摘要:当前,由于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使部分青少年的行为出现了偏差。
本文针对形成青少年行为偏差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青少年偏差行为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偏差行为;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08(2008)01—004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行为进行合理化的解释,以及培养认同偏差行为的使得社会传统价值观念逐渐崩溃.面对日益复杂的态度。
多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多元选择环2、差异认同理论境,青少年在思想上的困惑、观念上的冲突和心理Glaser的差异认同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可能上的失衡日益加剧了青少年行为偏差问题。
青少年似真似幻,似近似远,人可以不经直接教导而从特行为偏差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定的他人身上学到他们的行为(张景然,1992)。
会问题。
例如父母忙于赚钱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子女成长,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说,所谓偏差行为,即偏使青少年的休闲时间多以打电动、看电视等打发时离行为、异常行为或越轨行为,通常是指那些超出间,但因青少年处于寻求认同阶段,对游戏及大众常规,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传媒并无过滤筛选的能力,因而若选择不当游戏或的行为。
青少年偏差行为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电视节目,其身心皆会受影响并加以学习模仿而产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生偏差行为,并不需要经过直接接触,即学习的过程可能发生在间接情况下。
一、偏差行为理论3、差异增强理论Akem的差异增强理论认为偏差行为是依据操1、差异接触理论作制约原理所习得的。
青少年不良问题 - 吸烟问题

青等几个方面。 常见和主要问题行为包括 逃学、欺负、早恋、 偷窃、吸烟、说谎、暴力行为、离家出走、自杀 等。
个体自身:生命意识缺失;归因偏差;应对方式
偏颇;性格,自尊,个性特点 同伴:同学排斥/人际不良;同伴接纳程度低; 同伴不良示范 家庭教养:家庭功能缺失/庭不完整;父母监控/ 父母控制模式;父母不良教养方式、态度;父母 受教育程度低;亲子沟通不畅 社会环境:观看媒体暴力;网络不良影响;传媒 导向
团体类型:青少年加入的团体可能是在态度和行 为方面与他们一致的团体;不同的团体在吸烟率上是 不一样的。四种团体类型:讨人喜欢的团体,一般的团 体,爱好体育活动的团体,易产生问题的团体。易产生 问题的团体在吸无烟的烟草和香烟方面的比例均最高, 但讨人喜欢的团体吸烟的比例却是最低。 同伴依恋:同伴依恋是青少年社会联结关系中的 一个重要方面。同伴依恋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就少; 同伴依恋弱,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就多。有研究认为,同 伴依恋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关系应该受到同伴吸烟行 为与态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同伴有吸烟行为且对 吸烟持赞成的态度时,青少年与同伴依恋越强,青少年 的吸烟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当同伴没有吸烟行为且对 吸烟不赞成的态度时,青少年与同伴依恋越强,青少年 的吸烟的可能性越小。
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香烟生产和消费国。据世界卫生组 织(WHO)1993年的报告,在过去30年间,美国等西方工业 化国家的香烟消费逐年下降,而我国却逐年上升 (WlOl,1993)。1993年,我国的香烟生产和消费量分别占 全球香烟生产和消费总量的40%和31%;香烟消费的年平 均增长率超过7%(Stanlyc,1993)。 而在这个庞大的香烟消费群体中,青少年已成为一个不可 忽视的群体。如梅家模等人(1993)的研究就发现江西省 中学生曾经吸烟者已达到30%左右。研究还表明(金永堂 等,1994;梅家模等,1993)大多数成年吸烟者都是从青少年 开始吸烟的。 近年来,国内青少年吸烟人数呈现逐步上升和低龄化的趋 势,吸烟对青少年的身心均产生严重的危害。国内外的研 究指出,让青少年真正做到“拒吸第一支烟”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

程” 。选择 到企 业 或 工 厂 参 观 实 习 的 占到 3 %。选 择 “ 费 的 3 付
专 业 职业 咨 询 公 司 ” 阅读 职业 指 导 、 业 规 划 方 面 的 书籍 ” 和“ 职 的 同 学 仅有 3 %。还有 同学 建 议 多 开 一 些职 业 指 导 主 题 班 会 . 各 院 系成 立 职 业 指 导 工 作 团 体 在 职业 指 导 的 内容 方 面 .学 生 认 为 应 重视 加强 职 业 指 导 内 容 的 广度 和深 度 。 当被 问及 “ 你认 为学 校 职 业 指 导 内容 应 该 包 括 哪 些 方 面 ” . 在 前 三 位 的 分 别 是 “ 人 单 位 对 毕 业 生 时 排 用 的 素 质 和 能 力 要 求 ”相 关 行 业 的 信 息 ” 职 业 生涯 规 划 ” 可 “ “
少 年 占青 少 年 总 数 的 4 . 中国 心理 学会 对 全 国 2 03 %. 2个 省 市 自治 区 的调 查 结 果 显示 .约 有 1 %的青 少 年 同时 存 在 明 显 的 3 心 理 和行 为 偏 差 倾 向 问题
在 被 问 及 “ 更喜 欢 被 能 接 受 的 职业 指 导 或 职 业 咨 询 服 你 务 ” 。 1 %的 同 学 选 择 “ 业 人 力 资 源 经 理 、 询 专 家 讲 时 有 7 企 咨 座 形 式 的 职 业 指 导 ” 这 一 项 .2 的 同 学 选 择 “ 行 个 别 咨 3% 进 询 ” 另 有 1%的 同 学 选 择 了 “ 校 开 设 专 门 的职 业 指 导 课 5 学
队伍 中来 。 3加 强 对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的 指 导 . 强 学 生 实 现 顺 利 . 增
理 机 制 中 的 构成 因素 . 预 防青 少 年 犯 罪具 有 一 定 的 作 用 。 对
十二岁以下儿童的偏差行为目的有四个

十二岁以下儿童的偏差行为目的十二岁以下儿童的偏差行为目的有四个:获得注意、争取权力、报复、自暴自弃。
而青少年时期孩子的偏差行为亦可能有前述的四种行为目的,还加上追求兴奋刺激、寻求同伴接纳、表现优越感等三种行为目的。
(一)获得注意大多数的偏差行为都是为了要获得注意,使得我们一提到这个目的就会与破坏性行为联想在一起,其实在孩子幼儿时期,其行为发展刚刚开始,通常会采用具有合作性的行为去获得特别的注意,如果他成功的达到目的,那么他会变成一个非常好的孩子,甚至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或是非常的吹毛求疵和害怕失败者;如果他不幸失败了,那么他就会去寻求另一种可能的途径来满足他的需求,潜意识中他告诉自己:“既然建设性的行为无效,何不来个破坏性的行为试试看?”一旦成功的达到目的了,家中就又会多出一个不肯合作、过份依赖、不时制造问题、游手好闲的孩子。
真碰到如此情形,父母亲一定得了解他们这种行为不过是要获得他人的注意而已。
身为父母亲者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争取权力寻求权威的孩子们只有在他们觉得自己是老大时,才感到重要。
这样的孩子只想为所欲为,通常他们内心的想法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没有人可以强迫我做任何事”或者“你最好做我要你做的事”。
即使父母成功的压制了他们,而这胜利却是短暂的,因为父母赢了面子却失了里子。
确切的说,就是父母可能赢得了斗争,却赔上了亲子关系。
所以,父母亲要切记:一旦斗争爆发,孩子就已经赢了。
当孩子反抗或挑战时,父母常觉得被激怒了,但尝试去纠正孩子的行动却很少成功。
孩子会藐视或抗拒父母,并继续不可接受的行为,或者会暂时停止行为,然后则变本加厉。
谓的“反抗式的顺从”。
而在面对争取权力的孩子时,成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怒气,不要使自己也卷入权力斗争中。
使用权威来压制孩子的要求,只能加深孩子对权力的印象,深信权力很有价值,也更增加了争取权力的渴望。
(三)报复通常权力竞争越演越烈的结果,孩子会逐渐感到被排斥、被拒绝,并相信自己是不可爱的、是受害者,当他察觉自己无法击败父母的权威时,就更为沮丧和气馁了。
学生常见偏差行为类别预防及处理作为PPT

2019/5/28
3
偏差行為定義
所謂「偏差行為」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常 因情境、時間、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的意義。 一般而言,偏差行為是指違反社會、家庭、 學校中的法律、規範、或紀律的行為(楊國樞,
67)
2019/5/28
4
學生常見偏差行為的類別
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 濫用藥物 逃學、逃家 自我傷害行為 偷竊及其它犯罪行為
2019/5/28
7
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
常被欺負的青少年可分為兩類, 1.被動的被欺負者 2.挑釁的被欺負者
前者通常是比較弱小,沒有朋友,較易緊張, 較不安全,不懂得自衛者。
後者則是壞脾氣,好動,容易興奮,被攻擊時 會尋求報復者,在被大孩子欺負時會轉而 找小孩子出氣。
2019/5/28
8
校園暴力及相關行為
2019/5/28
12
濫用藥物
濫用藥物者的人格特質描述如下: 1.情緒化、焦慮、過度反應 2.低挫折容忍力 3. 沒有適當表達憤怒的能力 4.對權威的予盾 5. 低自尊但自誇的行為 6.強迫性 7.完美主義者 8.疏離感 9.依賴人際關係 10.敵意 11.性觀念 不成熟 12.刻板不能隨機調適 13.二分化的思 考方式 14.人際關係不成熟 15.沮喪 16.性別角 色混淆。 ( Fields ,1996)
協助。 5.了解其偷竊動機及原因,利用行為改變技術、角色扮演等方法進行
2019/5/28
13
逃學、逃家
逃學、逃家二者在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狀況方面,皆 是屬由外在因素造成。如對某位老師 不滿,某些學科厭惡,對學校措施的 排斥,或對父況管教方式的反抗…… 等等,在分類上是屬行為問題,是一 種反社會或外向行為問題。它常會與 其他偏差(不良)行為相伴隨,如吸煙、 喝酒、賭博、偷竊……等
基诺族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家庭教育研究

基诺族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家庭教育研究作者:李春梅张世玉覃湘惠李环宇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且呈加速增长之势。
各种青少年偏差行为不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基诺族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角度审视青少年偏差行为,通过对其典型表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有效减少基诺族偏差行为。
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基诺族青少年偏差行为家庭教育一、前言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民族地区,青少年则是本民族发展的基石。
青少年作为特殊群体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讨论。
近年来,青少年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的事件层出不穷。
国外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研究,一般倾向于在具体的学科或者理论流派之下进行研究。
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有标签论、生态系统论、社会控制论等观点。
对青少年偏差和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青少年自身原因和环境原因两方面着手研究。
二、基诺族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现状和原因分析(一)现状第一,偏差行为呈现多元化。
基诺族面临早婚早育、斗鸡赌博、校园暴力等偏差行为问题,其中校园暴力占较大比重,34%的基诺族青少年经历过校园暴力。
第二,校园暴力多以集体性出现。
一些青少年想摆脱家庭与父母,到同伴中去寻求归属和依托。
第三,校园暴力低龄化且具有盲目性。
根据调研问卷数据显示,校园暴力的参与者多为初中生,占69%。
校园暴力人群越来越低龄化,阻碍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原因分析1、家庭人口结构。
家庭人口结构对于一个子女的成长影响深远。
《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在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下,少数民族农业人口在执行本条例第十九条的基础上,夫妻双方或一方是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布朗族的,夫妻双方可以提出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
”家庭子女过多使家庭里的父母长辈对他们的教育与培养不能考虑周全,会使部分子女产生不平衡、不公平和叛逆的心理。
养成教育:青少年偏差行为预防与矫治

为 , 见 死 不 救 、 遗 不 交 等 。f) 常 行 为 , 由 于 个 体 父母 往 往 重 视 孩 子 智 力 的开 发 、 殊 技 能 的 培 养 , 视 如 拾 3异 即 特 忽
自身 某 些 特 殊 的精 神 问 题 或 心 理 因 素 引 起 的违 反 补 会 基 本 的道 德 教 育 、 为 习 惯 以 及 其 他 素质 的培 养 行 规 范 的 行 为 .这 种偏 差 行 为 更 多 的 是 因 为 自己行 为 的 ( 学 校 因素 二) 不 正 常 而 在 客 观 上 造 成 对 他 人 的 危 害 。() 4 自毁 行 为 , 即 学 校 是个 体 利 会化 的 主要 场 所 然 而 , 视青 少年 : 正 违 反 社 会 规 范 并 对 自身 造 成 伤 害 的 行 为 ,如 吸 毒 、 酗 行 为 偏 差 问 题 日益 严 峻 的现 实 ,传 统 的学 校 教 育 具 有
社 会 造 成 某 种 程 度 破 坏 的 行 为 , : 索 、 诈 等 行 为 。 教 育 和 必 要 的性 知 识 、 道 德 教 育 , 面 追 求 升 学 率 , 如 强 欺 性 片 从 行 为影 响上 看 .青 少年 偏 差 行 为 即使 没 有 直 接 片 面 抓 教 学 质 量 , 些 教 师对 学 习 成 绩 好 的 、 话 的学 有 听
酒、 自杀 等 。( 不 适 当行 为 , 与 人 们 普遍 认 为 “ 该 如 不 可 推 卸 的 责 任 。 5 ) 即 应
此 ” 原 则 或 理 念 不 一致 的 行 为 , 离 家 出走 、 烟 、 的 如 吸 未 长 期 以来 , 校 受 传 统 的 “ 试 教 育 ” 式 的影 响 , 学 应 模 婚 先 孕 等 。() 社 会 行 为 , 6反 即违 反 社 会 规 范 并 对 他 人 和 重 智 轻 德 , 视 学 生 的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 制 教 育 、 理 忽 法 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理论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
1、接纳和非指导,促成案主的自我领悟 了解案主的主观感受,解决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之间的矛盾。 2、创造让案主改变的条件 3、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自我防御机制)
分析&理论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理论) 人的困扰是由个人的信念心态而非某些 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所产生的。
5、表现
学业适应问题:指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学业问 题,往往兼具有情绪上的困扰不行为上的問題。 包括:上课丌与心、考试作弊、厌学、逃课、丌 做作业等妨碍有效学习活动的丌良态度、习惯及 动机因素。
违纪行为
学业适应问题
丌恰当行为
5、表现
外向型偏差:即通称的违觃犯过的行为戒反社会
行为。包括:离家出走、不父母发生冲突、深夜在 外游荡、赌博、吸烟、打架不他人发生性关系等违 反社会、家庭、学校中的法律戒纪律的行为。
违纪行为 违德行为 成瘾行为 丌恰当行为 犯罪行为
外向型偏差
5、表现
内向型偏差:即通称的情绪困扰戒 非社会行为。包括:忧郁、自残、 精神紧张、恐惧、强迫观念等因无 法有效解决內在冲突、挫折及焦虑 而导致心理戒情绪方面的困扰行為。
成瘾行为
内向型偏差
自毁行为
二、案例
案例情冴:
小霍,男,是家里的独生子,父亲性格暴躁,在外工作, 每一两个月回家一次;母亲工作三班倒,工作较忙,父母都十 分关心小霍,但是工作比较忙,较少空余时间。小霍是个很聪 明的小孩,成绩优秀。但每当小霍调皮的时候,经常会受到父 亲的暴打。在小霍11岁的时候,他看了一些比较深奥的哲学书 籍,让他时常思考人生的意义,他感觉心里十分茫然,同时青 春期的他又想体现与众不同的自我。他开始质疑生活的意义, 觉得生活很没意思,有时会想到气死爸妈然后自己自杀。身边 也没有很多的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好朋友。
分析&理论
从老师的方面看
案主的行为从11岁持续到18岁,时间较长, 但整个过程没有老师提出异议并找他谈心。老师 只是在课堂上制作他的行为,但课后没有及时与 他沟通此事并做开导。ຫໍສະໝຸດ 分析&理论 从朋辈群体看
小霍虽然有几个交心的朋友,但他们都认为 小霍的行为很cool,他们会交换一些自己对一些 深刻的哲学书籍的理解,并希望得到他们整个小 群体的认同,让他们看起来是团结一致的。小霍 认为要与众不同才能表达出他的特别,他总是会 不认同其他朋友的看法,不喜欢主动找他人。
案例
关于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
案例
搏击俱乐部的剧情简介 :
杰克(爱德华•诺顿 饰)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 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 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布拉德• 皮特),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为自 己公寓失火而住进了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 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 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
案例
他在看一部叫搏击俱乐部电影之后,开始沉迷于自残行 为,他会经常用刀子在手臂上刻花纹,刻意将手伸进有荆棘 的灌木丛中,还会用烟头烫自己,并恶意的阻止伤口愈合。 每当伤口好不容易愈合了,他又会进行下一次的自残行为。 家人在劝诫失败后带小霍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判断小霍为 中度抑郁症并给予了大量的药物治疗。父母也觉得无能为力, 他的自残行为就一直持续到他18岁。他有时也会很矛盾,觉 得自己的行为让父母担心,可控制不了。他觉得他这样的特 立独行的行为可以标榜自我,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
三、分析&理论
这两个男的就是一个人啊 布拉德皮特演的那个 角色是诺顿在精神分裂的时候想象出来的人 其实从 头到尾都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分析&理论 为什么小霍会出现自残行为?
从案主自身看: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会出现很多矛盾的 心态,这主要包括: 1.反抗与依赖,强烈的独立意识常使青少年不愿服从父母或老师 的要求,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的情绪状态。 2.闭锁性和开放性:青少年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和他人吐 露心声,觉得很孤独无助,但同时又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系。 3.无意义感:在自我概念混乱的青少年时期过早的接触一些较深 奥的哲学书籍,感到对个人生活失去意义。
案例
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 一个全国性的地下组织,而泰勒也以自己个人的 魅力,吸引着那些盲目的信徒。俱乐部的成员们 到处滋事打架、大肆破坏,泰勒本人的行为也越 来越疯狂。 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行 为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争执,泰勒离开 了他。然而,杰克发现,他走到何处都无法摆脱 泰勒的影子,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
3、形成原因
家庭:教育方式丌当、家庭结构丌全、破碎家庭
外因
学校:管理体制薄弱、片面追求升学率、文化生活单调 社会:丌良风气、传播媒体 同辈群体:互相模仿
内因:自身的素质、身体发育的特殊性
4、特点
(1)突发性: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思想可塑性大。 (2)模仿性: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喜欢模仿, 同时缺乏相应的到的识别能力和自 控能力。
分析&理论 从社会环境看
受社会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一些暴 力,恐怖场面的电视剧,电影,漫画。
分析&理论 社工该怎么去帮助小霍?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案主早年未满足的欲望或未解 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干扰案主当前的生活,降低个 人的适应能力。他在青少年期与父母相处时间较少,父母 长时间缺位,他想要寻求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早期在书本 阅览时的疑问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在青少年时期自我 认同和角色混淆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青少年偏差行为则指主要在 青春期出现的偏离戒违背社 会觃范的行为。
2、界定因素
社会文化:个体对社会文化背景丌能作出适应,戒者 由于社会文化发展变动过快,而无法承 受,便会因适应 丌良而产生一系列的心 理,生理变化,导致行为偏差。 群体价值:同一社会的丌同群体对统一行为有相异的 看法,导致行为的偏差。 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每个社会和丌同的时期都有关于 偏差行为的标准。
卢慧婷vs邹燕婷
目 录
一、概念
1、偏差行为的含义不青少年偏差行为
2、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界定因素
3、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形成原因 4、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特点 5、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表现
1、含义
偏差行为,也叫偏离 行为、异常行为戒者越轨 行为,指的是违反社会期 望及觃范的行为。它是人 们在遵守社会觃范的过程 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3)易变性:行为意识丌深,动机丌稳定,自控能 力弱,一旦受到诱惑,就会产生丌良 的行为动机。
4、特点
(4)盲从性:随意性强,在外界影响下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不众多 人一致的行为。 (5)连续性:一次偶尔爆发的行为得手乊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化,强化他 们对这一行为的认可,以致于把这一类行为进一步延续下去, 结果会离正确道路越走越远。 (6)逄反性的特点: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 重,丌愿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强 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丌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 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分析&理论
埃尔凯德的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
假想观众:青少年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吸 引大众的目光,青少年认为一些偏差行为可以使 他们免受想象的或真实的观众的轻视。 所以小霍认为,他的自残行为可以让他得到 身边的人的关注,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 能力。
分析&理论
从家庭方面看
父亲在外地工作,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所 以在小霍的成长阶段,父亲在很多时候都是缺位 的。母亲也很忙,小霍与父母的交流过少。在犯 错的时候,父亲采取的是暴打一段的做法。小霍 与父母的沟通很少,与家庭有较大的情感隔离。 在小霍出现自残情况后,父母只是带他去看心理 医生,并且也给小霍贴上了一个抑郁症的标签后 便不理了。小霍的行为没有得到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