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人工栽培

合集下载

蒲公英种植经济效益_如何种植蒲公英

蒲公英种植经济效益_如何种植蒲公英

蒲公英种植经济效益_如何种植蒲公英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蒲公英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蒲公英种植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如下表所示:5茬收割,每次500-600kg,亩产3500-4000kg.按3500kg*40元/kg计算,一亩毛收入是14万。

蒲公英的采收可分批采摘外层大叶,或用镰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每隔15天至20天割1次,在叶片长至30cm以上时可刈割叶片和在开花初期收花葶,去掉烂损叶片,分级包装即可上市。

【作为蔬菜卖到批发市场】一般每亩地每次可收割500千克-600千克。

每年可刈割4-5茬,每亩产量可达3500-4000kg。

【作为药材卖】以药用为目的,收获全草时可于春秋植株开花初期挖取全株。

价格更贵,但这种销路比较难找到。

蒲公英的种植方法(一)采种。

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上午8、9点钟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种子。

采种时选择叶片肥大、汁多色绿、锯齿较深、根茎粗壮的蒲公英作为采种株。

将花托变黄的花序剪下,放室内后熟1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荫干1-2天,用手搓掉冠毛,晒干备用。

蒲公英的留种采种最好有固定的种子圃地。

(二)肉质直根的培育。

用作生产体芽菜的直根可以到野外直接采集,这样虽然比较经济,但直根不肥大,建议人工培育。

1、选地与播前准备。

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无较大污染源的地块种植。

秋收后净园并结合耕翻整地每亩施入4000-5000千克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翌年土壤化冻后按1.2米宽做畦,待播。

2、播种。

在土温达到10℃以上时开始播种。

在畦内开浅沟2-3厘米,沟距10厘米、宽10厘米,踏实浇透水,将种子按细沙,拌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2-3厘米,最后在畦的两边插上竹弓子,盖上塑料膜以保持蒲公英萌发的最适温湿度。

3、苗期管理。

播种后9-12天出苗。

幼苗出齐后,去掉薄膜并及时浇水、中耕除草。

2-3片真叶期及5-6片和7-9片真叶期时,结合中耕除草分别进行3次间苗(间下的苗可上市),最后一次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选壮苗定苗。

蒲公英种子怎么种植

蒲公英种子怎么种植

蒲公英种子怎么种植蒲公英是一种农村田间路边常见的野草,新鲜的植株可以作野菜食用,植株发育成熟以后,种子会长出绒毛,随风传播到各个地方,然后种子会重新生根发芽。

人工栽培必须要采集成熟种子,再经过处理后播种种植新植株,所以蒲公英种子种植也会有种子采集这一重要工作。

1、采集种子种子的获得,最初都是从野生种上采集的,然后通过人工栽培就能有栽培种子。

所以其实可以直接在秋天采摘野生蒲公英的种子培育。

在种子成熟,长出圆冠状的毛球,趁没有飞散,要赶紧采集,采集后,浸湿清洗掉绒毛,然后在阴凉处晾干,晾干后密封起来,等待春天播种。

2、育苗准备在育苗之前要准备育苗容器,如过是少量盆栽可以直接使用,育苗盆育苗,少量播种,出土后直接培育就可以。

但是大面积种植,买药准备育苗盘或者是小塑料袋做的育苗钵育苗。

育苗的土壤要配制好,可以使用沙子,腐殖土、木屑、松针一起使用。

要在大棚培育,要准备喷壶、和遮阳网。

3、种子处理种子比较细小,种皮不厚,容易发芽,但是大面积种子为了发芽整齐,可以适当催芽。

种子播种前一定要消毒,避免种子带有病菌。

种子在春季播种,催芽时间短,直接在温水中浸泡,到种子吸水充足。

警钟前要用多菌灵溶液喷洒消毒种子。

最后就可以播种。

直接播种一个穴播种2到3粒种子,覆土盖住,浇水就可以。

4、播种养护播种以后,等待出芽,一般一周左右出芽整齐,出芽之前要注意浇水保湿,然后保证出芽整齐,注意放置大棚中,减弱光照,不要强光直射,一些散射光可以满足生长。

出芽以后要减少浇水,不然可能沤坏新芽,要见光一些,促进叶绿素生长。

长成小苗时可以施一些淡肥水,促进小苗生长。

蒲公英种子种植,从采种开始到处理、播种、育苗的养护,主要就是这样的流程,如果种植少量的蒲公英,完全可以直播,没有大的影响。

同样会生长良好。

蒲公英的栽培技术

蒲公英的栽培技术
价格行情
蒲公英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季节、产地、采收时间等。一般来说,野 生蒲公英价格较为便宜,但随着人工种植技术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蒲公英 的价格也有所上升。
蒲公英的种植面积与产量
种植面积
蒲公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地区,如山东、河 南、河北等省份。
产量
蒲公英的产量与种植条件、管理技术等因素有关。在适宜的条件下,蒲公英的产 量较高,一般每亩可产干品200-300公斤。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蒲公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田间管理,选 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控制土壤湿度等措施,以减少病虫 害的发生。
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早清除病株和虫卵,集中深埋或烧毁 ,以减少传染源。同时,可以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进行 防治,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浓度,以免对环境和蒲公英造 成污染。
04
蒲公英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病毒病
蒲公英病毒病主要表现为叶部出现黄色或浅绿色不规则病斑 ,叶片扭曲,叶柄缩短,根部逐渐腐烂。可以通过加强田间 管理,及时清除病株,使用无病毒种子等措施进行防治。
根腐病
蒲公英根腐病主要由土壤湿度过大、排水不畅引起。在栽培 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土壤湿度、加强通风、使用透气性良 好的基质等措施进行防治。
蒲公英的生长环境
温度
蒲公英较为耐寒,在温度范围 -5~0℃下可顺利越冬。
水分
蒲公英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 ,水分不足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土壤
蒲公英适宜生长在肥沃、湿润、排 水良好的土壤中。
蒲公英的分布区域
中国分布
蒲公英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地。
世界分布
蒲公英分布于欧洲、亚洲及北美洲等地区。

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

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

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是一种人工环境中培植蒲公英的方法。

通过建立合适的环境条件,可以在任何季节和地点进行种植。

蒲公英是一种野生植物,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功效,如降血压、养颜护肤等。

下面将介绍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大棚。

蒲公英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大棚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能够防止风雨侵袭。

大棚的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种植规模来确定。

准备育苗基质。

蒲公英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可以将腐叶土、河沙和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制成育苗基质。

将育苗基质填充到幼苗盆或育苗箱中。

然后,选择适当的种子。

种子的选择对于蒲公英大棚栽培至关重要。

应选择外形完整、颜色鲜亮的种子,尽量避免含有病菌或虫卵的种子。

可以通过种子浸泡法进行消毒处理,提高发芽率。

接下来,进行播种。

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基质表面,然后用一层薄土进行覆盖,保持适度的湿润度。

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引起种子腐烂。

在苗期,要定期浇水,保持适度的湿润度。

也要注意通风换气,以避免因湿度过大而引起病害。

一般来说,苗期需要浇水2-3次,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浇水的次数和量。

若干天后,蒲公英的幼苗开始长出小叶子,并逐渐变得茂密。

这时,可以进行移栽。

将苗苗从育苗基质中取出,轻轻地移植到大棚里,密植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在正式栽培过程中,要保持大棚内温度适宜。

蒲公英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植株的生长不良,过低的温度则会延缓生长速度。

在生长过程中,要适时施肥。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复合肥进行施肥。

生长初期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施肥,后期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频次。

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植株繁茂。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蒲公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斑点病等。

要定期对植株进行观察,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是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种植方法,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蒲公英供应。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蒲公英的产量和质量都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婆婆丁的种植方法

婆婆丁的种植方法

婆婆丁的种植方法
婆婆丁(学名:Epipremnum aureum)是一种常见的观叶植物,也是一种易于种植和繁殖的植物。

以下是婆婆丁的一些种植方法:
1. 获取婆婆丁幼苗:可以购买婆婆丁的幼苗或者从自己已有的植物中分出一段来繁殖。

2. 栽种容器选择:选择一个适合婆婆丁生长的容器,如花盆、花箱等,容器底部要有排水孔。

3. 基质选择:婆婆丁喜欢排水良好的基质,可以选择蛭石、泥炭、园土等混合的基质。

可以在基质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4. 栽种婆婆丁幼苗:将婆婆丁幼苗放入容器中,注意不要把幼苗埋得太深,最好将其根部略微露出基质表面。

5. 环境调控:婆婆丁对光照要求不高,可以放置在室内明亮处、半阴处。

避免暴露在强烈的直射阳光下。

6. 水分管理:婆婆丁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不能过度浇水。

在表土干燥时才进行适量的浇水,以保持基质湿润。

7. 温度管理:婆婆丁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不耐寒冷,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于10的温度下。

8. 营养补充:可以每月给婆婆丁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液态肥料,保持养分供应。

9. 繁殖方法:婆婆丁可以通过扦插、分株和叶片繁殖等多种方法进行繁殖。

其中,扦插是最常用的方法,将茎段插入基质中并保持湿润即可。

10. 干扰管理:定期修剪婆婆丁,以控制其生长形态和大小。

同时,也应及时清除植物周围的杂草和落叶。

这些是婆婆丁的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环境和个体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管理。

蒲公英栽培技术

蒲公英栽培技术

蒲公英栽培技术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它的美丽而坚韧的花朵让人们喜爱,并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

除此之外,蒲公英还有很多营养价值,可以用来制作茶或药品。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和大家分享蒲公英的栽培技术。

一、适宜种植环境蒲公英生长于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对于土壤和水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但是,要让蒲公英植株茂盛、花期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土壤要肥沃,排水良好。

蒲公英偏爱细沙质土壤和泥炭质土壤。

2.光照条件要好。

蒲公英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充分开花。

3.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

春季播种的蒲公英能够更快地生长成熟,而秋季播种的蒲公英能够在春季开始大量生长。

二、繁殖方式蒲公英的繁殖方式有两种: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

1.种子繁殖(1)撒种:将蒲公英种子撒在肥沃的土壤上,轻轻覆盖一层土。

(2)浇水:浇透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湿润。

(3)发芽:约10-15天左右就能见到蒲公英的芽苗。

(4)定植:等到蒲公英长成了6-8片叶子时,将幼苗移栽到宜人的生长环境中。

2.根茎繁殖(1)挖根茎:选择日照充足的时间,用铁钩等工具逐株将蒲公英根茎挖出。

(2)修整:将根茎上的老根或枯叶去除,只留下新鲜的露出根部。

(3)拆分:将根茎分成几根,每根应该有若干个芽眼,并且每一部分都应该有适量的根。

(4)定植:将根茎种植到肥沃的土壤中,用水淋透泥土,紧压压实。

三、管理技术1.清除杂草蒲公英不喜欢生长在与其它杂草纠缠的土地上,因为杂草会影响蒲公英的生长。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清除杂草,并保持土地的洁净。

2.定时浇水蒲公英对于土壤和水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不能让干旱的土地影响蒲公英的生长和开花。

定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在干旱季节和高温天气中,应多次浇水。

3.全面施肥蒲公英可以用来制作茶和药品,因此,我们需要保证蒲公英的营养充足。

可以选择使用人工肥料和有机肥。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施肥,否则会对花期和花量产生负面影响。

四、病虫害防治蒲公英比较耐荫和耐旱,不易受病菌和虫害的侵袭。

蒲公英盆栽的最佳方法

蒲公英盆栽的最佳方法
蒲公英盆栽的最佳方法
1、收集种子:可以去花市买蒲公英的种子,也可以自己去收集 土生蒲公英的种子,一般公园和郊区路边都有它的身影,6 月份左右 蒲公英的种子就逐渐成熟,变成棕色,就可以采摘了。
2、种水中浸泡 2-4 小时催芽,之后就可以播种了。蒲公英对土壤 要求不严,一般的园土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栽培容器以透气的瓦盆 为好,塑料盆和泡沫箱也可以使用,但要记得在底部做出排水孔。
3、播种方法:将盆浇湿润,把蒲公英的种子均匀地洒在盆上, 然后覆盖一层薄土,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用喷壶喷水保持湿润, 等待发芽即可。
4、后期管理:在养护得当的情况下,蒲公英 1-2 周即可发芽。 发芽后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在幼苗长出 2-3 片叶子时,要对蒲 公英进行间苗,去掉过密的小苗。长出 6-7 片叶子时,下面的叶片就 开始铺地生长,此时要注意适当控水并补充养分。
第1页共1页

蒲公英种植方法和时间

蒲公英种植方法和时间

蒲公英种植方法和时间
蒲公英最佳种植时间在春季的三到五月份和秋季的八到十月份,此时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前要选择一块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对其进行深翻施肥,浇一次透水,如果是春天种植要进行催芽,秋天种植则可以直接播种。

蒲公英种植时间与方法
1、种植时间
蒲公英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春秋两季,春季通常是三到五月份,秋季通常是八到十月份,这个时间气候条件比较温和,且阳光充足,自然条件下就能够满足蒲公英种子发芽和后期植物生长的需求,成活率比较高且便于管理。

2、土壤选择
蒲公英是耐性比较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的草本植物,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为了能让其充分生长,利用养分,可以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施用足够的基肥,种植前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3、种子处理
如果是在春季种植蒲公英种子,要对其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在五十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二十四小时取出,再将其放在湿毛巾上自然放置两天左右即可种植。

如果实在秋季播种,则不需要进行催芽处理,直接播种。

4、后期管理
蒲公英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种植的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但对肥力的要求不高,种植前施一次基肥,生长过程中每个季节追肥一到两次即可,可以用腐熟的有机肥,等蒲公英长出新叶后就可以进行移栽定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的人工栽培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黄花地丁、地丁、蒲蒲苗等),为菊科多年生
草木植物,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功效。

除药用外, 蒲公英嫩苗及嫩叶可生食、凉拌、炒食、做汤、盐渍咸菜等。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黄花地丁、地丁、蒲蒲苗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功效。

除药用外,蒲公英嫩苗及嫩叶可生食、凉拌、炒食、做汤、盐渍咸菜等。

因野生蒲公英资源连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势在必行。

一、生长特性蒲公英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热、耐寒耐瘠、抗病能力很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可栽培。

二、整地施肥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

深翻20—25厘米,整平耙细,做成长10—20厘米,宽1.2—1.5 米、高15厘米的畦,或做成45厘米宽的小垄种植。

每亩施有机肥4000—45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均匀地撒入畦内。

三、播种事宜
1、种子处理将种子置于50°C水中浸种,放于25°C下催
芽。

种子无休眠期,从春到秋可随时在露地播种,冬季可温室播种。

2、露地播种在畦而或垄上采用条播或撒播两种方式。

条播: 在畦而上按行距25—30厘米开浅横沟,播幅约10厘米,种子播下后覆土1厘米,然后稍加镇压。

播种量每亩为50克。

撒播:在平畦上撒播,每亩用种1000克左右,播种后盖草保温保湿,出苗时揭去苫草,约7—10天即可出苗。

3、温室播种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育苗移栽。

若大棚或中小拱棚栽培,可于第二年2—3月间扣上农膜,3月下旬采收新芽,此时市价较高,可增加收入。

四、田间管理蒲公英生长期间应经常进行中耕松土除草,以
后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

封垄后可人工拔草, 并进行间苗、定苗,间苗株距为3—5厘米,定苗株距为8—10厘米。

温室内撒播株距6厘米。

五、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和地力是蒲公英生长的关键。

每次间苗和收割1次后,结合浇水施1次速效氮肥。

收割后3T天内不浇水,以防烂根。

生长期间应追1—2次肥,每次每亩施尿素 10—14公斤,磷酸二氢钾5—6公斤。

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秋播者应在入冬前浇封冻水,施越冬肥。

每亩畦而上施有机肥2500公斤, 过磷酸钙20公斤。

春季返青后,可结合浇水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8公斤。

六、采收时节第一年收割1次或者不收割,可在幼苗期分
批采摘外层大叶食用或用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

自第二年起,
每隔15—20天割一次,当叶基部长至10—15厘米时,可一次性整株
割取,捆扎上市。

每年可收割2T 次,即:春季1—2次,秋季1—2 次。

如作为药材出售,可在晚秋采挖带根的全草,抖净泥土晒干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