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征球《蒲公英》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叶征球《蒲公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征球《蒲公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蒲公英叶征球八里沟村很小,只有几户人家,寂寞地趴在幕阜山的皱褶里。

极少有人进山,起起伏伏的群山和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只听得各种虫鸣鸟叫。

我实在走不动了,又累又渴,肩上挑的零碎山货越来越沉重,像一块巨石。

师傅说前面就有人家,可以去讨碗水喝。

那个七八岁的男孩就蹲在晒场边,呆呆地望着远方。

小手里捧着一棵蒲公英,雪白的绒球,特别漂亮。

他看见我们,小脸上惊喜又惶恐,站起来,怯怯地往家里跑。

敲门进去,很快就谈妥了,在这里搭伙歇脚几天。

男当家的高大粗犷,他婆娘皮肤黝黑,仿佛被炭火燎过。

山里人实在,粗茶淡饭木床铺,看着给一些小钱就行。

进山第二日,我病倒了,师傅安顿我躺着休息,他独自翻山越岭去猎户家收山货。

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一只小手抚摸我的额头。

我使劲撑开眼,是那个男孩趴在床边。

见我醒来,他笑了,轻声问我:“阿哥,你醒了,你不会死了。

”我缓缓地点头,笑着摸他的脑袋。

“阿哥,你几时走?带我走吧,带我回家。

”男孩的眼睛里闪烁一种期盼的火苗。

“回家?这不就是你家吗?”“不是。

”男孩左右瞅瞅,悄声说,“我是这家人买来的,我爸爸妈妈找不到我了。

”我目瞪口呆。

男孩继续说着,但语调已变成了哭腔,抽噎着:“……幼儿园放学了,妈妈还没来接我,一个叔叔给我巧克力,就牵我走了……”灶房里传来黑女人的高嚷:“东生仔,又死哪儿去野了,还不来掐菜?”男孩一凛,兔子般迅速起身离去,背影瘦弱如瓦片。

我心突突地飞跳,手足无措。

活了十七岁,跟师傅走村串巷也半年多了,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碰到这样的事,一下子乱了方寸。

晚饭时,男孩端一只木碗,低头飞快扒拉着红薯饭,很少吃菜,也很少看人。

山里的夜来得急,泼墨一般。

四周静如史前洪荒,只偶尔有野兽的吼声,幽远地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这时,听见男孩在隔壁房间凄厉地惨叫一声,然后是断断续续的哭声,压抑着,听得不甚真切。

我拉过被子,蒙头蒙脸盖着,不敢动弹。

翌日,我早早起床了。

男孩蹲在晒场边,又捏着一棵蒲公英,呆呆地望着远方,只见他胳膊和大腿,遍布着揪掐的瘀青。

27蒲公英练习题及答案

27蒲公英练习题及答案

1.学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控诉战争罪恶、祈望和平幸福的思想感情,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聘.( )姑娘 蹂躏..( ) 如法炮.制( ) 沮.( )丧 2.解释下列词语蹂躏: 如法炮制:3.阅读课文,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作者及文章背景壶井荣(1900~1967):日本女小说家、儿童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二十四只眼睛》《没有母亲的孩子和没有孩子的母亲》等。

对人类的悲悯和爱心,几乎作为一种情愫,流淌在她的作品中,尤其是对妇女儿童、对一切被侮辱被损害的生灵。

众所周知,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他们本国人民也深受其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孩子成为孤儿,无家可归、四处流浪。

所以她的作品常以控诉战争为主题。

蒲公英儿时和伙伴们一起吹蒲公英茸毛幸福时光现在和小儿子一起吹蒲公英茸毛 战争中吃、种蒲公英悲惨遭遇战后收养“蒲公英儿子”主题:厌恶战争,渴望和平。

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1.试分析本文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解析】作者借蒲公英抒发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

同时也抒发了对饱尝战争痛苦但却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日本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

2.作者为什么把“孙子一般的小儿子”称为“蒲公英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点?【解析】因为在作者眼里,“她”的“像孙子似的儿子”和蒲公英的命运、生存状态都十分相似。

蒲公英的特点是种子随风飘落四方,卑微、平凡,被人践踏、被人蹂躏,但是一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茁壮成长;“我”的“像孙子似的儿子”也有这些特点。

1. 词语填空如法 制 春光弥 万分 丧课前预习方案课堂学习方案限时课堂训练一学习目标第六单元27课 蒲公英2.仿句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3.文章围绕蒲公英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分别用4—7个字的短语概括。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考点练习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考点练习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考点练习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1.第1自然段中的“一大片”一词说明了__________,“长满”表明草地上的蒲公英__________。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B.因为草地上的草都被蒲公英覆盖了,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C.因为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上铺满了金色的花瓣,所以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3.第2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是()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C.概括总述 D.承上启下4.这些蒲公英并不引人注目,作者却观察得如此细致。

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_______________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

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

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

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

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护着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

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

阳光普照,如同一湖碎金闪闪烁烁;微风拂来,好像一匹绿缎徐徐展开。

福海湖映山,山环水,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1.给这篇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用“_____”画出短文中的中心句。

蒲公英阅读理解

蒲公英阅读理解

蒲公英阅读理解
1. 主题理解
蒲公英作为短文的题目,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

通过描述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短文表达了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以及在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精神。

2. 情节梳理
短文首先介绍了蒲公英的生长环境,然后描绘了其从种子到盛开的生长过程。

其中,蒲公英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被详细地呈现出来,如干旱、暴风雨等自然灾害。

这些情节展现了蒲公英顽强的生命力。

3. 人物分析
虽然短文中的“人物”是蒲公英,但通过对蒲公英性格特点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它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例如,蒲公英的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其成为了一个具有强烈生命力的“人物”。

4. 语言鉴赏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微风轻拂,蒲公英便舞动着洁白的裙摆,欢快地舞蹈。

”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蒲公英的美丽,也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个文本的语言表达流畅,富有诗意。

5. 艺术手法
短文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等。

通过这些手法,作者成功地使蒲公英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同时也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 思想启示
阅读此文后,我们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像蒲公英一样,坚韧不拔,永不言弃。

这种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情感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被蒲公英顽强的生命力所打动,为其在困境中的坚持而感动。

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体验是积极向上的,给予我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力量。

蒲公英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蒲公英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蒲公英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蒲公英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蒲公英高晓云有一种野菜,母亲亲切地叫它“黄黄”,儿时的我一直学着母亲的叫法叫它“黄黄”。

它有细密的花瓣,每一层花瓣又都排列得那么整齐划一,最先舒展的排列在花朵最外边,细而长,像极了那一把把江南女子撑着的油纸伞。

小黄花虽小,开起来也有别样的傲气。

在万物复苏伊始,在燕子还未归来之际,在草儿才开始探头探脑之时,只要春过处,它不择环境、不择冷暖,只要泥土吐露芬芳,那朵朵小金花,就以一个家族的霸气开的娇艳无比、开的高高低低、一泻千里。

当花落之时,它又变成另一种样子的小灯塔,像一颗颗绿色的桃心。

没有花苞那样饱圆润,但桃心形长得却非常的标准、可爱。

此时,花茎将它举得更高了,慢慢地、默默地不知什么时候,从桃心似的灯塔里孕育出了它的种子,那一个个种子都插上了仙子的翅膀,慢慢被释放了出来。

它们你拥着我、我挨着你十分亲密,瓜子仁形的细小的种子每人手中都高举着一个棉花糖,好像要开一场盛大的宴会。

它们的小集体整体呈现出来就变成一个个毛茸茸的圆球了,圆得简直不可思议!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微风的召唤中,对飞行技术轻车熟路的“小伞兵”们就开始了它人生中的美好的旅行,脚步停留在哪里,下一次春来,那里便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学名——蒲公英。

春天来时,母亲就一手挎着芨芨草编成的小篮,篮子里随手放上两把小铲子,一手带着蹒跚学步的我,在田埂边、在沟渠里找寻着蒲公英。

不一会儿母亲就铲满了一篮。

回到家,母亲将藏匿在其中的泥沙洗得干干净净,“黄黄”的叶子都发亮了。

之后在开水锅里烫熟了,捞出又放进冷水里漂一天。

母亲说这样漂了苦味就淡了,味道就更鲜美了。

漂完后,母亲又把水攥干,切段放进盆里撒了盐、花椒,用熟油过了一遍,加上味精拌匀又加了少许的醋继续拌匀。

母亲夹起一筷子尝了尝说:“好香啊!”对于年幼的我来说,那涩涩的苦味是不合我的口味的。

渐渐长大了,尝过了很多菜,相比之下,才尝出“黄黄”留在最后的清香、合口、出淤泥而不染。

蒲公英参考答案

蒲公英参考答案

蒲公英参考答案蒲公英参考答案蒲公英,一种常见的野花,随处可见。

它的花朵小巧可爱,金黄的花瓣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自由和坚韧的精神。

蒲公英的种子则是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它们轻盈地飘荡在空中,随风而去,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和梦想。

那么,对于人类来说,蒲公英参考答案又意味着什么呢?或许,它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蒲公英参考答案告诉我们,生活中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答案。

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它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每一个种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不要轻易地否定或嘲笑他们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

其次,蒲公英参考答案也告诉我们,人生并非一帆风顺。

蒲公英的种子在飘荡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风雨的洗礼,也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

但是,它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前行,继续追寻自己的目标。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蒲公英参考答案还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蒲公英的种子并不会固守在原地,而是随风而去,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同样地,我们也应该拥抱变化,不断学习和成长。

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才能够接纳新的观点和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见识。

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错过了许多机会和可能性。

最后,蒲公英参考答案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蒲公英的种子虽然看起来相似,但每一个种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潜力。

同样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华和潜能,只要我们发掘和发展,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和价值。

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追求别人的成功或者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要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独特之处,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和实现。

综上所述,蒲公英参考答案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它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坚持不懈,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发掘自己的独特之处。

蒲公英阅读答案

蒲公英阅读答案

蒲公英阅读答案
1.作者写了自己生活中与蒲公英有关的三个时期,从写作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各个时期的生活的感受是:(1)童年时:()(2)回忆战争时:( ) (3)“今天”( )
2.文中反复出现的一首童瑶是( ).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
3.蒲公英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练习文章内容,结合你的理解,谈谈“蒲公英”的形象在文中象征什么?
(1)对儿时情趣盎然的和平生活的依恋(2)说明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3)扶念逝者鼓励生者,欢乐中略带忧伤
2文中反复出现的一首童瑶是( 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扛箱笼,…)贯穿首尾有力的渲染和平安乐的气氛并构成这篇散文的基本情调
3一旦扎下根,不怕遭践踏被踩响,还是一回又一回地爬起来,开出小小花朵来的蒲公英!原以为蒲公英是始终趴在地上的,没想到移到土壤松软的菜园之后,完全像蔬菜一样,绿油油的嫩叶冲天直上
紧紧趴住了根旁的土地
4伟大的劳动人民。

部编版五年级用课外阅读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用课外阅读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用课外阅读练习题(带答案)在童年时期,我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那里开满了各种五颜六色的花儿。

我采摘了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等等,但妈妈总是带我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蒲公英。

蒲公英是圆圆的,有白色的茸毛,风一吹就会轻轻地飞起来。

妈妈告诉我,XXX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这些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上小学后,妈妈缝了一个绣着几朵白色蒲公英的花书包给我,书包上还绣着“会飞的蒲公英”这几个字。

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有一天,我从学校跑回家,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

我唱起了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一边唱一边在XXX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XXX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

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

妈妈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后,我收到了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临别前的一个黄昏,妈妈和我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

我们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XXX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XXX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嫩的小学语文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个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蒲公英
叶征球
八里沟村很小,只有几户人家,寂寞地趴在幕阜山的皱褶里。

极少有人进山,起起伏伏的群山和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只听得各种虫鸣鸟叫。

我实在走不动了,又累又渴,肩上挑的零碎山货越来越沉重,像一块巨石。

师傅说前面就有人家,可以去讨碗水喝。

那个七八岁的男孩就蹲在晒场边,呆呆地望着远方。

小手里捧着一棵蒲公英,雪白的绒球,特别漂亮。

他看见我们,小脸上惊喜又惶恐,站起来,怯怯地往家里跑。

敲门进去,很快就谈妥了,在这里搭伙歇脚几天。

男当家的高大粗犷,他婆娘皮肤黝黑,仿佛被炭火燎过。

山里人实在,粗茶淡饭木床铺,看着给一些小钱就行。

进山第二日,我病倒了,师傅安顿我躺着休息,他独自翻山越岭去猎户家收山货。

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一只小手抚摸我的额头。

我使劲撑开眼,是那个男孩趴在床边。

见我醒来,他笑了,轻声问我:“阿哥,你醒了,你不会死了。


我缓缓地点头,笑着摸他的脑袋。

“阿哥,你几时走?带我走吧,带我回家。

”男孩的眼睛里闪烁一种期盼的火苗。

“回家?这不就是你家吗?”
“不是。

”男孩左右瞅瞅,悄声说,“我是这家人买来的,我爸爸妈妈找不到我了。


我目瞪口呆。

男孩继续说着,但语调已变成了哭腔,抽噎着:“……幼儿园放学了,妈妈还没来接我,一个叔叔给我巧克力,就牵我走了……”
灶房里传来黑女人的高嚷:“东生仔,又死哪儿去野了,还不来掐菜?”
男孩一凛,兔子般迅速起身离去,背影瘦弱如瓦片。

我心突突地飞跳,手足无措。

活了十七岁,跟师傅走村串巷也半年多了,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碰到这样的事,一下子乱了方寸。

晚饭时,男孩端一只木碗,低头飞快扒拉着红薯饭,很少吃菜,也很少看人。

山里的夜来得急,泼墨一般。

四周静如史前洪荒,只偶尔有野兽的吼声,幽远地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这时,听见男孩在隔壁房间凄厉地惨叫一声,然后是断断续续的哭声,压抑着,听得不甚真切。

我拉过被子,蒙头蒙脸盖着,不敢动弹。

翌日,我早早起床了。

男孩蹲在晒场边,又捏着一棵蒲公英,呆呆地望着远方,只见他胳膊和大腿,遍布着揪掐的瘀青。

“东生,他们老是打你吗?”我悄声问男孩。

他仰头看着我,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哽咽着,无法说话,只是拼命地点头,点头。

“知道你家在哪里吗?”我俯下身,攥着他的手。

“我只晓得,我家住四楼,有一个超市,妈妈每天给我买好吃的……”他茫然地摇头,“阿哥,我名字不是叫东生,带我走吧,带我去找妈妈!”
我强忍着,故作轻松地说:“你喜欢蒲公英吗?”
“嗯嗯,蒲公英好看,还会飞。

”男孩的眼眸里充满了憧憬,自言自语道,“我要是跟蒲公英一样会飞,就好了!”
“东生,东生,又野到哪儿去了——”女人的大嗓门,又敲梆似的响起。

男孩立即噤声,挣脱我的手,迅速离去。

小住几天,收购了一些山麂皮和野猪肉之类,我和师傅就下山了。

他们全家站在门前目送我俩,我看见男孩满脸期冀又恐惧的表情。

转过远远的山岔道了,依然望见那个瘦弱的身影呆呆地立在那里,像一棵纤细的蒲公英……
回来以后,我还是每天跟师傅一起,走南闯北收山货,然后进城里去卖,慢慢地,我懂得分辨兽皮的成色,懂得如何把新鲜的兽肉腌熏得好看又好卖。

一年多了,我老是想起山里那个男孩,想到他泪汪汪的眼睛,我就难过。

犹豫了很久,实在憋不住了,我跟师傅说:“救救他吧!”
从来没有见师傅发那么大的火,他像野猪一样咆哮着,将手里的酒盅摔得粉碎,嘴里一直吼着:“你怎么不早說?你怎么不早说?”
天麻麻亮,师傅就领着我,往山里赶。

可是,那里一切都没了!那幢土夯的旧屋变成了一堆瓦砾废墟,所有的木头烧得焦黑,凌乱一片。

对面山坡的人家告诉我和师傅,冬天烘焙干货时,半夜失了火,全部烧了,一个人也没活着出来。

接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可怜了那个细伢崽!”
我傻傻地站着,耳畔响起男孩乞求的声音:“阿哥,带我走吧,带我回家!”每一个字,都像匕首一样割着我的心。

晒场上杂草丛生,一丛丛饱满的蒲公英,摇曳着,绽放着,随风起起伏伏地飘飞。

在泪眼中,我看见男孩也跟蒲公英一样飞了,飞回了远方的家……
“阿哥——”我似乎又听到了那个叫声,又不像在幻想中,转身看了看,不远处竟然真的站着一个小野人。

看着那个小野人,小野人真的又叫了一声:“阿哥——”
一下子我就热泪夺眶了。

(摘自《小说月刊》有删节)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极具深情的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被拐卖的孩子的人生经历,选取的题材直击读者心灵,感人至深。

B.作品开篇的环境描写,为我们展现的是乡村的偏僻冷落,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为下文故事的发生渲染了气氛,做了铺垫。

C.结尾“一下子我就热泪盈眶了”,是因为“我”以为东生已经在火灾中失去了性命,没想到他还活者,这意外的惊喜让“我”情感难以控制了。

D.在小说中,“我”作为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既胆小怕事,面对东生的求助不敢言语,又心存善良,因没有救助孩子一直心存内疚,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18.小说中多处描写了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有何用意?请举几例并简要分析。

19.小说为什么以“蒲公英”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7.C
18.(1)第四段,说他“呆呆地”“小脸上惊喜又惶恐”,这是神态描写。

其中“呆呆地”写出了小男孩对回家的渴盼,对家庭幸福生活的回忆。

“惊喜又惶恐”体现了小男孩矛盾的心理,寄希望于我能救他出去,又担心我不同意不能实现,甚至怕我告诉他的养父母,要遭受一顿毒打。

(2)第六段,“有一只小手抚摸我的额头”,体现小男孩的善良,以及对我醒来能带他出去的渴望。

19.(1)以蒲公英为题,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索。

(2)小男孩喜欢蒲公英,因为蒲公英会飞,小男孩希望能够像蒲公英一样会飞,能够快点回到家乡。

所以,蒲公英是小男孩的情感寄托。

(3)蒲公英纤细,突出小男孩瘦弱的形象。

(4)蒲公英体现了小男孩的渴望,作者借此寄寓了对被拐儿童的同情,对拐卖儿童现象的痛恨,对被拐儿童被解救的
渴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