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晶闸管触发器的设计1
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触发系统设计

目录摘要 (Ⅰ)引言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 晶闸管的发展现状 (1)1.1.2 电力电子技术的前景 (2)1.1.3 晶闸管的应用……………………………………………………………2第二章三相可控整流电路晶闸管的介绍 (5)2.1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晶闸管的特征 (5)2.1.1 晶闸管的开关特点 (5)2.1.2 晶闸管的几种导通方式 (6)2.1.3 晶闸管的基本特性 (6)2.1.4 晶闸管的触发 (6)第三章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7)3.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 (7)3.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感性负载 (12)第四章 AT89C52芯片介绍 (16)4.1 AT89C52主要性能参数 (16)4.2 AT89C52引脚及内部器件功能说明 (17)第五章控制系统原理 (45)5.1 系统结构框图 (45)5.2 触发器硬件组成 (45)5.3 移相触发脉冲的控制原理 (47)第六章系统硬件电路器件选择 (50)6.1 晶闸管的参数及其选择 (50)6.1.1 晶闸管及平波电抗器…………………………………………………506.1.2 晶闸管的保护…………………………………………………………516.2 具体器件的计算与选择 (52)结论 (65)致谢 (66)参考文献 (67)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AT89C51芯片控制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主电路和触发电路的原理及控制电路,软件部分由C51高级语言编程。
具体运行由工频三相电压经变压器后在芯片控制下在不同的时刻发出不同的脉冲信号去控制相应的SCR可控硅整流为直流电给负载供电。
此种控制方式其主要优点是输出波形稳定和可靠性高抗干扰强的特点。
触发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温度影响小,控制精度可通过软件补偿,移相范围可任意调节等特点,目前已获得工业界的广泛认可。
并将在许多的工业控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基于HT46F49E单片机的三相全控桥式整流触发器设计与实现

基于HT46F49E单片机的三相全控桥式整流触发器设计与实现耿恒山;李钦;王少佐;高艳【摘要】利用HT46F49E单片机的模/数转换器将外部控制得到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通过控制计数脉冲的个数控制晶闸管触发脉冲实现移相控制。
外部电路由同步信号电路模块、α角控制模块、脉冲输出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复位电路模块、晶体振荡电路模块和过压过流保护模块八部分组成。
基于HT46R232单片机设计的三相全控桥式整流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其控制方案简单、元件使用较少,实现容易,应用广泛,并且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期刊名称】《制造业自动化》【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5页(P97-100,103)【关键词】HT46R232;触发器;晶闸管;三相全控桥式整流器;设计【作者】耿恒山;李钦;王少佐;高艳【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天津 300000;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天津 300000;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天津 300000;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天津 3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9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在工业化国家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其中相控整流占有非常大比重。
大功率三相全控桥整流装置常被用作工业生产的可调直流电源,直流电压调节是依靠触发电路来控制,由于模拟电路中参数很难调整,并且易受网压波动及电磁干扰的影响,导使三相电负荷不平衡,在电网中引起较大的谐波电流。
可控整流装置功率越大,这种现象就越严重,甚至能够引起误触发,以至出现烧毁熔断器、跳闸等各种故障。
数字式触发电路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控制计数脉冲的个数进行移相控制,因此其控制精度较高,并且各相脉冲间的对称性好,在大功率整流装置中更能体更能很好的体现其优越性[1]。
本设计采用HT46F49E 单片机实现三相全控桥式整流器触发器,通过控制晶闸管触发脉冲的移相控制角度从而来改变整流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大小[2]。
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触发系统设计PPT共22页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基于单片机的晶闸管触发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晶闸管触发器的设计1 引言晶闸管也叫可控硅整流器.是目前工业应用中最为广泛的大功率变换器件。
晶闸管在烧结炉、电弧炉等整流场合主要采用移相触发控制,即通过调节晶闸管导通时刻的相位实现控制输出。
传统的晶闸管触发器采用模拟控制电路,无法克服其固有缺点。
数字式控制电路与模拟式相比,主要优点是输出波形稳定和可靠性高,但其缺点是电路比较复杂,移相触发角较大时控制精度不高。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由单片机组成的控制电路的优势越明显,除具有与数字式触发电路相同的优点外,更因其移相触发角通过软件计算完成,触发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温漂影响小,控制精度可通过软件补偿,移相范围可任意调节等特点,目前已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可。
以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为例,介绍应用单片机组成晶闸管触发器硬件电路的设计,以及软件实现移相触发脉冲控制的方法。
2 单片机触发器的组成单片机控制的晶闸管触发器主要由同步信号检测、CPU硬件电路、复位电路和触发脉冲驱动电路4部分组成,如图l所示。
CPU通过检测电路获知触发信号,依据所要控制的电路要求,通过编程实现预定的程序流程,在相应时间段内通过单片机I/O端输出触发脉冲信号,复位电路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点击看原图3 移相触发脉冲的控制原理相位控制要求以变流电路的自然换相点为基准,经过一定的相位延迟后,再输出触发信号使晶闸管导通。
在实际应用中,自然换相点通过同步信号给出,再按同步电压过零检测的方法在CPU中实现同步,并由CPU控制软件完成移相计算,按移相要求输出触发脉冲。
图2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触发脉冲信号输出的时序也可由单片机根据同步信号电平确定,当单片机检测到A相同步信号时,输出脉冲时序通常采用移相触发脉冲的方法,即用一个同步电压信号和一个定时器完成触发脉冲的计算。
这在三相电路对称时是可行的。
因为三相完全对称,各相彼此相差120°,电路每隔60°换流一次,且换流的时序事先已知。
一种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可控硅整流器的触发电路

计算机应用一种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可控硅整流器的触发电路武汉大学(武汉430072) 彭家银 李晓明武汉电力设备厂(武汉430064) 苗宏志 摘 要 文章研究了用MCS296系列80C196K B单片机为基础结合外围器件来实现对可控硅三相全控桥的触发控制。
采用锁相环技术及过零触发的方法,实现触发脉冲与电源信号(线电压)的同步,提高了触发器的抗干扰能力,改善了三相触发脉冲的对称性。
由软件控制可产生不同顺序的6组触发脉冲。
关键词 单片机 可控硅 过零触发 锁相环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在工业化国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电力变流电路和控制技术组成。
在这些电力电子设备中,相控整流占有很大比重。
这类国产设备多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触发精度差、故障率高。
一些升级换代的计算机控制产品靠计算机本身晶振构成的时钟决定触发角,机内时钟不能与工频电源同步,故当工频电源频率有偏差时必然产生触发误差,虽对触发精度影响不大,但其属于原理性误差,理应设法消除。
而用模拟电子电路控制的可控硅触发电路体积较大,调试较困难,排障也很困难。
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来控制可控硅的触发,是可控硅应用的发展趋势。
本文设计用MCS296系列80C196K B单片机结合外围器件来控制可控硅的触发。
同时还将锁相环技术及过零触发的方法引入触发脉冲的生成中,提高了触发脉冲的稳定性以及对称性。
此外还可采用软件编程得到触发角可调的触发脉冲。
1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原理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主回路是典型的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后接负载。
控制电路由80C196K B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
单片机的外部输入信号为与电源工频信号同步的V3→HSI.0 (来自电源的工频信号先经变压器变压、锁相环锁相后再次形成50Hz工频信号,然后送入基准点脉冲形成电路,进行过零比较、整形输出,送入HSI.0),输出的控制信号为HS0.0口在软件定时控制下产生与电源同步的可移相的脉冲信号,此脉冲信号与单片机的P1.0~5组合后,经脉冲变压器驱动,最后分别送给主电路中可控硅V1~V6的门极。
三相全控晶闸管整流器数字触发系统设计

三相全控晶闸管整流器数字触发系统设计摘要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本文中重点介绍了该电路的相关理论,同时采用单片机实现对电路触发器的控制。
首先,先用检测电路找到自然换向点。
其次,通过检测电路找到自然换向点后,发出的信号通知单片机开始运行既定的程序,按照一定的触发规律触发整流电路的晶闸管以控制触发电路运行。
最后,通过STC12C5A60S2单片机内置的A/D转换器及其程序对触发角进行调控。
最终结果表明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的触发方式具有高效、快捷、灵活等诸多特性,为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晶闸管,三相全控桥式整流,自然换向点Design of Digital trigger system for three-phase fully controlledThyristor RectifierAbstractThree-phase fully controlled bridge rectifier circuit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field. [1]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theory of fully controlled rectifier circuit,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rectifier circuit. First of all, the detection circuit is used to find the natural directional point. Secondly, after the natural reversal point is found by the detection circuit, the signal notifies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start running the established program, and triggers the thyristor of the rectifier circuit according to a certain trigger law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the trigger circuit. Finally, the trigger angle is controlled by the A / D converter and its program built in STC12C5A60S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fi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igger method has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fast, convenient, intuitive, flexible and so on, which provides another simple choice and method for power electronics teaching and experiment.Key Words: thyristor , Three-phase fully controlled bridge rectifier, Natural commutation poin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在过去几十年里,电子设备的演化快速发展,促成了电能的进化和进步。
基于单片机的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触发电路设计

第4期(总第131期)2005年8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M ECHAN I CAL EN G I N EER I N G & AU TOM A T I ON N o 14A ug 1文章编号:167226413(2005)0420082202基于单片机的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触发电路设计陈 洁1,2,李亮玉1(11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160;21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15)摘要:介绍用8098单片机设计的一种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触发电路,利用8098单片机内部A D 直接采样移相控制信号、8098的H S I 中断和H SO 中断来控制脉冲的产生,直接由并行口输出6个宽脉冲来控制6个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从而控制整流电压的大小。
关键词:8098单片机;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设计中图分类号:TN 34∶TN 79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4212226;修回日期:2005202225作者简介:陈洁(19732),女,山东德州人,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0 引言大功率三相全控桥整流装置常用作工业生产的可调直流电源,而直流电压的调节靠触发电路来控制,单片机通过控制晶闸管触发脉冲的移相控制角Α来改变整流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大小。
由于模拟电路中参数难以调整,且易受网压波动及电磁干扰的影响,致使三相电负荷不平衡,在电网中引起较大的谐波电流,可控整流装置功率越大,这种现象越严重,甚至引起误触发,以至出现烧毁熔断器、跳闸等故障。
采用数字式触发电路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这是由于数字式触发电路是通过模 数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通过控制计数脉冲的个数来进行移相控制,因此其控制精度高,各相脉冲间的对称性好,在大功率整流装置中尤其能体现其优越性。
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图1为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且这两个晶闸管一个是共阴极组的,一个是共阳极组的,只有它们同时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
专业设计报告——单片机控制的三相桥式整流器数字触发器设计.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的三相桥式整流器数字触发器设计组员:詹俊 2006183713张锦 2006183714指导老师:邓文浪班级:兴湘学院06自动化目录绪论 (1)第一章硬件电路 (2)1.1.三相桥式电路原理及触发规律 (2)1.2.触发脉冲的特点 (2)1.3.基于C51单片机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 (2)第二章软件部分 (6)2.1.同步工作原理 (6)2.2.控制角和时间的关系 (6)2.3.程序的框图 (6)2.4.主要源程序及注释 (7)2.5.仿真结果图分析 (10)2.6.误差分析 (11)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3)绪论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在工业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家用电器节能灯、电子拖动、电炉控制系统中已采用相控整流技术。
晶闸管触发器以前是以晶体管等为主要元件的分立式元件所组成的电路,不仅制作工艺及电路调试复杂,且体积大,某些技术性能不好。
随着集成电路制作技术的提高,晶闸管触发电路的集成化已逐渐普及,并以其可靠性高、技术性能好、体积小、功耗低,调试方便等特点已逐渐取代分立式电路。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组成的三相全控桥晶闸管触发电路,它克服了模拟式触发电路和普通数字式触发电路硬件电路复杂、波形对称度差、调试困难、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
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控制功能,灵巧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好,对称度高,稳定性强。
第一章 硬件电路1.1. 三相桥式电路原理及触发规律如图一所示,为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图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1.2. 触发脉冲的特点触发脉冲产生电路按VT1—VT2-VT3-VT4-VT5-VT6的顺序依次触发每个晶闸管,相位依次相差60°;共阴极组VT1--VT3--VT5的脉冲依次差120°共阳极组VT2—VT4—VT6的脉冲依次差120°;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VT1--VT4 ,VT3--VT6,VT5—VT2的脉冲差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嘭艺量t432007年第28卷第8期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晶闸管触发器的设计杨晓晴张一哲(河北建筑X-程学院电气系)摘要介绍了采用AT89C2051单片机控制三相全控桥晶闸管触发器,并利用单片机从整流输出端取得电压信号,与给定电压构成控制偏差进行数字PID调节以实现电压负反馈闭环控制;设计中采用非中断同步方式,硬件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晶闸管触发装置。
关键词单片机晶闸管数字PID调节电压负反馈闭环控制非中断同步方式1引言称度差、调试困难、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
利用单片机采用数字PID调节器组成电压负反馈闭环系统,由在工业领域使用的变流装置中,普遍是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晶闸管变流电路。
而晶闸管触发器以前是以晶体管等为主要元件的分立式元件所组成的电路,不仅制作工艺及电路调试复杂,且体积大,某些技术性能不好。
随着集成电路制作技术的提高,晶闸管触发电路的集成化已逐渐普及,并以其可靠性高、技术性能好、体积小、功耗低,调试方便等特点已逐渐取代分立式电路。
目前国内常用的有KJ系列和KC系列。
但由这种集成电路组成的触发器仍需用几个集成块共同组成三相全控桥式电路中六个晶闸管的脉冲触发电路。
个别有采用单片大规模高性能晶闸管三相触发器集成电路,但在性能及体积上仍不理想。
而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的晶闸管脉冲触发器,则电路简单、操作方便、整个控制面板集成度高、面积比以往的控制电路缩减了许多。
本文讨论采三相全控桥晶闸管整流电路取出电压信号,采用带限幅的电压负反馈确保在电网电压波动时,整流输出电压的稳定。
并且摒弃了以往的中断同步方式,改为定时器计时同步方式,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干扰信号的影响,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控制功能,灵巧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好,对称度高,稳定性强。
2硬件电路采用AT89C2051单片机组成的三相全控桥晶闸管触发电路主要由AT89C2051单片机、TLC0834八位串行控制模/数转换器,同步信号处理电路,过电流、过电压保护电路组成,如图l所示。
本装置所用AT89C20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采用12M晶振定时器方式工作。
P1口用作输用AT89C2051单片机组成的三相全控桥晶闸管触发电路,它克服了模拟式触发电路和普通数字式触发电路硬件电路复杂、波形对一66一万方数据来自图1电路原理图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晶闸管触发器的设计 出脉冲和保护显示。
P3口用作接收同步信号和采集A/D信号、PID控制以及接收过电流、过电压控制信号。
通过改变电位器的值,调整电压给定值,进而改变触发角度口,电位器范围是0—5V,通过TLC0834A/D转换器得到的相应值为0—255,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与从整流输出端得到的电压反馈信号A/D转换后进行数字PID调节,构嘭;量胡2007年第26卷第8期度为18。
,再延时42。
到发下一组脉冲。
在每组脉冲前进行保护判断,如果正常工作则最后一组脉冲结束后返回。
接着再进行下一周期的电压给定信号的A/D转换采样,之后再启动TLC0834采样CHl通道的电压反馈信号。
由电压给定值与电压反馈信号构成控制偏差进行PID控制调节,以保证在电网波动时整流输出电压的稳定。
成电压负反馈闭环控制,以保证整流输出端电压的 3.2PID控制算法稳定。
单片机以此数据作为定时器的计数值进行延 时控制,控制脉冲的输出,以达到改变整流电路输 出电压的目的。
TLC0834八位串行控制模/数转换器,是八位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有四个输入通 道。
TLC0834 T作时,选择哪个模拟通道,取决于输入时序中的配置位。
同时配置位也决定了输入 是单端输入还是差分输入。
本装置采用单端输入,由于DI端只在多路寻址时被检测,而此时DO端 仍为高阻状态,因此DI端和DO端可以连在一起。
六路脉冲信号经74LS04反相放大,推动功率放大芯片TD62004AD,该芯片的输出接脉冲变压器的的一次侧绕组。
同步信号的输入采用了比较器采用标准的增量式PID算法。
根据电压给定和电压反馈的有效采样值计算控制量,计算公式为ni=Ui一1+△“△“:群h‰+丢q+每(略一2¨博:)】式中,ei为第i次采样时刻输入的偏差值;KP为 比例系数;u;为第i次采样时刻的控制变量;T为采样周期;TD为微分时间常数;TI为积分时间 常数。
这种算法只需保留偏差ei、e;一。
、e;一2和 “;一1即可完成递推运算。
将上式进一步整理可得. △u:K,(-+丢+等)ei-Kp 1+2争)札,+LM393。
过电流、过电压保护电路经AT89C2051单片机的8脚、9脚输入。
K,每Ⅲ一”al3采用数字PID调节器组成的电压负反馈式中 ao:K,(t+丢+等)闭环系统3.1模拟量采样处理模拟量输入信号共有两个,一个是电压给定信 号,另一个是电压反馈信号。
AT89C2051单片机的P3.0一P3.2分别控制TLC0834的DI/DO口、串行时钟输入端CLK和片选端cs,电压给定信号送入 通道CHO,电压反馈信号送CHl,输入通道CH0的转换配置位为IOOB,输入通道CHl的转换配置位为 1lOB。
在设计程序中2051中的定时器1,模式1是靠INTl触发开始计数的。
系统上电后首先在程序 开始时先等待INTl的低电平打开定时器,等INTl变成高电平时,才开始启动TLC0834采样CH0通道的电压给定值。
因为TLC0834A/D转换器得出的是八位,可表示的数据是0—255,而定时器是双字节 计时(模式1,16位定时),故A/D转换器采样转换完毕后,要进行由单字节到双字节的转换。
接着进行渐变处理,然后进行保护,计算延时,在要求的时间发脉冲。
本系统采用双窄脉冲触发,脉冲宽口。
=K,(1+2睾)a2:Kp等它们都是与采样周期、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常数、 微分时间常数有关的系数。
调整口o、口。
、o:就可 获得理想的动态响应特性。
4同步信号的处理如图1所示,同步信号的获取是由电源整流变压器的二次侧取A相15V电压,阻容滤波器滤波后 得到的正弦同步信号,经两个二极管削波后,送入比较放大器LM393的输入端,LM393输出为电角度180。
与电源相位相同的方波,如图2所示。
同步信 号输出接2051的P3.3脚上,即外部中断INTl引脚,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外部中断信号输入,实际上是要测量脉冲的宽度,这决定于信号到来的时间。
用单片机测量这个脉冲到来的时间可用图3说 明。
定时器选用模式1,C/T=0,门控位Gate置一67—万方数据—_1一定时器的开关闭嘭艺与明2007年第26卷第8期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晶闸管触发器的设计1,经非门反相角度。
综上可以得出对应关系10000/180=X/150。
后为0。
这时与可以得到X=8 333,这意味着A/D的满刻度为门的输出受TRl8333。
即A/D的变化值为0—8 333。
和INTl的共同控制。
当TRl= 1时,INTl弓I脚 l l:系统只采用 了一个A相同 步信号,在计算的高电平将控制图2同步信号合,定时器的计数值等于T而’高电平的宽度,其最大值为1800电角度。
由于比较器的输出波形很 出第一个脉冲发 出的时间后,其 余5个只要仿效相应差60。
即可。
整齐,所以可以保证输入的同步信号稳定,不容易 下面用图4介绍图4同步信号示意图被干扰。
本系统选用12MHz晶振,则1/.ts为一个计数单位,计数最大值为10 000。
定时器的初值选 为0,在INTl为高时及时置TRl为1,则定时器1自动在INTl高电平的作用下计数,在需要处理时 读出其计数值。
可以看出,这时同步信号的输入方式完全是查 询方式,而不是中断方式。
因而极大地增强了系统 的抗干扰能力。
假设在极端情况下此引脚输入了较 大的干扰脉冲,也只会使读数产生一些变化,造成 电压的一些波动,而不会造成整流触发脉冲的混 乱,不会影响程序正常运行。
这样系统更稳定,应 第一个脉冲发出时间的计算方法。
设整流延迟角口=0,则第一个脉冲应在同步脉冲的300时发出。
设口=1500,则第一个脉冲应在同步脉冲的1800时发出。
实际应用中,进入逆变状态时140。
即可。
已知模值=10 000,读出定时器的值,再读出电压 给定信号及电压反馈信号两个A/D采样值经PID 控制算法得到的数值。
三者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发 出第一个脉冲的时间。
定时器计数值在THl、TLl 中,占两个字节,而单片机对两个A/D采集值进 行PID控制算法得到的数值输出是双字节。
延时r的计算公式为用性更强。
T=10000一PID算法输出值一(THl、TLl)6结束语由于同步信号采用了非中断方式,干扰信号不能从单片机的外部中端引入,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 能力。
且在整流输出端采用了由数字PID调节器 组成的电压负反馈闭环系统,使输出电压稳定。
故 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图3定时/计数Tl工作模式1原理图参考文献5A/D数值、定时器及第一个脉冲的计算 方法[1]赵晓安,耿恒山,杨鹏.MCS一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2]黄俊,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由于定时器的晶振为12MHz,它是12分频,所以相应时钟周期为r=1/厂=1/1NHz=10“s,而同步信号的时钟周期为T=1/50=20ms=2×10.2s,而1800的周期为10.2s,由此可得出定时器的满刻度值C=10-2/10“=10 000,即定时器计数的最大值为10 000。
它对应同步脉冲180。
电角度。
而单片机从模数转换器A/D采集的信号最大值对应30。
180。
,它有r一=180。
一30。
的变化区域,即150。
电—-——68・-——万方数据业出版社,2002.[3]王兆安,张明勋.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耿恒山,等.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晶闸管触发器[J].电力电子技术,2004(5).[5]何克忠,李伟.计算机控制系统[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1998.收稿日期:2007—03一Ol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晶闸管触发器的设计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年,卷(期): 引用次数: 杨晓晴,张一哲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系 电气应用ELECTROTECHNICAL APPLICATION2007,26(8)1次1.赵晓安.耿恒山.杨鹏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001 2.黄俊.王兆安 电力电子技术 20023.王兆安.张明勋 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 20024.耿恒山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晶闸管触发器 2004(5)5.何克忠.李伟 计算机控制系统 1998用89C52单片机为核心部件构成了一个晶闸管触发电路,有效地消除了晶闸管及其触发电路作为一个环节在控制系统中表现出的非线性.该触发电路可 以挂在计算机控制电路的总线上,与主CPU 组成主从式双CPU 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精度,简化了硬件电路.2.期刊论文 殷晓安.吴明亮 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晶闸管触发电路设计 -中国科技博览2009(8)该文阐述了基于单片机AT89S52构成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介绍了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触发装置的硬件与软件设计,并且 成功地改造了KGT-1型晶闸管调速装置.3.期刊论文 海涛.齐红伟.骆武宁.文志刚.谌亮书.辛鹏.海敏.HAI Tao .QI Hongwei .LUO Wuning .WEN Zhigang . CHEN Liangshu .XIN Peng .HAI Min 基于AVR 单片机的三相晶闸管触发电路的研制 -电子工程师2008,34(1)介绍了一种应用于三相晶闸管整流或逆变电路的数字移相触发电路,该电路以AVR(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产生的触发脉冲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并 且不需同步变压器,具有相序自适应功能的双脉冲序列数字移相触发器电路.阐述了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触发器涉及的关键问题.现场实验证明,该 相控数字触发电路简单可靠,产生的脉冲对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本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已显示出触发精度高、可靠性高、易于调试、操作方便等优点.4.期刊论文 郇战.许淮.HUAN Zhan .XU Huai 基于单片机与TC787的智能化晶闸管控制电路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7,19(3)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与专用集成触发芯片TC787的晶闸管触发器,它结合专用集成触发芯片和数字触发器的优点,获得了高性能和高度对称 的触发脉冲.它充分利用单片机内部资源,集相序自适应、系统参数在线显示、调节和各种保护功能于一体,可用于对负载的恒电压或恒电流控制.5.期刊论文 陈分雄.王典洪.黄学达.CHEN Fen-xiong .WANG Dian-hong .HUANG Xue-da 基于单片机与TC787数字智能 化的晶闸管触发器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介绍一种基于8XC196KB 单片机与专用集成触发芯片TC787的晶闸管触发器,它结合专用集成触发芯片和数字触发器的优点,获得了高性能和高度对称的 触发脉冲.它充分利用单片机内部资源,集相序自适应、系统参数在线调节和各种保护功能于一体,可用于对负载的恒电压或恒电流控制.6.学位论文 曹立杰 单片机模糊控制晶闸管直流调压系统的研究 2003船舶电站试验教学是为了加强航海类院校在校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在任职后能对电站、发电机组及船舶电气设备的具体问题有较强的分析 和解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