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护理常规1
糖尿病护理常规

糖尿病护理常规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一般情况评估:评估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入院方式、入院原因、慢性并发症、生命体征、身高、体重、体重指数、随机血糖、意识状态、情绪情况、视力、皮肤情况、足部评估、食欲情况、睡眠情况、排泄情况、口腔粘膜情况、自理能力,身体疼痛或麻木部位及性质、体位、有无置管或造瘘、既往史、过敏史等情况。
2、相关疾病评估:评估患者有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代谢疾病、风湿性疾病及有无其他阳性体征。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二、护理要点:1、病室应当保持清洁、整洁、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
2、基础护理:帮助或协助患者餐前洗手、进食、如厕、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
关注患者需求,积极提供相应帮助,按照等级护理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
3、根据医嘱监测患者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及夜间血糖情况。
如遇患者血糖波动或出现低血糖症状,护士随时加测血糖。
4、饮食护理:(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在治疗上占重要的地位。
护士应按医嘱控制主食,避免零食和人工甜味品,可多食蔬菜增加副食品种。
为保证患者按规定的热量进食,要熟悉并灵活应用食品热量交换表。
(2)应向患者讲明严格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合作,以免患者擅自增加食量,影响治疗效果。
5、运动疗法:(1)指导患者进餐后一小时后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羽毛球或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避免无氧运动。
(2)每周测体重一次,尽量维持适当的体重。
6、药物治疗(1)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使用降糖药物应保证患者按时、定量进餐,服药时间勿提前或推后。
责任护士将降糖药物单挑出来并告知患者服用时间、及方法(如餐前半小时服用、餐中服用、吃第一口主食时嚼服等)。
(2)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
7、预防并发症(1)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内分泌护理常规

住院患者一般护理常规一、概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常有思想负担重、心理矛盾突出等心理特点。
急性病期,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势凶猛,自觉症状明显,常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反应;慢性病期,病期冗长,身体有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不能完全康复,病情时好时坏,疗效不显著,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故要求临床护士必须缜密观察,及时分析病情的发生和发展,操作熟练,配合默契,遇到抢救时当机立断,采取紧急措施。
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时,加强心理护理,保持生理、心理平衡,给予患者全面整体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二、护理常规(一)入院护理1.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做好入院健康教育,立即通知医师,并对危重患者积极配合抢救。
2.协助患者入院时做好个人卫生。
3.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护理入院评估及相关护理表格。
(二)住院护理1.病房环境及设备设施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定时开窗换气;床单位整洁,物品放置有序;根据患者病情备好抢救药品、器材等,并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休息与卧位病情危重、特殊检查后和治疗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需卧床休息,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卧位;病情轻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活动。
3.饮食护理遵医嘱给予相应饮食,并做好健康教育。
在执行治疗饮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进食,必要时可给予鼻饲或肠内营养。
4.病情观察(1)新入院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必要时测心率,进行患者自理能力评估。
(2)根据病情或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等(3)按级别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
5.排泄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6.安全护理防止跌倒、坠床、烫伤、走失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注意水、电、门、窗安全,防火、防盗。
7.皮肤护理院入院时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尤其对于存在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严格按照压疮管理要求进行护理8.治疗护理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评估】1.既往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进食情况。
2.生活方式、休息状况、排泄状况、有无特殊嗜好。
3.有无糖尿病家族史,泌尿道、皮肤、肺部等感染。
4.有无低血糖表现。
5.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人有无血管、神经系统异常。
【症状护理】1.感染的护理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加强口腔、皮肤和阴部的清洁,做到勤换内衣。
2.肢体麻木、疼痛的护理注意保护足部,鞋袜不宜过紧,保持趾间干燥、清洁。
经常检查有无外伤、鸡眼、水泡、趾甲异常等,并及时处理。
剪趾甲时注意剪平,不要修剪过短。
应禁烟。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3.眼部病变的护理出现视物模糊,应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
视力下降时,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
【一般护理】1.生活有规律,身体情况许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运动方式可结合病人的爱好,老年人以散步为宜,不应超过心肺及关节的耐受能力,否则会导致并发症。
2.让病人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计算标准体重,控制总热量。
严格定时定量进餐,饮食搭配均匀,分配一般为1∕5、2∕5、2∕5或1∕3、1∕3、1∕3.。
3.注射胰岛素病人的护理。
4.胰岛素需置于0—5℃冰箱存放。
5.抽吸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摇匀并避免剧烈振荡。
6.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及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7.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后抽吸中效及长效胰岛素。
8.按时测体重,必要时记录出入量。
9.每日起居应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10.病人易产生焦虑,应鼓励病人,坚持控制血糖,可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与精神上的支持。
【健康指导】1.饮食(1)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进食时间延迟或提早,避免吃糖。
(2)避免吃浓缩的碳水化合物。
(3)避免饮用酒精饮料。
(4)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
2.胰岛素使用法(1)指导所使用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及注意事项。
(2)指导低血糖反应的紧急处理,食用糖水、高糖等。
简述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简述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使用原则如下:
1. 个体化治疗: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血糖水平、糖尿病类型、生理状况和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2. 起始剂量:一般从低剂量开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调整。
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起始剂量。
3. 分次注射:胰岛素通常需要分次注射,以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
常用的注射方案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
4. 注射部位:胰岛素可以注射到腹部、大腿、臀部或手臂等部位。
注射部位应轮流使用,以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5. 血糖监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血糖监测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而定。
6. 调整剂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医生会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以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剂量调整应小幅度进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7. 联合用药:在某些情况下,胰岛素可能需要与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8. 注意事项:使用胰岛素时,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注射技术、药物保存和低血糖的预防等。
总之,胰岛素的使用原则是个体化、小剂量起始、分次注射、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确保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1.血糖监测:(1)测量频率: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选择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进行测量。
(2)合理控制血糖范围: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用药和饮食,保持血糖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3)记录血糖数据:将测量的血糖值、时间和用药记录在日志中,方便医生根据数据进行诊断和治疗。
2.饮食管理:(1)科学营养摄入:保证营养均衡,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2)掌握饮食原则:遵循“三低一高”饮食原则,即低盐、低脂、低糖和高纤维饮食。
(3)准确计算餐量:按照医生指导计算餐量,避免暴饮暴食、过量进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3.药物管理:(1)合理用药: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口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2)药品存储:严格按照药品要求存放,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环境,保证药品品质。
(3)不良反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4.锻炼管理:(1)锻炼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2)锻炼强度: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
(3)锻炼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5次锻炼,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
5.心理护理:(1)心理疏导: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发展过程和预后,明确病情和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2)家庭关爱:家人应该理解和支持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3)自我监测:引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技能和饮食管理知识,增强自我管理意识,降低疾病的风险。
6.定期体检:(1)全面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方面,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2)并发症筛查:定期进行并发症的筛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调整治疗方案:根据体检结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以上是糖尿病的护理常规,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护理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糖尿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糖尿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适当休息,轻者下床活动,重者应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定时定量,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等。
1)制订总热量: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查表或用简易公式算出理想体重,根据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成人休息状态下每天每千克理想体重给予热量63~84kJ/kg,轻体力劳动105~126kJ/kg,中度体力劳动约147kJ/kg,重度体力劳动约167kJ/kg以上。
儿童、孕妇、哺乳、营养不良和消瘦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应酌情减少,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
2)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分配。
糖类占每日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杂粮。
蛋白质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哺乳、营养不良和消瘦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 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至0.6g,其中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
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
3)每餐热量合理分配。
按食品成分将上述热量分配换算为食物重量分配,并制订成食谱。
根据患者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
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以每日4餐分配为1/7、2/7、2/7、2/7。
戒烟限酒。
4)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①严格定时进餐。
这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尤为重要。
②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
当患者因饮食控制而出现易饥的感觉时,可增加蔬菜、豆制品等副食。
在蔬菜中糖类含量<5%的有南瓜、青蒜、小白菜、油菜、菠菜、西红柿、冬瓜、黄瓜、芹菜等。
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凡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
体重过重者,忌食油炸、油煎食物。
炒菜宜选用植物油,少食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护理学基础知识: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护理学基础知识: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是糖尿病病人常用的治疗药物,胰岛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也是考试中的常考考点。
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准确用药:熟悉各种胰岛素的名称、剂型及作用特注射器;准确执行医嘱,按时注射。
对于每毫升40U和100U两种规格的胰岛素,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与胰岛素浓度的匹配。
2.吸药顺序:长、短效或中、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
切不可反向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
3.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4〜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在常温下(不超过28℃)可使用28天,无需放入冰箱,应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剧烈晃动等,否则可因蛋白质凝固变性而失效。
4.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时,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
腹部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
如参加运动锻炼,不要选择在大腿、臂部等活动的部位。
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可能导致局部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局部硬结。
如在同一区域注射,必须与上1次注射部位相距lcm以上,选择无硬结的部位,如产生硬结,可用热敷,但要避免烫伤。
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5.注意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病人一般常规监测血糖2〜3次/天,如发现血糖波动过大或持续高血糖,应及时通知医生。
6.使用胰岛素泵时应定期更换导管和注射部位以避免感染及针头堵塞。
使用胰岛素笔时要注意笔与笔芯相互匹配,每次注射前确认笔内是否有足够剂量,药液是否变质;另外,每次使用前均应更换针头,注射后将针头丢弃。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病,其特点是高血糖。
疾病会影响人体各个方面的功能,特别是神经、心血管和肾脏。
目前,全球估计有4.16亿糖尿病患者,这个数字预计会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增加。
为了控制糖尿病并防止其并发症,患者需要一些护理常规。
这些护理常规涉及饮食、运动、药物和糖尿病监测。
此外,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常规。
以下是糖尿病护理常规的详细说明。
一、饮食护理常规1.控制饮食摄入量: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饮食应谨慎,避开口味重、餐后饱足感强的食物。
建议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高纤维食品和粗粮等健康的食品。
2. 避免高血糖诱因:高血糖诱因主要包括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高胆固醇、高盐、加工和快餐食品等环节。
3. 坚持规律进餐:坚持规律进餐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步骤,建议患者每天定时进餐,以便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4. 控制饮食热量: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饮食热量,以达到身体重量控制的目的。
二、运动护理常规1. 选择合适的运动: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建议从低强度、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造成的危险和损伤。
2. 规律运动: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和胰岛素药物剂量,可以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并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出现。
3. 合理的运动计划:在制定运动计划时,考虑糖尿病类型和持续时间以及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情况,以更好地应对患者的需求。
4. 关注运动后的情况:监测血糖水平,特别是运动性低血糖。
运动前和运动后评估营养供应并纠正不平衡状态,以确保运动后补充能量。
三、药物治疗护理常规1. 根据医生处方使用药物: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药物种类、剂量、用法以及用药时机都应遵循医生的指示。
2. 检查药物不良反应:检查药物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定期咨询医生,及时掌握药物相关知识。
3. 合理药品配方:为了防止发生药物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应该选用可降低副作用的有效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治疗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1、胰岛素保存:未开启的胰岛素置于2~8℃保存;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在常温下(不超过25℃)保存不超过1个月(具体参照药物说明书);普通胰岛素开启后皮下注射用保存1周,静脉注射用保存24小时;避免震荡、受热或阳光照射,冷冻后胰岛素不再使用。
2、注射前向患者宣教胰岛素的剂型、注射目的及方法,嘱患者准备好食物并在注射后适当时间食用。
3、注射时间:短效及其预混胰岛素于餐前30分钟注射;速效及预混胰岛素于餐前10分钟注射;中效胰岛素一般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一般与进食时间无关,只需每日定时注射。
4、抽药:预混中效胰岛素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如需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先抽短效再抽中效胰岛素。
5、注射部位:宜选择上臂、大腿前外侧、腹部(避开脐周2cm内)及臀部等部位皮下注射。
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建议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周左右轮换注射部位,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cm。
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另外,应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如使用短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时优先选择腹部,睡前使用的中效胰岛素优先选择臀部和大腿。
6、注射避开硬结破损处,使用75%乙醇消毒。
若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可局部热敷。
暂停注射该部位,中效及预混胰岛素注射前上下摇匀呈云雾状,注射前排气置针尖处滴出一滴药液为准。
7、进针方法:针头长度≤5mm可垂直进针,>5mm需捏起皮肤垂直进针,体质消瘦或针头>8mm应与皮肤呈45度角进针。
8、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注射,推注完毕不可立即拔针,需停留10s后拔针。
注射完毕立即取下针头置于锐器盒。
9、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观察有低血糖及皮下脂肪萎缩、胰岛素过敏等。
10、加强安全教育,心理疏导,重视血糖监测,教会患者低血糖的预防及自救方法。
1、只要向着一个方向努力,所有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
20.7.137.13.202011:3711:37:51Jul-2011:37
2、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三日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
3、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11:377.13.202011:377.13.202011:3711:37:517.13.202011:377.13.2020
4、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道天明。
7.13.20207.13.202011:3711:3711:37:5111:37:51
5、尽量地学习,尽量地经历,尽量地旅游、尽量地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
Monday, July 13, 2020July 20Monday, July 13, 20207/13/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11时37分11时37分13-Jul-207.13.2020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20.7.1320.7.1320.7.13。
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三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11:3711:37:517.13.2020Monday, July 13, 2020
亲爱的读者:
愿我们每个人熬过来所有苦难,获取一生的幸福,想
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愿我们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