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教学查房

糖尿病的教学查房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2、潜在并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增高,脂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 3、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 4、潜在并发症:低血糖、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血糖升高、尿渗透压增高有关 6、活动无耐力与严重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增加有关 7、自理缺陷 :与视力障碍有关 8、焦虑 :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长期治疗导致经济负担加重有关 9、知识缺乏 与缺乏糖尿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知识
5~7h
13~16h
长效胰岛素(PZI)
3~4h
8~10h
长达20h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2~3h
无峰
长达24h
预混胰岛素(HI 30R,HI 70/30) 预混胰岛素(HI 50R)
0.5h 0.5h
2-12h 2~3h
14~24h 10~24h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 预混门冬胰岛素30)
问题
血糖的正常值 糖耐量试验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血糖的正常值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 :3.9-6.1mmol/L(70-110mg/dL),高于7.0mmol/L(126mg/dL)诊断为糖尿病。 那么空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7.0 mmol 或者是 126 毫克。 饭后血糖正常值范围: 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是 3.9-7.8mmol/L(70-140mg/dL)。餐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11.1 mmol 或200 毫克以上。
宁波市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导中心
糖尿病的分型
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 妊娠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其他类型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即将批准上市

1型糖尿病即将批准上市

1型糖尿病新药即将批准上市1型糖尿病简介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

这种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患者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现有治疗方案的局限性目前,1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注射胰岛素。

患者需要频繁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

这种治疗方式虽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注射胰岛素可能导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2.频繁注射给患者带来了生活质量的影响。

3.胰岛素治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胰岛素分泌细胞被破坏的问题。

新药研发进展近年来,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研发新的1型糖尿病治疗方法。

其中,一种名为”Teplizumab”的新药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批准上市。

Teplizumab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到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性,阻止自身免疫反应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破坏。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Teplizumab能够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病进程,改善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与传统的胰岛素治疗相比,Teplizumab具有以下优势:1.通过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从根本上延缓疾病进展。

2.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依赖。

3.给药方式更为便捷,两周给药一次,减少注射频率。

新药上市前景Teplizumab的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有望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专家预测,该药有望在未来1-2年内获得批准上市。

一旦上市,Teplizumab有望惠及广大1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新诊断的患者。

早期干预能够更好地保护残存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延缓疾病进展。

对于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多年的患者,Teplizumab也可能带来治疗方案的优化,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1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Teplizumab等新药的研发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1型糖尿病的 生活管理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如何管理1型糖尿病?:监测血 糖,按时注射胰岛素,饮食和 运动管理等。 如何饮食管理?:选择健康的 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等。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如何进行运动管理?:适当的运动可以 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但需要注意运动时 的血糖变化。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目录 了解1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了解1型糖尿 病
了解1型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 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 血糖升高的疾病。 1型糖尿病的症状:烦渴、多尿 、体重下降等。
能 够帮助我们的身体利用血糖。
1型糖尿病可以治愈吗?:目前 还没有治愈1型糖尿病的方法, 但可以通过诊断、治疗和生活 管理等方式来控制疾病。
常见问题解答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原因不同。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而2 型糖尿病则是由于我们的身体对胰岛素 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导致的。
1型糖尿病的原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可 能导致1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 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型糖尿病
如何确诊1型糖尿病?:医生会 通过静脉血液检测来判断是否 患有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 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会导致什么并发症?:高血 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如何预防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保持 正常的血糖水平,控制胆固醇和高血压 ,维持正常的体重等。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7
2.补液

输液可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开始剂量每小时10~20ml/kg(循环不佳或 有休克表现者可加低分子右旋糖苷)。
8
3.纠正酸中毒

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后酮体代谢可产生 HCO3–,当pH>7.2时一般不用补碱, pH<7.2时需以1.4%NaHCO3纠正酸中毒, 速度不宜快,量不宜大。
延迟并发症的发生15.3
为病人赢得5.1年的寿命

DCCT Study Group, JAMA 1996;276:1409-1415.
19
糖尿病病人的教育与管理

儿童糖尿病病人需终身胰岛素治疗。治疗 特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及为适 应不断变化而采取的灵活性。应鼓励糖尿 病儿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减少糖 尿病的并发症,避免致残、致盲及肾功能 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应坚持查尿糖、血糖、 果糖胺或糖化血红蛋白,每年1~2次查胸 片、心电图、眼底、肝肾功能及血脂等。

4
治疗
4.血糖化血红蛋白或果糖胺接近正常水平。 5.尽量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 展。 6.教会家长测尿糖、血糖、注射胰岛素的 方法,加强糖尿病儿童的管理。

5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⑴剂量:胰岛素的用量需依据病人的血 糖水平、活动量、进食量等来调整,强调 个体化,开始使用时宜用短效胰岛素。初 始剂量约为每天0.5~1u/kg,分3~4次皮下 注射。早期确诊及轻症病人胰岛素用量要 小,每天0.3~0.5u/kg,酮症酸中毒时可达 每日1~3u/kg。
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重复皮下注 射或静脉点滴的方法,不但消除了多次注 射的痛苦,更有利于合理的控制血糖,更 有利于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接近正常水平。 Aspart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适用于胰岛 素泵治疗,使低血糖事件尤其严重低血糖 事件发生率降低。

同样是血糖升高,1型糖尿病有特殊之处

同样是血糖升高,1型糖尿病有特殊之处

家庭医药 2019.0220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病同样是血糖升高,1型糖尿病有特殊之处□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周 颋平时我们谈2型糖尿病比较多,其实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攀升。

我在临床上碰到过血糖超过100mmol/L的人,因糖尿病高渗昏迷被送到急诊。

原因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喝了大量的含糖饮料导致的。

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有哪些特殊之处。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科学的临床分型诊断对指导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有时候,在临床上分型会有一点困难。

那么,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诊断方面有些什么区别呢?一般我们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鉴别——发病原因:1型糖尿病的病因比2型糖尿病相对简单,主要是因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这种缺陷可以是自身免疫性,也可以是特发性的。

如果是免疫性,我们在临床上会做一些抗体检测,包括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等。

很多患者的这些抗体中有一项或几项可以是阳性,但也有一些人的抗体是阴性的。

对于抗体呈阴性的患者诊断起来会复杂一些,需要全面评估。

由于1型糖尿病的特点就是胰岛功能缺陷,所以可以通过检查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来评估,如果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都很低,从某种意义上就说明是胰岛素缺乏。

但是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某种原因血糖很高,在高糖的情况下,胰岛素水平或C肽水平也会偏低,这需要仔细鉴别。

临床表现:1型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一般比较典型,有些人是突发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严重者会出现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更严重者会出现昏迷。

1型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他的发病年龄、病史、发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糖、胰岛素等情况来综合考虑。

如果不能区分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在早期都可以通过胰岛素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通过监测胰岛功能明确诊断。

主要依靠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同样会导致一些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综合征;慢性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

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_孙成君

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_孙成君

and polyglandular autoimmune syndrome:a review[J].WorldJ Diabetes,2015,6:67-79.[14]Alonso N,Soldevila B,SanmartíA,et al.Regulatory T cells in diabetes and gastritis[J].Autoimmun Rev,2009,8:659-662.[15]Kahaly GJ.Polyglandular autoimmune syndromes[J].Eur J Endocrinol,2009,161:11-20.[16]Tuomi T,Björses P,Falorni A,et al.Antibodies to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d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in patientswith autoimmune polyendocrine syndrome type I[J].J ClinEndocrinol Metab,1996,81:1488-1494.[17]Anaya JM.Th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olyauto⁃immunity[J].Autoimmun Rev,2014,13:423-426.[18]Cutolo M.Autoimmune polyendocrine syndromes[J].Autoim⁃mun Rev,2014,13:85-89.[19]Kadiyala R,Peter R,Okosieme OE.Thyroid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screeningstrategies[J].Int J Clin Pract,2010,64:1130-1139.[20]Boelaert K,Newby PR,Simmonds MJ,et al.Prevalence and relative risk of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 in subjects with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J].Am J Med,2010,123:183.e1-183.e9.[21]Lupi I,Raffaelli V,Di Cianni G,et al.Pituitary auto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other endocrine disor⁃ders[J].J Endocrinol Invest,2013,36:127-131.[22]Dittmar M,Kahaly GJ.Polyglandular autoimmune syndromes:immunogenetics and long-term follow-up[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3,88:2983-2992.[23]杨敏,辛颖,张丽华,等.1型糖尿病患儿胰岛自身抗体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0):1572-1575.(2015-04-23收稿)文章编号:1005-2224(2015)10-0744-04DOI:10.7504/ek2015100607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孙成君,罗飞宏摘要:1型糖尿病(T1DM)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胰岛β细胞的破坏,抑制或消除患者的自身免疫、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是治愈该病的根本方法。

1型糖尿病蜜月期有多长

1型糖尿病蜜月期有多长

1型糖尿病蜜月期有多长
一、1型糖尿病蜜月期有多长
糖尿病“蜜月期”作为一种现象,最初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现的。

临床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接受正规的治疗后,其血糖水平可在不使用任何药物和胰岛素的情况下保持正常数周至一年。

因此,也有人将糖尿病“蜜月期”叫做1型糖尿病的缓解期或1型糖尿病的临床治愈期。

此后,类似的现象也在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被发现。

而且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蜜月期”比1型糖尿病患者更长久,一般最短为1个月,最长可达13年。

不过,糖尿病“蜜月期”的长短,主要与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以及进行降糖治疗的时间有关。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越短,患病后进行降糖治疗的时间越短,其糖尿病“蜜月期”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所以应及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尤其是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用胰岛素泵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能使血糖满意达标而较少发生低血糖。

遗憾的是,仍有糖友对胰岛素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胰岛素会像鸦片一样“成瘾”,拒绝使用胰岛素,白白错失良机。

因此,蜜月期只是糖尿病中的一个暂时缓解时期,胰岛功能并没有正常,不能中止胰岛素治疗。

只有保护好胰岛β细胞的功能,才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标!二、如何延长蜜月期
1、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的早期应用是诱导“蜜月期”的重要策略,时间要早,剂量要大,注射次数要多,血糖检测每天至少在4次以上,要保证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因而最好使用胰岛素泵。

2、联合口服降糖药。

1型糖尿病介绍

1型糖尿病介绍

1型糖尿病介绍1型糖尿病的病因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

1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呢?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

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

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

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1型糖尿病的症状1、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

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

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作者:迟润华教授
1型糖尿病,很多是由于遗传造成的,因此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得了1型糖尿病,就是
不治之症了。其实是错误的,任何一种疾病只要积极治疗,都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那么,1
型糖尿病能治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很多人认为:治愈糖尿病,就是不用再注射胰岛素,不用再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调养,
这是不科学的。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治疗的目的并不是消除糖尿病,而是让糖尿病患
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1型糖尿病肯定是可以治疗的,通过采取严格的血糖监测、运动和饮食调养、糖尿病
教育、胰岛移植、胰岛素治疗、肝细胞移植等等治疗措施,1型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像正
常人一样生活。

1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给病人胰岛素皮下注射:先于早、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2
次,也可用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于早餐前1次皮下注射,每隔3天测空
腹及三餐后2血搪,若经胰岛素调整后血糖仍不稳定,可增加用药,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

1型糖尿病,还要了解关于1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使其
合理而有规律的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而采取相应的手段积极配合治疗,这是1型糖尿病
诊疗中最最关键的一步。

上面介绍的就是关于,1型糖尿病能治愈吗的全部介绍了。1型糖尿病治疗只要患者能
够积极配合治疗、坚持治疗,像正常人一样是完全可以的,大家一定要坚定治愈糖尿病的
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