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教科版带图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植物复习知识点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
树的整体形态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脉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是传递水分和营养的通道。
10、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一生。
11、以向日葵为例,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知识点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蜗牛分头部、腹部、尾部,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5 第一单元 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枳。
2.湿抹布擦黑板过_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原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农服晾干、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
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14.比较水和水發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5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当水的温度升高到| 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髙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1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预习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预习复习)第一单元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2、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5、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6、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3、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3、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精华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0°C)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水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C)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⒉.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1水到哪儿去了(1)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水就干了,这是蒸发现象。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水蒸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水蒸气在受冷的情况下会凝结成小水滴。
(4)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进行,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1.2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的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3)当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时由小变大。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加。
(4)当温度计受热时,液柱会上升,当温度计受冷时,液柱会下降。
读温度计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保持平视。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外焰、內焰、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1.3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时候,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4)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加食盐的方法。
1.4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冰融化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2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了。
(3)冰、水蒸气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2)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比较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所做的实验是对比实验。
1.6加快溶解(1)加热和搅拌都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2)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和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3)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和水是否被搅拌有关,搅拌越快溶解速度就越快。
1.7混合与分离(1)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能溶解在水中。
(2)我们可以用过滤法分离水和沙子。
我们可以用蒸发法分离水和食盐。
(3)用小勺装少量食盐水放在蜡烛上加热,最后勺子底部会出现白色颗粒,这是食盐。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思维导图)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思维导图)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1:第一单元水水到哪里去了?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水沸腾了沸腾是水受到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方法如下: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去触摸。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加。
水也可以结冰,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在结冰过程中,水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水和冰的异同可以通过维恩图来表示。
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水能溶解。
不同的物质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能力不同,例如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18克的食盐,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5克的小苏打。
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有:温度、搅拌、颗粒大小。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搅拌时不要碰到烧杯的底与壁,滤纸中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我们可以通过切成小块、挤压、拉伸、撕成小片等方法改变橡皮泥和纸的形状或大小,但是构成它们的物质没有改变。
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单元空气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等特征,总会充满各处。
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1.《植物》单元·我们观察一棵树一般用到了看、闻、摸、听、量等方法。
看树叶、果实颜色、形状、大小;闻叶的气味;听声音;摸粗糙、软硬;量树干粗细、长短;拓印树皮;用简图来画一棵树的整体形状等。
观察一棵树的顺序和方法。
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方法·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我们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获取树皮的纹路。
·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它们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大树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小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都生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大树和小草的不同点:大树高大、木质茎、寿命长;小草矮小、草质茎、寿命短。
·像樟树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水葫芦叶柄里有气囊,它是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2·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水葫芦和金鱼藻的不同点:水葫芦浮在水面,叶柄膨大有气囊,叶片较大,会开花;金鱼藻长在水底,叶片细小,没看到开花。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2019)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2019)第一单元植物1.眼睛(看)、耳朵(听)、手(摸)、鼻子(闻)和(测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与小草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6.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是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9.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0.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5.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6.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树类似(可参考)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教科版带图片)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3、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6、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7、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8、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9、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10、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11、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2、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部分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13、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4、叶也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
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15、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16、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7、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新鲜的叶是有生命的; 落叶是死的。
18、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土壤。
19、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0、所有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1、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2、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23、植物的相同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都能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
2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2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29、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30、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31、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32、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33、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34、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35、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蜗牛的身体分为: 头、眼睛、触角、口、腹、壳。
头上有两对触角,眼睛长在长触角上;3、蜗牛靠腹足爬行。
蜗牛腹足中的粘液可以保护腹足(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蜗牛休眠了,把它放入水中唤醒它。
5、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
蜗牛用气孔呼吸,肛门排泄,生殖孔繁殖。
6、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是环节动物。
7、我们用手等碰触蚯蚓时,蚯蚓身体会收缩。
8、蚯蚓不适应水中的环境,不能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9、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10、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蚂蚁喜欢吃白糖、面包屑等甜食。
11、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12、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蚂蚁是群居生活的,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14、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5、金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
金鱼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16、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7、金鱼的进食方式是吞食。
喂金鱼时一次喂得太多,会把金鱼胀死的。
18、金鱼呼吸时,水流过金鱼的鳃部,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19、吸入口中,又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答:不会。
因为金鱼将水通过鳃部排出。
20、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21、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2、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23、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4、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25、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26、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27、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28、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29、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30、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31、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32、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陶瓷、橡胶)等。
3、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5、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6、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7、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铁钉>木条>塑料尺>卡纸8、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9、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10、铝的易拉罐可以进行回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特性?答:延展性。
1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1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13、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四种材料中:塑料条的韧性最好,弯曲程度最大。
14、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气泡图]17、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8、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28、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0、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21、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22、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23、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24、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25、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也必须经过烧制。
26、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27、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4、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常用毫升、升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