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_ANP_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研究_完世伟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级模型研究

(1)计算未加权超矩阵:
由判断矩阵计算得到归一化特征向量(W , (jl) i1
W (jl),…,W (jl))T,由这些向量组合成为一个矩阵:
i2
ini
这样的超矩阵共有m个,它们都是非负矩阵,它
的子块W 是列归一化的,但W却不是列归一化。 ij (2)计算加权超矩阵:
以控制层元素P 为准则,对P 下各组元素对准
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级模型
1 建立 A N P 模型
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关键风险指 标,明确各指标之间的依赖与反馈关系;确定操作风 险评级的准则为操作风险最小化;建立操作风险评
级的网络模型,并根据分析结果在模型中建立连接。 连接包括同一元素集中各元素之间的内部依赖和不 同元素集元素之间的外部依赖。
ini
C 中元素e ,e ,…,e 的影响程度排序向量。若C 重
j
j1 j2
jnj
j
元素不受C 中元素影响,则W =0。将所有W 组合起
i
ij
ij
来,得到未加权超矩阵:
W W W … W
W = 21 22
2n
(4)
… … … …
W W … W
n1 n2
nn
32
学术 Academic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 行操作风险评级模型研究*
孟姝希 MENG Shuxi 周宗放 ZHOU Zongfang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都 610054
摘 要 随着操作风险大案要案频繁发生,操作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但目前对银行操作风险评级的研究并不多。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操作风险的关键风 险指标,利用网络分析法给出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级模型。在构建模型过程中,考 虑了专家的可信度因素。最后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选取的三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了评级。根据计算结 果,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操作风险评级 网络分析法 商业银行 关键风险指标
层次分析法(AHP)在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层 次 分析 法 ( AHP ) 在 商业银行 代 理 国库 业 务 综 合 评 价 中 的应 用
郭建 英 , 原 静, 职 苗 甜
( 中 国人 民银 行新 乡市 中心 支行, 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3 )
摘要: 近年来 , 商业银行通过代理 国库业务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预算资金的周转过程 中, 有效提 高 了积极 作 用。但 由于代 理 国库 业务 考核 无 法 完全 量化 , 对 商 业银 行代 理 国库 业务 缺 乏科 学的 综合 评 价 体 系。运 用层 次分析 法原 理 , 分 三 步构 建
文章编 号 : 1 0 0 3 — 4 6 2 5 ( 2 0 1 3 ) 0 6 — 0 0 6 3 — 0 4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2 . 3 3 文 献标 志码 : A
Abs t r ac t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by i n v o l v i n g i n t he t u r n o v e r p r o c e s s o f b u d g e t a r y f u n ds mo r e a n d mo r e d e e p— l y t h r o ug h a c t i n g f o r n a t i o n a l t r e a s ur y ,c o mme r c i a l b a n k s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pr o v e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i n t he u s e o f f u n d s ,a nd p l a y a p o s i t i v e r o l e i n p r o mo t i n g l o c a l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me n t . Bu t Ag e n t t r e a s u y r b us i ne s s a s s e s s me n t c a n no t be f u l l y q ua n t i ie f d , wh i c h l e a d s t o t he l a c k o f t he s c i e n t i f i c c o mp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 t i o n s y s t e m or f e v a l u a t i ng t he c o mme r c i a l ba nk s’a g e n t s e r v i c e .T hi s p a p e r us e s t he t he o y r o f An a l y t i c Hi e r a r c h y Pr o c e s s , d i v i d e i n t o t h r e e s t e p s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r a t i ng s y s t e m o f c o mme r c i a l ba n k d e pu t y t r e a — s ur y b u s i n e s s ,n a me l y ,t o b u i l d a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mo d e l , c o n s t r uc t c o mp a is r o n ma t ix r a nd c he c k c o n s i s t e n — c y , or f t h e s a ke o f a c hi e v i n g a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q ua n t i t a t i v e a n d q ua l i t a t i v e , a n d e v e n t ua l l y r e a c h a c o n — c l u s i o n o n c o mme r c i a l b a nk t r e a s u y r b us i ne s s e v a l u a t i o n.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高校创新人才综合评价研究

Co p e e sv a u to f I o a i e Ta e t s d m r h n i e Ev l a i n o nn v tv l n s Ba e
o n ANP n Un v r iy i i e st
DOU n—h a, Xi u PAN Hui lng —i
Ke r s u i e s y i n v t e tl n s AN e au to n e y tm y wo d : n v r i ;n o a i ae t ; P; v l ain i d x s se t v
在 多极 化趋势 曲折发 展 的今天 , 济全 球化 不断深 入 , 经
借助 S prD cs n 软件解决指标 的相对 重要性权 重 问题 , 图运用该方法对高校创新人才综合评价作 出较科 学、 ue ei os i 试
合 理 和 准 确 的评 估 。
Hale Waihona Puke 关键词 : 校 ; 新 人才 ;N ; 价指标体 系 高 创 A P评 中图 分 类 号 : 9 2 C6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2 1 ( 02 o — 0 1 0 10 — 85 2 1 )3 0 7 _ 6
是推动科 技 创新 、 经济 发展 和 社会 进 步 的重 要 力量 。近些 年, 理论界不断关 注对 高校创 新人 才培养 模式 的研 究 , 而忽 略 了对创新 型人 才 的客观评 价 。何 为创 新型人 才? 目前 国
科 技 进 步 日新 月 异 , 创新 人 才 在 综 合 国力 竞 争 中越 来 越 具 有 决 定 性 意 义 。在 校 大 学 生 是 现 代 社 会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预 备 队 ,
立客观的创新人才评 价指 标体 系 , 定性 问题定 量化 , 用 使 利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机床行业重点商业型供应商评价方法研究

部 门关 注 的角 度 不 同 ,如 物 资 部 关 注 批 量 生 产 能 力 ,设 计 部 提 出质 量 要 求 ,以 自己 的 标 准独 立 的 去评 价 供
应 商 。 目前 的 这种 做 法 对 于 单 独供 应商 的资 格 认
多 、 产 品 型 号 和 变 型 产 品 多 、 制 造 工 艺 过 程 复 杂 、制 造 周 期 长 、 制 造 装 备 多 、 制 造 部 门 多 。相 应 的 生 产和 物 资 管 理都 比较 复 杂 , 其 制 造 模 式具 有
伍 清 华 构 建 了战 略 供 应 商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主 要 包 括 质 量 能 力 、生 存 能 力 、技 术 能 力 、服 务 能 力 、 安全 能 力 、社 会 责任 六 个方 面 的指 标 。任 飞斌 通
典 型 的 多 品种 、小 批 量 , 甚 至 单件 或 按 订 单 订 制 的
特 点 。 机 床 行 业 的特 点 决 定 了其 庞 大 的供 应 商 数 量 以及错 综复 杂 的供 应商评 价 指标 。
在 供 应 商 评 价 方 法 方 面 ,供 应 商 选 择 方 法 研
究 大 致 经 历 了三 个 阶 段 :定 性 、定 量 、定 性 与 定
险 ( BO CR) 四个准 则 进 行衡 量 。B OC R思 想是 站 在 评 价 者 立 场 上 来 考 虑 决 策 问题 的 ,即 如 果 选 择
有 更大 的灵 活性 ,因 为A NP 在 处理 问题 时 考虑 了元
素 之 间的 相互 依存 关 系 ,即 内部 依存 性 ,以及 元 素
证 还 是 有 一 定 效 果 的 , 但 由于其 评 价 指 标体 系并
不 完 善 ,缺 乏对 供应 商柔 性制 造 能力 、技 术能 力及 风 险 等的评 价 标准 及各 因素之 间关 系的考 虑 ,使 其 在 不 同供 应商 之 间的 比较 及 筛选 中存在 很 大弊端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以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以为例一、概述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内部控制作为保障银行稳健运营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层次结构进行构建和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优化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然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最终得到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结果。
本文还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和风险挑战日益复杂多变。
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银行资产安全、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银行业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风险评估不准确、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一种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优点,在风险管理、决策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估模型研究风险评估是企业和组织在制定决策和规划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评估风险,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管理这些风险,研究人员和实践者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方法和模型。
其中,层次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风险评估领域。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由美国数学家托马斯·萨亚菲(Thomas 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从而使决策者能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比较,最终得到权重值和最佳决策结果。
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一种应用研究。
通过该模型,可以对风险进行系统、全面和客观的评估,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风险评估模型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确定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评估风险程度的依据,也是层次分析的基础。
评价指标应包括评估风险的各个方面和维度,如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可控性等。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综合考虑风险特点、决策目标以及决策者的需求。
第二步,构建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将问题进行层次化的一种方法。
在风险评估模型中,通常将评价指标进行层次划分,形成层次结构。
例如,可以将风险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划分,然后在每个分类下进一步划分评价指标,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层次结构。
第三步,建立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中的核心,用于比较不同层次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或权重。
判断矩阵由决策者根据其主观判断对指标之间的比较关系进行填写。
填写判断矩阵时,决策者可以采用两两比较法,根据自己对指标重要性的主观感受,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相应的比较权重。
第四步,计算权重向量。
通过对判断矩阵进行数学运算,可以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向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特征向量法、平均法和逆特征向量法等。
计算得到的权重向量可以反映每个指标在风险评估中的相对重要性,为后续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研究作者:王廷博徐世超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32期摘要: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
该文将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于网络安全态势的评估中,在构建评估层次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的基础上,求出了各项评估指标的单项和综合权重,最后确定网络安全态势。
关键词:网络安全态势;层次分析法(AHP);评估方法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2-1079-03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Based on AHPWANG Ting-bo, XU Shi-chao(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03, China)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evaluation is a very complicated task.In this paper,appli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ethod to the situation evaluation, constructs a hierarchy model and a judgment matrix, gets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finally, gets the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Key words: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evaluation method1 引言当前,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在IT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 1 A P和 A P的特 点 . H N
A P法是 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 、 H 匹兹堡大学教授 T LSa 于 2 . .at y 0世纪 8 0年代创立的 , 它是一种强有
力的系统分析和运筹学方法 , 对多因素、 对准则 、 多方案的综合评价和趋势预测有效。19 96年,at Sa y首次 系统地论述了一种适用于非独立的阶梯层次结构的决策方法 A P J它是在 A 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N , H
是 复杂 化和具 体化 的 A P, H 能够应用 在更 加广 泛 的领 域 中。
A P和 A P的共同点是都能够处理不易定量化变量 的多准则问题 , H N 可以将定性的判断用数量的形式
收稿 日期 :1 7— 1 2 2 3 0 —1  ̄ 作者简介 : 莉 (9 8一) 女, 张 17 , 贵州贵阳人,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助教 。
1 引言
I 行业 已经充分认识到对 I 目风险进行管理的能够提高项 目开发的成功率 , T T项 减少资源的浪费。根
据美 国斯坦迪 什 的研 究表 明 … , 至 到 20 截 04年 , 过对项 目进 行风 险管 理 , 通 全球 I 目的成功率 由 19 T项 94 年 的 1% 上 升到 2 % , 6 9 失败 率 由 3 %下 降到 1% , 是 ,0年 间依然 有 5 % 的 I 目只完 成 了预期 项 1 8 但 l 3 T项 目的部 分功 能 , 并且 费用 和时间大 大 的超 过 了预期 的计划 。影 响 I 目成 功 的风 险 因素 繁多 且 复杂 , T项 文
献[2 2 总结 了在 I 项 目整个生命周期中, 】 r I ’ 会导致 I 项 目陷入 困境的因素有 4 个 , r I ’ 0 并且前一阶段的风险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存贷
#
比
率
(C14),
% # #
#
#
##资产流动性指标(C15),
# #
#
#
B5
=(C14,C15,C16,C17,C18)=
不良 #
" #
贷
款
率
(C16),
;#
& #
#
#
##不良
#
贷
款
额
降
低
率
(C17),
# # #
#
#
$#不良
贷
款
拨
备
覆
盖
率
(C18).
# ’
(四)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一)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及
原则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商业银行
的风险所在,可以对风险程度有一个全面的、较为直
观、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以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风
险管理工作,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观念和风险意识,
实现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因
素的集合,它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具有层
图 2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ANP 层次结构及指标关联图 四、基于 ANP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研究的实例演
示 根据上述 ANP 模型结构图,下面例示说明如何
利用 Super Decisions 软件计算商业银行风险评价各 个指标的权重, 其关键又在于对元素之间重要性程 度的比较。
(一)列出关系判断矩阵 由于在 ANP 结构中被比较元素之间可能不 是 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在每一个决策准则 下受支配元素将以两种方式进行比较。 表 1 重要性程度标度 aij 取值表
二、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 权重确定
收 稿 日 期 :2009-09
作 者 简 介 :完 世 伟 (1965-),男 ,河 南 鹿 邑 人 ,博 士 ,河 南 省 社 会 科 学 院 副 研 究 员 、副 所 长 。
金融理论与实践
48
2009 年第 11 期(总第 364 期)
【金融观察】
次性和结构性的指标组成的有机系列。因此,要使评
价指标体系设计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银行风
险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 就应使指标体系设
计力图达到:使之具有广泛的可比性,以增强其科学
性。客观地反映商业银行风险状况,克服因人而异的
主观因素的影响; 简明实用的用较少指标反映较多
的实质性内容,提高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同时,在
不 !
# #
良
资
产
率
(C1
)
,
% # #
#
#
B1
=(C1
,C2
,C3
)=
单 #
" #
一
集
团
客
户
授
信
集
中
度
(C2
),
;#
& #
#
#
全 #
# $
部
关
联
度
(C3
).
# #
’
( ) B2=(C4 ,C5 )=
汇率因素(C4), 利率风险敏感度(C5).
;
成 !
# #
本
收
入
Hale Waihona Puke 比(C6),% # #
#
#
资 #
#
产
金融理论与实践
络层次结构。 在实际问题中面临的基本情况都是元 素之间不存在内部独立,既有内部依存,又有循环的 ANP 网络层次结构。 本文所面对的就是一个既有内 部依存,又有循环的 ANP 网络层次结构。 以各准则 层内部指标为例: 信用风险指标中单一客户集中度 会对全部关联度产生影响, 经营风险指标中核心资 本充足率会影响资本充足率, 操作风险指标中人员 素质会影响操作风险损失率, 流动性风险指标中不 良贷款率会影响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以各准则层 之间的指标为例: 操作风险损失率会对不良贷款降 低率产生影响, 不良贷款率会进一步影响不良资产 率。 图 2 详细说明了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 构及其各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利
润
率(C7),
# #
#
#
B3
=(C6
,C7,C8
,C9,C10,C11)=
资 #
# #
"
准 #
#
#
本 备
利 金
润 比
率(C8), 例(C9),
# #
;#
& # # #
#
#
核 #
#
心
资
本
充足
率
(C10),
# #
#
#
资 #
# $
本
充
足
率(C11).
# #
’
( * B4=(C12,C13)=
人员素质(C12), 操作风险损失率(C1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三)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 准则层
和指标层三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 其中目标层由
准则层加以反映, 准则层由具体评价指标层加以反
映。
1.目标层 A:
商业银行风险综合评价值作为目标层的综合指
数,在总体上反映了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和趋势。
2.准则层 B:
商业银行风险的研究报告、论文进行频度统计,选择
那些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 理论分析法主要是对商
业银行风险各方面的内涵、特征、基本要素、主要问
题进行分析、比较、综合,选择那些针对性强的指标;
类似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确定主因子的方
法,是在初步提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征询有
关专家的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最终获得商业银行
对 策 略 ;毛 勇 (2007)[5]较 为 系 统 地 提 出 了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风 险 评 价 体 系 构 建 的 思 路 ;卢 鸿 (2000)[6]综 述 了 西 方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的演变, 以及商业 银行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但也未 提及 ANP 方法在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可以 说,到目前为止,有关商业银行风险的系统计量评价 研究还比较分散, 尚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普遍认同的 评价体系,仍需要众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本文试图 对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标、原则、设 计、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对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析计量有所促进。
标度 aij
【金融观察】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研究
完世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以类似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确定主因子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 分析法,借助 Super Decisions 软件解决了风险评价中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问题,试图运用该 方法对商业银行风险做出较科学、合理和准确的评估,以期提高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层次分析法;商业银行;风险评价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11-0048-04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risk evalu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s a worldwide difficult problem. This paper resolves the problem of relatively weightiness of assessment indices by using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d Super Decisions software. The author tries to evaluate all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 more rationally and exactly than before by adopting the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commercial banks to cope with risks. Key Words: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Commercial Banks; Risks Evaluation
目前,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诸如专家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AHP)等方法。 专家评分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由于评价成员对于评价指标
的熟悉程度不同, 打分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主观
因素,再加上一些评价指标难以定量给分,自然容易
带上个人的主观色彩,从而影响整个评价的结果。主
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是不掺杂主观因素, 但指标权重
Process), 是 T.L.Saaty 教授于 1996 年提出的一种适
应非独立递阶层次结构的决 策 方 法[7],是 在 AHP 基
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实用决策方法。
ANP 系统中的元素大多是网络结构形式,而不
是递阶层次结构形式。 网络中的每个节点表示一个
元素或一个元素集, 系统中的某个元素集可能相互
由 五 个 部 分 构 成 , 具 体 为 信 用 风 险 (B1)、 市 场 风
险 (B2)、 经 营 风 险 (B3)、 操 作 风 险 (B4) 和 流 动 性 风 险
(B5), 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统商业银行风险状
况。
2009 年第 11 期(总第 364 期)
49
3.指标层 C:
由 18 个指标构成,具体为:
影响,即系统中的每个元素可能影响其他元素,系统
中每个元素又可能受其他元素的影响和支配。 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