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田间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种植莴苣的技术莴苣种植

种植莴苣的技术莴苣种植

种植莴苣的技术莴苣种植莴苣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蔬菜,那么莴苣怎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___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莴苣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定植定植后,要加大氮、磷肥供应的同时,控制好水分,以防外部叶片的徒长,生菜整个生育期共追肥3次。

第一次缓苗后15天左右进行,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2千克,促进幼苗发棵,生长敦实。

第二次在结球初期进行;第三次在结球中期进行,使叶球充实膨大,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2千克,并用0.3%的磷酸二氢钾作叶面喷肥,有利于增产,喷肥时选在下午3点以后进行。

结球生菜后期不要追肥、浇水、以免引起腐烂或裂球。

莴苣对肥水要求严格,管理不当会引起徒长和过早抽薹,不能形成肥嫩的肉质茎。

春莴笋。

播期在头年的9月以后,冬前停止生长一段时期。

定植缓苗后施速效性氮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7.5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促进叶数的增加及叶面积的扩大。

深中耕后控制浇水、蹲苗,形成发达根系及莲座叶。

在地冻以前,用马粪或圈粪盖在植株周围。

次年返青后,叶面积迅速增大呈莲座状,应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10-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追肥结合浇水进行。

浇水以后,茎部肥大速度加快,需肥水量增加,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并施磷酸二氢钾10千克。

施肥也可少量多次进行,因茎部肥大期地面稍干就浇,所以施肥可少施、勤施,以防茎部裂口。

嫩茎膨大期,可用500-1000毫克/升青鲜素进行叶面喷洒,可抑制抽薹。

播种期长江流域莴笋露地越冬,以春莴笋为主,一般于第一年秋季9-10月播种,40-50天当苗具5-6片真叶定植,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后有充分时间生长叶丛,4-5月收获就能获得高产。

培育壮苗莴笋都行育苗移植。

苗床选择保肥保水力强,疏松肥沃的壤土,先施腐熟人粪尿翻地作基肥。

每分苗地播种量100-150克,可栽二亩。

播种后盖细土一层,再覆草片,经7-8天露芽后,去除草片,追肥2-3次,每分地施粪水50-100公斤或尿素0.5-1公斤,子叶平展及1-2片真叶时各间苗一次,移植前一星期浇送嫁肥,每分地尿素0.5-1公斤,拔苗前一天淋水,避免拔苗伤根。

莴苣的田间管理技术

莴苣的田间管理技术

莴苣的田间管理技术一、引言莴苣是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北方种植的蔬菜,其生长期在80 ~ 100天左右,所以其田间管理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主要介绍莴苣的田间管理技术。

二、莴苣的基本特征莴苣原产地在地中海地区,属于菊科莴苣属,是一种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草原、山地、山麓灌丛、河谷、平原等环境中。

其生长高度在20 ~ 40厘米左右,根系发达,叶型为长圆形或披针形,花型为黄色。

三、莴苣的田间管理技术3.1、选地莴苣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 ~ 25摄氏度之间,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土壤,其PH值在6.2 ~ 6.8之间。

因此,在莴苣的选地时,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土地进行种植。

同时,要注意避免在早熟作物后直接种植,以免影响其正常生长。

3.2、翻耕在选好土地后,要先进行翻耕,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通透性、空气交换和水分透过,并有助于杀灭病虫害。

3.3、施肥莴苣需要充足的养分支持其生长发育。

在施肥时,一般采用腐熟的有机肥,如畜禽粪便、腐烂叶子、稻草、玉米秸秆等作为主要施肥。

施肥前需要进行压腐,使肥料逐渐腐败,并使有害物质通过自然方式消失。

3.4、选择优质种苗在田间管理中,选择优质种苗是很重要的。

种苗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选用规格一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畸形的苗;•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病虫害,增加种苗的品质和数量;•在选择种苗时,应避免使用过旧或过新的种苗,以免影响发芽率和成活率。

3.5、及时除草莴苣的生长期较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为了防止杂草占用土壤养分和水分资源,影响莴苣的正常生长,要及时进行杂草清理。

常规清理杂草的方式主要有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两种。

3.6、防治病虫害莴苣在生长期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如夜蛾、蚜虫、粉虱、叶斑点。

为了避免这些病虫害对莴苣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莴苣的病虫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对病虫害进行分类、鉴定、分析,然后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结合机械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措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莴笋四季高产栽培技术

莴笋四季高产栽培技术

莴笋四季高产栽培技术莴笋,属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约在七世纪初,经西亚传入我国,到如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各地普遍栽培,是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的重要蔬菜种类之一。

莴笋口味香脆,易于栽培,经济效益明显,深得消费者及生产者的喜爱,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

其栽培技术如下:1 用种量1.1莴笋千粒重1.5克左右,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每亩用种量约在30-50克。

2 播种育苗技术2.1莴笋种子出芽温度以15℃-20℃最为适宜,低于10℃或高于25℃出芽困难。

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所采用的播种育苗技术有较大差异。

主要有苗床常规育苗法、苗床泥浆育苗法、育苗基质(或自配营养土)+穴盘育苗法等。

2.2营养土配制:莴笋育苗可以选用专用育苗基质或自配营养土。

自配营养土配方:无病虫菜园土5份,腐熟农家肥3份,腐熟有机质2份。

2.3苗畦:苗畦一般宽1米,高15-20厘米,长度视播种量而定。

畦上铺8厘米厚的育苗基质或营养土,播种前充分预湿。

2.4不同季节的播种技术2.4.1春、秋两季:该季节多数地区温度凉爽,适合采用直播方法播种育苗。

可以干籽直播,也可将种子浸泡催芽后再播种。

干籽直播法:按照每平方米2克种子的播种量将种子直接播于已经充分预湿的苗畦上,播种后覆盖一层潮湿过筛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

然后再覆盖地膜即可。

一般约3-4天即可出苗。

浸种催芽法:将莴笋种子放入清凉水中浸泡3-4小时后捞起,装入小布袋内,将水甩干抖松,布袋外面套一个塑料袋并扎好口子,放在15℃-20℃环境内保湿催芽,催芽期间间隔24小时换水冲洗一次,一般约48-72小时即可出芽,种子“露白”后及时播种。

春秋两季放在室内即可出芽。

2.4.2夏季:夏季高温季节须采用低温催芽法播种育苗,如冰箱催芽法。

具体方法:先将莴笋种子浸种装袋(方法相同)后放在冰箱的保鲜层进行催芽,一般约48-72小时即可出芽。

莴笋种植技术

莴笋种植技术

莴笋种植技术莴笋又名莴苣,原产自欧洲的意大利、法国等沿地中海国家,大概在公元500年左右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可以说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古老移民了。

莴笋食用方法多,营养价值比较高,深受广大食客的欢迎,那么它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呢?平整土地莴笋和萝卜类似,都属于根系比较浅的作物,所以在播种前还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防治土壤板结,在翻耕的时候,可以适当拌入草木灰等有机肥,既能给土壤杀毒,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给莴笋的生长提供适当的养分。

翻耕之后的土地需要犁耙进行平整、起垄,垄间距40公分左右,垄高25公分左右,要做好开沟排水的工作,防治被淹。

播种育苗由于莴笋属于耐热耐寒的作物,适应性极强,所以可以在春、秋两季播种,在夏、冬两季收获。

目前莴笋大部分地区都是在2月和7月进行播种工作的,这两个月降水相对较少,所以在播种前需要浇水,湿润土壤,以利于莴笋的根系生长。

播种之前可以用温水浸种,可加入少量多菌灵等杀菌药物对种子进行消毒,一般浸泡时长在4小时左右。

下种的时候每平方可以下2克左右种子,防治过密。

种子播下去后需要勤浇水,45天左右就可以移栽了,移栽时可以适当密植,株间距9寸为佳。

田间管理由于莴笋叶子比较阔,生长速度较快,所以很容易形成荫蔽,造成地面潮湿,难以接受阳光照射,导致病害滋生,所以在莴笋生长期需要适时对土壤进行中耕,松土透气,另外需要严防灰霉病、霜霉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生,可以适当喷施腐霉利、甲霜灵等有效药物防治,由于不同厂家的有效成分有所差异,我在此就不具体建议使用浓度了,请参考药物使用说明书。

由于莴笋亩产较高,生长旺盛,所以肥料必须施足,但是施肥切记偏施尿素等氮肥,一定要使用大量元素复合肥配合农家肥或者有机肥进行穴施,以满足莴笋的生长需要。

适时采收当莴笋的主茎长到最高时(即顶端与叶片平齐),就是收获的最佳时期了。

可以适当选取一部分长势较好的莴笋,摘除老叶,任其生长,可留作种。

莴笋的亩产量平均在3500斤以上,扣除肥料、农药等成本,每亩净收入在3000元以上,可以看情况选择种植。

莴笋栽培技术要点

莴笋栽培技术要点

莴笋栽培技术要点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莴笋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土壤准备、育苗管理、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二:土壤准备
1. 选择适合种植莴笋的土地,并进行充分耕作。

2. 进行基础施肥,以提供丰富营养物质给庄稼生长发育。

三:育苗管理
1. 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或浸泡于温水中促进发芽。

2. 播种时间:依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时间。

3. 育苗容器选择与管理:选用透气性好且易排水的容器;保持良
好通风及湿度控制。

四:田间管理
1. 喷灌方式:采取滴灌或喷雾灌溉方式,确保均匀而节约用水量;
2.远离杂草干扰: 定期除草并使用覆盖物来抑制杂草生长;
3.定时修剪叶片: 及时修剪老化黄叶, 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4.施肥管理: 根据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有机或化学肥料。

五:病虫害防治
1. 疾病预防: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叶片变色、凋萎等异常情况。

2. 害虫控制:使用环保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并注意药物残留时间与安全间隔。

六: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1. 莴笋栽培技术示意图(见附图一)
2. 土壤检测报告表格(见附表一)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 种子消毒处理:指对种子进行清洁和灭菌操作,以去除携带的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

- 滴灌系统:通过管道将水滴流到莴苣株基部,在节约用水方面具有优势的灌溉方式。

- 杂草覆盖物: 使用塑料薄膜或麻布等遮挡地面, 从而抑制杂草生长.
- 化学肥料: 合成出来供庄稼吸收所需元素(如氮(N) ,磷(P),钾(K)等)的肥料。

- 环保杀虫剂: 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且有效控制害虫的农药。

莴苣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莴苣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莴苣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莴苣(Lactuca sativa)是一种常见的叶菜类蔬菜,种植方法和管理如下: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便莴苣的生长。

在种植前,耕翻土壤并混入有机肥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2. 种子播种:可以选择直接播种或者育苗后移栽两种方法。

直接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育苗后移栽时,将种子先播种在育苗箱中,待苗长到2-3叶时,将苗移植到园地中。

3. 光照和温度:莴苣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至少6小时以上。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

4.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

浇水应保持适度,避免积水。

5. 施肥:在播种后2-3周进行第一次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

之后,每隔10-14天进行一次追肥,以保持植株的营养需求。

6. 除草和杂草管理:及时除去莴苣周围的杂草,以免竞争水分和养分。

可以使用有机草木灰等天然材料进行覆盖,以减少杂草生长。

7.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莴苣的病虫害问题。

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
白粉病和蚜虫等。

可采用生物防治或有机农药进行防治。

8. 收获:莴苣一般生长30-60天后可以开始收获。

根据个人需求,可以选择整株收获或者叶片逐片收割。

以上是莴苣的种植方法和管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护理,可以获得丰收的莴苣蔬菜。

莴苣种植方法

莴苣种植方法

莴苣种植方法
1.种子准备:莴苣种子要求新鲜,体积大,棕黄色,外壳坚硬。

2.土壤准备:莴苣栽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3.田間管理:栽培前应将田间做好除草、做阴、浇水等基本准备工作,再加盖羊毛土、混合碎土料等,促进植物生长。

4.施肥:施用有机肥、化肥和磷肥等,每次施肥前应进行检测,防止氮肥过量施用,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5.灌溉:莴苣要求土壤湿润,应保证适当的灌溉量。

夏季土壤容易干燥,要给莴苣作微湿灌溉,以免植株受旱伤害。

6.防病虫:要保持田间清洁,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同时要注意在田间应用药剂,来防治虫害和病毒病害。

7.收获:收获时选择健康无病害的叶片,保存在清洗干净无污染的容器中,并加以贮存。

莴笋种植方法

莴笋种植方法

莴笋的种植方法如下:
1.挑选地块:选择地势高燥且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床,同时选择排水条件好的
壤土作为定植地块。

在整地时,施入充足的基肥,如复合肥或腐熟的有机肥。

2.处理种子以及播种:将种子用凉水浸泡1~2小时,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阴凉
处,每天淋水1~2次,3~4天后即可发芽。

播种前,将苗床浇湿浇透,然后均匀播种,覆盖一层薄土。

3.播后管理以及定植:在出苗前,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合理浇水,并及时进行
除草、间苗。

待苗龄达到25天左右时,即可进行定植。

定植时,注意保持适宜的株行距,并浇足定根水。

4.日常管理:在定植后,及时浇压蔸水,覆盖遮阳网以保持土壤湿润。

中耕时,
做到少中耕、浅中耕,避免伤根。

同时,结合浇水追施腐熟的人畜粪等速效肥料,促进植株生长。

5.防止抽薹:在高温、长日照的条件下,莴笋容易出现抽薹现象。

为了防止抽薹,
可以采取遮阳网覆盖等措施来降低温度和减少光照时间。

6.采收:当莴笋心叶顶端与外叶最高叶片尖端相平时,即为采收适期。

此时,嫩
茎已充分膨大,品质最佳。

采收过晚可能导致花茎伸长、纤维增多、肉质变硬甚至中空,影响品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种植方法可能会因地域而有差别。

如果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建议向专业人士或当地农业部门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莴苣田间管理技术
春莴笋越冬后,长势慢慢恢复,需肥量较少,此时需浇一次稀粪水,如实行间套作不能施基肥时,年内应增施1-2次为粪,同时结合中耕疏土,促使根系生长。

开春后,茎叶迅速生长,进入莲座期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温,结合追肥施蔬菜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植株封行后茎部肥大加速,需肥量多,重施2-3次追肥,保证茎部膨大。

施肥不能过迟,以免造成茎部开裂。

施肥时结合植物电子肥施用利用植物本身光合作用迸发出的高能电子与植物电子极性感应原理,提高细胞分裂、分子合成和营养匹配消化水平,加速新陈代谢频率,激活植物营养疏导系统产生超越肥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