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一)整体测量控制本工程为群体建筑,测量时先要根据业主给定的定位基准点和水平点进行各单体建筑的定位测量,制定测量方案,单体定位定好后要经过业主、监理的验收方能以其为基准。
在整个施工控制测量过程中,将误差严格控制在标准允许的范围以内,始终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边工作边校核”的原则。
在场地内将进行建立总体控制网。
控制网的设置将考虑场内回填和施工的影响,网点设置为网格式,并做永久保护,以便进行各点的复核与复设。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总控制网进行复核,发现有变位时实行恢复。
恢复时利用坐标点和未破坏控制网点作为基准确定。
(二)基坑开挖测量利用总体控制网和单体建筑定位点对基坑进行定位,轴线控制点设在距基坑5m的距离。
当土方开挖、围护结构显露出来后,根据工程监测需要设置位移、沉降观测点。
支撑定位、标高投放通过控制网进行。
大雄宝殿和天王殿以外的建筑。
(三)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当土方工程施工至结尾时,采用外控手段,利用J2经纬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点轴线转移至坑内,以控制开挖及基坑底部的平面位置。
根据标高控制点,利用水准仪S3,控制挖深和清底,经验槽后开始施工垫层。
当垫层施工完毕后,再根据轴线、标高控制点施放出准确的轴线和标高控制点,给基础施工创造精确的平面尺寸。
(四)装修与竖向的测量控制内部装修的局部平面位置的确定从已经在结构施工中确定的结构控制轴线中引出,高程同样从结构施工高程中用水准仪转移至各需要处。
在转移时尽量遵循仪器使用过程中保持等距离测量的原则,以提高测量精度。
从而使装修工作有明确的控制依据。
外墙垂直轴线与高程均由内控轴线和高程点引出,转移到外墙立面上,弹出竖向、水平控制线,以便外墙装修。
(五)施工沉降测量当建筑物随结构施工层的上升整体重量增加将发生沉降,尤其是砖混建筑,施工过程的沉降测量将给建筑物今后的监测提供初始数据。
首层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在柱上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从而影响数据统计。
精装修测量放线要求及施工方案

精装修测量放线要求及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精装修工程的准确性和高质量完成,以下是测量放线要求及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要求
1. 项目测量:在开始施工前,应派专人对项目进行测量,并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
2. 水平放线: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水平放线,以确保墙体、地板等位置准确。
3. 垂直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应进行垂直放线,以确保墙面、天花板等垂直对齐。
4. 尺寸放线:根据设计图纸标明的尺寸要求,进行相应的尺寸放线,以保证各个构件的尺寸精确。
5. 弯曲构件放线:在需要安装弯曲构件的地方,应进行相应的放线,以确保弯曲部位的准确安装。
6. 标高放线: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标高要求,进行相应的标高放线,以保证各个构件的安装高度准确。
施工方案
1. 前期准备:在开始施工前,应清理施工现场,并检查测量工
具的准确性。
2. 测量放线:根据测量放线要求,进行相应的放线工作。
3. 施工准备:根据放线结果,按照施工顺序准备相应的材料和
工具。
4. 施工过程: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施工工作。
5. 施工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符合要求。
6. 完工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完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以上是精装修测量放线要求及施工方案,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
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
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放线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测量放线的目的和要求: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定测量放线的范围和要求,包括定位、定高、定线等。
2.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对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研读,理解施工的要求和要点,形成对工程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3.熟悉测量仪器和工具:熟悉和了解使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包括经纬仪、水平仪、测距仪等,保证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
4.了解现场施工环境: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地势等情况,以便确定合理的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二、施工测量放线的具体操作步骤1.准确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在现场找出需要施工的位置,并确定好测量基点和控制点。
通常采用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准确定位。
2.确定设备高程: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使用水平仪等测量仪器,测量出设备的实际高程,并标出线路和设备位置。
3.确定导向线: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定导向线的位置和方向,并在地面上进行标示。
导向线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使用测距仪等测量仪器,将各个要素在现场进行放线,包括建筑物的外墙线、管道的中心线、设备的位置等。
放线时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标示的清晰性。
5.检查核实:放线完成后,要对放线结果进行检查核实,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特别注意检查测量的误差和偏差,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修正。
6.记录和报告:将测量放线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测量数据、放线图纸等,以便施工人员进行查阅和使用。
三、施工测量放线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线,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位置和尺寸。
2.测量仪器和工具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准确的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放线时要注意放线的直线和平整性,尽量避免放线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
4.测量放线的结果要进行及时的检查核实,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修正。
5.测量放线的记录要准确、清晰,并保存好,以备后续施工使用。
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测量放线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对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测量放线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放线专项施工方案。
一、前期准备1. 完善设计文件:在测量放线前,必须先仔细研究设计文件,特别是平面图和剖面图,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尺寸。
2. 准备放线工具:包括量具、测量仪器、放线绳等。
3. 制定放线计划:根据设计文件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放线的先后顺序和放线点的位置。
二、放线方法和步骤1. 传统放线法:(1)确定放线基准点:选择建筑物四个角点中的一个为基准点,优先选择地势较高或建筑物结构较牢固的角点。
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准点上打钢钉,并拉直放线绳。
(2)确定放线方向: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主线或控制线的走向,并利用量具和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确保放线的准确性。
(3)进行放线:根据放线计划,依次确定放线点并进行放线。
在每个放线点上打钢钉,并用放线绳连接钉子。
2. 电子放线法:采用电子放线仪等现代测量仪器进行放线。
首先将仪器设置在放线基准点上,并自动获取坐标。
然后按照设计要求,依次确定放线点,仪器会自动指示各个放线点的位置,并进行放线。
三、注意事项1. 放线必须准确:放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放线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测量技术和专业知识。
2. 防止误差累积:在放线过程中,各个放线点之间的连续性和相对位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为了防止误差的累积,放线时应仔细检查每个放线点的位置,并及时进行调整。
3. 安全第一:在放线施工中,应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放线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4. 录入数据:在放线完成后,应及时将放线数据录入到工程资料中,以备后期施工和验收使用。
通过以上的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我们将能够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和控制线,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将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做好施工安全工作,确保放线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围护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放线

围护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放线一、测量放线的意义和目的测量放线是围护工程施工的首要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围护墙的位置、尺寸和平面布置,为后续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墙体施工等工序提供准确的参考和依据。
通过测量放线可以保证围护墙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尺寸精度,从而确保围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1. 准备测量工具和设备:包括测距仪、水平仪、经纬仪、放线杆、尺子、地桩、标志桩等。
2. 制定测量放线方案:根据围护墙的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精确的放线方案,包括放线点的位置和数量、放线桩的设置高度、放线线路等。
三、测量放线的具体步骤1. 确定放线点:根据设计图纸和放线方案,在围护墙的施工位置确定放线点,一般选择围护墙的四个角落、墙体的中心和每隔一定距离的墙体中间点作为放线点。
2. 设置放线桩:在放线点处用放线杆设置放线桩,要求放线桩的设置要准确、平整、固定,以便后续放线线路。
3. 建立坐标系: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在放线点处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坐标系,确定各个放线桩之间的相对位置,并用标志桩标记,以便后续的测量和施工。
4. 放线测量:根据设计要求和测量方案,利用测距仪、水平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沿放线线路进行放线测量,确保放线的精度和准确度。
5. 标示放线线路:在围护墙的施工位置用标志桩或喷涂标记等方式标示放线线路,以便后续的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
四、测量放线的注意事项1. 放线测量要求准确、精密,避免出现误差。
2. 放线桩的设置要牢固、平整、标高准确,以确保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3. 在放线测量过程中,要防止测量工具和设备受到外界干扰,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4. 放线线路要清晰、明确,便于后续工序的施工操作和管理。
五、测量放线的总结围护工程施工中,测量放线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其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质量和进度。
因此,在围护工程施工前,要认真制定测量放线方案,准备好相应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放线测量。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一、前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介绍测量放线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二、测量放线的基本原理测量放线是通过测量仪器对工程建筑区域进行测量和标示,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测量放线的基本原理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测量的精度与准确性以及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三、测量放线的施工方案1.确定放线起点和方向:在施工现场确定放线起点,并根据工程图纸确定放线方向,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2.选择放线仪器: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放线仪器,如全站仪、测距仪等,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3.标定测量仪器:在进行实际测量前,对放线仪器进行标定,校正仪器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4.进行放线测量:根据工程图纸要求,进行放线测量,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5.记录和保存数据:及时记录和保存放线测量的数据,保证施工后的检查和复核。
四、测量放线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放线测量时,要注意避免仪器受到外界干扰,保持测量的稳定性。
2.在放线过程中,要及时校正仪器误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放线测量后,要进行数据的整理和保存,以备后续复核和验收使用。
4.在不可避免的天气条件下,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测量放线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测量放线工作能够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测量仪器,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 引言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测量放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是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确保施工精度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详细的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测量放线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后续的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准备工作内容:2.1. 定位基准点在进行施工测量放线之前,需要确定建筑物的定位基准点。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已有的地理坐标或者采用全站仪测量确定基准点的坐标。
基准点的选择要考虑到其稳定性和测量精度要求。
2.2. 确定测量控制网测量控制网是用于确定建筑物各个关键点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的网络。
在确定测量控制网时,需要考虑到测量精度要求、建筑物形状和尺寸以及测量设备的精度。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三角测量法、交会测量法或者辅助测量法确定测量控制网的节点。
2.3. 确定测量放线方法和工具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合适的测量放线方法和工具。
常用的测量放线方法有反射测距法、导线测距法和钢尺测距法。
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放线工具,如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
2.4. 制定施工测量放线计划根据建设工程的进度安排,制定施工测量放线计划。
计划包括具体的施工测量放线任务、时间安排、人员配备和所需工具材料等。
确保施工测量放线工作能够按计划有序进行。
3. 施工测量放线流程3.1. 测量放线前的检查在进行施工测量放线之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检查测量控制网的节点位置和标志,以确保其清晰可见。
3.2. 建立测量坐标系根据测量控制网的节点位置,建立测量坐标系。
将测量仪器校准到该坐标系,以便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工作。
3.3. 进行测量放线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放线。
根据具体的测量放线方法和工具,将设计图纸上的关键点、线段、面的位置标注在施工现场。
测量放线方案

测量放线方案(1)基础放线根据场地上建筑主轴线控制点,先将房屋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测定于地面上,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
房屋外墙轴线测定以后,再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有轴线都一一测出。
然后检查房屋轴线的距离,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且不超过5mm 。
(2)龙门板的设置1)在建筑物四角与内纵、横墙两端基槽开挖边线以外约1~1.5m 处钉设龙门桩,龙门桩要钉得竖直、牢固,木桩侧面与基槽平行。
2)根据建筑场地水准点,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0.000 标高线,若现场条件不许可时,也可测设比±0.000 高或低一定数值的线,但同一个建筑物最好只选用一个标高。
3)沿龙门桩上测设的高程线钉设龙门板,龙门板顶面的标高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标高测定容差为±5mm 。
4)根据轴线桩,用经纬仪将墙、柱的轴线投到龙门板顶面上,并钉小钉标明,投点容差为±5mm 。
5)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相对误差不应超过1/2000。
经检核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墙宽、基槽宽标在龙门板上,根据龙门板上的标志点进行测量定位。
2.基础施工测量(1)基槽抄平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在基坑清槽前,应用水准仪在基坑的四壁或者坑底边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桩,在木桩上引测同一标高的标点,以便根据标高拉线控制坑基底标高。
清槽完后,经过设计、勘察、建设单位、监理和质检站验收完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垫层.(2)基础定位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好后,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钉,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然后在垫层上用墨线弹出基础边线(3)底板轴线的测量底板垫层混凝土浇筑好后,根据施工图,在垫层上投测中心线,根据中线点弹出墨线,绘出底板的外皮尺寸线,然后支模,绑扎钢筋。
要用水准仪在钢筋上引测同一标高的标点,拉上通线,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控制底板混凝土的标高。
(4)基础模板的测量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好以后,根据施工图和定位桩,在底板上放出剪力墙和基础、柱子的中心线,并弹墨线标明,用为支模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结构施工测量:
(1)结构竖向投测:
本工程采用激光经纬仪天顶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在每个流水段内
设四个内控点,控制点设在首层楼面上,采用200×200×10预埋铁板做
控制点(加活动盖板保护)。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均在控制点上方预
留200×200方孔,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激光经纬仪设在首层控制
点上对准接收靶,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靶
数量 1
2台 6台 1台 1台 各3把
卷 6
尺
5m,3m
向尺寸测量
水平、垂直方 向尺寸测量
要求
检定符合 要求
各80把
(2).测量仪器控制 ①测量仪器必须按规定周期进行校准,并做好校准状态标识,使用
中的测量器具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处于合格状态; ②测量仪器由项目测量员统一管理; ③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测量仪器偏离校准状态,必须对已测结果进
②.水准控制点的埋设方法:一般施工经常使用的水准点,可以附 设于平面控制点上。
(1).本工程竖向轴线的传递测量采用激光铅垂仪,激光铅垂仪是 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竖向测量的专用仪器,该仪器可以从两个方向 (向上或向下)发射铅直激光束,用它作为铅垂基准线,精度高,操作 简单。
激光垂直仪主要由氦氖激光器、竖轴发射望远镜、水准盘、基座等 部分组成。激光器通过两组固定螺丝钉固定在套筒内,竖轴是一个空心 筒轴,两端有螺扣用来连接激光器套筒和发射望远镜,激光器装在下 端,发射望远镜装在上端,即构成向上发射的激光垂直仪,倒过来安装 即成。
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
(2)施工层放线:放线前应在平面上校核轴线,闭合后测设细部
轴线,后以此为准测量墙、柱、梁、洞口的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 差为:
项目
精度
主轴线
±10 mm
细部轴线
±2 mm
墙、柱边线
+3 mm
门窗洞口线
+ 3 mm
(3)高程的竖向传递:
1)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保证传递到施工楼层的标高点不少于3
个,以便进行互相校核。
2)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目
精
度
层间
±3 mm
总高
±10 mm
3)各层标高的传递起始点均以首层+50cm控制线为准,以防止层间
误差的积累,标高传递时采用钢尺沿铅直方向(经纬仪配合)向上量至
施工层。钢尺丈量时应考虑各项改正数。
(4)钢筋混凝土墙体、柱施工测量:
1)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点,用油漆标
注,作为支模和浇筑混凝土的依据。测法是以首层+50mm线为准向上传
递三个标高控制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
时,水准仪一次精平,水平线允许误差为±3mm。
2)柱支模后,用经纬仪校核模板垂直度,校核时用经纬仪在相互
垂直的两轴线上同时测量当观测面为不等截面时,经纬仪必须安置在轴
线上,当观测面为等截面时,经纬仪中心与轴线间的水平夹角不大于
仪水平度盘水准管的分划值。 V为经纬仪望远镜的放大倍数,P"为常数。
(3).控制桩点应设在稳固(不产生下沉和位移)且易保存的地方,在施 工过程中由施工员负责保护,专职测量员负责定期复核。 ①.平面控制点标桩的埋设方法,如是永久性的标桩则用直径30mm
以上的钢筋,将上端磨平,在上面刻十字线作为标点,下端弯成弯钩, 将其浇灌于砼之中,埋置深度不得低于0.5m;如果是临时性的控制标桩 则用木桩,木桩直径应在100mm以上,打入土中的深度根据现场的土质 而定,一般不小于80cm,木桩打入土中后,应将桩顶锯平,为保证其在 使用期限间不下沉和移位,可将桩四周浮土挖去,用砼或水泥砂浆围 护。永久性标桩埋设方法见下图:
15°。
5 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 2)测设+50 cm水平控制线:+50 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 符合测表1的要求。室内的+50 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 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 1 mm。防止 误差扩大。 测表1:
6 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观测时应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水平线时 Nhomakorabea最好是用直接调整水平
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 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
由±0.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测 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该工程±0.000以上部分施工时,首先应对±0.000以下部分的轴 线、标高进行复线校核,如有误差则进行修正,修正后再采用直角或极 坐标法将控制轴线重新测出,以此为准来控制以上的轴线标高。
项目
精度要求
水平线 (室内、室 外)
1 每3 m两端高差小于±1 mm。 2 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 mm。
铅垂线
室 内
室 外
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 mm 高于1/3000
3)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 合以下要求:大厅应小于5 m,房间应小于2 m。
(2)门窗安装施工测量: 1)从建筑最顶层找出外窗口的边线,用线坠将边线向下引测,并 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以保证精度。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2)门窗口的水平位置由室内+50 cm水平控制线确定,向上反到窗 下皮标高,并弹线找直。各门口应从水平控制线测设门口上皮标高并拉 通线,保证所有的门在同一水平线上。
具体公式为:
(考虑采用标准拉力,则拉力改正数不计)
式中:L---丈量时钢尺读数
t0---鉴定时标准温度
L0---实际距离
a---钢尺线膨胀系数
L实---钢尺实际长度
t---测量时实际温度
L明--钢尺名义长度
h---两端高差
3)角度测设方法:如图1-1所示: 根据已知的起始方向,测设角
度α:用正倒镜法测出∠AOB1后,用经纬仪精确测设出∠AOB1=α1,α1 与α的差为β,过B1点作OB1,并量取距离。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本工程为金域蓝湾二区36#、37#、39#住宅楼及地库三工程建设 项目,本工程设计是一住宅区,总建筑面积:28540平方米,框剪结 构。结构层次:36、37#楼均为八层,39#楼为18层。
工程名称:金域蓝湾二区36#、37#、39#住宅楼及地库三 建设单位:常熟市万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常熟市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苏州平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放线前,应提前复核建筑与周边红线的距离,经市规划部门现
场验线及设计单位确认后方能正式施工。
1 施工测量
(1).测量仪器的选择见下表:
序号
仪器型号
用途
水平、高程距
1
全站仪
离、竖向投
测、俯.仰角
精密水平角测
2
电子经纬仪
量
3
水准仪
高程测量
4 测距仪(3km) 水平距离测量
控制线的垂直
5
垂直仪
传递
钢 50m,30m 水平、垂直方
精度 1秒 2秒 S3级 2
检定符合
(2)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测设: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
进行测设,本工程布设4个临时水准点,组成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网,控
制网的测量采用附和测法。闭合差的要求:
L:为附和线
路长度。
(3)测设轴线控制桩: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
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
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
行追踪评定,确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④在测量仪器的搬运和贮存期间,应确保其准确度和使用性处于良
好状态; ⑤测量仪器出现故障时,使用人不得随意拆卸,应由计量员送到有
相应资格的单位检修。
2 施工测量的控制
一、工程平面控制 1、控制点的选取 采用主轴线控制法,测设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桩。具体以1-2轴、 2-15轴、1-D轴、2-W轴设置控制桩点,形成主轴线平面控制方案。控制 点设在地面控制桩。 2、控制点的定位 以城市规划或建设单位指定的一个红线桩和一条红线边为准用直接 测法,进行测设平面控制桩。经过闭合后达到要求精度,即为平面控制 标桩。并据此测量出建筑物各轴线。控制点测定后,在已有建筑物墙上 的,应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用混凝土浇筑成 150×150×600mm桩,顶面复以100×100×4mm钢板,板面上刻十字作为
3 建筑定位放线: (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依据建 筑为原有建筑物。 1)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布网精
度为一级,测角中误差为 ±12",边长相对误差为 1/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