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章 手工布线
《Protel 2004设计及应用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第9章:人工布线

9.2.2 铜膜线的放置与属性设置
(2) 铜膜线属性 。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Place | Interactive Routing命令放置的是电气 对象之间的连接,具有网络性质;而选择Place | Line命令放置的是一 根线,一般用于在禁止层、机械层,只具有线的性质。
9.2 放置元件
9.2.1 元件封装的放置与属性设置
1.放置元件封装 若是已显示的封装库没有所需元件封装, 则选择新的元件封装库,并把它加入到PCB 管理器中。
9.2 放置元件
9.2.1 元件封装的放置与属性设置
2.元件属性 元件属性包括三个选项组,如图所示。
9.2.2 铜膜线的放置与属性设置
9.2.3 圆弧线与属性设置
选择Place | Arc(Center)、Arc(Edge)、Arc(Any Angle)和Full(Circle) 命令,或使用工具箱上的按钮,可以画各种圆弧。 (1)由圆心定义圆弧。 (2)由圆周定义圆弧 (3)圆弧属性
9.2.4 尺寸线与它的属性
(1) 尺寸线标注 选择Place | Dimension|Dimension命令或者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按 钮。鼠标指针变成十字。移动鼠标指针到尺寸线的起点,单击。然后移 动到尺寸线终点。单击完成尺寸线放置。 (2)尺寸线属性
9.1.1 采用菜单命令定义PCB板
(3) 定义PCB板层 采用图层堆栈管理器定义PCB板层,默认状态是六层。 选择Design | Layer Stack Manager命令,打开图层堆栈管理器。在图层 堆栈管理器中定义板层的层数。 (4) 选择过孔型式。 (5) 选择元件型式和焊盘间通过的铜膜线数。在这一步确定PCB板上安 装的主要元件是插针元件还是表贴元件,同时确定两个焊盘之间铜膜线数。 (6) 走线参数设置
protel99se手工布线

第二篇:提高篇 第九章:手工布线第一节:布线必须通过焊盘圆心第二节:布线的转角方式第三节:修改布线技巧1、删除后重新放置2、拖动3、重新放置自动删除第四节:复制粘贴网络布线第五节:强行布线第六节:PCB的查错方法1、焊盘错误2、元件封装错误3、线宽错误4、安全间距错误5、网络连接错误第七节:手工布线的顺序第八节:隐藏网络线第九章:手工布线所谓布线,就是根据网络放置不同层面的走线,以连接相同网络的电气连接。
没有网络,放置走线,不是绘图,是描图,根本没有使用Protel 强大的功能进行绘图。
布线有两种方式:手工布线和自动布线。
自动布线虽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布通电路板,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一种电路绘图软件的自动布线效果能够接近或超过手工布线的效果,自动布线之后,往往需要手工调整,一样浪费时间。
本章详细介绍手工布线的各种技巧。
第一节:布线必须通过焊盘圆心打开电电路图1.Pcb,把元件排列如图,Snap设置为25mil,工作层面设置为Bottom Layer(底层),放置线连接R1的2脚到R2的2脚。
连接的效果如图:不管用什么方式连接R1的2脚到R2的2脚,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放置的线必须通过焊盘圆心,这是绘制PCB图最起码的要求。
一再强调,元件的焊盘必须放在网格的交叉点上或者网格的1/2、1/4处,这样的布线才有可能美观,Snap的值设置为100mil网格的1/2、1/4、1/8,即:50mil、25mil、12.5mil,这样才有可能提高绘图速度和绘图质量。
这些要求是很容易实现的,就是焊盘尽量放在网格的交叉点上。
第二节:布线的转角方式这里放置两个焊盘(按快捷键)模拟R1的2脚焊盘和R2的2脚焊盘位置,Protel99SE共有六种转角方式,依次为:135度转角、135度加圆弧转角、90度转角、90度加小圆弧转角、任意转角、90度加大圆弧转角。
在实际绘图中,使用最多的转角方式是135度转角方式,因为135度转角方式的布线效率是最高的,90度转角方式的布线效率最低,而且转角处的线做成电路板时容易做断。
Altium-Designer手动布线的佳设置

Altium-Designer手动布线的最佳设置————————————————————————————————作者:————————————————————————————————日期:Altium Designer-PCB栅格、层以及设计规则。
PCB编辑工作环境允许PCB设计在二维及三维模式下表现出来。
二维模式是一个多层的、理想的普通PCB电路设计的环境,如放置元器件,电路和连接。
三维模式对检验用户的设计的表面及内部电路都非常有用(三维模式不支持提供二维模式下的全部功能)。
您可以通过:File>>Switch To 3D,或者File>>Switch To 2D[快捷键为2(二维)、3(三维)]来切换二维与三维模式。
栅格在开始摆放元器件之前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所用栅格的设置是正确的。
所有放置在PCB工作环境下的对齐的线组成的栅格称为snap grid捕获栅格。
此栅格需要被设置以配合用户打算使用的电路技术。
我们的教程中的电路使用具有最小的针脚间距100mil的国际标准元器件。
我们会设定snap grid为最小间距的公因数,例如50mil或25mil ,以便使所有的元器件针脚可以放置在一个栅格点上。
此外,我们的板的线宽和安全间距分别是12mil和13mil(为PCB Board Wizard所用的默认值),最小平行线中心距离为25mil。
因此,最合适snap grid的设置是25mil。
图6-16 栅格的设置设置snap grid需完成以下步骤:选择 Design>>Board Options[快捷键分别为:D、O] 打开板Options对话框。
利用下拉列表或输入数字设置Snap Grid和Component Grid的值为25mil。
请注意,此对话框也可以用来界定Electrical Grid。
这一栅格作用于用户放置电气对象的时候;它凌驾于与snap Snap gridGrid和snap电气的对象在Component Gird一起使用。
手动布局布线实验

一、根据图1所示电路原理图,手工绘制一块单层电路板图。
电路板长1700mil,宽850mil,加载ADVPCB.Ddb和International Rectifiers.ddb元件封装库。
根据表1提供的元件封装并参照图2进行手工布局,其中交流输入和直流输出要对外引线,需在电路板上放置焊盘。
布局后在底层进行手工布线,布线宽度为30mil,且对全部焊盘进行补泪滴。
布线结束后,进行字符调整,并为电源的输入输出添加标识字符。
表1 第1题元件一览表图1 电路原理图图2 参考布局图绘图步骤:1. 设置当前原点新建一个PCB文件后,系统自动定义了一个坐标系,坐标原点称为绝对原点(Absolute Origin),位置在工作窗口的左下角。
为便于规划电路板,我们可以自行定义坐标系,单击放置工具栏中的按钮,或执行菜单命令Edit|Origin|Set。
设置当前原点后,在状态栏可以看到,工作窗口的各点坐标已经变为新坐标系下的坐标。
另外,计量单位这里采用英制。
2. 确定电路板层的数目由于电路比较简单,我们采用单面板结构。
新建一个PCB文件时,系统默认信号层为两层,即顶层和底层。
单层电路板需要以下层:●顶层:仅放置元件。
●底层:进行布线和焊接。
●机械层:绘制电路板的边框(物理边界)。
这里我们采用Mechanical 4。
●顶层丝印层:显示元件的轮廓和标注字符。
●多层:用于显示焊盘。
执行菜单命令Design|Option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打开所需要的工作层。
设置完毕后,工作窗口底部显示的电路板各层的名称如图3。
切换工作层的方法,一是用鼠标左键单击工作窗口底部的相应工作层名称标签;二是使用小键盘的“+”或“-”键依次切换所有打开的工作层;三是使用小键盘的“*”键,可在顶层和底层之间来回切换。
图3 单层电路板选定的层3. 确定电路板的尺寸大小每一块电路板都有外形及一定的尺寸。
可以在机械层通过画线的方法,确定电路板的外形尺寸。
PROTEL99SE电路设计:第9章 手动布局与手动布线

第9章 手动布局与手动布线
三. 其它放置对象的编辑 1.放置过孔
单击放置工具栏的 按钮, 或执行菜单命令Place|Via。
2.放置矩形填充 单击放置工具栏中的 按
钮,或执行菜单命令Place|Fill。
第9章 手动布局与手动布线
矩形填充的属性设置: Layer:矩形填充所在的层。 Net:矩形填充所属于的网络。
第9章 手动布局与手动布线 (3)导线的拐弯模式和切换
在绘制导线过程中,可以用Shift+空格键来切换导线的模式。
按Shift+空格键时导线拐弯模式的改变情况
第9章 手动布局与手动布线
(4)对放置好的导线进行编辑 ①鼠标左键单击已放置的导线,导线
上有一条高亮线并带有三个高亮方块。
②用鼠标左键单击导线两端任一高亮 方块,移动光标可任意拖动导线的 端点,使导线的方向被改变。
Rectangle Octagonal (正方形) (八角形)
Designator:焊盘序号,从0开始。 Layer:焊盘所在工作层,通常在Multi Layer(多层)。
第9章 手动布局与手动布线
第9章 手动布局与手动布线 7 补泪滴操作
为了增强电路板的铜膜导线与焊盘(或过孔)连接的牢固性, 避免因钻孔而导致断线,需要将导线与焊盘(或过孔)连接处 的导线宽度逐渐加宽,形状就象一个泪滴,这样的操作称为补 泪滴。
单击放置工具栏的 (Edge)。
按钮,或执行菜单命令Place|Arc
确定终点
确定起点
第9章 手动布局与手动布线
(2)中心法绘制圆弧 单击放置工具栏的
(Center)
按钮,或执行菜单命令Place|Arc
确定圆心
确定起点
Protel 99SE 基础教程第九章 电路板布线

设置 设置多边形 连接方式
覆铜参数
8-11
9.7 DRC设计规则校验
一、设计规则常用检验项目
设计规则检验常用的检验项目如下。 •【Clearance Constraints】:安全间距限制设计规则;
•【Max/Min Width Constraints】:最大/最小布线宽度限制设计
规则; •【Short Circuit Constraints】:短路限制设计规则;
8-15
9.9 应用实例—自动布线中的技巧
隐藏元器件参数
8-16
9.9 应用实例—自动布线中的技巧
修改元器件序号大小
8-17
9.10 小结
• 交互式布线的基本流程:介绍了电路板交互式布线的基本流程 。 • 电路板布线设计规则的设置:介绍了电路板布线过程中几个常 用的布线设计规则的设置。 • 预布线:预布线是交互式布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 自动布线:Protel 99SE提供的自动布线功能十分强大,提供 的布线方法也非常多,在实践中用户可以多种自动布线策略相 结合,使自动布线的效果达到最佳。 • 电路板的手工调整:虽然Protel 99SE提供的自动布线功能十 分强大,但是在自动布线完成后,还是存在一些缺点的,这就 需要用户仔细查找,并进行手工调整,以使布线效果最佳。 • 覆铜:手工调整之后对各布线层中放置的地线网络进行覆铜, 可以增强PCB电路板抗干扰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增加电路 板电流的负载能力。 • 设计规则检测(DRC):布线完成后对电路板做DRC检验, 可以确保PCB电路板正确无误。 • 总结一些非常实用的电路板布线经验。
8-7
9.4 自动布线
一、设置自动布线参数
执行菜单命令【Auto Route】/【Setup…】,即可打开 【Autorouter Setup】(自动布线器参数设置)对话框 。
(信息与通信)PCB手工布局与手工布线

医疗电子设备板,要求高精度、低噪声和无电磁干扰。在布局时,需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电源模块 合理分区并保持一定距离。布线时,需采用特殊的线材和连接器,保证高精度和低噪声性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精度高、灵活性好、适用于复杂电路设计,但工作量大、效 率较低。
手工布局与布线的适用场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精度要求的电路板设计
小批量生产
如航天、军事、医疗等领域,需要保 证电路板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于少量定制或特殊需求的电路板, 手工布局与布线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复杂电路设计
对于具有特殊布局要求或复杂线路的 电路板,如高频、高速、高密度等电 路设计。
元件排列应考虑信号流向
根据电路信号的流向,将元件按照信号流向进行排列,使信号传输 更加顺畅。
元件排列应考虑可维修性
在元件排列时,应考虑未来维修的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间和易于接 近的位置,以便于维修和更换元件。
走线优化原则
避免走线交叉
01
在走线时,应尽量避免走线交叉,以减少信号干扰和错误连接
的可能性。
多媒体播放器电路板,要求同时处理 音频、视频和数字信号。在布局时, 需将音频、视频和数字电路分别进行 模块化设计,减少相互干扰。布线时 ,需根据信号类型采用不同的线径和 介质,保证各种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 定性。
智能传感器节点电路板,要求同时采 集和处理模拟、数字和无线信号。在 布局时,需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 无线模块合理分区并保持一定距离, 减少相互干扰。布线时,需根据信号 类型采用不同的线径和介质,保证各 种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高频信号PCB手工布局与布线案例
高级《电工EDA》教学实施大纲C YJ 01. 43—2009(2)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教育标准07高级维修电工、06技师《电工EDA》教学实施大纲C YJ 01. 43—2009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初识Protel DXP 2004、走进Protel DXP 2004、简单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机床电气线路原理图的绘制、复杂电子线路原理图的绘制、层次原理图的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基础、人工布线单面板的制作、人工布线双面板的制作、自动布线制作PCB板、具有自建元件封装的PCB制作。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Protel DXP 2004软件绘制复杂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具体要求是:(1) 了解Protel DXP 2004软件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Protel DXP 2004的安装和卸载。
(2) 掌握Protel DXP 2004的设计环境,环境参数的设置,文件的管理及设计环境个性化定义等操作。
(3) 熟悉Protel DXP 2004电路设计及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流程,创建原理图文件的方法。
(4) 掌握Protel DXP 2004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操作。
(5) 熟悉机床电气线路原理图的结构及绘制规则。
(6) 掌握Protel DXP 2004创建原理图元件库及制作机床电气元件。
(7) 掌握Protel DXP 2004绘制复杂电子线路原理图。
(8) 掌握Protel DXP 2004绘制层次原理图。
(9) 熟悉PCB的基础知识和Protel DXP 2004软件PCB的操作界面。
(10) 掌握Protel DXP 2004软件PCB环境参数的设置。
(11) 掌握Protel DXP 2004人工布线单面板和人工布线双面板的制作。
(12) 掌握Protel DXP 2004自动布线制作PCB板和具有自建元件封装的PCB制作。
(13) 掌握Protel DXP 2004电路仿真的设置和使用仿真波形分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手工布线本书对布线的概念已经有了较明确的定义,所谓布线,就是根据网络放置不同层面的走线,以连接相同网络的电气连接。
没有网络,放置走线,不是绘图,是描图,根本没有使用Protel强大的功能进行绘图。
布线有两种方式:手工布线和自动布线。
自动布线虽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布通电路板,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一种电路绘图软件的自动布线效果能够接近或超过手工布线的效果,自动布线之后,往往需要手工调整,一样浪费时间。
本章详细介绍手工布线的各种技巧。
第一节:布线必须通过焊盘圆心打开电电路图1.Pcb,把元件排列如图9-1-1,Snap设置为25mil,工作层面设置为Bottom Layer(底层),放置线连接R1的2脚到R2的2脚。
连接的效果如图9-1-2,不管用什么方式连接R1的2脚到R2的2脚,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放置的线必须通过焊盘圆心,这是绘制PCB图最起码的要求。
本书一再强调,元件的焊盘必须放在网格的交叉点上或者网格的1/2、1/4处,这样的布线才有可能美观,Snap的值设置为100mil网格的1/2、1/4、1/8,即:50mil、25mil、12.5mil,这样才有可能提高绘图速度和绘图质量。
笔者看到有人绘制的PCB图,Snap的值设置为10mil以下,而且Snap的值和网格不成倍数关系或者不使用网格,还有人用公制绘图,这样绘制出的PCB图怎么可能美观?怎么可能提高绘图速度和绘图质量?这些要求是很容易实现的,就是焊盘尽量放在网格的交叉点上。
第二节:布线的转角方式这里放置两个焊盘模拟R1的2脚焊盘和R2的2脚焊盘位置,Protel99SE共有六种转角方式,依次为:135度转角、135度加圆弧转角、90度转角、90度加小圆弧转角、任意转角、90度加大圆弧转角。
在实际绘图中,使用最多的转角方式是135度转角方式,因为135度转角方式的布线效率是最高的,90度转角方式的布线效率最低,而且转角处的线做成电路板时容易做断。
转换这些转角方式,在放置线的状态执行快捷键Shift+空格键,依次转换这六种转角方式,在放置线的状态按空格键可以转换布线方向。
第三节:修改布线技巧不必多说,修改布线是电路绘图人员的家常便饭。
如果是手工布线,在整个PCB绘图里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布线和修改布线,修改布线的速度,直接影响绘图速度。
修改布线有三种方法,即:删除后重新放置、拖动、重新放置自动删除。
下面就介绍这三种方法:1、删除后重新放置这是最慢的修改布线方法,就是点取或者选取布线,删除后重新放置。
2、拖动这个方法比删除后重新放置快一些。
如图9-1-4,点取R1的2脚焊盘和R2的2脚焊盘之间中间的一段走线,可以看见三个点,这些点就是控点,用鼠标单击两边的控点,控点就会随光标移动,移动的值由Snap决定,用鼠标单击中间的控点,改段走线被打断为两根,用鼠标单击点取走线的非控点处,整个点取的线随光标移动,这些操作,就像扯橡皮筋似的,非常有趣。
3、重新放置自动删除这是最快的更改布线方法,必须在网络布线的情况下有此功能。
从另外一个方向放置走线,当放置结束后,原来的走线自动删除如图9-1-5,网络布线的好处不仅表现在自动布线方面,在手工布线方面也有很大优点,修改布线的速度提高3倍以上,根据网络手工布线,比不用网络手工布线,绘图速度提高10倍以上并不夸张。
第四节:复制粘贴网络布线如图9-1-6,当电路里有两个以上相同单元电路时,绘制好一个单元电路的布线,选取这些布线,复制选取的布线,然后粘贴到相同的单元电路里,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网络不同,复制后粘贴,网络怎么确认?其实,复制后的走线在Windows的剪贴簿里,是没有网络号的,当粘贴的时候,这些线被新网络确认。
第五节:强行布线如图9-1-7,IC5的2脚连接到IC7的1脚,走线要通过IC5的13脚和14脚焊盘之间,如果直接放置线,由于安全间距制定为20mil,是不可能通过的,就先放置到不能放置的位置,取消放置线的状态,点取这段走线,用鼠标单击控点,强行通过两个焊盘之间。
这时候IC5的两个焊盘报警,如图9-1-8,很显然,低于最小安全间距了。
本书已经讲解过,如果因为走线过两个焊盘需要制定更小的安全间距,而把整个电路的安全间距设置得太小很不值得,PCB的DRC也会报错,这些局部错误,并不影响全局设计,本书已经称为“局部允许错误”。
可以执行菜单命令Tools工具/Reset Error Markers清除错误标志,就可以清除绿色的报警状态。
这条命令一定要慎用,否则,真正的错误也会清除。
第六节:PCB的查错方法用菜单命令Tools工具/Design Rule Chek…设计规则检查(简称DRC),可以检查PCB设计规则方面的错误,错误报告文件是英文的,PCB图里也有相应的错误标志,这对于英语不好的读者来说,不易读懂错误报告文件,笔者的英语也很差,用什么方法查错比较好呢?其实,PCB的错误全部表现在设计规则方面,下面就对PCB设计规则的错误种类进行分析:1、焊盘错误如果绘制的PCB图,有的焊盘太小,(包括过孔)钻孔尺寸就不可能太大,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制作成PCB板,元件插不进钻孔,这样的错误,DRC不可能检查。
本书已经给出解决方法,就是在自制元件的时候就要仔细设置焊盘大小和钻孔尺寸,也举例说明各种元件焊盘和钻孔尺寸的方法。
如果用Protel自带的元件,一定要重新设置焊盘大小,只要注意到这些方面,这个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2、元件封装错误自制的元件或者Protel自带的元件,和实际元件的外型和管脚排列相差太大,导致制作成PCB板,元件插不进相应的位置,这个错误DRC也无法检查。
检查这个错误比较好的方法,是用打印机打印在纸上,用实际元件比对。
也可以把打印好的PCB纸样放在泡沫上,直接插元件验证,别看方法很土,实际非常有效,在没有制作出PCB板的情况下,至少可以检查出元件布局和元件封装的效果。
3、线宽错误PCB板上的铜膜走线,大约1mm(20mil左右)宽度可以承受1A的电流通过,这还要看敷铜板铜膜厚度,太大的电流可以把PCB板上的铜膜走线烧断,这些DEC不可能检查,只有手工定义。
4、安全间距错误用网络进行布线,设计规则里又设置了安全间距,凡是安全间距低于最小安全间距的地方,就会出现绿色的报警状态,这方面的错误,DRC可以检查,但是,不用DEC检查也已经很清楚了,所以,DRC在检查安全间距方面意义不大。
5、网络连接错误PCB的网络,来自原理图元件的连接关系,用网络进行布线,可以保证原理图和PCB图的同步设计,也就是说,只要原理图的电气连接没有错误,PCB元件的网络连接肯定没有错误,DRC可以检查出PCB应该连接而没有连接的错误,但是,必须保证原理图是正确的,如果原理图有错误,PCB 的DEC不可能检查出错误。
上面对绘制PCB可能出现的5种错误做了分析,总的来说,熟练掌握PCB绘图之后,做ERC检查不太重要,手工布线,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网络连接错误,就是忘记了某个网络的布线。
用DRC可以检查出网络连接错误,只要你能读懂错误报告文件。
其实,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检查出网络连接错误,关闭层面,看看是否还有网络线存在,如果有网络线,说明该PCB图还没有布通,如果没有网络线,说明该PCB图已经布通。
笔者用此方法检查过上百个PCB文件,网络连接方面的错误很容易发现,单面板和双面板肯定可以这样检查,多层板没有条件测试,估计问题也不大。
下面就以电路图1.Pcb文件为例,介绍这个方法:打开电路图1.Pcb,如图9-1-9,这个电路已经布通。
执行鼠标右键/Options选项/Layers…层,弹出文档选项对话框,Layers 页面的设置如图9-1-10,实际上就是关闭了顶层、底层、复合层、网格1和网格2,点OK按钮确认,关闭对话框,此时看到禁止布线层内没有网络线,说明所有的网络布通,如图9-1-11删除某个网络的走线,用相同的方法检查,就可以看见网络线,如图9-1-12,这就说明电路还没有布通。
有一种网络连接错误此方法不能检查,如图9-1-13,底层走线和顶层走线由过孔连接,当没有过孔时,底层走线和顶层走线没有连接。
在放置线的时候,转换层面用小键盘上的+、-键转换,可以自动放置过孔,就避免了漏放过孔的错误。
第七节:手工布线的顺序手工布线,是先布通信号线还是先布通电源线?笔者认为,先布通信号线比较容易。
1、先布通电源线,对信号线布通率影响较大,不如先布通电源线再布通信号线方便。
还有个方法,就是正电源线和信号线同时进行布线。
2、正电源线如果难布通,可以采用跳线,信号线尽量少用跳线。
3、GND电源线最后布通,或者干脆就不必布线,用铺铜连通所有的GND,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绘图速度,也可以提高电路板的抗干扰能力。
如果最后铺铜不能连接所有的GND,就把电源线和信号线改为跳线,让出铺铜连接到所有的GND。
第八节:隐藏网络线在手工布线时,电源的网络线对信号线的网络线影响较大,如果先布通信号线,就不如把电源的网络线关闭,在实际绘图中,只要关闭了GND网络线,整个PCB图的网络线就会简洁一些。
下面就介绍隐藏和恢复GND网络线的方法:打开PCB图1.Pcb,打开设计管理器,用鼠标点Browse PCB页面Browse区块的下拉菜单,选中Nets栏目,如图9-8-1。
这时候的设计管理器为网络管理器,如图9-8-2。
用鼠标双击GND网络,如果网络较多,可以拖动滚动条找到GND网络,然后再用鼠标双击GND网络。
就弹出GND网络编辑对话框,用鼠标选中Hide栏目,使其出现“√”,点OK按钮确认,如图9-8-3。
这样的操作就可以把PCB图的GND网络线隐藏。
恢复显示GND网络线,可以重复上面的操作,去掉Hide 的“√”,点OK按钮确认,就可以显示GND网络线。
在绘制完PCB图后,一定要恢复显示GND网络线,才能检查PCB图是否布通,这一点,千万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