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与锅炉综合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供热与锅炉综合课程设计.doc

供热与锅炉综合课程设计.doc

供热与锅炉综合课程设计青岛农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课程:供热与锅炉综合课程设计院(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2010级3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供热与锅炉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供热、锅炉课程的理论知识,并且比较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集中供热系统、锅炉房的设计技能,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题目1.某市某住宅楼采暖系统设计同学设计地点(三人一组)与楼座分配见表1,具体内容包括:建筑热负荷计算,散热设备布置和选型计算,采暖系统水力计算,换热站方案的确定,相关图纸绘制。

2.某市某区域配套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同学设计地点与供热区域面积(单位万平方米)分配同上表。

外管线最不利环路长度3200米。

设计内容包括:锅炉负荷计算,锅炉房设备选型,相关图纸绘制。

表1设计地点分配组号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设计地点楼座分配区域面积供暖形式1哈尔滨1116散热器2北京1116散热器3青岛1116地暖4呼和浩特1216散热器5天津1216散热器6济南1216地暖7长春1416散热器8西安1416散热器9潍坊1416地暖(三)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某市住宅楼,建筑面积、层高、窗高祥见图纸。

2.建筑热工参数:²外墙:传热系数参照各地节能标准规定限制。

²外窗:传热系数参照各地节能标准规定限制。

²屋面:传热系数参照各地节能标准规定限制。

与不采暖空间相邻的楼板:传热系数K=0.56W/(m.K)。

²给水水源:该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建筑物北侧有一条市政管网。

管顶埋深0.3m,城市可靠供水压力为0.4kPa。

²供热热源:燃油或燃气锅炉,产生蒸汽/热水,经换热后使用(四)设计成果及图纸内容1.文字部分:²设计说明书²设计任务书²指导书2.图纸部分:²设计说明、图例、设备材料明细表(采暖系统设计部分)²设计说明、图例、设备材料明细表(锅炉房设计部分)²采暖水系统图²标准楼层的采暖管线、散热设备平面布置图²锅炉房热力系统图²锅炉房平面布置图(五)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2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4.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燃气(燃油)锅炉房工程设计施工图集,国家标准图集(02R110)6.贺平,孙刚.供热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吴味隆.锅炉及锅炉房设备[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六)进度安排(共3周)1.第一周:周一:布置任务、借阅相关设计资料,熟悉设计图纸。

锅炉课程设计热力计算书

锅炉课程设计热力计算书

锅炉课程设计热力计算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锅炉基本工作原理和热力系统构成,掌握热力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学习并掌握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热效率的因素。

3. 掌握锅炉燃料的消耗计算和热量输出的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锅炉热力平衡的计算,并分析锅炉运行中的能量损失。

2. 能够独立完成锅炉热力计算书的编制,准确填写相关数据和计算结果。

3. 能够运用计算结果,对锅炉的运行性能进行初步评价和优化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增强合作能力。

3. 通过对锅炉热力计算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技术型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相关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锅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热力计算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监控。

二、教学内容1. 锅炉工作原理及热力系统构成:讲解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热力系统的组成,对应教材第一章。

- 锅炉类型及结构特点- 热力系统基本流程2. 热力计算基本概念与公式:介绍热力计算的基本参数、概念和常用公式,对应教材第二章。

- 热效率、热损失等参数定义- 热力计算公式推导及应用3. 锅炉热效率计算方法:分析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介绍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

- 燃料消耗计算- 热量输出计算- 热效率计算方法及应用4. 锅炉热力平衡计算:学习锅炉热力平衡的计算方法,分析能量损失,对应教材第四章。

- 热力平衡方程- 能量损失分析- 热力平衡计算实例5. 锅炉热力计算书编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编制热力计算书,对应教材第五章。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220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220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220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及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掌握锅炉的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和热力学基础;了解锅炉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了解锅炉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锅炉运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能够进行锅炉的基本操作和维护保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锅炉概述:锅炉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参数。

2.锅炉原理:锅炉的热力学基础、燃烧过程、传热过程、流动过程。

3.锅炉部件:锅炉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结构特点。

4.锅炉运行管理:锅炉的启动、停炉、运行调节、事故处理。

5.锅炉维护保养:锅炉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锅炉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锅炉事故案例,使学生了解锅炉运行中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4.实验法:学生进行锅炉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锅炉原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锅炉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锅炉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锅炉课程设计摘要内容

锅炉课程设计摘要内容

锅炉课程设计摘要内容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了解锅炉的工作过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锅炉进行简单的故障分析和维修。

1.了解锅炉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参数。

2.掌握锅炉的燃烧原理、传热过程和热效率。

3.熟悉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了解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

5.能够识读锅炉图纸,了解锅炉的各个部位和连接方式。

6.能够对锅炉进行简单的操作和调试。

7.能够分析锅炉的常见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法。

8.能够制定锅炉的维护保养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增强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锅炉技术的兴趣和职业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锅炉的燃烧原理、传热过程和热效率,以及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

1.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介绍锅炉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参数,解释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锅炉的燃烧原理、传热过程和热效率:讲解锅炉的燃烧过程,阐述传热原理和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3.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详细介绍锅炉的各个部位,包括燃烧器、锅筒、受热面、水泵等,并解释它们在锅炉中的作用。

4.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讲解锅炉的安全操作要求,包括启动、停炉、紧急情况处理等,以及锅炉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周期。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燃烧原理、传热过程和热效率等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锅炉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的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锅炉故障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锅炉操作实验,亲身体验锅炉的工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

400t锅炉课程设计

400t锅炉课程设计

400t 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400t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流程。

2. 学生掌握锅炉运行参数的计算方法,能分析锅炉运行效率。

3. 学生了解锅炉的维护保养知识,掌握常见故障的排查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400t锅炉的启停、运行监控及日常维护工作。

2. 学生具备解决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软件,进行锅炉运行参数的计算和运行效率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锅炉运行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遵循安全生产规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 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锅炉运行过程中与他人沟通协作。

3. 学生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关注锅炉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掌握400t锅炉的相关知识,具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课程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锅炉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400t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流程及热力学原理,对应教材第1章。

2. 锅炉运行参数计算:讲解锅炉运行参数(如蒸发量、热效率等)的计算方法,分析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对应教材第2章。

3. 锅炉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阐述锅炉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排查与处理,对应教材第3章。

4. 锅炉运行监控:介绍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监控参数、设备操作及运行数据分析,对应教材第4章。

5. 锅炉节能减排技术:讲解锅炉节能措施、减排技术及发展趋势,对应教材第5章。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基本概念及原理(2课时)2. 运行参数计算与分析(4课时)3. 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4课时)4. 运行监控与故障排查(4课时)5. 节能减排技术与发展趋势(2课时)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掌握400t锅炉相关知识,具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班级:题目:职称: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绪论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锅炉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四、热力校核计算基本资参数1)锅炉额定蒸汽量De=220t/h2)给水温度:t GS=215℃3)过热蒸汽温度:t GR=540℃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P GR=9.8MPa5)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7)排渣方式:固态8)环境温度:20℃9)蒸汽流程:一次喷水减温二次喷水减温10)烟气流程: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预器五、燃料特性:(1)燃料名称:(2)煤的收到基成分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3)确定锅炉的基本结构采用单锅筒∏型布置,上升烟道为燃烧室及凝渣管。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热力计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锅炉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锅炉热力计算的重要性;2. 学会锅炉热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和参数选取,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简单锅炉热力计算;3. 了解影响锅炉热力性能的因素,能够分析锅炉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锅炉热力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数据和撰写计算报告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保的重视,树立节能减排意识;2. 增强学生对锅炉行业的认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职业兴趣;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锅炉热力计算为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锅炉热力性能分析和计算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计算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锅炉类型、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重点讲解锅炉燃烧、传热和流体流动的基本过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概述及分类、第二章 锅炉本体结构2. 锅炉热力计算基本公式和参数选取:学习锅炉热力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热力参数的选取原则,如效率、热负荷、传热系数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第四章 热力参数的选取3. 锅炉热力计算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锅炉热力计算实例,使学生了解计算过程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五章 锅炉热力计算实例分析4. 影响锅炉热力性能的因素:学习各种因素对锅炉热力性能的影响,如燃料特性、燃烧设备、传热表面等。

教材章节:第六章 影响锅炉热力性能的因素5. 锅炉运行问题及原因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锅炉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原因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供热课程设计书

供热课程设计书

供热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各种供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能够进行简单的供热系统设计和计算。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供热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2.了解各种供热设备(如锅炉、热泵、散热器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3.掌握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供热系统的模拟和计算;3.能够进行供热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能源的节约和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对供热行业的兴趣和发展热情;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热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各种供热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以及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供热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2.锅炉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3.热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4.散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5.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6.供热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各种供热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能够分析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供热案例,让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供热系统的模拟和计算;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能够进行供热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各种供热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2.参考书:提供更多的供热系统设计和计算方法的相关资料;3.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供热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4.实验设备:提供实际的供热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安装和维护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课程:供热与锅炉综合课程设计院(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2010级3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供热与锅炉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供热、锅炉课程的理论知识,并且比较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集中供热系统、锅炉房的设计技能,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题目
1. 某市某住宅楼采暖系统设计
同学设计地点(三人一组)与楼座分配见表1,具体内容包括:建筑热负荷计算,散热设备布置和选型计算,采暖系统水力计算,换热站方案的确定,相关图纸绘制。

2. 某市某区域配套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
同学设计地点与供热区域面积(单位万平方米)分配同上表。

外管线最不利环路长度3200米。

设计内容包括:锅炉负荷计算,锅炉房设备选型,相关图纸绘制。

表1 设计地点分配
组号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设计地点楼座分配区域面积供暖形式
1 哈尔滨1116散热器
2 北京1116散热器
3 青岛1116地暖
4 呼和浩特1216散热器
5 天津1216散热器
6 济南1216地暖
7 长春1416散热器
8 西安1416散热器
9 潍坊1416地暖
(三)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某市住宅楼,建筑面积、层高、窗高祥见图纸。

2.建筑热工参数:
✧外墙:传热系数参照各地节能标准规定限制。

✧外窗:传热系数参照各地节能标准规定限制。

✧屋面:传热系数参照各地节能标准规定限制。

与不采暖空间相邻的楼板:传热系数K=0.56W/(m.K)。

✧给水水源:该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建筑物北侧有一条市政管网。

管顶埋
深0.3m,城市可靠供水压力为0.4kPa。

✧供热热源:燃油或燃气锅炉,产生蒸汽/热水,经换热后使用
(四)设计成果及图纸内容
1. 文字部分:
✧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书
✧指导书
2. 图纸部分:
✧设计说明、图例、设备材料明细表(采暖系统设计部分)
✧设计说明、图例、设备材料明细表(锅炉房设计部分)
✧采暖水系统图
✧标准楼层的采暖管线、散热设备平面布置图
✧锅炉房热力系统图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五)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2
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
4.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燃气(燃油)锅炉房工程设计施工图集,国家标准图集(02R110)
6.贺平,孙刚.供热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吴味隆.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六)进度安排(共3周)
1.第一周:
周一:布置任务、借阅相关设计资料,熟悉设计图纸。

周二~周五:查阅相关规范,确定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进行负荷计算
2.第二周:
周一:讲解共同存在的问题,检查上周完成内容,布置本周工作内容;
周二~周五:确定系统方案,选择锅炉房设备选型,开始绘图
3.第三周:
周一~周三绘图
周四:整理设计计算书,指导教师检查图纸。

周五:简单答辩,交图,对图纸存在问题进行修改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1.锅炉负荷计算及锅炉型号确定
根据计算热负荷的大小、负荷特点、参数和燃料种类等条件选择锅炉型号和台数,并考虑负荷变化和锅炉房发展的需要。

一般不设备用锅炉,检修可利用非采暖季或生产设备大检修期间进行。

但对生产中不允许中断或因减少供热会引起重大生产事故或经济损失时可设置备用锅炉。

2.水处理设备选择及计算
✧锅炉补水量等于锅炉给水量和凝结水回收量之差。

锅炉给水量包括蒸发量、排污
量。

软化设备生产能力由锅炉补给水量、产生工艺需要软水量和水处理设备自耗
水量确定。

✧根据所选锅炉对给水水质要求,选定软化水方法。

一般采用离子交换软化法,离
子交换器的台数应满足连续供水的要求,不少于两台。

✧确定除氧方法及设备选型计算。

✧计算锅炉排污量,拟定排污系统和热回收系统。

3.给水设备和主要管道的选择计算
✧确定给水系统拟定系统草图。

✧选择给水泵、给水箱。

给水泵的容量应满足锅炉房所有运行锅炉额定负荷给水量
要求,并计入裕量。

给水泵应设备用。

当任何一台水泵停止运行时,其余给水泵
的总流量应满足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110%。

给水泵的扬程
应根据安全阀开启压力、省煤器、给水管道阻力和给水系统水位差,并计入一定
裕量来确定。

给水箱的容量根据锅炉的容量确定,容量一般为所有运行锅炉在额
定蒸发量时所需20-40分钟的给水量。

给水箱用钢制板制作。

✧选择凝结水泵和凝结水箱。

凝结水箱的容积按凝结水量选择。

有软化水进入时应
考虑总水量。

✧根据推荐流速确定给水母管、蒸汽母管管径及分汽缸直径。

4.风系统设计
✧计算锅炉送风量和排烟量。

✧确定烟囱高度等。

5.图纸的绘制
✧热力系统原理图中应标明各种设备的编号并与主要设备表中的编号对应;还应标
出管道的管径、管道用途(用字母标示,并与图例相对应)、主要阀件、仪表、仪
器、自动装置等,设备与管道线型要有所区别。

所有标注要符合制图标准。

✧平面图是工程施工图的主要组成部分。

平面图所表达的内容包括:设备、管道与
建筑物的关系及相关尺寸。

此外,在平面图上还要绘制建筑物的轮廓线,墙、柱
的轴线,门、窗洞口及其尺寸线等。

剖面图主要反映设备及管道的标高。

1、热负荷计算
(1)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
首先将各个房间编号,然后根据围护结构具体尺寸,计算各个房间围护结构的基本传热损失。

对一层为非保温地面,地面的传热量按照地带划分,具体可参阅设计手册。

(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计算
附加耗热量包括高度、朝向、风力修正三项,具体参见教材。

(3)冷风渗透和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
2、确定室内管路布置方式
(1)确定用户引入口的位置
(2)确定系统形式:即采用同程式或异程式,上供式或下供式,单管或双管系统等。

(3)布置干管、立管、支管和散热器的位置,并画出系统草图。

3、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
(1)散热器形式的选择
由各种散热器的结构和优缺点,建筑物的性质、结构特点确定散热器的形式。

(2)散热器面积及片数的计算
见《供热工程》教材,其中单管跨越式的散热器计算在完成水力计算后完成。

4、管路的水力计算
(1)确定系统的作用压力。

(2)确定并计算最不利环路。

(3)计算并联管路并进行阻力平衡。

5、绘图
(1)绘出各层平面图及供暖系统图。

在图纸上标明各组散热器的片数、各管段管径,固定支架的位置。

在系统图上标出供回水干管的坡度、坡向、放气阀、泄水设备等。

在供回水干管最高点、最低点及用户入口处标出管道标高。

(2)绘图要求
要求图纸干净、整洁、线条均匀。

各线条的深度、宽度均应符合建筑图纸的要求,数字、文字均采用仿宋体。

有条件的同学可采用计算机绘图。

(3)图例及设计说明
在图纸上标出主要附件及设备的图例、数量、型号规格等
设计说明包括系统的总热负荷、热媒及参数、系统形式、散热器类型、管道保温防腐等。

6、设计计算书
计算书内容包括:目录;建筑物热负荷计算;系统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散热器的热力计算;室内管网的水力计算内容、步骤及表格,系统草图等;设计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