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科学第16周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一、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装满水的烧杯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2.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3.霉变的食物只是表面发生了变化,洗干净后可以继续食用。
()4.在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做地壳的橡皮泥用量最少。
()5.在模拟地球自转时,我们选择透明的玻璃球代表地球效果更好。
()6.盘山公路的设计运用了斜面原理。
()7.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椅,看到周围的景物也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8.制作简易圭表时,圭要立着放。
()9.在用塑料小球和圆盘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圆盘模拟的是“地球公转轨道”。
()10.我国夏季炎热,是因为此时地球距离太阳最近。
()11.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
()12.活字印刷适应于字数较少的情况。
()13.从下往上搬运物体,利用斜面比直接搬运省力。
()14.在使用平板和手推车运送物品的实验中,搬运的物品不宜过重。
()15.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16.解剖剪刀柄短、刀刃长,使用起来更加灵敏、精准。
()17.我们可以从省力、省时、灵活、平稳等方面对车轮的作用进行评价。
()18.书本比电脑传播信息的效果好。
()19.太阳能小车不需要能量就能运动起来。
()20.不同形式的能量,最终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21.经常开关冰箱门不会多消耗电能。
()22.声、光、电都是能量的形式。
()23.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就是1度。
()24.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蕴藏着能量。
()25.电能可以转换成磁能,磁能不能转换成电能。
()26.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27.为了实验效果明显,电磁铁需要长时间连接电池。
()28.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
()29.用手快速摇动发电机,也可以发电。
()30.在制作电磁铁的过程中,需要用砂纸把导线的接线头打磨光亮。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31.使用核桃夹取核桃仁的优点是()。
人教版六上数学第16周末作业

先锋课程(六)年级(上)数学 周末作业16 (操作题)(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Name _____________ 班级Class ____________ 日期:2021.12.17一、位置与方向1. 以校标为观测点。
(1)教学楼在校标( )方向,距离是( )米。
(2)科教楼在校标( )偏( )( )方向上,距离是( )米。
(3)实验楼在校标( )偏( )( )方向上,距离是( )米。
2.如图,三个动物馆在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请看图填空。
(1)熊猫馆在金丝猴馆( )偏( )( )°方向,距离是( )米。
(2)袋鼠馆在金丝猴馆( )偏( )( )°方向,距离是( )米。
3.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下面各场所的位置。
(1)碰碰车场在中心广场西偏北25°方向400米处。
(2)摩天轮在中心广场南偏西45°方向300米处。
(3)过山车在中心广场东偏北35°方向200米处。
4.如下图,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50米,则点(1,1)北偏东45°方向150米处是点( , );点(5,2)北偏西45°方向200米处是点( , );点(1,6)南偏东45°方向250米处是点( , )。
5. 请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图:画出从点A 到东偏北45°方向,距离A 点4厘米的点B ;画出从B 点到南偏东30°方向,距离B 点4厘米的点C ,连接AC ,看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6.(1)根据上面的线路图,说一说笑笑从家去公园和返回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并完成下表。
(2)笑笑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等级 订正二、画圆。
7.(1)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并其周长。
(2)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并求其面积。
8. 根据要求:(1)画出到A 点的距离等于2厘米所有的点;(2)画出到点B 的距离等 于2厘米的所有的点;(3)用符号“•”标9. 如图:O 为圆心,O '为圆周上的一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3、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约有8万种。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叫化学变化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
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运动: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静止: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9、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一学说又叫日心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5课《电磁铁》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5课《电磁铁》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它通电时产生,切断电源后消失。
2.电磁铁通电时有,切断电流后。
3.电磁铁由和组成。
4.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和铁芯上缠绕线圈的有关,也和电池数量的有关。
5.小力仔细观察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的简易电路图(下图),发现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道闸中的电磁铁是由和组成的,这个装置能将转换成磁能。
二、判断题6.电磁铁磁极可以改变。
()7.电磁铁的磁性越多,吸引到的回形针就越多。
()8.电磁铁和磁铁一样,磁性始终存在。
()9.制作电磁铁时,导线可以沿着不同方向缠绕在铁钉上。
( )10.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缠绕方向没有关系。
()三、单选题11.要改变电磁铁的钉尖的磁极方向,合理的做法是( )。
A.改变线圈匝数B.改变电池方向C.改变铁钉长度D.改变电池数量12.通电铜导线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是()A.通电导线产生了磁B.通电导线产生了静电C.导线材质是铜,磁针能吸引铜13.将电磁铁的电流断开后,发现它还能吸引回形针,这是因为()。
A.电磁铁不通电也会产牛磁性B.电磁铁坏掉了C.电磁铁通电产生的磁性会永久存在D.电磁铁刚断开电流时,铁芯上会有磁性残留14.设计制作一个磁力很强的电磁铁不需要的材料是()。
A.多股绝缘导体B.电池和铁芯C.电灯15.电磁铁本身是一个()电路,通电时间不能太长。
A.短路B.断路C.开路四、连线题16.看图分析,这个实验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有关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改变的条件是:,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等。
根据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
五、综合题17.小新制作了一个电磁铁,并在它的上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条形磁铁。
闭合开关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大。
(1)铁芯的上端是电磁铁的极(选填“南”或“北”)。
(2)如果将电磁铁的正负极对调,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选填“变大”或“变小”)。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
1.我国科学家会选择在( )季到南极考察。
A .夏B .冬C .春2.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照射地球时,被光照到的地方模拟的是( )。
A .白天B .黑夜C .日出D .都有可能3.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个位置的示意图,这时北半球是( )。
A .春季B .夏季C .冬季4.关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B .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 C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 .地球自转一周和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样的5.下列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A .潮涨潮落B .冬去春来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6.下列自然现象中,能够间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 .月食现象中,地球影子的边缘是弧形的B .火山爆发时,喷发出大量岩浆C .我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7.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_____________的天文仪器。
8.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_____星。
地轴倾斜角度大约是23度,如果它的倾斜角度再大些,可导致_____和_____现象发生的范围更大。
9.成语“北雁南飞”概括的是一种鸟类_______现象。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斜面的是()。
A.螺丝刀B.直角尺C.卷笔刀的刀刃2.如图,当培养微生物的烧杯中出现了一些霉点后,龙龙用滴管取一滴液体用于制作临时装片,此时滴管应从()吸取液体。
A.水底沉淀物处B.搅拌后中间水位处C.靠近水面处3.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依据()的楼影来测。
A.冬至日B.春分日或秋分日C.夏至日4.木材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是化学能转换成()。
A.动能B.电能C.热能5.关于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种类多B.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C.微生物对人体都是有利的D.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使面包发霉的霉菌都是微生物6.使用放大镜观察,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面粉B.味精C.食盐7.下图是杭州不同季节正午物体影长变化情况,属于冬天的是()。
A.B.C.8.剪刀使用过程中的灵活特点体现在()。
A.可塑性B.组合性C.耐久性9.若把小电动机接入电路当中,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会发现小电动机()。
A.没有变化B.转得更快C.反方向转动D.不再转动二、填空题10.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在如下图所示的四个自行车装置中,不属于轮轴的是。
(填序号)1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近似的。
12.丹麦科学家首先发现通电导线能产生。
13.下图中长方形内绿色的小点其实是,植物的作用就是在这里进行。
植物可以利用和在阳光的作用下制造,并放出。
14.下图沿三个不同斜面拉重物所需力最大的是,右图的两条山路沿(填“甲”或“乙”)到达山顶更省力。
15.杠杆可以分为三类:当阻力臂动力臂时,杠杆省力;当阻力臂动力臂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当阻力臂动力臂时,杠杆费力。
16.蚂蚁的触角呈状,蝴蝶的触角呈状。
17.植物细胞的能进行制造养料,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中班上学期主题六备课中班第十六周

主题名称:欢迎你,小雪花第16周
活动名称
雪花和雨滴
班级:
日期:
主备教师: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问答式歌曲《雪花和雨滴》,感受
歌曲的意境美
2.尝试用替换歌词的方法仿编歌曲,体验歌
创作的乐趣
课前调整
活动准备
1.《春夏秋冬》教学挂图
2.《雪花和雨滴》音乐CD(盒带),小雨滴、大雷雨、秋叶、小雪花头饰若干
3.四季变化图卡1套(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
动
过
程
1.创设情境,理解歌词内容
1)展现情境“雪花敲窗户”、“雨滴敲窗户”引出歌词内容,教师一问一答朗诵儿歌。
(2)配合挂图请幼儿说说冬天和春天的主要特征。(冬天寒冷,下雪,春天万物复苏,大地披绿,春雨绵绵。)
2.完整欣赏歌曲《雪花和雨滴》,熟悉歌词
内容。(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听到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4.分角色表演唱
式演唱歌曲。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头分别演小大雷雨、秋叶、雪花,分成四组,教第一句:与歌词相对应的一组就边唱歌边用自己喜的动作
5.幼儿仿编歌词并演唱
1)利用挂图引导幼儿说出夏天、秋天两个季!表现歌曲节的特征(夏天炎热,人们常常在海边避暑;常常下雷雨。秋天凉爽,树叶变黄)。
活动反思
教师利用小雪花、小雨滴头饰和幼儿一起熟悉歌内容
六快乐
(2)请幼儿根据歌曲的音乐节奏学说歌词。是我是我,我是小落时,我从大树上下,告诉
3.学唱歌曲《雪花和雨滴》。
体告诉他,夏天来到了,是你,告诉他,秋天来到了”
(3)幼儿练习用自己仿编的歌词高用
(1)幼儿完整地跟唱歌曲。提醒幼儿用自然优
美的声音唱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登月之旅》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一课《登月之旅》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_______亲手制作的世界上第一家__________观察月球,看到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答案:伽利略|天文望远镜解析:解答: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亲手制作的世界上第一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伽利略的发明。
2、环形山是由于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而形成的。
答案:宇宙的流星|陨石撞击解析:解答: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新的结论: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环形山的形成。
3、月球是地球的______。
答案:卫星解析:解答:月球像地球的卫士一样绕地球环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分析:本题考查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4、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天,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________。
答案:27.3|1 6解析:解答:月球绕地球一周约为27.3天,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分析:本题考查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和引力。
5、1969年7月16日,_________第一个登上了月球。
答案:阿姆斯特朗解析:解答: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奔向月球,三天后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了月球。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6、月球上没有________,也没有_______。
答案:空气|液态水解析:解答:人们发现,月亮其实并不美丽。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分析:本题考查月球上的情况。
7、月球表面______很大,最高可达_______,最低可降至___________。
答案:温差|100℃|零下170℃解析:解答:人们发现,月亮其实并不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主探究:
1.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吗,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下面的动物分一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并说说分类方法(课件)
交流: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2.比较动物的骨骼
现在让我们来观察比较几种动物的骨骼有什么共同特征(课件)
摸一摸人的骨骼有这样的特征吗?
教学方法
教师参与的分组讨论式学习,游戏、师生互动
教学
准备
为全班学生准备:两张大白纸、记号笔。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A4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一、引入:
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料。
二、整理分析调查信息:
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注意:整理时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一、引导回忆生活现象,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你都知道哪些植物?说的越多越好,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你说的时候就不要再重复已经说过的了。
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植物,一起看看,如果认识可以说出它的名字。
二、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种植物的名称,据植物学家考察发现植物王国种已有近30万种植物之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植物王国,开始我们的奇妙之旅吧![设计理念]这个导入设计目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
认识我国的珍稀生物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危机。
一方面可以了解珍贵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意义。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就想考考大家,看看我们的同学认识多少朋友?谁能说说你认识哪些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
(意图:充分让学生自由发言,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3、小结:这么多的分类方法,同学们一直在动脑筋积极思考着,我们就按照大家说的方法给这些植物分分类吧!
教师选择:水生、陆生分类,草本、木本分类,可否食用分类……
三、给植物分类。
1、我们就把刚才的分类方法给书本75页上的这些植物分分类吧。
温馨提示:书本上第一列第二幅图片应该是海桐,而不是大叶黄杨。一种植物在同一种分类标准下只能列入其中一类,但在不同标准下可以列入不同的类别。比如荷花玉兰既是陆生植物,又是木本植物。但不能既是木本植物又是草本植物。
5、小组合作给校园内植物分类。
6、汇报分类结果。
四、认识不开花的植物。
1、指示上述校园植物当中的蕨菜,谁能说说它与其它的植物有什么不同?导出开花与不开花的区别。还可以把植物分成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简介蕨菜。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蕨类植物是一种一生都不会开花的植物。它的繁殖是靠它的叶子,在蕨类植物有的叶子后面有很多的孢子囊群,这些孢子囊群里面就有很多的孢子,蕨类植物就是靠这些来繁殖的。
教学
重难
点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方法
分组实验、合作交流。
教学
准备
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植物实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
补充与修改
课前:出示一组精美的植物风景图片(包括其中几张校园内植物的照片),让学生欣赏。
一、引入。
1、出示一株完整植物,复习植物的六大器官。
津海小学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周次
16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
单元
四
时间
主备教师
马金海
课题
3.《多种多样的植物》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刘光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四、拓展性活动:
1、认识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吗?他们各自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并把它们填在相应的图上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珍稀的动植物?它们生活在哪?目前数量怎样?
五、课外延伸: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的地方,制作世界珍稀动植物分布图。
六、布置作业:
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类?(作业本)
在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
后
反
思
板
书
设
计
3、多种多样的植物
给植物分类:草本、木本
观察不开花的植物
教
后
反
思
津海小学集体备课教学导案
周次
16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
单元
四
时间
主备教师
马金海
课题
4.《种类繁多的动物》
课型
授新
课时
1
使用教师
刘光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分别举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实例。能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
2、各组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
3、总结: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
4、思考: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为什么?(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
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师: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3、出示一张苔藓植物图片,介绍苔藓植物。
4、取出一段海带,介绍藻类植物。
五、总结:
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上的植物可以分为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也知道了这些植物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六、拓展活动。
1、你能给校园里的植物做一张名片吗?说说可以写上些什么?
2、提出制作名片的要求:1图片要做得精美,可以在上面画上一些画或用彩色纸。2名片上的文字要规范,书写要清楚。3要尽可能的充实资料,给植物作介绍。4名片最好要硬化。
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
思考: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
3、分组制定校园生物分布图
4、各组汇报制定的校园分布图,对制定好的组加星
5、分析与讨论: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发现校园哪些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会有多少?生物分布会有什么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分类方式,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教学
重难
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的特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2、出示一张拼图,里面有许多种植物,并注名。再次让学生感受植物种类的繁多。揭题。
二、如何认识这么多的植物。
1、分类逐步显示上述拼图。在图上的仅仅是植物王国中的一小点,这世界上的植物大约有40多万种,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他们呢?让学生感觉到植物有不同的类别。
2、提问:我们如何给这些植物分类呢?学生思考分类方法,并指名回答。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分类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把书本75页上的植物进行分类,并填好分类表。
按照分
分类标准
植物名称
3、汇报分类结果。指名上台展示。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4、出示一组常见植物(包括校园内植物)的图片,并且让学生认一认,这些植物当中,哪些学校里有,叫什么?(包括荷花玉兰、桔子树、法国梧桐、紫薇、小青草、蕨菜、喇叭花、葱兰、麦冬草)
总结:这一类动物身体内有单个脊椎连成的脊柱,我们就叫它们是脊椎动物。
这是科学家根据骨骼中有没有脊柱来分的: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课件)
再让我们了解一下科学家对常见动物的分类。(课件)
板
书
设
计
4、种类繁多的动物
哺乳类
爬行类
脊椎动物鸟类
两栖类
鱼类
昆虫类
无脊椎动物
其他类
3、填制说明:植物名称、分类及同类植物、该植物的作用。
4、老师将根据大家制作的名片,每一种植物选择3张,下节课的时候请大家把它挂到相应的植物上去。
七、作业布置:
如何给植物分类?
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感受到植物带给大自然的美,也同时感受到植物的种类很多。
学生活动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自然界的多种多样的植物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而且他们在不断的制造氧气共给人们呼吸,我们应该爱护这些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