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硬笔书法十大事件
文化遗产硬笔书法作品

文化遗产硬笔书法作品
硬笔书法作品有很多种,文化遗产硬笔书法作品主要是指那些将文化遗产作为创作主题,以硬笔书写形式展现的作品。
这类作品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能够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化遗产硬笔书法作品:
1. 古诗词硬笔书法作品:将古诗词作为书写内容,通过硬笔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文化遗产硬笔书法作品的一种重要形式。
例如,《静夜思》、《登高》等古诗,都可以用硬笔书法来表现。
2. 传统图案硬笔书法作品:将传统图案作为书写内容,以硬笔书法的形式呈现,能够将传统图案的美感和文化内涵表现得更加突出。
例如,可以将“福”、“寿”等传统图案用硬笔书法表现出来,表达祝福和吉祥的寓意。
3. 历史事件硬笔书法作品:将历史事件作为书写内容,以硬笔书法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传承历史记忆。
例如,可以将“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用硬笔书法表现出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纪念。
4. 民俗文化硬笔书法作品:将民俗文化作为书写内容,以硬笔书法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
例如,可以将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用硬笔书法表现出来,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弘扬。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文化遗产硬笔书法作品,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文化遗产。
硬笔书法的发展史

硬笔书法的发展史硬笔书法是一种使用硬质笔尖、石墨芯或铅芯作为书写工具的书法形式,它起源于西方,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从硬笔书法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三个方面,探讨硬笔书法的发展史。
硬笔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
当时的修道院往往掌握着大量的手稿,为了保护和复制这些珍贵的手稿,他们开发了硬笔书法。
这种书法形式附带了标点符号、大小写和等宽字体等特征,成为欧洲现代书写的基础。
硬笔书法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19世纪末,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硬笔书法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1900年前后,刚刚流行的硬笔书法主要用于商业文书的抄写,其字符流程简单、规整、易懂易学,很快受到了商贾们的欢迎。
此后,硬笔书法便逐渐演变为一种书法艺术形式,成为许多国内外著名书法家推崇的书写工具。
硬笔书法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变迁。
早期的硬笔书法略显生硬,但在中国书法家的细心演练下,硬笔书法逐渐与中国传统书法相得益彰。
近些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硬笔书法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很多球队和企业甚至将硬笔字体作为品牌形象。
从现状来看,硬笔书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一种书法艺术形式。
业内的专家和爱好者们普遍认为,硬笔书法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有望成为书法艺术中的一朵新花。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硬笔书法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探索,才能在传统与现代的中间实现更好的平衡。
总之,硬笔书法是一种凝聚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书写工具,它既有着西方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发展历史既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有着快速成长的现代特色。
未来仍需更多的精英和爱好者的努力才能开拓出一条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硬笔书法里的中华奇迹

硬笔书法里的中华奇迹作者:魏明伦《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20日15版)【师友印象】此中华,是13亿中华同胞之一,庞中华。
我认同上世纪80年代大众的共识:庞中华堪称中华书法的肖子,创造了硬笔书法奇迹。
我这个写字丑陋、下笔春蚓秋蛇的书法盲本不该妄议书法。
兹因童年失学,早入梨园,自幼和粉墨筝琶建交,大半生与毛笔宣纸无缘。
改革开放之初,结识剧作家吴祖光先生,来鸿去雁,信柬交流,前辈羊毫舞鹤,晚生钢笔涂鸦。
吴老说我戏写得甚好,字写得太差,遂题词勉励:“字无百日功。
”吴老送我几种发蒙教材,其中一册,就是庞中华的钢笔字帖。
当时,庞中华已声名鹊起。
敝地寻常人家,亲朋邻居,家有在校生者,必备庞中华发轫之书《谈谈学写钢笔字》,可见庞氏硬笔书法普及之广。
书法的工具,历来都是大小毛笔,民国伊始,钢笔随西风东渐,国人多用钢笔写字。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世风以左胸襟上佩戴钢笔为荣。
毛笔式微,钢笔通用于全民日常生活。
十年浩劫,大字报盛行,毛笔字复活,但生活中实用的书写工具,仍然以钢笔为主,圆珠笔为辅。
字迹清楚便好,普遍没有书法意识。
真正把钢笔字上升为硬笔书法、推广到五湖四海的,庞中华当是开路先锋。
这位敢于拓荒之人,并无家学渊源,并非出自高贵师门。
他出身寒微,自学成才。
庞中华少壮从事地质勘探,这种艰苦的职业,别号“建设时期的游击队”。
跋涉崇山峻岭,栖居茅屋帐篷。
风尘仆仆,行囊鼓鼓。
测绘图里藏字帖,经纬仪旁叠诗集。
携带鹤嘴铁锄,强光电筒;兼备金星钢笔,红岩墨水。
忙中探测地质,业余探索书法,竟在毛笔书法巨大的根基上另开一枝新卉,出版了一本北碑南帖兼备的硬笔书法字帖。
庞中华首倡硬笔书法,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共鸣,尤其是适应了青少年、中小学生的需求,字帖发行量当时就已突破千万册,中央电视台破天荒举办庞中华硬笔书法系列讲座。
书法家庞中华兼有演说家的素质,他口才出众,妙语连珠,应邀到全国各地义务演讲千余场,深入工厂、农村、学校、机关、军营,贵在把阳春白雪带给黎民大众。
硬笔书法百年历史钩沉

硬笔书法百年历史钩沉中国硬笔书法从甲骨文算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硬笔书法由于和毛笔书法在艺术气质上的差距,使之一直隐于历史角落而默默无闻。
观照钢笔书法(硬笔书法)二十世纪发展的百年历史,大概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二十世纪初到1949年建国前为第一时期;建国后到文革前为第二时期;文革十年为第三时期;文革结束后至今为第四个时期。
二十世纪初钢笔传人中国,其时正逢新文化运动。
在“反对旧文化”的呐喊声中,使用钢笔的人逐渐增多,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鲁迅、胡适、郁达夫、巴金、丁玲等人也开始拿起钢笔进行写作。
虽然他们不是专业书家,但他们少时都经历过严格的毛笔字训练,又有丰富的学养。
故而他们的硬笔字自然流畅,颇具韵味。
尤其是鲁迅先生极力宣传钢笔的书写优势,并于1933年l 0月1日在《申报》“自由谈”专栏里发表《禁用和自造》,在1 935年9月5日出版的《太白》发表《论毛笔之类》等文章以驳斥那些阻碍钢笔发展的“国萃论”者。
当然文人们不会将自己的钢笔字视为硬笔书法.但看他们的硬笔手稿,却又韵致独具,其内涵、艺术性要超出现在一般意义上的硬笔书法家们许多,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这些人的钢笔字无疑是很好的书法作品。
这些文化名人最初的钢笔手稿,现在已经不多见,能见者也只是片页只字。
目前看,较为丰富、全面的是苏曼珠在l9l9年以前翻译的《文字因缘》原稿,遗憾的是其钢笔手稿现在已不得见。
如果说鲁迅等人的硬笔字只是他们平时简单不过的书写行为,那么陈公哲、黄若舟、邓散木、白蕉等人的钢笔字帖,则可视作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行为。
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陈公哲写的《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是我国第一本钢笔字帖。
此帖以蘸水笔书写,采用传统的竖写式,每个字用连写的方式一笔完成,笔力遒劲,线条飘逸流畅,是用硬笔书写传统书法的初步尝试。
国学大师章炳麟在序言中写道:“余弟子陈公哲……以钢笔作千字文,书杂行草,往往以一笔成之,以为依此作字,可以省目力,竞寸阴。
全国硬笔楷书获奖作品

全国硬笔楷书获奖作品 1. 2019年全国硬笔楷书比赛获奖作品:
一等奖,《山水之美》。
二等奖,《诗意人生》。
三等奖,《禅意墨香》。
2. 2018年全国硬笔楷书比赛获奖作品:
一等奖,《大美中国》。
二等奖,《书香中国》。
三等奖,《禅境山水》。
3. 2017年全国硬笔楷书比赛获奖作品:
一等奖,《传统与创新》。
二等奖,《古韵新意》。
三等奖,《墨香岁月》。
这些获奖作品在硬笔楷书的技法运用、字体规范、结构布局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它们通过笔画的精细、墨色的浓淡、字形的工整等方面展现了书法家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追求。
此外,全国硬笔楷书比赛还设有其他奖项,如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以表彰在书法教育和推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机构。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获奖作品都是根据评委的评选标准和专业意见而确定的,因此具体的获奖作品可能会有所变化。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不代表全部的全国硬笔楷书获奖作品。
2011年中国硬笔书法十大事件

2011年中国硬笔书法十大事件1、第一届中国硬笔书法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青少年书法报社、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硬笔书法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本次高峰论坛的宗旨是:坚持先进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经典、弘扬大书法理念、推动硬笔书法事业发展。
论坛期间共举行了四次学术会议。
敦煌研究院李正宇教授《硬笔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源头、母体和通脉》等两篇论文荣获敦煌奖论文,顿子斌《温馨即美——略谈硬笔书法美学定位》等20篇论文为入选论文。
李正宇获敦煌奖终身成就奖,西中文、沈鸿根获敦煌奖学术成就奖,李冰、卢振华获敦煌奖学术贡献奖。
陈颂声、李景杭、高继承、方志勇、黄柱河、谢非墨、熊洁英、许雪明、寇学臣、马子骞获敦煌奖教育贡献奖。
《当代书法名家作品精粹》作品集首发。
2、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册页艺术大展获得圆满成功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册页艺术大展评选工作于3月12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经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万传龙、王堂兵、杨宇力、孙存锦、刘志明等5人荣获一等奖;雷东升、刘笑尘、潘新华、熊东、陈平、陈伟、罗志刚、卓永利、辛学州、于云龙等十人获二等奖;庞科成等20人荣获三等奖。
9月12日,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册页艺术大展在大庆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作品集同时首发。
3、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家“十杰百强”活动举行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家“十杰百强”评选工作6月29日在北京举行,经评委会三轮评选,评出十杰、十杰提名、百强和百强提名400余人,刘冀强、王堂兵、李建华、杨嘉伟、熊东、卓永利、邓文冲、王泽宇、李立磐、邓位华等十人荣获十杰,庞科成、柳稚子、曹明群、刘晓明、谭大林、朱银富、于云龙、麦录、张智旺、王俊青等十人荣获十杰提名,金熙俊等获百强奖,李文凯等获百强提名。
7月8日在上海市图书馆举行了隆重的“十杰百强”作品展览开幕式。
硬笔作品算书法吗?当年那些硬笔书法名家哪去了?

硬笔作品算书法吗?当年那些硬笔书法名家哪去了?这大概是书法界的普遍共识:能写好硬笔书法的人不一定能写好毛笔书法;但是能写好毛笔书法的人,只要稍加适应,几乎没有写不好硬笔书法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硬笔书法的热潮席卷大江南北,庞中华先生便是推动这场硬笔书法浪潮的“弄潮儿”。
本世纪以来,电脑和手机迅速普及,硬笔书法的实用性面临被淘汰的局面,硬笔书法的热度几近冰点。
基于此,一大批硬笔书法名家开始转战传统的毛笔书法领域,田英章、曹宝麟、赵彦良、卢中南、任平等人都具备良好的传统书法功底,换了书写工具后,同样是成绩斐然。
但是,有“硬笔书法第一人”之称的庞中华先生,却随着退却的硬笔书法热潮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近些年,庞中华先生的动态虽然偶有所闻,已然很少有人关注,更谈不上什么影响力了。
事实上,那时候涌现出来的硬笔书法名家大多都是具备良好的传统书法功底的。
以影响力最大的85年那一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为例,曹宝麟、赵彦良、马明、王惠松、顾仲安等拿下中老年组和青年组特等奖的书家,几乎全都有着相当的毛笔书法学习经历。
就连当时获得一等奖的林似春先生,在毛笔书法领域同样有他的一席之地。
为何这些“另起炉灶”的人当中没有了庞中华先生的身影?大概就是因为庞中华先生虽然有着引领硬笔书法发展的地位,却也不能回避传统的毛笔书法底蕴不足的事实。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说明了毛笔书法功底的人涉足硬笔书法领域完全可以轻松驾驭;而硬笔书法出色的人要想在毛笔书法领域有所成就却并非易事。
有过书法学习经历的朋友不难理解,毛笔书法用笔、用墨的丰富变化绝非硬笔书法能轻松表现出来的。
无论是笔画、结构还是章法,硬笔书法的艺术理念无不来自传统的毛笔书法,甚至连硬笔书法选择的范本也时常采用传统的经典法帖,尤其是二王、文徵明、赵孟等人的小楷字帖。
除了工具性能上的差异,硬笔书法几乎完全秉承了毛笔书法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要求。
从硬笔书法刚刚兴起到如今渐行渐远,始终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肯承认硬笔书法的艺术地位,甚至都不愿意承认硬笔写出来的东西也叫书法。
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

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
教学内容
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历史了解
1 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有大概了解,帮助他们对学习硬笔书法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PPT展示
(钩古探沉——硬笔书法的足迹)
教学内容:
1、陶文(公元前六七千年),笔画简单、古拙而质朴
2、甲骨文(公元前六七千年),意象合一
3、秦汉,硬笔书法退守民间
a 秦代陶文
b 秦汉金文
c 汉代砖文
4、晋唐以降、漫漫求索
a 竹丝笔、荆笔、藤笔、竹笔、木笔
5、钢笔从欧美来到中国(清末年)
6、现代硬笔书法
a 中日硬笔书法交流
b 现代硬笔书法的蓬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国硬笔书法十大事件
1、中华赤子情·庞中华书法艺术30周年回顾大展隆重开幕
2010年10月13日,中华赤子情·庞中华书法艺术30周年回顾大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等出席观看展览。
中国硬笔书协主席张华庆致开幕辞,庞中华发表讲话。
《中华赤子情·庞中华书法艺术30周年回顾大展作品集》同时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作品集》出版
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作品集》出版。
该书为八开精装、四色印刷,收录了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特邀名家、评委、二届硬笔书法国展获奖和入展作品、获奖论文。
同时,收录了入选作者名录、评委感言、中国硬笔书法协会2006年至2009年大事纪及部分经典图片。
该书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教授张华庆先生个人捐资20万元资助出版。
3、全国首届硬笔书法正书(中吉大地杯)艺术大展圆满成功
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吉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吉林省中吉大地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硬笔书法正书(中吉大地杯)艺术大展”征稿及评选工作获得圆满成功。
陈鸿、万传龙、林双全、刘笑尘、陈文建获一等奖。
2010年9月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工人文化宫举行了全国首届硬笔书法正书(中吉大地杯)艺术大展开幕式,同时举行了《全国首届硬笔书法正书(中吉大地杯)艺术大展作品集》首发式。
4、第三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万人笔会暨第五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在湖北孝感隆重举行
第三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万人笔会暨第五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在湖北孝感隆重举行。
本次大展评出首届中国硬笔书法“十杰”、“百强”等。
荣获首届“硬笔书法十杰”的有:杨宇力、闻毅敏、陈鸿、杨宏伟、万传龙、陈伟、赵中达、辛学州、马兰奎、周启明。
5、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与《青少年书法报》签定长期合作协议,《青少年书法报》每半月发表一期“中国硬笔书法”专版
《青少年书法报》为当今中国书坛主流媒体,是当下中国书坛首个开辟硬笔书法专版的专业报纸,在国内和港澳台地区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产生影响。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与《青少年书法报》签定长期合作协议,《青少年书法报》每半月发表一期“中国硬笔书法”专版,此举措对引领中国硬笔书法事业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6、国家级的硬笔书法展赛、论坛等交流活动如火如荼,同时各地硬笔书法协会及硬笔书法媒体积极开展硬笔书法展赛活动,对促进各地区硬笔书法的良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硬笔书法‘广阔天地知青杯’艺术大展”征稿和评选工作在河南郏县圆满结束;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青少年书法报》、《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硬笔书法高峰论坛征稿工作全面启动;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等主办、镇江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等承办的国际书法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征稿工作圆满结束;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黑龙江硬笔书法工委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册页艺术大展”征稿工作全面启动,预计2011年第一季度评选;由中央纪委监察部《中国纪检监察报》社、文化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联合主办的“颂祖国倡廉政硬笔书法摄影展”
分别在广东清远和江苏溧阳举行;文化部第一届青年职工硬笔书法比赛的评选在北京结束;第三届河北省硬笔书法大汇展隆重开幕;《书法报·硬笔书法》举办的“亭林杯”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大展在武汉终评;书写经典·重庆市2010年万人硬笔书法大赛评奖揭晓;广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举办“革命后代红色老区大埔行”硬笔书法展;安徽省第十届硬笔书法大展评审在滁州结束;四川省硬笔书协举行全省硬笔书法巡回展,首展在四川自贡市开幕。
7、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加强党建工作,全国各地硬笔书法组织建设呈现健康和谐良性的积极发展趋势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机关党组织组团赴革命摇篮——井冈山学习参观;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继续开展书法进万家系列活动,组团慰问首都维稳第一线的司法干警;山东招远市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授予“中国硬笔书法名城”称号,命名及授牌仪式于8月29日在山东招远举行;11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硬笔书法家协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成立大会;四川省两家省级硬笔书法组织经协商,组合为一家,并在年底前召开联合年会。
12月4日,四川省硬笔书法联合会议在成都隆重召开。
来自四川全省各地的会员代表300余人参加大会。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成立高校书法工作部,指导全国高校硬笔书法工作的开展;全国部分地市县恢复或新成立了硬笔书法社团,广东梅州市硬笔书法协会成立;山东德州市硬笔书法协会成立;广西柳州市硬笔书法协会成立;浙江青年书协硬笔书法委员会在杭成立;浙江绍兴市、瑞安市硬笔书法协会分别成立;贵州铜仁硬笔书法协会成立;河北廊坊市硬笔书法协会成立;江西万载县硬笔书法家协会成立;河南驻马店市硬笔书法协会成立。
8、《中国钢笔书法》杂志改组并全面改版
已创办二十五周年的《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为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历经风雨的“中钢”杂志于2010年岁末与西泠印社出版社携手合作,并共推西泠印社出版社主任、西泠印社社员、著名书法家姚建杭出任主编。
2011年,“中钢”杂志将全面改版,还将举办首届中钢书法艺术节。
9、中国硬笔书法精品港澳邀请展分别在澳门、香港隆重举行
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澳门书法家协会、澳门硬笔书法家协会、香港书法家协会、香港硬笔书艺会、香港国际书法教育家协会、香港硬笔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硬笔书法精品港澳邀请展2010年9月7日至15日分别在澳门、香港隆重举行。
以张华庆为团长,李冰、刘胄人为副团长,熊洁英为秘书长,蒋凤云、郑文义、马淑芝、徐建等为团员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代表团应邀赴港澳访问交流。
10、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书法艺术教育、培训工作蓬勃开展
张华庆被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教授,3月29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华庆书法工作室高研班挂牌仪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基地隆重举行。
国家教育部·中国书画等级考试硬笔书法考级培训工作持续开展,分别在北京、吉林等地举办培训师培训会;由国家教育部主持的,一年两次的中国书画等级考试硬笔书法考级顺利开展。
河南、天津等地省级硬笔书法协会纷纷成立考级培训委员会;全国各地硬笔书协积极开展少儿写字教育,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