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综合
第三单元知识综合测评

第三单元知识综合测评姓名:一、填空。
(30分)1.鲸的体重约是34( ),每小时大约能游30( )。
2.5枚1角硬币摞在一起,厚度大约是1(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厘米=( )毫米30分米=( )米400厘米=( )米1千米=( )米6000米=( )千米7分米=( )厘米4千克=( )克9吨=( )千克58厘米-18厘米=( )分米800千克+200千克=( )吨4.一小桶醋重2千克,5小桶醋重( )千克。
5.一盒饼干重500克,( )盒饼干重1千克。
二、选择。
(12分)1.1千克和1千米相比,( )。
A.l千米大B.同样大C.无法比较2.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厚约5( )。
A.厘米B.毫米C.分米3.下面的长度中,与20米相等的是( )。
A.200厘米B.200分米C.2千米4.一本书大约重150( )。
A.厘米B.克C.千克 D.吨5.一头牛的体重约是( )。
A.5吨B.500千克C.500克6.小明的身高是156( )。
A.厘米B.分米C.米三、判断。
(8分)1.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2.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 3.因为400>4,所以400米>4千米。
( )4.一个篮球重250千克。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8分)五、解决问题。
1.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厘米?(6分)2.一根绳子长100分米,第一次用去3米,第二次用去40分米,还剩多少米?(6分)3.果酱净重480克,果酱瓶重多少克?(4分)4.看图回答问题。
(1)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合起来是2千米?(5分)(2)饮料厂到观赏亭的距离比农田区到观赏亭的距离多多少米?(5分)(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6分)5.丽丽家到学校有1千米,到邮局有800米,学校和博物馆相距500米。
邮局和博物馆相距多少米?丽丽家和博物馆相距多少米?(5分)。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归纳 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倒数的认识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个数;二是乘积是1。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特点如果两个数都是分数,那么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如果一个是整数,则另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分母是这个整数。
3.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1)通过计算,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交换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4.特殊的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律1. 只有乘、除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 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四:分数除法的应用题1.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一般方法:方程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为x;(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3)列出方程并解答;(4)检验并写出答案。
2.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数”的问题的解法:方程法: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已知量”或“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已知量”,设单位“1”的量为 x,列方程解答。
3. 已知两个量的和(差),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量的问题的解法:有两个量都是未知的,先把谁看作单位“1”都可以,设其中一个量为未知数x,用这个量表示另一个量,然后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出一个量,再解答第二个量。
4. 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工程问题是分数问题的特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都不是具体的数,而是用抽象的分数来表示。
一般地,工作总量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则用完成总量所需时间的倒数来表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变得愈发重要。
八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着重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法规等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到社会的规范和法律的意义。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引导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学校、家庭、社会等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围绕教育、宣传、实践等方面进行培养和引导。
二、法律法规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比较明确的行为规范,而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社会道德的最低标准,它的规范具有强制性。
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工具,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保障。
它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社会行为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3. 学生应当了解和遵守的法律法规学生应当了解和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培养法治观念1. 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2. 强化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遵纪守法,培养孩子的法治观念。
3. 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团体等应当共同努力,共同促进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法律法规对于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知识测试卷部编版(附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知识测试卷部编版(附答案)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匀称(chèng chèn波纹(pō bō)欣赏(xīn xīng)茂盛(shèng chéng)羞耻(zhǐ chǐ)接触(chù chǔ)喘气(cuǎn chuǎn)挣脱(zhèng zhèn)二、按要求写词语。
1.学富五车(形容学问大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2.形态各异(形容姿态多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3.来来往往(AABB式)____________三、连一连。
春节包粽子文房四宝梅兰竹菊元宵节登高花中君子笔墨纸砚端午节扫墓祭祖雅人四好琴棋书画重阳节贴春联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清明节猜灯谜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不是……而是……(1)骑马的人(______)没撞上轿子,(______)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2)赵州桥(______)坚固,(______)美观。
(3)(______)帛的价钱太贵,(______)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五、句子训练营。
(1)画保存在博物院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的祖先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知识点梳理字词:外甥(shēng)迂(yū)回剖(pōu)析国子监(jiàn)浩瀚如海字谜七则:①画时圆,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
(日)②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
(坐)③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也)④右边有,左边无。
后面有,前面无。
哥哥有,弟弟无。
周家有,李家无。
(口)⑤一个人站在大树下。
(休)⑥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
(斗)⑦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
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
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
”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
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
”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默)猜字谜常用的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
(1)组合法是根据字谜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
比如:“山上还有山。
”我们可以根据部件“山、山”上下相连,组成“出”。
(2)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
比如“竹林下面一蜻蜓”。
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上面加上“竹”,就是“竿”。
(3)会意法是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展开联想。
比如:“傍晚的太阳”猜一个字。
傍晚的太阳就是太阳落到西面了,谜底就是“晒”。
猜字谜的时候,这三种方法往往结合起来运用。
谐音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所著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 “山中宰相”。
文章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二、重点字词《三峡》:阙(quē)处、襄(xiāng)陵、属(zhǔ)引、沿溯(sù)、飞漱(shù)、御(yù)风、猿(yuán)鸣、曦(xī)月、素湍(tuān)、长啸(xiào)、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等。
《答谢中书书》: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相与(yǔ)、遂(suì)、藻(zǎo)、荇(xìng)、竹柏(bǎi)等。
《与朱元思书》: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 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窥(kuī)谷等。
三、通假字《三峡》:略无阙处(通“缺”,空缺)。
《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 (通 “啭”,鸟鸣,文中指蝉鸣);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四、古今异义《三峡》: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是两个词,动词 “至”和介词 “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等。
《答谢中书书》: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概述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了诗歌鉴赏和作文写作,内容涵盖逻辑思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审美情趣。
二、诗歌鉴赏1. 诗歌的形式和特点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形式的诗歌,如绝句、律诗等,以及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表达。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诗歌的表达方式诗歌是一种通过音乐般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等方式,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想象力。
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作文写作1. 文章结构和逻辑思维在作文写作中,良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文章的开头、发展和结尾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通过逻辑推理和事例论证来使文章内容更加合理和有说服力。
2. 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作文的写作离不开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本单元中,我们有机会进行各种写作练习,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文章更加丰富和生动。
四、总结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对诗歌和作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诗歌鉴赏方面,我学会了如何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歌的意境;在作文写作方面,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提炼论点,还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这些都为我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和理解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诗歌鉴赏和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学习诗歌和写作,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魅力和力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不断探索语言的奥秘,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通过深入浅出地探讨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本文不仅概括了诗歌鉴赏和作文写作的重要内容,还提出了个人观点和理解,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说服力。
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1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一项是()A.徘徊.(huí)蒸.融明察秋毫.(细毛)B.赤裸.裸(nuó)收藏.一声不吭.(出声、说话)C.依偎(wēi)明媚.饶.有趣味(特别)D.亲吻(wěn)柔搓.一视同仁.(仁爱)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响午蝙蝠和谐焦躁不安B.窟窿破损行驶生气渤渤C.杜鹃慰籍秩序惊慌失措D.敏捷昂首健康一丝不苟3.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读书时如果走马观花....只看热闹,不进行认真思考,就会闹出笑话。
B.这次比赛能够夺得冠军真是太不容易了,他激动得声泪俱下....。
C.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紧急,全国很多医务工作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D.不少人对佩戴口罩这件事不以为然....,殊不知它可以减少人们对很多病毒的感染。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
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这一描写流露出朱自清对人生深深的绝望。
5.下面句子不是表达时间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6.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下面这些感受与列举的事件不对应的一项是()A.心情:归心似箭事件:在车站等待在外打工一年未归的妈妈。
B.心情:欣喜若狂事件:参加书法比赛,获得金奖。
C.心情:忐忑不安事件:偷偷拿压岁钱买了悠悠球。
D.心情:追悔莫及事件:体育课上偷拿了同桌的跳绳,导致他被罚。
7.下列关于《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不同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匆匆》讲的是人生,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讲的伟大母爱,那种灵魂中深深遗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综合
一、我会认
都有邻居招呼安静快乐怎么独自独立连忙
跳绳讲课非得羽毛打球游戏排列篮球tā men tǔdìhéshuǐshuō huà yěxǔ(他们)(土地)(河水)(说话)(也许)tīng huà gē ge dān yuán jū zhùzhāo hu (听话)(哥哥)(单元)(居住)(招呼)kuaìlè wán jù hěn hǎo dāng shíyīn yuè (快乐)(玩具)(很好)(当时)(音乐)jiǎng huàbù xíng xǔduōdān yīzhāo shǒu (讲话)(不行)(许多)(单一)(招手)二、多音字。
de(轻轻地)zhǒnɡ(种子)zhī(一只)地种只
dì(土地)zhònɡ(种田)zhǐ(只有)
lè(快乐)xíng(不行)děi(非得)乐行得
Yuè(音乐)háng(银行)dé(得到)四、形近字组词
他(他们)河(小河)说(说话)
地(土地)可(能够)话(讲话)
哥(哥哥)单(单独)居(居住)
歌(歌声)甲(甲板)尾(尾巴)
单(孤单)呼(招呼)快(快乐)
早(早上)乎(在乎)块(一块)
乐(快乐)玩(玩笑)很(很多)
东(东方)现(现在)跟(跟着)
当(当天)讲(讲课)许(很多)
挡(挡路)进(进来)午(中午)
连(连忙)排(排队)急(着急)
运(运气)非(非常)忽(忽然)
三、词语积累。
1.量词搭配+“得”字短语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一(个)人
吃得(很欢)急得(直哭)跑得(很快)跳得(很高)2.“地”字短语
飞快地游大声地喊耐心地讲认真地听偷偷地跟
快速地跑叽叽喳喳地叫安安静静地睡觉
2.动词搭配
听音乐折纸船踢足球讲故事打篮球做游戏
3.好词积累。
叽叽喳喳安安静静孤孤单单
静悄悄胖乎乎红润润乐呵呵
孤单快乐从前后来
四、句子。
1、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