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动物的防御行为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图文详细解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图文详细解释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动物与植物的显著区别: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在淡水中,如水螅(xī)。

3.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p5水螅示意图)4.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称为辐射对称。

5.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其中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水螅的繁衍方式:出芽生殖。

7.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

8.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可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珊瑚礁9.涡虫的生活环境: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

(p6涡虫结构示意图)10.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背面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眼点。

11.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2.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13.其他寄生类扁形动物: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猪肉绦虫)。

14.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15.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

(p8蛔虫结构示意图)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4.蛔虫的生殖: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缓慢地蠕动。

原创1: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原创1: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举例:鹦鹉学舌 马戏表演 红灯停
先天性 学习?
母袋鼠与幼袋鼠
资料1 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
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 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 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先天性 学习?
资料2 在迷官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
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 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 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 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蚯蚓走“T”形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 么不同?
先天性行为:简单,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学习行为:不断适应 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资料1
资料2
先天性 学习?
资料3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
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有重要意义
想一想
1.小狗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
2.小狗生下来就会到指定地点去拉屎、拉尿吗? 3.小狗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吗? 4.这三种行为一样吗?有哪些种行为是一样的?
先天性行为
概念: 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举例:蜜蜂采蜜 亲鸟育雏 蜘蛛结网
学习行为
概念: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 习而获得的行为。
黑猩猩摘取食物
大山雀喝牛奶
黑猩猩钓取食物
小结:
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分:
先天性行为
概念: 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意义: 必不可少,是生存的基本条件 有无局限性:有局限性
学习行为
概念:后天的,在遗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意义: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观察日记小动物如何保护自己

观察日记小动物如何保护自己

观察日记小动物如何保护自己-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观察日记:小动物如何保护自己日期:2022年5月10日地点:我家后院今天我在家后院进行了一次小动物观察,目的是了解小动物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潜在威胁。

以下是我观察到的一些有关小动物保护自己的策略和行为。

第一个我观察到的是松鼠。

松鼠是一个非常警觉的动物,它们会在感到威胁时立即采取行动。

当我走近树木时,松鼠会迅速爬上树干,并转移到树的另一边。

它们的毛发非常茂密,可以提供良好的伪装,使它们融入树木的颜色中。

此外,松鼠会向我发出尖锐的叫声,以吓唬我离开它们的领地。

接下来,我注意到了一只小鸟。

鸟类也有各种保护自己的策略。

当我靠近它们的栖息地时,它们会迅速飞离,与松鼠一样,鸟类的飞行能力使它们能够迅速逃离潜在的危险。

另外,我还注意到鸟类的羽毛也提供了一定的隐蔽能力,使它们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

我还注意到,有些鸟类会通过模仿其他动物的叫声来迷惑潜在的捕食者。

在我接近水塘时,我看到了一只青蛙。

青蛙通常具有强大的跳跃能力,这是它们在受到威胁时的首选逃生方式。

当我靠近时,青蛙会立即跳入水中,躲藏在水草和植物下面。

青蛙也有一种浅灰色的皮肤,有助于它们在水中躲避捕食者的视线。

此外,一些青蛙还会分泌毒素,使自己对捕食者具有威慑力。

最后,我看到了一只兔子。

兔子是一个非常谨慎和胆小的动物。

当我靠近时,兔子会迅速躲入灌木丛或洞穴中。

兔子通常生活在草原或森林中,它们的毛发颜色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提供了一定的隐蔽性。

此外,兔子的听觉非常敏锐,它们可以听到远处的危险声音,并及时作出逃跑反应。

通过观察这些小动物,我对它们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潜在威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们各自采取的行动和逃生策略显示了它们对自身生存的重视。

无论是松鼠的伪装和警觉性,鸟类的飞行和声音模仿能力,还是青蛙的跳跃能力和毒素分泌,亦或是兔子的隐蔽和敏锐听力,这些小动物都展示了令人惊叹的自我保护机制。

我对它们充满敬意,并希望它们能够在自然界中安全健康地生存。

第3章动物的防御行为

第3章动物的防御行为

鱥鱼Phoxinus phoxinus :皮肤受 伤时,发出 Schreckstoff的报 警物质,其它鱼嗅 到该物质就会迅速 跑开,接着便躲起 来或减少活动。
10.迷惑捕食者
当捕食者攻击 猎物群体时的 一个个体时有 可能产生犹豫, 或是在几头猎 物同时奔跑时 而受到迷惑。
猛禽出现时,小鸟群中的个体会在树丛中 保持不动并发出尖声鸣叫,使猛禽很难选 中一个攻击目标。
蜘蛛与大黑蚁Camponotus compressus
缪勒拟态Mullerian mimicry
Two or more unpalatable species rensemble each other
贝次拟态Batesian mimcry
被模拟者
Viceroy
模拟者
普累克希普斑蝶 Danaus plexippus
第3章 动物的防御性为
指任何 一种能 够减少 来自其 它动物 伤害的 行为。
一、初级防御
初级防御primary defence:不管捕食动物 是否出现均起作用,它可以减少与捕食者 相遇的可能性。
1.穴居或洞居
难被发现,但觅食和配 对困难。
克服困难办法:
终生地下生活,食性和 行为特化,如蚯蚓和缺 齿鼹Mogera robusta;
7.臀斑、尾斑信号
善于奔跑的群居性哺乳动物 常具有臀斑或尾斑。
瞪羚Gazella thompsoni
跳跃闪尾—“我是一个特 别健壮个体,看我跳得 多高!”
红脚鹬 Tringa totanus: 白色的尾斑
8.激怒反应
Mobbing recation:指 捕食者出现时猎物群体 的激动情绪及其所表现 的行为反应。

鱼类行为学:第三章 鱼类的行为

鱼类行为学:第三章 鱼类的行为


2.1 正趋向行



2.1.1 正趋向

行为类型

2.1.2 正趋向

行为的渔业

意义



利用鱼类的趋光行为、趋声行为 和趋温行为等来诱集鱼群而达到 增殖、养殖与捕捞等渔业生产目 的。
利用鱼类的趋流行为建造必要的 拦鱼设备,以达到防逃增产的目 的。
利用鱼类的趋阳行为和趋触行为 来捕捞某些难以捕获的鱼类。
3、尾鳍的摆动频率与游泳速度的关系式
V = 1/4 [ L(3f-4)]
V—游泳速度,cm/s; f—尾鳍的摆动频率 ,s –1; L—鱼体长,cm
水平游速类别
水平游 泳速度
个体游 泳速度
群体游 泳速度
非正常游泳速度 正常游泳速度 克流游泳速度
非正常游泳速度 正常游泳速度 克流游泳速度
3.1.2 水平游 速类别
1、肌肉收缩与游泳速度的关系式
V = 0.75f L
V—游泳速度,cm/s; f—肌肉收缩频率,s –1; L—鱼体长,cm
3.1 水平游泳 行为
3.1.1 理论计 算公式
肌肉收缩 与游泳速 度的关系 式
尾鳍的面 积与游泳 速度的关 系式
尾鳍的摆 动频率与 游泳速度 的关系式
3.1.2 水平游 速类别
喜爱流速 (m/s) 0.3-0.5 0.3-0.5 0.3-0.6 0.3-0.6 0.3-0.8 0.3-0.8 0.3-0.5 0.3-0.6 0.3-0.5 0.3-0.6 0.4-0.6 0.3-0.7 0.4-0.6
极限流速 (m/s)
0.6 0.7 0.7 0.8 1.0 1.1 0.7 0.9 0.7 0.8 1.0 0.9 0.8

昆虫记第3章内容概括

昆虫记第3章内容概括

昆虫记第3章内容概括引言在《昆虫记》这本伟大的文学作品中,第3章呈现了一系列有关昆虫的精彩故事和有趣的现象。

本文将对该章节的内容做一个概括介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昆虫的奇妙世界吧!蜜蜂的生活第3章首先介绍了蜜蜂的生活。

蜜蜂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昆虫,它们组成庞大的蜂巢社会,并分工合作完成各种任务。

这一部分内容详细描述了蜂王的重要作用、雄蜂的独特职责以及工蜂们勤奋努力的生活方式。

蜘蛛的捕食行为接着,我们来探索蜘蛛的捕食行为。

蜘蛛是以捕食其他昆虫为生的,它们利用丝线编织出巧妙的捕网,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本节详细描述了蜘蛛的捕食技巧和蜘蛛与猎物之间的斗智斗勇,带给读者无尽的惊喜和好奇。

蚂蚁的劳动蚂蚁是勤劳的昆虫代表,第3章也将重点介绍它们的劳动。

蚂蚁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建造蚁巢,寻找食物,并组织起复杂的蚁队。

本节内容深入解读了蚂蚁的沟通方式、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和蚁群的社会结构。

火蚁的防卫第3章还围绕火蚁的防卫行为展开了精彩的描写。

火蚁居住在土丘中,它们会积极保护自己和家园免受外部威胁。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火蚁群体的攻击方式、如何组织有效的防御以及火蚁为了保护领土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昆虫的生存之道最后一节涵盖了昆虫的生存之道。

昆虫的繁殖、迁徙、适应环境的能力等都是它们成功生存的关键。

文章讲述了昆虫们丰富多样的繁殖方式和如何适应各种环境的生存策略,令人叹为观止。

结语第3章虽然只是《昆虫记》中的一个章节,但它展现了昆虫世界的多样性和令人惊叹的生态特点。

通过对蜜蜂、蜘蛛、蚂蚁和火蚁的介绍,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昆虫们的生活和行为。

昆虫世界的奇妙之处使我们不禁产生敬畏之情,欲罢不能地继续探索和学习。

以上就是对《昆虫记》第3章内容的概括,希望本文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有趣的知识和思考。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昆虫的奇妙之旅中吧!。

《动物的行为》的教学教案

《动物的行为》的教学教案

《动物的行为》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动物行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知道动物行为的作用和意义1.2 教学内容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行为的特点动物行为的作用和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和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动物行为的作用和意义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动物行为。

2. 讲解概念:讲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3. 探讨作用:引导学生探讨动物行为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特点让学生知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和特点学习行为的概念和特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和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2.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例子。

2. 讲解概念:讲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3. 探讨作用:引导学生探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

第三章:动物的通讯和交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通讯和交流的方式和特点让学生知道动物通讯和交流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动物通讯和交流的方式和特点动物通讯和交流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物通讯和交流的方式和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动物通讯和交流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3.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的通讯和交流方式。

2. 讲解方式:讲解动物通讯和交流的方式和特点。

3. 探讨作用:引导学生探讨动物通讯和交流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

第四章:动物的迁徙和节律行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迁徙和节律行为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知道动物迁徙和节律行为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动物迁徙的概念和特点动物节律行为的概念和特点动物迁徙和节律行为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物迁徙和节律行为的概念和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动物迁徙和节律行为在动物生存中的作用4.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的迁徙和节律行为。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学习提纲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瓢虫Adalia bipunctata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瓢斑虫蝶CDoacncainueslglailsliepputesmpunctata
蟾蜍拒食
蜜蜂Apis
熊蜂Bombus spp。
4.拟态mimicry
一种动物如果因在形态和体色上模仿另一种有毒 和不可食的生物而得到好处,这种预防方式。
少部分在开阔地生活, 如草兔Lepus capensis。
鼹鼠夫妻俩
2.隐蔽
动物体色与环境 景色很相似:
褐背露蟖 褐背細蟖 台灣小稻蝗 Oxya
posdima
体色随外环境变化
北极狐Vulpes lagopus 雷鸡Lagopus mutus 雪兔Lepus americanus 避役 乌贼 章鱼
striatus
5.转移攻击的部位
通过诱导捕食动物攻击自 己的非要害部位而逃生。
灰蝶Thecla betulae
灰蝶Thecla togarna:假头、假触角运动, 停落后瞬间转体180度。
环鹬Charadrius hiaticula:通过炫耀自己分散 捕食者的注意力保护巢和雏鸟,接近雏鸟时, 装作受伤,逮捕使者接近时突然飞起。
第3章 动物的防御性为
指任何 一种能 够减少 来自其 它动物 伤害的 行为。
一、初级防御
初级防御primary defence:不管捕食动物 是否出现均起作用,它可以减少与捕食者 相遇的可能性。
1.穴居或洞居
难被发现,但觅食和配 对困难。
克服困难办法:
终生地下生活,食性和 行为特化,如蚯蚓和缺 齿鼹Mogera robusta;
缪勒拟态Mullerian mimicry:双方都有毒,惠 及双方。
贝次拟态Batesian mimcry :一方有毒,惠及一 方。副王蛱蝶Limenitis archippus、普累克希普 斑蝶Danaus plexippus
蜘蛛与大黑蚁Camponotus compressus
缪勒拟态Mullerian mimicry
Pherosophus agnathus,Gryllacris sp. Tricondyla gibba, Condylodera
ticondyloides Leis dunlopi, Prosoplecta semperi Macromeris violacea, Midas sp.
二、次级防御
3.威吓
不能迅速逃跑的或已 经被捉住的动物。
表现:1.膨胀身体;
2.展示进攻的武器 (张牙舞爪,常伴随 意向性的功绩,配合 色型炫耀disiplay )。
小军舰鸟Fregata minor 伞蜥Chlamydosaurus kingii
家猫 加拿大臭鼬
Mephitis mephitis 绿鹭Butorides
次级防御secendary defence: 只有捕食者 出现之后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者相遇 后的逃脱机会。
功能:相对降低被捕时的风险,而不能完 全避免被捕食
1.回缩
缺点:不知捕食者是否 离开;暂时不能捕食。
洞居或穴居动物 中华草龟Chincmys
reevesii 利嘉儿捡回巨型巴西龟 蜗牛Cepaea nemoralis 蜗牛Cepaea hortensis
physalis 栉水母 桃花水母 海蜇Rhopilema
asamushi
3.警戒色
有毒动物或不可食动 物,往往具有鲜艳醒 目的颜色,这种颜色 对捕食动物具有信号 和广告作用,能使动 物见后避而远之。
黄蜂Vespula vulgaris
胡蜂科动物 变侧异腹胡蜂
Parapoliybia varia 黄长脚蜂 Polistes
Two or more unpalatable species rensemble each other
贝次拟态Batesian mimcry
被模拟者
Viceroy
模拟者
普累克希普斑蝶 Danaus plexippus
副王蛱蝶Limenitis archippus
食蚜蝇 黃長腳蜂
Polistes rothneyi
最初干扰,威吓— 体前1/3向两侧膨大,
接着体变成S形并 发嘶嘶声;
接着干扰,假死— 剧烈扭动身体和排
playing dead
粪,张嘴、卷成一 团装死,持续到捕
食者离开。
6.反击
一个动物在受到捕食者或同种个体攻击时 的最后防御办法,就是利用一切办法(牙、 角、爪、分泌化学物质)进行反击。
侧鳃科Pleurobranchildae软体动物:被捕 后,分泌出强烈的刺激物-硫酸
4.假死
有些动物只攻 击运动中的猎 物,假死可以 逃避攻击。
甲虫、螳螂、 负鼠科 Didelphidae动 物
吻鳄
Caiman
crocodilus: 在陆地上有 人接进则进 攻;水中触 碰时则假死。
猪鼻蛇Heterodon platirhinos: 沙地栖 息、无毒蛇。
with neck spread in defensive pose
犰狳御敌 有高招: 一逃、二 堵、三伪 装
2.逃跑
闪耀色flash colors: 动物在逃跑时突然 展示出鲜艳的色斑, 静止时色斑是隐藏 的现象。
红后缓勋夜蛾 Catocala nupta
狐狸见到美洲狮就 逃跑
鼠耳蝠
Myotis luifugus飞 得快
夜蛾和尺 蛾该直线 飞行为飘 忽不定
混淆色disruptive coloration
身体与环境背景混为 一体:
热带珊瑚鱼一种 Pomacanthus imperator
伪装蟹Oregonia gracilis
伪装的鱼
多态Polymorphic
禾古铜弄蝶Herse convolvuli 发光栉水母
靠身体的透明度
水螅Hydra 僧帽水母Physalia
rothneyi
變側異腹胡蜂
Parapoliybia varia
黃長腳蜂 Polistes rothneyi
条件回避反应conditional avoidance responses:
鸟类回避
黑红颜色的瓢 虫(Adalia属 和Coccinella 属);
具有黑色、黄 色的斑蝶
Danaus sp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