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
叶脉书签是一种特殊的书签,利用植物的叶脉制作而成。
它不仅可以作为实用的书签使用,还具有美观、环保、自然等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材料选择以及特殊的制作技巧。
一、叶脉书签制作过程
1.取得适宜的植物素材:首先需要准备好一些带有清晰叶
脉的植物叶子,例如各种室内植物的大型叶片,红枫叶等。
2.烘干处理:将准备好的叶子放置在通风和干燥的地方不
受阳光直射;如果需要缩短烘干时间,也可以使用微波炉。
3.切割:将已经干燥的植物叶子用剪刀或者刀具按照需要
的大小进行切割,常见的书标大小为2.5-4.5cm x 10-15cm。
4.揉捏调整:将切好后的叶子进行揉捏,以使其更加平整,减少折痕,靠近同一水平。
5.修边:将书标边缘进行修整,去除不规则的地方。
二、材料选择
1.颜色:因为叶脉书签是利用植物的叶脉制作而成,因此
数量有限,各种颜色的材料均可以用来制作;
2.大小:由于造型可调整,大小并不影响制作;
3.厚薄:一定要选择薄而有力的叶子,而不是脆弱的叶
子;
4.形状:大而平的叶片最适合制作叶脉书签。
三、特殊的制作技巧
1.多个叶子叠加:为了增加书签的稳定性,在叶脉书签的
制作中经常使用两到三张叶子叠加在一起;
2.涂防水漆:为了让叶脉书签有更好的保洁度,在制作完
成后,可自行用枝叶喷漆油进行涂抹,以防水、防潮珠和腐蚀。
四、总结
叶脉书签制作的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准备好适宜的素材,注意调整造型和修整边缘即可。
叶脉书签具有不仅实用,美观,而且具有环保,自然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书签制作方式。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制作方案探究——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理想NaOH浓度和该浓度下最佳反应时间一、探究问题的提出1、涉及的中学化学知识本探究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57页的家庭小实验—叶脉书签的制作,其制作原理涉及到碱的腐蚀性问题。
碱会破坏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因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碱性的溶液能够将脂质带走,其实质也就是碱能与酯反应,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使叶肉容易被刷去。
通过制作叶脉书签,同学们可以对强碱NaOH的腐蚀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2、选题的意义(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叶脉书签制作,培养学生动手、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采集各种形态的植物叶片并制作成精美的叶脉书签,使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进而提高审美情趣。
(3)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叶片的选择,制作时溶液的浓度、加热时间,漂洗的工艺,染色效果等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出一套叶脉书签制作的最佳方案。
学生亲自动手,并积极参与集体讨论,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加深对相关生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验反应原理叶片的叶肉中含有大量多糖物质(淀粉)遇到腐蚀性液体就会发生腐烂。
经过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
叶脉(纤维)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
因此,可以将一些叶片坚硬、叶脉坚韧(网状叶脉)的树叶,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留下网状脉,制成叶脉书签。
三、实验仪器与用品试剂:1、仪器烧杯(500mL)6个、电炉1个、电子天平、镊子、牙刷、试管刷、玻璃板、报纸2、试剂树叶:比较坚硬、网状脉比较明显的叶片,如桂花树叶、白玉兰花叶、紫荆叶、芒果树叶、木瓜叶、榕树叶等。
NaOH固体、20%的双氧水注:需要配制的溶液浓度有:2%、4%、6%、8%、10%NaOH溶液四、实验探究的具体步骤1、基本步骤(1)选材: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的叶片,用清水洗净备用。
叶脉书签的制作化学实验

叶脉书签的制作化学实验英文回答:Leaf Vein Bookmarks: A Chemistry Experiment.Introduction.Leaves are thin, flat organs that are attached to the stems of plants.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photosynthesis, the process by which plants convert sunlight into energy. Leaves are also important for transpiration, the process by which plants release water into the atmosphere.The veins of a leaf are a network of channels that transport water and nutrients throughout the leaf. The veins are made up of a type of tissue called xylem. Xylem is a strong, flexible tissue that is able to transport water and nutrients against gravity.In this experiment, we will extract the veins from aleaf and use them to create a bookmark. The veins will be visible in the bookmark, and they will create a unique and beautiful design.Materials.Fresh leaf.White paper.Scissors.Clear contact paper.Iron (optional)。
探究叶脉书签制作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实验七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目的:一、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二、学会并掌握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性实验中的应用。
三、学会制作叶脉书签并探究出最佳的制作条件,从而达到又快又好地制备出精美的叶脉书签的目的。
实验要求:一、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二、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三、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四、实验报告与分析。
实验报告:一、探究问题的提出探究叶脉书签制作的最佳条件——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家庭小实验二、实验背景与探究意义实验背景:叶脉书签是一种利用碱的腐蚀性对树叶进行处理而成的书签,原理是利用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对叶形美丽的树叶进行一定的物理化学处理后,树叶的叶肉细胞的多糖物质被腐蚀掉,留下网状的脉纹,再通过染色制成各种颜色的书签。
具体步骤参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中“家庭小实验”提供的资料卡片(如图一)。
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学生可以选取不同种类的叶片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可以来自于身边的生活;本实验操作简单且具有趣味性、仪器装置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课后可以利用洗衣粉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故我们实验小组选取本实验为我们的实验课题。
探究意义:然而,教材中对于叶脉书签的介绍过少(如图一),列出的方法过于简单。
而在实际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树叶种类,处理时间,染色剂种类等。
如果不对这些因素进行探究,盲目地跟随教材进行实验,有可能会花费过多的课堂课后时间,甚至导致实验失败,这样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因此,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我们有必要进行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探究,基本得出实验的最佳条件,从而达到又快又好地制备出精美的叶脉书签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实验12 自制“叶脉书签”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类型:
拓展性实验
实验目的:
1.认识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
2.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验用品:
烧杯或耐碱溶液的可加热容器、镊子、玻璃板、试管刷或软毛刷;
树叶、10%的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解释
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
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碱液洗净。(使用氢氧化钠时要注意安全!)
3.将叶子平铺在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轻轻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问题与讨论:
1.怎保存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
2. 如何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第一篇: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一、活动背景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或叶脉书签制作是利用化学药剂腐化树叶肉质,留存叶脉,再加以染色、美化后用作书签的过程。
此活动核心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所需树叶在我校园内随处可见,采摘方便且不影响植被。
这种书签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
二、活动意义1、此活动可以让学生有丰富的探究空间,既能够回顾科学知识,熟练实验技能,且有一定的新颖性,还能经历综合实践,感受其魅力,对学生的德育、美育、读书兴趣、环境保护意识、探究精神、研究性学**能力、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巩固等方面都有直接的教育教学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
三、活动目的:1.通过叶脉书签的制作,了解和掌握简单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增强实验动手能力。
2.掌握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并欣赏植物之美。
3.了解腐蚀剂氢氧化钠的作用。
()材料用具新鲜树叶、氢氧化钠、水、染料、水彩、胶、卡纸、500毫升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画笔、培养皿、天平、滤纸、牙刷)四、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叶脉书签的原理,熟悉制作流程,学会浸煮和去除叶肉的技巧,熟练实验的基本操作。
(2)观察校园植物,能说出常见树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学**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小组的合作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以及筛选合适的方案进行探究。
(2)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够细化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步骤的具体化,研究器材的详细化,预设可能出现的困难以及找出应对的策略。
(3)使用流程图对制作流程进行概括,利用图示或者表格表达研究方案。
(4)利用设计图美化叶脉书签。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细心耐心以及坚持不懈的品质。
叶脉书签方案实验报告

制作“叶脉书签”设计方案一、探究问题的提出1、涉及的中学化学知识本探究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里面的一个小实验——叶脉书签的制作,其制作原理涉及到碱的腐蚀性问题。
碱会破坏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因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碱性的溶液能够将脂质带走,其实质也就是碱能与酯反应,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使叶肉容易被刷去。
通过制作叶脉书签,同学们可以对强碱NaOH的腐蚀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2、选题的意义(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交流的能力;(2)通过采集各种形态的植物叶片并制作成精美的叶脉书签,使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进而提高审美情趣;(3)加深对相关生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到强碱氢氧化钠的腐蚀作用,提高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4)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并积极参与集体讨论,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存在的问题查阅文献后可知,碱液浓度大小、加热时间长短、叶子的不同种类等因素都对叶脉书签有影响。
而在中学教材中,制作叶脉书签是让树叶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但是叶子种类及加热时间等都不清楚。
若将此实验应用到中学课堂中,则需要综合考虑加热时间、碱液浓度、叶子种类及染色效果等问题。
若反应时间过长,不利于课堂的展开,过短会令叶肉腐蚀不够充分;若碱液的浓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反应时间过长,且叶肉难以脱落;若碱液浓度过高,不仅浪费药品,且导致叶脉软化,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碱液浓度越大,危险性也越高。
叶子的种类也是实验成功的一大关键,选择比较坚硬、叶脉比较明显的叶片,会令实验事半功倍。
基于以上几点,本次探究性实验探究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加热时间、碱液的浓度、不同的碱液以及叶子的种类。
为了防止不同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本实验采取控制变量法。
二、实验反应原理叶片的叶肉中含有大量多糖物质(淀粉)遇到腐蚀性液体就会发生腐烂。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
叶脉书签制作研究报告
1.引言
书签是被广泛使用的小工具,用于标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的地方。
传统的书签通常由纸张或类似材料制成,但这种书签容易损坏或失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叶脉书签的制作研究,以探索一种更持久和可靠的书签制作材料。
2.方法
我们选择了使用植物叶片作为书签的制作材料。
通过在植物叶片上涂抹适当的透明胶水,并在叶脉的位置放置适当长度的线或绳子,制作成叶脉书签。
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植物叶片进行试制,并在制作过程中记录了所用的材料和步骤。
3.结果
通过制作多个样品,我们发现叶脉书签能够有效地标记书本中的页面,并且相对于传统的纸张书签更加耐用。
我们测试了不同颜色和类型的透明胶水,并发现透明度较高的透明胶水效果更好,能够更好地保护叶片的颜色和形状。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不同厚度和材质的线或绳子,并发现合适的线或绳子能够更好地固定叶脉书签。
4.讨论
叶脉书签制作材料的选择极大地影响了书签的质量。
我们建议使用植物叶片和透明胶水制作叶脉书签,可以保持叶片的原始颜色并增加书签的耐用性。
此外,选择合适的线或绳子也很重
要,可以确保书签牢固地固定在书本页面上。
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成功地制作了叶脉书签,并验证了其相对于传统纸张书签的优点。
叶脉书签不仅可以有效地标记读者的阅读位置,还具有更好的持久性和耐用性。
我们相信叶脉书签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推广,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叶
脉
标
本
制
作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制作叶脉标本
2、 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生物课有兴趣
二、实验原理:
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
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的植物叶
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留
下网状脉。
三、叶片的选取:
宜选择叶片大小定形,叶脉粗密,且处于生长盛期的无病害的叶
片,以木兰科、榆科榉属、桑科榕属、木犀属等植物的叶片制作效果
好。
四、药品:
NaOH(具强腐蚀性,使用时应特别小心)、红绿两种染料。
五、器材:
烧杯、电炉、大号镊子、牙刷、塑料盘子、玻璃棒、小塑料桶、
吸水纸(或草纸)、塑封机、塑封片等。
六、 操作步骤:
2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1、 选材: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的叶
片(如桂花叶、菩提叶),用清水洗净备用。
2、 配制溶液:称取35gNaOH和25gNa2CO3放入烧杯中,加入
1L水混溶,使之溶解,制成溶液。
3、 加热:把溶液放到电炉中加热,近沸时把叶片浸入溶液内,
此时把电沪温度调低些,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时间长短要根据叶片而
定,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变成褐色(或叶肉
有脱落)即可。
4、 漂洗:停止加热,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塑料桶
中漂洗干净(一般在两次以上)
5、 刷洗:将叶片放在塑料盘子中,加入一层水,把牙刷打斜(与
水平面大约成45度角),顺叶脉轻轻地刷净地肉,刷时注意:只向
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以免将叶脉刷坏。刷时先从背面开
始,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出法。刷洗干净后放到
吸水纸(或草纸)上晾干。
6、 漂白:用20%的双氧水(或漂白粉)漂白叶脉。
7、 染色绘图:可以用红药水、绿药水、品红和染料等对叶脉进
行染色,也可以在叶脉上绘图。
8、 待染色结束,晾干,最后用塑封片在塑封机上塑封保存,这
样一枚叶脉便制作完成了。
七:实验感想
通过本次开放性实验叶脉标签制作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东西。
看似简单的叶脉书签制作其实也包含了很多的学问,比如要选择什么
样的树叶才能容易刷叶脉,在煮叶脉的时候煮多久才能既容易刷洗又
能节约时间,这一点只有自己反复实践后才能得出结论。当看到自己
亲手制作的精美叶脉制作出来时,说实话,我非常的有成就感,虽然
那时自己的腰和手都很酸。因为我相信自己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
少回报,天道酬勤。
3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