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水份含量的感官鉴定

合集下载

潮粮玉米水分检验与储藏

潮粮玉米水分检验与储藏

潮粮玉米水分检验与储藏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2年第12期王城立一、玉米的籽粒结构对玉米储藏的影响玉米的胚约占整个籽粒体积的1/3左右,占全粒重的10~12%,组织疏松,玉米在储藏过程中的许多变化,如吸湿性、生霉、发酸、变苦以及呼吸量大小等关键变化都取决于胚部。

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是通过胚部进行的,干燥的玉米其胚部含水量小于整个籽粒或胚乳,玉米胚部含有整个籽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酸度始终高于胚乳,由于玉米胚部还含有较多的糖分、蛋白质和脂肪,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完整玉米生霉首先从胚部开始。

由于玉米的胚大,带菌量、破碎粒多于其他粮食,在保管中比其它粮食更容易发热霉变,轻者品质降低,重者失去食用价值。

因此,玉米较其它粮食作物难储藏,在储藏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降低粮食损失。

二、潮粮玉米水分使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检验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执行的是GB5497—85标准。

其中105℃恒重法为标准方法,它是在105℃温度下烘3小时(油料烘90分钟);而定温定时烘干法是采用130℃烘40分钟。

由于这二种方法测定操作时间长,不能适应生产工作中的需要,因此,我们近年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用的是谷物水分测量仪测定水分。

由于它测定时的快捷省时,工作中给我们在检验测定水分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测定水分时与标准方法比较存在一定误差。

首先要保证被测样品具有代表性,在使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时必须与标准方法测定出的样品结果相对照,用标准方法测定出的值来修正谷物水分测量仪的误差。

我们垦区玉米收获时的玉米水分一般在25%—35%之间,我们先用105℃恒重法测定出一个30%水分的玉米样品,该样品在用谷物水分测量仪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与标准方法对照,这样我们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测量水分在25%—35%之间的玉米所测量的结果就缩小了误差,另外再辅助感官检验的配合,我们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测定出的水分结果就相对准确了。

玉米的感官检验方法及其作为饲粮的注意事项

玉米的感官检验方法及其作为饲粮的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介绍了玉米的起源、品种的分类、感官检验的定义,重点介绍了玉米水分及生霉的感官检验。

玉米高水分及生霉对畜禽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总结出玉米在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感官检验;水分;生霉;危害;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7.17.055崔艳丽(吉林正方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梅河口135000)1玉米的简介及分类玉米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作物,株形高大,叶片宽长,雌雄花同株异位,为异花授粉的一年生禾本科植物。

俗称棒子、苞粟、苞芦、大芦粟、苞米、苞谷、玉茭、珍珠米等,学名玉蜀黍,起源于南美洲。

大约在16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公元1511年《颖州志》最早记载玉米。

最先传入东南沿海,后逐渐向内陆传播,我国种植玉米的历史已有400多年。

在世界谷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3位,平均单产居首位。

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2位。

玉米是最主要的食用、饲料作物,近些年也被大量用来制作乙醇,成为重要的能源作物。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玉米种皮颜色可将栽培玉米分为以下三类:黄玉米;白玉米;混合玉米。

根据玉米籽粒胚乳质地类型和稃壳的有无,可将栽培玉米分为九大类别:硬粒型;马齿型;爆裂型;粉质型;糯质型;甜质型;甜粉型;有稃型;半马齿型。

按生育期可将栽培玉米分为以下三类: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

2感官检验感官分析是利用人的内、外感觉器官和一定的方法接触待检样品,产生客观感觉,根据质量标准和以往实践经验,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待检样品的感官质量特性(如色泽、形状、气味、口感、质地、硬度等)进行评价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评价样品的可接受性和鉴定样品质量。

人的内感觉器官是指人体内部能产生各种感觉的各类器官的总称;外感觉器官是指人们的五官和皮肤。

此外,感官分析中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感官分辨能力。

喷浆玉米皮质量标准

喷浆玉米皮质量标准

喷浆玉米皮质量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喷浆玉米皮的质量要求,包括感官指标、水分含量、粒度与长度、杂质、卫生指标、营养价值、安全性能和贮存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评估和验收喷浆玉米皮的质量。

1.感官指标1.1 颜色:应呈现黄色或淡黄色。

1.2 形状:应呈片状,具有明显的玉米皮结构。

1.3 气味:应有淡淡的玉米香味,无异味。

1.4 杂质:应无外来杂质,如石头、金属等。

2.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应不超过14%。

测定方法可采用烘干法。

3.粒度与长度3.1 粒度:喷浆玉米皮的粒度应均匀,无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3.2 长度:喷浆玉米皮的长度应在2-5毫米之间。

4.杂质喷浆玉米皮中应无杂质,如石头、金属等。

如有杂质,应不超过0.5%。

5.卫生指标5.1 细菌总数:不应超过10000个/克。

5.2 大肠菌群:不应超过40个/100克。

5.3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5.4 霉菌:不应超过100个/克。

6.营养价值喷浆玉米皮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其中,蛋白质含量应在8%-12%之间,脂肪含量应在2%-5%之间。

7.安全性能喷浆玉米皮应无毒无害,不含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

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8.贮存性能8.1 贮存条件:喷浆玉米皮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8.2 保质期:喷浆玉米皮的保质期应在6个月以上。

在符合贮存条件下,保质期内的喷浆玉米皮应保持原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玉米水分与质量关系

玉米水分与质量关系

玉米是最常用的饲料谷物,是配制畜禽日粮时使用的最重要的能量原料.在鸡、猪日粮中玉米一般占50%~70%,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配合饲假设我们的浓缩料主要营养成分表2,浓缩料的推荐配方如表3,玉米水分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提高,全价料的粗蛋白和代谢能水平不断下降.由于玉米水分含量过高稀释了日粮营养浓度,我们必须针对此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后的配方见表5.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增加,豆油和豆粕的添加量必须相应的增加.2玉米水分含量过高会引发霉菌污染.霉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fungi,都称为霉菌.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玉米遭受霉2.2几种常见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2.2.1黄曲霉毒素急性毒性:有毒物,毒性是KCN的10倍,砒霜的68倍.表现:⑴肝实质细胞坏死;⑵胆管增生;⑶肝细胞脂质消失延迟,形成脂肪肝;⑷肝出血.慢性毒性:动物生长迟缓,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主要表现:1肝功能变化;⑵肝组织学变化;3食物利用率下降,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4免疫力降低.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2.2.2呕吐毒素对生长肥育猪而言,含有14ppm呕吐毒素的饲料饲喂后10~20分钟内即会出现呕吐、不正常的焦虑和磨牙现象.呕吐现象仅发生第一天Williams et al.,1988.持续低剂量饲喂会导致皮肤温度下降、胃食管部增生和血浆中α-球蛋白含量降低Rotter et al.,1994.呕吐毒素会强力抑制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在呕吐毒素的含量在0~14ppm的试验中,Williams et al1998发现饲粮中每增加1ppm呕吐毒素,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即减少6%,在含毒量10ppm以上即完全拒食.而且呕吐毒素是潜在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主要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粘膜和免疫器官产生影响,导致对传染病的易感性.2.2.3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其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在所有的圈养动物中,猪对玉米赤霉烯酮最为敏感,而受影响最大的部位主要是其生殖系统.较低浓度会诱发女性化现象,较高浓度会干扰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发育.后备母猪最为敏感,0.5~1.0ppm低含量下即可造成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Blaney和 Williams,1991.玉米赤霉烯酮会增加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及死胎的几率、初生仔猪的存活率较差、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肿胀Vanyi,1994.Golhl1990指出饲粮中10ppm的F-2毒素会延长母猪自离乳至配种的间隔时间,降低窝仔数和增加畸形猪的数量.F-2毒素使年轻公猪性欲下降、睾丸变小、睾丸生精细胞上皮细胞变性最后形成精子发育不良和不孕、生精细管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等.2.2.4T-2毒素T-2毒素属于组织刺激因子和致炎物质,直接损伤皮肤和粘膜.表现为厌食,呕吐,瘦弱,生长停滞,皮肤、粘膜坏死,胃肠机能紊乱,繁殖和神经机能障碍,血凝不良,肝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和免疫机能降低.2.2.5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是一种霉菌肾毒素,它分为A、B两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且在自然污染的饲料中常见.猪摄入1ppm的赭曲霉毒素A可在5~6天致死.饲喂含1ppm浓度的赭曲霉毒素的日粮,3个月后可引起烦渴、尿频、生长迟缓和饲料利用率降低.2.2.6霉菌毒素的相乘作用饲料或原料中往往不止只含一种毒素,至少含有2种以上,且很多毒素与毒素之间均具有相乘作用,例如黄曲霉毒素与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与T-2毒素、呕吐毒素与F-2毒素等等,这些毒素同时出现其毒力将大大超过单个霉菌毒素所具有的毒力.2.3霉菌毒素在畜产品中残留与人类食品卫生的关系动物摄入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乳汁以及蛋鸡中可检出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因而可能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可通过食物链而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潜在危害.据Rodricks1977报道,乳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与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残留量之比约为200:1;猪饲料中毒素与肝脏中毒素之比为800:1;肉鸡饲料中毒素与肝脏中毒素之比为1200:1;产蛋鸡饲料中毒素与蛋中毒素之比为2200:1;肉牛饲料中毒素与肉中毒素之比为14000:1.3玉米含水量感官鉴定含水量在14%以内:籽粒干燥,颜色正常.用牙咬有震动感和清脆的响声,碎粒大小不一,断面光滑.用手抓玉米籽粒或插进种子堆时有滑流刹手的感觉,在堆内搅动时会有“哗哗”的清脆声.玉米的胚部凹陷,干枯贴底.含水量在15%~16%:玉米较为干燥,颜色正常较新鲜.用牙咬时有震动的感觉,响声不清脆,用手抓握或搅动时流利发滑但不“刹手”,胚部收缩凹陷,用手指可轻微掐入,指甲边缘有发亮的油迹.含水量在17%~19%:玉米粒感觉不十分干,但也不很潮,颜色新鲜.牙咬时有响声,不震牙.胚部有凹陷,用指甲很容易掐入,指甲带有湿痕.含水量在20%~24%:玉米籽粒发潮湿,颜色鲜艳有光泽.用手触动种子堆时,声音低沉,感觉潮涩,向玉米堆插入时感觉有阻力,胚部与粒面基本相平,牙咬时易碎,稍有低沉的响声或无响声,碎渣常连在一起.含水量25%以上:玉米籽粒潮湿,籽粒颜色鲜艳,光泽强并发亮,胚部饱满或稍有突起,用牙咬时很容易压扁,无响声 ,手很难插入种子堆内.含水量在30%左右:玉米籽粒特别潮湿,籽粒涨大,粒色鲜艳明亮,胚部膨胀突起,用指甲掐胚部有水渗出.。

玉米检验流程及方法

玉米检验流程及方法

玉米检验流程及方法一、外观检验。

咱先来说说玉米的外观检验哈。

拿到玉米的时候呢,就像挑水果一样,先整体瞅瞅。

看看玉米粒是不是饱满圆润的呀,如果瘪瘪的,那可能就有点问题哦。

再看看颜色,正常的玉米颜色是那种金黄或者淡黄的,要是颜色怪怪的,像有点发黑或者发绿,那可就得小心啦。

还有啊,看看玉米的表皮有没有破损或者发霉的迹象。

要是有发霉的小黑点或者白毛,这玉米质量肯定不行呀。

就像人穿衣服破了个洞或者长了霉斑,肯定不好看也不健康嘛。

这一步呢,就靠咱这双眼睛仔细瞧啦。

二、水分检验。

接下来就是水分检验啦。

这个有点小难度,但也有简单的办法哦。

可以拿一粒玉米用手捏一捏,如果感觉软软的,还有点湿漉漉的,那水分可能就比较多。

要是捏起来硬硬的,干干的,水分就比较少。

还有个稍微专业点的方法呢,就是用牙咬一下。

如果咬的时候感觉很轻松,而且玉米粒有那种粘牙的感觉,那水分肯定不少。

要是咬起来咯嘣脆,像吃薯片一样,那水分就比较合适啦。

不过咬的时候可别太用力,把牙崩坏了可就不好玩喽。

三、容重检验。

容重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看看玉米的重量和体积的关系啦。

咱可以找个小容器,把玉米装进去,装满之后称一称重量。

如果同样的容器,装的玉米重量比较重,那就说明容重比较大,玉米的质量可能就比较好。

这就好比同样大小的盒子,装的东西越重,说明东西越实在嘛。

四、杂质检验。

最后就是杂质检验啦。

把玉米摊开在一个干净的地方,仔细地挑一挑,看看有没有什么小石头、小土块或者玉米须之类的杂质。

这些杂质多了,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呢。

就像炒菜的时候,菜里混进了沙子,多影响口感呀。

总之呢,玉米检验就是这么个事儿。

咱就像给玉米做个全身检查一样,每个环节都仔细点,就能知道玉米的好坏啦。

这样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卖出去,心里都有数呢。

玉米水分测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玉米水分测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玉米水分测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玉米水分则是玉米质量和保存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玉米水分含量对于种植、收获、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玉米水分测定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了解玉米水分的重要性及其测定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玉米的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玉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关于玉米水分测定的全面了解,进一步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玉米水分的重要性,包括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接着将详细介绍玉米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的比较。

最后,将探讨玉米水分测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玉米水分测定的重要性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玉米水分测定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玉米水分的测定方法和技术,可以更好地保障玉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并为玉米生产和加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本文也旨在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提高玉米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能够增强读者对玉米水分测定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2.正文2.1 玉米水分的重要性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水分含量对于种植、储存、加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玉米的水分含量会直接影响到其营养成分的保存和品质的稳定性。

如果玉米的水分含量过高,不仅容易引发霉菌的滋生和食品的变质,还会增加储存粮食的成本和减少其商品价值。

另一方面,如果玉米的水分含量过低,不仅会导致玉米的质量下降,同时也容易引起玉米粒的开裂与破裂,影响后续的加工过程和食用质量。

因此,准确测定玉米的水分含量,可以帮助种植者确定最佳收获期和储存条件,帮助加工厂和食品工业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以及帮助监管部门确保市场上的玉米产品符合标准和安全要求。

模块1.2 玉米分级及感官检测

模块1.2 玉米分级及感官检测
准要求进行水分、容量、杂质、不完善粒等指标进行感官检测;能根据国家标准对玉米进行
分级。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按照 GB 1353-2009 玉 米的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水 分、容量、杂质、不完善 粒等指标进行感官检测; 2.能根据国家标准对玉米 进行分级
1. 学 生 了 解 我 国 玉 米 基 本 生 产状况; 2.掌握玉米营养、加工应用上 的品质特征; 掌握玉米主要感官检测指标 的定义及要求。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设计(1.2)
单元标题:感官检测
单元教学学时
4
本次课标题:玉米的分级及感官检测
在整体设计中的位置
第次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检测实验室
通过模块 1.2 的教学,学生了解我国玉米基本生产状况;掌握玉米营养、加工应用上的
品质特征;掌握玉米主要感官检测指标的定义及要求;能按照 GB 1353-2009 玉米的国家标 教学目的
案例——对某企业收购将用于食品加工的玉米原料质量进行感官检测 教学材料
资料:1.GB 1353-2009 玉米;2.GB/T 5490-2010 粮油检验一般规则;3.随堂测试题(3 个)。
序号 1
步骤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工具材料
获取相关 资料报告
感官检验的概念、特点及原 理;感官检验的方法与标准;
我国玉米国家级质量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最基础的玉米国标、饲料用玉米国标以及工业用玉米 国标。这三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玉米国标是大宗玉米的通用 标准,广泛适用于商品玉米 的收购、贮存、运输、加工以及销售。而饲料用玉米标准和工业用玉米标准针对性更强,在玉米国 标的基础上,又有一些变化和调整。这三个标准共同点是以水份、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等作为 衡量玉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其不同点在于饲料用玉米除保留容重等主要指标外,还增加了粗蛋白质 这一技术指标,而工业用玉米则舍弃了容重这一指标项,

玉米的品质判别检查玉米的品质重点是检查玉...

玉米的品质判别检查玉米的品质重点是检查玉...
检查玉米的品质重点是检查玉米的水分和是否霉变判断玉米含水量可用看咬掐3种方法
玉米的品质判别检查玉米的品质重点是检查玉...
玉米的品质判别
检查玉米的品质重点是检查玉的水分和是否霉变,判断玉米含水量可用“看”、“咬”、“掐”3种方法。玉米含水量高于15%不易保存,不可长期存放。
易变质程度
发霉的第一个征兆就是胚轴变黑,然后胚变色,最后整理玉米成烧焦状。
我国饲料用玉米国家标准规定
玉米感官性状应籽粒整齐、均匀;色泽呈黄色或白色,无发酵、霉变及异味异臭。水分含量~般地区不得超过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水份含量的感官鉴定
含水量在14%以内:籽粒干燥,颜色正常。

用牙咬有震动感和清脆的响声,碎粒大小不一,断面光滑。

用手抓玉米籽粒或插进种子堆时有滑流刹手的感觉,在堆内搅动时会有“哗哗”的清脆声。

玉米的胚部凹陷,干枯贴底。

含水量在15%~16%:玉米较为干燥,颜色正常较新鲜。

用牙咬时有震动的感觉,响声不清脆,用手抓握或搅动时流利发滑但不“刹手”,胚部收缩凹陷,用手指可轻微掐入,指甲边缘有发亮的油迹。

含水量在17%~19%:玉米粒感觉不十分干,但也不很潮,颜色新鲜。

牙咬时有响声,不震牙。

胚部有凹陷,用指甲很容易掐入,指甲带有湿痕。

含水量在20%~24%:玉米籽粒发潮湿,颜色鲜艳有光泽。

用手触动种子堆时,声音低沉,感觉潮涩,向玉米堆插入时感觉有阻力,胚部与粒面基本相平,牙咬时易碎,稍有低沉的响声或无响声,碎渣常连在一起。

含水量25%以上:玉米籽粒潮湿,籽粒颜色鲜艳,光泽强并发亮,胚部饱满或稍有突起,用牙咬时很容易压扁,无响声,手很难插入种子堆内。

含水量在30%左右:玉米籽粒特别潮湿,籽粒涨大,粒色鲜艳明亮,胚部膨胀突起,用指甲掐胚部有水渗出
另外也有这样的鉴别经验
一看:玉米粒顶部的细纹越多越干。

二抓:抓一把紧握,外溢多的玉米较干。

三咬:牙咬时声音清脆,杠牙的玉米较干。

四再看:胚芽干燥,干白色,横断成碎粉状,表示水分约为13%。

五掐:用手指甲掐玉米胚部上部两边凹边:稍有点痕迹,表示水分约为14%:若痕迹较大,有破皮现象,水分约为15%:若掐玉米胚部上端发软,粒色阴暗,水分约为16%。

如果您使用的玉米水分高请与公司技术部联系,技术部会帮助您把配方做适当的调整。

可以避免由于玉米水分高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不好导致的经济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