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质量标准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国家商品玉米标准是指为了保证玉米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下面将介绍国家商品玉米标准的内容和意义。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要求:国家商品玉米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外观要求,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
玉米应该具有明亮的黄色、均匀的颗粒大小和完整的形状。
2. 内部质量要求:国家商品玉米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内部质量要求,包括含水量、杂质含量、霉变程度等。
玉米的含水量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玉米的保存和使用。
杂质含量和霉变程度也是评判玉米质量的重要指标。
3. 营养成分要求:国家商品玉米标准规定了玉米的营养成分要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等。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营养成分的含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4. 农药残留标准:国家商品玉米标准规定了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
农药残留是评判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指标,过高的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国家商品玉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玉米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 保证食品安全:国家商品玉米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玉米的质量和安全。
这对于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促进产业发展:国家商品玉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
通过规范和统一的标准,可以提高玉米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3. 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商品玉米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标准规定了玉米的质量要求,消费者可以根据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玉米产品,避免因低质量的玉米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4. 提高玉米产品的附加值:国家商品玉米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玉米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符合标准的玉米产品,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总之,国家商品玉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玉米质量和安全、促进产业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提高产品附加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规范和统一的标准,才能确保玉米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玉米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质量:包括颜色、形状、粉尘和污垢等。
2. 气味:应无异味或有明显异味。
3.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玉米的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4%。
4. 糊化度:玉米的糊化度要求在70%-90%的范围内,糊化度低于70%可以表示为口感硬,而高于90%则可能导致玉米流失淀粉和变得更加脆弱。
5. 硬度及密度:玉米的硬度和密度会直接影响其耐储存性和食用价值。
一般硬度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密度指标数值越大越好。
6. 酸度和霉变指标:玉米的酸度和霉变指标是储存品质的重要指标。
酸度指标不得超过0.5%,霉变指标不得超过3%。
7. 饱和质量:饱和质量是指玉米内部的油脂含量,通常要求其不得超过2.5%。
最终的玉米储存品质评估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指标,并量化出一个综合评定值,以便帮助农民和生产企业判断储存品质的好坏。
玉米收购标准

玉米收购标准玉米质量标准:1、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2、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破损粒:籽粒破损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 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杂质。
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4、据玉米种皮颜色分为三类: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并包括略带红色的黄色玉米。
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并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白色玉米。
混合玉米: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
5、质量指标5.1 各类玉米按容重定等,其质量指标见以下标准:容重杂物水分生霉一等品 ?710g\L ?1% ?13% ?2% 二等品 ?685g\L ?1% ?13.5% ?2% 三等品 ?660g\L ?1% ?14% ?2% 5.2 各类玉米以二等为中等玉米,低于三等的为等外玉米。
5.3 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6、检验方法6.1 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 5490执行。
6.2 扦样、分样按GB 5491执行。
6.3 容重检验按附录A执行。
6.4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 5494执行。
6.5 水分检验按GB,T 5497执行。
玉米水分含量大于16.0,的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
6.6 互混检验按GB,T 5493执行。
6.7 色泽、气味鉴定按GB,T 5492执行。
二、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A1 仪器和用具GHCS,1000型容重器(漏斗下口直径为40mm)。
谷物选筛:上层筛孔直径12.0mm,下层筛孔直径3.0mm。
(整理)国际标准gb1353-玉米质量指标

目前,获得人们的偏好、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的意愿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类:①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②从其他事物中所蕴含的有关信息间接获得;③通过直接调查个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的意愿获得。3.1鉴别玉米中的霉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毒素
A.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范围,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霉变玉米中还往往同时存在呕吐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DON)是单端孢霉稀族真菌毒素中一种分子量较小的代谢物,是由各种镰刀菌,尤其是禾谷镰孢菌产生的。其产毒菌株适宜在阴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当谷物的水分含量为22%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谷物即可产生大量的呕吐毒素。呕吐毒素养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人中毒后会产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腹泻,还可有全身无力、口干、流涎,少数患者有发烧、颜面潮红等症状。畜禽呕吐毒素中毒后一般表现为厌食、呕吐、腹泻,影响免疫和
3.不同等级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玉米破碎粒和整粒谷物中串珠镰孢菌B1毒素的含量研究表明,碎粒及其它谷物废料中的霉菌毒素是整粒谷物的30-500倍。这主要是因为整粒谷物有起保护作用的外层果皮。所以饲料厂和养殖场对玉米的选择要建立严格的检测指标(主要有水分、容重、霉变、胚变、破碎度、杂质和虫蛀等指标)。玉米副产物主要有DDGS、DDG、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粕等。这些副产物在美国和欧洲能够被很好的利用,且使用价值很高。但在国内,由于我们的玉米在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感染较多的霉菌,这些被感染的玉米大多被用来生产玉米副产物,且由于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化学性质较稳定,不受玉米加工过程的影响,这些霉菌毒素大多存留在玉米副产物中,甚至被浓缩,含量是普通玉米的三倍以上。粮食在收获期间遭受连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的粮食如小麦、玉米、花生、大麦、大豆等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有毒有害物质。霉菌对玉米的污染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玉米本身传带。寄附在玉米种子上的霉菌,常随播种而传至田间,成为玉米霉害的来源,重新导致作物带菌,而这种带菌的玉米在收获后,又从田间回到仓库。二是自然媒介的传播。霉菌孢子广泛存在于空气之中,植物从生长到收获、储藏,与各种自然物广泛接触,霉菌可随气流、雨水、尘埃、以及昆虫等有害动物传播到玉米上来。三是储藏环境的感染。粮库、堆栈的内外境,常存在一个相对平衡的霉菌区系,常常造成谷物的感染。
《玉米》质量标准

生霉粒与卫生标准中霉变粒的区别?
• “生霉粒”指粒面生霉的颗粒。《粮食卫生标准》中的“霉变
粒”为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或子叶)、无食用价值的 颗粒。
• 生霉粒与霉变粒有本质区别,检验中关键要观察霉变现象是否
伤及胚或胚乳,未伤及胚或胚乳的是生霉粒,伤及胚或胚乳的 是霉变粒;
• 两个指标的归属不同,生霉粒归属不完善粒,霉变种皮下 有明显青色霉菌的颗粒如何归属?
• 这种颗粒是在玉米脱粒、烘晒、过筛、整
理等环节,将玉米粒面的霉菌“擦”掉了, 按照《粮食卫生标准》中的霉变粒的定义 霉菌已经伤及胚和胚乳,该玉米颗粒应归 属霉变粒。
• 3.2.6热损伤粒: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
GB/T 5498 粮食、油料检验 容重测定法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LS/T 3701 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
• 3 术语和定义
•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容重 • 玉米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
•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包括下列几种:
包括自然热损伤和烘干热损伤粒。 3.2.6.1自然热损伤粒:储存期间过度呼吸,胚部或胚乳显 著变色的颗粒。
• 3.2.6.2 烘干热损伤粒:加热烘干时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
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 不完善粒检验是在检验过小样杂质的样品(100g
左右)中,按标准规定逐项检出不完善粒,合并称 量。
指标。卫生标准强调无食用价值,质量标准强调使用价值,不 符合卫生标准的玉米虽不能供人食用,但还可以作饲料或工业 用原料。
• 注意:当依据GB1353-2009《玉米》进行全项目检验时,应
玉米质量标准新国标

玉米质量标准新国标
根据新国标,玉米的质量标准如下:
1. 外观要求:
- 玉米粒饱满,色泽鲜艳黄色,无异味;
- 粒面光滑、整齐,无病斑、虫蛀现象;
- 毛细管呈白色,根部无裂纹。
2. 生物学指标:
- 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霉变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含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 化学物质(如钾、硫、镁等)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3. 功能性指标:
- 含水量:≤14%;
- 酸价:≤4mgKOH/g;
- 色泽评分:≥85分;
- 标准筛上未通过量:≤2.0%;
- 杂质含量:≤0.5%。
以上是玉米质量标准的概述,具体的标准细则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用途和行业有所不同。
购买或销售玉米时,建议参考具体的区域性和行业性标准。
三等玉米标准

三等玉米标准三等玉米是指玉米的质量标准中的一种等级,它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玉米的外观、质量、含水量等指标进行评定的。
根据国家标准,三等玉米的外观应该完整,无霉变、异物和有害生物的污染,籽粒应该饱满,色泽应该均匀,无破损和变色。
而且,三等玉米的含水量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应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在市场上,三等玉米通常用于加工成玉米淀粉、玉米油等产品,因此其质量标准非常重要。
首先,关于三等玉米的外观标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外观完整、无霉变、异物和有害生物的污染是保证玉米质量的基本要求。
如果玉米表面有霉变、异物或者受到有害生物的污染,不仅会影响玉米的口感和食用安全,还会降低玉米的营养价值,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玉米的外观进行检查和筛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其次,关于三等玉米的籽粒饱满、色泽均匀的要求,这也是影响玉米质量的重要因素。
饱满的籽粒和均匀的色泽,不仅是玉米的外观美观的体现,也是玉米品质良好的标志。
饱满的籽粒意味着玉米的养分丰富,口感好,色泽均匀则说明玉米的生长环境良好,没有受到严重的病虫害侵害。
因此,在种植和收获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选用优质的玉米种子,合理施肥、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玉米的籽粒饱满、色泽均匀。
最后,关于三等玉米的含水量要求,这也是影响玉米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含水量过高会导致玉米易发霉、变质,含水量过低则容易导致玉米干燥、变形。
因此,在玉米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对玉米的含水量进行合理控制,采取适当的储存和加工措施,保证玉米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三等玉米标准是保障玉米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玉米的外观、质量、含水量等指标进行评定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玉米生产和加工过程的管理,提高玉米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玉米产品。
玉米种子与玉米质量的标准

于 置于 十净 的答 器 中 ( 刭
而且气温高于东北地 区,一般 晾晒 5 6  ̄ 天就可以达 到 1%以下 。正 常 年 景 时 ,河 北 玉 米水 分 在 1%~ 5 6 1 %, 8 山东 玉米 的水 分在 l %一 6 4 1%。
东 北 玉米 由于 采 用机 器烘 干 , 杂质 较 少 , 一般 不
面 覆盖 干 净 的湿 2 ℃ 以上 的环境 0
超 过 l 有 的地 区杂质甚 至小 于 05 %, 1%。华 北玉米 采 用 自然 晾干 , 晾晒 过程 会 掺人 大 量杂质 , 因此 华北 地 区的玉米 杂质偏 多 , 有时超 出 1 %。
的杂 种种 子 , 允许 的范 围是 4 %以下 。纯 度是否 合格 , 只能 等玉 米苗 长 出后 ,在 田间考察 生 长 整齐 情 况来 检验 。 净 度是 指种 子 中是 否 混入砂 、 、 秆 以及破 碎 土 秸
三等。但玉米容重受年景影响较大 , 比如 20 年由 03
于 天气 原 因 , 致 玉米 水 分 较 大 , 重 减 少 , 导 容 吉林 省
1玉 米 种 子 质 量 标 准
对 玉米 种 子质 量 的可通 过 形 状 和 颜 色 来 鉴 别 。
普 通 玉 米杂 交种 的籽 粒类 型可分 为 马齿 型 ,半 马齿 型 和硬粒 型 。从 外形来 分 , 长木楔 、 有 木楔 、 木楔 、 短 近 圆 、 肾形 。如果 自交 系或杂 交种 中混入 了异 品种 圆 种子 , 以根 据籽粒类 型而鉴 别 。玉米 种 的颜 色 通常 可 有红 、 、 、 等 , 黄 白 紫 纯度越 高 的种子 颜 色越 均一 。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质量标准
水分% 12~16
玉米粒杂质% ≤3
淀粉含量% (干基)≥70
灰分 %(干基) 1.2~1.6
蛋白质%(干基)8~11
脂肪%(干基)4~6
玉米加工淀粉收率
1吨玉米能加工得以下产品:
0.67吨淀粉0.12吨浓度为40%玉米浆
0.060吨胚芽(0.025玉米油0.035玉米油饼)
0.045吨蛋白粉0.0.08吨纤维渣
(0.67淀粉加工成甜味剂0.59吨,发酵成燃料酒精为0.38吨)
制糖用淀粉乳
波美芽/°Be 19~21(15℃)
蛋白质(干基)/% ≤0.5
脂肪(干基)/% ≤0.09
PH 5.0±0.3
二级种子质量要求
种龄 7~8h
Ph 7.2左右
光密度:OD净增值0.5左右
残糖:消耗1%左右
噬菌体检查:无
镜检;菌体后长旺盛,排列整齐
革兰氏染色:阳性反应
糖液的质量要求
色泽:淡黄色透明液
糊精反应:无
还原糖含量:18%以上(双酶法25~38%)DE值 97%以上
DX值 95%以上
PH值 4.6~5.0
蛋白质含量 0.5%以下
粉糖转化率 92%以上
玉米种植与甜高梁种植对比
玉米亩产:一般为1500斤,最高达到2000斤左右
早熟品种为80~100天,中熟为100~120天,晚熟为120~150天生长温度在10~45℃都能生长
根系深入表面土壤2米以下,脊土也可以栽培,耐旱
一亩地产味精为331公斤谷氨酸。
(产一吨谷氨酸要3亩地的玉米)
甜高梁亩产:4~5吨茎杆,茎汁含量为65%左右,茎杆含糖17~21%,可制糖300公斤左右,制糖后的废渣可以制优质纸和纤维板原料,还可养殖奶牛,可增产鲜奶1.5~3.5斤左右。
高梁籽亩产为200~500公斤,籽粒含淀粉为60%左右。
植株高达4米以上,其所含碳水化合物为玉米的3.2倍,早熟品种为90天左右,中熟为120天左右,晚熟为150天左右
早熟品用于饲料制作为佳,中熟与晚熟品用于酒精发酵和制糖、味精、纤维板(亩产150平方米)等。
一亩地可210公斤左右谷氨酸。
(一吨谷氨酸要5亩地的甜高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