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四物态变化内能内能的利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内能及其利用

做功冲程中将______转化内为能________;压缩冲机程械中能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
机械能
内能
考点四、内能的利用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
1.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有火花塞,而柴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2.燃料不同: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而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 3.吸气不同:汽油机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柴油机只吸进空气。 4.点火不同:汽油机属点燃式点火,柴油机属压燃式点火。
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 物体___能_转_量_化_既到不另会一凭个空物消体灭,,而也在不转会化凭和空转产移生的,过它程只中会,从能一量种的形总式量_保__转持__移___为__其__他__形。式,或者从一个
不变
[说明] (1)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 要的定律之一。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人教版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实验方法】___________。 【实验装置】
控制变量法
【测量器材】 测温度:_______, 测时间:_____。 【实验关键】 温度计 (1)实验设计:加热质量_____的水和食用油,升高_____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停表
相同
相同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2)测量数据:
低温 Q
热量
J
增加
减少
考点三、比热容
c
1、比热容 (1)概念:
一定质量 的某种物质,在温度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升量高和时升高的温度乘积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单位: (3)比热容是
焦耳/千克摄氏度,写作J/(kg.℃)或者 J[(㎏.℃)]-1
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题复习

内能的利用一、选择题1.(2016自贡)关于功和能的认识,错误的是()A.相同时间内,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的机械能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多C.在热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B2.(2016▪淮安)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每个冲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其中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答案:B3. (2016淄博)一杯酒精倒出一半,剩余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C.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答案:B4.(2016嘉兴)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且可以相互转化。
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答案:D5.(2016益阳)如图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答案:C6. (2016连云港)将一瓶酒精用去二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A.都不变B.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C.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D.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密度、比热容不变答案:A7.(2016枣庄)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滑下滑梯B.弯折铁丝C.做功冲程D.压缩空气点火答案:C8.(2016宿迁)如图,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程试管口,这个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相同的()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答案】C9.(2016湘西州)人们发现内能可以做功,并制造出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热机,下面这些机械中不属于热机的是()A.电动机B.柴油机C.汽油机D.蒸汽机【答案】A10. (2016阜新)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答案】C 11. (2016海南)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循环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过程的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B12.(2016邵阳)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016年7月,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专题05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解析版)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比热容是本单元重点内容,无论比热容的概念还是比热容的应用,都属于常考热点。对此考点的考查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无论考查题型怎样,其命题点大都是: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相关计算、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等。
能量守恒定律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描述不同形式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列举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的常见实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守的规律,所以认识能量转化和转移以及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守恒的认识理所当然成为常考热点。命题点主要有: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辨别、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
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解析版)
一、课标考点分析
考点内容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分子热运动理论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子热运动理论是常考热点,在历年中考试卷中,无论试题形式怎样,都会出现考查此考点的考题。考题形式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题中。主要命题点有:对分子热运动理论的理解、物质的扩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
2.分子的大小:分子的直径很小,通常以10-10m来量度,所以一个看似很小物质中都会包含大量的分子,如一个小水滴中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
实验演示:取50ml的水与50ml酒精,倒入量筒中,轻轻摇晃几下,静止后观察量筒中液体体积,发现水喝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这是酒精与水的混合过程。实际上是酒精分散到了水中,从微观的角度看,酒精分子分散到了水分子中间,这一现象说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间都有间隙。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4 内能的利用(讲练)【无答案】-【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内能的利用(讲练)(原卷版)1.了解:热机工作原理;热值概念。
2.会:热值的简单计算。
3.理解:四冲程热机内能与做功特点;热机效率;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4.掌握:热机能量转化方式与物体内能的变化。
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热机1.热机:利用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内燃机根据其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类。
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
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靠惯性运动,吸进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冲程—外界对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气体温度;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为,气体温度,气体做功,内能转化为;排气冲程—靠惯性运动,排出废气。
(2)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几乎一样,但有三个区别:1)吸气冲程:汽油机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进的仅仅是空气;2)压缩冲程:汽油机压缩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汽油机压缩的仅仅是空气;3)做功冲程:汽油机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用喷油嘴喷油。
要点诠释: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1.热值(q ):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叫热值;热值单位是: 。
(1)燃料燃烧放出热量:Q 放 =qm ;(Q 放 是燃料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q 是热值,单位是J/kg ;m 是质量,单位是kg 。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kg 是指燃料的质量,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 ,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等于热值的数值;某种燃料是指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意思是燃料要完全烧尽,否则1kg 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课件《内能 内能的利用》

命题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3.如图,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 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大 ,其原因 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分子引力 。
变化 出热量,内能 减少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 减少
热传递
做功
用热水袋取暖;晒太 阳;烧水,水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搓手取暖;弯
实例
变热;烤火驱寒;哈气取暖等
折铁丝,铁丝变热等
联系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 与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3.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 原子 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 这是 扩散 现象,天气越热,花香越浓,是因为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清 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 力;100 mL 水和 100 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 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间隙 。
②物理意义:表示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 ℃所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是 4.2×103
J;
③应用:水常用来取暖、作冷却剂,是因为 水的比热容较大 。
2.热量的计算公式:Q= cmΔt 。其中 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c 表示比热容,单位是 J/(kg·℃);m 表示质量,单位是 kg;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单位是℃。
物理中考复习《内能的利用__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5.[2010·天津] 如图6-5甲所示,将两个 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 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 存在___引__力___;如图乙所示,在一个配 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 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 烧起来,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_内__能___增大。
6. [2009·天津] 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
(3)核电站能量转化过程: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3.太阳能 (1)来源: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聚__变____,释放 出的巨大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2)利用方式 ①直接利用:一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如太 阳能热水器等;二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 电能。 ②间接利用:化石能源、生物质能都间接来源于太 阳能。
4. [2013·邵阳] 多数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
证持续工作的,其中,完成将汽油机燃烧产生的废气
排出汽缸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 D)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5.[2013·青岛]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A.电池充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34.8%
[解析] (1)汽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属于内燃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 械能。(2)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水 的体积算出水的质量(m=ρV),再根据公式 Q=cmΔt 求出吸收 的热量。(3)汽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根据公式 p =FS可求出压强。(4)轿车启动时,将电磁铁的电路接通,电动机 可工作。(5)汽车前进时发动机所做的功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的比值等于发动机的效率。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初中内能、内能的利用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内能、内能的利用知识梳理常规知识点一、内能1.分子(1)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米。
(2)分子的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①扩散现象可在气体间产生,如:炒菜时,我们闻到了菜的香味。
②扩散现象可在液体间产生,如:一滴红墨水滴入水杯中,整杯水变红了③扩散现象可在固体间产生,如:一堆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体变黑注: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例:铁丝很难拉断,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铁块同时又很硬难以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于铁丝中。
2.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单位:J。
注: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从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无论何时,引力与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
(2)大小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注:对于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热传递,例如:烧开水;②做功,例如:不停地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变热做功和热专递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注:①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②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③温度升高同时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④温度升高但是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3.热传递现象(1)定义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四(物态变化)

实验专题四(热学)熔化实验一、基础知识:二、当堂训练1.小梦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该实验若选用(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实验小组应选用(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min;加热至第4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第4min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min物质的内能。
(4)小明想利用乙装置,继续对试管内的水进行加热,探究水的沸腾规律。
经过加热,小明发现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
(5)AB段和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表明了冰和水的不同。
(填一个物理量)(6)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由图像丙推知,冰的比热容为J/(kg•℃)。
[c水=4.2×103J/(kg•℃)]汽化实验一、基础知识:二、当堂训练1.今年的新冠疫情肺炎发生以后,小朱同学对日常使用的酒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酒精是由构成的(填微粒名称)。
(2)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密度小于水的无色透明液体,以上性质中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的是。
(3)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的实验。
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有关。
(4)小朱同学猜想液体蒸发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于是进行如下的探究: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和酒精,一段时间后观察和比较两杯液体的多少。
2.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2)在组装图甲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 ”或“B ”);图中使烧杯受热均匀的是 。
(选填”纸板”或“石棉网”)(3)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 (选填“A ”或“B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