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改良法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9月~2005年10月,对我院1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肝内胆管及胆总管行超声引导下PTCD,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38~78岁。

临床症状:面部、巩膜、皮肤黄染,腹痛6例,因腹部肿瘤来科检查10例。

超声检查显示:胆管内径8~13 mm。

梗阻部位位于肝总管2例,位于肝右叶肝内胆管4例,位于肝左叶4例,肝左右叶肝内胆管堵塞6例。

1.2仪器及方法:(1)SIEMENS-Adar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5.0 Hz,常规采用3.5 Hz,配备穿刺引导装置(不锈钢穿刺架)。

(2)中心静脉导管(18G)。

常规术前行超声检查,最好行彩超检查,辨别门静脉系统、动脉系统与胆管系统的比邻关系,测量胆管的内径,常规避开大血管确定最佳部位及穿刺途径、选择穿刺的胆管支进针点及胆管刺入点)。

检查患者凝血及心、肺功能,对有出血倾向者,术前、术后用维生素K和立止血,病情较重者建立静脉通道。

术前半小时可给予肌肉注射镇静、止痛药。

1.3操作步骤:于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5~10 ml进针点局部麻醉。

进针点必要时可行尖刀切开皮肤(破皮0.5 cm以内),将穿刺针放入穿刺点皮肤小口内,调整探头,确认穿刺路径,患者平静呼吸,当胆管壁显示最清晰时,嘱患者屏住呼吸,探头固定不动,穿刺针沿引导线方向迅速进针达胆管内,此时应将穿刺针尖端的斜坡面调整到引流管的预定走行方向,拔出针芯,导入导丝,进入套管内的导丝和出套管的导丝(即进入胆管内的导丝)应保证足够长的距离(一般5~10 cm)以防止操作过程中导丝滑脱,拔出套管针,将中心静脉导管的软管延导丝套入胆管内一定距离(5~10 cm),然后拔出导丝,在引流软管出口端接上注射器似抽,观察是否有黏稠的液体流出(一般胆管内压力高时无需抽吸,即可见有液体自溢),确定引流出胆汁后,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

彩超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应用

彩超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应用

【 中图分类号】 R 5 7 ; R 4 5 【 文献标 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0 4 - 0 4 1 5 — 0 2 恶性梗 阻性黄疸是 由各种恶性肿瘤
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 P T C D)能 定靶胆管 , 并测量进针深度 。 患者取平卧
现代 实用医学
2 O 1 3年 4月 第 2 5卷 第 4期

41 5 ・
彩超 引导下 P T C D 治疗恶性梗 阻性黄 疸 的应用
黄声岳 , 陈建波, 胡爽征, 陈志鑫 , 毛旭道
【 摘要 】 Leabharlann 的 探 讨彩色多普勒超 声( 彩超 ) 引导下经皮肝胆管 穿刺引流术 ( P T c D) 的操作技术及应用价值 。方法 彩超引导下 1 次穿刺成功率 9 5 . 2 4 %( 2 0 / 2 1 ) , 2次成功率 4 . 7 6 %( 1 / 2 1 ) 。
下 应用 可提 高 引流 成 功 率 。
彩超引导下 P T C 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操 作简便 、 安全有效; 与 x线结合
【 关键词】 黄疸 ;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皮肝胆管穿刺 引流术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0 4 . 0 3 3
对 2 1 例恶性梗 阻性黄疸患者进行 P T C D治疗 。l 5例彩超引导下进行 , 6例彩超 引导下穿刺成功后 , 与 x线结合 下进行 。 其中 1 例 置入 内外引流管。 结果 除1 例彩超下因靶胆管细小( 44 m m) 无法置入引流管外, 均成功置 管。 其 中 2例彩超下置管后 引流量少, 经 x线 透视下调整 引流管位置后则通畅 。未出现 出血 、 胆 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一周后 患者症状 、 体征 明显改善, 血 清胆 红素平均下降 8 2 . 5 i J mo l / L 。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姚洁洁;陆奉驹;余鸽;周净【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影像》【年(卷),期】2006(015)004【摘要】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对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恶性肿瘤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患者,在普通彩超仪3.5MHz凸阵探头引导下行PTCD术.结果 13例患者共行14次PTCD,其中1例左叶置管后滑出改行右前支穿刺置管,1例因肝内胆管内径小于4mm,穿刺失败后选用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手术成功率92.8%(13/14),术后观察黄疸明显消退.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对不宜手术的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是较好的选择,它具有灵活、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300-301,封三)【作者】姚洁洁;陆奉驹;余鸽;周净【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超声波室;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超声波室;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超声波室;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超声波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 高常峰2.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50例临床治疗体会 [J], 李培玉;刘赟;魏伟3.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临床价值分析 [J], 李成;郑红;梅华;何永林;周鹏;高雪梅4.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J], 吴绍锋;李柳生;黄智勇;罗文高;魏达友5.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研究 [J], 张筠;曹军英;里子彧;刘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 以往胆管引流需依靠幵腹手术完成,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是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实时超声仪的应用和导管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可以在不依于胆管X线造影的先决条件下直接完成。

【目的】1.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2.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引流。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引流,控制感染。

4.为胆道支架植入建立良好的通道。

【适应证】凡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淤积并且不能手术或不宜马上手术者,均适于PTCD治疗,主要适应证为:1 .临床上各种良性或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肝内胆管直径在4mm以上需要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胆道引流者。

2.胆道梗阻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尤其是高龄和休克等危重病人,须紧急胆道减压引流者。

3.超声检测肝内胆管直径4mm左右,但肝门区胆管直径大于10mm,且细针诊断性胆管穿刺抽出混浊或脓性胆汁也应置管引流。

【禁忌证】1 .绝对禁忌证很少。

2.相对禁忌证(1)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全身衰竭者。

(2)有大量肝前腹水者。

(3)不能配合穿刺者。

【器具】1.穿刺针17G或18G,长20cm,针尖呈斜面带有针芯。

2.导丝直径,长40〜60cm,前端柔软呈J形。

3.引流管7〜9F,前端卷曲成猪尾状,有侧孔。

4.扩张管特氟隆制,6〜8F,长10〜15cm。

5.套管针可选17G或18G穿刺针,紧套于针外壁的导管为聚乙烯或四氟乙烯薄壁导管,长度与穿刺针相同,管尖呈锥形,前端可卷曲成猪尾,有侧孔。

【术前准备】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黄疸严重者术前3d幵始肌注维生素K,术前2d静脉滴注胆道排泄性抗生素。

3.术前禁食8〜12h,术前半h肌注阿托品,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超声检查资料选择相应穿刺部位及进针路径。

5.术前应向病人做必要的解释,如病人情绪紧张可用小剂量镇静剂,根据操作需要及可能,教会患者如何配合穿刺。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

供 了可 靠 的技 术 保 证 ; ) 色 多普 勒超 声 能 区分 扩 3彩 张的胆 管及 周 围的重 要血 管 , 高 了穿 刺 的安 全 性 , 提 虽 然彩 色 多普 勒 超声 引导 下 的 P C T D是一 种 微创 技
术 , 其 本 身 依 然 可 引起 一 系 列 并 发 症 如胆 汁 性 腹 但
经影 像学 诊 断 , 总 管 中下 段 癌 1 胆 5例 , 门 高 位 胆 肝
管癌 7例 , 头 癌 9例 。壶 腹 部 癌 2例 。均 引 起 肝 胰 外阻 塞 性 黄 疸 , 有 重 度 黄 疸 , 胆 红 素 在 2 0 均 总 5
mmo/ 直接 胆 红 素 / 胆 红 素 比值 > 0 5 lL, 总 . 。B 超
维普资讯
J u n lo qh rM e ia l ge 2 0 Vo. 8, . 8 o r a fqiia dc lCol 。 0 7, 12 No 1 e
超声 引 导 下 P 平 金 慧 涵 戴 途 竺来 法
消毒铺 巾 , 刺 点 以 2 的利 多 卡 因局部 麻 醉后 , 穿 % 尖
刀破皮 ( 口长 约 5 切 mm) 在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的 实 。 时引导 下 , 察 针 尖 位 置 , P 观 将 TC穿 刺 针 经 皮 经 肝 逐 步 穿 刺进 入 预 先 选 择 的 扩 张 的肝 内胆 管 内 , 出 拔 P C穿 刺 针针芯 , T 可见胆 汗流 出 , 即将 导 丝穿 刺入 随 胆管内, 在超 声 的监 测 下 , 观察 导丝 前 进 的 位 置 , 然 后将 引 流 管 沿 导 丝 插 入 胆 管 内 , 引 流 袋 固 定. 接 P D术 后 常规胆 道 造 影 , x光 线 下 观 察 胆 道 树 TC 在

PTCD的操作技巧探讨

PTCD的操作技巧探讨

PTCD的操作技巧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是一种介入治疗技术,用于治疗胆道梗阻和急性炎症。

该术式通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并置入引流管,将胆汁引流至体外或十二指肠。

临床上通常按引流方式分为外引流、内引流和内外引流三种,是所有胆道梗阻后续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

外引流是将引流管放置在梗阻部位之外,将胆汁引流至体外引流袋。

适用于肝门部梗阻或化脓性胆管炎等情况,可多支引流。

内引流是将导丝顺利通过梗阻进入十二指肠,采用内引流将胆汁引流至肠道。

适用于胆道梗阻断引起胆管扩张及阻塞性黄疸等情况,是本术的主要适应证。

但恶液质、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不良、无适当的穿刺通道、弥漫性胆道狭窄等情况不宜采用本术治疗。

术前准备包括完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补充维生素K、术前禁食禁水、给予适当的抗生素等。

器材方面,千叶针用于经皮肝穿利胆道造影,并可通过微导丝引入导管或在其外套以套管针引导穿刺。

套管一般长度为15~20cm,外径为6F或7F,用于胆管穿刺并引入导丝。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道梗阻和急性炎症的介入技术,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同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器材选择。

胆道引流管通常采用多侧孔短导管,外径为6-14F,长度为30-40cm。

现在流行使用较软且抗折曲的聚酯材料制作,外引流管头端常为钩形或猪尾形,侧孔一般有12个,多位于弯曲部内侧,以防止与胆管密切接触造成引流不畅。

头端通常有一根尼龙丝由内腔引出至运端,再由锁定装置固定,使头端形态固定,防止导管脱出。

在拔管时应注意先松开锁定装置,使尼龙丝松开方可拔出,以免该线切伤胆道。

内外引流管的侧孔位于导管头端及干部,其中间留有3-5cm的无孔区置于胆管狭窄部位,头端应入十二指肠,所有的侧孔应置于扩张的胆管内。

新型的引流管在透视下有明显的标记点表示其必须进入导管的位置。

导丝可以采用常规导丝或超滑、超硬导丝,与引流管相应直径的扩张器亦常备,但不一定使用。

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术(PTCD)对恶性阻塞性黄疸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术(PTCD)对恶性阻塞性黄疸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W E O I C AL L A ̄ O O A T O , q Y 8 C E E N  ̄ E 8医 学检验 I
C H 工NA H E A LT 工 N口 UB T口 V
经皮肝 穿刺胆 管 内外 引流 术 ( P T C D) 对恶性 阻塞性 黄疸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赖 玲
治疗手段 。 该院2 0 1 1 年3 月一 2 O 1 2 年3 月采 取 经 皮 肝 穿 刺 胆 道 引流 3 讨 论
期 的临床 表现之一, 可采用肿 瘤切除 术治疗, 但恶性 阻塞性 黄疸
选择该 院2 0 1 1 年3 月一 2 O l 2 年3 月采取 经 皮 肝 穿 刺 胆 道引 流 术 患 者 全 身 情 况 差 , 肝 功 能异 常 , 往 往 不能 采用 手 术 治 疗, 经 皮 肝 穿
度 恶 性 阻 塞 性 黄疸 手术 病 死 率 可 达 2 0 %。 近 年来 微创 介人手 法 发 展迅 速, 经 皮 肝 穿 刺 胆 道 引 流 术 成 为 治 疗 恶性 阻 塞 性 黄 疸 的 重 要 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 取得满意疗 效, 现 报 道 如 下。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 般 资 料 ・
贵 州 省黔 东南 州人 民 医 院 , 贵 州凯 里 5 5 6 0 0 0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经 皮 肝 穿 刺 胆 管 内外 引 流 术 ( P T C D) 对恶性 阻塞性黄疸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 0 1 1 年3 月一 2 0 l 2 年3 月收 治 的2 7 例 恶 性 阻 塞性 黄 疸 患者 , 采 用 经 皮 肝 穿 刺 胆 管 内外 引流 术 ( P T C D) 进 行 诊 断 和治 疗。 结 果 本 组 2 7 例恶性阻塞性黄疸 患者有2 5 例 患者 黄 疸 明显 减 轻 , 其他 症 状 也 明 显减 轻 , 复查胆红素 、 碱性磷酸酶 、 丙 氨 酸 转 氨 酶 均 明显 下 降。 随访6 月, 本组2 7 例患者 中1 8 例存活, 2 例失 访 , 7 例 死 亡 。 结 论 经 皮 经 皮 肝 穿 刺 胆 管 内 外 引 流 术 可有 效 诊 治恶 性 阻 塞 性 黄疸, 改善肝功能, 延 长 患 者生 存 时 间 。 【 关 键 词 1经皮肝 穿刺 ; 胆 管 内外引流 术 ; P T C D; 恶性 阻塞 性黄 疸 【 中 图分 类号 】R 7 3 5 【 文 献 标 识 码】A 【 文章 编 号】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O 1 ( c ) 一 O 1 1 9 — 0 1 全 身瘙 痒等 症 状 也 明显 减 轻 , 大便 明显转 黄 , 复查 胆 红 素 由术 前 的 ( 4 8 0 . 5 ± l 2 O . 5 )u mo l / 虾 降为 ( 2 0 0 . 0 ± 9 5 . 5 ) u mo l / L, 碱性 磷 酸

三维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探讨

三维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探讨

[ 中图分 类号】 R 75 3
[ 文章编号 ] 17 7 9 (0 0 0 6 2— 13 2 1 )6—16 0 0 1— 3
[ 文献标识码 ] A
D i1.9 9 ji n 17 79 .0 00 .0 o:0 3 6 /. s. 6 2— 132 1. 6 00 s
Th ii l l eo eCI r u f3一D ta o n na Va Ulr s u d—g i e P ud d TCD o ain n sr cieJ u dc fr M l a tOb tu tv a n ie g

6 17 . lL降至术后 两周的 2 . 2.v / mo 2 6—2 12 o L 无严重并发 症发生。结论 0 . wn] , / [ 关键 词] 三维超 声 ; 恶性梗 阻性 黄疸 ; 经皮肝胆 管穿刺置 管引流
功率 高, 术后 并发症发 生率低 ; 对不 宜手 术的恶性 阻塞性黄疸病人 是较好 的选择 , 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西南军 医2 1 0 0年 1 第 l 1月 2卷
第 6期
J u J f layS o m ̄ Mitr u o i
i o tw s C ia V I1 N . N v 2 1 nS uh e t h n , o. 2, o 6, o 0 0

1 9. 6
t nl n o gn  ̄spic :loeve J . ul odH at r e a adenef yhls a vri r i i l w[ ] B lw r el O- h
志 ,05,8 5 :2 20 3 ( )3 2—3 3 2.
欧阳晓勇. 妊娠梅 毒对胎儿 的影 响及防治措 施 [] 中国 J. [] 兰建平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6 7 3 R 5 .
阻塞 性黄 疸是 由各 种 恶 性 肿 瘤 、 管结 石 及 胆 胆
断 , 总管 中下段 癌 1 例 , 胆 1 胆管 下段 较 大结石 3例 , 壶腹 部癌 4例 , 门部 肿瘤 压迫 6例 , 引起肝 外 阻 肝 均
塞性 黄疸 , 有重度 黄 疸 , 胆 红 素在 2 0 总 5 mmo/ 直 lL, 接胆 红 素/ 总胆红 素 比值 > 0 5 . 。彩 超 、 T均显 示 肝 C 内外 胆管 明显 扩 张 。
入 预先 选择 的扩 张 的肝 内胆管 内 , P 因 TC针 尖端 有 特 制 的糙 面 , 声 引 导 下 针 尖 清 晰可 见 , 出 P C 超 拔 T 穿刺 针针 芯 , 可见 胆 汗流 出时 , 即将引 导导 丝送 入 随 胆管内, 除 P 拔 TC针 , 在超 声 的监 测 下 , 观察 导丝 前 进 的位 置 , 后 将 静 脉 穿刺 留置 套 针沿 导 丝 插入 胆 然
床 应用 价 值 。方 法 应 用 经 超 声 引 导下 的 P C T D及 自制 的导 管 进 行 阻 塞 性 黄 疸 的治 疗 , 现 在 较 小 的 胆 管进 行 穿 刺 , 实 置 管引 流 , 现 减 压 引 流 , 速 改 善 胆 管 梗 阻 状 态 , 后 期 植 入 胆 管 支 架 创 造 条 件 或 为 施 行 根 治 性 手 术 争 取 时 间 。 实 迅 为 结 果 在 兰 州 电机 厂 职 工 医 院 3 6例 行 P D 治 疗 的 患 者 中选 取 2 做 超 声 引 导 下 改 良法 P C TC 4例 T D治 疗 , 治 疗 的 安 在 全 性 , 高穿 刺 准 确 率 , 小 患 者 创 伤 等 方 面 进 行 对 照 比 较 分 析 , 用 自制 的 导 管 实 现 内 、 引 流 , 高 引 流 效 果 及 提 减 并 外 提
临床 应 用 范 围 , 低 治 疗 费 用 等 方 面 进 行 探 讨 , 后 患者 引 流 效 果 好 , 发 症 少 , 效 地 改 善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 护 肝 降 术 并 有 保 肾 功能 , 同程 度 地 延 长 患 者 的 生 存 时 间 , 有 显 著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结 论 超 声 引 导 下 改 良法 P D 在 彩 色 多普 勒 不 具 TC
维普资讯
第2 4卷 Βιβλιοθήκη l 4期 20 0 8年 7 月
甘肃科技
Ga u Sce e a c ol gy ns inc nd Te hn o
V . 4 N o 4 Z2 .1
J1 u. 20 08
超 声 引导 下 改 良法 P C T D治 疗 阻塞 性 黄疸
P D行胆 道梗 阻减 压 引流 术是 降低 死 亡 率 的常 见 TC 措施 , 近年来 国内介入 性超 声诊 断 与 治疗 发展 迅 猛 , 尤其 超声引 导下 介 入 性 治 疗 具 有 实 时 、 全 、 安 准确 、 创伤小 、 费用 低等 特点 , 已经成 为重 症 阻塞 性 黄疸 治 疗 的有效方法 。传 统 P C T D多 在 X 线下 行 盲 穿 , 通 过造影 剂显示 胆管 , 法 , 此 费时 费力 , 刺 成功 率低 , 穿 受较 多造 影 剂 及 过 量 的 X 线 照射 , 作 用 较 大 , 副 改 用经超 声引导 下 经 皮 一 肝 胆 管 穿 刺 , 大 降低 了 x 大 线下 盲 穿 的上 述 弊 病 , 穿 刺 成 功 率 达 到 9 以 使 6 亦在 6 F以上 , 以较 细 的胆 管 不 易 进 入 , 创 伤较 所 且
1 2 材 料 准 备 .
管炎 性狭 窄引起 的不 同部 位胆 管 狭窄 或者 闭塞所 致 的一 组疾病 , 常并 发化 脓 性胆 管炎 , 患者 不 及 时治 如
疗, 将在短期 内因出现 感染 性休 克 , 功 能衰 竭或 肝 肝 肾综 合 征 而 死 亡 。如 在 E C R P无 法 治 疗 时 , 过 通
超 声 实 时 动 态 引 导 下 进 行 , 刺 准 确 性 高 , 果 显 著 并 发 症少 ; 便 易 行 , 伤 小 , 其 适 用 于 年老 体 弱 , 瘤 晚 期 不 穿 效 简 创 尤 肿
能耐 受 手 术 者 或 拒 绝 手 术 者 。
关 键 词 : 声 引 导 下 穿 刺 ;TC 改 良导 管 ; 塞性 黄疸 超 P D! 阻
美 国 GE—lgq 0 o !4 0型彩 色超声 诊 断仪 , 日本 岛
津 I 0 MA 数 字 减 影 X 光 机 , 8 P O0 1 G TC穿 刺 针 、 1 G静 脉 穿 刺 留置套 针 , 6 较短 的超 滑 导丝 ,5 F一导 管鞘 , 支撑 导丝 , 交换 导丝 , 良后 的导 管 ( 改 自制 导管 采用胆 道 支架 释 放 导 管 于末 段 周 边 开数 个 侧 孔 , 可
高 小 平 张 宝洲 郭 乐 艳 张 建 军 , 自忠 , , , 杜
( . 州 电机 厂 职 工 医 院 , 肃 兰 州 70 5 ;. 肃 省 中 医 院 , 肃 兰 州 7 0 5 ) 1兰 甘 30 0 2 甘 甘 3 0 0 摘 要: 目的 评 价 常 规 X 线 下 行 P C T D治 疗 阻 塞性 黄疸 与改 良法 经 超 声 引导 下 P D 治疗 阻 塞 性 黄 疸 的优 势 及 临 TC
1 3 方 法 . 术 前 给予必 要 的支 持 治 疗 , 前 行彩 色 多普 勒 术
据文献 报道 成功率 在 3 一6 之 间 , 之 患 者 常接 用 于内 、 引 流) O O 加 外 。
超 声 常规 扫描 肝 脏 , 择最 佳 的穿 刺 点 及待 穿 刺 的 选
常规 消毒铺 巾 , 刺 点 以 2 的利 多 卡 因 +0 穿 . 上 , 因常规 P C 但 T D使 用 的猪尾 巴导管较 粗 , 细 的 胆 管 , 最 7 布 比卡 因 各 5 , 匀 局 部 麻 醉后 , 刀 破 皮 5 ml 混 尖 ( 口长 约 2 切 mm) 。在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的实 时 引 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