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日本危机的启示

合集下载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补救措施及对经验启示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补救措施及对经验启示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补救措施及对经验启示一、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一)银行业受地产泡沫破灭和巴塞尔资本要求影响,出现破产和信贷紧缩。

1.日本地产泡沫破灭。

日本土地价格从1991年开始下降,以抵押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不良贷款资产开始上升。

在地产泡沫破灭之前,没有银行倒闭,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向银行提供财政援助几乎为零。

在地产泡沫破灭之后,虽然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提高财政援助以帮助该破产银行,但银行倒闭的数量仍然开始增加,并在这十年间达到了顶峰。

2.巴塞尔资本要求。

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规定,日本银行业开始减少贷款,使日本的中小企业和刚创立的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

(二)财政政策效力减弱。

当日本经济缓慢复苏时,日本政府1990年希望通过公共投资帮助提振日本经济,但当时日本主要公路和桥梁已经修建完成,由于公共投资的乘数下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未能帮助提振经济。

同时,由于大部分公共投资集中在农村地区,相比对工业和服务行业的公共投资效率较低,不仅增加了预算赤字,使得公共投资的效力被分散,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刺激作用很低。

表1:日本公共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期间(财政年度)1956-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直接影响0.696 0.737 0.638 0.508 0.359 0.275 间接影响(私人资本)0.453 0.553 0.488 0.418 0.304 0.226 间接影响(劳动力投入) 1.071 0.907 0.74 0.58 0.407 0.317 私人资本0.444 0.485 0.452 0.363 0.294 0.262期间(财政年度)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1-2005 2006-2010直接影响0.215 0.181 0.135 0.114 0.108间接影响(私人资本)0.195 0.162 0.122 0.1 0.1间接影响(劳动力投入)0.192 0.155 0.105 0.09 0.085私人资本0.272 0.242 0.219 0.202 0.194 从表1可以看出,公共和私人投资的回报率在下降。

日本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日本银行全力实施的金融政策总动员对促进日本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当前对日本银行采取的危机应对政策进行综合评价仍为时尚早,且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但日本银行应对危机过程中在央行业务和政策措施方面的一些特点值得关注和借鉴(一)确保下调政策利率与维持市场功能的平衡金融危机后,日本银行与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保持一致,大幅调低政策利率,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下调至0.1%,政策利率保持极低水平。

日本银行吸取了曾经实施的零利率政策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经验,意识到超低利率会降低短期金融市场功能,并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日本银行没有再次采取零利率政策。

在向金融市场提供充裕资金的同时,日本银行采取了对金融机构在央行活期存款账户的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等措施,有效避免了市场利率的过度下跌(二)重视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此次金融危机显示出确保流动性对维持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市场上对于流动性的担忧具有很强的传染力,会危及金融稳定。

日本不是此次危机的发源地,主要是受欧美市场的冲击,因此,日本银行的重点是维持市场功能。

与很多中央银行一样,日本银行显著加大了本币流动性操作力度,同时,为了减少美元资金的供给压力,与美联储签订货币互换协定,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美元资金投入。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日本金融机构没有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显示出日本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考查和日常的流动性监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与国外中央银行的合作加强与国外金融交易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随着金融市场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相互依存性日益提高,为顺利实现资金筹措和企业融资,各国中央银行充分意识到加强合作的必要性。

此次危机中,日本银行为稳定金融市场,通过货币互换协定提供外币资金,引入和扩充跨境担保方式等,向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

同时,在信息交换和金融调节等方面亦加强了与各国中央银行的合作。

日本寿险业破产潮危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日本寿险业破产潮危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SHANGHAI INSURANCE MONTHLY ·APR日本寿险业破产潮危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孙正华上海保监局日本寿险业的发展已有135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寿险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研究其寿险业的盛衰变迁,对于深化我国寿险业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寿险业发展历程(一)日本寿险黄金时代(19601960——1989年):战后高速增长1.寿险保费高速增长,净利润攀至峰值日本寿险行业起始于1881年明治生命保险公司的成立。

二战后,得益于国内经济的迅速复苏、高储蓄率和人口的高增长,日本寿险业出现了大规模的扩张与发展。

1960—1989年,日本寿险行业高速扩张并达到了趋于饱和的程度,寿险保费年同比增长20%以上。

1989年日本寿险保费已占世界市场近30%,成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寿险市场。

随着经济上行周期时的保费规模与投资收益的持续增长,日本寿险行业的净利润于1990年增长至3.56万亿日元,达到135年的峰值,随后开始逐渐减少。

2.预定利率和风险资产双高,风险持续积聚一是行业竞争导致预定利率升高。

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较低,投资环境良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经营情况优良。

但70年代开SHANGHAI INSURANCE MONTHLY ·APR 14%,两全险和年金险占比不到10%。

2)增加变额年金销售,将投资风险转移给保单持有人。

3)增加外币保单销售,由保单持有人承受汇率风险。

每五年发布一次“完全生命表”,每年发布一次“简易生命表”,经验数据更新及时且累积丰富,从而有效防范了相关风险。

1999年后死差益成为保险公司支柱性的利润来源,详见表2。

三是提高运营效率,增加费差益。

由于保费增长乏力,日本寿险公司致力于降低费用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增加费差益或缩减费差损。

首先,降低经营成本,包括减员、关闭营业场所、从东京迁出办公人员等。

以日本生命为例,其对人力成本和办公经费等经营费用进行大幅削减,从1996年的8195亿日元降至2014年的5634亿日元,降幅高达31.3%。

16、日本核危机事故应对过程及其启示

16、日本核危机事故应对过程及其启示

应怠管理特别策划:互墨工噩E日囝日盟编者按: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厦爆炸事故,因事故而直接或问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十未知数。

此事故震惊仝世界,引起人们对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仅单纯就地震损失或者伤亡人数来看,与2rI『18年我国的渡川地震差别不大.而且日本此1次地震的死亡率远低于泣川地震.遽得益于日本多年来建立的比较完善的灾害监刹与预警机制、巨灾应急决策制度以及奎民较高的应急素质。

但是,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危害堪比25年前的切尔诺皿利事件(目前两核事故的等缓均为最高级7级).其给日本乃至全世界造成的各种损失伤害目前尚无法估计,并又一次引发了世界各界对核电厂的广泛关注与深^探对。

天定的背后是否也臆舍着人祸.比如核事故发生后日本相关鄙门是否度时采取了措施、手法是否得当?暂且无法定论。

可以肯定的是,日本有成功应对地震的能力,但是在应对核事故方面显然是不够成功的,面对一次次交发的巨变事故.我们该如何吸取经验教训、提高预警能力、加强应对措施、将危害损失降到最低?这是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太课题.也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亟需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本刊特别就“日奉2011・5辑强菅露砖罩重万方数据应急管理YlNGJIGUANU日本核危机事故应对过程及其启示可薛澜沈华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就像是一个精心编制的风险分析和应急管理的案例,把自然界和人类系统的巨灾风险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又一次感到我们在风险认知方面的知识贫乏,在应对相关突发事件时的能力局限。

可以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及其相关应对必将成为应急管理研究中的经典案例。

本文希望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此次核泄漏事故的应对,探讨其对应急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启示,并对中国相关机构提出政策建议。

后核危机时代日本新能源格局的转变及启示

后核危机时代日本新能源格局的转变及启示

后核危机时代日本新能源格局的转变及启示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保护与低碳经济的重视,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

而在日本,这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也正在经历着从后核危机时代到新能源时代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新能源格局正在逐渐形成,这其中既有挑战,也有启示。

一、后核危机时代的日本2011年3月,日本遭遇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遭受波及,发生重大核事故,成为后核危机时代的日本。

这场灾难不仅给日本的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深刻影响着日本的能源结构和发展道路。

在后核危机时代,日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能源问题。

一方面,核能成为了受到舆论关注和抵制的禁忌;另一方面,日本的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依赖度过高,更是无法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新能源成为了日本的必然选择。

二、新能源的发展状况在新能源的发展方面,日本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在政策层面,日本实行了多元化的政策,如约定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用电量等的固定价格、实施可再生能源发电普及政策等,以便于确保新能源的稳定发展。

在技术层面,日本注重技术创新,扩大了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范围,并通过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合作,实现了技术上的互补和提高。

在具体的发展情况方面,日本已经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太阳能方面,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电站场所,在2016年,日本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42.9G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5%。

在风能方面,日本也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基础设施,截至2018年,日本风电发电量已经超过4.7GW。

三、新能源格局的转变与启示在新能源的发展中,日本的能源结构正在逐渐变化。

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成为日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成熟,日本的新能源格局将会逐渐形成。

首先,新能源将会成为日本能源结构的主体。

在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放弃了核能,而新能源不仅环保,而且资源充足,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启示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启示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启示福岛核泄漏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它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是双重的,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日本民众对政府处置灾害的应急能力、本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信任度已经下降;国民对重灾区的人们猜疑重重,甚至出现歧视倾向,加重了受灾民众的心理负担;民众对日本政府未来的社会心理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期望。

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方面的启示,如加强政府与技术专家的对话与交流,充分尊重专家权威性的前提下,确保对话的开放性、平等性,以此达成协议,形成共识;正确处理工程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与矛盾;科学预测技术风险,做好技术的安全评估;普及社会心理学知识,提高民众的心理抗压能力等。

标签:社会心理;福岛核事故;影响与启示福岛核泄漏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它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是双重的,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影響。

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1〕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如期进行,日本政府也向民众承诺加快“去污”进度,让民众早日回归故里,但是精神上的创伤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愈合,因为天灾固然让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赖,可是当天灾的背后夹杂着人祸时,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样了,有责备,也有更深刻的反思,更有抹之不去的心理痛楚。

一、福岛核事故:天灾与人祸日本是一个土地面积有限而科技相对发达的窄长型岛国,虽然只有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但是其核电站有55座,有效解决了电源不足的困境。

2011年3月11日下午1点46分,由于东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引发10—38.9米的海啸,致使55座核电站中的11座自动关闭,最终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氢气爆炸。

该核电站共有6台核电机组,其中的第1、2、3号机组在地震发生时还处于正常发电状态,4、5、6号机组因为在维修之中而没有启用。

日本“311大地震”折射出的政府形象建设问题

日本“311大地震”折射出的政府形象建设问题

教学中心:_______分数:_______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业论文论文题目日本“311大地震”折射出的政府形象建设问题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日本“311大地震”折射出的政府形象建设问题吴林立 12380941282【摘要】:3.11大地震对日本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总体来看,如果核泄漏能够得以控制,其对日本经济影响很大,但程度有限,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有限。

日本虽经历长期萧条,但实力犹在,有足够的能力应付这场灾害。

产业链条断裂、停电等造成的影响将是短期的,但是,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长期影响以及中长期的财政风险则不可低估。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大海啸核泄漏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

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这次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相叠加的复合型灾害是二战后日本60多年来的最大灾难。

毫无疑问,这场大灾难也将给步入复苏通道的日本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一、造成的影响(一)短期影响第一,东北地区铁路、公路等社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物流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这将给救灾和灾后重建带来困难。

第二,停电带来的连锁反应。

福岛第一核电站被摧毁,周边共13个核反应堆或损毁或停机,再加上东北及关东地区其它能源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使是比较保守的估计,日本也将有 6%左右的电力供给处于瘫痪状态。

关于日本核危机的论文_综合论文

关于日本核危机的论文_综合论文

关于日本核危机的论文_综合论文摘要:后危机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审视、反省已成为一种潮流。

日本核危机的爆发,有其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但处理核危机中所暴露的问题,令人深思。

随着日本核危机的加深以及日本东电公司擅自向太平洋排放污水,核辐射遍布全球。

恐怖、焦虑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这不仅仅是“天灾“,而更多的是“人祸”。

其背后隐涵着深刻的社会危机。

这一方面进一步印证了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的确定性;另一方面,从制度层面,尤其是对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反思,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伴随着人类社会矛盾的凸显,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议题,又一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彰显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尊严已成为社会正义的强烈呼声。

西方理论家的制度、结构理论,提供了发思当前全球社会矛盾的的有效方法。

抨击威胁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弘扬马克思人本思想,使核危机远离人类生活,实现反映时代特征和要求的发展模式惠及全球的目标,是当今时代所提出的新课题。

[关键词]:日本核危机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人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发展模式自日本发生地震引发海啸,导致核泄露以来,几乎全球都已陷入了核危机的恐慌之中。

各种媒体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危机不断加深的信息。

从现有观点来看,是天灾还是人祸,问题的焦点在哪里,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核危机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不能仅就问题本身分析危机发生的缘由,而应从后危机时代的时代特征及其走向来分析,从制度与结构关系的理论层面反思这一危机。

反思性是西方学者进行理论研究的视角之一,吉登斯在他的社会结构理论中体现了制度、结构、行动之间关系的思想,强调了社会实践的反思性:“行动者不仅始终监控着自己的活动流,还期望他人也如此监控自身。

这是反思性的基础所在。

反思性的另一个基础是行动的理性化,它是指行动者对自身活动的根据始终保持‘理论性的理解’。

” [1]反思核危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年 7 月 14 日2011 年日本危机的启示作者:Stephanie Balaouras、Rachel A. Dines、Masami Kashiwagi 面向安全和风险领域的专业人员© 2011 Forrester Research, Inc. 保留所有权利。

Forrester 、Forrester Wave 、RoleView 、Technographics 、TechRankings 和 Total EconomicImpact 是 Forrester Research, Inc. 的商标,所有其他商标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共享此面向安全和风险领域的专业人员目录面向所有组织的启示背后的含义BC/DR 准备工作使日本避免了更坏的后果注释和资源Forrester 采访了在日本运营的 11 家供应商和用户公司,其中包括 CAC 、Equinix 、Fujitsu 、IBM 、NEC 、Nirvanix 、NTT Communications 和 Telstra 。

相关研究文献“警钟:您尚未做好应对灾难的准备”2011 年 2 月 9 日“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是 2010 年和 2011 年的最高 IT 优先事务”2010 年 9 月 2 日“危机通讯:构建有效的方案”2010 年 5 月 3 日2011 年 7 月 14 日2011 年日本危机的启示有助于加强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计划的十大重要启示作者:Stephanie Balaouras 、Rachel A. Dines 、Masami Kashiwagi共同作者:Chris McClean 和 Jessica McKee2822011 日本危机的启示面向安全和风险领域的专业人员面向所有组织的启示2011 年 3 月 11 日,一场 9.0 级地震袭击了日本北部。

这场地震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而且是自 130 年前有记录以来的历史上第四大地震。

1地震触发了强烈的海啸,越过防波堤涌入数英里内陆的城市和村镇,造成估计 28,000 人死亡或失踪。

2海啸还使福岛核电站陷入紧急停运状态,引发核危机。

虽然核电站故障造成的破坏和伤亡人数只是 1986 年切尔诺贝利灾难所造成损失的一小部分,但这是历史上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定为最高严重等级的唯一两起事故之一。

日本从这些事件恢复过来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有种种可供借鉴的启示,但在自危机开始的数月内,Forrester 已确定了 10 大直接启示,无论 BC/DR 和风险经理如今身处世界何地,他们的组织都可以从这些启示中得到借鉴。

启示 1:重新评估长期存在的风险评估假设出于对潜在自然灾害的预见,工程师们精心设计了福岛核电站,于 1971 年首次投入试运行,能够承受 8.7 级地震和 5.7 米(19 英尺)高的海啸。

但是,袭击该地区的 9.0 级地震产生了14 米(46 英尺)高的海啸。

洪水迅速漫过核电站的防波堤,切断了核电站唯一冷却系统的供电,并使其柴油发电机陷入停运。

工程师们假设防波堤足够高,因此将柴油发电机安装在了地面上。

在看到 2004 年袭击印度洋的 9.3 级地震和导致的 30 米(98 英尺)海啸之后,他们可能对之前开展的风险评估进行过修改。

Forrester 发现,如果企业与 BC/DR 专业人员一起每隔两到三年更新一次运营风险评估,这些专业人员将是幸运的。

您可能必须利用重大新闻事件来让企业愿意不断更新这些评估,从而充分应对企业面临的新风险和不断加剧的风险。

作为此流程的一部分,人们可能会对有关哪里会出现自然灾害的现有假设存在质疑。

CAC 业务规划部的 Manabu Saito 告诉我们,“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地震会在日本的任何地方发生。

”启示 2:在分析风险场景时需考虑连锁反应事件大多数日本企业都对地震和海啸双重灾难有所防备。

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预计到这一双重灾难还会引发核危机,导致交通中断,影响食物和能源供应,割断海底通讯电缆(切断了日本的网络总容量中 30% 的容量),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汽车和电子行业)。

许多与 Forrester 对话的企业声称当时基本资源匮乏,例如食品和水,这正是业务和 IT 完全恢复的一个主要障碍。

他们还表示,由于交通、电力和通信存在限制,因此难以从不受影响的地区转移员工至受影响地区。

32011 日本危机的启示面向安全和风险领域的专业人员风险评估不但应考虑主要风险事件(例如地震)的可能性和影响,而且还应考虑可能由此而引发的事件。

因此,根据事件如何发展,BC/DR 计划应包括不同的恢复和应急计划。

启示 3:制定针对长期持续的风险场景的计划由于持续的余震和核危机,许多日本企业发现他们自己处于不得不应对长达数月的不稳定和轮流停电的境况。

一家在地震之后迅速将生产站点转移到恢复站点的全球服务公司告诉我们,他们很快就将无法恢复到原始站点。

另外,由于横滨作为主要站点其电力和其他重要基础设施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决定继续在那里正常运营将是不明智的行为。

许多 BC/DR 专业人员制订了即时响应事件的计划,并假设在数天或一周之后恢复正常运营。

但是,Forrester 采访的大多数日本企业表示,即使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影响的地区,继续正常业务运营前需要花费至少两周时间。

您可以在备用站点保持多长时间?在减少人员数量水平的情况下可以运营多长时间?回答这些问题应是 BC/DR 计划的一部分。

启示 4:为重要基础设施损失做好准备—特别是电力地震之后数天,日本的各大公司努力获取食品和水等必需品以及用于柴油发电机的燃料;某些地区的电信服务中断,试图拨打电话的人数激增,移动网络陷入瘫痪。

电力供应仍然严重不足,日本三分之二的核反应堆当前已关闭。

2011 年 6 月 1日,日本政府宣布,对于那些功耗超过 500 kW 的设施,企业需要在 7 月 1 日和九月中旬工作日的上午 9 点和晚上 8 点之间,将电力消耗从上一年的峰值消耗水平削减 15%,否则将面临罚款。

3一些例外的情形适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卫生保健机构和数据中心设施,尽管 2010 年 7 月期间的日常电力消耗变化很大的数据中心也将面临高达 15% 的减能要求。

而且,关东地区(占日本数据中心的 72%)和东北地区的数据中心不得超出 2010 年的电力消耗水平。

4虽然政府对与办公设施分开运营的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但可以预见,很快通过运营地点托管的数据中心/服务器都将被迫遵守 15% 的减能要求。

此外,对能源供应不可靠的顾虑仍然存在,因为在该地区可能不得不进行轮流停运,以避免电力短缺。

一家数据中心托管公司 Equinix 表示,“我们担心东京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

我们已经给东京数据中心的发电机加满了燃料,这可以在发生任何电力中断的情况下提供紧急备用电源。

”5随着燃料供应需求量大,并且偏向于供应医院、学校和政府机构,许多企业将不得不为在停电期间保持数据中心运营而苦苦挣扎。

42011 日本危机的启示面向安全和风险领域的专业人员您是否做好了应对重要基础设施损失的充分准备?您的连续性计划是否依赖政府和公共设施公司能够即刻恢复电力的假设?Forrester 发现,许多企业制订的 BC/DR 计划都假设重要的基础设施(获取电力、燃料、洁净饮用水、互联网、电信服务和移动网络)可以正常使用。

您的计划应包括针对非此情形的意外事件。

为了应对政府抑制能源使用量的强制要求,多个行业的日本企业正考虑采用创新的方式减少电力消耗,其中包括:· 调整工作安排。

一些公司通过将员工工作时间和一些运营时段从高峰能耗期(通常是星期四和星期五)转移到电力限制较少和更可靠的周末来解决能源限制问题。

还有一些公司则将工作时间转移到温度较为凉爽、空调不需要开得很大的早晨。

· 努力实现能效。

大多数日本企业寻求减少使用高能耗的基础设施,例如电梯、自动扶梯、打印机和复印机。

此外,一些电子产品制造商正计划关闭设备并强迫休假;其他一些公司则转向使用 LED 照明灯泡,并要求在不使用时关闭电脑及关灯。

6· 改变工作环境。

对正常工作环境进行简单的改变,例如鼓励员工在家中工作,在将电力使用从办公室转移到家中和减少公司的整体能源使用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些企业正减少使用会议室,此外,提倡休闲装束,以便保持较高的办公室温度。

启示 5:确认重要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就绪性第三方关系对您的 BC/DR 计划具有巨大影响。

例如,大多数企业在公司的主要地点和数据中心备有用作备用电源的柴油发电机。

但是,大多数企业只存储两天足够使用的燃料。

不幸的是,在 3 月 11 日地震和海啸之后数周内,获取燃料并不容易。

缺少可靠的燃料供应链的企业非常不走运。

此外,随着列车服务和其他交通中断达数天之久,许多没有达成有与 IT 供应商关服务器、存储、网络交换机和其他 IT 硬件快运安排的企业,无法按计划迅速地恢复。

只有极少数企业独自开展业务。

大多数企业需依赖供应商、外包、集成商、托管服务提供商和其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才能开展业务。

Forrester 的许多规模较大的客户告诉我们,他们与超过 400 家第三方建立了关系。

7您应在选择供应商期间与相应的各方就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方面,以及持续的供应商管理方面相互配合,以确认合作伙伴的 BC/DR 就绪性。

您还应在整个 BC/DR 规划生命周期期间考虑这些合作伙伴关系,甚至包括正在测试的合作伙伴。

52011 日本危机的启示面向安全和风险领域的专业人员启示 6:与业内的其他方合作在日本危机的情况下,位于日本北部地区的大量电子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发现了许多通过共同努力来减少危机影响的途径。

丰田和尼桑等公司不但将他们的员工派往自己遭受破坏的工厂,而且还派往供应商的工厂从事重建工作。

一家药品批发商要将医疗用品运到地区医院,但燃料耗尽了。

他们请求一家竞争对手帮助进行运输。

他们事先没有达成任何即时协作的协议,虽然如此,但该竞争对手仍然帮助这家批发商解决燃眉之急。

在发生灾难情况下,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建立协议和应急计划,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某些行业,应考虑泛行业的准备协议和合作伙伴关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助减轻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损失和业务风险。

启示 7:切记您的员工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员工日本地震造成巨大破坏,余震(其中一些余震测得的烈度高达 7.0 级)导致不间断的精神紧张,以及持续的食品、水和电力短缺,大多数员工在数周之后才恢复正常工作计划。

一家受访的电信公司告诉我们,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找到能在灾难过后立即开展维修工作的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