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财务模型工作底稿M03-01-PoolingvsPurchase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是指对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
的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各种核查、调整和记录的工作。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子公司报表核查:对各个子公司的报表进行核查,包括检查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完整性,确认子公司报表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2. 报表调整:根据合并准则和会计政策,对子公司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
例如,调整子公司的账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以及对合并前后的交易进行调整等。
3. 合并计算:根据合并准则,计算各项合并调整,包括合并公司的共同控制、合并前后的交易调整、非控制权益等。
4. 报表披露:记录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披露事项,包括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合并调整的说明、合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
5. 内部控制测试:进行内部控制测试,确认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效力,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6. 底稿记录:将上述工作的核查、调整、计算和测试过程记录在底稿中,包括底稿编号、工作内容、执行结果等,以备审计或审阅。
7. 审阅和审计:完成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后,按照审阅或审计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审核和审计程序,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记录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也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_会计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 (3)一、企业并购的概述 .................................. .4(一).企业并购的定义 (4)(二)企业并购的分类 (3)(三).企业并购的主要原因 (4)二、企业并购前的财务分析与评估 (5)(一)财务审查 (5)(二)企业并购可行性的财务分析 (6)三、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分析 (8)(一)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 (8)(二)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 (9)(三)企业并购财务方式的最优选择 (10)四、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分析 (12)(一)财务管理目标导向的整合 (12)(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 (15)(三)存量资产的整合 (18)注释 (15)参考文献 (15)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摘要企业并购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现象,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每一次经济的繁荣,都伴随着大量并购活动的发生;每一次企业扩张,都经常以并购为标志。
通过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可以增强企业制定重要决策的能力,为实现企业价值最优化提供多种途径。
本文认为自从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企业并购成为中国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企业并购中涉及到许多财务问题,如何解决这些财务问题往往成为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本文介绍了关于企业并购动因的经济学解释,企业并购财务上的可行性,企业并购的支付和融资方式,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及并购后的财务整合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运用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资本结构、财务整合等理论,提出了解决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的有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并购;财务分析;风险;一、企业并购的概述(一)企业并购的定义1.企业并购是指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
它是通过产权交易转移企业所有权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转归另一个企业所有,重新组成一个新的企业法人,即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企业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或管理权,而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不消失。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模板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模板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模板公司名称:【填写公司名称】报表期间:【填写报表期间】底稿编制人员:【填写底稿编制人员姓名】日期:【填写底稿编制日期】底稿内容:1.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1.1 汇总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2 确认各子公司报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是否一致。
1.3 核对各子公司报表的披露项目是否完整和准确。
1.4 检查各子公司报表的审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的审计事项和保留意见。
2.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2.1 根据子公司的控制权比例,确定合并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金额。
2.2 加总各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得出合并资产负债表。
2.3 加总各子公司的利润表项目,得出合并利润表。
2.4 加总各子公司的现金流量表项目,得出合并现金流量表。
2.5 检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披露项目,并确保准确、完整和一致性。
2.6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附注,对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其他重要事项进行披露。
2.7 核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合计金额是否正确、合理。
3.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后的事项处理3.1 检查合并财务报表是否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要求。
3.2 根据需要,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解释和分析。
3.3 准备合并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并由主审计师进行审核和签字。
3.4 将合并财务报表提交给相关管理层进行审阅和批准。
以上内容仅为模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底稿时,应当根据相关机构的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进行操作,并注意保持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注明报表的编制人员和日期,以便进行跟踪和审核。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报告模板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报告模板公司名称:并购目标公司名称:报告日期:1. 简介在本报告中,我们对公司的并购目标进行了财务分析。
并购是企业战略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收购其他公司,企业可以实现规模扩大、资源整合、进入新市场等战略目标。
本报告将从财务角度分析并购目标公司的健康状况,为您提供有关并购的决策依据。
2. 目标公司财务状况分析2.1 财务报表分析首先,我们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对目标公司的关键财务指标的评估。
- 收入情况:分析目标公司的历年销售收入情况,判断其增长趋势以及市场份额的变化。
- 盈利能力:评估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毛利率、净利率、营业利润率等指标,并与行业平均数据进行对比。
- 偿债能力:分析目标公司的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等指标,判断其还款能力和财务风险。
- 现金流量:对目标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进行分析,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并评估其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和良好性。
2.2 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分析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下是我们的主要观察结果。
- 资产负债表:评估目标公司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净资产状况,判断其资金使用和运营能力。
- 利润表:分析目标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评估其盈利模式是否稳定,以及利润增长的驱动因素。
2.3 现金流量表分析对目标公司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目标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评估其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评估目标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了解其是否存在大额投资项目,并评估投资回报率。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目标公司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包括债务和股权融资等情况,评估其融资能力和财务风险。
3. 并购前景分析基于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对并购的前景进行了评估。
- 市场机会:分析目标公司所在市场的竞争情况,评估其市场份额、增长潜力和进入障碍,判断并购能否带来市场机会。
企业并购重组财务分析PPT(共38页)全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通过对企业并购动因、并购财务决策和财务效应的介绍,让读者了解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为什么要进行并购,如何进行并购,如何衡量并购的绩效,以及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并购的预期效果怎样。同时,本章还通过企业重组的方式、内容和案例的介绍,让读者了解企业如何通过重组获得逆境重生。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企业并购概述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财务决策 第三节 企业并购财务效应分析 第四节 企业重组概述 第五节、企业重组的内容
第一节 企业并购概述
一、企业并购的相关概念 二、企业并购动因
一、企业并购的相关概念
兼并 所谓兼并就是指任何一项有两个或更多实体形成的一个经济单位的交易。通常分为横向兼并(horizontal merger)、纵向兼并(vertical merger)和混合兼并(conglomerate merger)。横向兼并涉及到两个从事同类业务活动的企业,例如,两个百货公司之间的兼并;纵向兼并涉及到某项生产活动的不同阶段,例如,百货公司中所涉及的供应商及经销商等等;混合兼并涉及从事不相关类型经营活动的企业。
二、企业并购的可行性分析和决策
(一)目标企业基本情况及并购的可能性分析 (二)目标企业的审核、财务评估及并购决策 (三)企业并购的出价策略
第三节 企业并购财务效应分析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 二、企业并购的财务负面效应 三、企业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的协同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交易成本 2.降低资本成本 3.提高企业的负债能力 4.降低现金流量的不稳定性 5.税收效应 6.资金杠杆作用 7.预期效应
四、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
企业财务管理专题之一 企业并购

一、企业并购概述
2、价值低估理论
价值低估理论认为当目标公司股票的市场 价格因为某种原因而没能反映其真实价值或潜 在价值,或者没有反映出公司在其他管理者手 中的价值时,兼并活动就会发生。简言之,相 信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并会实现价值回归驱动 并购交易的因素。
一、企业并购概述
3、代理问题理论与管理主义
10. 监控 企业价 值实现
提升 企业 价值
策划
执行
整合
(一)策划阶段-目标市场的重新定义
市场再定义的必要性 ▪ 反应全球一体化引起的市场环境的改变 ▪ 反应市场所在地的经营环境的改变
❖ 政策法规 ❖ 经济状况 ❖ 竞争格局等
▪ 反应公司内部资源的改变 ▪ 按市场再定义的结果确定在新市场范围内的战略定位 市场再定义的主要思想路线 — “与时俱进” 的思想
许多学者强调,并购交易的发生是由于企业环境的变化, 而不仅仅是与企业自身经营决策有关。因此扩张式的并购和 收缩式的分立重组都代表了企业为了努力适应经济形势和市 场环境的变化所采取的一种战略。
一、企业并购概述
总结与思考 企业并购是一种复杂的经济行为,涉及多方利
益。总体来讲,并购的初衷都是一致的:谋求 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利益。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 意:有些取得了正效应,而有些却是零效应, 甚至是负效应。不同的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 通过以上学习,请谈谈你的看法。
(1)代理问题理论
代理问题源于委托人的信息不完全和代理人无法控制 的不确定性。现代公司由于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相分 离,使得管理者的利益并不总是与股东利益相一致。
有关并购的代理问题理论认为,并购活动体现了一种 市场自发的控制机制,使得效率低下或不合格的管理层难 以保持其对公司的控制。根据这一理论,如果公司的管理 层因为无效率或代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而损害股东利 益最大化目标时,公司就面临着被收购的威胁。
企业并购财务管理ppt课件

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40多项大型的债 务发售交易。
高盛在中国市场同样担当着首选金融顾问的角色
近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
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
汽投资11亿美元;汇丰银行收购中国交通银行20%股权;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等等. 。
在过去的十年中,高盛一直在帮助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 中占据领导地位,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包括:
中国移动通信于1997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 中国石油于2000年3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 中国银行(香港)于2002年7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 平安保险于2004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
进行没有价值的投资;不考虑并购成本。
.
12
2.企业并购估价
2.1目标公司的确定: 是企业实施并购的第一步。 目标公司的最终确定需要通过三个环节: 1)发现目标公司 利用自身力量—公司内部人员通过私人接触
或自身管理经验发现目标;并购部门。 借助并购公司外部力量—专业金融中介机构;
投资银行。
.
13
投资银行美国三大巨头 1.美林Merrill Lynch 2.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
.
10
1.基本理论
并购的效应 2.负效应—并购带来股东财富减少;理论解
释: 1)管理主义—管理层代理问题;增加自己的
收入;忽视股东利益。 2)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动用自由现金流量并
购企业来实现扩张政策。
.
11
1.基本理论
并购的效应 3.零效应—不能带来股东财富的变化;理论
企业并购案例财务分析

企业并购是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取得其控制权的行为。
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目标企业选择错误,支付过多及整合不利,其中并购目标选择错误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了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并购方必须对潜在的多个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尤其是财务状况的审查。
通过对其会计资料真实性调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发现其财务方面的缺陷以及可能存在的财务陷阱,进一步确认各个潜在的目标企业出售的动机,这不仅便于并购方依据事先确定的财务标准和要求进行动态的取舍,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目标企业,而且可降低并购风险和成本。
一、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分析其财务报告进行的。
财务报告分析的原始信息来自各个潜在目标企业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期业绩报告等。
并购方通过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确认潜在的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以便正确估算潜在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角度,着重分析各潜在的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重大问题,通过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对潜在的目标企业在资本结构合理性、盈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偿债能力、资金利用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
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与评价,确认目标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营业务、经营风险程度;从行业相关性分析是否与并购方匹配,即能否实现经营协同效应;通过对其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分析,确认其股权结构、负债权益比率、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之间比率,计算其资本成本的高低和财务风险程度的大小,倘若并购发生,能否使资金成本降低或通过风险冲抵实现财务协同效应;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分析,其是否存在独特的资源,如商誉、专有技术等,而这项独特的资源正好是并购方所缺少的;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计算以前年度的自由现金流量,与其自身的投资机会所需的现金需求量相比较,看目标企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若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的话,分析其股价是高估了还是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