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合集下载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一、学校名称二、学校宗旨北京市十一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学校定位北京市十一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面向全市招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全面的素质教育。

四、学校管理机构1. 学校领导班子:由校长、副校长组成,负责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决策。

2. 行政部门:包括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负责学校的日常行政工作和管理。

3. 教学部门:包括教研组、教师团队等,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师培训。

五、学校课程设置1.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设置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学科。

2. 选修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选修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课程。

六、学校教育教学目标1.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2. 智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

3. 体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水平。

4. 美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

5. 劳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七、学校教育教学模式1. 教学方法:学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探究、实践、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育手段:学校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八、学校安全管理1. 学校安全责任: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有安全责任,学校领导班子负有最终的安全管理责任。

2. 安全防范措施:学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包括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九、学校家校合作1. 家长委员会: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家长参与:学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一、学校宗旨1. 本学校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二、学校管理机构1. 学校设立校董事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

校董事会负责学校的决策和监督工作,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 学校设立行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后勤保障处等管理机构,各机构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学校课程设置1. 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开设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各类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学科。

2.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相关的创新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

3.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包括思想品德、健康教育、法律知识、职业规划等内容。

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1.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2. 学校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 学校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五、学校师生关系1. 学校倡导师生关系的平等、尊重和互助,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2. 学校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提供学生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六、学校安全管理1. 学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志远意诚

志远意诚

志远意诚,行圆思方《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中第一条愿景写到“我们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十一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行为规范、思想活跃,成为志远意诚、行圆思方的杰出人才。

伟大的学校应该是一所师生品格崇高、才识卓越的学校。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一流的质量;卓越的队伍;能够让教师过体面生活的待遇;成为师生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的和谐学校。

”其中写到十一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行为规范、思想活跃,成为志远意诚、行圆思方的杰出人才。

所谓“行圆思方”,就是说和外圆内方的意思一样,做人在行动上,在交际上要圆滑点。

但内心一定要方方正正,做个善良正直的人。

我想学校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要我们做一个在思想上,尽可能地考虑周到,但在行动上,要雷厉风行,严格按规则、律法、制度办事的优秀十一人。

记得第一天上学,学姐就告诉我们十一学校的大门前的建筑物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这样几则哲理小故事:1、有一个人经过热闹的火车站前,看到一个双腿残障的人摆设铅笔小摊,他漫不经心的丢下了一百元,当做施舍。

但是走了不久,这人又回来了,他抱歉的对这残障者说:“不好意思,你是一个生意人,我竟然把你当成一个乞丐。

”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次经过火车站,一个店家的老板在门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现,”那个残障的人说,“你是第一个把我当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现在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了。

”你怎么看一个人,那人可能就会因你而有所变,你看他是宝贵的,他就是宝贵的。

一份的尊重和爱心,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善果,所以我们不妨用心的看待这个世界,用心的去尊重每一个人及自已,你将会发现,自己及周遭的人都有着无穷的潜力。

2、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

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

”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你看到的是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那些呢?是否只有看到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拥有了一大片的白板(优点)?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在继承学校原有文化与价值观的基础上,试图在学校工作的主要领域明确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为构建学校机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等提供引领。

行动纲要是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今后6年工作的总纲,每3年一次提交教代会审议,确定重大原则与基本价值观;每年由校务委员会组织学校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并对有关具体事宜进行修订,每年修订的行动纲要都应该成为面向以后6年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学校战略第一条愿景我们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十一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言行规范、思想活跃,成为志远意诚、思方行圆的杰出人才。

伟大的学校应该是一所师生品格崇高、才识卓越的学校。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一流的质量;卓越的队伍;能够让教师过体面生活的待遇;成为师生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的和谐学校。

第二条关键成功因素总结建校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的历史经验,学校成功的基因为:校长、队伍、理念与共同价值观、体制与机制、生源、改革创新、条件与资源。

展望学校发展的未来,学校今后6年的关键成功因素为:教师、机制、国际化、课程、生源、经费、数字化、改革创新。

对关键成功因素进行量化分解,可以得出关键成功因素指标。

学校各层级、各岗位对关键成功因素指标的全面落实,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基本保证。

第三条战略改进领域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着眼未来,立足实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课程的建设,系统开发满足学生需求、充分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课堂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与课堂是学校今后6年需要加大气力改进的战略领域。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一、总则北京市十一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位于北京市的综合性学校,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培养优秀人才。

本章程旨在规范学校的组织管理、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二、学校的目标和任务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的任务是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校的管理机构1. 学校设立校长办公室,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决策事务。

2. 学校设立教务处,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等事务。

3. 学校设立学生处,负责学生的管理和学生事务处理。

4. 学校设立后勤处,负责学校的后勤保障和设施管理等事务。

四、教学管理1. 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制定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

2.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兴趣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 学校建立健全的考试评价制度,定期进行学生的学业评估和综合素质评价。

五、学生管理1.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2. 学校建立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促进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3. 学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六、家校合作1. 学校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和家校互动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

2. 学校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七、校园安全1. 学校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学校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八、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努力成为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校。

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第1条? 愿景我们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十一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行为规范、思想活跃,成为志远意诚、行圆思方的杰出人才。

伟大的学校应该是一所师生品格崇高、才识卓越的学校。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一流的质量;卓越的队伍;能够让教师过体面生活的待遇;成为师生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的和谐学校。

第5条? 学校着力于培养志远意诚、行圆思方,即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行为规范、思想活跃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与人生规划,确立远大目标,启发学生立志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杰出人才;诚信做人,让每一位十一学生成为值得信任的人;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

第17条? 勇于担当。

十一学生应该胸怀天下,具有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应该勇于担当责任,自觉为国家、为团队、为家庭、为朋友排忧解难;自觉奉献社会,主动服务他人。

志远行近,既胸怀天下,又脚踏实地,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动力。

第18条诚实守信。

十一学生必须坦诚待人,信守承诺。

第19条尊重他人。

要尊重父母家人,尊重老师长者,友善同学,学会用谦恭的态度与人交往。

第20条拥有感恩之心。

别人的帮助让我们获取幸福,帮助他人让我们传递幸福;懂得随时回报他人,并以感恩的态度回报社会。

第21条? 克己让人。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全的对话人格,“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坚持平等对话,学会换位思考,设立“道歉日”,培养协商与妥协的能力。

第22条? 领袖气质与谦虚品格。

独立思考,具有自己的想法,谦逊而有韧性,质朴而无畏,不怕失败,勇于面对挫折,严于责己,归功他人。

关注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参与,善于决策。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简版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简版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引言概述: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是北京市教育局制定的一项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学校的管理与运作,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1. 学校组织结构1.1 学校领导层:包括校长、副校长等,负责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决策。

1.2 行政机构:包括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负责学校日常事务的运作和管理。

1.3 教学机构:包括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等,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质量的保障。

2. 学校教育目标2.1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2.2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的社会人才。

2.3 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开设国际交流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学校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

3.2 选修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科技等,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需求。

3.3 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4. 学校管理规范4.1 学生考勤管理:规定学生的出勤要求和考勤制度,确保学生按时出勤。

4.2 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4.3 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5. 家校合作机制5.1 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

5.2 家校沟通平台: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传递学校相关信息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5.3 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和关心孩子。

总结: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是为了规范学校的管理与运作,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制定的一项规章制度。

通过学校组织结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管理规范和家校合作机制等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可以看出该章程对于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北京市十一学校建校于1952年,原为中央军委干部子弟学校,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

学校于1964年划归北京市海淀区管理,1968年开始招收地方子女。

1992年提出并实行“国有民办”办学体制改革,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9年底,学校回归公办,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教育改革实验学校,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现为北京市海淀区区属全日制完全中学。

学校秉持“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宗旨,努力培养志向高远、诚信笃行、思想活跃、言行规范的未来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保障学校依法自主管理,保障学生与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办学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全称为北京市十一学校,英文名称为Beijing National Day School,简称BNDS。

校址为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66号。

第三条学校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举办,经北京市海淀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学校为实施六年制完全中学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章治理结构第四条学校实行分权制治理结构。

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党总支、学术委员会、学生会、教师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共同组成学校权力机构,分别决策相应事项。

各治理主体互相制约,防止决策失误或某一方权力过度膨胀。

第五条学校坚持教代会讨论审定学校重大方针政策的民主决策机制。

对关系到学校发展和教职工权益的重大问题,包括学校行动纲要、战略规划、人事聘任方案、工资分配制度、职称推荐方案、学术工作管理办法等,必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能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第1条愿景
我们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十一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行为规范、思想活跃,成为志远意诚、行圆思方的杰出人才。

伟大的学校应该是一所师生品格崇高、才识卓越的学校。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一流的质量;卓越的队伍;能够让教师过体面生活的待遇;成为师生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的和谐学校。

第5条学校着力于培养志远意诚、行圆思方,即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行为规范、思想活跃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与人生规划,确立远大目标,启发学生立志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杰出人才;诚信做人,让每一位十一学生成为值得信任的人;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

第17条勇于担当。

十一学生应该胸怀天下,具有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应该勇于担当责任,自觉为国家、为团队、为家庭、为朋友排忧解难;自觉奉献社会,主动服务他人。

志远行近,既胸怀天下,又脚踏实地,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动力。

第18条诚实守信。

十一学生必须坦诚待人,信守承诺。

第19条尊重他人。

要尊重父母家人,尊重老师长者,友善同学,学会用谦恭的态度与人交往。

第20条拥有感恩之心。

别人的帮助让我们获取幸福,帮助他人让我们传递幸福;懂得随时回报他人,并以感恩的态度回报社会。

第21条克己让人。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全的对话人格,“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坚持平等对话,学会换位思考,设立“道歉日”,培养协商与妥协的能力。

第22条领袖气质与谦虚品格。

独立思考,具有自己的想法,谦逊而有韧性,质朴而无畏,不怕失败,勇于面对挫折,严于责己,归功他人。

关注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参与,善于决策。

主动锻造自己的领导能力。

第23条重视学术成就。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注意研究学习规律;踏踏实实,追求良好的学业成绩。

第24条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在追求学业好成绩的同时,每一位同学都要掌握一项娴熟的体育技能和艺术技能并形成习惯。

第25条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亲情如父子母女,友情如同伴朋友,严而有格,爱而不纵。

第36条要求学生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干什么事就要干好什么事。

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细节。

第42条重视学生职业与人生规划。

从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开始进行职业与人生规划,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职业与人生目标,启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

第43条重视学生情感培养,特别重视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重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良好同伴关系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妥协的意识和能力。

第45条重视校园欺负现象的解决,设立“同伴关系日”,营造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48条将落实进行到底。

狠抓落实才能提高质量,学了要会,会了要对;在没有射中的靶子上再射一箭。

第50条学校通过学分管理,引导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74条向团结靠拢。

不可能没有摩擦,不可能没有碰撞,摩擦、碰撞之后的第一个念头,就应该是向团结靠拢。

第75条崇尚一流,追求卓越,不怕失败,富有激情与梦想,向着最好和最高的目标而坚忍不拔;相信别人能实现的,我们可以实现得更好。

第78条问题意识。

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懂得解决问题才能进步的道理,相信多一个问题,就多一次成长的机会,遇到问题总是以积极的心态寻求解决的办法,以积极的心态和处事方式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第79条理解并尊重他人。

包容不同的个性,原谅尚有的缺憾,尊重他人的想法,得理也让人。

学会理解与迁就,有许多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迁就;而有些事情是可以迁就的,虽然不为我们所理解。

注意换位思考,为他人设身处地;“正因为我不愿意做奴隶,所以我同样也不愿意做奴隶主。

”(林肯)正因为我们不愿意受别人的训斥,所以,也不要轻易训斥别人。

第80条倾听。

专注地倾听既是沟通最有力的武器,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许多时候,倾听完了问题也许就解决了。

第82条多元思维。

寻找中间地带,“你对我也对,”避免两极思维;事情的成功不一定按一种思路完成,有时候按我们的想法办,事情会成功;按别人的思路办,也照样成功。

第84条省身。

要不断地自我反省,从反面意见中吸取营养。

能够提得出来的反面意见往往具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根据,对培养我们的多向思维方式大有裨益;离开了反面意见,很容易使我们的思维在单向的狭路上徘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