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扭转牙矫治的临床探讨

合集下载

口腔正畸学试题及答案(三)

口腔正畸学试题及答案(三)

口腔正畸学试题及答案Malocclusion:错合畸形。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称为错颌畸形。

Ideal normal occlusion:理想正常合。

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个别正常合。

凡轻微错合对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这种正常范围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个别正常合。

Preventive orthodontics:预防矫治。

胚胎第六周牙板开始发生至恒牙列建合完成这段时期,对影响乳牙及恒牙、牙槽骨、颌骨等正常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因素及时去除,从而使牙列顺利建合,颌骨正常发育,颜面协调生长,颌面部各器官功能健全,儿童心理发育健康。

预防矫治包括早期预防和预防性矫治。

Interceptive Treatment:阻断矫治。

对于正在形成或刚产生的错合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用权其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用矫治的方法促进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

Anchorage:支抗。

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的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为支抗。

Leeway space:替牙间隙。

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双尖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在上颌单侧约有0.9~1mm,在下颌单侧为1.7~2mm.。

Deep overbite:深覆合。

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上者,可分三度:Ⅰ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Ⅱ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Ⅲ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

上颌扭转错位前牙25例手术矫治分析

上颌扭转错位前牙25例手术矫治分析

【 摘要】目的 探讨不适于固定矫治和烤瓷修复的上前牙错位扭转手术矫治的临床效果。 方法 局部麻醉
下, 牙钳旋转和截骨法使前牙移动到正确位置 , 然后局部 固定。结果 次性成 功, 例创 伤后 再植 成功。结论 2 治和烤 瓷修 复的上前 牙错位扭转矫 治的理想选择。 通过对 2 例上颌前牙的手术矫 治,3例一 5 2 上颌前 牙扭转错位 可以手术矫 治 , 济实用, 经 疗程短 , 不适 于固定矫 是
0 73 ; . H si lfD t g C a M n ru. a n , ax 3 o 7 3Tn ai gH si l D t g C a 3 0 1 2& opt a n ol eG opD t gS n i 70 ; .o ̄i a opt a n l ao o i o h 0 ln ao f o o 【 s a t Obet e T xl e et e t f ioao fh p e nei e hc nit b xd Abt c 】 jci oepo t a n s ct no eu pr tr ret w i u f e e r v r a r m od l i t a oth h to f i
2 5岁 , 最小 1 5岁。
我 院 20 0 8年 3月一2 1 0 0年 4月 收 治
2 5例上 颌 扭转 错位 前 牙患 者 , l , 1 男 5例 女 O例 , 龄最 大 年
1 牙位 、 位牙分布 . 2 错
上 中切牙 1 颗 , 2 上侧切牙 8 , 颗
临床观 察效 果 良好 ,且在基层 医院有一 定 的可行 性和推 广价
疗效 。
参考文献
[ r c d A, au l .r t c il er g d r r io ~ 2 6 a r i C p t F e e o i t u l a n t o s f 1C ]T n e t G a rc pan a ia ah s C

关于牙齿矫正的那些事儿

关于牙齿矫正的那些事儿

健康博览04儿童常见牙齿畸形的原因●遗传因素:儿童的许多牙齿畸形问题可归因于遗传,例如反颌。

在儿童生长发育高峰期,由于先天基因遗传、后天的不良习惯、病理因素等原因,反颌问题可能会再次复发。

●喂养不当:宝宝长期躺着喝奶可能造成牙齿假性反颌,家长务必注意观察,及时规避。

●不良习惯:儿童牙齿发育异常通常与其咬嘴唇、咬手指、咬笔杆、托腮等不良习惯有关,应及时矫正。

●病理性因素:最典型的就是鼻炎或腺样体肥大。

如犯鼻炎的孩子睡觉时会张嘴呼吸,张嘴呼吸时间长了容易影响孩子牙齿的形状、排列,造成面容的变化,甚至影响孩子的生活状态、听课效率等。

错合畸形错合畸形又叫牙面异常,不仅是牙齿排列异常,还指由牙颌、颅面间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各种畸形,包括个别牙齿错位、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牙列间隙、反合、深覆盖、深覆合、开合、偏合以及双颌前突等,不但影响外貌,而且也会影响牙齿功能。

错合畸形会影响牙颌面的发育□文/朱赴东吴梦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近年来,口腔健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医院口腔正畸科的患者群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去,很多家长觉得小朋友的牙齿畸形需要在换完乳牙之后再矫正。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这是一个误区。

如今,门诊就诊的孩子涵盖了学龄前、小学、中学等各个年龄段,到医院修复、种植牙的中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

晶晶刚换完牙,笑起来门牙一前一后看起来很奇怪。

检查发现,晶晶属于牙列拥挤,主要表现在门牙区域,前面的几颗牙一前一后严重拥挤,不少相邻牙齿交界的地方都有蛀牙的痕迹,牙列拥挤会影响口腔清洁效果最后导致龋齿。

. All Rights Reserved.健康博览05和外貌,比如反合不及时治疗则下牙弓会限制上牙弓的发育,从而形成新月状面型;它还会影响口腔健康,比如牙齿拥挤错位,不易自洁而诱发龋病以及牙龈炎、牙周炎;甚至会影响口腔功能,比如前牙开合造成发音异常、后牙锁合影响咀嚼功能、严重的下颌后缩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等。

10例扭转牙即刻再植的临床疗效分析

10例扭转牙即刻再植的临床疗效分析

10例扭转牙即刻再植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扭转牙拔除后即刻再植的疗效。

方法:10例10颗扭转牙拔除后即刻再植定,再用正畸固定,排齐整平,并进行3-5年的随访观察。

结果:本次10例病例再植成功8颗,占80%,死髓牙2颗,20%。

结论:扭转牙在其他方法不能矫正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拔牙行即刻再植。

【关键词】扭转牙;拔除;即刻再植;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46.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09-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牙齿美容意识上升。

要求矫正的病人越来越多,我科近10年来收治10例扭转牙,用方丝弓和直丝弓未排平扭转牙,最后我科采用拔除扭转再行即刻再植[1],再正畸方法排齐整平。

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近10年来收治10例要求矫正牙列不齐伴不同程度扭转的病例。

10例共10颗扭转牙,病人均为男孩,年龄18岁以下,牙根已发育完全。

病因为替牙障碍和遗传两方面,其中扭转角度在110-160度之间有7例,占70%,90度扭转3例占30%。

1.2 治疗方法:⑴ 10例患者均拍全景片,牙根无扭转,牙龈红肿及充血。

患者18岁以下,无全身疾,局部无骨质疏松可以接受颌骨骨质移植[2]。

再植区有足够的间隙,要求正畸治疗,并自愿接受即可再植手术[3]。

患者各项术前检查无特殊,无手术禁忌症。

用2%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待麻醉显效后,拔松扭转牙不完全脱位,再将牙齿调整向唇舌方向,将牙植入牙槽窝,使其与牙槽窝贴合紧密,粘上托槽。

用0.012的弓丝与邻牙固定,调整咬合,给予消炎止血等观察。

1周后观察,再植牙无变色、松动脱落,牙龈无红肿及渗出、无活动性出血。

嘱其不用该牙咬硬物。

⑵术后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复诊,检查牙齿无松动、变色、冷热刺激(-)、x片提示牙槽无吸收,再换用0.014、0.016的钛镍合金牙齿矫正丝排齐整平牙齿,检查再植牙无松动、变色、冷热刺激(-)、叩痛(-)、x线片未见异常。

有关正畸牙移动力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有关正畸牙移动力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肖轺穆 潘 晓岗
( 海 交通 大学 医学 院附属 第九人 民 医院 口腔 正畸科 , 上
上 海 市 口腔 医学重点 实验 室 , 海 上
【 摘
20 1 ) 0 0 1
要 】 正 畸治疗通 过对 牙齿施 加矫 治力 使牙 齿移 动 。近年 来 , 着新 材料 新 技术 应用 , 畸的加 力 随 正
而对 后 部 骨 缝 宽 度 的 影 响 很 小 。We se r A i hi s me
动 ; 整好 矫 治 系统 的挠 曲强 度/ 调 净力 比值 ( IP , E/ )
有 利于实现尖牙 整体 移动 。 1 3 2 前 牙 整体 内收 .. 前牙 整 体 内收 和分 段 内收
对后牙支抗要 求 相似 , 导致 的牙 根 吸 收程度 也 相似 ,
弓宽 度是一 个有 效 的方 法 , 由于青 少 年 腭 中缝 尚未 钙化 , ME的骨 性 扩 弓量 大 于牙 性 扩 弓量 , 弓 的 R 扩 稳定 性也 直接 影 响 矫 正效 果 。G oem hniaA等 ¨ 进 行影 像学 研究 发现 R ME主要 增加 前面部 骨缝 宽度 ,
口腔 材 料 器 械 2 1 0 2年第 2 1卷 第 3期

13 - 5
有 关 正 畸 牙 移 动 力 学 作 用 的 研 究 进 展
R e e r h pr g e s o he m e ha c le f c so r ho o i o t o e e s a c o r s f t c ni a fe t n o t d ntc t o h m v m nt
拔 牙 病例 的间 隙 关 闭有 两 种 方 法 , 牙 分 段 内 前 收 ( -e t co ) 整体 内收 (nm s) 2s pr r tn 和 t ea i e as 。分 段 内 收是指 先 内收尖 牙 , 内收切 牙 , 体 内收是指 6颗 再 整

影响正畸稳定性因素的研究进展

影响正畸稳定性因素的研究进展

影响正畸稳定性因素的研究进展矫治效果的长期稳定是正畸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将对生长发育、口腔不良习惯、错类型及严重程度、矫治方法的制定、牙齿、功能、牙周组织、颌骨、保持器等影响正畸治疗稳定性的因素作一综述。

标签:正畸;复发;稳定性;影响因素1保持器的佩戴由于目前使用的保持器很多都是活动保持器,患者的依从性就直接决定了保持的效果。

Katherine W.L.Vig[1]提到为了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应该终身保持,并且提倡使用固定保持器。

他发现保持时间越久,患者戴用保持器依从性越差;比较患者戴用真空压模保持器(VFR)和Hawley保持器的依从性,发现早期阶段患者戴用VFR较好,但是Hawley保持器的长期依从性较好;在保持效率方面,两种保持器保持上颌牙弓效果相似,但是VFR在保持下颌牙弓上效果较好。

2 咬合关系2.1牙齿排列的复发:牙齿排列的复发,主要与牙列的拥挤有关,包括牙扭转和唇舌向错位复发。

Southar研究结果表明:在下颌牙列中存在着一种持续的,能维持相邻牙齿处在一种紧密接触状态的力量,当受到负荷时而得到加强,这是导致下前牙拥挤复发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嵴上纤维环切术防治疗扭转牙矫治术后复发取得了明显效果。

李朝晖等人通过对53颗扭转牙矫治后进行分析,结果非手术组扭转复发率为21.43%,手术组扭转复发率为0,差异有显著性,认为嵴上纤维环切术为防止扭转牙矫正术后复发的简单可行,实用方法。

2.2 安氏II类的复发:安氏II类在治疗结束时所获得的良好中性磨牙关系是否能够得以保持,是许多正畸医生担心的问题。

Pancherz对Herbst矫正器治疗的安氏II类患者的追踪结果表明磨牙关系有明显的复发. 蔡巧玲[2]对20例成人安氏II 类患者经固定正畸治疗前后及保持后石膏模型进行测量,发现患者的覆覆盖在保持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但复发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说明正畸治疗结束保持后仍保留了大部分的治疗结果,同时印证了在治疗中对覆,覆盖进行过矫正是必要的。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牙间隙过大及断根在龈下患者在修复前通过正畸治疗后进行修复取得的效果。

方法:对42例牙间隙过大及断根在龈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在修复前采用正畸收法关闭间隙、牵引断根,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修复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修复后的面部美观、患者咬合关系及牙周状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后观察组在面部美观、咬合关系、牙周状况等方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牙间隙过大、断根龈下的患者在修复前通过正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面容,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牙间隙;正畸;修复;断根;有效率【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189-01正畸治疗通过矫正装置来调整牙齿、面部骨骼及神经及肌肉的协调性,其最终矫治目标是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

其矫治主要依靠戴用矫治器,对牙齿、牙槽骨及颌骨施加力,使其产生移动,从而矫治畸。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面部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院对牙间隙过大患者采取关闭间隙,断根在龈下进行牵引牵出后进行修复,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口腔科42例进行对比实验,牙列有一定的间隙为32例,断根在龈下的为10例,其中男14例,女28例。

年龄在18~36岁之间,平均年龄(29±0.4)岁。

对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修复前采用正畸收法关闭间隙,断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在龈下进行牵引牵出后进行桩冠修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修复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牙周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修复后的面部美观、患者咬合关系及牙周状况进行比较。

1.2 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修复前进行牙齿评估,摄全片和曲面断层片,对其牙齿根尖状况、牙槽骨、牙周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对松动Ⅲ,没有价值的牙齿进行拔出,对牙齿间隙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正器来关闭间隙,同时采用牵引的收法在排齐牙齿的基础上进行正中合调整,对龋齿和牙周病的患者应先治疗龋病和牙周系列治疗后,进行缺隙修复。

慢性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的研究

慢性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的研究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其与龋病和错烦鸽畸形合称为口腔三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患病率,牙槽骨吸收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表现之一。

正畸治疗是牙周病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但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组织的炎症愈合更为缓慢,牙周纤维、牙槽骨的改建及牙齿的移动往往会加速牙周病情的发展。

以往有学者提出当患者牙周炎已经得到控制,再施加生物限度以内的正畸力(通过牙齿生理范围内的移动矫治错烦鸽畸形),并不会引起慢性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的研究伍宝琴,王灿莉,许丁艺,黎春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病科,四川泸州646000)摘要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测量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探讨正畸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高度变化的影响。

方法:应用CBCT测量222颗轻、中度牙周病患牙正畸治疗前后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的距离。

结果:全口6个区域24个位点比较,有7个位点即上前牙近远中位点、上前磨牙近中位点、上磨牙近中位点、下前牙颊舌侧位点、下前磨牙近中位点牙槽嵴顶到CEJ的距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7个位点牙槽嵴顶到CEJ的距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牙周病患者结合正畸治疗时不会引起明显的牙槽骨吸收。

关键词牙周病;正畸;牙槽骨;锥形束CT中图分类号R711.4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2096-3351.2021.02.005Influence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alveolar bone height in the patients withchronic periodontitisWU Baoqin,WANG Canli,XU Dingyi,LI ChunhuiDepartment of Periodontal and Oral Mucosal Diseases,the Affiliated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646000,Sichuan Province,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alveolar bone height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by measuring the height of alveolar bone before and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us⁃ing 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Methods:The distance between alveolar crest and 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was measured by CBCT before and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222teeth from patients with mild/ moderate periodontal disease.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distance between alveolar crest and CEJ after treatment at7of24sites in the six areas of the whole mouth,including the mesial/distal aspect of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the mesial aspect of maxillary premolars,the mesial aspect of maxillary molars,the buccal/lingual as⁃pect of mandibular anterior teeth,and the mesial aspect of mandibular premolars(P<0.05).Conclusion: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does not cause obvious alveolar bone absorption.Keywords Periodontitis;Orthodontics;Alveolar bone;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课题(14ZB0157,17ZA044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项目(201707);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6PJ535)第一作者简介:伍宝琴,医师,硕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21 年 3 第 7 第 1 :医学 00 月 卷 期

1 24 ・
J u n l f a g eU i ri ( a c E i Ma. 0 0 o r a o n t nv s y N t i dt Y z e t S ) r2 1 ,V 17N . :Me i n o. o 1 dc e i
对刃磨 损的形 态 。制 作上 下颌压膜保 持器 面型较 凹 ,磨 牙基本 为 中性关 系 ,上颌拥 挤 度约 为 5 m,上 牙列 中线 偏左 2 m,考 虑到前 a r a r 牙对 刃解除 后可缓 解一部 分拥挤 ,所 以采取 只拔上下 左右第 三磨 牙 。在开辟 间 隙时为防 止上前 牙唇倾加
d i 0 3 6 / i n 1 7 —4 9( o:1. 9 9 3 s . 6 31 0 R). 0 0 0 . 5 .s 2 1. 1 0 9
严 重 扭 转 牙矫治 的 临床 探 讨
■ 军 ,竺 正 艳 ( 潜江市口 腔医院, 潜江43 o 湖北 31 ) o
l: 号 [ ]8 中 类 3 圈 R. 分 7 5
图版 I之 图 1 。 口腔卫生较 差 。 ) 曲断片 :全 口牙 的牙根及 牙槽骨 未见 吸收 。
头颅侧 位片 :详见 表 1 。
1 2 矫治设 计 . 拔 上下左 右第 三磨牙 ,采用 直丝 弓矫治器 。
表 1 X线 头 影 测 量 结果
1 3 矫治过 程 ① 首先采用 镍钛 丝排齐 除 2 外 的牙 齿 ,下 . 1 牙列戴 全 牙 弓牙台垫 ;② 4个 月后 换 0 0 8英 寸澳 丝继 续 排 .1
口内 :恒 牙牙 合,上 下左右 第三磨 牙均 已建牙 合,左 侧磨牙关 系 中性 ,右侧磨 牙轻度 远 中关 系。上 下 颌拥挤 度分别 为 5 m、3 a r mm;1 I近 中舌 向扭 转 4 。 1近 中舌 向扭 转 1 0 ,2 5 ,2 5 。 1近 中与 3 1远 中对 刃 ,
1 1近 中与 3 1近 中对 刃 ,对 刃处 切缘均 已磨损 。余 牙浅 覆牙合、浅覆 盖 。上 牙列 中线左偏 2 m ( 彩色 a r 见
钛丝 与 2 1进 行 吊 扎 ,结 扎 圈 只 扎 2 1近 中 翼 ,每 月 加 力 1
次 ;④ 钛丝变 平后 ,按 由细渐 粗 ,由圆到方直 至 0 0 9英寸 .1 X0 0 5 寸镍 钛 丝 ,0 0 9英 寸 X 0 0 5英 寸 钢 丝 ,前 牙 .2 英 .1 . 2
区采 用斜行 牵 引调整 中线 ;⑤ 下 牙列 换 0 0 6英 寸镍 钛 丝 , .1
1 临床资料
I 1 一般 资料 .
凹面型 ,下颔 轻度发 育过 度 。
[标 ] [编 3000 1 文 删 文 号6 1121 献 码 章 ] —9 0 一4 识A 1一 (, 一l 74 ) R— 1 2 0
患 者 ,男 ,2 4岁 ,上前牙 不齐 要求矫 治 。患 者 面部 比例协 调 ,左 右对称 ,均 角 ,轻度
齐 ,并用 0 0 2英寸螺 旋推簧 开辟 2 .1 1的 间隙 ,2 1唇 面粘 托 槽 ,并轻 力牵 引托 槽 近 中翼 ;③ 待 2 1间隙足 够 后 换 0 0 9 . 1
英寸 ×0 0 5 寸 的不 锈钢 丝紧贴 1 .2 英 1托槽 近 中翼 和 2 2托槽 近 中翼 弯制 阻挡 曲 ,另加 一 断 1 ~ 2 3 3间的 0 0 2英 寸 的镍 .1
上牙 列换 0 0 4 寸澳丝 ,1 、2 .1 英 1 1处 弯 制近 中外 展 弯进 行 过 矫 治处 理 ,配 合颌 间 小 牵 引 ,精 细调 整 , 建立 良好 的尖 窝咬合 关 系 ;⑥保持 稳定 ,2 月后 拆除 固定矫 治器 ( 个 见彩 色图版 工之 图 2 ,调磨 前牙 因 )
摩擦 不适 。针对扭 转牙 易复发 的特 点 进行 了过 矫 治处 理 ,1 、2 处 近 中均 弯 制外 展 弯 ,制作 压膜 保 持 1 1 器 时刮除 l 1近 中舌 侧及 2 近 中远 中唇侧处 的石膏 1 m 左 右 。牵 引 时轻 力 3 ~ 4 g 1 a r O 0 ,采 用长 时 间 的 吊 扎 。这样 牙周膜 拉伸 适宜 ,避免 牙周膜 创伤后 牙龈 外形不美 观甚 至附 着丧失 。
[ 辑] 何 编
[ 收稿日期]21 —0 0 2—2 0 8 [ 作者 简 介 ] 曹 军 ( 7 ) 1 0一 ,男 ,湖 北 潜 江 人 ,主 治 医 师 ,从 事 口 腔 科 临床 工 作 。 9

用 了轻力 的 Ⅱ类 牵 引 ,排齐后 前牙 覆盖为 4 m,后 经前牙 区颌 间小牵 引 已达到正 常覆 殆 覆 盖 。 1间隙 a r 2 开辟 后换 0 0 9 寸 ×0 0 5英 寸的稳定 弓丝 弯制 阻挡 曲 ,避免 螺旋 弹簧 时 间过长 不易 清 洁及 对上 唇 的 .1 英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