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ATM-V5接口-综合接入系统-以太网-接入网1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校园网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布线)王凯强

校园网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布线)王凯强

简单综合布线设计第一章前言1.1某高校背景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按照“统一规划、讲究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某高校园网综合系统设计,以满足校园内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需要。

对于某高校来说,由于将有越来越多的资料信息和管理平台放到校园网上,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校园网,校园网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成为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标准。

我XX公司与XX公司一起,通过专场技术交流会、XX认证培训、项目设计和方案论证等形式,为某高校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校园网发挥的作用为全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并将计算机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改善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环境,提高其水平;熟悉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手段,有利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人才。

某高校着重进行了校园网的接入,并与电化教室相结合,配合多媒体设备,使该校的信息化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项目总体目标是:建立物理上覆盖学校教学楼与办公楼的千兆主干校园网,百兆交换到桌面,使学校所有部门的网络和计算机都能够方便地连接到网络;配置必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布线设备和辅料,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研究提供服务。

本项目的需求可概括为如下几部分:一个学校内用户众多,对信息的安全有一定的要求,各楼层的分布情况如下:(1)1号楼(图书馆)对图书馆内各类图书进行管理,对图书资料进行处理。

建立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更快更好的查阅各类图书。

主要以文件传输、视频传输为主。

(2)综合楼(实验室和办公楼)主要以校领导、财务、人事为主要用户。

主要是网络中心、计算机机房、网络实验室为主。

网络中心负责网络维护,管理,中心内设有网站、电子邮箱、精品课程、FTP资源、办公系统以及视频点播等服务器。

(3)2号楼、3号楼、4号楼(教学楼)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各二级学院办公室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3.1 综合布线设计要点:(1) 实用性:能支持多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够实现现在和未来技术的发展。

ATM模拟系统毕设答辩

ATM模拟系统毕设答辩

2021/6/16
14
ATM模拟系统用户界面——数据库连接
以用户登录界面来说明说连接
❖ Dim strr As String Set CON = New ADODB.Connection '设置CON为新的ADO连接对象
strr = "Provider=SQLOLEDB.1;Password= ;Persist Security Info=True;User ID=sa;Initial Catalog=user;Data Source=(local)" '这里采用的是SQL OLEDB应用接口
2021/6/16
11
ATM模拟系统用户界面——错误显示界面
If Len(Text1.Text) <> 8 Or Len(Text2.Text) <> 6 Then Form3.Show bel1.Caption = “ 没有正确输入卡号或密码 “种类界面中对其赋值 Option1(*).value = True 时,对 相应的服务赋值
如右图所示
2021/6/16
16
ATM模拟系统用户界面——操作种类
❖ 每个操作结束后都要进行相应的 操作插入到用户操作表的函数调 用
❖ 首先建立于用户操作表的链接 str = "select * from 用户操作表"
象的打开语句 动态游标 悲观锁 '无用户情况
2021/6/16
15
ATM模拟系统用户界面——操作种类
❖ ATM模拟系统中用户的各种操作 需要插入到用户操作表中。
❖ 插入到用户操作表中的信息包括 操作种类(j)、成功与否(k)、 具体的操作信息等。
其中j值代表操作种类的全局变量, 是系统中必要重要的变量值。

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网设计----毕业论文

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网设计----毕业论文

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设计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宽带技术以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信息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这种趋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更新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上,信息化正逐渐成为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而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

本文结合北京居民小区信息化建设实际需求,通过对FTTX+LAN、ADSL、HFC、WLAN、WIMAX等有线、无线接入技术加以比较,在满足小区宽带需求条件下最终选择FTTX+LAN方式组建小区宽带接入网,并从小区宽带接入网拓扑图、设备选型、IP地址划分、网络安全与管理等几方面对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组网方案进行设计。

关键词: FTTX+LAN;小区宽带;接入网;方案设计。

1 绪论 01.1 课题背景 01.2 建设宽带接入网的必要性 01.2.1 业务需求 01.2.2 市场需求 01.3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1)1.4 课题主要内容 (1)2 几种常用的宽带网接入技术比较 (1)2.1 接入网概念 (1)2.2 接入网的特点 (2)2.3 有线接入技术 (2)2.3.1 ADSL接入技术 (2)2.3.2 HFC接入技术 (3)2.3.3 FTTX+LAN接入技术 (4)2.4 无线接入技术 (5)2.4.1 WLAN (5)2.4.2 WiMAX (6)3 小区FTTX+LAN接入网组网方案设计 (7)3.1 需求分析 (7)3.1.1 小区情况 (7)3.1.2 宽带需求 (7)3.2 接入技术的选择 (7)3.3 小区宽带接入网的拓扑结构选择 (7)3.4 设备选型 (8)3.5 IP地址划分 (10)3.6 网络安全与管理 (11)3.6.1 防火墙 (11)3.6.2 网络管理 (11)4 总结 (13)谢辞 (14)参考文献 (15)1.1 课题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宽带接入网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第02章 v5接口

第02章 v5接口

UNI-SN之间连接 (在Q3接口控制下) AN-SN之间的网络内部连接 UNI-SN之间连接 (SN通过B-BCC控制) 虚拟用户端口—SN之间连接(在Q3接口控制下) 虚拟用户端口—SN之间连接(SN通过B-BCC控制)
VB5.1 VB5.2 VB5.1 VB5.2 VB5.2 VB5.1 VB5.2 VB5.2
B-BCC 系统
B-BCC 系统
RTMC 系统 RTMC 系统
RTMC 系统
AN VB5.2 系统 SN VB5.2 系统
RTMC 系统
图2-4 VB5.2系统 系统
VB5接口与 接口有相似的体系结构 VB5接口与V5接口有相似的体系结构,具 接口与V5接口有相似的体系结构, 有支持各种业务接入能力
B类
VP或VC
C类 D类 E类
VC VP或VC VC
B-ISDN 非B-ISDN 非B-ISDN
注:在SN中,A、C、D或E类宽带AN连接可以根据SN所提供的业务被终结或被交叉连接。
B-ISDN接入是将来主要的接入方式。 ISDN接入是将来主要的接入方式。 接入是将来主要的接入方式 ISDN接入类型可分为支持 接入类型可分为支持ATM 非B-ISDN接入类型可分为支持ATM 传输模式的类型和不支持ATM传输模式的 传输模式的类型和不支持ATM传输模式的 类型,后者包括窄带接入。 类型,后者包括窄带接入。
2.2 V5接口协议和规范 V5接口协议和规范
V5接口协议分为3层5个子协议 V5接口协议分为 接口协议分为3
AN 链路 控制 协议
LE 链路 控制 协议
网络层
Q.9协议 协议
PSTN 控制 协议 协议
BCC 协议
保护 协议
Q.931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1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1
1.1
首先,校园网是利用先进的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构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计算机信息传输线路;其次,校园网的建设必须考虑到为学校教学、教育科研,利用成熟、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应用,提供优质的网络化教学环境。因此,校园网应当是宽带、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局域网络。
校园网除了需要有必备的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平台外,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实现学校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备课系统、电子图书阅览检索、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校园网站和教学资源网站建设等功能。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覆盖全校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大型网络系统。校园网还应具有教务、行政、总务管理功能,可以进行课程管理、学生成绩与学籍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等教学教务管理,也可以进行档案管理(含人事、教师档案等)、处室管理等行政事务管理,总务后勤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设备、房产等。
(3)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应用,如:桌面将承受大型应用软件和多媒体传输需求的压力
(4)该方案要具有高扩展性。能为用户未来数目的扩展具有调整、扩充的手段和方法。
(5)该网络是面对连接的,能够实现虚拟网络(vlan)连接。
2.3 交换机需求
核心层交换机2个。汇聚层、接入层交换机5个。
为了实现数据的高速转发。所以核心层交换机选用CISCO WS-C3560G-24PS-S型三层交换机。为了承担网关和三层路由转发功能的重担。所以汇聚层交换机选用CISCO WS-C3550-24-SMI型的三层交换机。实现与PC机的连接,为用户提供大量端口。接入层交换机选用CISCO WS-C2950C-24型号的交换机。基本参数如表2.1所示。
根据本校园网络的VLAN划分,IP地址的划分等分配,分别在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宿舍楼等楼群汇聚层的交换机配置相关的IP地址,并对其重要的部门和多媒体教室进行VLAN的划分。配置步骤相对简单,每楼群的配置方法也相似。只需将交换机划分VLAN,将相对应的客户端端口加入到VLAN中,并配置中继(要将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以及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端口设为主干模式Trunk)。同时需要配置单臂路由使有些VLAN之间可以相互访问。

毕业设计(论文)-校园网的安全设计和配置—华为网络设配置

毕业设计(论文)-校园网的安全设计和配置—华为网络设配置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校园网的安全设计和配置—华为网络设配置班级:计算机0921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同组成员:指导教师:摘要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也相继出现。

例如网络通讯安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信息泄露、信息篡改、非法使用网络资源、非法信息渗透、假冒等方面。

在Internet上网络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安全,以至于从技术方面讲安全问题是整个互联网技术里较为困难的问题。

从Internet的角度看,对网络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网络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一方面,电磁泄露、搭线窃听、非法人侵、线路干扰、意外原因、病毒感染、信息截获等。

另一方面,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各种应用服务存在安全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师生的使用安全,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

进入信息时代后,各个高校,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学校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建设从基础架构到维护和管理都变得十分简单和智能,丰富的网络产品线和不断降低的价格,可以让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实际的经济条件来构建自己的网络,用于网络建设的投资对于高校而言不再成为一个负担。

关键词:校园网络;网络安全;安全问题;设计。

Summary:Sweeping the globe,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creasing popularity and deepen,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ll kinds of safety problems arise. Such a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the main manifest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formation tamper with the illegal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illegal information penetration, fake, etc. In the Internet network system not only to open on, and want to be safe, that in terms of the safety problems from technology is the entire Internet technology relativelydifficult problems. From the view of the Internet, the network threat comes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network safety factor. On one hand, electromagnetic disclosure, DaXian eavesdropping, unincorporated harassment, line interference, accident reason, virus infection, such as information intercepted ?Keyword: Campus network; Network security; Security problem; design.摘要 (2)第一章、校园网络安全概述 (5)1.1 校园网网络结构简介 (5)1.2 网络安全概述 (5)1.3 校园网络安全威胁 (5)第二章、校园网建设需求分析 (7)2.1 用户需求分析 (7)2.2 校园网络设计目标 (7)2.3 组网技术选择 (8)第三章、校园网络安全设计 (9)3.1 网络安全设计 (9)3.2 强化计算机管理 (10)3.3 建立完善的备份及恢复机制 (10)第四章、网络设备配置 (11)4.1 网络设备概述 (11)4.2 网络设备连接 (12)4.3 网络设备配置 (13)总结 (17)谢辞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校园网络安全概述1.1 校园网网络结构简介校园网总体上分为校园内网和校园外网。

校园网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布线)王凯强

校园网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布线)王凯强

简单综合布线设计第一章前言1.1某高校背景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按照“统一规划、讲究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某高校园网综合系统设计,以满足校园内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需要。

对于某高校来说,由于将有越来越多的资料信息和管理平台放到校园网上,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校园网,校园网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成为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标准。

我XX公司与XX公司一起,通过专场技术交流会、XX认证培训、项目设计和方案论证等形式,为某高校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校园网发挥的作用为全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并将计算机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改善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环境,提高其水平;熟悉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手段,有利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人才。

某高校着重进行了校园网的接入,并与电化教室相结合,配合多媒体设备,使该校的信息化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项目总体目标是:建立物理上覆盖学校教学楼与办公楼的千兆主干校园网,百兆交换到桌面,使学校所有部门的网络和计算机都能够方便地连接到网络;配置必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布线设备和辅料,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研究提供服务。

本项目的需求可概括为如下几部分:一个学校内用户众多,对信息的安全有一定的要求,各楼层的分布情况如下:(1)1号楼(图书馆)对图书馆内各类图书进行管理,对图书资料进行处理。

建立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更快更好的查阅各类图书。

主要以文件传输、视频传输为主。

(2)综合楼(实验室和办公楼)主要以校领导、财务、人事为主要用户。

主要是网络中心、计算机机房、网络实验室为主。

网络中心负责网络维护,管理,中心内设有网站、电子邮箱、精品课程、FTP资源、办公系统以及视频点播等服务器。

(3)2号楼、3号楼、4号楼(教学楼)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各二级学院办公室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3.1 综合布线设计要点:(1) 实用性:能支持多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够实现现在和未来技术的发展。

第02章_v5接口

第02章_v5接口

承载通路 ISDN D 通路 承载通路 ISDN D 通路信息 AN PSTN 信令信息 定时信息 控制信息 (a) V5.1 接口功能 LE AN PSTN 信令信息 控制信息 定时信息 链路控制信息 保护信息 承载通路连接(BCC)信息 (b) V5.2 接口功能 LE
图2-2 V5接口功能
接口类型
接入网 网管系统
图2-10 接入网系统示意图
2.3.1 S1240交换机上V5接口原理
S1240 EC74版交换机安装IPTMV52模块和 SACECP模块用于提供V5.2接口。
IPTMV52
SACECP
IPTMV52
HCCM DSN SCM
CTM
P&L
DTM IPTMV52:综合信包中继模块(V52) SACECP:公共部分辅助控制单元 HCCM:高性能公共信道模块
B-ISDN接入是将来主要的接入方式。 非B-ISDN接入类型可分为支持ATM 传输模式的类型和不支持ATM传输模式 的类型,后者包括窄带接入。
接入网 非 B-ISDN 接入

接入适配功能 虚拟用户端口(VCP)
B-ISDN 接入

VB5.2 宽带 AN 功能
图2-6 支持非B-ISDN接入的一般模型
功 能 V5.1接口 V5.2接口
链路数
1个2.048Mbit/s链路 固定分配时隙、无集线功能
1~16个2.048Mbit/s链路 动态分配时隙、有集线功能
集线功能
保护功能
无保护功能
有保护功能
支持的ISDN业务 协议
仅支持2B+D业务 PSTN/控制
支持2B+D业务和30+D业务 PSTN/控制/链路控制/BCC/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 接入网技术是目前通信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为适应今后宽带接入的需要,综合接入系统(UAS)的设计便提到议事日程上。而以ATM为核心的接入系统是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此基础上,本文介绍了综合接入平台的总体结构,试图研究了用ATM技术实现综合接入平台的一些关键技术。如ATM信流合约及服务类别,信流管理和初步的拥塞控制原理。以适配以太网业务为例,说明了接入平台用户侧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还介绍了V5接口的一些性质,试图解释接入平台网络侧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 ATM V5接口 综合接入系统 以太网 接

优秀论文 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 切勿外传 入网

Abstract Access Network technique is demand that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opic in inside in realm in current correspondences, for orientation from now on the breadth takes to connect into, the design of the Universal Access System (UAS) mention the argument matter agenda top then.But the Access System that regards the ATM as the core is a very important a development direction. Here the foundation is last, this text introduces to synthesize the total construction that connect into the terrace, studying to use the some key technique that the technique of ATM realizes, take go together with ether net business as an example, explained to connect into the lateral work in customer in terrace principle technique, still introduced to connect into the terrace network side V5 connects the oscular and some kind Key Words: ATM Access Network V5 Interface Ethernet UAS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通信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电信业务也逐渐从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转向集语音、高速数据和可变速率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宽带业务方向发展。要满足这种要求,必须建立支持宽带化的多业务综合接入系统。 现在,综合接入系统领域出现了许多令人振奋而又使人迷惑的技术,但那一种技术才能更适应用户的需求和符合技术的发展的潮流呢?作者认为,ATM技术在用户业务的接入和汇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网络向宽带化和综合化迈进,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ATM综合接入系统才是最能符合要求的。 本文从介绍接入网的现状和接入技术入手,介绍了综合接入平台的技术分类和应当支持的业务,引出了作者所 建立的综合接入平台的总体结构。然后介绍了ATM平台的一些关键技术,如信流和约和拥塞控制。并以适配以太网业务为例,解释了接入平台用户侧的工作流程。最后,适当的介绍了V5接口的工作原理。 作者希望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综合接入平台的逻辑结构,但因为本人的水平所限,无法对平台进行物理测试,系统中一定有一些错漏,请大家指正!使系统更加完善。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 绪论 1 1.1 网络技术与市场现状 1 1.2 接入平台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3 1.3 现今几种接入平台技术 4

更多文章 T. Dynamic routing of bandwidth guaranteed tunnels withrestoration[J]. [2] Jasperneite J;Neumann P;Theis M Deterministic. Real-time Communication withSwitched Ethernet [J]. 2002. [3] Wilwert C; Rondeau 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Switched Ethernet Architectures[J]. [4] 李朝举. Internet 核心网络的实现方法[J] 2000(03). [5] 敖志刚.《万兆以太网及其实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 [6] N.N. TechFest Ethernet Technical Summary-Ethernet Media Access Control[J]. 1999. [7] Chris.Cole;John.D'.Ambrosia;Chris.DiMinico.The Next Generation of Ethernet [OL]. [8] DANIE O A. MPL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in IP networks [J] 1999(12) [9] Rosen E;VISWANATHAN A;CALLON 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rchitecture2001 [10] Anderson L, DOOLAN P, FELDMAN N. LDP specification 2001. <>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带来切身实际的利益,城域网、企业网、局域网、家庭网和个人网络都是网络发展的体现。网络发明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它的规模上,而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消除资源访问的壁垒,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应用方面也体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能够共享和调度成千上万的计算设备协同并发工作,能汇聚数百万计的信息资源加以归类、分析和发布,还可以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们实时沟通交流。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显得由为重要。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那些如何复杂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从某一地方传送到另一地方,而且简单、快速、准确,给人们带来了 很大的方便。而在现代企业中,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已显得举足轻重。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依赖的日渐紧密,那么对于网络吞吐量,网络延时,网络链路的稳定性以及网络服务的多样性就会产生新的要求,同时也希望网络应用的花销能更加低廉,这样针对电信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将会产生巨大的挑战,本实时通信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会给运营商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稳定,并且低廉的网络运营成本,本实时通信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的更加高效,快速,稳定并且廉价的网络服务资源。 1.2 选题理论 1.2.1 需求分析方法 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项目开发的基本要素,是项目实现和实行的 关键。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指的是了解用户需求,在软件的功能上和客户沟通并且达成一致,评估软件的风险系数和项目需要付出的代价,最终形成一个完善设计实现的复杂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1.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一组帮助系统分析人员产生功能规约的原理与技术。它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使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以及判定树等。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①分析当前的情况,做出反映当前物理模型的 DFD;②推导出等价的逻辑模型的 DFD;③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基元描述;④建立人机接口,提出可供选择的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 DFD;⑤确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⑥选择一种方案;⑦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 2. 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是在结构化设计方法出现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从结构化设计的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结构化设计方法求解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从功能的角度审视问题域。它将应用程序看成实现某些特定任务的功能模块,其中子过程是实现某项具体操作的底层功能模块。在每个功能模块中,用数据结构描述待处理数据的组织形式,用算法描述具体的操作过程。面对日趋复杂的应用系统,这种开发思路逐渐暴露了一些弱点。那么面向对象的分析首先根据客户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然后对需求进行合理分层,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之后设计业务逻辑,利用多态、继承、封装、抽象的编程思想,实现业务需求;最后通过整合各模块,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从而满足客户要求。 1.4.2 系统开发设计方法 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是将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事件以及任务提取汇总而成的结构化框架。软件的开发包括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以及单元、系统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