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接触网监测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

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发布时间:2021-04-28T10:43:08.77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第3期作者:韩富军[导读]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韩富军(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供电段,014040)【摘要】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电力机车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接触网状态及功能的稳定性,是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基础。
接触网的普遍特点是沿铁路线露天架设,线长、点多,而且由于其自开通之日起就担负着繁忙的运输任务,使用条件苛刻,无备用线路,如果接触网发生支柱倒塌、接触网断线,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效应。
为了对高铁接触网进行实时供电风险监测,保障高铁运行的安全,提出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供电安全检测技术。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一、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原理(一)接触线拉出值检测在对高速铁路接触线拉出值进行检测时,应该使用磨损均匀的滑板,以此来确保受电弓的使用寿命,在接触线的直线布段内,将接触线布置成“之”字形。
在设置接触线的拉出值时,应该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较小的拉出值将无法实现均匀滑板磨损的效果;但是如果拉出值较大,接触线很有可能高于受电弓的有效工作宽度,从而引发钻工或者刮弓的故障,因此,需要对接触线的拉出值进行定期检测。
在执行将电子接近检测器安装在模拟受电弓滑板上的工作时,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安装器之间的额距离应该控制在10~20mm,如果任意一个电子接近检测器上方有接触线存在,检测器将会输电压信号,将这一信号传输到编码器,就会产生对应的位置代码,然后将这种代码送入微机中,边能够得到受电弓中心的接触线距离值。
(二)接触线高度检测对接触线高进行检测,其实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对接触线在静止状态下所保持的高度进行检测,接触线在禁止状态下的高度最高不得超过6450mm;②接触线在处于运行状态中时,加测沿接触线运行的受电弓运行轨迹,为对受电弓的性能、接触悬挂的质量以及受流状态提供可靠的资料。
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推荐5篇)

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引言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供电远动技术逐步成熟,可靠性明显提高,但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依然不稳定,特别是供电运行中曾经出现误动、拒动、误显示等现象,成为供电远动系统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现状目前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主要是光纤控制形式光纤控制形式主要是借鉴数字化变电所理念发展而来,其主要特点:一是减少了穿越户内户外控制电缆的数量,降低了外部原因如雷、电等对所内设备的危害;二是控制信号采用了光缆传输,减少了电磁干扰。
但是,该控制形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RTU 等电子元件置于户外控制箱内,运行环境差,元器件损坏率增高。
(2)控制回路、逻辑判断等变得复杂,环节增多,导致误显示信号等不确定因素增多。
(3)RTU、操作机构控制板等工作电源与操作电源同路,在电源电压不稳定时,造成各个环节不稳定因素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自高铁开通以来,出现误动10 多次,拒动30 余次,开关位置误显示100 余次,虽经过多次专项整治,但治标不治本,问题和隐患依然存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原因分析2.1 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分析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得出,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RTU 与操作机构信号连线受到干扰,从而误触发操作机构自保持回路,导致开关误动作。
经运行发现,干扰信号确实存在,尤其在接触网故障时,干扰信号最强烈。
如:海南东环,发生接触网隔离开关误动后,接触网工区会同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测量,停掉外部220 V 电源后,依然在此连接线处测量到40~90 V 电压。
值得注意的是,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与 RTU 连线还存在另一隐患,如果220 V 电源火地线接反,RTU 出口继电器可能断的是零线,隐患更大,在恶劣天气下,如果连线绝缘降低或瞬间接地,将直接导致误发操作命令。
大学毕业设计---接触网设备损伤的检测与处理

大学毕业设计---接触网设备损伤的检测与处理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接触网设备损伤的检测与处理一、设计题目及内容1、设计题目:接触网设备损伤的检测与处理2、内容:电气化铁路的动力来源与电能,是通过接触网给电力机车供电的。
接触网开通送电即投入运行,由于接触网是露天装置,其结构、零件等必然要受到各种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加上电力机车受电弓沿接触线高速摩擦滑行,使接触网经常处在振动、摩擦、电热及构件本身物理变化影响之中,接触网技术状态极易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电力机车的安全行驶,应严格保证接触网的技术状态和供电质量,这样就必须对接触网进行经常的检查、调整和维修。
本文针对接触网设备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介绍。
二、基本要求1、运输能力、牵引总重提高、行驶速度。
2、消耗能源。
3、运输成本、机车车辆周转、整备作业。
4、污染、工作条件。
三、重点研究问题接触网设备容易出现的故障。
四、主要技术指标(1)运输能力大、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行驶速度快。
(2)消耗能源少,其热效率可达20%~26%。
(3)运输成本低,维修少,机车车辆周转快,整备作业少。
(4)污染少,粉尘与噪声小,工作条件好等优点。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一)应收集的资料(1)运输能力大、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行驶速度快。
(2)消耗能源少,其热效率可达20%~26%。
(3)运输成本低,维修少,机车车辆周转快,整备作业少。
(4)污染少,粉尘与噪声小,工作条件好等优点。
(二)参考文献1吉鹏霄.接触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张道俊,张韬.接触网运营检修与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3刘达民.分段绝缘器和分相绝缘器的性能分析.北京.电气化铁道4侯应旗,柯志敏.接触网工.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上海铁道科技.2008年第04期六、进度计划七、附注请老师斧正。
开题报告目前,电气化铁道在全球60多个国家的运营里程已经突破25万公里,占世界铁路总营业里程的近四分之一,承担了一半以上的铁路运量,显示了电气化铁道的巨大的潜力与生命力。
接触网毕业设计

云桂线接触网设计文件一、初步设计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1)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关于新建云桂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0]301 号)的审查意见如下:1)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
接触线采用铜合金接触线:正线为CTS150,站线为CTS120。
承力索采用铜合金线:正线为JTM120,站线为JTM95。
供电线上网原则上尽量采用架空线。
2)路基地段腕臂柱采用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T型梁的桥支柱采用格构式钢柱,桥隧或桥桥相联的较短路基区段腕臂柱原则上与桥支柱一致。
3)支柱高度选取根据以下原则设计:支柱高度选取按上腕臂底座距柱顶外露一般100毫米、最大300毫米设计。
基础面距轨面距离,路基区段按615毫米、桥梁区段按535毫米考虑。
支柱高度:路基区段一般支柱7900毫米(通行双层集装箱列车区段为8900毫米),桥梁区段一般支柱7800毫米(通行双层集装箱列车区段为8800毫米);有下锚、线间立柱等其他悬挂安装要求的支柱,可根据实际安装需要尺寸计算确定。
4)全线按绝缘距离1400mm设计,一般采用瓷绝缘子,隧道内或特别严重污秽地区可采用合成绝缘子。
5)站场接触网采用线间立柱安装型式。
6)隧道接触网采用倒立柱式全旋转腕臂结构,接触网支持装置安装采用后置锚栓方式。
7)设置江西村、平果、百色、富宁、广南、普者黑和弥勒供电工区负责接触网和电力设施的维修工作。
(2)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新建接触网悬挂方式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正线采用JTMH-120+CTS-150(高强度)线材,联络线及高速车站站线采用JTMH-95+CTS-120线材;改建既有接触网正线采用JTMH-95+CTS-120线材、站线采用JTMH-70+CTS-85线材。
供电线一般采用架空线,隧道内采用电缆。
2)路基地段腕臂柱采用φ350等径混凝土圆杆,箱型梁的桥支柱采用H型钢柱,T型梁的桥支柱采用格构式钢柱。
3)路基区段一般支柱高度为7.9m(双层集装箱区段为8.9m),桥梁区段一般支柱高度7.8m(双层集装箱区段为8.8m)。
浅析接触网的设备与运行毕业论文

3.1接触网悬挂类型.................................................................. 6 3. 1. 1简单接触悬挂................................................................. 6 3. 1.2链形接触悬挂................................................................ 6
3.2支持装置...........................................................................7 3. 2. 1腕臂支持装置................................................................ 7 3. 2.2中间柱支持装置.............................................................. 7 3. 2. 3补偿装置.................................................................... 10 3. 2. 4避雷器.......................................................................12
目录
目录
第1章接触网的组成及要求.................................. 1
1.1接触网的基本组成............................................................... 1 1.1.1接触悬挂...................................................................... 1 1. 1. 2定位装置..................................................................... 1 1. 1.3定位装置..................................................................... 2 1. 1.4支柱与基础.................................................................... 2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的探讨及应用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是列车在高速运行中,用来检测接触网 自身结构及受流系统的各项机械和电气参数,借以评价接触悬挂和受 电弓的性能以及接触网工程和运营质量的重要手段遥
1 接触网检测技术的概述
接触网检测技术是一种应用微型计算机及其他先进检测尧试验设 备袁对接触网进行监控的最新技术遥 其任务是保证接触网更安全可靠 的供电袁向维修人员提供接触网状态信息袁试验尧研究接触网受流情 况袁为改善接触悬挂结构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遥
实现弓线间接触压力的检测袁是在受电弓滑条下面袁在受电弓托 架的上面加装检测装置遥 考虑到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上的不确定位 置袁一般是在其四个角上装设 4 个检测装置遥 在技术要求上袁这 4 个检 测装置的结构尧性能尧灵敏度尧误差及线性度都应该是相同的遥 2.4 硬点的测量
接触悬挂的硬点袁是接触悬挂不均质状态的统称遥 接触悬挂的一 个重要指标就是弹性均匀遥 如果在接触悬挂或接触线上的某些部分袁
咱责任编辑院汤静暂
图 2 LP4 号钻孔山西组渊P1s冤测井曲线示意图
渊上接第 猿缘远 页冤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遥
办公管理和行政决策方面每个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的需求
所建立的此类软件有较大区别袁主要包含的有院ERP 系统袁对公司的财
务尧销售尧物资尧工程等进行管理袁也有些企业没有形成 ERP 系统袁对
4 结束语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需求袁我国对发展 高速铁路技术袁建设高速铁路非常重视遥 国际上建设高速铁路的经验 说明袁高速铁路不仅在建设上是一项技术复杂系统工程袁而且其运行 指挥尧管理维护和传统铁路的运营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遥 所以我 们应该更多的了解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袁并更充渊下转第 源园源 页冤
高速铁路接触网状态监测研究

高速铁路接触网状态监测研究摘要:随着几年来高速铁路的发展,客运任务越来越繁重,对高速铁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速度快,而且还要保证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性,这就对高速铁路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接触网是高速铁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接触网的工作状态,直接决定着受电弓的受流质量,关系到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速度。
由于接触网大部分都处于裸露状态,对接触网的防护措施和监测也不尽人意,为了适应我国当前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情况,保证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就要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状态进行监测,以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接触网的故障。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方法;监测装置1 研究背景由于铁路的发展,铁路设备优化、运行速度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防护不到位,对系统内的有关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影响铁道运营的安全性,严重的还会对运营安全造成威胁。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承担着运输压力也与日俱增,对高速铁路的安全监测和维护成为铁路人研究的新课题,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适地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更好的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必须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监测展开研究。
为保证电力机车的正常供电,要求接触网必须在机械结构上具备一定的弹性和稳定性;为了实现电能的传输,接触线在电气上必须满足载流要求,防止接触线载流过大而损坏。
国内在接触线监测主要包括对接触线的振动监测、接触线断线或异物入侵的监测、接触线灼伤监测、风及覆冰荷载的监测等。
2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方法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电力和机械力的产生综合作用,高速铁路接触网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增加了接触网安全运行的风险,可能导致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不正常,从而产生潜在的安全威胁。
为避免接触网故障的发生,提升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采用接触网检测技术,实时监控接触网的工作状态,降低接触网的故障率,提升其工作效率。
【完美升级版】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站名姓名杨利龙专业年级设计(或论文)题目: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设计与应用2011 年 11 月20 日完成日期:1、具体要求:电气化铁路因其运输能力强、运营成本低、能源消耗少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了当今铁路的发展方向。
而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安全,因此通过检测接触网状态,及时发现整治存在的问题,对于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举足轻重。
同时,为了不断积累设计、施工和维护经验,提高检修效率,节约运行成本,使得持续提高接触网检测技术水平成为了电气化铁路迅猛发展的必然需求和重要保障。
二十世纪末期,接触网的接触式检测技术已日趋成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由于技术复杂、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等原因,极大地制约了这种检测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检测精度的进一步提高。
非接触式检测技术是将检测设备安装于车项,完全与高压设备脱离接触,使得技术和设备相对简单,安全性能大大提高,成本大幅下降。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基于图像处理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的图像预处理和目标识别计算,在高速检测情况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运用自适应阀值法和自适应控制技术对其进行了改进。
主要是对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进行多阀值段划分,采用自适应阀值和两次二值化处理方法进行图像预处理,然后运用跟踪识别技术将干扰目标排除,最终得到有效目标的几何参数,目标识别质量和技术参数获取效率明显提高。
另外,该系统还优化了车项检测设备的设置,针对阀值段优化划分、多目标识别、照明光源开闭控制、断点接续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
3、参考文献[1]陈唐龙.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2]冯金柱.2003年68个国家和地区电气化里程及电气化率.世界轨道交通,2004(6) [33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4]于万聚.接触网设计及检测原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5]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1[6]吴积钦,董昭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设计
高铁接触网补偿装置检测
系统通信模块设计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Design of High-speed Railway Catenary Compensation Device
Detection System
2012 届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年5月18日
毕业设计成绩单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题目高铁接触网补偿装置检测系统通信模块设计
指导教师姓名王硕禾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评定成绩
指导
得分
教师
评阅人得分
答辩小
组组长得分
成绩:
院长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高铁接触网补偿装置检测系统通信模块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单位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导师*** 导师职称教授
一、设计内容
研制一种能对接触网的补偿装置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系统的通信模块,在发生线索卡滞、补偿装置a、b值超标时准确及时向监控主机的发出预警信息和故障地点,指导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处理,避免发生断线故障和弓网故障。
将正常监测到的数据按照规定要求定时上传到监控主机;当出现非正常数据时,则立即向监控主机发出报警信号并附带报警信息。
二、基本要求
1、检测终端定时与监控主机进行握手通信。
2、按监控主机的要求对检测终端进行必要的参数配置。
3、采集到的数据若在正常范围内,则将数据存储在本地的存储器中。
在一定时间内将
一个该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上传到监控主机。
4、根据监测终端分析认定为发生线索卡滞、补偿装置a、b值超标的情况,向监控主机
准确及时的发出预警信息和故障地点。
三、主要技术指标
基于C8051F020的下位机通信系统程序,通信协议具体设计,系统通信过程安全可靠,系统通信数据结构简洁。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
可参考C8051F020,C8051F020/1/2/3混合信号ISP FLASH微控制器数据手册,C 语言程序设计,GPRS远程监控,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接口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五、进度计划
1、第1周至第2周:查资料,确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开题报告。
2、第3周至第6周:通信协议的商定,初步完成系统设计。
3、第7周至第10周:联机调试系统。
4、第11周至第13周:完成设计说明书。
5、第14周至第15周:修改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
教研室主任签字时间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高铁接触网补偿装置检测系统通信模块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单位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导师*** 导师职称教授
一、研究背景
电力机车所需要的电能是通过其自带的取电设施(受电弓)在高速行进中与悬挂在铁路上空的输电设备(接触网)滑动接触而取得的,这种相对高度动态的接触取流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设备状态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见性,给电气化铁路正常供电状态的保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有效的监测接触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接触网的运行状态的主要监控手段有三种,一种是通过接触网动态检测车对接触网的弓网配合关系进行模拟实验检测。
一种是在机车顶部安装便携式的监控设备。
还有一种是红外热像仪检测接触网。
这些检测技术手段对接触网的维护和检修能够提供参数和依据,但对于接触网的突发性事故却不能有效地控制。
远程通信模块是基于GPRS的无线通信,国内外在基于GPRS的远程监控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及应用开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GPRS网络的无线监控系统已广泛用于遥控、遥测、工业数据采集系统、防盗报警、交通运输监控管理等工业领域和智能家庭仪器等民用产品。
三、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制一种能对接触网的补偿装置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系统的通信模块,主要是通信协议的设计。
在发生线索卡滞、补偿装置a、b值超标时准确及时向监控主机的发出预警信息和故障地点,指导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处理,避免发生断线故障和弓网故障,实现检测终端定时与监控主机进行握手通信,并按监控主机的要求对检测终端进行必要的参数配置。
设计包括:(1)、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2)、系统通信协议的商定与设计。
(3)、GPRS 无线通信模块的配置与调试。
(3)、联机调试。
教研室主任签字时间
摘要
电力机车所需要的电能是通过其自带的取电设施(受电弓)与悬挂在铁路上空的输电设备(接触网)滑动接触而取得的,这种相对高度动态的接触取流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设备状态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见性,给电气化铁路正常供电状态的保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有效的监测接触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该设计研究一种监测接触网补偿装置状态的系统,以此来综合分析接触网运行状态。
该设计以C8051F020为基础,通过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模块与监控中心通信,具体的通信协议的是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制一种基于GPRS无线通信对接触网的补偿装置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实时检测系统。
设计包括:通信协议的确定、下位机通信程序的设计与编写、GPRS连接调试。
关键词:牵引网接触网检测接触网补偿装置C8051F020 GPRS 通信协议
Abstract
Electric locomotives need to take power through its own facilities (pantograph) by contacting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hanging over the railway. This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dynamic contact to take flow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uncontrollabi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of the status of the device, and brings a huge challenge to maintain the normal power supply state of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Therefore, how to monitor the health of the catenary, to discover and resolve security risks is the urgent problem. This design studied a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the catenary compensation device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catenary operation comprehensively.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C8051F020, communicating with the monitoring center through the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module.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is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status on-line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compensation device of catenary based on the GPR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e slave machine communication program design and writing and the GPRS connection debugging.
Keywords: traction network detection of catenary compensation device of catenary C8051F020 GPRS communication 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