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国学讲座(定稿)

合集下载

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

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

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精选3篇)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篇1“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润新小学的学生在诵读。

小学国旗下讲话国学演讲稿五篇

小学国旗下讲话国学演讲稿五篇

小学国旗下讲话国学演讲稿五篇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学生从小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以此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不断积累与深沉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五篇小学国旗下讲话国学演讲稿,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小学国旗下讲话国学演讲稿(一)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五(13)班的xx。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经典,学礼仪,修,塑操行》。

《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华夏民族的文脉;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是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在我们成长的黄金阶段,应该多读经典,勤修。

时刻不忘亲近《弟子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记住中华血脉的印记,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唯其如此,我们的民族才不会失去雄厚的文化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渊远流长地蓬勃发展下去。

《弟子规》的作者原是清康熙年间的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所作。

他当时是将其作为儿童启蒙教材,原名为《训蒙文》。

后经清代大儒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的整篇精神皆依据《论语》的基本精髓而编写的。

《论语学而篇》第六条曰:“弟子入则学,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规》依其要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撰而成。

其内容主要是教育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做人的基本礼仪与规范。

去年,我刚刚步入xx这个美丽如画的校园,耳儒目染地是《弟子规》的谆谆教导,那字字句句语重心长的教导,似一股清泉,轻巧巧地滋润了我的心田。

我跟着学校广播,跟着老师、同学,读那流传百年的经典话语,心里涌荡着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那琅琅上口的三字一句,那耳提面命的礼仪规范,那通俗易懂的行为准则,让我的一言一行有了努力的方向,是我前进的标杆,让我三省吾身之时,有了一个最美好的参照物。

记得以前,心情不好,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生闷气,爸爸妈妈喊我,我任性地以沉默抗议,任凭他们喊破喉咙,我也坚决不吭一声;甚至,在爸爸妈妈辛苦工作了一天,下班回家的时候,让我倒一杯茶,我也全凭自己一时的心情做事,爱搭理就搭理,不高兴就充耳不闻。

小学生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

小学生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

小学生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导读:本文小学生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

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的民族气概!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壮怀好歌!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

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篇二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在醉人的金秋如约而至、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也迎来另一个特殊的节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国学经典演讲稿(精选11篇)

国学经典演讲稿(精选11篇)

国学经典演讲稿(精选11篇)国学经典篇1大家好,我是来自某年某班的某某某,今天由我来为大家演讲。

珍惜,这个主题,是我第二遍讲了,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讲到这里,大家一定能猜出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话语了吧。

没错,就是“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这句话是歌德说的。

他说的没错,如果我们不珍惜时光,就浪费了我们生命中的大好时光,所以我们要珍惜时光,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着她的价值。

最后请大家跟我一起念一遍“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谢谢大家!国学经典演讲稿篇2《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子的这种态度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学生,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的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存在复杂的心灵困惑。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恬静和安宁的心境。

孔夫子关于学习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

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讲座

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讲座

质的重要活动。

以下是一篇关于小学生国学经典讲座的1000字以上创作:标题:传承经典,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讲座第一部分:背景介绍(150字)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讲座是一个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活动。

通过参与国学经典讲座,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并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品质。

第二部分:讲座内容与选题(200字)在国学经典讲座中,我们注重传授孩子们中国经典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

我们选择了多个经典著作作为讲座的内容,如《论语》、《史记》、《三字经》等。

我们从孩子们感兴趣和易于理解的角度出发,解读经典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并引导他们对经典进行思考和探讨。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品质。

我们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欣赏传统艺术表演等方式,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我们引导他们思考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并鼓励他们将这些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丰富多样的讲座内容与选题,孩子们可以全面了解中国经典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品质。

第三部分:讲座形式与教学方法(400字)在国学经典讲座中,我们设计了多种形式和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我们采用互动式的讲解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讲座,提问和回答问题。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增加讲座的视听效果和吸引力。

我们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孩子们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在讲座中,我们组织一些与经典文化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国画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通过多种形式和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把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部分:师生互动与反馈(250字)在国学经典讲座中,师生互动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国学知识讲座讲稿

国学知识讲座讲稿

国学知识讲座讲稿一、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术国学并不玄妙,它是“一国固有之学术”,即中国传统的学术简称,中国传统的学术主要凝聚在经史子集四部之中。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国学的主干是经史子集,其他的枝脉是由此而生发出来的。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学术的四个部类。

其中“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经”有“五经”、“九经”、“十三经”之说。

“五经”指的是先秦时代《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五种儒家经典。

“九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

南宋以后又逐步拓展为十三部儒家经典,简称“十三经”。

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子”是指春秋战国以来诸子之学,包括哲学、宗教、科技、医、农、兵、法以及类书、杂著等诸多方面。

“史”是指历史典籍;“史部”包括哪些典籍?《四库全书》的“史部”将中国古代史类典籍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等11类,计7119种,275857卷。

主要可分为通史,断代史、政事史、制度史、方志、历史地理和地图几大类。

“集”是指古代诗文词赋的著作。

《四库全书》集部将其分为楚辞类、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共收历代作家总集、别集各种点校、集解本以及诗文评及计1282部,26757卷。

其中一些诗文评和笔记小说被收入子部的杂家和道家类别之中。

一般说来,经部、子部相当于现在的哲学学科,史部相当于历史学科,而集部接近于现代的文学学科。

国学的学术价值观与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是一种人文思想与价值体系,表现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的基本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方法。

它的主干是儒家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以及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屈原的浪漫热烈的精神气质,是一种多元与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

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十篇)

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十篇)

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十篇)小学低年级国学经典演讲稿 1尊敬的各位__、老师大家好:新年景色依然艳,龙岁春光格外明;龙年的春天到来了,龙是__的图腾,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到这其中的典故呢?__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人一脉相承,而我们又要怎样星火传递。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宣扬传统,守正创新,舍我其谁》。

宣扬__传统文化的具有深远的未来意义。

对于我们新一代__人尤为重要。

有种种迹象表明,在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的转变中,科学可能不再完全沿着17世纪欧洲科学__时期确定下来的路线前进。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__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

2023年英国天文学家抄里斯认为:“前进的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__的污秽,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__化学奖获得者比利时化学家普里高津说,新的自然观“将把__传统连同它对实验的强调和定量的表述,同以自发的自__世界观为中心的__传统结合起来”;而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则说,他所创立的协同学,同时受到了__的分析思维和东方的整体性思维的影响。

人类意义世界所作出的这种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历史转折时代的传统回归,__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获得其生命力。

而这种可能需要我们的创新,我们需要在创新中推动__优秀传统个文化。

然而我们又将如何进行用创新的__将__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又将如何将__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流舞台,__传统文化是否只是辉煌的过去?不,我认为,__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做的就是用创新来推动__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做为__,影视做为载体,再以特色做为亮点努力开辟世界这个窗口。

__可以用肯德基推广美式快餐和美式文化,将两百多年的__历史推向了世界的舞台,而我们有各种菜系和多元文化,没有理由挤不进世界的前列。

__,韩国等国民族单一,文化也没有呈现多元化,但是他们善于在自已的影视作品中添加本国传统文化,通过影视媒介很好的弘扬了本国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0篇)

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0篇)

国学经典演讲稿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0篇)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

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讲稿,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经典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兴泉小学学生在诵读。

这稚嫩的童音,让我的思绪飞扬。

不知不觉中,我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敦厚之风。

孔子关于学习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

我庆幸是兴泉小学浓浓的书香浸润了我。

让我深深感到来到这个世上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这个世上是幸福的,因为兴泉小学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

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国学经典演讲稿篇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青春山大,古风流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李光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通俗点讲就是关于“中国固有的学 问”。 国学一般是指我国以先秦经学典籍及诸 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 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 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这是自称:就 象我们自称国人,台湾叫语文是国语一样, 你跟老外说国学这个词他就不会懂,老外喜 欢叫汉学,也有叫中学的,中学是和西学相 对而言的。
.

第一个故事:清代有个大文人纪晓岚,他是《四库全书》的总编, 有关他的电视剧也很多。说他有一天傍晚在外面散步,散步散到 一田间小路,这个时候有个樵夫,就是砍柴的,正好挑着一担新 打来的柴从山上下来准备回家,因为路很窄,不能同时过两个人, 需要有个人退回去让路,这个时候纪晓岚觉得自己是读书人,高 人一等,怎么也应该是樵夫让路,自己先过。樵夫也看出了纪晓 岚的心思,他就放下担子和纪晓岚说:“你不是读书人嘛,这样吧, 我今天出个对子,你如果能对出来,那我就退后给你让路,但如 果你对不出来,对不起,那只好你给我让路。”纪晓岚听到是对对 子觉得这有什么难的,就爽快地答应了。樵夫一指那担柴出了上 联说:“此木为柴山山出。”纪晓岚跟着念了几遍这个时候他才意 识到碰到麻烦了,这个随口而出的上联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妙在 “此木”两字正好拼成一个“柴”字,“山山”两字正好拼成一个“出”字, 纪晓岚念叨了半天也想不出下联,只好红着脸退后给樵夫让了道。 让完道这个纪晓岚还是不服呀,也没心思散步了,就往回走,在 往回走的路上还一直想着这个对子,这个时候他看到了各家正在 做晚饭的炊烟,忽然来了灵感,有了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就是说这个柴呀进了炉膛就变成烟了,而每天晚上大家做晚饭的 时候炊烟就特别多。这是一个妙对。
烟锁池塘柳 炮架镇江城
第四个对联故事,是说有一个小孩特别聪明,是一个神 童,特别擅长对对子。可村里有个老学究不相信,认为 肯定是大家胡乱吹捧,于是要考一考这个小孩。小孩被 带过来了,老学究想了一想,不怀好意地出了上联:“二 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亦敢对锯。”,实际上这句话一语 双关,是骂人的,明的是说两只猿猴在锯木头,但“对锯” 和“对句”是谐音双关,实际是说我出了上联了,你这个小 孩就象个小猴子一样,怎么敢来对我的上联呢?而这个 小孩一点也不示弱,想了一会,下联出来了,“一马陷足污 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这个下联也是双关,明的说一 匹马脚陷到污泥里了,拔不出来,实际上“出蹄”和“出题” 也是谐音双关,是回骂老学究你也不配出题目考我。最 终这个老学究搞得反下不来台。
几个概念要搞清,注意区别:
东方学 中国学 汉学 儒学
广义地说,国学包括中国古代思想(诸子 百家)、哲学(阴阳五行) 、历史(二 十四史)、地理(水经注)、政治、经济、 军事(孙子兵法)乃至书画(清明上河图, 字画鉴定)、音乐(民歌民乐)、易学、 术数(农书)、医学(中医)、星相、建 筑等。包括灯谜,京剧等都算国学所涉及 的范畴。 狭义地说,国学更强调跟文字相关,或者 说就是四库全书中的分类法:经史子集是 国学(如何分类需解释)
3.死记:古诗古文一定要多诵读,就是先朗读再背诵, 背诵绝对重要,只有能背诵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东西。最好是理解了以后背,但即使一知半解也可以 背。人用大脑储存知识就象骆驼用驼峰储存食物一样 是可以反刍的,即使现在不能完全理解,将来会随着 阅历增加而更多理解。实际上所有知识都强调背诵, 看几个宗教就行了,所有的宗教都讲究背经(三大宗 教知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实际上是他已经 能倒背如流了,基督教徒也规定定期到教堂做礼拜, 读圣经,唱赞美诗,更厉害的是穆斯林,每天要做五 次祷告,每次都要背诵一定段数的可兰经。 4.活学: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学着写点旧体诗词; 多看经典的传统书籍,我认为《红楼梦》是学传统文 化最好的一本书。初中生可以看。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技术 更多地进入了中国,为了和西方的文化相 区别或者是相对抗,洋务派们(张之洞)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中学的 概念首次提出。后来1911年辛亥革命,清 帝逊位。再后来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一直到1919年五四 运动,这更是中国思想文化上的一场大革 命,白话文完全确立了地位。国学的概念 在这个时候也就更明确了,就是以文言文 为载体的旧文化。
3.有利国家统一大业:国家统一首先需要文化统一, 需要价值观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文字载 体(简体字和繁体字)就不一致。 4.有利扩大中国国际影响:怎么样才会成为一个国际 大国?文化输出很重要,现在我们在国外办孔子学院 也是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文化输出的例子:唐 朝直至明朝中国文化都走在世界的前面,而辛亥革命 前后直至抗日战争前日本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梁启 超、孙中山、蒋介石、鲁迅、郭沫若等很多人都在日 本学习和生活过;解放后,苏联对中国影响大,俄国 和苏联文学传到中国的就比较多,高尔基作品,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等很多;现在是美国文化在世界上影响 大,所以迪斯尼呀,美国大片,包括饮食肯德基呀就 在中国有市场。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亦敢对锯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第五个对联故事是讲解缙的,解缙和纪晓岚一样是个大文人, 《永乐大典》就是他主编的,说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贫穷, 而对面的人家是个财主,很有钱,大门豪宅,财主在自己家 门前种了很多竹子,风景很好,而这些竹子也正对着解缙家 大门,于是解缙在自己的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本来这个也没什么,可那财主不乐意了, 哦,我家种竹子,你来贴对联,好像我家的竹子是特意为你 小子种的,于是他喊来两个家丁命令他们把门前的竹子砍了, 解缙看财主把竹子砍了,对联已经不贴切了,于是拿了毛笔 在上下联上各添了一个字,对联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 卷书 长。” ,这样对联又一样贴切了,那财主一看更气坏了, 好,你会改对联,我现在把竹子连根刨了看你还有办法没有, 于是他让家丁把竹子根都刨了扔了,看到财主已经刨完了竹 根,解缙又不慌不忙地拿出毛笔在对联上又添了两个字,对 联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 长有。”,这对联也 一样的贴切,这个时候财主只剩下吐血而没其他办法了。
门对千竿竹 短 无 家藏万卷书 长 有
第六个对联故事是说王羲之的,当然这个只能当故事听,当不了真, 其实王羲之生活的东晋那个时候还没有对联的,对联实际上到宋朝才 真正有,不过这个故事是用形象的故事来说明王羲之的字写得好。故 事说:因为王羲之的字特别好,每年除夕只要他在自家门上贴对联, 很快他家的对联就会被别人偷走,因为大家都喜欢王羲之的字呀,都 偷了回家收藏了,这样大年初一他家门上总是光光的。偷得次数多了, 王羲之也伤透了脑筋,这一年的除夕又到了,王羲之突然想到了一个 办法,他写了八个字“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贴在了门上,写了这样 的狠话总算没有人再偷他的对联了,等第二天大年初一一早,王羲之 拿出笔来在原来的上下联下又各添了几个字,很快对联变成了“福无双 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样这副对联又很吉利了。 再讲个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字被偷的故事,这个于佑任字 写得极好,说他在台湾时住的房子靠街,但比较偏,常有人在他家房 子的墙角处小便,他很是烦恼,没办法他写了一条“不可随处小便”的 标语贴在了墙上,可刚有点效果他发现那个标语被人揭走了,他也想 不出这个标语能有什么用。可很快从报纸上知道了答案,原来这个揭 走标语的人是个绝对聪明的人,他把那个标语上的六个字重新裁拼, 重新装裱,那“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已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的处世 格言。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第二个妙对故事还是说纪晓岚的,古人讲故事喜欢附会到名人身上。这次不是在路 上散步,而是坐船。船行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河道比较窄,而这时恰巧对面有一 条船过来,两个船顶到了一起,总该有条船退后让行。纪晓岚来到船头就问对方船 老大说:“你知道我是谁吗?”船老大说:“我不知道。”纪晓岚说:“我是纪晓岚 呀。”船老大问:“纪晓岚是谁?”纪晓岚被弄得哭笑不得,只好自我介绍:“我是天下 最有名的才子,你说是不是应该你的船让一让呢?”船老大说:“哦,你是天下最有 名的才子,那这样吧,我出个对子,你如果对出来,我就退后。如果对不出,那就 对不起了。”纪晓岚觉得一个船夫能出个什么对子就爽快地答应了,船老大指着两 条船比划了一下,就说出了上联:“两舟竞发,橹速不如帆快。”纪晓岚一听这联就 知道了话外之音,其实这是个绝妙的谐音联。明的说是两条船,橹速不如帆快,实 际上橹速是鲁肃的谐音,帆快是樊哙的谐音。而看过三国的人知道,鲁肃是东吴最 出名的谋臣,而樊哙是刘邦手下最有名的武夫,这个船老大的意思很明显,你纪晓 岚不是文人吗,你文人还不如大老粗。可虽然听出了话外之音,但纪晓岚就是想不 出合适的下联来对答。于是也只有红着脸把船往后退。后来船继续行,纪晓岚一直 不停地想,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来,这时突然他听到了岸边传来了一阵音乐声,原 来是一家在娶亲,乐队在演奏,纪晓岚灵感来了,也有了下联 :“八乐齐鸣,笛清 怎比箫和。”笛清是狄青的谐音,箫和是萧何的谐音,狄青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武 将,长期在西北守卫边疆,而萧何是刘邦手下著名的谋臣,算文官。这句话明的是 说音乐,实际是说武将不如文官。虽然对联是对出来了,但船也已经让了,纪晓岚 只能摇摇头,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他也知道了民间藏高手的道理。
二.为什么要学国学?或者说有什么好处? 1.提升自身文化水平: 孔子教育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过去形容一个读书人 常说这个人很儒雅,很文雅,这也是读书对提升人修养的 作用。古人要求做谦谦君子(这和西方培养绅士同样道理) 假设一个场景:一个人在西湖边欣赏美景,如果他是有文 化人,会想到“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水光潋滟晴方 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些诗句。如果没有文化的人呢? 适用性:生活实际中古文知识还是会经常碰到 考试需要:2001年有个南京考生蒋昕捷,凭文言作文《赤 兔之死》得了满分,而现在高考语文古文知识比重越来越 高,现在大致在总分的1/5,将来提高到1/4和1/3都有可能。 2.提升社会道德水准: 中国古人注重道德规范,国学中有很多家训之类的就是教 人怎么做人的。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 以很注重个人及家族、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儒家思想注 重群体利益,有时会要求牺牲个人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