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市武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合集下载

黄冈市武穴中学2020年秋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

黄冈市武穴中学2020年秋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

武穴中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命题人:王中梅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共8页。

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

激情是吹动帆船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就难有起色。

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主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离开了物质,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来自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这说明A.人的意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B.意识的能动作用受主观因素的制约C.意识来源于崇高的理想 D.只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人们的实践就一定能成功3.只有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可见A.精神可以变物质B.高昂的激情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起决定作用C.意识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D.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据此回答4-5题。

4.“人生易老天难老”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②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有限和无限的联系是必然的④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5.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这表明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C.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D.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6.“货币天然是金银”,是因为金银自身的特点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共42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嗟.叹(jiē)谪.居(zhé)江渚.(zhě)静女其姝.(shū)B.纶.巾(lún)绮丽(qǐ)洗涤.(dí)凝神屏.息(bǐng)C.桀.骜(jiē)浸渍.(zì)屋椽.(chuan)同仇敌忾.(kài)D.宁谧.(mì)溯.流(sù)思忖.(cǔn)暴殄.天物(zhěn)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踟蹰素兴夜寐搔首泣涕涟涟B.磬石民生多坚嬉戏联决演出C.酝酿桀骜不训点缀长歌当哭D.噩耗陨身不恤颓费否极泰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才见她虑及母校的前途,至于泣下。

②秋蝉的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这次,一旦小布什领导下的美国及其盟友把萨达姆塞进“反恐”囚车,萨达姆纵有百般神力,也下台的厄运。

④我们的相声节目要是被春节晚会选中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万一选不中也不必懊丧,以后的机会还很多。

A.黯然衰弱难免固然B.暗然微弱不免虽然C.黯然微弱难免虽然D.暗然衰弱不免固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衰,稳如泰山,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B.合并使浙江大学很多学科形成高原,在高原上造峰,比起在平原上造峰,其优势不言而喻。

C.提高质量对任何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D.老李过去被同事称为才子,常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可是现在一有空便去打牌、钓鱼,懒得动笔了,真可谓惜墨如金。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克服懒惰松散的习惯?这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

B.“我的伞。

”他厉声说道:“把它还给我。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语文(上)期中试题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语文(上)期中试题

高二(上)语文(三校联考)期中试题说明: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ﻫA.屏(Píng)屏风屏障屏弃陋习屏住呼吸B.数(Shǔ)数落数说不可胜数数以万计C.谙(ān)谙熟谙达不谙水性素谙医术D.与(Yǔ) 与其与会岁不我与与人为善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ﻫA.临近期中,诸多学子加班加点,为的是争得一个好成绩,不至于深孚众望。

ﻫB.针对学生中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C.这一黑社会团伙到云南秘密购置了一批武器,如虎添翼,气焰更嚣张了。

D.他的作品由于对象不同,所以文风有别:小说平易近人,杂文锋芒毕露。

ﻫ3、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ﻫ A.这些高中刚毕业的学生风华正茂,平均年龄都没有超过20岁。

B.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的复兴,中国终于可以在国际间扬眉吐气了。

ﻫC.大革命到来时,许多军阀和政客摇身一变,钻进革命队伍,甚至窃取了革命的领导权。

D.目前,教育界担负着培养大批思想品德好并能精通业务的科技队伍的艰巨任务。

4、成语填空(4分)ﻫ①不同响②沧海一③大家秀④尔我诈⑤反自问⑥改弦易⑦含辛苦⑧集腋成ﻫ5、诗文默写填空(8分)ﻫ(1)真的猛士, , 。

.ﻫ(2)惨象,已使我,流言,。

(3)呜呼!以,以,并力西向,则也。

ﻫ(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ﻫ也。

6、请给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2字)(2分)ﻫ据新华社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005年,中国将在包括港、澳地区的全国各地、各界女性中选拔航天员。

二、阅读(40分)ﻫ(一) 文言文阅读(20分)1、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1----4题(10分)ﻫ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在《陈情表》中,陈述自己家没有什么亲属、仆人的实情的句子是“臣本无父。

”2)___在《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比喻要守孝道的句子是“以孝治国。

”3)___在《游褒禅山记》里认为,古人看各种风景,都有心得,其原因是“心之所往。

”4)___在《报任安书》中,为表明只有卓越超群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名传后世,举了很多历史人物的事例,其中举___和___的例子的两句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名。

帝王将相。

”5)我们一般用___《报任安书》“天下英雄所见略同”的三句话来概括___写《史记》的目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2.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可汗 kè hán 瞋目chēn mù 床蓐 rù / 覆校无疑 jiào wú yí/ 老校退卒 xiàoB。

拔擢 zhuó砧板 z hēn 彘肩 zhì / 剌谬 miào / 戮力 lù lìC。

揾泪 wèn 刀俎jǔ 玉玦quē 目眦尽裂 zì / 恣卒为暴 zì cùwéi bàoD。

籼稻shān dào 车骑 jì / 盘桓 huán / 责臣逋慢bū / 吾未晡食bǔ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B。

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C。

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D。

湖北省武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1月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湖北省武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1月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武穴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闵思行 审题人:张杏珍 2014年11月15日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孛老(bó)惶(xī)刽子手(kuài)残羹冷炙(zhì) B.着想(zhuó)珠玑(jī)孱头(càn)羽扇纶巾(guān) C.寒蜩(tiáo)诀别(jué)校对(jiào)乍暖还寒(hái) D.落枕(lào)联袂(mèi)自诩(xǔ)遥岑远目(ché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泄密罪愆战栗长弘化碧 B.盗柘烦躁陨落前合后偃 C.针砭眩光 国萃礼尚往来 D.吝啬谄媚萌蘖莫名其妙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面对记者的采访,现任台州援疆指挥部智力支持与资金管理组组长的任波说:“千里迢迢来援疆了,就要认真做些事情。

” (2)多年来,遇到雨雪等不良天气或节假日,出租车供应远小于市民出行需求时,“”仿佛就成了少数不良出租车司机的惯例。

(3)为及时巩固“黑网吧”整治成果,始终保持对“黑网吧”的高压态势,许昌县工商局严格落实四项工作措施,严防“黑网吧”。

A.因为 浑水摸鱼 东山再起B.既然 趁火打劫 东山再起 C.既然 趁火打劫 死灰复燃D.因为 浑水摸鱼 死灰复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省教育厅在发出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后,城镇和乡村的部分学校仍变相补课,被通报批评。

B.但是对于一切外国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咀嚼和消化,然后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C.近三年来,本市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使绿色食品的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

D.土耳其在俄欧天然气管道博弈中继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绝不会放过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仅仅满足于收取有限的过境费。

湖北省武穴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湖北省武穴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湖北省武穴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7·山东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稍、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缈的梦。

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清纯/清醇)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啾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

薄薄的雾气氤氲,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①。

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显示/昭示)着生命的倔强与执着。

星星点点,灯火亮起,归牧的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②,劳做的乡民们陆陆续续地收了工,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画上了句号,人们荷锄背草,扛袋提筐,脸上挂着串串晶莹的汗珠,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

(1)文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加下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脊(jǐ)摇曳B . 啾(jiū)劳做C . 氲(wēn)疲惫D . 荷(hé)洋溢(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清纯昭示憧憬B . 清醇显示憧憬C . 清醇昭示希望D . 清纯显示希望(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B . 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C . 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D . 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三下·银川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悲剧和喜剧都属于戏剧,在分谈悲剧与喜剧之前,应先谈一下戏剧总类的性质。

湖北省武穴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湖北省武穴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湖北省武穴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1. (6分) (2017高二上·寻乌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们提及孔子对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时,常常认定孔子奠定的儒学是排斥科学技术的。

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

儒家对科技的鄙视和推动表现在“仁知统一”上。

所谓“仁知统一”,即道德行为(仁)和理性认识(知)的结合。

对于仁知的统一,孔子是这样论证的:一方面,知从属于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另一方面,知是仁的必要条件(“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仁知由如此的互为前提而贯通为两者完美结合的“中庸”这一“至德”。

但是,这“知”却不是指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而是明确的把“知”的任务规定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因而,在“仁知统一”的支配下,由于伦理理性居于知识理性之上,科学技术成为雕虫小技,处于遭贬抑的地位。

然而,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仁知统一”对科学技术只具有排斥的作用。

因为,如果某些学科的认识(知)对象同时具有道德(仁)的属性,即这些学科本身是“仁知统一”的体现,那么在孔子奠定的“仁知统一”的支配下,这些学科就会得到重视,获得较大的发展。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儒学演变的历史特点中,找到一些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积极影响的线索。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有两个时代特别重要。

一个是汉代,是各门学科初具规模、奠定体系的时期;再一个是宋代,是传统科学走向高峰的黄金时期。

而在学术思潮发展领域,这两个时期恰恰一个是独尊儒术(汉代),再一个是儒学复兴(宋代)。

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吗?我们不能设想,当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处于高度发展的繁荣阶段时,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却会是一种对科技发展完全是消极影响的思想。

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之所以能获得高度发展,必然有其赖以发展的各种原因,其中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及其思想和文化原因等等。

高二语文试卷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段语文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段语文参考答案

2020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段语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B(A 垣yuán 当dàng C 沌dùn 纶guān D 绯fēi 惮dàn)2、C(A 编辑喋喋不休 B 神采毕竟 D 端详朔风)3、A4、D5、B(A 句式杂糅 C 有歧义 D 搭配不当)6、C(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后边)7、D 8、D 9、D 10、A11、D 12、C 13、A 14、B二、阅读题(26分)(一)(6分)15、碧绿的天色,槐树叶底漏下来的阳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的落蕊。

(2分)16、细数,静对。

悠闲,惬意的心情。

(2分)17、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2分)(二)(8分)18、因为盲人不会被这散发着虚假光辉的表象世界所迷惑。

(1分)19、特点:温暖、安详、虔诚、平和、诚服、光辉、喜悦。

(1分)修辞:①嗓音是温暖。

(通感)②声音如一只温暖绵软的上帝之手。

(比喻)③波切利就是一架机器。

(暗喻)(写出其中2点即可)(2分)20、因为波切利勤奋好学,善于反省自己。

(第四、六段中可看出)(2分)21、AC(2分)(三)(6分)22、第一层:美好的仙境第二层:无情的现实。

(2分)23、为仙人们的出场作铺垫,创造出一个光明灿烂的意境。

(2分)24、与丑恶现实作对比,对现实进行鞭挞,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2分)(四)(6分)25、面对美景无心欣赏,只是感到时间的漫长,度日如年的感受。

(2分)26、故国荒凉,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

(1分)27、用比喻,形象可感,把抽象的愁化成无尽的江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穴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闵思行 审题人:张杏珍 2014年11月15日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孛老(bó)惶(xī)刽子手(kuài)残羹冷炙(zhì) B.着想(zhuó)珠玑(jī)孱头(càn)羽扇纶巾(guān) C.寒蜩(tiáo)诀别(jué)校对(jiào)乍暖还寒(hái) D.落枕(lào)联袂(mèi)自诩(xǔ)遥岑远目(ché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泄密罪愆战栗长弘化碧 B.盗柘烦躁陨落前合后偃 C.针砭眩光 国萃礼尚往来 D.吝啬谄媚萌蘖莫名其妙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面对记者的采访,现任台州援疆指挥部智力支持与资金管理组组长的任波说:“千里迢迢来援疆了,就要认真做些事情。

” (2)多年来,遇到雨雪等不良天气或节假日,出租车供应远小于市民出行需求时,“”仿佛就成了少数不良出租车司机的惯例。

(3)为及时巩固“黑网吧”整治成果,始终保持对“黑网吧”的高压态势,许昌县工商局严格落实四项工作措施,严防“黑网吧”。

A.因为 浑水摸鱼 东山再起B.既然 趁火打劫 东山再起 C.既然 趁火打劫 死灰复燃D.因为 浑水摸鱼 死灰复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省教育厅在发出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后,城镇和乡村的部分学校仍变相补课,被通报批评。

B.但是对于一切外国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咀嚼和消化,然后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C.近三年来,本市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使绿色食品的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

D.土耳其在俄欧天然气管道博弈中继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绝不会放过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仅仅满足于收取有限的过境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B.蘩漪是曹禺话剧《日出》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资产阶级女性。

C.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柳永博学多才,被称为才子词人,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

D.《苏武传》是《后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二、现代文(社科类文本阅读,共9分,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技艺或手艺遗产,这类遗产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必须依托于传承人或手艺人才能存在。

人都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所以,常有人去而技艺或手艺失传的情况发生。

②很多传承人或手艺人遇到的困难是收徒,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徒弟不容易,让徒弟把手艺或技艺学到手更不容易,而徒弟学成后,能不能坚守岗位不改行,仍是未知数。

这背后有一个生存问题,对任何一个传承人或手艺人来说,不仅要吃饱,还要能养家,这便是鲁迅说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一门技艺和手艺如果不能保证这三个条件,即使有再高的价值,也很难得到切实的保护和传承。

③生产性保护的提出给技艺传承人或手艺人指出了一条生路。

绝大多数技艺或手艺都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发展、流传下来的,没有社会性消费的支持,单靠生产者个人的喜好和钟爱,很难维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产性保护固然不能走产业性开发的路子,不能损害传统技艺或手艺的核心价值,但也不能作茧自缚,单纯强调它的文化属性而否认它的商品属性。

最近,北京市西城区采取建立“非遗”展示中心、家庭艺术馆的办法,给很多有技艺或手艺但不懂营销也没有销售渠道的人搭建一个平台,扩大他们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项目,喜欢“非遗”产品,培育“非遗”技艺或手艺的生存土壤,就很受传承人和手艺人欢迎。

④如今,人们对传统技艺和手艺的要求提高了,所以不仅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还要有创新和发展,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既然生产不自娱自乐,那么,研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保留下来的技艺或手艺为什么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水平?难道不是与消费者长期互动,水涨船高的结果吗?保护和创新不一定对立、矛盾,创新可以让传统的技艺或手艺更精致,更有品质,更符合当代的审美和时尚潮流。

此外,还要有非常漂亮、容易让人动心的包装。

这一点,只要对比一下国内和国外旅游市场中的产品在细节方面的处理,就不难得出结论。

⑤说到底,保护和发展传统的技艺和手艺,非把更多年轻有为且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吸引过来不可。

而吸引这些年轻人,不能全靠所谓献身文化事业的精神,还要让他们看到,这些传统的技艺或手艺,同样能够给他们带来有尊严的生活。

此外,留住年轻人,使他们安心于此,还要考虑如何给他们一种被社会认可的身份,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实上,属于“非遗”的传统技艺或手艺,很难通过现代学校教育来完成传承,通常采取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方式,因而很难纳入常规的社会评价体系,这对年轻的技艺传承人和手艺人不公平,往往导致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生产性保护”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产性保护”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属于技艺或手艺的部分必须依托于传承人或手艺人才能存在并传承下去。

B.“生产性保护”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技艺传承人或手艺人通过生产来保护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生产性保护”是指通过社会性消费的支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技艺或手艺在生产活动中发展、流传下来。

D.“生产性保护”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虽然不能只注重产业开发,但也不能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属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鲁迅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或手艺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和传承。

B.在保护“非遗”的过程中,政府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项目,培育“非遗”技艺或手艺的生存土壤。

C.在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要研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要与消费者长期互动,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技艺或手艺更有品质。

D.只要让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人看到,传统的技艺或手艺能够给他们带来有尊严的生活,就能吸引他们投身于保护和发展传统的技艺和手艺的活动中。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传承人或手艺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常有人去而技艺或手艺失传的情况发生,因为很多传承人或手艺人很难收到将手艺或技艺传下去的徒弟。

B.北京市西城区采取的建立“非遗”展示中心、家庭艺术馆来扩大“非遗”影响的办法,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完全可以在全国各地大范围推广,这必将改变“非遗”传承的现状。

C.保护“非遗”,并不意味着对“非遗”不能有丝毫的改动,一方面要保护它的原汁原味,一方面要有创新和发展。

D.属于“非遗”的传统技艺或手艺,很难通过现代学校教育来完成传承,因此国家有必要尽快为其建立一套特殊的评价体系。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子卿足下: 陵自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

每一念至,忽然忘生。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

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

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

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

更简精兵,强逾十万。

单于临阵,亲自合围。

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

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

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K]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

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选自李陵《答苏武书》)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身:身体 B.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 当: 抵御 C.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北: 败逃的敌人 D.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 引: 后退、退兵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李陵不免于失败的一组是(3分) ①五将失道,陵独遇战 ②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③步马之势,又甚悬绝 ④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⑤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⑥兵尽矢穷,人无尺铁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⑥ 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中原礼仪之邦,此后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令人伤怀。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其苦衷,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在异族左右劝勉言欢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军对敌十万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后又以一当千,最终失败,也可谓形格势禁,迫不得已。

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三败之辱自杀卒复仇报辱来说明自己也曾欲仿效前贤,奈何自己志向未及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

12.把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2)译:(3)译:天堑无涯 武穴中学高二年级十一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A刽子手guì C乍暖还寒huán D遥岑远目cén) 2、D(A苌弘化碧 B盗跖 C国粹 ) 3、C((1)因为: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