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地质及与世界深水油气富集区类比
南海准被动陆缘深水油气与水合物共生意义

南海准被动陆缘深水油气与水合物共生意义何家雄;颜文;马文宏;祝有海;陈胜红【摘要】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处在欧亚、印-澳和太平洋-菲律宾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拉张裂陷的基本属性和典型断拗双层或三层盆地结构及沉积充填特征,与相邻的北部陆架浅水区一样具备基本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盆地油气运聚成藏地质条件与世界典型被动陆缘盆地深水油气富集区基本类似,但亦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殊性.南海北部深水油气运聚成藏及其空间分布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纵向上的共生组合关系及烃源供给上的成因联系,其油气地质意义在于其浅层油气及海底水合物显示可以指示深部油气藏的存在或作为深部油气藏勘探的指向和示踪,而这种空间上的共生叠置关系,亦拓宽了资源勘探领域,扩大了其资源规模及潜力.【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2)006【总页数】6页(P5-10)【关键词】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深水油气;海底水合物;共生组合关系;油气指示与示踪【作者】何家雄;颜文;马文宏;祝有海;陈胜红【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西城,100037;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广东,广州,51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世界深水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深水油气勘探已成为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油气增储上产的新亮点。
迄今为止全球6大洲18个深水盆地中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油气田,获得了300亿吨石油地质储量。
南美巴西近海、美国墨西哥湾沿岸、西非近海等被动大陆边缘富油气深水区,目前已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金三角”,亦是近几年大油气田发现的热点地区。
2000—2007年全球被动陆缘深水区(水深>300 m)共发现33个大型油气田,其中油田18个,气田15个,占全球同期79个油气大发现的42%。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降期 ( 早一 中 中新 世 ) 生 了 区域 性 拗 陷作 用 , 成 了隆 坳 相 间格 局 , 积 厚 度 小 于 2 0 m; 构 造 期 ( 中新 世~ 第 四纪 ) 降 幅度 发 形 沉 00 新 晚 沉 加 大 , 沉 积 了 巨厚 的 地 层 , 并 断裂 活 动 东 强 西 弱 。 上述 3期构 造 演 化 均 形 成 了沉 积 厚 度 很 大 的 叠 加 伸 展 盆 地 。深 水 区 生 烃 凹 陷 是
凹陷 内的 非 构 造 圈 闭拓 展 。 关键 词 :南海 北 部 ; 水 区 ; 造 演 化 ; 烃 凹 陷 ; 源 岩 ; 层 ; 气运 移 ; 探 领 域 深 构 生 烃 储 油 勘 中 图 分 类 号 : E1 1 T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

a d lw pit i h o eta sd v lpi h ne ir Ga g a e etc l n a it r m y r c r o — i h n t da n o u l swhl t ed m rp e eo nt eitro . f e smir td v rial a d rda l fo h d o ab n kt e o a j— y y c
水 区具 有 从 烃 灶 向 南 汇 聚 运 移 的 特 征 。 丰 富 的烃 源 、 效 的输 导 条 件 、 量 的构 造 圈 闭及 其 有 利 的 配 置 关 系 表 明 , 水 区 的 大 型 继 高 大 深 承 性 断 坳 叠 合 型 凹 陷具 有 巨大 的勘 探 潜 力 。相 对 于 大 型 继 承 性 断 坳 叠 合 型 凹 陷 , 陷 型 凹 陷 古 近 系 烃 源 岩 规 模 小 , 闭 类 型 单 一 断 圈 且规模小 , 油气勘探潜力还有待进 一步证实 。 其 关 键 词 :南 海 北 部 ; 水 区 ; 生代 ; 气 地 质 ; 盆 ; 造 圈 闭 ; 气 勘 探 潜 力 深 新 油 热 构 油 中图分类号 : l1 TE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Pe r l u t o e m e l g n d e wa e r a o r he n c ntn nt l g oo y i e p t r a e fno t r o i e a m a g n i o t r i n S u h Chi e na S a
和 4 0T的 区域作 为 深 水 区 , 国和 巴西 以水 深 大 于 0 I I 中 30 0 m的海域 称 为 深水 区 。 中 国的 深 水 区 主要 分 布 在
部分 ; 另一部 分 是整 个 盆地都 在 深水 区 , 括 中建南 盆 包
南海准被动陆缘深水油气与水合物共生意义

第3 2卷 第 6期
2 1 年 00
西南 石 油大 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J un lo o twetP t lu Unv ri ( ce c o r a fS uh s er e m iest S in e& T c n lg dt n o y e h oo yE io ) i
缘 盆地 。南 海北 部 准被 动 陆缘 深 水 盆地 主要 包 括琼
东南 盆地南 部深水 区 、 江 口盆 地南 部深 水 区及 台西 珠
南 盆地南部拗 陷深水 区和 中建 南盆地 、 峰盆 地及笔 双
架南 盆地等 ( 1 , 布规模 达 2 图 )展 0×1 m , 文仅 0 k 本
大 了其 资 源 规 模 及 潜 力 。 关 键 词 :南 海北 部 深 水 盆地 ; 水 油 气 ; 底 水 合 物 ; 生 组 合 关 系 ; 气 指 示 与 示 踪 深 海 共 油 中 图分 类 号 : E 2 T l1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I 1 . 8 3 j i n 1 7 5 8 . 0 0 0 .0 O : 0 3 6 / .s . 6 4— 0 6 2 1 . 6 0 2 s
引 言
世 界深 水油 气 资 源 丰 富 , 年来 深 水 油 气勘 探 近 已成 为世 界 油气勘 探 开发 的热 点 和油 气增 储 上 产 的 新亮 点 。迄今 为 止 全 球 6大 洲 l 8个 深 水 盆 地 中 已 发现 多个 大 中 型油 气 田, 得 了 3 0亿 吨石 油地 质 获 0 储量 。南 美 巴西 近海 、 国墨西 哥 湾沿 岸 、 非 近海 美 西
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对深水区烃源岩形成的控制

OIRDaDDVD
F »E T IR O IL E lL J I ^V ^
冯杨伟等: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对深水区烃源岩形成的控制
15
A 1 佩洛塔斯盆地 A 2 桑托斯盆地 A 3 坎波斯盆地 A 4 埃斯皮里图桑托盆地 A 5 塞尔希培一阿拉果亚斯盆地 A 6 波蒂瓜尔盆地 A 7 塞阿拉盆地 A 8 东海岸盆地 A 9 阿尤恩一塔尔法业盆地 A 1 0 塞内加尔盆地 All尼 丨丨 尔三角洲盆地 A 1 2 里奧穆尼盆地 A 1 3 加蓬盆地 A 14 | 、 _刚果盆地 A 1 5 宽扎盆地 A 1 6 西南非海岸盆地 T 1 莫桑比克盆地 T 2.魯伍马盆地 13拉穆盆地 14索马里盆地 15克里希纳一戈达瓦里盆地 16波拿巴盆地 T 7 布劳斯盆地 T 8 柔布克盆地 T 9 北卩•那封盆地 T 1 0 南 k 那封盆地 111珀斯盆地 112尤克拉盆地 113沃 特 13盆地 | |陆地 丨 〇 |盆 地 边 界
收稿日期: 2 0 1 5 -0 1 -1 3 ; 改 回 日 期 : 2016-04-01
本文受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 “ 银额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 ( 编 号 : 121201011000150012)和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 “ 岩浆热侵位对煤变质型石墨富集成矿的控制 — 以西秦岭凤县隐晶质石墨矿为例 ” ( 编 号 :41502081 )联合资助 冯 杨 伟 :1987 年 生 , 博士, 助理研 究 员 , 研究方向为沉积学与海洋油气勘探。 通讯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东路 4 3 8 号 ; E-mail: 2005130009@ ① MMS(US Mineral Management Service). Deepwater Gulf of Mexico 2008: America's Offshore Energy Future[R]. OCS Report MMS, 2008. ② MMS (US Mineral Management Service). Gulf of Mexico Oil and Gas Production Forecast: 2009-2018[R ]. OCS Report liflMS, 2009. ③ EIA. Norway Country Analysis Brief, August[DB/OL]. 2010. http:〃 www.eia_doe_gov/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地质特征及其对勘探的影响

大量油气发现的地区,全球 67% 的勘探费用均投 资于此。 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南美东海岸及西 非海岸依然是全球勘探最为关注的地区,预计还会 获得大量油气新发现。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均为叠合型 盆地,其独特的构造与沉积演化发育史导致这些盆 地具有独特 的 地 质 特 征, 且 对 油 气 勘 探 有 较 大 影 响。 在中段盐岩发育型盆地群及南段火山型被动 陆缘盆地二十多年勘探实践中,经常遇到各种不同 的勘探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勘探进程。 综合分 析来看,大部分勘探问题是由于对中段盆地群内及 南段盆地独特的地质特征系统缺乏了解和深入分 析造成的。 因此,在综合分析大量资料及案例的基 础上,充分结合近几年的勘探研究实践,较为系统 地总结了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主要地质特 征,并深入分析地质特征对油气勘探的影响。
第 30 卷
0 引 言
2000 年以来,全球新发现具有商业开采价值 的大型油气藏近 5 000 个[1-3] 。 从历年发现的油气 储量来看,全球油气发现出现 2 次高峰:第 1 次出 现在 2000 年,第 2 次出现在 2005 至 2012 年,得益 于高油价与深水—超深水区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 在此期间,全球共发现了 448×108t 油气储量,包括 2007 年发现的位于南大西洋赤道段科特迪瓦盆地 加纳海 域 超 深 水 区 的 朱 比 利 ( Jubilee) 油 田 以 及 2006 至 2010 年发现的巴西桑托斯盆地超深水区 盐下多个大型油田[1,4-5] 。 从 2014 年开始,由于油 价下跌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勘探费 用大幅降低,全球油气新发现个数及储量大幅下 降。 虽然勘探形势严重恶化,但依然在南大西洋两 岸南美东部巴西海域与西非中南部海域、中大西洋 南部海域( 如圭亚那海域)、东非海岸坦桑尼亚海 域、墨西哥湾海域、澳洲西北陆架海域、挪威中部陆 架海域及东南亚海域获得一系列油气新发现。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

地 质 学 报 A C T AG E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
V o l . 8 3 N o . 8 A u 0 0 9 2 g.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地质问题
朱伟林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北京 , 1 0 0 0 1 0
内容提要 :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经获得了重大的天然气发现 , 正逐渐成 为 全 球 深 水 油 气 勘 探 的 热 点 区 之 一 。 通 过 与 相 邻 陆 架区以及世界上典型深水盆地的类比发现 , 南海北 部 深 水 区 具 有 独 特 的 石 油 地 质 特 征 。 南 海 北 部 大 陆 边 缘 经 历 了 从 燕 山 期 其演化过程和成盆机制复杂 ; 陆坡深水区具“ 热盆” 特征, 凹陷发育超压, 其生烃机 主动陆缘向新生代边缘海被动陆缘的转变 , 深水区距离物源区较远 , 缺乏世界级大河系 的 注 入 , 具 远 源 沉 积 特 征, 未 发 现 盐 层 及 其 相 关 构 造, 其油气成藏条件具 制不明 ; 南海北部深水区海底地形崎岖 、 多火山 , 还面临着地震采集 、 处理等地球物理难题 。 因此 , 南海北部深水油气 有特殊性 。 此外 , 勘探需要在借鉴相邻陆架区和世界其他深水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 一方面深 入 研 究 其 独 特 的 油 气 地 质 特 征 , 另一方面研发适 应于我国深水环境的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 , 切实推动深水油气勘探的进程 。 关键词 : 南海北部 ; 深水区 ; 油气勘探
杨川 恒 等, 刘 铁 树 等, 陈 长 民 等, 1 9 9 7; 2 0 0 0; 2 0 0 1; 吴 时 国 等, 陶 维 祥 等, 庞 雄 等, 2 0 0 3; 2 0 0 5; 2 0 0 6; 张 功 成 等, 周 蒂 等, 朱 伟 林 等, 2 0 0 7; 2 0 0 7; 2 0 0 7; ) 。 目前 ,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经获得了重大的天 2 0 0 8 然气发现 , 有望成 为 全 球 深 水 油 气 勘 探 的 热 点 区 之 一。 南海北部深水区位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 造域 的 转 换 部 位 、 欧 亚、 印 澳和菲律宾三大板块的 交互区 , 其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受到中 、 新生代周边不 同板块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扩张等地球动力学事件 特别是大西 的影响 。 相比世界 上 其 他 深 水 区 盆 地 , 洋两侧被动大陆边 缘 盆 地 , 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存 在着诸多差异 。 在 构 造 属 性 上 , 其以南海边缘海盆 地区别于世界上典 型 的 被 动 大 陆 边 缘 盆 地 ; 盆地演 化史上 , 南海北部深水区主要发育新生代盆地 , 时代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是指位于中国南海北部的一系列沉积盆地,主要包括琼东盆地、珠江口盆地、贝加尔海盆地和雷琼盆地等。
这些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并且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特征和勘探方向。
一、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特征1.沉积特征: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是一系列被断块活动影响和沉积作用控制的古今海盆,沉积物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
盆地沉积厚度较大,深水区主要分布在海盆中央,浅水区分布在海盆边缘。
2.构造特征: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受到活动断裂的控制,盆地内断裂构造发育,沉积物垂向分布有较大变动。
海盆边缘存在海湾、河口等浅水沉积环境,而盆地中央则有较大的水深。
3.有利油气地质条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存在丰富的有利油气生成和富集条件。
高温、高压、适宜的沉积环境以及丰富的有机质输入是油气形成的基本条件。
此外,盆地内断裂构造也为油气运移和富集提供了通道。
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勘探方向1.深水区勘探: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深水区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这些区域的水深较大,但通过科技手段的提升已克服了深水勘探的难度。
在深水区,主要勘探目标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和深水扇沉积体油气藏,需要通过海底地震、电磁测井等技术手段进行探测。
2.浅水区勘探: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浅水区有着广阔的勘探潜力。
在这些区域,主要勘探目标是陆相碎屑岩油气藏和浅水沉积体油气藏。
这些区域具有较好的油气运移、富集条件,可以通过物探、钻探等手段进行勘探。
3.沉积中心勘探: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沉积中心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沉积中心的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富集。
沉积中心区域主要勘探目标是先期碳酸盐岩油气藏和深水扇沉积体油气藏,需要通过地质综合分析和地震勘探等手段进行探测。
总结来说,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大的勘探潜力。
油气的勘探方向主要包括深水区、浅水区和沉积中心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在欧亚 、 印— 太平洋 2 大构造区域的混合叠置区 , 澳和太平洋 — 菲律宾 3 大板块相互作用之特殊大地 构造位置 , 其盆地形 成 演 化 受 到 了 中 新 生 代 周 边 不 同板块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扩张裂解等地球动力学 事件的深刻影响 。 与大西洋两侧典型被动陆缘深水 盆地相比 , 南海北部 准 被 动 陆 缘 深 水 盆 地 与 其 存 在 一定的差异 : ( ) 在构造地质属性上 , 南海北部边缘海盆地明 1 显与世界上典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有所区别 。 南海 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从晚中生代燕山期主动陆缘向 新生代边缘海被动 陆 缘 的 转 变 , 其演化过程和成盆 机制较复杂 。 ( ) 在盆地构成及演化史上 ,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 2 区以新生代盆地为 主 展 布 规 模 大 , 中生代仅局部残 留规模较 小 的 盆 地 。 故 沉 积 盆 地 主 体 为 新 生 代 沉 积, 其成盆时代大大 晚 于 大 西 洋 两 侧 的 典 型 被 动 陆 缘盆地 。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2 0 1 0 0 3 3 1; 2 0 1 0 0 6 2 2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编号 : ) 联合资助 . 2 0 0 7 C B 4 1 1 7 0 5 0 1; 2 0 0 9 C B 2 1 9 5 0 1 作者简介 : 何家雄 ( ) , 男, 湖北天门人 , 研究员 , 博士 , 长期从事油气勘探与地质综合研究 . : 1 9 5 6 犈 犿 犪 犻 犾 h e x@g i . a c . c n . j g
[ ] 3
杂的地球动力学系统 , 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 , 进而控制了生烃成藏及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 ( ) 晚渐新世以 来 的 裂 后 期 全 球 海 平 面 变 化 总 2 趋势为海退 , 在南大 西 洋 被 动 陆 缘 的 两 侧 和 墨 西 哥 湾地区都主要发育 进 积 层 序 , 且均有大型河流及三 深水储 角洲物源供给体系 大 规 模 注 入 到 深 海 盆 地 , 层逐渐向海迁移和 退 积 , 不仅物源充分形成了储集 展布规模大的深水储层 , 而且其大型河流及 物性好 、 三角洲沉积体系本 身 具 备 烃 源 条 件 , 故与储集层空 间相互配置组合良好 。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 裂后海相坳陷期 , 亦存在古珠江三角洲物源供给体 但总体规模不是很大 , 虽然晚渐新世在珠江口盆 系, 地白云陆 坡 深 水 区 发 育 有 浅 水 陆 架 三 角 洲 砂 岩 储 层, 中新世随着陆架 坡 折 带 向 北 迁 移 在 白 云 凹 陷 亦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地质及与世界深水油气富集区类比 o . 6 何家雄等 : N 8 9 9 深水富油气盆地大多分布在大型河流及大型三角洲 体系的入海口附近 , 主要沉积有断陷裂谷期湖相泥 岩、 裂后期三角洲相泥岩及海相泥岩等多套烃源岩 , 且与油气储集体均 属 同 一 沉 积 充 填 体 系 , 烃源岩与 储集层空间配置甚 佳 ( 自 源 型 油 气 成 藏 系 统) ; 储集 储层展布规模大 、 分布 层多属深水扇及浊积岩体系 , 广, 储集物性条件 好 ; 普 遍 发 育 盐 层 及 盐 底 辟, 盐层 发育及展布特征与盐底辟及盐构造等成为油气运聚 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
1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地 质特征
1. 1 深水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盆地虽然与大西洋两 但 侧典型被动大陆边 缘 深 水 盆 地 存 在 一 定 的 共 性 , 更多的是凸显出明显的差异 。 大西洋典型被动大陆 边缘盆地多属伴随 大 西 洋 裂 解 演 化 过 程 而 形 成 , 其
8 9 8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 o l . 2 1
2] 图 1 南海北部准被动大陆边缘主要沉积盆地分布特征 ( 据朱伟林 [ , ) 2 0 0 8
) 在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上 ,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 3 ( 盆地局部区带具有 高 温 超 压 特 征 , 尤其是陆架坡折 深水区的凹陷展布及沉积充 带处超压明显 。 其 次 , 填规模大 , 存在始新统湖相 、 渐新统海陆过渡相及中 新统海相 3 套烃源 岩 , 其生烃成藏机制及油气分布 均具有其特殊性 。 在深部油气藏之上的浅层及深水 海底普遍存在浅层 气 及 天 然 气 水 合 物 , 如珠江口盆 地 白 云 深 水 区 东 部 荔 湾—流 花 常 规 天 然 气 富 集 区 ( 神狐水合物调查区 ) 海底及浅层即已钻获天然气水 合物
第2 1卷 第6期 2 0 1 0年1 2月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NATURAL GA S GEO S C I ENC E
V o l . 2 1N o . 6 D e c . 0 1 0 2
天然气地质学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地质及 与世界深水油气富集区类比
何家雄1, 颜 文1, 马文宏2, 祝有海3, 陈胜红4, 龚晓峰1
[ 1]
陆边缘盆地的成盆 — 成烃 — 储盖组合 — 运聚成藏等 而且尚面临崎岖海底 一系列复杂的油气 地 质 问 题 , 处理和成像等严 复杂地质地貌条件 下 的 地 震 采 集 、 重影响勘探目标落实与地质评价的一系列地球物理 难题 。 因此 , 南海北 部 准 被 动 陆 缘 深 水 盆 地 油 气 勘 且在一定程度上增 探具有一定的特殊 性 及 复 杂 性 , 加了深水油气勘探 的 风 险 和 难 度 , 进而直接影响和 制约着该区深水 油 气 勘 探 进 程 。 因 此 , 对于南海北 部深水油气勘探及 研 究 , 必须借鉴世界典型被动陆 全面分析类比其 缘深水盆地油气勘 探 的 成 功 经 验 , 与世界典型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油 气 富 集 区 成 盆 成 烃 条 件 、 成藏条 深入研究其独特的油气 件与地质控制因素 的 差 异 , 地质特征及一系列制约深水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地 球物理问题 , 以期减少勘探风险 , 提高深水油气勘探 加快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进程 。 成功率 ,
0 引言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海域广阔 ( 0 0m >5 水深 ) , 约占南海北部2 / 图 1) 。 3以上的海域面积( 通过近年来对外合作与自营并主的油气勘探方略的 实施 , 目前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与油气地质研究 , 已取得了重大的进 展 和 一 些 成 果 , 先后在珠江口盆 地南部深水区白云 凹 陷 钻 探 了 7 个 构 造 目 标 , 并在 白 云 凹 陷 东 部 的 LW 3 1、 LH 3 4 2、 LH 2 9 1 和 同 时, LH 1 6 2 等 4 个构造圈 闭 获 得 重 大 油 气 发 现 , 在邻近深水区的白云 — 番禺低隆起上先后钻探的多 个构造目标亦获重 要 商 业 性 油 气 发 现 , 获得探明+ 控制 + 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达千亿立方米 。 这些勘 探成果均充分表明深水区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 及勘探前景 , 有望成 为 南 海 北 部 油 气 可 持 续 发 展 及 油气资源 战 略 接 替 的 新 领 域 和 新 的 油 气 储 量 增 长 点 。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属于古特提斯与古
, 而深部则获得了重大天然气发现 , 表明 南海
北部被动陆缘深水区存在深部常规油气资源与浅层 及深水海底非常规油气资源 — — — 天然气水合物空间 分布上的共生组合叠置关系与成因联系 。 ( ) 南海北部陆 坡 深 水 区 沉 积 物 源 供 给 主 要 来 4 自北部古珠江流域和西北部古红河流域及海南岛物 源体系 , 由于深水区距离物源区较远 , 加之又缺乏世 故具有明 界级大河流物源供 给 体 系 的 大 规 模 注 入 , 显的远源深水沉积 特 征 , 其储集层发育展布规模及 物性条件是深水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 。 ( ) 南海北部被动陆坡深水区地 形地 貌崎岖 , 海 5 海底火山活动频繁 , 具有 复杂的 海底 底坡度变化大 , 地质地貌特征 , 因此 , 该区尚存在深水地震采集 、 处理 和成像等复杂的地球物理解释及地质成图等难题 。 总之 ,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不仅存在准被动大
[ 4 1 4]
距离物源供给区甚 远 , 中间又有珠一坳陷和中央隆 故导致其储集层总体偏细 , 属于深 起带的多重阻隔 , 水远源沉积类型 , 储集物性受到了物源供给及沉积 相带的制约和影 响 。 因 此 , 南海北部被动陆缘深水 盆地油气储集层可能比大西洋被动陆缘两侧和墨西 哥湾深水盆地稍差 。 ) 南海北部准 被 动 陆 缘 盆 地 具 有 拉 张 裂 陷 的 ( 3 区域构造地质环境 , 除了形成各种类型构造圈闭和 非构造圈闭之外 , 部分区域亦发育生物礁储层及生 物礁滩圈闭 , 这在相 邻 的 北 部 陆 架 浅 水 区 及 南 部 和 西部边缘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均有展布 。 诸如南海 北部陆架浅水 区 东 沙 隆 起 上 的 流 花 1 1 1生物礁大 油田 , 南海南 部 大 陆 边 缘 曾 母 盆 地 的 L 礁 油 藏 等 , 均为其典型实例 。 在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琼 东南盆地东南部隆起区松南低凸起及北礁低凸起亦
2 1] 沉积发育了 6 层上下叠置 的深 水 扇 体 系 [ , 但由于
。 很显然这些特定的区域 地
质背景及油气地质条件均与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 水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 南海北部准被动大陆边缘位于古特提斯和古太 平洋两大构造区域混合叠置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之 区域地质背景下 , 中生代以来受印支期 、 燕山期及喜 马拉雅期 3 期构造 运 动 的 影 响 , 导致其构造演化历 史相当复杂 。 该研究区除发生印支板块与欧亚板块 亦明显受到新生代晚期 的强烈碰撞及推挤 作 用 外 , 红河断裂带走滑活 动 、 南海扩张裂解以及菲律宾板 块 NWW 向的俯冲作用 、 晚期推挤作用和深部地幔 底辟作用等 复 杂 地 球 动 力 学 过 程 的 深 刻 影 响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 广东 广州 5 1. 1 0 6 4 0;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广东 湛江 5 2. 2 4 0 5 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 3. 0 0 0 3 7;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 广东 广州 5 ) 4. 1 0 2 4 0 摘 要: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盆地新生代处 于 准 被 动 大 陆 边 缘 的 复 杂 地 球 动 力 学 环 境 , 具有被动大陆 边缘拉张裂陷的基本构造地质属性及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 。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盆地油气 运聚成藏地质条件与世界典型被动陆缘盆地深水油 气富集区基 本 类 似 , 但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 特殊性 。 因此 , 通过与世界典型被动陆缘深水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属性 、 油气地质条件及成藏 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类比 , 系统剖析了南海北部深水 盆地特 殊的油 气 地 质 特 征 与 运 聚 成 藏 控 制 因 素 以及勘探上的关键地质地球物理问题 , 同时通过类 比亦获 得了一 些 有 关 深 水 油 气 勘 探 的 重 要 启 迪 与借鉴 。 关键词 :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区 ; 深水油气地质特征 ; 典型深水油气富集区 ; 类比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 : ( ) T E 1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1 9 2 6 2 0 1 0 0 6 0 8 9 7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