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微波天线SMC模压成型玻璃钢天线罩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微波设备安装工序及规范要求-尼泊尔

微波设备安装工序及规范要求-尼泊尔

微波设备安装工序及工艺要求北京地杰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微波设备安装工序及规范要点一、安装工序1 天馈线及室外单元1.1 天线安装位置注意铁塔抱杆或房顶独立抱杆的安装位置(在铁塔安装抱杠时,要充分考虑到微波通信的方位角,避免因抱杠安装位置不当,而造成天线的反射面被铁塔的塔身挡着;在楼顶的抱杠尽量装在女儿墙上,如果抱杠被安装在楼顶的中部,应尽量提供抱杠的高度,以避免因楼顶表面的反射造成设备的传输性能下降),在安装0.6米天线时,请注意在固定好防落架后,首先将整体天线组件上的水平微调螺杆装入防落架上的安装孔内。

天线极化方式应与设计要求一致。

1.2 安装防落架注意铁塔抱杆或房顶独立抱杆的安装位置,是否与天线对应方向和调整角度一致,可否将天线调整到所需角度。

➢ 0.3米天线防落架示意➢ 0.6米天线防落架示意1.3安装天线及支架组件将组装好的天线与支架组件安装在天线抱杆上,将天线方向粗调至设计方位。

天线支架与防落架的安装方向应保持与通信方位一致,并保证接触平稳。

① 天线及支架组件示意0.6米天线水平微调螺杆 天线防落架水平微调螺杆安装孔0.6米天线防落架 紧固螺栓螺母天线微调螺杆安装孔 天线抱杆 紧固天线安装件螺栓 0.3米天线防落架 天线抱杆 紧固螺栓螺母➢ 0.3米天线及支架组件示意➢0.6米天线及支架组件示意② 天线及支架组件的安装➢ 0.3米天线及支架组件安装示意天线支撑角板ODU 挂件固定螺栓及螺母 V 型压板V 型固定卡子 天线支撑板天线抛物面天线边罩天线防护罩天线安装方向天线支撑角板ODU 挂件固定螺栓及螺母V 型压板 ODU 固定卡子 天线支撑板天线抛物面天线防护边罩天线防护前盖天线安装方向 天线水平方位调节螺杆天线支撑板天线支撑角板➢ 0.6米天线及支架组件安装示意1.4天线馈源极化方式的调整(已组装好的小口径、高性能天线除外)首先确定设计要求的极化方式,并按此要求检查天线及支架组件中预装的极化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应将极化方式进行调整至所需方式。

通信基站美化天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通信基站美化天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适用环境:敏感站点,需要快速完成产品安装。
3 装配式预制
混凝土基础
特点:现场组装,安装快捷,损耗小,稳定可靠。
7
此图只是引用,具体站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
桩基础独立基础
装配式预置混凝土基础
3)材料准备。依据基础设计图纸来准备材料。
a.水泥
z购买水泥时应核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禁止使用受潮或过期水泥。
z馈线的搬运及堆放:搬运馈线时严禁拖、拉,避免馈线表皮破损,影响其使用寿命;馈线不可踩踏、挤压,避免馈线因变形引起驻波告警;
z产品零部件较大、较重,在搬运应注意安全,尽量避免过道中的碰撞,造成产品的损坏和房子墙面的损伤,引起业主反感和投诉;
z产品搬至施工现场后,要进行分类堆放,不可乱摆乱放,占用整个过道,引起业主和居民的反感和投诉;
服务,以满足运营商(客户)建设要求,在行业内建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及形象。
本制度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并升版
2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美化天线(小区类、室分类、宏基站类)产品工程安装实施。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
图1:挂墙安装
5
图2:附墙安装
2)落地安装
a.站点勘测时一定要测量天面楼板的实际厚度(整体厚度减去隔热层、空心层或防水层的厚度等)。
b.如楼面有隔热层、空心层或防水层等,必须根据基础大小敲掉上面的隔热层,以确保基础与实体楼面接触。
c.当产品整体高度超过(包含)6米时,一定要采集所在楼宇的承重梁(从地基延伸的梁)、墙分布情况及其尺寸信息,以便设计槽钢基础或混凝土梁。

天线产品型号命名规范D3.0

天线产品型号命名规范D3.0

0.修改记录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天线产品的型号命名和应用。

2. 目的规范公司天线产品的型号命名方法,并通过标准化管理,确保天线产品名称、型号规范化。

3. 定义天线产品的型号命名是指公司对天线的名称命名、型号命名规定。

4. 业务流程4.1 研究部在产品研制和技术部在对产品技术改进时须按此规范对产品进行名称、型号命名。

4.2 公司相关部门进行的该产品活动须按此名称、型号进行规范化管理。

5. 天线产品名称分类及定义5.1 八木天线八木天线是由一个有源对称阵子与若干无源对称阵子组成的天线阵,又称引向天线。

5.2 吸顶天线安装于室内天花板的一种小型天线,一般用于室内分布通信系统使用。

5.3 壁挂天线安装于室内(或户外)一种壁挂式天线。

5.4 背射天线将辐射单元置于圆柱状金属腔体内形成的一种天线形式。

5.5 角反射天线由两个平面金属板(或网格)形成一定的夹角以及一个位于平分面上的辐射元组成。

5.6 抛物面天线由置于金属抛物面焦点上的辐射单元和其抛物面构成。

5.7 对数周期天线是以多个相近但不同频率的有源对称阵子组成的天线阵。

5.8 鞭状天线鞭状天线是一种能略进行弯曲的杆状天线,其长度一般为1/4或1/2波长。

5.9 平板天线外观呈平板形状的一种天线,与壁挂天线的区别是它一般不用于壁挂安装。

5.10 杆状天线外观类似杆状形式的一种天线。

用于一些特定形式下的通信,全向基站天线不属于此类。

5.11 普通基站天线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电倾角不可调的基站天线。

含全向,定向等。

5.12 电调基站天线天线波束指向随时可调的基站天线。

分为内置电机遥控电调、外置电机遥控电调、手动控制电调天线等种类。

5.13 普通TD智能天线用于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的普通阵列天线,含全向和定向天线。

5.14 镂空TD智能天线为减少TD天线的风阻,在天线阵列间开透风孔的一种TD智能天线。

5.15 小型化TD智能天线一种比普通天线体积小的TD智能天线,它一般是通过采用特殊技术方法来实现。

广电招标文件SMC材料必须符合哪些国家检测标准--SMC通用技术

广电招标文件SMC材料必须符合哪些国家检测标准--SMC通用技术

广电招标文件SMC材料必须符合哪些国家检测标准--SMC通用技术
1 材质:玻璃纤维增强型不饱和聚酯树指(SMC)
2 额定电压:380/220V
3 用于单相、三相电能计量和照明的配电设备。

4 玻璃纤维增强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材质中玻璃纤维长度不小于25mm,玻纤含量不小于25%。

5 密度:1.75--1.95g/cm3。

6 吸水性:≤0.2%
7 模塑收缩率:在压制时的温度为150--160℃之间,固化时间3--6分钟,出模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其模塑收缩率应为≤0.15%。

8 耐高温性能:该柜体在高温125±2℃时,保存5个小时,其柜体不得有软化、变形及强度变化等现象。

9耐低温性能:该柜体在低温-60±2℃条件下,保存2个小时,外柜体不得有裂纹、破坏和变形及强度变化等现象。

10材料颜色要求:计算机灰
11材料性能及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中国移动SM招标定向双极化天线技术规范书V

中国移动SM招标定向双极化天线技术规范书V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1年定向双极化天线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1年7月目录一总则 (1)二技术投标书的内容、顺序及基本要求 (1)三采购清单 (3)四规范性引用文件 (4)五天线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5)5.1术语和定义 (5)5.2天线的性能要求 (7)5.2.1电性能要求 (7)5.2.2机械性能指标及环境条件要求 (10)5.2.2.1一般结构要求 (10)5.2.2.2天线面板要求 (10)5.2.2.3天线安装组件要求 (10)5.2.2.4天线防雷要求 (10)5.2.2.5天线支架调整范围 (10)5.2.2.6重量 (10)5.2.2.7风速要求 (10)5.2.2.8温度 (10)5.2.2.9摄冰 (10)5.2.2.10其他 (10)5.2.2.11接头型式 (10)5.3天线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 (11)5.3.1外罩 (11)5.3.2反射板 (11)5.3.3辐射单元 (11)5.3.3.1压铸振子 (11)5.3.3.2钣金冲压振子 (12)5.3.3.3贴片振子 (12)5.3.3.4PCB振子 (12)5.3.4馈电网络 (12)5.3.4.1同轴馈电网络 (12)5.3.4.2空气微带线和带状线馈电网络 (13)5.3.5同轴连接器 (13)5.3.5.1外观 (13)5.3.5.2尺寸 (13)5.3.5.3互换性 (13)5.3.5.4接触电阻 (13)5.3.5.5绝缘电阻 (13)5.3.5.6电压驻波比 (14)5.3.5.7三阶交调 (14)5.3.5.8耐压 (14)5.3.5.9拔出力 (15)5.3.5.10机械耐久性 (15)5.3.5.11加紧装置抗电缆拉伸的能力 (15)5.3.5.12外导体材料 (15)5.3.5.13内导体材料 (15)5.3.6安装件 (15)5.3.7焊接要求 (16)5.3.8塑料支撑件 (16)5.3.9外标签 (16)5.3.10设计要求 (16)5.4可靠性要求 (17)5.5天线的检验规则 (17)5.5.1型式检验 (17)5.5.2出厂检验 (18)5.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8)5.6.1标志 (18)5.6.1.1产品标志 (18)5.6.1.2外包装标志 (19)5.6.2包装 (19)5.6.3运输 (19)5.6.4贮存 (19)六供货及验收 (19)6.1供货能力 (19)6.2合同设备验收 (20)七售后服务 (20)7.1保修 (20)7.2技术服务 (20)八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 (20)8.1技术资料 (20)8.2技术培训 (21)九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21)一零附件一、测试方法 (21)10.1概述 (21)10.2增益测量 (21)10.3方向图圆度(全向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前后比、交叉极化比的测量 (23)10.4天线电下倾角测量 (24)10.5驻波比测量 (25)10.6隔离度测量 (25)10.7交调测量 (26)10.8功率容限测量 (27)10.9一般结构要求试验方法 (28)10.10环境试验方法 (28)一一附件二、产品检测判定标准 (30)11.1电气指标检测要求 (30)11.2环境试验及其他检测要求 (30)一总则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对基站用定向双极化天线产品供应商(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卖方制定技术投标书的依据。

FRP的成形方法

FRP的成形方法

FRP的成‎形方法!(1)手糊成形法‎(HLU):是用人工所‎基体浸渍在‎增强材料上‎拉展重叠于‎模上,至所需厚度‎,在室温常压‎下使基体固‎化而成形。

(2)喷射成形法‎(SU可SP‎U):把粗纱一边‎连续不断的‎切断一边同‎基体一同喷‎在模具上,直堆积到所‎需的厚度把‎他压紧整形‎,在室温常压‎下成型。

(3)树脂传递成‎型法(TRM):在模内置入‎增强材料之‎后合模并夹‎紧,从规定的位‎置压入基体‎,并使其固化‎成型。

(4)冷压成形(CP):主要是把预‎成型的增强‎材料(叫做预型件‎:PF或PM‎)放置于阴模‎,然后把加入‎固化剂、填料。

着色剂等混‎合搅拌之后‎的基体树脂‎注入其内,用压机在阳‎模上以比较‎低的压力压‎制,在几呼接近‎室温的温度下使‎其固化成型‎。

(5)金属对模模‎塑法(MMD):用阴阳一对‎金属模具,加高压的同‎时加热,使其快速固‎化成型。

把采用预型‎件的方法叫‎做预成型法‎,把用片状成‎型材料(SMC)的方法叫做‎S MC法,把用块状成‎型材料(BMC)方法叫做B‎MC法。

(6)纤维缠绕成‎型(FW):用粗纱或长‎纤维,一边连续是‎含浸基体,一边缠在回‎转体状的模‎具上成型的‎方法。

(7)拉挤成型法‎(PULT):把含浸了基‎体的增强材‎料引入并通‎过已加热的‎一定断面的‎模具,使其快速化‎,连续地拉齐‎成型。

(8)真空袋法(VB):把含浸基体‎的增强材料‎,叠置在模具‎上并用塑料‎薄膜将它密‎封,用真空把增‎强材料内部‎及周伟的空‎气和剩剩余‎的基体同时‎赶出并固化‎成型。

(9)热压法(AC)什么是挤拉‎玻璃钢!挤拉是一种‎生产玻璃钢‎线性型材的‎工艺,它所生产的‎高性能的空‎间时代的复‎合材料适合‎门窗制造业‎的使用。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以无捻粗纱‎和毡片形式‎通过一树脂‎浸渍站从而‎在玻璃纤维‎外面被覆上‎特殊配方的‎热固性树脂混合‎物。

被覆了树脂‎的玻璃纤维‎材料组合起‎来经过成形‎导向装置并‎通过模具被‎拉出来,在模具中受‎到压力和热的‎作用,树脂固化,从而得到一‎种高强度的‎型材,在离开挤拉‎机后这种型‎材可以立即‎被使用。

天线检验规范

天线检验规范

天线检验方法1、概述根据客户要求,对天线各指标做一个测试检验说明。

2、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1)工作频率:1.15~1.65GHz;能够覆盖(1)L5/E5a、(2)B2/E5b、(3)L2、(4)B1/L1/E1/G1等信号所在的频段。

2)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3)天线波束:方位0°~360°,仰角5°~90°不圆度:±1.5dB,仰角10°4)带外抑制:≥30dB(±100MHz)5)噪声系数:≤2.0dB6)轴比:≤3.0dB(仰角90°),≤6.0dB(仰角20°~90°);7)驻波:≤1.5:1 (50欧姆);8)低噪放增益:28±3dB9)相位中心误差:≤±5 mm (1σ)3、检验参数和方法1、工作频率1.1测试设备测试设备为:矢量网络分析仪。

1.2测试方法和步骤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a)按所需频段校准矢量网络分析仪;b)按照图2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待测天线;c)测量并记录输入电压驻波比≤2.0的频率范围。

微波暗室矢量网络分析仪被测天线图1 天线工作频率、输入电压驻波比测量框图2、天线输出电压驻波比(VSWR)2.1、测试设备同1.1。

2.2测试方法和步骤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a)按所需频段校准矢量网络分析仪;b)按照图2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待测天线;c)测量输入电压驻波比;驻波测试数据:L5 E5a B2 E5b L2 B1 L1 E1 G1 VSWR1VSWR2VSWR3VSWR4VSWR5VSWR6VSWR7VSWR8VSWR9VSWR10————VSWR3、极化特性和轴比3.1、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包括:a)信号源;b)接收机;c)线极化发射天线;3.2、测试方法和步骤a) 待测天线瞄准发射天线后固定,按照图2所示,发射天线接信号源,待测天线接接收机;b) 将信号源和接收机频率分别设置为测试频点, L5/E5a/B2/E5b/L2/B1/L1/E1/G1c) 当发射天线轴线与接收天线轴线成75度时,发射天线绕接收天线轴线旋转360°,记录接收信号电平,其最大电平与最小电平差即为待测天线的15度轴比。

技术规范书-一体化美化天线

技术规范书-一体化美化天线

一体化天线技术规范书一、一体化天线概述为减少城市环境移动天线不断增多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在有需求的基站安装一体化天线,要求施工后的天线达到美观、隐蔽且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整体效果。

传统加罩美化天线是在普通天线外增加一层外罩的方式进行美化,相当于在天线阵子外包围了两层外罩;而一体化美化天线则采用一层外罩的方式,即天线自身外罩已经过美化,可减少两层外罩带来的电气损耗。

二、必须满足的技术标准/规范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文件中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文。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YD/T 1059-2004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条件》2.GB/T 9410-2008 《移动通信天线通用技术规范》3.YD/T 828.22-1996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中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2部分:地面无线接力系统的测量第2节:天线》4.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5.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6.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7.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8.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9.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10.GB/T 2423.38-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11.GB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12.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13.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14.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15.GB 15842-199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16.Q/CT 2294-2010《中国电信CDMA无线网络配套设备总体技术规范-天线分册》17.2013 SX-080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天线(试行)》18.YD/T 2010-2342《移动通信基站用一体化美化天线技术条件》1.1.1卖方提供的无线设备和系统应优先采用已有行业标准(中国电信的企业标准与中国行业标准不一致的地方,以中国电信的企业标准为准;本文件提出的具体技术要求高于上述文件和规范要求的,以本文件为准);无行业标准的,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如下:1.符合有关标准(如GB、ISO、ITU-T、3GPP2、ETSI等),卖方应在建议书中具体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微波天线SMC模压成型玻璃钢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数字微波天线用SMC模压成型玻璃钢制品及喷涂制品的原材料要求、加工工艺要求及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产品用以玻璃纤维制品为增强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材的SMC模压成型玻璃钢制品(以下简称制品)注:如果某产品对SMC模压成型玻璃钢有特殊要求时,应在相关的技术文件中提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GB/T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8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257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老化性能试验方法GB/T 257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 3961 纤维增强塑料术语GB/T 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7193 不饱和聚脂树脂试验方法GB/T 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14522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光紫外灯GB/T 17470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JC/T 170 无碱玻璃纤维布3 术语和定义3.1 天线罩指数字微波天线中用于对天线主体的封装保护为目的,减缓温度、湿度、盐雾、雨淋、摄冰、大风、等各种因素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及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透波性能、抗老化性能等。

3.2 通用片状模塑料(SMC)一种以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短切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为主要原料,加入填料、助剂等材料组成,上下两面覆盖承载薄膜的片状复合物。

3.3 模压成型模压成型是先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的塑料放入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而使其成型并固化的作业。

3.4 针孔、气泡由于胶液中气泡含量多,树脂胶液粘度太大,模压制品未压紧密,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制品表面和中间出现的针孔、气泡现象。

3.5 分层SMC制品的层间分离现象。

3.6 裂纹由于模具结构不合理、脱模力不均匀、固化速度过快等的原因,出现的裂纹、龟裂现象。

3.7 毛边在制品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3.8 变形、翘曲制造中内应力差异等原因引起的制品变形。

3.9 硬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制品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3.10 细碎划伤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3.11 碰伤制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3.12 缺料、疏松、麻点由于模具的损坏/设计缺陷、材料量不足﹐造成制品特征不全(麻点、缺料)或特征多余(凹凸不平)的情形。

3.13 褶皱由于铺叠不当、压力不均、模具缺陷等原因产生的制品表面褶皱。

3.14 色差指实际制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3.15 色斑颜料分布不均匀、模具表面不干净等引起的颜色不均匀现象。

3.16相对介电常数定义描述3.17谐振频率定义表述3.18反射系数定义描述4 原材料4.1 原料选材要求4.1.1 不饱和树脂4.1.1.1 酸值酸值(mgKoH/g)范围:14-22,推荐:19.5 左右。

4.1.1.2 粘度23℃粘度(pa.s)范围:1.28-2.29,推荐:1.3 左右。

4.1.1.3 固体含量固体含量(%)范围:64-70;推荐:68 左右。

4.1.1.4 不饱和树脂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或检测证书。

4.1.2 短切玻璃纤维4.1.2.1 Tex值Tex值的范围:2280-2520;推荐:2410 左右。

4.1.2.2 含水率含水率(%)≤0.15;推荐:0.07 左右。

4.1.2.3 灼烧失量灼烧失量(%)的范围:1.0-1.4;推荐:1.3 左右。

4.1.3 助剂4.1.3.1 丙烯酸酯(ACR)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玻璃钢制品的韧性及抗冲击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4.1.3.2 紫外线吸收剂(UV)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弱阳光及紫外光对树脂的光降解破坏作用.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4.1.3.3 其它固化剂(引发剂)、促进剂、稀释剂、表面处理剂、低收缩添加剂、脱模剂、着色剂(颜料)、改善加工性能助剂、柔质化助剂、在玻璃钢制品中的添加也是非常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

4.1.3.4 因各供应商材料、设备、工艺的不同,对以上个别的填料和助剂的添加量不作硬性规定和要求。

但必须满足天线罩的技术要求指标。

4.2 SMC要求4.2.1 外观质量外观应平整、颜色均匀、纤维浸渍良好、无杂质、覆盖薄膜无破损。

4.2.2 玻璃纤维含量允许偏差SMC玻璃纤维含量允许±3%。

4.2.3 单位面积质量允许偏差SMC的单位面积质量允许偏差为±7%。

4.2.4 力学性能待SMC模塑试样完全固化,放置48h后进行测试。

其力学性能应满足表1要求。

SMC模塑试样,其收缩性能应符合:<0.15。

测试标准参照GB/T 15568-2008。

5 技术要求5.1外观要求5.1.1 推荐目测外观评定方法:40W 日光灯距待测面0.8 米,观察者眼睛与待测面距400mm,视线与待测面约成450 角。

在光照条件好的情况下(照度>2000lx),可将产品置于非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外环境,但应注意无彩色物体的反射光。

5.1.2 外观表面分类——天线罩外表面(正面)——天线罩内表面5.1.3 色斑不允许存在影响天线外表面的色斑。

5.1.4 天线罩表面质量要求1)颜色要求:a) 出厂时,制品外观面颜色应符合标准色板或样品,允许色差值ΔE≤3。

b) 产品自生产之日起2 年内无明显变色,与标准色板或样品对比,允许色差值ΔE≤6。

2) 天线罩外表面不允许出现:针孔、气泡、分层、裂纹、毛边、变形、翘曲、硬划伤、细碎划伤、碰伤、缺料、疏松、麻点、褶皱。

内表面外观缺陷判定按表2 执行。

3)同时出现不同的次要缺陷,且各缺陷单独均符合要求时,各缺陷的个数之和≤5 个/dm2。

表2 天线罩内表面外观表面质量要求5.2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5.2.1 尺寸偏差外形尺寸偏差和内口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设计及技术要求5.2.2 平面度天线罩表面平面度在1m²范围内,平面度≤2mm。

5.2.3 直线度天线罩各边的直线度在2000mm 长度上不大于1mm。

5.2.4 垂直度天线罩端口截面垂直度不大于0.5mm;角度公差±0.5°。

5.3 天线罩性能要求5.3.1 相对介电常数描述说明5.3.2 谐振频率描述说明5.3.3 反射系数描述说明5.3.4 力学性能要求天线罩的力学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要求。

5.3.5 表面硬度按照GB/T 6739,在750g•f 负荷下,用HB 中华铅笔与制品表面呈45°角刮拭,要求没有刮痕。

5.3.6 抗划伤性以小指甲划5 次不得有超过1 次有划伤。

5.3.7 耐温性能置于在温度(70±2)℃,湿度(93±3)%的环境下24h,不得有影响外观、装配和性能的变形及其他缺陷,并仍符合本规范的所有要求。

5.3.8 耐冷热冲击性能放于试验箱中,在(1.5~2.5)h 内由室温均匀升高到湿度(93±3)%温度(70±2)℃下,保持12h、(从循环开始算起);在(2~3)h 内,温度均匀降至(-45±2)℃,保持21h(从循环开始算起);在(1.5~2.5)h 内温度均匀升高到湿度(93±3)%温度(25±2)℃;以上流程作为一个循环,共进行 6 次循环,完成后取出于室温条件下检测,不得有影响外观、装配和性能的变形及其他缺陷,并仍符合本规范的所有要求。

5.3.9 耐水性能按GB/T 2573 中4.4 条款下的耐水性加速测试中的规定,将制品置于(80±2)℃水中,完全浸泡24h,取出置于室温条件下检测,仍符合本规范的所有要求,同时,样品试验前后质量差绝对值与试验前质量之比≤10%。

5.3.10耐盐雾性试验方法按GB/T 2423.17之规定,通过1000小时中性盐雾试验,外观表面无明显变化,试验前后样品色差值ΔE≤3,其他性能仍符合本规范的所有要求5.3.11耐腐蚀性试验方法按GB/T 3857-2005之规定,试样暴露在规定的化学物质下不能出现裂缝、剥落、掉皮、纹路或变色;试样完全浸泡在规定的化学溶液中1min然后放置在3点夹具中。

样品放置24小时,然后观测是否有上述缺陷,至少选取3个样品进行化学测试暴露。

若无法获得测试棒,可对最终成型的产品进行测试。

每个成型产品的3个样品在1分钟浸泡后,暴露30天,观测是否有上述缺陷。

试验前后样品色差值ΔE≤3。

5.3.12耐候性能试验方法按GB/T 14522,试验条件选用附录C 中表C.1 列出的暴露周期类型6,实验共进行360个周期,结束后置于室温条件下检测,试验前后样品色差值ΔE≤3,其他性能仍符合本规范的所有要求。

5.3.13 实际使用要求产品使用1 年内,力学性能的下限值不低于表3 中的90%。

产品使用5 年后,力学性能的下限值不低于表3 中的80%。

5.4 其他要求5.4.1 按GB/T 2577 测试,树脂重量含量45%~55%。

5.4.2 厚度制品厚度应该符合图纸要求,厚度下公差为-5%×t,t 为制品厚度。

5.4.3 后续机械加工a)钻孔:孔轴心与表面垂直度、孔尺寸及位置尺寸需符合图纸要求。

b)打磨、抛光:打磨、抛光后不得产生影响制品外观、性能等不符合本规范的缺陷。

5.4.4 预埋件要求a)预埋件材质、规格、位置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b)预埋螺母的轴心与玻璃钢通孔的轴心要保证同轴,以不影响正常装配为准。

c)必须保证预埋螺母的粘接强度,以1.5 倍的正常紧固力矩施加在螺母上,螺母不得出现松动、脱落等不良现象。

d)预埋件必须预先做防腐处理,在没有明确要求时,预埋铁质金属件必须做热浸镀锌处理,且符合相关热浸镀锌要求。

5.4.5频段标识、日期章天线罩的内表面应当标明频段标识和日期章6 检验规则制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1 型式检验6.1.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型式检验:1)对新供应商制品质量的鉴定。

2)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而可能影响制品性能时。

3)正常生产时,原则上每一年检测一次。

4)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5)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其他我司认为有必要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