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发乎情,止乎礼”

合集下载

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止乎礼义作者:***来源:《中华瑰宝》2021年第11期杜丽娘既追求自由,强调自我个性,渴望生生死死随人愿的爱情,也希望自己的婚姻合乎传统伦理道德,是一种『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想情感,具有双重性。

对《牡丹亭》的评价,最常见的说法,即这是一部“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制度的浪漫主义杰作”。

应该说,这种评价有一定道理。

反对礼教《牡丹亭》最重要的出目《惊梦》《幽媾》《硬拷》,透露出的信息就是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杜丽娘从小接受传统伦理教育,从来没有接触过一位年轻异性,她在梦中敢于和陌生的男性私订终身,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在柳梦梅主动追求下,她半推半就成就个人心愿。

这里的“半推半就”,有两层内涵。

一层是杜丽娘个人情欲的自然表现,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方式。

她内心就想这么做,柳梦梅的主动追求切合了她的内心情感需求。

另一层是杜丽娘听从自我内心的声音,勇敢挣脱传统伦理道德、传统女教对她的束缚,实现个人情感从不自由到自由的蜕变。

在《幽媾》一出里,杜丽娘的鬼魂主动私会柳梦梅,自荐枕席。

如果说做梦时杜丽娘还顾虑到传统伦理观念,第一次面对异性表现出羞涩、含蓄,那么,成为鬼魂后,杜丽娘完全不顾人间礼教、女教对她的限制,甚至编假话说自己是邻家女子以获取柳梦梅的信任,如此大胆、无畏,有策略,有计谋,如同换了一个人。

她要实现后花园寻梦,梦中人不见的遗憾和失落。

所以,她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和主动,而她的态度令柳梦梅感觉不真实,以为自己在做梦。

这突显出个人婚姻自主对于传统女性的重要性。

在《硬拷》一出里,柳梦梅、杜丽娘与杜宝发生激烈冲突,杜宝用拷打的方式让柳梦梅对王权臣服、认罪,用让杜丽娘离了柳梦梅才认她是自己女儿的方式,让杜丽娘对父权低头。

但柳梦梅与杜丽娘面对王权、父权的压制,不仅没有臣服,反而极力反抗,维护了他们追求情感自由的尊严,维护了婚姻自由的尊严。

所以说,《牡丹亭》是一部反对封建礼教制度的浪漫主义杰作。

发乎情与止乎礼同在

发乎情与止乎礼同在

发乎情与止乎礼同在作者:吴荷荣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4年第04期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朝代怎么更迭,在爱情婚姻观上,儒家“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理想始终贯穿在整个历史长廊中。

到了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这一理想就更突出地表现在人们的爱情理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上。

“情”与“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而封建礼教下的爱情和婚姻也往往是尖锐对立的,儒家的爱情理想就是要在尖锐对立中把“情”和“理”这一对矛盾统一起来。

有着“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作品,在小说塑造的众多人物中,薛宝钗是举足轻重的一个。

宝钗一出场,第五回众人就这样评价她“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第八回又写道“寡言少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仅就这两回来看,寥寥数语,高度慨括出了宝钗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需要的性格特点。

金陵十二钗中,宝钗的品性是最为圆通豁达的,在贾府这样复杂的大坏境中,作为客居也能应付周全实在不易。

即便是在宝玉、黛玉、宝钗三者的关系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超人冷静也令人惊叹。

宝玉和黛玉的情意在贾府几乎人尽皆知,而处于同样对宝玉有意位置的宝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到了“冷”的程度。

外表看起来“冷”,但实质内里还是充满温情的,在青春和爱的悸动下,宝钗冷漠中也透露着温情,道是无情实有情!在第三十四回中,宝玉挨打后,黛玉的表现是“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心疼之情路人皆知,而宝钗则表现得低调且温情。

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将药递给袭人,见他不像先前,能睁开眼说话,心里宽慰不少,便又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

“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这段描写中,连身在其中的宝玉都听出这话“大有深意”,更何况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呢?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在那个深受“礼”的熏陶的贵族少女心里,彼时彼地心中的温情决堤,奔涌而出。

发乎情,止乎礼义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

发乎情,止乎礼义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

发乎情,止乎礼义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一、本文概述《西厢记》作为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一直以来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和研究者。

该剧以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为蓝本,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发生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

本文旨在探讨《西厢记》的主题思想,即“发乎情,止乎礼义”,并分析这一主题如何在剧中得到深刻体现。

《西厢记》所展现的“发乎情,止乎礼义”主题,不仅是对人性中情感与道德冲突的深入探讨,也是对当时社会礼教束缚下青年男女命运的真实写照。

在剧中,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既体现了人性中对于真挚情感的追求,又展示了在封建礼教束缚下,这种追求所受到的种种限制和压抑。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厢记》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西厢记》中的情感表达《西厢记》作为王实甫的代表作,深入探讨了情感与礼义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这部作品中,情感表达是核心主题之一,通过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中最为真挚、深沉的情感。

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起始于寺庙中的一次偶然相遇。

他们的初次相见,仿佛天造地设,两颗孤独的心在刹那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种情感的产生,既发乎自然,也发乎人性,它超越了社会等级、家庭背景的束缚,纯粹而真挚。

随着剧情的深入,两人之间的情感逐渐升温,从初次的羞涩、试探,到后来的深情厚意、难舍难分,这种情感的递进和变化,被王实甫细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西厢记》并不仅仅是一部描写纯真爱情的作品,它更是一部探讨情感与礼义之间关系的杰作。

在这部作品中,王实甫借用了儒家传统的礼义观念,对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们的爱情虽然纯真、深沉,但在面对社会礼义的束缚时,却不得不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考验。

这种压力和考验,既来自于外部的社会环境,也来自于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尽管如此,张生与崔莺莺并没有屈服于礼义的束缚,他们选择了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恋爱座谈─发乎情,止乎礼 - 侨光科技大学

恋爱座谈─发乎情,止乎礼 - 侨光科技大学

戀愛座談─發乎情,止乎禮戀愛是什麼?有人認為看到一個帥哥或美女愛上他﹝她﹞,叫作暗戀,兩情相悅才叫做戀愛,也有人認為兩情相悅不夠,還要有親密行為才是戀愛,記得有一首歌歌名叫做“談戀愛”,內容大概是說談戀愛是很浪漫、不必負責任、很輕鬆的事,然而我認為這首歌應該要禁唱,因為戀愛背後常應該帶有婚姻,婚姻背後常應該帶有責任,究竟我們應該要怎樣正確的去談戀愛呢?我們必須先有一個認識,那就是什麼是愛情呢?為什麼在婚後跟婚前會不一樣呢?她跟友情(誼)基本上是不同的,愛情跟友情的不同在愛情有生理上的亢奮與心理上默契,很多人談戀愛都是從外表看的,現在時下年輕人都標榜帥哥美女,較注重外在條件,殊不知很多人在外表上雖然長的很好看,但是內在美卻一點都沒有,這一點在談戀愛的時候,可能要注意一下。

老師的大學同學,現在大部分都已結婚生子,有幾次同學會,竟然發現他們的太太也都不怎麼樣,是放心牌女孩子,可是我的同學都是律師法官,條件都不錯,我就在想,一定有他們吸引男孩子的地方,這些太太們甚至比先生們有大一二歲的。

但是到過來,像趙寧的婚姻就比較特殊了,一般婚姻都是有年齡考慮的,男大女的七八歲就比較適合,在同年齡而言,男的會比女的幼稚一些,女的比男的成熟,有的人談戀愛就是每天想著他,這不叫戀愛叫暗戀,例如:學校夜間部就有一位女同學,在上班的公司裡,看上一個男生,因在同一辦公室,有一次出去玩一起照相,就把照片貼在上下舖的中間,每天睡覺都會看,而且看到睡著,像這種情形不是戀愛叫暗戀。

現在聽到大部分都是女生比男生主動,女生對男的好一點,男生通常都會感覺到。

通常男生都會來者不拒,通常適婚年齡的男生一有女孩子喜歡他,他就會用一種比較“青菜”的心理結婚,所以現在的離婚率為什麼會這麼高,通常學生你們在畢業前後的幾年,在結婚市場上的行情都是漲停板,到二十八歲以後就開始往下跌,這是世俗的宿命。

談談我有一個律師朋友,幾年前選上民意代表,他在大學時追一個中興大學的女孩子,每星期都會從台北跑到台中來找她,對她很殷勤,而且雙方很喜歡,也結婚了,後來選上民代後,每天跟秘書朝夕相處產生感情,結果就跟原來的那位離婚了,那位女孩因個性比較獨立,有可能是婚後忽略了對丈夫的關懷吧!還好那位女孩有一技之長,不然後果就不好了,認識結婚十年不到就鬧婚變,夫妻雖然親密但還是要保持一定距離,雖丈夫是民代,也要在旁照顧他,不要因婚後就比較不在意,如果分開久了自然而然感情就會疏遠,任何事情都要經營,感情、婚姻、學業功課也都要經營,還好剛才那一段故事男女主角都沒有後代,不然又造成另一個孤兒。

《毛诗大序》原文及注解

《毛诗大序》原文及注解

《毛诗大序》【原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毛诗大序》①《关雎》②,后妃之德也③,风之始也④,所以风天下⑤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⑥,用之邦国焉⑦。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⑧之,教以化⑨之。

【注解】①毛诗序: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

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

赵人毛苌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汉代未立官学,毛诗汉末兴盛,取代三家而独传于世。

毛诗于古《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

看来很像是一篇总序。

②《关睢》:《诗经·国风·周南》第一首诗的篇名。

③后妃之德也:后妃,天子之妻,旧说指周文王妃太姒。

此处说《关雎》是称颂后妃美德的。

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言后妃性行合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

”④风之始也:本指《关雎》为《诗经》的国风之首之意。

发乎情止乎礼藏于心回复

发乎情止乎礼藏于心回复

发乎情止乎礼藏于心回复
一、情与礼的关系
文化是影响人们行为和思维的重要因素。

情和礼作为中华文化中关键的概念,一直被人们所重视。

而情和礼并不是孤立的概念,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情的含义
情是指人在内心深处所产生的感情、情感状态和情绪,是人类的基本本能之一,具有通常人们认识中的爱、恶、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状态,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礼的含义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

礼的本质是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它包括了各种行为、言语和思想的规范,是行为准则和廉洁原则。

四、情和礼的关系
情和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情重在真、美、善、良,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投射;而礼重在尊、重、敬、让,强调的是行为的规范和规矩。

情和礼在实际应用中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寸步不离。

情应以礼为规范,礼应由情来推动。

五、情和礼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情和礼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在人际关系
中发挥作用,在企业管理、政治治理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应该学会在情感和行为准则上做出正确的抉择,使情和礼成为自己的灵魂和信仰。

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的意思

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的意思

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1、仁者什么是“仁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仁者指的是有仁爱之心、善良宽厚、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人。

在社会上,仁者通常被认为是能够关心他人、善待他人、愿意帮助他人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会中,仁者都能以其高尚的品质和行为影响和感染他人。

2、发乎礼“发乎礼”强调的是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它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基础。

发乎礼者,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的规范和风俗,注重言行举止,注重与人的交往方式,以此来维系人际关系,增进社会和谐。

3、义者义者是指有道德操守,愿意为了正义和良知而行动的人。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者被推崇为能够放弃私利、成全他人、维护公平正义的人。

义者不仅在个人行为上要求自律,也会在社会责任和义务上积极承担,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发乎情“发乎情”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情是人类内心最真挚的表达,发乎情者会用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展现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他人建立起真挚的情感联系。

在工作和生活中,发乎情者会更容易建立信任和友谊,促进团队合作和社会和谐。

5、止乎心“止乎心”强调的是内心的自我约束和修养。

它是指在情感、欲望和行为上能够自我克制,约束自己的内心和行为,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定。

止乎心者能够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不轻易受外界影响而失控。

6、正乎身“正乎身”指的是身体行为的正确和规范。

它要求人们遵守道德准则,符合社会规范,正乎身者会在言行举止上守规矩、守底线,不做违背伦理和道德的事情。

正乎身者以身作则,成为他人的楷模和榜样,影响和感染他人。

总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和行为规范。

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这一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和践行这一理念,成为真正有仁爱之心、尊重礼仪、有道德操守、真情实意、内心自我约束和行为规范的人。

发乎情止乎礼 恋爱行为要恰当 陈鲁民魏俊歧

发乎情止乎礼 恋爱行为要恰当 陈鲁民魏俊歧

发乎情止乎礼恋爱行为要恰当陈鲁民魏俊歧汉朝时期,京兆尹张敞和夫人感情很好。

因为他的夫人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缺陷,所以他每天要替夫人画眉后才去上班,于是有人把这事告诉汉宣帝,说张敞不检点。

一次,汉宣帝当着很多大臣的面向张敞问起这件事。

张敞回答:“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

”意思是说夫妇在闺房之中,还有比画眉更过头的玩乐事情。

如果引申开来,那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区分时间和场合。

同样道理,恋爱行为是两个人的私密事情,不宜在大庭广众下进行,否则,就是有伤风化,有碍观瞻。

譬如,我们看到有些恋人在公交车上亲密接吻,旁若无人,总觉得不大舒服,是因为他们把闺房里做的事拿到外边来做了。

《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传说孔子在此处批了一句话:“发乎情,止乎礼。

”意思是说,人的情感虽然经常在男女之间产生,但一定要受礼法的约束,不能随心所欲,要“乐而不淫”。

马克思也主张男女之间恋爱行为要恰当。

保尔·拉法格是马克思的学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之一。

当马克思发现拉法格同他的女儿劳拉在恋爱中有过分亲密的事情后,就写信给拉法格进行规劝。

马克思说:“如果您想继续维持您同我女儿的关系,您就应当放弃您那一套…求爱‟方式。

过分的亲昵很不合适,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从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明白人,只要半句话就会懂的。

”拉法格当然是个明白人,知错就改,最后顺利地成了马克思的女婿。

平心而论,既然是谈恋爱,我们除了用语言来表达爱意,也不可避免需要用肢体语言来示爱。

但这种示爱,一是需要循序渐进,不要超越阶段,譬如说,一开始接触,双方还是要彬彬有礼,保持距离;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可以再进一步发展感情。

二是要隐蔽内敛,不要在光天化日下来做,不要在人来人往之处做,这既是对自己爱情的珍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无论如何,不要失去控制,突破道德禁区,这是对双方感情的负责,毕竟,恋爱到结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中有很多变数,如果提前做了结婚后才能做的事,一旦中途生变,劳燕分飞,那对双方都会造成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 显然 ,张 黔牟放 着 自己家里的 老婆不 管 ,却
带 着家 里的小 、 r 鬟 四处招摇 ,无 非是 看上了 她年轻
美貌 。宋朝 的赵 也 有过类似 的经历 。
了 出来 ,缓缓 地说 : “ 老 爷 ,我就 知道 您对 那女 演
员 是一时 的念 头 ,过不 了一个 时辰 就 自动 消退 了。
他还准 备送我 到广播 学院 学播 音主持 … …”审判 官 严 加 申斥 : “ 呸 !且 不 说 朝廷 法 律 不 许 官 员包 二
奶 就说 你们还 要脸 不要脸 ?张 黔牟 ,你这 么大年
纪 ,人 家 小 丫头 才 1 8 岁 ,她 看 上你 什 么 了 ? 看上 你 帅吗 ?看上你 身体 强壮 吗?你 这种 没有廉 耻的 人 没 资格在 朝廷 当官 !”就 这样 ,张黔 牟的官 帽被 摘
士一 下子 都晕 倒了 ,姜太 公也 差点 坐不 稳 ,但 他 最 后还 是坚持 了原则 , “ 掩 面而斩 之” 。
既 然喜欢 我 ,就像一 棵梅树 ,枝 头能 没有梅 子吗 ?
你 赶紧让 人给我 们创 造条件 ,我愿 意跟 着大 人 ,一
起 到三亚度假 去 !
老 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少女 ,心 生 欢 喜 ,也 是 人 之 常情 ,然
个正 人君子 ,能发乎情 ,止乎礼 。” 无 独 有偶 ,传 说 姜 太 公 带 领 周 兵 杀 到 商都 朝
歌 ,美貌 的妲 己朝 姜太公 抛 了个媚 I  ̄J L ,周围的将
花 该多好 啊 !那女演 员读过 书 ,有诗 才 ,随 口对 了
赵 大人一 句 : “ 枝头 梅子 岂无媒 ?” 意思是 ,大 人
什 么 是 真 正 的 ‘ ‘ 发乎情 ,
◎ 许石林 尽 管唐 朝对官 员包二奶 、养情 妇管得 很严 ,打
击很 重 。但 类似事情 还是层 出不穷 。 唐 朝 大 理 司直 张 黔 牟 ,经 常带 着 自 己家 的 小 、 r 鬟一 起上班 ,后被 其他 官员告 发 。他在堂 上辩 解 说: “ 我跟这 个 丫头是朋 友 ,正 谈恋 爱呢 !你们 无 权干 涉 。… r 鬟也 哭着说 : “ 我 对他 是有 感情的 ,
员过 来 。老 部下 领命 而去 ,却半 天没 回来 ,急得赵
而 ,若任 凭发 乎此 情 ,则 有权 、有 钱 的人就 不知 道 要霸 占多少女 子了 。有 “ 修 养”并 非不 能萌 发对 异 性 的爱慕 之意 ,能 在萌发 之初 将它 遏制住 ,这才 是 真正 的 “ 止乎礼 ” 。
被美 女这 么一 回应 ,赵 大人心头 暖烘烘 的 ,到
了晚 上 ,怎么也 睡不 着 ,就 派老部 下 去请那 个女 演
下 ,流 放 一 年 。
大 人在屋 里转 圈 圈。几次 派人 去催 ,也 是没 消息 。
后 来 ,赵 大 人 也 困 了 ,精神 稍 微 平 复 了一 下 ,突
然 大声对 自己说 : “ 赵于 卞!你 这个 王八 蛋 ,不得 无 礼 !” 赵 林这 么 大声 ~ 吼 ,能量 释放 出来 了 ,心 里 也平静 了 。这时 候 ,那 个老 部下 慢慢地 从 后堂走
我 虽 领 命 ,但 是 根 本 没 去 。 因 为 我 了 解 大 人 ,您 是
赵挤 在 四川 当官时 ,有 一次在联 欢会上 见一 个
女 演员 长得 非 常漂亮 ,不禁 随 口吟 了一句诗 : “ 髻 上杏花真 有幸 。”意 思是 ,这个 女子真 美貌 啊 ,她 头上的杏 花能和 如 此她亲近 ,我 要是能 变成 那朵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