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研究
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

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治疗 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
关欣 (五峰县人民医院 湖北五峰 443413)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慢 性 荨麻 疹 患 者 中左 西 替 利嗪 、 孟 鲁 司特联 合 卡 介 菌 素 的 效 果 。方 法 :选 取 96例 慢 性 荨 麻 疹 患 者 随机 分 为联 合 组 与 单 药 组 , 均 采 用卡 介 菌 素 治 疗 , 前 者 另联 合 左 西 替 利 嗪 、 盂 鲁 司特 治 疗 。将 治 疗 前 后 PAS I评 分 变化 、 ,临床 疗 效作 为观 察 指 标 。结 果 : 治 疗 后2组 PAS l评 分 均 显 著 降低 (P<0.05) ,且 联 合 组低 于 单 药 组 (P< 0.05) ; 2组 临 床 疗 效 等 级 资 料 及 总 有 效 率 对 比 均 可 见 显 著 性 差 异 (P <O.o5) 。结 论 :对 慢 性 荨麻 疹 联 合 左 西替 利嗪 、孟 鲁 司特联 合 卡 介 菌 素 治 疗 能够 显
1.4 统 计 学分 析 利 用 SPSS17.0软 件 完成 统 计 学 分析 ,分 别 借 助 非 参 数 秩 和 、t、 x 检 验 等 级 资料 、计 量 ( ±S)资 料 、计 数 (%)资 料 ,P<0.05可认 为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义 。 2 结 果 2.1 治疗 前 后PASI评分 变化 对 比 治 疗 前 联 合 组 和 单 药 组 p A S l评 分 分 别 为 (43.6±4.9)分 、 (43.4± 5.1)分 , 治 疗 后 分 别 为 (5.1±1.0)分 、 (1 0.7±2.2)分 ,均 远 低 于 治 疗 前 (t=38.574,P=O.000; t=21.667,P=O.000), 且 治 疗 后 联 合 组PASl评 分远 低 于 单药 组 (t=l0.875,P=O.000)。 2.2 临床 疗 效对 比 联 合 组 临 床疗 效 分 布 及 总 有效 率 与单 药 组 间经 检 验 均 可 见统 计 学差 异 (P<0.05),见表 1。 3讨论 慢 性 荨 麻 疹 的 诱 发 原 因 多 种 多样 ,常 见 的 有 寒 冷 刺 激 、 日光 照射 、 自身 免疫 系统 紊 乱 等 ,患 者 可 呈反 复 发 作 的 特 点 ,且 临 床 治疗 的难 度 较 大 。 卡介 菌 素 穴位 注 射 能 够在 一定 程 度 上 控 制慢 性荨 麻 疹 的 临床 症 状 ,但 是
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余秀峰;覃俊;钱素洁【摘要】目的研究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和卡介菌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卡介菌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397,P=0.0063<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治疗中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24【总页数】2页(P130-131)【关键词】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卡介菌素;慢性荨麻疹【作者】余秀峰;覃俊;钱素洁【作者单位】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慢性荨麻疹是指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和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 病程通常>6周。
慢性荨麻疹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均有发病, 发病后常会有反复发作的现象, 并且会有较为明显的风团和瘙痒症状[1]。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较多, 其中饮食因素、药物因素、感染因素、蚊虫叮咬、植物影响或物理因素等均可导致患者发病, 发病后经常难以确定其具体发病原因, 导致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受到影响, 增加患者治疗的难度[2]。
基于此,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和卡介菌素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患者均发作≥2次/周, 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张 艳 玲 ’ 张 曦 予。
治 的慢性 荨麻 疹患 者 共 8 4例作 为 此次研 究 对象 ,对 两种 药 物治 疗 【 摘 要 】目的 探讨 左西替利嗪 联合卡介 茵多糖核 酸治疗慢性荨麻疹 的 慢 性 荨麻疹 的疗 效予 以对 比,具体 内容 报告 如下 。 疗效 . 方 法 将我 院 8 4 例慢性荨麻疹 患者分 为两组 ,对照组采 用左 西 替利嗪 治疗 ,观察组采 用左 西替 利嗪联 合卡介菌 多糖核酸 治疗。结果 1 资料 与方 法
中 国 继 续 医学 教 育 第 7 卷 第1 7 E g 1 6 3
2 结果
动脉 、改 善心 功 能 具有 重 要 作 用 ] 。有 研 究 显示 ,急诊 经 皮 冠 状 肌坏 死 的发 生率 [ 3 - 4 1 0通过 本组 研 究可 以看 出 ,试验 组 患者 的血 流 2 级 、3级血 流 发 生率 升 高 ,心 电图 s T段 回落 明 显 ,不 良心 血 管
s T 段 下降 幅度 ( 6 5 . 6±1 2 . 7 ),术后 7 d L V E F值 为 ( 0 . 5 7 4 - 0 . 1 5) , 两组患 者 比较 差异 具有统 计学 意 义 , P<O . 0 5 。 对 照 组 患 者 中有 3 例 患 者 为小 出血 并 发 症 , 占 5 . 3 6 %;试 验 组 患 者 中有 4例 患 者为 小 出血 并 发 症 , 占 7 . 1 4 %。两 组 患 者 的并 发症发 生率 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3 讨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 9 2 . 8 6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 7 1 . 4 2 %,对比 差 异 显 著 。结 论 慢 性 荨 麻 疹 患者 采 用左 西 替 利 嗪 联 合 卡 介 菌 多糖 核 酸 治 疗 ,能 够 明 显提 高 治 疗 月 ~2 0 1 5 年 1 月我 院 收 治 的慢 性 荨 麻 疹 患 者
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廖骏华;杨华英;张良【摘要】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evocetirizine combined with montelukas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diopathicurticaria( CIU) in children. Methods:Ninety-four children with CIU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 47 cases) and controlgroup(47 cases).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levocetirizine by oral for 28 day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montelukastfor 28 days. The efficacy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fter 14 and 28 days of treatment using the scores of symptoms and signs,and the adverse events were recorded.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6 weeks and 12 weeks of stopping treatment.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s in observation group on 14th day and 28th day(74. 5% and 87. 2%)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55. 3% and 70. 2%),respectively(P<0. 05). 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symptoms and signs in two groups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 01),and the wheal occurrence and dur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on 14th day and 28th day(P<0. 01). The recurrence rat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6 weeks and 12 weeks of stopping treatment(12.8% and 17. 0%)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29. 8% and 36. 2%),respectively(P<0. 05).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 in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0. 6% and 8.51%,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 of which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 05). Conclusions:Compared with levocetirizine,the treatment of CIU with levocetirizine combined with montelukast is safe, effective and less recurrence rate,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4例CIU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均采用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其中观察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程为28 d,分别在治疗后第14天与第28天时采用症状体征积分观察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在停药后6周及12周后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时,总有效率分别为74.5%及87.2%,均高于对照组的55.3%和70.2%(P<0.05).经治疗后第14天与第28天,2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第14天及第28天观察组风团持续发作时间及发作频率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患儿停药后第6周及第12周复发率分别为12.8%及17.0%,均低于对照组的29.8%和36.2%(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及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联合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其疗效及复发率均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42)009【总页数】4页(P1223-1226)【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儿童【作者】廖骏华;杨华英;张良【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643000;四川省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643000;四川省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4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l,CU)是一种临床上很常见且易复发的皮肤病,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性水肿性的损害,临床上常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反复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风团或红斑,且常伴有剧烈的瘙痒,病程超过6周[1]。
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观察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观察余鑫海高贵云410005湖南航天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34.043摘要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
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
对照组采用卡介菌素干预,联合组采用卡介菌素+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干预。
对比两组治疗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联合组治疗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提高治疗控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卡介菌素;慢性荨麻疹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evocetirizine,montelukast combined with BCG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Yu Xinhai,Gao GuiyunDermatological Department,Hunan Aerospace Hospital,Hunan,Changsha410005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evocetirizine,montelukast combined with BCG in the treatment ofchronic urticaria.Methods:From August2017to August2018,68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34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CG,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CGplus levocetirizine and montelukast.We compared the treatment control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two groups.Results:In the combined group,the treatment contro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 of levocetirizine,montelukast combined with BCG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can improve the control rate oftreatment,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relieve the pain of patients,it wa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promotion.Key words Levocetirizine;Montelukast;BCG;Chronic urticaria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组织内水肿和炎性充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病程一般>6周,临床症状表现为明显风团和瘙痒感,易复发[1]。
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

1 . 1 资料
本次研 究选取 了 2 0 1 3年 1 月到 2 0 1 6年 6月来
我 院就诊 的慢性荨麻 疹患 者 1 0 0例 , 所 有患 者皮损 反 复发作
超过 6周 以上 , 且每周发 作至少 2次 。在本 次研究 中男 女 患 者 的比例为 6 8 : 3 2 。将参与试验 研究 的患者 随机均分 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 ; 其 中, 观察组 患者的年龄 区间为 1 5 . 5~6 4 . 3岁 、 均值为 ( 3 9 . 7±1 . 5 ) 岁, 对 照组 患 者 的年 龄 区 间 为 1 4 . 2~
还同时使 用左西替利嗪与孟鲁 司特 治疗 。结 果
观 察组 5 0 例慢性荨麻疹 患者在接 受治疗后 , 获得痊愈 治疗效果的 患者有 2 5 ( 5 0 . 0 0 %) 例, 治
疗后 患者的病 情仍 然未能好 转的有 4( 8 . 0 0 %) 例, 所有 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 9 2 . 0 0 %( 4 6 / 5 0 ) 。对照组 5 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在接 受单
H 2 0 0 8 3 3 7 2 ) 治疗 , 具体 方法 如下 : 左西替 利 嗪采 取每 日餐 后
6 3 . 5岁 、 均值 为 ( 3 9 . 1±1 . 4 ) 岁。 1 .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卡介菌素 ( 湖南 斯 奇 生 物 制 药 有
3 讨 论
慢性荨麻疹 的具体发病机制 目前 尚不十分明确 , 但是, 现
有 临 床 研 究 表 明药 物 、 慢性感染 , 食 物 等 均 有 可 能 引 发 慢 性 荨
慢性荨麻疹 是较 为常见 的皮 肤病 , 其发病 的年龄跨度 较 大且 存在反 复发作 的现象 , 发病后患 者常会有较 为明显 的风 团、 瘙痒 等症状 , 从而影 响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目前 , 大 多数 患者的慢性 荨麻疹病 因无法得 到确定 , 从而增 加 了临床用 药 治疗 的难度 。在此背景下 , 本 文对 左西替利嗪 、 孟鲁 司特 联合 卡介菌 素对 慢性荨麻 疹 的临床 治疗方式 、 方法 以及取 得的效
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卡介苗素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论著·1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5 No.4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致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1-2],而近年来慢性荨麻疹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本研究主要针对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2月~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选取98例,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已经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方法,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之后采用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以4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一组进行研究。
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27例,年龄18~61岁,平均(35.41±2.69)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28例,年龄19~63岁,平均(35.89±2.74)岁。
将两组患者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基本资料之间的均衡性保持良好,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5 mg。
观察组:采用左西替利嗪、曲尼司特联合卡介苗素进行治疗,其中,左西替利嗪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之后再采用曲尼司特以及卡介苗素进行治疗,即采用2 mL卡介苗素进行肌肉注射,曲尼司特进行口服,每天3次,每次0.1 g。
2组患者均治疗半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的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其中,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3,4]:显效:表示经治疗患者的瘙痒症状得到较好的缓解,甚至瘙痒情况完全消失;有效:表示经治疗患者的瘙痒症状依旧存在,但是瘙痒程度为中度,不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无效:表示经治疗患者的瘙痒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且有加重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作者:郭华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24期[摘要]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方法将10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对照组54例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
6周为1疗程,观察其症状体征、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3个月后随访慢性荨麻疹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 < 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 > 0.05);停药2周后随访,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P > 0.05);停药3个月后随访,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χ2=3.97,P < 0.05)。
结论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远期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左西替利嗪;孟鲁斯特钠;慢性荨麻疹[中图分类号] R758.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4-0140-02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反复发作的瘙痒、风团或伴有血管性水肿为特征的变应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70%~80% CU患者难以明确其致敏原因[1,2]。
大部分临床治疗困难,患者虽反复药物治疗,但仍有复发。
我院皮肤科门诊2011年3月~2012年3月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10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08例,均为舞阳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患者,患者体征以及症状均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42例,女66例;年龄18~52岁,平均32.1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20.3个月。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因素较复杂,其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 导致的黏膜、皮肤以及血管出现暂时性炎性充血现象和组织 内水肿现象,一般情况下,其病程在 6 周以上。本病可在任 何年龄段发病,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瘙痒症状和 风 团,病 情 具 有 反 复 发 作 的 特 点。 由 于 感 染、药 物、饮 食、植 物 影 响、蚊 虫 叮 咬 等 均 会 引 起 慢 性 荨 麻 疹,无 法 确 定 具 体 病 因 的 情 况 下 就 无 法 准 确 制 定 治 疗 方 案,治 疗 难 度 较 大,效 果 不理想 [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 84 例作为 观察对象,现进行以下报道。
通 过 统 计 学 软 件 SPSS 21.0 统 计 分 析 得 到 的 有 关 数
作者简介 :杨军(1970-),男,主治医师,大学本科,皮肤科。
据,治 疗 总 有 效 率 使 用 百 分 率(%)予 以 描 述 并 行 c2 检 验, P<0.05 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6 6 . 7 % 、9 2 . 9 % ,组 间 进 行 比 较 ,研 究 组 高 于 对 照 组 ,差 异 具 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所示。
表 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对照组(n=42) 16(38.1) 12(28.6) 14(33.3)
研究组(n=42) 21(50.0) 18(42.9) 3(7.1)
c2 值
P值
总有效率 28(66.7) 39(92.9)
8.9236 0.0028
3 讨论
慢 性 荨 麻 疹 属 于 临 床 皮 肤 科 常 见 病,在 病 情 发 作 过 程 中,出 现 风 疹 块 的 局 部 皮 肤 会 表 现 出 距 离 的 刺 麻 感 或 瘙 痒 感,然 后 快 速 出 现 皮 疹,少 数 病 例 在 出 现 风 疹 块 数 小 时 内 会 发 展 至 全 身,常 见 症 状 表 现 为 全 身 不 适、食 欲 不 振、头 痛 等。 一般数小时后、1-2d 后风疹块会自然消失,但其它部位会表 现 出 新 的 皮 损,不 及 时 治 疗 的 情 况 下 病 情 会 反 复 发 作,甚 至 可达数月、数年 [3]。
142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18
·药物与临床·
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 + 卡介菌素对慢性麻疹的治疗 效果研究杨军
(沙洋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湖北 448200)
摘要:目的 研究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 + 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11 月收治的 慢性荨麻疹患者 84 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中 42 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卡介菌素治疗,研究组使用 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卡介菌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 对照组低于研究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采用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 + 卡介菌素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 疗效,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孟鲁司特;左西替利嗪;卡介菌素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18.069 本文引用格式:杨军 . 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 + 卡介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18):142,145.
该 病 治 疗 起 来 比 较 困 难,病 程 较 长,为 有 效 改 善 患 者 病 情,必须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或方案。免 疫 抑 制 剂、抗 组 胺 药 物、糖 皮 质 激 素 等 是 临 床 治 疗 慢 性 荨 麻 疹的主要药物。左西替利嗪作为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之一, 其可对外周 H1 受体拮抗剂发挥高效的选择性作用,对炎性 介质释放予以抑制,抗炎效果显著。孟鲁司特是选择性白三 烯受体拮抗剂的一种,其可对白三烯和受体进行产生抑制作 用,使 白 三 烯 作 用 受 到 抑 制,发 挥 抗 过 敏 治 疗 功 效。 卡 介 菌 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其可使患者病情在 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和缓解,但单独使用本品是效果稳定性 较差,复发率较高 [4]。研究发现 [5],白三烯与慢性荨麻疹的发 生、发 展 关 系 密 切,在 卡 介 菌 素 治 疗 基 础 上 联 合 左 西 替 利 嗪 和孟鲁司特,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缓 解 和 减 轻 患 者 的 临 床 症 状,降 低 复 发 率,防 止 病 情 反 复 发 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11 月收治的慢性荨麻
疹患者 84 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 究组,每组中 42 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各自为 24 例、18 例, 年 龄 15-68(43.7±7.5)岁;病 程 6-14(10.5±2.3)周;研 究组男、女患者各自为 25 例、17 例,年龄 16-69(45.2±7.4) 岁;病程 6-15(11.2±2.4)周。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分析, 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显效: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停药 14d 后未出现复发现 象;有效:治疗后瘙痒、风团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停药 14d 后 偶 尔 表 现 出 小 面 积 皮 损 复 发 现 象;无 效:治 疗 后 皮 损 无 任 何 改 变,瘙 痒、风 团 等 临 床 症 状 经 常 出 现 或 明 显 加 重。 治 疗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 [2]。 1.4 统计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