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讲学稿

合集下载

《汽化和液化》课件

《汽化和液化》课件

03 液化的过程
冷却
冷却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收热量,而冷却就是通过降低温度来 减少物质内部的热能,使其达到液化的条件。
不同物质的液化点不同
不同物质的液化点不同,即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不同。因此, 冷却的方法和程度要根据具体的物质来确定。
冷却剂
为了实现有效的冷却,需要使用冷却剂,如水、冰、液氮等,它们 可以将物质内部的热量带走,促使其液化。
沸腾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 存在大量气泡并迅速上升和破裂。
汽化热
汽化热定义
汽化热是指在一定压力下, 单位质量的液体完全汽化 所需吸收的热量。
汽化热计算公式
汽化热 = 质量 × 比热容 × 温度差 / 压力。
生活实例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通过 出汗来散热,汗液蒸发时 会吸收人体的热量,从而 降低体温。
3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中的蒸发、浓缩等工艺,利用汽化和液 化的原理,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05 汽化和液化的实验
实验一: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
总结词:通过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理解汽化 的概念和过程。
01
02
详细描述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水。
03
04
将容器置于加热设备上,逐渐提高温度, 观察水由平静状态逐渐产生气泡并沸腾。
汽化和液化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汽化与液化的定义 • 汽化的过程 • 液化的过程 •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 汽化和液化的实验
01 汽化与液化的定义
汽化的定义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汽化有蒸发和沸 腾两种形式。
蒸发是液体表面缓慢地变为气体的过程,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则是液 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才会发生。

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化的物理过程
01
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 液态的相变过程。
02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分 子会逐渐失去能量并凝 结成液体。
03
液化需要消耗能量,通 常需要降低温度或增加 压力来实现。
04
液化的过程可以是自发 进行的,也可以通过人 工冷却或加压来实现。
汽化和液化的能量变化
在汽化过程中,物质会吸收热量并从液态变为气态,因此能量的形式会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
实验验证了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存在,并进一步解释了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物质分子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能 量交换机制。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在液化过程中,物质会释放热量并从气态变为液态,因此能量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 。
汽化和液化的能量变化涉及到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03
汽化和液化的影响因素
温度的影响
温度越高,汽化越快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分子碰撞的频率增加,从而更容易 摆脱液体的束缚而汽化。
温度越高,液化越快
汽化和液化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汽化和液化的现象,加 深对热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实验原理
汽化和液化是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 涉及到物质分子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能 量交换。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会从液 态变为气态(汽化),或者从气态变 为液态(液化)。
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
实验设备:烧杯、温度计、加热器、冰块、水 。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态和液态之间存在一个相平衡状态 ,此时气态和液态可以共存,且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速度 相等。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 讲学稿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 讲学稿

课型:新授课课题:4.3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汽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记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牢记水的沸腾特点及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

【自学导航】(阅读课本102-103页)1、如图,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一壶水烧开后继续加热,壶中的水会逐渐变少,壶中的水到哪里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把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 __________;4、这两种情况下水都变成了水蒸气,都属于汽化现象,但湿衣服上的水是以______的方式变成了气态,而壶中的水是以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变成了气态。

所以,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和_______。

探究点一: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蒸发的定义:蒸发仅在液体______进行的______(填“缓慢”或“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在__________(填“一定温度”或“任何温度”)都能发生,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平时“晾晒湿衣服”和“晾晒小麦”的情景,你能说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吗?提示:观察右上晒衣服图。

(1)液体________的高低;(2)液体_________的大小;(3)液体表面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实验1:请同学们在手背上滴一滴水,体会手背上的感觉?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2: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以致用:刚游完泳上岸的人会感觉特别冷,有风会冷得打颤,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水的沸腾实验1、沸腾的定义:沸腾是在液体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___(填“缓慢”或“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在_______________(填“一定温度”或“任何温度”)才能发生。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1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好动手,但能力不强。

他们刚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掌握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内容。

汽化与液化在生活中最为常见,与生活联系紧密。

与内能热量、分子运动论的学习也有联系;研究方法是很多探究的模式;能解释很多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热现象。

所以本节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

2、教学目标根据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能区别物质三种物态:固态、液态、气态。

知道汽化与液化及对应的吸放热。

知道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沸腾现象、沸腾的特点和沸点。

进一步熟悉温度计的使用。

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2)过程与方法经历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

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物理中常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3、重点、难点与关键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1)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让事实说话)(2)难点:有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

(学生的数学知识决定)(3)关键:做好水的沸腾实验。

三、选用的教具及设备(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酒精、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打火机、平底烧瓶、水槽、玻璃导管、停表、课件。

四、教材处理本节内容安排两个课时连堂上,用实验导入,创设情景,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晒衣、晒农作物来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做好沸腾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事实说出沸腾的特点;通过身边事例导出液化放热,汽化吸热;信息浏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汽化和液化课件

汽化和液化课件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铁架台、蒸发皿、量筒、天平、计时器等。实验步骤: a. 准备实验器材,并检查其是否完好。 b. 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并用酒精灯加热。 c. 将量筒放在蒸发皿下方,用于收集蒸发的水蒸气。 d. 用玻璃棒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使其均匀受热。 e. 观察蒸发皿中的液体变化,并记录温度计读数。 f. 当蒸发皿中的液体完全蒸发后,关闭酒精灯,并冷却蒸发皿。 g. 用天平称量蒸发皿中的固体,并与初始液体质量进行比较。 h. 整理实验器材,并清理实验台。a. 准备实验器材,并检查其是否完好。b. 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并用酒精灯加热。c. 将量筒放在蒸发皿下方,用于收集蒸发的水蒸气。d. 用玻璃棒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使其均匀受热。e. 观察蒸发皿中的液体变化,并记录温度计读数。f. 当蒸发皿中的液体完全蒸发后,关闭酒精灯,并冷却蒸发皿。g. 用天平称量蒸发皿中的固体,并与初始液体质量进行比较。h. 整理实验器材,并清理实验台。
影响因素:温度、压力、表面积、液体的性质
应用:蒸发冷却、蒸馏、干燥、制冷等
液化的概念和类型
PART THREE
液化的定义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可以分为物理液化和化学液化两种类型
物理液化是指物质通过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力,使其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化学液化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使其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的类型:绝热和不绝热
绝热液化:通过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如液氮、液氧等
不绝热液化:通过降低压力使气体液化,如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
绝热液化与不绝热液化的区别:绝热液化需要降低温度,不绝热液化需要降低压力
绝热液化与不绝热液化的应用:绝热液化常用于低温制冷,不绝热液化常用于气体储存和运输

汽化和液化课件2讲课文档

汽化和液化课件2讲课文档

(4)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
(5)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
(6)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基本规律: (1)液体沸腾时,温度要到达沸点,并且要继续吸收热量。 (2)蒸发可以致冷。
(3)液化放热。
基本方法:用比较法学习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1 、概念: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过程。
2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第四页,共32页。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 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猜想假设: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
经验做出猜想。
第五页,共32页。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实验器材:
得快?
• 2.吹风机、干手器吹热风比
吹冷风哪种干得快?
小结: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 蒸发得越快。
第十四页,共32页。
• 1)放在碟子中的水比放在窄瓶口中的
水,哪个干得快? • 2)晒粮食的时候,摊开的粮食比堆在一块
的哪个干得更快?
• 3)晒衣服时候,展开的衣服比团着的 哪个干得快?
小结: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 蒸发得越快。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均是汽化 并且都要吸热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 剧烈程度 缓慢
液体表面
和内部 在一定温度
剧烈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放出热量
你见过早晨窗玻璃上因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 糊的现象吗?(里边还是外边?)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现象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汽化的另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汽化和液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汽化和液化》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在学习了温度、物态变化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和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及规律。

本节课主要包括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以及液化的方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与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比热容、内能等知识奠定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汽化和液化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比如晾晒衣服时水的蒸发、烧开水时水的沸腾、冬天呼出的“白气”等。

但他们对这些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缺乏系统的了解。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温度、测量工具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对于控制变量法、图像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2)理解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会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了解液化的两种方法,能举例说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图像分析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汽化和液化pptflash讲课文档

汽化和液化pptflash讲课文档
第十一页,共29页。
坎儿井——绿洲生命之源,土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可是土 鲁番的绿洲却逐年扩大。城乡经济日益繁荣。论功行赏坎儿 井当推首功。
问题:坎儿井为什么能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还有什么作用?
第十二页,共29页。
“坎儿井”体现了新疆人民的聪明才智
1、 地表下的水温度低
2、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 3、地表下基本上水面不通风
第五页,共29页。
活动2.2 提出问题:怎样让湿衣服干得更快?
如何让水蒸发越快?
第影一响幅蒸图发、快液慢体的的因温素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第二幅图、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第三幅图、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第六页,共29页。
建立假设: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温度、空气流动 速度……有关。
③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 气流动情况
蒸发快慢
温度越高 相同
相同
蒸发快
相同 表面积越大 相同
蒸发快
相同
相同 空气流动越快 蒸发快
第八页,共29页。
活动2.3:不同的液体蒸发一样快吗?
• 伸出你的左手。 • 在手心两侧分别滴 • 一滴酒精和一滴水(可以
适当涂开) • 观察哪个先蒸发完。
4、管道输水结构不渗漏
第十三页,共29页。
在炎热的夏天,人是怎样利用 汗液来调节体温的?
给发高烧的人降体温可采用什么方法?
第十四页,共29页。
生活中的现象:
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人 觉得热,一个人觉得冷?
天热时,狗为什么会伸 长舌头?
第十五页,共29页。
“天宫一号”发射:
第十六页,共29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讲学稿
课 题课时安排
1、知道汽化、理解沸腾条件;知道气体液化的途径及其用途;
2、进一步巩固、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历程,培养实验能力;
3、了解蒸发的特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对比前面对熔化现象的研究,可知:
1、水的沸腾的探究;
1、沸腾是在液体______和_______发生,只在___的温度下进行。

2、蒸发的探究。

2、沸腾是_____(“缓慢”或“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要___热,但温1、沸腾现象的描述(描述能力);
度________.
2、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归纳能力)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3、绘制水的沸腾T-t图像、描述其意义。

4、读P87“小资料”,可知:1)、测量约200度的温度,应选用_____过程与方法温度计(选填“酒精”、“水银”)。

2)液体沸点与___有关。

酒精灯、打火机、铁架台(含铁圈、铁夹)、石棉网、烧杯、塑料袋、橡皮筋、光滑硬纸片动手试一试:P89“想想做做”,思考:
细线、温度计、中心有孔的硬纸板、计时器、ppt课件、棉球、滴管、滴瓶、演示用温度计、展台
1)用棉球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手背有什么感觉?说明酒精蒸发时要__热。

演示:1)用棉球吸附少量酒精,轻擦在黑板上,观察现象;实验探究:观察水的沸腾。

多媒体展示:1)实验器材、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1)按P86图4.3-2组装实验装置。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及水的变化,
至约90摄氏度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面和水
中的变化。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3min左右,停止加热,观察现象。

2、多媒体展示: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4)绘制水沸腾的T-t图象。

温度/℃3、应用举例:(多媒体展示)石油液化气、火箭的高能原料及助燃剂3、记录:1、读P88“科学世界”,回答:高山上用普通锅做饭为什么不易熟?
(多媒体展示)2、我来做一做:P88“想想做做”,思考:1)记录表格;纸锅能烧水的原因是水的____比纸的_____要___(“高”或“低”);而
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使纸的温度__(“能”或“不能”)达到着火点。

3、死海成因(多媒体展示)。

时间/min 温度/℃时间/min 温度/℃1、游泳时,人上岸后比在水中凉,若不把水擦干,易感冒,为什么?
2、地面洒水后凉爽,是因为水蒸发要____热,使地面温度____。

3、人发烧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应急降温,其原理是利用水在蒸发时要____热,使人体温____。

4、冬天,用口对手哈气时感到暖和是因为水蒸气___化___热。

5、制糖业水浴加热是利用水沸腾时__热,但温度__,从而限制加热温度。

5、制糖业水浴加热是利用水沸腾时__热,但温度__,从而限制加热温度。

时间/min
展示交流3预 设知识拓展
学校:曾店中学 科目:物理(八年级) 备课人:林斌安 时间:2009/12/2(四)
实验探究法、比较法、分组讨论法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汽化和液化
1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新课导入科学探究1预 设生活中的物 理(梯级作业设计)2)取一透明的塑料袋,用滴管向其中滴几滴酒精,用手尽量挤出袋中空
气,并用橡皮筋将袋口扎紧,将袋中酒精实物投影,再将袋放入盛热水的
水槽中,大家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待塑料袋变化很明显时,取出,立即投影,观察酒精去向。

我观察到:水的沸腾是一种_______的汽化现象。

这时大量气泡____,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腾前,水吸热,温度____,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只能不断变成水蒸气,温度____。

展示交流1预 设2)取一支演示用温度计,投影其示数;再用纸片轻扇玻璃泡,观察示数
是否变化;再用棉球将玻璃泡上涂酒精,用纸片对着玻璃泡扇,观察其
示示数是否变化。

并思考:扇电扇能降温吗?蒸发有____(致冷/致热)作用。

多媒体展示:通过以上对酒精蒸发的观察可知:蒸发只发生在液体
______,在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与沸腾相比,蒸发是一种______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也要__热,即液体汽化时要____热。

展示交流2
预 设
我再来试试
1、再次投影前面从自热水中拿出后的塑料袋,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了什
么?大家思考,并相互讨论:变瘪说明液化后体积比液化前的变__了,从热水中拿出来后放置一会才
变瘪说明液化要__热。

将气体液化后的优点是:___(“增大”或“减小
”)了体积,便于___________。

人教课标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讲学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1、两种物态变化:物质优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液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多媒体展示二者的异同点)。

3、使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4、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1、在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体现了STS的完美结合。

2、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并联系节约用水,渗透德育知识。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装置的拆卸顺序;
2、实验中现象和温度要同时观察,读数要快而准。

教学反思
附板书设计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1)沸腾
2)蒸发
2、液化
教学创新
注意事项课堂小结预
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