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 6.3美洲教案2 (新版)湘教版
湘教版地理初中七年级下册教案-6.3 美洲2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美洲(第1课时)一、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学生读图分析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3、应用课本资料了解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等地理事物及美洲的国家和语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过读图掌握北美洲地形方面的特征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半球度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四、教学用具:交互式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编演话剧“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进行导课。
(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抛出疑问:“哥伦布当时到达的真的是东方吗?”(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发掘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教授新课:(一)、美洲的地理位置:1、读图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1)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2)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180°经线以东。
(3)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南美洲:(1)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2)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3)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美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美洲》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第三节《美洲》,主要介绍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以及主要国家和地理景观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b. 掌握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c. 了解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景观。
2. 能力目标:a. 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获取地理信息;b. 能够描述美洲的地理特点和主要国家。
3. 情感目标:a. 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b.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和地理景观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a. 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b. 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c. 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景观。
2. 教学难点:a. 学生对地理位置和边界的抽象概念理解;b. 学生对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对美洲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
他们对地理位置和地理景观的概念理解可能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片等教具进行辅助教学。
同时,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较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互动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a. 老师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南美洲的地理特点。
例如,让学生指出南美洲的位置和一些著名的地理景观,如亚马逊雨林和安第斯山脉。
b.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美洲的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美洲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吗?有没有听说过美国、巴西或者墨西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美洲的地理情况。
”第二环节:呈现基础知识a. 老师利用地图或图片,向学生介绍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例如,指出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b. 讲解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并与其他大洲进行对比。
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地理下册 6.3 美洲教案2 (新版)湘教版

课题
美洲
课型
新授
教学目 标
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能结合地图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初步理解美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读图学会分析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学会分析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及其成因
(1)、南美洲气候范围广阔,面积不大,缺失。气候类型以气候和气候分布最广。
(2)、南美洲降水充沛,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是世 界上最的大洲1-35和图1-36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和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注入,亚马孙河注 入。
三,教师指导,学生展讲自学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师复习提问后,导入新课:
北美洲的地形分布有什么特点?
二、师指导学生自学
1、认真阅读课文第26页“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和 图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 、、三带,气候类型。以
气候和气候为主,范围相对狭窄。
2、认真阅读课文第26页第三段和图6-44内 容,思考: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四、师生共同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五、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世界最湿润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南美洲
2,下面有关南北美洲的比较,正确的是()
A.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都 是南北延伸,南北更替
B.两大洲都有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C.两 大洲热带范围广阔
D。两大洲物产丰富,经济发展平衡
3,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主要讲述了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掌握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美洲的相关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美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国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难点: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洲各国之间的联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美洲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国之间联系的课件。
2.地图:准备美洲地图,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视频资料:准备美洲各国风光、文化等方面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国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美洲的基本情况。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课件,分别展示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教案2 (新版)湘教版

第三节美洲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在教材第24-32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新大陆”、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移民与经济,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完成对大洲地理特征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2.利用南北美洲地形图和气候图,分别了解两大洲在地形和气候方面的特征,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会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并能理解分析北美洲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4.进一步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学会计算两侧的日期,培养学生的地理换算能力。
5.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多媒体课件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采取对比、探究、讨论、交流资料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完成教学,达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并形成能力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应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和学会计算日界线两侧的日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新大陆”部分可结合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二课“探索者的梦想”P8—P9,及地理课本资料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自然所经历的艰难漫长过程,并从中体会被称为“新大陆”的原因。
同时充分利用美洲地图组织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掌握南北美洲的划分、拉丁美洲的概念及白令海峡、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和西印度群岛等的重要性的认识。
“学会计算日界线两侧的日期”这一难点可借助有趣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再利用简单的示意图加以说明来突破。
七年级地理下册6.3美洲教案(新版)湘教版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传授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
-讨论法用于分析美洲的人地关系、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方面。
-案例研究法用于深入研究具体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如参观当地的美洲风情街、博物馆等,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关于美洲的资料,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发布预习任务,提供美洲的地图、视频等资源,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设计预习问题,如询问学生对美洲的了解程度,以及美洲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美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
3.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通过学习美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态文明意识。
4.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视频资源和实地考察。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美洲的知识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美洲的旅游计划。提供拓展资源,如关于美洲的历史文化的书籍和视频。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并提供反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美洲教案

第三节美洲1.教课剖析【教课目的】掌握南北美洲天气的特色;知识与能力认识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经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使学生认识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概括一个大洲的地形、天气、水系的特色,简要剖析其相过程与方法互关系;经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感情态度经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色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认识,培育了学生热爱与价值观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要点难点】教课要点:掌握南北美洲天气的特色;经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使学生认识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教课难点:掌握南北美洲天气的特色;剖析北美洲地形对天气的影响;经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使学生经过阅读,认识美洲的居民构成,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2.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回想,并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展现“世界天气种类图”提出问题,美洲的天气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像之处?(二)叙述新课:比较前方所学方法,经过读图剖析达成要求。
1、天气特色(指导学生读图、念书)依据书 25 页图 6-41 和图 6-42 剖析美洲的 1 月和 7 月均匀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散布、等温线的走素来剖析。
)依据书 26 页图 6-43 剖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散布、等降水量线的走素来剖析。
)依据书 26 页图 6-44 剖析美洲的天气种类。
经过读图剖析复习影响天气的各个主要要素。
鼓舞学生总结。
北美洲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天气种类较齐备以温带大陆性天气和亚寒带针叶林天气面积最广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天气影响大南美洲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以热带雨林天气和热带草原天气为主南美洲降水充足,是世界上最润湿的大洲。
利用书 28 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 1- 42 剖析北美洲地形对天气的影响创建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主要介绍美洲的地理特征、美洲各国的人文地理特点以及美洲与中国的联系。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学生掌握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美洲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美洲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特点,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本概念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同时,学生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情况;掌握美洲各国的人文地理特点;了解美洲与中国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洲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情况。
2.美洲各国的人文地理特点。
3.美洲与中国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洲的地理特征。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洲各国的人文地理特点。
3.案例分析法:分析美洲与中国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七下地理教材。
2.教具:地球仪、地图、图片、多媒体设备。
3.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洲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洲的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球仪和地图,展示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让学生对美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列有关北美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美洲与欧洲一样,有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B.北美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亚洲一样,有大面积的温带季风气候
C.北美洲与非洲一样,有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
D.北美洲与澳大利亚大陆一样,东南部都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完成南方新课堂P23、24、25
二、讲述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三)气候特征(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2.下列南、北美洲的比较,正确的是
A.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都相同
B.两洲都有大面积温带大陆性气候
C.东部高原都蕴藏着丰富的煤、铁资源
D.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暖湿的特征
3.下列有关南美洲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是南美洲著名的石油生产国
B.安第斯山区有储量丰富的铜、硝石
C.亚马孙平原 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美洲
课题
美洲(二)
教
学
重 点
1、通过对书25页26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2、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难点
1、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2、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
方法
启发讨论、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手段
多媒体
达标检测
必做题
幻灯片内的练习
选做题
南方新课堂P23、24
4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⑤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⑥南美洲以农矿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 。多数 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
介绍拉丁美洲的范围、名称来源
3.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清晰。
4.经济
1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2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
3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根据书 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2.以温带大陆性 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利用书27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6-47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
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利用书28页图6-47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利用书27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6-47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创设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
(四)河流(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通过书上29页阅读材料分析
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 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
P30页完成下表,南北美洲对比。
谈谈这一节你的收获
检测
1.下列关于南 美洲与非洲气候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两大洲干燥地区分布很广,热带沙漠面积很大
B.两大洲都有面积广阔的热带气候
C.两大洲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D.两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
教学过程
课堂模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
展示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书25页26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2、通过对图6-41、图6-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
知道本节课学习目标
导学
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三、小结:最后进行一个总结,让学生把美洲的知识能够穿起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 让学生把知识点总结一下,以互相提问的形式展开。
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简单介绍:美洲的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经济大国,而像巴西、阿根廷等又是以足球闻名的国家。(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人口与经济
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 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
墨西哥——墨西哥城
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 斯艾利斯
1.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
通过书上29页阅读材料分析
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
南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誉为“世界人中大熔炉”
说明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
2.语言
美国和加拿大通行英语,加拿大东部部分居民使用法语。
中美洲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通行西班牙语,巴西和一些岛国使用葡萄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