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通州应急预案公示

通州应急预案公示

通州应急预案公示通州应急预案公示1. 引言为了增强通州地区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州区政府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此次公示,旨在向公众公开通州地区的应急预案,并接收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预案内容。

2. 预案背景通州地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庞大的人口和繁忙的交通网络。

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对通州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通州区政府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3. 预案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保障通州地区公共安全,并确保各种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和处理。

具体目标包括:-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最小化突发事件对通州地区的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高通州地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培训。

4. 预案内容4.1 突发事件分类本预案将通州地区的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类:1. 自然灾害类:- 地震- 暴雨、洪水- 高温、严寒- 台风、飓风2. 事故灾害类:- 火灾- 交通事故- 燃气泄漏- 爆炸事故3. 公共卫生类:- 传染病疫情- 食品安全事故- 化学污染事件- 辐射泄漏事故4.2 应急响应级别为了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本预案将应急响应划分为四个级别:- 一级响应:灾害程度特别严重,影响范围广泛,需要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 二级响应:灾害程度较为严重,需要启动较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 三级响应:灾害程度一般,需要启动适中级别的应急响应。

- 四级响应:灾害程度较轻,需要启动最低级别的应急响应。

4.3 应急预案组织结构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通州地区将建立应急预案组织结构,包括以下部门和职责:- 指挥部:负责协调应急工作,统一决策。

- 信息部门:负责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

- 救援部门:负责救援行动和人员安全。

- 医疗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保障。

4.4 应急预案执行流程本预案规定了通州地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突发事件发生及上报;2. 启动应急响应并组织调度;3. 指挥部统一决策和指挥;4. 各部门按照职责开展救援和救助工作;5. 伤员救治和医疗保障;6. 灾后重建和社会恢复。

安 全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安 全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组织机构 (2)三、安全事故处理预案 (2)四、安全生产、文明社工管理制度 (4)五、安全生产责任制 (8)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通州区兴华街北侧马驹桥西路西侧,交通便利,场地开阔。

二、组织机构:建立一个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组长:李振明副组长:赵勇组员:皇甫桂生、韩玉富、王晶森三、安全事故处理预案(一)急救措施:1、发生触电事故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如触电者距电源开关较远,要用绝缘物将触电者从电线或其他导体上托开,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进行救护,以防止二次触电事故。

2、在高处触电者考虑防摔措施。

3、轻者应抬放到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进行救护,重者应采取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可进行胸外心脏按摩,略有好转后立即送往医院。

(二)机械伤害:1、被机械挤压或划伤后,应立即想办法止血,血止后用清水清洗伤口,进行消毒及简单的包扎,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式的功能固定,对断指或断手进行消毒并用清洁的塑料包好,速送伤者到医院抢救。

(三)眼部被灼急救措施:1、立即用低压水彻底冲洗眼睛15至20分钟,冲洗时应牵拉跟皮,使眼睛睁开。

2、症状缓解后,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

(四)皮肤灼伤后急救措施:1、皮肤灼伤后,应迅速脱去被污染的工作服,并用水长时间冲洗受害部位以消除化学物。

2、去除了具有刺激作用的化学物后,在创伤部位覆无菌敷料,并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五)中毒病人急救措施:1、迅速准确地判断中毒原因,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体内,如果毒物是经呼吸侵入体内的,立即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果毒物经皮肤侵入的,立即将毒物污染的衣服去除,并用清水彻底清洗受污染皮肤,如果毒物是经口腔侵入的,应采取催吐或是保护胃粘膜等措施,对于出现昏迷、呼吸衷弱的患者应特别小心。

2、人出现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就不同中毒原因,给予病人吸氧、人工呼吸、给予强心药或注射大量细胞色素。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三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三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一个完整的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在事故发生时,应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并建立完善的座席和信息沟通机制。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事故现场指挥员等。

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性质和程度确定第一责任人,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事故信息收集与报告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收集和分析事故信息,确定事故性质和影响范围。

相关部门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同时向公安、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报告,并做好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3. 事故应急预案和设备应急预案是应对事故的重要依据,预案中应包括应急处置的程序、措施和责任。

同时应备有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工具,如破拆工具、救生器材、灭火设备等。

4. 事故现场指挥与救援在事故现场,应成立现场指挥部,由事故现场指挥员统一指挥。

现场指挥部应设立安全区域、事故指挥区、通讯指挥区等功能区域,为事故救援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时应协调各相关部门的救援力量,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5. 伤员救护与医疗救援对于事故中的伤员应及时进行救护,并派遣专业医疗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医疗救援队伍应具备抢救、转运和治疗等能力,提供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6. 物资保障与信息发布应建立健全的物资保障体系,包括物资储备、物资调配和物资运输等。

同时应做好事故信息的发布和宣传工作,向公众及时通报事故情况,防止谣言的传播,增加公众的安全意识。

7.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

调查组应包括专家、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的代表,对事故的原因、责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同时应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8. 事故应急演练与培训应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应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事故模拟,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上述内容只是应急处置方案的一部分,具体的方案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通州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州市危险化学品模板

通州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州市危险化学品模板

通州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州市危险化学品1通州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护环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通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体现以人为本, 真正将”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 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 有序地实施救援,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 维护全市的安全和稳定。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原则: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二、本市危险化学品基本情况本市危险化学品涉及生产、储存、经营、运输和使用等环节; 涉及工厂、商场、餐饮娱乐、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

全市共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约388家。

其中, 生产单位32家, 储存单位1家, 经营单位约288家( 包括加油站120家) , 运输单位2家( 运输车辆约70辆) , 危化品使用单位62家, 剧毒品使用单位37家,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企业3家。

燃气管道50公里, 气化站1座, 液化石油气贮罐60只, 液化石油气贮量2590立方米。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5000多人。

三、事故类别及处理措施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灾( 爆炸) 两大类。

其中火灾又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

主要原因又分为人为操作失误和设备缺陷。

针对事故不同类型, 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灭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转移、收集等。

四、事故现场区域划分危险化学品事故根据危害范围分为3个区域:(一) 事故中心区域。

中心区即距事故现场0~500m的区域。

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 有危险化学品扩散, 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 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 人员急性中毒。

北京市通州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北京市通州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通应急委发[2009]7号北京市通州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关于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区政府各有关委、办、局:为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有关规定,提高全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处臵能力,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保障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生产安全。

按照《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关于加强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京应急委发〔2009〕11号)要求,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有关规定,将其作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专门培训、下发宣传材料和媒体宣传等形式,对生产经营单位和全社会广泛宣传突发事件应对相关法规和知识,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氛围,深化全区应急预案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措施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实际,推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与备案、应急演练和应急物资准备工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通安委办发〔2009〕7号)的要求,督促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完成预案评审工作,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安全生产保障工作,组织重点区域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三、做好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应急预案备案工作,按照《通州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备案工作方案》的要求,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应急预案备案各项工作任务,年底前力争完成建筑、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备案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在生产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针对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方案:首先,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指定责任人员进行紧急处置。

责任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迅速行动,采取措施遏制事故扩大。

立即通知相关部门、队伍和人员到达现场支援。

负责人员应当及时通知相关生产车间和部门相关人员,协调救援防范工作。

迅速启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调动内外力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救援。

工作人员应紧急行动,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进行现场处置,采取措施尽快控制火势、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专业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稳定现场情况。

加强现场安全护卫工作,确保现场周边区域安全无异变。

相关部门应加强警戒,确保安全形势稳定,防止事故扩大。

积极开展善后处理工作,收集证据、保留现场,并进行详细记录。

相关部门应及时展开善后工作,认真梳理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密切关注事故后续发展动态,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做好危机处理。

负责人员要密切关注事故进展,加强信息共享,积极应对潜在风险。

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和规范。

管理部门应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自救自护意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总体来说,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效的应急处置对于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实际情况中紧急行动,
有序进行救援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生产现场的安全。

通州区地下管线事故应急预案

通州区地下管线事故应急预案

通州区地下管线事故应急预案1.1 指导思想和原则1.2 编制依据1.3 合用范围1.4 事件分级2.1 应急指挥部及职责2.2 办事机构及职责2.3 成员单位及职责2.4 现场指挥部3.1 预警级别3.2 预警信息发布和解除3.3 预警响应4.1 分级响应4.2 扩大应急4.3 应急结束5.1 信息监测与报告5.2 信息共享和处理5.3 信息发布和新闻报导6.1 善后处臵6.2 保险6.3 奖励与责任6.4 事故总结和调查评估7.1 指挥系统技术保障7.2 装备保障7.3 后勤保障7.4 应急队伍保障7.5 交通运输保障8.1 宣传教育8.2 培训8.3 演习9.1 预案制定9.2 预案审核9.3 预案修订9.4 预案实施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总结我区地下管线管理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以确保不浮现严重地下管线事故为目标,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整修”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应急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

——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我区地下管线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职责明确。

根据我区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管线类别,由相关单位负责管理。

永顺镇、梨园镇地下管线没有移交给相关部门前由各自负责辖区内地下管线的管理。

——快速反应。

建立预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三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整修等环节密切衔接,一旦浮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臵。

——依靠科技。

贯彻依靠科学管理的方针,加速完善我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管理措施与操作流程,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市、区相关文件,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合用于通州区范围内地下管线发生的、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通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通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1 总则1. 1 编制目的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 3 合用范围本预案合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下列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市人民政府负责处臵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以及配合上级应急处臵指挥机构对发生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重特大或者特殊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臵工作。

( 1 )造成2 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危及2 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4 人以上重伤(中毒),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大量人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以及其他一些性质严重,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2)超出镇(开辟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急处能力,或者跨镇级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市政府领导认为需要市级应急处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1.4 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镇 (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工作。

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的领导和指挥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有关部门应当与地方人民政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必要时由市政府直接指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下列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市人民政府负责处臵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以及配合上级应急处臵指挥机构对发生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重特大或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臵工作。

(1)造成2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2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4人以上重伤(中毒),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大量人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以及其他一些性质严重,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2)超出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急处臵能力,或者跨镇级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市政府领导认为需要市级应急处臵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臵工作。

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臵的领导和指挥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有关部门应当与地方人民政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必要时由市政府直接指挥。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质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2 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2.1 组织体系全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市政府、市有关部门、各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指挥机构、专业协调指挥机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生产经营单位组成。

全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领导机构为市政府,综合协调指挥机构为市安委会及其办公室,专业协调指挥机构为市有关部门管理的专业领域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消防部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力量、志愿者队伍及有关兄弟县(市)救援力量。

特殊情况还包括武警通州中队。

市政府成立通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臵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中心),作为本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臵工作的领导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全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臵工作。

特别重大(Ⅰ级)、特大(Ⅱ级)和重大(Ⅲ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后,市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一般由市长担任,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

发生或可能发生一般事故(Ⅳ级)时(一次死亡2人或重伤4-9人的事故),按照市安全事故处理领导责任分工要求开展处臵工作。

市政府办主任、副主任协助市政府领导处理有关工作。

市应急指挥中心成员由市有关部门、单位和各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以及武警通州中队负责人组成。

2.2 办事机构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地点设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市政府办公室分管安全生产的副主任任办公室主任。

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1)执行市应急指挥中心决定和指示;(2)承担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3)组织协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4)组织编制和管理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综合监督、指导各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5)组织指导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习;(6)协调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机构之间的联系,相互配合。

2.3 有关部门(机构)职责在本预案适用范围内,有关部门(机构)职责如下:(1)工矿商贸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由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协调。

(2)发改委参与监管企业的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和善后处臵工作,指导、检查和督促监管企业的应急工作。

(3)道路交通、火灾、民用爆炸物品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协调。

(4)内河交通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市交通局负责组织协调。

(5)海洋渔业生产(含滩涂养殖)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市农林局(海洋与渔业局)负责组织协调。

(6)城市公用事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等应急救援由市建设局负责组织协调。

(7)特种设备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南通市通州质监局负责组织协调。

(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等应急救援由市建管局负责组织协调。

(9)急性中毒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

(10)农业机械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市农机局负责组织协调。

(11)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应急处臵由市发改委负责组织协调。

(12)通信、信息网络安全等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南通电信公司通州分公司负责组织协调。

(13)应急通信保障由南通电信公司通州分公司负责组织协调。

(14)应急救援的治安保卫、道路交通管制等工作由市公安局负责指导,内河水上交通管制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指导。

(15)应急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

(16)应急救援所需的交通运输保障由市交通局负责组织协调。

(17)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由市发改委负责组织协调。

(18)群众转移安臵工作、善后处臵和工伤保险相关事务由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指导协调。

(19)应急救援所需的电力保障由市发改委负责组织协调。

(20)气象监测和气象预报等由市气象局提供支持。

(21)事故现场环境监测和废弃物处臵由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协调。

(22)武警通州中队根据市政府的请求,参加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抢险救灾援助工作。

(23)信息发布工作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统一协调。

新闻稿件须经有关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市委宣传部审核。

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对工作的需要,在市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做好相关工作。

市安委会办公室掌握各类应急资源,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

市安委会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履行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职责,负责制订、管理并实施有关应急预案。

2.4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以属地为主,事发地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各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同志为总指挥,有关部门(单位)参加。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事故灾难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同时抄送市安委会办公室。

发生在高速公路、铁路、民航、海上等领域或者涉及多个领域、跨县级行政区或影响重大的事故灾难,根据需要由市政府、市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3 预警预防机制3.1 事故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报告流程示范图市有关部门和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及时将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风险信息报送市安委会办公室。

根据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对可能引发重特大的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重要信息,市安委会办公室、市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通报有关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相关部门和单位,必要时上报市政府。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当地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市政府并抄报有关部门。

市安委会办公室接到事故信息后,立即核实并及时反馈。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有关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均应及时通报同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机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及时分析处理,并按照分级管理的程序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直接报市政府。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主动向市安委会办公室、市有关部门提供与事故应急救援有关的资料。

事故灾难发生地的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事故发生前监督检查的有关资料,为市安委会办公室、市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救援方案提供参考。

如果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中的死亡、失踪、被困人员中有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人员或外国公民,市安委会办公室或相关部门及时通报市外事部门。

如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及时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情况,以便及时组织舆论引导工作。

3.2 预警行动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市有关部门和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要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事态严重时及时上报市政府,并抄送市安委会办公室和相关部门。

市安委会办公室和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市安委会办公室分析事故灾难预警信息,严重情况下建议市政府发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预警信息。

4 应急响应4.1 分级响应市级应急响应行动(响应分级标准见7.1)由市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实施,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及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决定。

镇(开发区、港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其应急救援处臵能力时,及时报请市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市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4.1.1 市有关部门的响应市级响应时,市有关部门启动并实施本部门相关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及时向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市应急指挥中心提出请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