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舒美儿科-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差异

合集下载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说明书20120919(希舒美)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说明书20120919(希舒美)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颗粒或粉末,气芳香,味甜。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 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是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咽炎的常用药,也是预防风湿热的常用药物。 阿奇霉素可有效清除口咽部链球菌,但目前尚无阿奇霉素治疗和预防风湿热疗效的资料) 。 阿奇霉素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阿奇霉素亦可 用于由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及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需排除梅 毒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 【规格】 每袋含阿奇霉素二水合物 104.81mg,相当于阿奇霉素 100mg。 【用法用量】 每日口服药一次。溶于水中,服用前搅拌均匀。可与食物同时服用。以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其疗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成人: 对沙眼衣原体、 杜克嗜血杆菌或敏感淋球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 仅需单次口服本品 1000mg。 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 1500mg,每日一次服用本品 500mg 共三天。或总剂量相同, 仍为 1500mg,首日服用 500mg,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口服本品 250mg。 肾功能不全患者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肾小球滤过率为 10-80ml/min)不需要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 者(肾小球滤过率<10ml/min)用药请遵医嘱。 肝功能不全患者 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本品的用法与用量同肝功能正常者。 【不良反应】 虽然不能确定所有事件均是由阿奇霉素引起的,但我们仍在此报告了在临床试验期间及产 品上市后的报告中所收集到的所有不良事件。 患者对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下列不良事件: 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临床试验中偶见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无资料表明与阿奇 霉素有关。 耳和迷路异常:部分患者服用阿奇霉素后曾出现听力损害包括听力丧失、耳鸣和/或耳聋。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说明书20170511(希舒美)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说明书20170511(希舒美)
核准日期:2007 年 03 月 09 日 修改日期: 2007 年 04 月 27 日; 2009 年 07 月 17 日; 2010 年 10 月 01 日; 2012 年 09 月 19 日; 2013 年 05 月 10 日;2014 年 01 月 13 日;2015 年 01 月 14 日;2015 年 06 月 24 日;2015 年 12 月 01 日;2016 年 01 月 16 日;2016 年 08 月 03 日;2017 年 05 月 11 日
发生率如下表所示:
剂量方案 5天
腹泻/稀便,% 5.8%
腹痛,% 1.9%
呕吐,% 1.9%
恶心,% 1.9%
皮疹,% 1.6%
咽炎/扁桃腺炎:采用在第 1~5 天服用 12mg/kg 的建议剂量方案时,治疗引起的最常见不 良反应有腹泻、呕吐、腹痛、恶心及头痛。
发生率如下表所示:
剂量方案 5天
腹泻, % 5.4%
2 克单剂量方案:总体来说,在接受希舒美 2 克单剂量方案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大多与胃肠系统有关。在本研究的患者中,发生率不低于 1%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18%)、腹泻/
第 3 页,共 15 页 Version No: 20170511
稀便(14%)、呕吐(7%)、腹痛(7%)、阴道炎(2%)、消化不良(1%)及头晕(1%)。这些主诉中大多数 症状轻微。
【禁忌】 已知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其他大环内酯类或酮内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以前使用阿 奇霉素后有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禁用。 警告 过敏反应 已有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引起严重变态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反应、皮肤 反应,包括急性全身发疹性脓疱病(AGEP)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等的报告。 有死亡的报道。也有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DRESS)案例的报告。 某些患者出现过敏症状时,起初给予对症治疗有效,若过早停止治疗,即使未再用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简介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包括结核病。

在治疗结核病时,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具有较好的效果,在药物联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进行详细介绍。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的分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弱酸型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

2.中性型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包括克拉霉素、斑脯片等。

3.碱性型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包括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的药理作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抗菌作用:1.抑制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可以与细菌的3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阻止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抗炎作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3.抗菌作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对多种细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特别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的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特别是对于多药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米诺环素等。

在结核病治疗中,大环内酯类四环素通常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根据病情和药物耐药性,联合用药的方案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联合方案中至少包含4种抗结核药物,其中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在治疗结核病中的剂量和疗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阿奇霉素的剂量为每天500-1000mg,疗程为6-12个月;克拉霉素的剂量为每天500-1000mg,疗程为12-18个月;米诺环素的剂量为每天100-200mg,疗程为6-12个月。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的不良反应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在治疗结核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1.胃肠道反应: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
29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一)抗菌作用
1. 窄谱 G(+)菌,尤其是MRSA和MRSE有强 大的抗菌作用 多数G(-)耐药
2.厌氧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30
(二)抗菌作用机制
牢固地结合到敏感菌细胞壁前体肽聚糖五 肽末端,阻断构成细菌细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 合成,抑制细胞壁形成与细菌细胞壁合成前体 肽聚糖结合,阻止细胞壁的合成 繁殖期快速杀 菌剂
1 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对红霉素也敏感 2 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弯曲杆菌
机制:作用于核蛋白体50亚基,抑制转位移位过程,
为静止期抑菌剂,易产生耐药性
15
【体内过程】 不耐酸,用糖衣片或酯化红霉素,吸收快 分布各组织体液中,不易过血脑屏障,能扩散入前
列腺,聚积在肝脏和巨噬细胞,脑膜有炎症时, 可进入脑脊液; 肝脏代谢,胆汁排泄形成肝肠循环
咳杆菌 3.厌氧球菌: 4.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
衣原体、弓形虫. 5. 阿米巴原虫 立克次体 滴虫
5
(二)抗菌作用机制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23S核糖体(23SrRNA) 的特殊靶位结合,阻断转肽作用,并干扰mRNA 移位,促使未成熟肽链自肽酰t-RNA脱离,抑制 肽链延伸,而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哺乳 动物核糖体无影响。
18
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特点
• 对流感菌、卡他莫拉菌、淋球菌作用增强 • 对支原体、衣原体等作用明显增强 • 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高、t1/2延长
19
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
为红霉素的甲基衍生物; • 口服有首关消除,生物利用度50-55%。代谢物
有活性。 • 抗菌谱:
-红霉素敏感的链球菌、葡萄球菌作用比红霉 素强;与红霉素有交叉耐药性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说明书20140113(希舒美)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说明书20140113(希舒美)
第 4 页,共 11 页 Version No: 20140113
严重程度可表现为轻度腹泻至致死性结肠炎。抗菌药物治疗可引起结肠内正常菌群的改变,导 致难辨梭菌的过度繁殖。 难辨梭菌产生的毒素 A 和毒素 B 与 CDAD 的发病有关。高产毒的难辨梭菌导致发病率和 死亡率升高,这些感染可能难以用抗菌药物治疗,可能需要结肠切除术。对于所有使用抗生素 后出现腹泻的患者,必须考虑到 CDAD 的可能。由于曾经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超过 2 个月后发 生 CDAD 的报道,因此需仔细询问病史。 如果怀疑或确诊 CDAD,可能需要停用正在使用的并非针对难辨梭菌的抗生素。必须根据 临床需要适当补充水、电解质和蛋白质,并给予对难辨梭菌有效的抗生素,必要时进行手术评 估。 【注意事项】 一般事项: 由于阿奇霉素主要经肝脏清除, 故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用阿奇霉素。 GFR <10 mL/min 的受试者的资料有限,这类患者也应慎用阿奇霉素。曾有肝功能异常、肝炎、胆汁淤积 性黄疸、肝坏死和肝衰竭的报道,其中某些病例可能致死。如果出现肝炎的体征和症状,应立 即停用阿奇霉素。 本品应按说明书溶解和稀释,静脉滴注的时间不能少于 60 分钟。 有报道静脉应用阿奇霉素时注射局部可出现不良反应。给予阿奇霉素 500mg,配制成浓度 2mg/ml,250ml 的溶液在 1 小时内滴完或配成 1mg/ml,500ml 的溶液在 3 小时内滴完。注射局 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相似。 所有接受阿奇霉素药液浓度大于 2.0 mg/ml 的志愿者均 出现注射局部反应,所以静滴时的药液浓度不能太高。 QT 间期延长 有报道,应用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可引起心室复极化和 QT 间期延长,从 而有发生心律失常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 在对使用阿奇霉素患者的上市后监测中, 有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案例的自发性报告。 在权衡高危人群使用阿奇霉素的风险和获益时, 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应考虑可能致命的 QT 间期延长的风险,高危人群包括: 已知有 QT 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病史、先天性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

大环内脂

大环内脂

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lincomycin)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链丝菌产生的林可胺类碱性抗生素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氯霉素
作用机制
1.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L16蛋白质结 合结合,阻断肽酰基tRNA从“A”位 移至“P”位,使新的氨酰基t-RNA不 能进入被占据的“A”位而抑制细菌 蛋白质合成; 2. 也可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阻 止70S亚基始动复合体形成; 3. 还能清除细菌表面的A蛋白和绒毛状 外衣,使细菌易被吞噬和杀灭。
由于与红霉素和氯霉素结合位点相似,且红霉素与核糖体的亲和 力较强,故应避免林可霉素类与红霉素合用,以免产生拮抗作用。
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lincomycin)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林可霉素(lincomycin)<克林霉素(clindamycin)
临床用途: ①需氧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需 氧球菌敏感; ②厌氧菌感染,无论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厌氧菌,均有强 大杀菌作用; ③易渗入骨髓,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 ④对肺炎支原体、真菌和病毒无效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
2.肝损害 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胆汁郁积性肝炎,常见发热、 黄疸、转氨酶升高等,停药后可恢复。酯化后药物如罗红霉 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对肝脏的毒性更大,应短期减 量使用。
3.耳毒性 大剂量给药或肝肾疾病患者、老年患者用药后可 引起耳毒性,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前庭功能亦可受 损。
4. 对所有革兰阴性杆菌(极性大,不能穿过革兰阴性菌外膜)无效
5. 厌氧菌无效。
6. 万古霉素类一般对肠球菌无杀菌作用,但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产生 协同杀菌作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需注意这些细节

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需注意这些细节

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需注意这些细节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含有14-16碳内酯环的抗菌药物,其有抗菌、调节下呼吸道菌群平衡、免疫调节、抗炎症、提高上消化道动力、减少胃食管反流至气道、对生物被膜有负向调节、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作用及有激素节省效应、抗病毒效应,临床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其根据代数,主要可分为三代,即第一代红霉素及其酯类衍生物,第二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等,第三代泰利霉素、喹红霉素等;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14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泰利霉素、喹红霉素等)、15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等)、16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如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乙酰麦迪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等)。 目前常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是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那么,临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需注意些什么呢?

一.阿奇霉素口服制剂的服用方法 阿奇霉素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约为40%,食物能减少胶囊剂的吸收,片剂或混悬剂的吸收则不受影响。 药物 剂型 服用方法

阿奇霉素 胶囊剂 空腹服用 片剂、干混悬剂(如希舒美) 可与食物同服

二.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联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繁殖期杀菌剂,大环内酯类药物为速效抑菌剂,传统认为速效抑菌剂可快速抑制细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使繁殖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杀菌效应减弱,而出现拮抗作用,因此不宜联用。但从作用机制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外作用两方面来看,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联用有互补、协同功效,临床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如Hp感染的治疗。

作用机制: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活性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与细菌的细胞外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使细胞壁合成受阻。

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外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当生物被膜被其破坏后,有利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渗透,达到杀灭菌膜内部细菌的作用。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抗菌机理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万古霉素通过与细菌细胞壁中的D-丙氨酸-D-丙氨酸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 胀、变形死亡。
干扰细菌细胞膜功能
万古霉素还能干扰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菌死亡。
临床应用
严重感染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甲氧西 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如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等。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新药研发方向
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新药研发
随着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针对这类细菌的新药研发 成为迫切需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 生素在新药研发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新型给药方式和制剂的研究
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用药体验,新型给药方式和 制剂的研究也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03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种类和特性
林可霉素(Lincomycin)
是最早发现的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抗菌谱较窄,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氯洁霉素(Chloromycetin)
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但副作用较大。
氯林可霉素(Cleocin)
是林可霉素的另一种衍生物,抗菌谱较广,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作用。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 素类
目 录
• 引言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万古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三类抗生素的比较和分析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等特点。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 现和传播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人 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支气管、细 支气管和肺组织(包 括肺泡和肺间质)等 炎症,其中肺炎是 威胁小儿健康的首 位感染性疾病
陆权.临床儿科杂志 2001 ;19(6):325-362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病死率高, 严重危害患儿健康
•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每年有 1,550,000,000例儿童患肺炎,占门诊就诊患 儿的第一位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安全性
1次/d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依从好、无药物 相互作用,肝毒性忽略不计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有药物相互作用,肝
毒性发生率高
与克拉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抗菌活性更强
• 阿奇霉素对G-杆菌特别是流感嗜血杆菌及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比克拉 霉素更强1
• 对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MIC90 (mg/L)2
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红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比较
环酯红霉素
与红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治疗的突破源于化学结构的改变
• 阿奇霉素因大环内酯环9a 位置上插入了一个甲基化的氮原子使其 拥有极强的阳性端,因而易于通过细菌细胞壁,从而决定其对G菌具有强的抗菌活性1
阿奇霉素
CH3
红霉素
CH3
H3C
N
H3C
HO
HO
CH3
O CH3
O
卡他莫拉菌 淋病奈瑟球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阿奇霉素
0.015-0.25 0.25-1
0.03-0.06 0.03-0.25 0.002-≤0.01 0.12-0.5 0.032-1
克拉霉素
0.015-0.12 2-8
0.06-0.25 0.25-0.5 0.008-0.5 0.007-≤0.03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的比较汇总
比较项目
抗菌谱
抗菌活性
阿奇霉素
广谱覆盖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大环结构中含有氮原子使其拥有极强的阳 性端,因而易于通过细菌细胞壁,对G-菌
具有强的抗菌活性
红霉素
对MSSA、流感嗜血 杆菌敏感性差
对G-菌抗菌活性差
循证证据 阿奇霉素1次/d可快速缓解症状,疗效更好 缓解症状慢,疗效低
——
++
+
与红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抗菌活性强
•氮环内酯类含有的二盐基结构提高了它在胃酸中的 稳定性,因而生物利用度增加1 •阿奇霉素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增强 –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抗菌活性为红霉素的2-4倍2 –对卡他莫拉菌活性增强1 –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的产生3
1. 汪复, 张婴元. 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72-273 2. BERGMAN KL,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1999;43(5):1291–1293 3. 顾晓华,沈策。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3):200-202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差异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为儿童最常见感染性疾病1
•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CARTIs)是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 抗生素使用频率最高、用量最大的疾病
•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类:
上呼吸道感染
普通感冒、鼻窦炎 、中耳炎、扁桃体 咽炎、喉炎、会厌 炎等
下呼吸道感染
平均咳嗽时间(天 )
与红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更快缓解儿童非典型性肺炎症状, 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阿奇霉素1次/d给药治疗3d后,非典型性肺炎患儿咳嗽时间比红霉素缩短2天
P=0.02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110例年龄1个月-14岁的肺炎患儿,分为典型性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2 组,前组随机给予阿奇霉素(n=23),阿莫西林(n=24),后组随机给予阿奇霉素(n=33,10mg/kg,1次 /d,治疗3天)或红霉素(n=26,50mg/kg,3次/d,治疗14天)。评估两组抗菌药物的疗效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110例年龄1个月-14岁的肺炎患儿,分为典型性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2组,前组随机给予阿奇 霉素(n=23),阿莫西林(n=24),后者随机给予阿奇霉素(n=33,10mg/kg,1次/d,治疗3天)或红霉素(n=26,50mg/kg,3次 /d,治疗14天)。评估两组抗菌药物的疗效
1. Bradley JS,et al. The Clin Infect Dis. 2011 ;53(7):e25-76. 2. 袁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 ;18(9):517-8 3. 吴德.华南预防医学 2008 ;34(2):28-30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复杂多样
• 细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是CAP常见致病菌
• 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失败率低于包括克拉霉素的对照组
失败率(%)
59/616
53/726
一项荟萃性研究分析阿奇霉素或其它药物(如克拉霉素、红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 治疗儿童小 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与克拉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率更低,安 全性更好
• 与克拉霉素比较,阿奇霉素1次/d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停药率低
• 阿奇霉素1次/d治疗3天的细菌清除率达100%,高于克拉霉素治疗10天 的清除率
一项多中心、开放性研究,纳入5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给予阿奇霉素(500mg qd x3天) 或克拉霉素(250mg BID x10天),评估两组药物疗效
与克拉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失败率更低
• 红霉素可与华法林、卡马西平、环孢素、茶碱等药物合用,可减缓药物代谢, 发生药物相互作用,阿奇霉素无药物相互作用1
• 红霉素有可预测的肝毒性,而阿奇霉素无肝毒性,更安全2
按肝毒性程度分类
可预测的

忽略不计
醋竹桃霉素
交沙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红霉素
麦迪霉素
罗他霉素
乙酰麦迪霉素
地红霉素
氟力索霉素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与红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3.3%,约为阿奇霉素的3倍
•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4 例(6.8%), 恶心、呕吐3例 (5.1%),腹部不适7例(11.9%)
• 其中有5例患者因严重胃肠道不 适改换其他药物治疗
•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食欲下 降3例(4.5%), 恶心、呕吐2 例(3.0%),腹部不适1例
0.08
与克拉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药代动力学优于克拉霉素
• 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MICs小,肺上皮细胞衬液的杀菌浓度更低
药物
对流感嗜血杆菌 MICs(μg/ml)
肺上皮细胞衬液的 杀菌浓度(μg/ml)
克拉霉素
3.6
30
阿奇霉素
0.7
3
克拉霉素分子结构
治疗满意率(%)
与克拉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满意率高, 疗程更短
(1.5%)
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纳入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给以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及安全性
与红霉素比较—— 阿奇霉素依从高、无药物相互作用、无肝 毒性,使用更方便安全
• 红霉素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需每天多次给药,而阿奇霉素是持续浓度依赖 性抗菌药物,且半衰期长达2~3天,故只需每天一次给药,治疗疗程有效缩短1
日本儿科指南2: • 在明确病原体之前应经验性治疗 • 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年龄≥6岁、无排痰性咳嗽的患儿 应考虑支原体感染,应首选大环内酯 类抗菌药物治疗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学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 2.Uehara S,et al.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2011;53:264–276
与红霉素、阿莫西林比较——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疗效更佳
• 阿奇霉素1次/d次治疗非典型性肺炎7天、 • 阿奇霉素1次/d次治疗典型性肺炎7天后
14天后,肺部X片结果均优于红霉素
,肺部X片结果明显优于阿莫西林
P=0.009
肺部X片结果改善>75%的患者比例(%) 肺部X片结果改善>75%的患者比例(%)
• 然而,不同的抗菌药物其抗菌活性不同 ,如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的作用强 ,但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作用差2,3
除此之外,15元环的阿奇霉素与 14、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比 较,具有哪些临床优势呢?
➢ 阿奇霉素与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 菌药物的比较
➢ 阿奇霉素与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
阿奇霉素 与
OH HO
N(CH3)2
CH3 O O
CH3 O O
CH3 CH3
CH3 OH
CH3 OCH3
Peters DH et al. Drugs. 1992;44:750-799
O CH3 HO
HO
CH3 O
CH3 O
OH HO
N(CH3)2
CH3 O O
CH3 O O
CH3 CH3
CH3 OH
CH3 OCH3
• 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不明确的高达53.7%,其中非典型病 原体占24.4%
n=290
Uehara S,et al.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2011;53:264–276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原则
中华医学会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推荐1 :
• 选择的抗菌药物应广谱覆盖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 他莫拉菌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常见 病原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