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 E , F 是对角线BD 上两点,且BF DE .

(1) 写出图中每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

(2) 选择(1)中的任意一对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2、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对角线BD 上的两点,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 BE = DF ; ②/ AEB =Z DFC ;③AF // EC 。请你从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四 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 ADF 和厶BCE 中,/ A= / B ,点D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 有如下三个关系式: ① AD=BC :② DE=CF :③ BE // AF 。

1)请用其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

(用序号

写出命题书写形式,如:如果O ,那么◎

2)选择(1)中你写出的命题,说明它正确的理由. 4、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A=60 ° , AB=4 , E 是边 AB 上一动

点,过点 E 作EF 丄A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 F ,交BD 于点M .请判

断厶DM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C

5、.如图,在口ABCD中,E为BC边上一点,且AB AE .

(1)求证:△ ABC◎△ EAD .

(2)若AE 平分/ DAB,/ EAC 25°,求/ AED 的度数.

6、如图,在等边△ ABC中,点D为AC中点,以AD为边作菱形ADEF,且AF // BC , 连结FC交DE于点G . 求证:△ ADB AFC ;

7、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中.AD // BC, AD>CD .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C

落在AD上的点C’处,折痕DE交BC于点E.连结C乍

⑴求证:四边形CD C'E是菱形;

⑵若BC = CD+AD,试判断四边形ABED的形状,并加以

证明;

8、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AB落在AD边上,然后打开,折痕为AE,顶点B的

落点为F ?你认为四边形ABE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说出你的理由.

9、如图,在等腰Rt A ABC中,P是斜边BC的中点,以P为顶点的直角的两边分别与边AB , AC交于点E , F ,连接EF .当/ EPF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 , B重合),△PEF也始终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说明理由.

10、如图,已知,等腰Rt△ OAB 中,/ AOB=90°,等腰Rt△ EOF 中,/ EOF=90°,连

结AE、BF .

求证:(1) AE=BF ; ( 2) AE 丄BF .

II、如图:/ [MON - 90°,在/ MON勺内部有一个正方形AOCD点A C分别在射线OM ON

上,点B i是ON上的任意一点,在/ MON勺内部作正方形AB i C i D i。

(1)连续D i D,求证:/ ADD i = 90 ° ;

(2)连结CC i,猜一猜,/ CCN的度数是多少?并证明你的结论;

12、如图,已知点 M N 分别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边AB 、DC 的中点,求证:/ DAN K BCM.

13、如图,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 AD=BF,AE=BC,且 AE // BC. 求证:(1 )△ AEF ^A BCD

(2) EF // CD.

14、如图,在梯形 ABCD 中, AB// CD , / BCD=90 ,且 AB=1, BC=2, tan / ADC=2.

(1) 求证:DC=BC;

(2) E 是梯形内一点,F 是梯形外一点,且/ EDC K FBC DE=BF 试判断△ ECF 的形状,

1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ACB 90o ,且CH AB, HE BC, HF AC

.

并证明你的结论;

B

求证:⑴ HEF EHC ;

16、已知:如图, E F 是平行四边行 ABCD 勺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E=CF

求证:(〔)△ ADF^A CBE (2) EB// DF 。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 AB// CD /A=z B , E 是AB 边上的点,且 DE=CE 求 E

18、如图,在 ABCD 中,对角线 ACL BC, AC=BC=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C 向终点C 移动, 过点P 分剐作 PM/ AB 交BC 于 M PN// AD 交DC 于 N.连接 AM 设AP=x

(1) 四边形PMCN 勺形状有可能是菱形吗 ?请说明理由;

(2) 当x 为何值时,四边形 PMCN 勺面积与△ ABM 的面积相等?

(2) HEF s HBC

.

17

、 证;

AE=BE

(第18题)

A D

初中数学几何试题

初中数学几何综合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_ 、单选题(每道小题 3分共 9分)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sin 1 = 30 B.tg1= 45 2 C.tg30= 3 D.cos60= 1 2.如图,已知AB和CD是⊙O中两条相交的直径,连AD、CB那么α和β的关系是 A. = B.1 C.1 D. = 2 22 3.在一个四边形中,如果两个内角是直角,那么另外两个内角可以 [ ] A.都是钝角 B.都是锐角 C.一个是锐角一个是直角 D.都是直角或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二、填空题(第1小题 1分, 2-7每题 2分, 8-9每题 3分, 10-14每题 4分, 共 39分) 1.人们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图形的基本性质,我们把它叫做_____ . 2.小于直角的角叫做_____ ;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 ______ . 3.已知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 , 则这个正六边形的周长为 _____ .

2 在Rt ABC 中, C = 90,若cosB = 2 ,则sinA = . 4. 3 5. 如果圆的半径R 增加10% , 则圆的面积增加 _________ . cos45 - sin30 cos60 + sin30 7. 已知∠a=60°,∠AOB=3∠a,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a=___∠AOC. 8. 等腰Rt △ABC, 斜边AB 与斜边上的高的和是12厘米, 则斜边AB= 厘米. 10. 在同一个圆中, 当圆心角不超过180°时, _;所对的弦 ______ , 所对弦的弦心距 _____ 11.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D 、E 分别是AB 、AC 中点, AC=7,BC=4,若以C 为圆心,BC 为半径做圆,则ED 与⊙o 的位置关 12. 在△ABC 中,∠C=90° 若a=5,则S △ABC =12.5,则c= _______ ,∠A= ________ 13. 如图:CB⊥AB,CE 平分∠BCD,DE 平分∠CDA,∠1+∠2=90 求证:DA ⊥AB 证明:∵∠1+∠2=90°(已知) 9. 已知:如图△ABC 中 AB=AC, 为 _______ . 圆心角越大, 所对的弧 系是: D 在

初二数学压轴几何证明题含答案

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F=90°,BE=EF,连接DF,G为DF的中点,连接EG,CG,EC. (1)如图1,若点E在CB边的延长线上,直接写出EG与GC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2)将图1中的△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至图2所示位置,请问(1)中所得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α(0°<α<90°),若BE=1,AB=,当E,F,D三点共线时,求DF的长及tan∠ABF的值. 解:(1)EG⊥CG,=, 理由是:过G作GH⊥EC于H, ∵∠FEB=∠DCB=90°, ∴EF∥GH∥DC, ∵G为DF中点, ∴H为EC中点, ∴EG=GC,GH=(EF+DC)=(EB+BC), 即GH=EH=HC, ∴∠EGC=90°, 即△EG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2) 解:结论还成立, 理由是:如图2,延长EG到H,使EG=GH,连接CH、EC,过E作BC的垂线EM,延长CD,∵在△EFG和△HDG中 ∴△EFG≌△HDG(SAS), ∴DH=EF=BE,∠FEG=∠DHG, ∴EF∥DH, ∴∠1=∠2=90°-∠3=∠4, ∴∠EBC=180°-∠4=180°-∠1=∠HDC, 在△EBC和△HDC中 ∴△EBC≌△HDC. ∴CE=CH,∠BCE=∠DCH, ∴∠ECH=∠DCH+∠ECD=∠BCE+∠ECD=∠BCD=90°, ∴△EC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G为EH的中点, ∴EG⊥GC,=, 即(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3) 解:连接BD,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综合题(供参考)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综合题 必胜中学2018-01-30 15:15:15 题型专项几何图形综合题 【题型特征】以几何知识为主体的综合题,简称几何综合题,主要研究图形中点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以及特定图形的判定和性质.一般以相似为中心,以圆为重点,常常是圆与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解题策略】解答几何综合题应注意:(1)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2)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3)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其他的数学思想方法等. 【小结】几何计算型综合问题,是以计算为主线综合各种几何知识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包含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逻辑关系复杂、解法灵活.解题时必须在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及题设的基础上挖掘几何图形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在复杂的“背景”下辨认、分解基本图形,或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并善于联想所学知识,突破思维障碍,合理运用方程等各种数学思想才能解决. 【提醒】几何论证型综合题以知识上的综合性引人注目.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几何论证型综合题的难度普遍下降,出现了一大批探索性试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减少几何中推理论证的难度,加强探索性训练,将成为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命题的新趋势. 为了复习方便,我们将几何综合题分为:以三角形为背景的综合题;以四边形为背景的综合题;以圆为背景的综合题.

类型1操作探究题 1.在Rt△ABC中,∠C=90°,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Rt△ADE的位置,点E在斜边AB上,连接BD,过点D作DF⊥AC于点F. (1)如图1,若点F与点A重合,求证:AC=BC;

初二数学几何试题.

初二几何试题 1. 如图 1, 已知△ ABC , ∠ ACB=90°, 分别以 AB 、 BC 为边向外作△ ABD 与△ BCE , 且 DA=DB, BE=EC,若∠ ADB=∠ BEC=2∠ ABC ,连接 DE 交 AB 于点 F ,试探究线段 DF 与 EF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 如图 2-1,在 Rt △ ABC 中,∠ ACB=90°,∠ BAC=60°, (1将 Rt △ AB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 Rt △ AC'B' ,直线 BB' 交直线 CC' 于点 D , 连接 AD. 探究:AD 与 BB' 之间的 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 2-2,若将 Rt △ AB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其他条件不变,还有(1的结论吗?为什么? 3. 在△ ABC 与△ BDE 中,∠ ABC=∠ BDE=90°, BC=DE, AC=BE, M.N 分别是AB.BD 的中点,连接 MN 交 CE 于点 K (1如图 3-1,当 C.B.D 共线, AB=2BC时,探究 CK 与 EK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 3-2,当 C.B.D 不共线, AB≠2BC 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题目中的条件“ ∠ ABC=∠ BDE=90°, BC=DE, AC=BE” 都去掉,再添加一个条件, 写出一个类似的对一般三角形都成立的问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结论,不用证明 4. 已知:如图 4,梯形 ABCD 中, AD ∥ BC , AB=DC,连接 BD. 操作:画出△ ABD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A'B'D' 。若点 M.N 分别是 AD , A'D 的中点,直线 MN 交线段 B'C 于点 O 。 探究:点 O 是否是线段 B'C 的中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 E , F 是对角线BD 上两点,且BF DE . (1) 写出图中每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 (2) 选择(1)中的任意一对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2、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对角线BD 上的两点,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 BE = DF ; ②/ AEB =Z DFC ;③AF // EC 。请你从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四 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 ADF 和厶BCE 中,/ A= / B ,点D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 有如下三个关系式: ① AD=BC :② DE=CF :③ BE // AF 。 1)请用其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 (用序号 写出命题书写形式,如:如果O ,那么◎ 2)选择(1)中你写出的命题,说明它正确的理由. 4、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A=60 ° , AB=4 , E 是边 AB 上一动 点,过点 E 作EF 丄A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 F ,交BD 于点M .请判 断厶DM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匚 C

5、.如图,在口ABCD中,E为BC边上一点,且AB AE . (1)求证:△ ABC◎△ EAD . (2)若AE 平分/ DAB,/ EAC 25°,求/ AED 的度数. 6、如图,在等边△ ABC中,点D为AC中点,以AD为边作菱形ADEF,且AF // BC , 连结FC交DE于点G . 求证:△ ADB AFC ; 7、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中.AD // BC, AD>CD .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C 落在AD上的点C’处,折痕DE交BC于点E.连结C乍 ⑴求证:四边形CD C'E是菱形; ⑵若BC = CD+AD,试判断四边形ABED的形状,并加以 证明;

上海市各地区初中数学一模几何证明题合集

1、(2016闸北)如图,在△ABC 中,AC BC =,90BCA ∠=?,点E 是斜边AB 上的一 个动点(不与A 、B 重合), 作EF AB ⊥交边BC 于点F ,联结AF 、EC 交于点G ; (1)求证:△BEC ∽△BFA ; (2)若:1:2BE EA =,求ECF ∠的余弦值; 2、(2016杨浦)已知,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DE ∥BC , 点F 在边AB 上, 2BC BF BA =?,CF 与DE 相交于点G ; (1)求证:DF AB BC DG ?=?; (2)当点E 为AC 中点时,求证:2EG AF DG DF = ; 3、(2016徐汇)如图,在△ABC 中,AC BC =,点D 在边AC 上,AB BD =,BE ED =, 且CBE ABD ∠=∠, DE 与CB 交于点F ; 求证:(1)2BD AD BE =?;(2)CD BF BC DF ?=?; 4、(2016松江)已知如图,在△ABC 中,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点E 在AB 上, 且2BD =BE BC ?; (1)求证:BDE C ∠=∠; (2)求证:2AD AE AB =?;

5、(2016普陀)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B ACB ∠=∠,延长AD 、BC 相交 于点E , 求证:(1)△ACE ∽△BDE ; (2)BE DC AB DE ?=?; 6、(2016浦东)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DE BC ⊥交AB 于点E , AD AC =,EC 交AD 于F ; (1)求证:△ABC ∽△FCD ; (2)求证:3FC EF =; 7、(2016闵行)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点D 为BC 边的中点,点F 在边AB 上,点E 在线段DF 的 延长线上,且BAE BDF ∠=∠,点M 在线段DF 上,且EBM C ∠=∠; (1)求证:EB BD BM AB ?=?; (2)求证:AE BE ⊥; 8、(2016静安、青浦)已知,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B 上, BD AD AC ==,AD 与CE 相交于点F ,2AE EF EC =?; (1)求证:ADC DCE EAF ∠=∠+∠; (2)求证:AF AD AB EF ?=?;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解:如右图, 连接OP,由于OP是Rt△AOB斜边上的中线, 所以OP=1 2 AB,不管木杆如何滑动,它的长度不变,也就是OP是一个定值,点P就在以 O为圆心的圆弧上,那么中点P下落的路线是一段弧线. 故选D. 2.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DFE=90°,∠A=45°,∠E=60°,点F在CB的延长线上.若DE∥CF,则∠BDF等于() A.30°B.25°C.18°D.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45ABC ∠=?和30E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5EDB ABC ==?∠∠,再根据BDF EDB EDF =-∠∠∠,即可求出BDF ∠的度数. 【详解】 ∵∠C =90°,∠A =45° ∴18045ABC A C =?--=?∠∠∠ ∵//DE CF ∴45EDB ABC ==?∠∠ ∵∠DFE =90°,∠E =60° ∴18030EDF E DFE =?--=?∠∠∠ ∴15BDF EDB EDF =-=?∠∠∠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PE 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 D ∴、关于A C 对称 PB PD =∴ PB PE PD PE DE ∴+=+= 2,3BE AE BE ==Q

初二数学几何试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几何试题含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细心填一填 3.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距离最近的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 . 4.如图,△ABC 中,∠ABC =38,BC =6cm ,E 为BC 的中点,△ABC 平移得到△DEF ,则∠DEF = ,平移距离为 cm. 5.正九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至少旋转 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6.如图,若□ABCD 与□EBCF 关于BC 所在直线对称,且∠ABE =90°,则∠F = °. 7.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以BC 为边在正方形外部作等边三角形BCE ,连结DE ,则∠CDE 的度数为 . 8.如图,在□ABCD 中,∠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且AE =DE =1,则□ABCD 的周长等于 . 9.在梯形ABCD 中,AD ∥BC 10.如图,在△ABC 中,AB =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1.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12.矩形ABCD 的周长为24 . 13.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其中AC +BD =28,CD =10. (1)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OCD 的周长为 ; (2)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菱形的面积为 ; (3)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AD 的长为 . 二、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有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A D C E F 第4题 A B C D F 第6题 第10题

初二几何证明题

28.(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6,点P、Q分别是AB边和CD边上的动点,点P从点A 向点B运动,点Q从点C向点D运动,且保持AP-CQ。设AP=x (1)当PQ∥AD时,求x的值; (2)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相交时,求x的取值范围; (3)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相交时,设交点为E,连接EP、EQ,设△EPQ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S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9分) 如图,直线y x m =+与双曲线 k y x =相交于A(2,1)、B两点. (1)求m及k的值; (2)不解关于x、y的方程组 , , y x m k y x =+ ? ? ? = ?? 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 (3)直线24 y x m =-+经过点B吗?请说明理由. (第21题)

28.(2010江苏淮安,28,12分)如题28(a)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12,0),点B坐标为(6,8),点C为OB的中点,点D从点O出发,沿△OAB的三边按逆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运动一周. (1)点C坐标是( ,),当点D运动8.5秒时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2)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试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OCD的面积S,并指出t为何值 时,S最大; (3)点E在线段AB上以同样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如题28(b)图,若点E与点D同时 出发,问在运动5秒钟内,以点D,A,E为顶点的三角形何时与△OCD相似(只考虑以点A.O为对应顶点的情况): 题28(a)图题28(b)图 (10江苏南京)21.(7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较于点O,△ABC≌△BAD。求证:(1)OA=OB;(2)AB∥CD. (10江苏南京)28.(8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M是AD的中点,点E从点A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那么其三种视图中面积最小的是() A.主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D.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如图,该几何体主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左视图是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俯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故三种视图面积最小的是左视图, 故选C.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 A.(0,0)B.(0,1)C.(0,2)D.(0,3) 【答案】D 【解析】 【详解】 解:作B点关于y轴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轴于点C′, 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 ∴B ′点坐标为:(-3,0),则OB′=3 过点A 作AE 垂直x 轴,则AE=4,OE=1 则B′E=4,即B′E=AE ,∴∠EB ′A=∠B ′AE , ∵C ′O ∥AE , ∴∠B ′C ′O=∠B ′AE , ∴∠B ′C ′O=∠EB ′A ∴B ′O=C ′O=3, ∴点C ′的坐标是(0,3),此时△ABC 的周长最小. 故选D .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PE 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 D ∴、关于A C 对称 PB PD =∴

八年级数学下册几何知识总结及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几何知 识总结及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图形的旋转 概念:将图形绕一个顶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上点的位置 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基本画法:将图形上的一些特殊点与旋转中心连接,以旋转中心为圆心,连线段长为半径画图,按照旋转的角度来找出对应点,再画出所有的对应线段。 典型题:确定图形的旋转角度、确定图形的旋转中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图题、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1、中心对称的概念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 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 分。 3、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把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角线互相平分。 3、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概念)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5、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不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直接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而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矛盾,说明假设是不成立的,因而命题的结论是成立的。 常见题型:运用性质求值、添加条件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体现数学思想的题型、 例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BC=6cm,点P、Q分别以A、C点同时出发,P以1cm/ s 的速度由点A向点D运动,Q以2cm/s的速度由C出发向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则当x=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的概念和性质 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矩形也叫做长方形。矩形是特殊的平时行不行,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具有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判定矩形的条件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菱形的概念与性质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经典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B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

1 / 1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 1.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顺次连接EF 、FG 、GH 、HE . (1)请判断四边形EFGH 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2)试探究当满足什么条件时,使四边形EFGH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AC=BC=10,将△ABC 绕点B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1BC 1. (1)线段A 1C 1的长度是 ,∠CBA 1的度数是 . (2)连接CC 1,求证:四边形CBA 1C 1是平行四边形. 3. 如图,矩形ABCD 中,点P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O 为BD 的中点, PO 的延长线交BC 于Q. (1)求证:OP=OQ ; (2)若AD=8厘米,AB=6厘米,P 从点A 出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D 运动(不与D 重合).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秒,请用t 表示PD 的长;并求t 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 是菱形. 4.已知:如图,在□ABCD 中,AE 是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BC 方向平移,使点E 与点C 重合,得△GFC. ⑴求证:BE =DG ; ⑵若∠B =60?,当AB 与BC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G 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5.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结AE 、BE ,BE ⊥A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1)FC =AD ; (2)AB =BC +AD . 6.如图,在△ABC 中,AB=AC ,D 是BC 的中点,连结AD ,在A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连结BE ,CE. (1)求证:△ABE ≌△ACE (2)当AE 与AD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EC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B F C G D H B A 1 C 1A C A D G C B F E A Q C D P B O A B E D A D E F C B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练 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 2 题 F E D C B A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 1.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 ,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 面积是( ) A .12cm 2 B . 24cm 2 C . 48cm 2 D . 96cm 2 2.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 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A .3 B .4 C .5 D .6 3.如图,点O 是矩形ABCD 的中心,E 是AB 上的点,沿CE 折叠后,点B 恰好与点O 重合,若BC=3,则折痕CE 的长为( ) A. 23 B. 332 C. 3 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DE ∥AC ,CE ∥BD .(1)求证: 四边形OCED 是菱形;(2)若∠ACB =30,菱形OCED 的面积为,求AC 的 长。 5.矩形ABCD 中,AE 平分∠BAD 交BC 于E,∠CAE=15°,求证:①△ODC 是等 边三角形;②BC=2AB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C=75°,AF ⊥BC 于点F BD 于点 E ,若DE=2AB ,求证∠AED 的度数。 A F B E B O 第3题

D C 7.如图,在△ABC中,∠B=90°,AB=6 cm,BC=8 cm.将△ABC沿射线BC 方向平移10 cm,得到△DEF,A,B,C的对应点分别是D,E,F,连接AD.求证:四边形ACFD是菱形。

初二数学几何练习题

(三)平行四边形 () 2. 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 cm, AD=7 cm,∠ 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贝U DF= ___________ cm. 矩形

5.矩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有通性; 因为ABCD 是矩形=?(2)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相等. 平行四边形 ? 一个直角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⑵ ??? ABCD 是矩形 ?∠ A=∠ B=∠ C=∠ D=90° ⑶ ??? ABCD 是矩形 ? AC=BD (1 ) ⑵ ⑶ 三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⑴⑵ ⑶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 τ∠ A=90°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2) τ∠ A=∠ B=∠ C=∠ D=90°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⑶ ..................... A 延长CB 至U E ,使CE=AC , F 是AE 中点?求证: BF _ DF ? 菱形 7.菱形的性质: 8菱形的判定: 因为ABCD 是菱形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2)四个边都相等; (3)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对 (1) (2) ? ABCD 是菱形 ? AB=BC=CD=DA ⑶ ? ABCD 是菱形 ? ACL BD ∠ ADB=/ CDB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平行四边形 ? 一组邻边等 (2) 四个边都相等 =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菱 (3)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B -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DA=D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2) I AB=BC=CD=DA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⑶ ???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CL B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上海初二数学几何证明练习之全等三角形

上海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练习之全等三角形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图,△ABC ≌△DEB ,AB =DE ,∠E =∠ABC ,则∠C 的对应角为 ,BD 的对应边为 . 2.如图,AD =AE ,∠1=∠2,BD =CE ,则有△ABD ≌△ ,理由是 ,△ABE ≌ (第1题) (第 2题) (第4题) 3.已知△ABC ≌△DEF ,BC =EF =6cm ,△ABC 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则EF 边上的高是 cm. 4.如图,AD 、A′D′分别是锐角△ABC 和△A′B′C′中BC 与B′C′边上的高,且AB = A′B′,AD = A′D′,若使△ABC ≌△A′B′C′,请你补充条件 (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当的条件) 5. 若两个图形全等,则其中一个图形可通过平移、 或 与另一个三角形 完全重合. 6.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 =EF ),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 的长度DF 相等,则∠ABC +∠DFE =___________度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7.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M 在DC 上,且DM =2,N 是AC 上的一动点, 则DN +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8.如图,在△ABC 中,∠B =90o ,D 是斜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的交点,连结AD ,若 ∠DAC :∠DAB =2:5,则∠DAC =___________. 9.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BAC =90o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若AB +AD =8cm , M N D C B A E D C B A

初二数学几何类综合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几何综合测试题 (时间120分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22分,每空2分)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9和2,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 边长为 . 2.△ABC三边长分别为3、4、5,与其相似的△A′B′C′的最大边长是 10,则△A′B′C′的面积是 . 4.弦AC,BD在圆相交于E,且,∠BEC=130°, 则∠ACD= . 5.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若平行四边行ABCD的 面 积为8cm,则△AOB的面积为 . 6.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和12cm,则斜边上的中线 长为 . 7.梯形上底长为2,中位线长为5,则梯形的下底长为 . 9.如图,分别延长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交于E、F,若DF=2DA,

10.在Rt△ABC中,AD是斜边BC上的高,如果BC=a,∠B=30°, 那么AD等于 . 二.选择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4分) 1.一个角的余角和它的补角互为补角,则这个角是[ ] A.30° B.45° C.60° D.75° 2.依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正方形 C.菱形 D.梯形 3.如图,DF∥EG∥BC,AD=DE=EB,△ABC被分成三部分的 面积之比为[ ] A.1∶2∶3 B.1∶1∶1 C.1∶4∶9 D.1∶3∶5 4.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cm和5cm,圆心距为1cm,那么这 两个圆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切 C.外切 D.外离

5.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cm,那么扇形的面积为[ ] 6.已知Rt△ABC的斜边为10,切圆的半径为2,则两条直角边的 长为[ ] 7.和距离为2cm的两条平行线都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 ] A.和两条平行线都平行的一条直线。 B.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且与两平行线都平行的一条直线。 C.和两平行线的距离都等于2cm的一条平行线。 D.和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都等于1cm的一条平行线。 8.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割线PBC交圆于点B、C,作圆的切线PM,M 为切点,若PB=2,BC=3,那么PM的长为[ ] 9.已知:AB∥CD,EF∥CD,且∠ABC=20°,∠CFE=30°, 则∠BCF的度数是[ ] A.160° B.150° C.70° D.50° 10.如图OA=OB,点C在OA上,点D在OB上,OC=OD,AD和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证明题的思路 很多几何证明题的思路往往是填加辅助线,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 就不详细讲述了。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 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 例如: 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 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 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 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 (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 真的分析。 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 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 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证明题要用到哪些原理?

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 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讲义

第二种:FB =CE ,AC =DF 添加 ③∠ACB =∠DFE 证明:因为FB =CE ,所以BC =EF ,又∠ACB =∠DFE AC =EF ,所以ABC ?DEF 所以∠ABC =∠DEF 所以AB//ED 精讲名题 例1、已知:如图所示,?A B C 中,∠=?===C AC BC AD DB AE CF 90,,,。 求证:DE =DF 证明:连结CD A C B C A B A C B A D D B C D B D A D D C B B A A E C F A D C B A D C D =∴∠=∠∠ =?=∴==∠=∠=∠=∠=∠=90,,,, ∴?∴=??A D E C D F D E D 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作斜边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作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高是常用的辅助线。 例2、已知:如图所示,AB =CD ,AD =BC ,AE =CF 。 求证:∠E =∠F 证明:连结AC 在?A B C 和?C D A 中, AB CD BC AD AC CA ABC CD A SSS B D AB CD AE CF BE D F ===∴?∴∠=∠==∴=,,,??() 在?B C E 和?D A F 中, BE D F B D B C D A BC E D A F SAS E F =∠=∠=??? ? ?∴?∴∠=∠??() 说明: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求角相等。常须添辅助线,制造全等三角形,这时应注意: (1)制造的全等三角形应分别包括求证中一量; (2)添辅助线能够直接得到的两个全等三角形。

例3、已知:如图所示,AB =AC ,∠,,A A E B F B D D C =?==90。 求证:FD ⊥ED 证明一:连结AD AB AC BD D C D A E D AB BAC BD D C BD AD B D AB D AE ==∴+=?==?=∴=∴==,∠∠,∠∠∠,∠∠∠129090 在?A D E 和?B D F 中, A E B F B D A E A D B D A D E B D F F D E D ===∴?∴∠=∠∴∠+∠=?∴⊥,∠∠,??31 3290 说明:有等腰三角形条件时,作底边上的高,或作底边上中线,或作顶角平分线是常用辅助线。 证明二:如图所示,延长ED 到M ,使DM =ED ,连结FE ,FM ,BM B C A E F D M 图5 B D D C B D M C D E D M D E B D M C D E C E B M C C B M B M A C A A B M A A B A C B F A E A F C E B M =∠=∠=∴?∴=∠=∠∴∠=?∴∠=?=∠==∴==,,,??//9090

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几何复习试题

八年级上数学几何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图中有两个三角形全等,且∠A=∠D ,AB 与DF 是对应边,则下列书写最规范的是 ( ) A .△ABC ≌△DEF B .△AB C ≌△DFE C .△BAC ≌△DEF D .△ACB ≌△DEF A B F D E C A B C F E 图1 图2 图3 图4 2.如图(2),△ABC ≌△AEF ,AB 和AE ,AC 和AF 是对应边,那么∠EAC 等于( ) A .∠AC B B .∠BAF C .∠F D .∠CAF 3.如图(3),AC=AB ,AD 平分∠CAB ,E 在AD 上,则图中能全等的三角形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4.如图(4),△ABC 中,∠C=90°,AC=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E 且AB=6 cm ,则△DEB 的周长为 ( ) A .40 cm B .6 cm C .8 cm D .10 cm 5.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 A .三边对应相等 B .两边及其夹角相等 C .两角和任一边对应相等 D .三个角对应相等 6.正五角星的对称轴有 ( ) A.1条 B.2条 C.5条 D.10条 7.如图5所示,∠A=15°,AB=BC=CD=DE=EF ,则∠DEF 等于 ( ) A.90° B.75° C.70° D.60° 图5 图6 图7 图8 8.如图6在△ABC 中,AB=AC ,BD 是角平分线,若∠BDC=69°,则∠A 等于( ) A.32° B.36° C.48° D.52° 9.如图7,已知: ,那么 ( ) A .CD 垂直平分A B B.AB 垂直平分CD C. CD 与AB 互相垂直平分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如图8在△ABC 中,已知AB=AC ,∠A=360,若△ABC 的内角平分线BD 、CE 相交于O 点,问图中有等腰三角形 ( ) A .6个 B.7个 C.8 个 D .5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E D B C A C A B D E ∠? O D E A B C F E D C A B ∠ ? D A B C O C A D B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证明题

几何证明题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来证明边的关系和角的关系 重难点:几何题中辅助线的添加 1.已知:在⊿ABC中,∠A=900,AB=AC,D是AC的中点,AE⊥BD,AE延长线交BC于F,求证:∠ADB=∠FDC。 证明: 过点C作CG⊥CA交AF延长线于G ∴∠G+∠GAC=90°…………① 又∵AE⊥BD ∴∠BDA+∠GAC=90°…………② 综合①②,∠G=∠BDA 在△BDA与△AGC中, ∵∠G=∠BDA ∠BAD=∠ACG=90° BA=CA ∴△BDA≌△AGC ∴DA=GC ∵D是AC中点,∴DA=CD ∴GC=CD 由∠1=45°,∠ACG=90°,故∠2=45°=∠1 在△GCF与△DCF中,

∵GC=CD ∠2=45°=∠1 CF=CF ∴△GCF≌△DCF ∴∠G=∠FDC,又∠G=∠BDA ∴∠ADB=∠FDC 2.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DC,CF平分∠BCD,DF∥AB,BF 的延长线交DC于点E. 求证:AD=DE. 证明:(1)∵CF平分∠BCD, ∴∠BCF=∠DCF. 在△BFC和△DFC中, ∴△BFC≌△DFC. ∴BF=DF,∴∠FBD=∠FDB. 连接BD. ∵DF∥AB, ∴∠ABD=∠FDB. ∴∠ABD=∠FBD. ∵AD∥BC, ∴∠BDA=∠DBC. ∵BC=DC, ∴∠DBC=∠BDC. ∴∠BDA=∠BDC. 又BD是公共边, ∴△BAD≌△BED. ∴AD=DE.

1.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DE⊥AC于点F,交BC于点G,交AB的延长线于点E,且AE=AC.求证:BG=FG; 证明: ∵∠ABC=90°,DE⊥AC于点F, ∴∠ABC=∠AFE. ∵AC=AE,∠EAF=∠CAB, ∴△ABC≌△AFE ∴AB=AF. 连接AG, ∵AG=AG,AB=AF, ∴Rt△ABG≌Rt△AFG. ∴BG=F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