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西方经济学自发展到现在就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却深深的震撼着世界,使得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为之疯狂。
在最初,人们认为经济学是关于财富的研究,研究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财富,而在早期,人们认为财富就是贵重的金银,而他们又直接来源于流通领域,所以经济学家们就得到了结论要保护流通领域,也就是要保护商业的发展,这就似乎最初的重商主义,也是最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他首次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进行和资产阶级革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经济思想逐渐产生。
真正的经济学也就从此而产生,这便是古典经济学,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萨伊。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鼻祖,他的《国富论》是经济学的千古绝唱。
他认为:任何一个部门的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提出了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把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到了生产领域,从而提出了自由放任的思想,认为市场上生产者的利己的目的会在客观上达到利他的效果,由此, *** 只要作为一个守夜人就行了,不需要去干预经济。
这一时期有大卫·李嘉图的价值学说和分配学说,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萨伊定律。
这里最重要的可以说是萨伊定律——萨伊的财富生产理论和销售理论:关于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来说是供给决定需求,供给会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即一种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一定会有需求。
因为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供给是小于需求的,社会的供给严重不足。
所以,只要有生产就会有销路。
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劳动价值论,即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价值由劳动决定。
但是还有一批经济学家认为价值;来自于我们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在经济学上称之为效用,这一潮流被称为边际革命。
渐渐地两派不断的开始争论:在边际学派看来,价格取决于需求,需求取决于边际效用。
西方经济学发展演变历史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演变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为止,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尔、约翰·穆勒和法国经济学家让·萨伊等。
古典经济学家以斯密为代表,他的《国富论》被认为是经济学上的第一次革命,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马歇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
新古典经济学的提出被说成是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
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是其代表性的教科书。
现代经济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琼·罗宾逊、斯拉伐,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和卢卡斯。
其中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要研究了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王志伟).doc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讲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志伟绪论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例如托马斯•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
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讲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志伟绪论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 20 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 4-11 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 12-15 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1 / 3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例如托马斯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西方经济学概述讲解

C
生产蔬菜500公斤
400
16
5、生产可能性边界
定义:也叫生产可能性曲线,产品转换曲线,是指 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两种产品 的最大组合。 大炮和黄油的生产
组合 方式 A B C D E F 黄油 万吨 0 1 2 3 4 5 大炮 万门 15 14 12 9 5 0
17
大炮
15 12 9 6 3 0 1 2 3 4 A B C
24
三、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 线或产品转换曲线) PPF: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D E
F 5
黄油
如果这条曲线凹向原 点的特征,隐含着成本 递增法则的成立,表明 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 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 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增 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经济人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或政 府)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
化。
经济主体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 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 于判断和计算。
21
2、产权明确
产权:是指由法律和伦理所确定的个人或厂商 对财产的权利。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理想化的市场经济中,一 切市场行为都必须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不同 的产权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
主要内容
1 2 3 4 5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经济量的有关概念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历程
2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派别,也是当前全球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理论。
它始于18世纪的英国,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
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并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资源的分配。
斯密的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广泛接受,并成为了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在斯密的学说之后,出现了许多其他重要的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约翰·激进政治经济学学派(John Keynes)和经济自由主义学派(neoliberalism)。
激进政治经济学学派认为政府应该在经济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周期。
而经济自由主义学派则主张市场的自由和自我调节,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虽然激进政治经济学学派和经济自由主义学派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但它们共同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繁荣和最大化社会福利。
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目标,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导政策制定。
在现代经济学中,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模型,如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等。
这些新的理论和模型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此外,西方经济学还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如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学等。
这些应用领域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市场和经济行为,并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尽管西方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过于关注经济增长和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环境和社会公正等其他重要因素。
另外,一些人还批评西方经济学在解释和预测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方面存在局限性。
总的来说,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派别,它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并努力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发展脉络

西方经济学发展脉络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和变革。
在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经济问题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交换和货币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但这个时期的经济思想相对简单和零散,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了中世纪,经院学派的学者们在宗教教义的框架内对经济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关注公平价格、利息等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经济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期。
重商主义强调金银等贵金属的积累,主张通过贸易顺差来增加国家财富。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实现国家财富的增长。
然而,重商主义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过于强调货币财富,而忽视了生产领域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典经济学逐渐兴起。
亚当·斯密被视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认为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
他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
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经济学,他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强调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同时,他还探讨了地租、工资和利润等分配问题。
19 世纪 70 年代,边际革命的发生标志着西方经济学进入了新古典经济学阶段。
边际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运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和生产者的边际成本。
这一方法的引入使得经济学的分析更加精确和微观化。
新古典经济学在 20 世纪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学派的理论成果,构建了供求均衡价格理论,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
然而,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对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和解决大规模的失业和经济衰退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一章
第21页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程度上构成许多 西方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学 习西方经济学可以为其他学科和课程 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
第22页
第一章
第13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二次大战以后的发展
新古典综合派 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经济学》一 书,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 学和凯恩斯理论加以结合,建立了新 古典综合派理论体系,把新古典经济 学称为微观经济学,把凯恩斯理论称 为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第14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一章
第11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0世纪30年代,三次重大修改和补充
第二次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通论》,提出 有效需求不足和非充分就业理论,否 定了传统经济学“充分就业”假定。
第一章
第12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0世纪30年代,三次重大修改和补充
第三次 希克斯于1939年出版《价值与资本》 ,提出了序数效用论,逐渐取代了马 歇尔等人的基数效用论;同时,还将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加以推广和普 及。
第一章
第2页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内容
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 、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 侧重技术分析,使用运筹学、数理统 计和其他方法 属于经济管理范畴
第一章
第3页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内容
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 的集中研究 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税收经济 学、财政学等 纯技术分析较少,经济理论的成分较 大 属于应用经济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