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手册(4)——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临床试验手册(4)——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临床试验手册(4)——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临床试验手册(4)——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1. 药物的研发过程

2. 何谓GCP

GCP是Good Clinical Practice的缩写,即《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我国共颁布了三次GCP。我国现行的GCP是2003年开始执行的新GCP,上一版的是1999颁布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第一版是98年由卫生部颁布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此外,ICH-GCP在我国作为注册的参考标准。关于新和旧的GCP的区别,请参考“资料下载”中的相关内容。

3. 何谓SOP

即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为有效地实施和完成某一临床试验中每项工作所拟定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

4. 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

在ICH-GCP中,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和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是同一个概念。在我国的GCP中,上述两个不是同一个概念。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24条,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而临床研究必须遵循GCP的规定。在2004年一次SFDA举办的高级监查员培训班的内容,也说明在国内两个概念不一样。因此,本网中文名采用“临床研究”。

5. CRA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CRA即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 的缩写,是一个职位的名称。在我国很多人就叫监查员(非检查员)。根据GCP中监查员的职责,以及科人团队数年的临床研究经验,CRA应该具备下列能力:

●具有耐心和细心的个性

●具备相关的法规知识和医学知识(尽管在国外,CRA没有是医学背景的,但国内的情况不

一样,需要CRA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较强的沟通能力

●经过必要的专业培训

●对行业的热爱

6. 国内外临床研究的现状

任何国家的药物研发成本中,临床研究都占教大部分的百分比。可见临床研究的重要性。

说起发达国家的临床研究我们一定会想到ICH。ICH的中文一般翻译成“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英文全称为“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ICH)”。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国际会议,目前已经开到ICH-6。

ICH旨在把欧、日、美三国的管理当局和制药行业的专家召集在一起,讨论药品注册的科学性和技术性问题。ICH已逐渐被全球主要国际所接受,我国也把ICH作为注册的参考标准之一。ICH有4类主题。它们分别用下列字母表示:Q (Quality)、S (Safety)、E (Efficacy)和M(Multidisciplinary)。我们经常讲到的ICH-GCP的编码代号是E6。

说起国内的临床研究。我们在与众多制药企业的接触中,对国内的临床试验有深刻认识。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没必要自找麻烦,要按什么sop来做?”,“临床试验的监查有没有必要?”,从中,我们深刻感到企业对临床试验风险认识的局限。所以,国内的临床研究大致分下列几类方式操作:1、制药企业自己做,有专职的监查员;2、制药企业自己做,没有专职的监查员;3、外包给CRO(不同层次的都有);4、外包给研究者等等。所以质量高低不一。就目前来说,正如和其它行业一样,还不能与国外相比。

7. CRO

即合同研究组织,按中国GCP的定义,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申办者可委托其执行临床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此种委托必须作出书面规定。“科人”就是CRO之一。

8. 临床研究外包对于制药企业的好处

●降低了研发风险

●降低成本,在此需要提醒的是指包括人力成本。

●提高质量

●加快进度

9. 如何选择CRO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你如有个非常重要的新药,投入非常大,而你对此没有经验,那么就一定要找正规的CRO。目前在国内有外资的或合资的CRO。但要小心现在有些是假的合资的。可以问问行业内的人就知道了。但是,一家CRO是否正规,只要看两方面的能力,就可以作出判断。第一它的SOP是否专业,第二对SOP的执行能力。是否有执行SOP的能力,要看员工是否有足够的培训;还要看以前做过的项目是否按SOP进行。

如果你只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或者是个常见的药物,那么不妨选择国内的较正规的CRO。这些CRO,具有基本的较详细的SOP以及SOP的执行能力。但是报价又不是特别高。

国内还有一种CRO,它的老板可能仅仅是个药品销售的,毫无专业背景。这种CRO实际上是一种项目的贩卖商。当然,这种企业的价格也较低。要和这些所谓的CRO合作的话,麻烦你把合同看自己点,多加上一些万一的事情。

法规要求

1) 有关药物法规

2) 有关医疗器械法规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附件12》

《医疗器械新产品审批规定》

3) CDE的指导原则编码表

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准备

一个新药的临床研究批件下来了。企业的中高层就要决定如何处理。下列章节针对自己做的过程

获得批件

起草方案和研究者手册

选择主要研究者

选择参加单位

与研究者和统计专家修订方案

组织研究者会

实施研究者会

确定方案等试验材料

准备药物,同时报伦理

获得伦理批件

签署合同

准备中心文件夹

发送试验用药和试验材料

各流程均有详细的SOP作为统一质量的保证。有关SOP的具体目录请查考科人公司相关网页。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些具有很强实战意义的东西给各位同行参考。若有那位兄弟有不同意见可以到社区讨论。若你的意见和文章比较有好处,那么可以放到本页,作为教材,并注上你的大名。

先说临床批件的获取。一般SFDA邮寄给各省局。有些牛的人可以直接去取,比正常稍微快点拿到批件。但总的来说,现在越来越正规,加快的环节不多,也仅仅是各环节递交时间的加快。

拿了批件,一般老板会指示中层人员,“做一个预算吧,在两周内完成”。这时,你若是个老手,你打打电话,了解了解同行,就可以得出一个预算,交差了事。在此,建议你预算稍微要宽余一点,以后实际的费用比预算少,你的老板会夸奖你。

但是在有些企业,对于有些药,一拿到批件,由于是非做不可的项目,或者认为费用大致有数的。在这种情况下,老板会命你马上组织实施项目。那就跳过这一个环节,进入下节。

接下来,科人团队认为,应该是起草方案、设计CRF和知情同意书等。其中方案是关键。如何写出一个好的方案?就这个问题,可以写出一本书。简单说来,写方案的人,应该具有雄厚的医学专业背景,并且最好能够跟踪某个临床专业的最新诊断和治疗进展;应该具备临床试验的相关知识;应该具备临床试验的实战经验;应该具备基本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正因为要写好一个方案需要上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发达国家,方案是有公司内的医学、统计等方面的学者专家共同完成,然后交给临床试验单位执行。在国内,由于没有一家企业具有如此高的水准,因此,一般是企业和研究者一起完成方案的起草,甚至研究者独干。我国的GCP中也要求,方案由申办方和研究者共同完成。在SFDA对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标准中,也要求机构应该有写方案的SOP。

在此,科人提醒各位,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案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最好的最合适的方案。这方面,有经验的CRO无疑具有专长。

起草“研究者手册”也相当重要。因为它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临床研究的设计的依据之一。“研究者手册”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如何写,请参考相关内容。

接下来就是从临床试验机构(以前称“基地”),寻找组长单位。随便提及,从05年3月1日开始,临床试验的参加单位,均要求有机构资格,且要求专业对口。目前,很多临床机构的资格认定正在实施过程中。2005年2月3号,SFDA已经公告了17家军队医院的临床机构名单,估计4月、5月份会有更多的临床机构获得资格认定。请注意本网的相关内容更新。

更具科人团队多年的经验,选择“合适的”临床机构作为组长单位,对于项目的成功和顺利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不要盲目去寻找名气最响的研究者。至于如何选择,说来太长,一个象科人一样的正规的CRO应该有详细的SOP规定。在此由于商业机密和行业机密就不述及了。

选定组长单位和主要研究者后,就应该修订方案等。具体操作上有很多技能。未完待续。

到此,方案大概已经改到第3版了,那么就要确定“研究者会议”的时间、地点。尽管要征求多数参加单位的意见,但组长单位的意见肯定是最重要的了。具体操作上有很多技能。未完待续。

组织研究者会议。这应该多学学秘书的专业知识。比如,会场如何布置,什么“回”型、“U”型等等,应该按会场的人数、场地等决定。哪些人参加应该觉得清楚,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否则会出大乱的。每个与会者的前面应方置一个“名牌”,以便各方交流。位置如何安排,……

会议后,应该在一周内完成定稿,否则研究者们会忘记,他们在会上的讨论内容。……

定稿后,要报伦理委员会。如何报,有套路的。我国多采用组长单位的伦理委员会。通过了以后,把批件给各参加单位的伦理委员会备案就OK了。但有个别参加单位,也会重新举行伦理委员会的讨论。伦理批件获得的时间不一,有些好快,有些好慢。他们开会似乎没有规律的。

临床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根据我的经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对该受试药物的综合知识:临床前资料及文摘,相类似的药物。这里包含对照药物的选择。

2、熟悉该适应症,准对此适应症选择研究点,最好亲自到研究点实地调查,不但要与主任面谈,更主要的是与该科室实际负责临床试验的医生乃至CRF填写员了解实际情况:在该科室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数目,与受试药物相同适应症和近似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有无情况,病床或者门诊量,一线医生数量,该科室在实际临床试验中的操作模式等。

3、足够多的时间编制方案,CRF,ICF,病历(如果是门诊病人),日记卡等,不但与各个研究点和统计学家磋商,最好请教审评中心及相关专家。

4、项目实施前在各研究点向医生的演示。

5、如果开始不久你发现该研究点的速度慢,请查找原因。

6、预算尽量高一点,因为额外的费用比较多,肯定会发生。不要到时候再到老板处申请,以免被动。

7、明确任务,是拿到新药证书为第一目标,还是事实就是反映受试药物本身的问题为第一要务,因为后者对以后的销售有帮助。

你所想得到的是别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都需要保密的部分,相信不会轻易示人,而且这些都是人家辛苦积累总结得来,恐怕不会随便就给人的!有些东西还是需要和本单位情况结合才出来的,我想chenzemian朋友单位在申报认证,其间辛苦不说自知,所以很理解,我想和你探讨一下,对于如何准备预案提些建议供你参考:

1.本单位对突发医疗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包括专家团组成,事件处理小组组成,突发医疗事件处理和上报的步骤,应急医疗设备及药品的储备。

2.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处理规程

3.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的规程

4.一些应急医疗救护措施:比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药敏抢救、休克抢救等

5.一些医疗器械设备的操作和准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氧设备等

6.还有就是急救药品等的储备和检查了。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能给你些启发,也希望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能拿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最新GCP知识点学习资料

GCP知识学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临床试验 ( Clinical Trial):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 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2.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范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 规定,保证临床试验的规范,结果安全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3.试验方案(Protocol): 叙述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目的,以及试验设计、方法和组织,包括 统计学考虑、试验执行和完成的条件。方案必须由参加试验的主要研究者、研究机构和申办者签章并注明日期。试验方案报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4.研究者手册(Investigator’s Brochure): 是有关试验药物在进行人体研究时已有的临床与非 临床资料。 5.研究者(Investigator): 实施临床试验并对临床试验的质量及受试者安全和权益的负责者。研 究者必须经过资格审查,具有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 6.协调研究者(Coordinating Investigator): 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负责协调参加各中心研究者工 作的一名研究者。 7.监查员(Monitor): 由申办者任命并对申办者负责的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员,其任务是监查和报告 试验的进行情况和核实数据。 8.稽查(Audit):指由不直接涉及试验的人员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性检查,以判定试验的实施,数据 的记录和分析是否与试验方案、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法规要求相符。 9.视察(Inspection):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一项临床试验的有关文件、设施、记录和其它方面进 行官方审阅,视察可以在试验单位,中办者所在地或合同研究组织所在地进行。 10.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病人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不 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出现的所有不良医学事件,可以表现为症状体征、疾病或实验室异常,但不一定能推断出与试验用药品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AE分类:(1)临床试验过程中新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2)研究开始前出现的医学状况,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恶化。(3)异常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结果;(4)过量有关的症状和体征;(5)目前的疾病加重;(6)与研究药物有关的症状和体征。

患者知情同意书-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研究标题: 单纯调强放疗与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II、III期鼻咽癌的非劣效性II期 临床试验 研究申办方: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者姓名:....................... 电话 ................... 地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姓名:....................... 出生日期:...... 年......月......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简介 您的医生已经告知您,目前您所患疾病的最主要治疗方法是放疗。您正受邀 参加一项临床研究,其目的是比较单纯调强放疗与调强放疗联合同时期化疗治疗 AJCC分期II、III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副反应与生活质量。 目前同时期放化疗是目前Ⅱ~Ⅳb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在这些确定同 时期化疗地位的临床研究中,放射治疗技术采用的均为二维的常规放疗技术。在 常规放疗技术条件下,同期放化疗确实可以提高局部中晚期的生存,然而同期放 化疗的生存获益主要是通过提高局部控制率实现的。10余年来,调强放射治疗 技术的物理学优势以及鼻咽癌的临床解剖和生物学特点,使得调强放射治疗在鼻 咽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众多临床实验结果也表明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使鼻咽癌 的治疗疗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削弱了同期放化疗+/- 辅组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作用。 并且同时期化疗加重了鼻咽癌患者近期和远期副反应的发生率,如血液毒 性、体重下降及耳毒性等毒副反应。在众多化疗药物中,顺铂是治疗中晚期鼻咽 癌的经典一线药物。但是,由于顺铂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较重,例如剧烈的恶心、 呕吐等,导致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化疗;而顺铂直接损害肾实质,治疗时需要水化 和利尿;顺铂的神经毒性和放疗后的远期毒性放射性听神经损伤叠加,严重影响 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根据现有的调强放射治疗结果和同期化疗的疗效,以及常规放射

临床试验手册(4)——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临床试验手册(4)——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1. 药物的研发过程 2. 何谓GCP GCP是Good Clinical Practice的缩写,即《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我国共颁布了三次GCP。我国现行的GCP是2003年开始执行的新GCP,上一版的是1999颁布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第一版是98年由卫生部颁布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此外,ICH-GCP在我国作为注册的参考标准。关于新和旧的GCP的区别,请参考“资料下载”中的相关内容。 3. 何谓SOP 即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为有效地实施和完成某一临床试验中每项工作所拟定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 4. 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 在ICH-GCP中,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和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是同一个概念。在我国的GCP中,上述两个不是同一个概念。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24条,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而临床研究必须遵循GCP的规定。在2004年一次SFDA举办的高级监查员培训班的内容,也说明在国内两个概念不一样。因此,本网中文名采用“临床研究”。 5. CRA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CRA即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 的缩写,是一个职位的名称。在我国很多人就叫监查员(非检查员)。根据GCP中监查员的职责,以及科人团队数年的临床研究经验,CRA应该具备下列能力: ●具有耐心和细心的个性 ●具备相关的法规知识和医学知识(尽管在国外,CRA没有是医学背景的,但国内的情况不 一样,需要CRA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那些临床试验需要注册

注册指南请仔细阅读本指南,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一、什么样的临床研究需要注册? 所有在人体进行的研究,包括各种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有对照或无对照试验(如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非对照研究)、预后研究、病因学研究、和包括各种诊断技术、试剂、设备的诊断性试验,均需注册并公告。 二、中、英文双语注册 在完成中文注册申请表后,必须于两周内完成英文注册申请表。如果两周内不能完成英文版,请与我们联系采用英文翻译服务。在完成中、英文注册资料的上传后15天内可获得注册号,一个月内可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入口(WHO ICTRP search portal)检索到已注册试验。 未完成英文注册申请表者不算完成注册。 三、注册是否需要费用?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为非赢利机构,一律免费注册。 四、哪些项目需要收费? 1、只有那些需要我们指导设计的试验才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仅仅用于维持机构运转。参考目前国际注册机构收费标准,任何类型的单个研究设计指导费用均为1500元; 2、翻译服务:500元。 五、伦理审查及其费用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组建的中国注册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委员会由资深各专业临床医学家、临床试验专家、医疗卫生服务用户代表、WHO患者安全保护联盟中国区代表、律师及药物公司代表组成,宗旨是保障受试者权益,审查临床试验的合理性,评估安全性,凡未经其他伦理委员会审查的临床试验均需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接受审查。临床试验伦理审查费用标准为每项2000元。 六、申请注册程序 1. 全部注册程序均为在线申报; 2. 首先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上建立申请者账户:点击ChiCTR首页右侧的“用户登陆”区的“注册”; 3. 弹出个人信息注册表,请将你的信息录入此表后点击“注册”,则您的账户就建立起来了;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手册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2) 第二部分伦理委员会相关内容 (6) 第三部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临床试验要求 (15) 第四部分药物临床试验相关内容 (18) 问题思考 (32) 中英文对照 (33)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 (35) 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53)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检查细则(试行) (60)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1.医院申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意义? 培养和提高医务人员严谨、科学、规范的医疗作风和科研素质。 提高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扩大医院的医疗和学术影响,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增进各专业学科与国内外各医疗单位接触和了解,提供相互合作、学习的机会。 2.临床试验依据哪些法律法规? 1)《药品管理法》(2001年12月实施) 2)《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10月实施) 3)《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 4)《赫尔辛基宣言》(2013年最新版) 3.什么是GCP?GCP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1)《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指临床试验 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 和报告。 2)共十三章七十条 3)目的:1.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可靠;2.保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 4)依据:赫尔辛基宣言,注意强调保护受试者权益和试验质量。 5)核心:伦理性与科学性。 6)适用范围:药物临床试验(包括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7)GCP是2003年9月1日CFDA修订后,颁布执行。

GRADE评估体系的系统评价报告(doc 7页)

GRADE评估体系的系统评价报告(doc 7页)

基于GRADE评估体系的系统评价 背景:GRADE评估体系 简介—— Cochrane协作网已开始采用GRADE的方法来评价方法学质量,系统评价报告质量标准(QUOROM)修订版很可能采用GRADE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采用GRADE;内分泌学会(Endocrine Society)是第一家采用GRADE 制定其推荐意见的北美组织;另一家北美机构ACCP也已采用经少量修改的GRADE(UpToDate即将广泛采用该修改版);其他一些机构也已或很快将采用GRADE,如美国胸肺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和美国内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一个由指南制定者、系统评价作者和临床流行病学家组成于2000年成立的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工作组(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Working Group)正致力于制定和传播一套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评级系统。GRADE工作组制定的评级系统简明易用、适用范围广, 23可用于各医学专业和临床护理的临床推荐意见的制定,若能严格按照该系统提供的决策模式执行,将确保推荐意见符合循证理念。包括Cochrane协作网、WHO等多个国际组织已经对其提供支持并广泛使用该评级系统。 用于制作证据质量及分级系统的GRADEpro软件已经更新到3.2版本,现在已经被Cochrane综述作者所采用以用于制作结果概述表。GRADE工作组完全有望实现国际统一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评级系统这一目标。有兴趣的作者可访问GRADE工作组获取相关支持。 Examples, tools and presentations The GRADE working group's grading software GRADEpro is now available:

ICF -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一项评价西达本胺联合联合泼尼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及甲氨蝶呤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多中心、单臂、开放性II期临床试验 知情同意书 受试者姓名: 受试者姓名缩写: 受试者编号: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受试者须知 尊敬的患者:您好! 首先感谢您有意参加本项临床试验。在您同意参加本项临床试验之前,请您仔细阅读这份知情同意书,如果您愿意也可以和您的亲人或朋友商量,或向您的医生或研究人员提出任何您需要了解的问题,直至得到满意的答复。 参加本临床试验是自愿的,如果您同意参加,请您签署此知情同意书,并且保存该份经您和研究者双方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副本。本临床试验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赫尔辛基宣言》,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这将会保证您的权益在本试验中不受侵犯。 签署知情同意书不会改变您的合法权益,仅表示您已经理解了这些信息并愿意参加本试验。 【试验目的和背景】 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一线治疗包括CHOP 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四药联合)或CHOP类似方案,虽然可获得较高缓解率,但维持时间短,患者生存获益差。对于难治患者或缓解后再复发的患者,特别是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二线治疗难度更大,因此治疗指南首选临床试验。 西达本胺(Chidamide,爱谱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为 1.1类新药。在全国多家中心完成的西达本胺片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西达本胺单药有效率为29.1%,常见不良事件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等,超过半数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为1-2级。这些结果显示,西达本胺安全性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可控的血液毒性,并显示了较好的综合获益,口服给药方便。2014年12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西达本胺单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PTCL。 本项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在前期相同适应症的单药临床试验基础上,对西达本胺联合泼尼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及甲氨蝶呤治疗复发或难治性PTCL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西达本胺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供依据。 【试验设计和步骤】 试验将选择合适的患者参加,计划共计入选36例受试者。在入组筛选期间,为了确定您是否适合参加本项临床试验,您的医生将询问并记录您的病史、全身健康状况以及进行相关的检查。您将被要求抽血(约5~8毫升)以及留取尿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和尿常规等检查,同时进行皮肤病灶拍照评估、放射学和其他必要的检查,以便了解您的疾病情况是否符合参加本项临床试验的入选标准。 本研究包括联合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在联合治疗期,您将接受西达本胺联合泼尼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及甲氨蝶呤的治疗:西达本胺片每次30mg,每周服用2次

GCP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

GCP培训应知应会知识点 1、试验方案:叙述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目的、试验设计、方法 和组织包括统计学考虑、试验执行和完成条件的临床试验的主要文件 2、研究者手册:有关一种试验用药品在进行人体研究时已有的临床 与非临床数据汇编 3、申办者:发起一项临床试验,并对该试验的启动、管理、财务和 检查负责的公司、机构或组织 4、受试者(Research participant):参加生物医学研究的个人, 可以作为试验组、或对照组、或观察组,包括健康自愿者,或是与试验目标人群无直接相关性的自愿参加者,或是来自试验用药所针对的患病人群。 5、监查员:由申办者委任并对申办者负责的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员, 其任务是监查和报告试验的进行情况和核实数据 6、病例报告表:按试验方案所规定设计的一种文件,用以记录每一 名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7、总结报告:试验完成后的一份详尽总结,包括试验方法与材料、 结果描述与评估、统计分析以及最终所获鉴定性的、合乎道德的统计学和临床评价报告。 8、不良事件:病人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 学事件,但与治疗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9、SAE,即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临床试验过

程中发生需住院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伤残、影响工作能力、危及生命或死亡、导致先天畸形等事件。 10、非预期不良事件(Unexpected Adverse Event):不良事件的 性质、严重程度或频度,不同于先前方案或其他相关资料(如研究者手册、药品说明)所描述的预期风险。 11、药品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产生的与用 药目的无关的或有害的反应。 12、弱势群体(Vulnerable Persons):相对地(或绝对地)没有 能力维护自身利益的人,通常是指那些能力或自由受到限制而无法给予同意或拒绝同意的人,包括儿童,因为精神障碍而不能给予知情同意的人等。 13、视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关一项临床试验的文件、设施、 记录和其他方面进行的官方审阅,可以在试验单位、申办者所在地或合同研究组织所在地进行。 14、CRO,即合作研究组织: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申 办者可委托并书面规定其执行临床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15、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当伦理委员会委员因与所 审查的试验项目之间存在相关利益,因而影响他/她从保护受试者的角度出发,对试验作出公正独立的审查。利益冲突的产生常见于伦理委员会委员与审查项目之间存在经济上、物质上、机构以及社会关系方面的利益关系。 委员中参加该项试验的委员在伦理委员会讨论会上,不能参加投

研究方案10-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颅内血管磁共振管壁成像注册登记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可靠影像学手段及病理学证据,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CAD)易损性特征一直是研究难点。基于前期高分辨磁共振(HR-MRI)管壁成像研究工作,我们提出:症状性ICAD斑块强化是斑块易损性的重要标志,其强化程度与卒中复发密切相关。我们拟通过建立的颅内动脉狭窄研究队列,采用HR-MRI技术前瞻性比较症状性与无症状ICAD斑块组成、形态结构、强化程度等定量指标,探索①HR-MRI技术在脑卒中病因学诊断,治疗方案决策方面的价值;②建立包含斑块强化特性的ICAD易损斑块评价标准,明确及其在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为ICAD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原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存在种族差异[1]。亚洲黄种人及非洲、美洲黑人的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较美洲白人高。基于我国的两项研究发现年龄超过60岁的正常人群中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9%~6.9%[2, 3]。我国卒中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约占33%~50%,TIA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更高(>50%)。 症状性ICAD年卒中复发率较无症状ICAD年发生率显著增高。脑梗死后患者存在再卒中风险,而伴有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复发率明显增加。我国国家卒中注册调查的数据显示伴有颅内动脉狭窄1年内卒中复发率随动脉狭窄程度而增加,其1年复发率从3.34%增至7.40%[4]。在WASID研究中症状性ICAD者应用阿司匹林组1年内卒中复发率为19%,而狭窄率≥70%的患者年卒中复发率高达23%;无症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为18.9%-27.3%,而其相关卒中年发生率平均3.5%。因此,ICAD导致卒中发生的风险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危险分层研究对于临床干预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卒中的机制复杂,包括:血栓形成、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穿支动脉闭塞等。其中血栓形成、动脉-动脉栓塞在卒中事件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二者多由于局部斑块

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问答 目录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1) 第二部分伦理委员会相关内容 (5) 第三部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药物临床试验分类 (10) 第四部分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相关内容 (12) 第五部分现场考核常见问题 (21) 机构可能涉及的问题 (21) 专业负责人可能涉及的问题 (22) 专业组可能涉及的问题 (23) 专业护士可能涉及的问题 (28) 辅助科室可能涉及的问题 (28) 有关GCP概念的提问 (28) 伦理知识提问 (29) 药物临床试验过程的提问 (30) 中英文对照 (30)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1.何为是GCP?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指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2.制定GCP的依据是什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共和国药品管理 法实施条例》; 2)参照国际公认原则。 3.制定GCP的目的?或问GCP的宗旨/原则是什么?或问为什么要 推行GCP? 1)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

2)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4.GCP核心? GCP核心:伦理,科学。 5.GCP的适用范围? 各期药物临床试验(I、II、III、IV期)及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6.中国GCP历程? - 1998年卫生部定稿批准,1999年SDA颁布执行,2003年9月1日SFDA修订后再颁布执行。 7.GMP、GLP、GSP中文名称?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8.为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应该遵守哪三个原则? 伦理原则、科学原则和符合相关法规原则。 9.何为SOP? 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药物临床试验中的SOP为有效地实施和完成某一临床试验中每项工作所拟定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 10.制定SOP的目的是什么? 为确保临床试验方案中所设计的内容能被准确无误地执行和落实,是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11.制订SOP的原则是什么? 依据充分、操作性强、清晰准确、避免差错、格式统一。写所要做的,做所写的,记录所做的 12.我院药物临床试验运行流程: 1)申办方递交材料 2)机构办受理立项 3)专业科室承接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及实施说明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及实施说明 Statement for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and Publishing System 吴泰相1,李幼平1,李静1,钟紫红2,贾万年3,代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协作网 Taixiang Wu, Youping Li, Jing Li, Zihong Zhong, Wanlian Jia, on behalf of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and Publishing Collaboration 执笔人单位: 1.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hinese Cochrane Centre、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四 川大学华西医院 Chines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enter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Cochrane Cent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Virtual Research Center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2.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3.《解放军医学杂志》编辑部 Editorial Board of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006年4月16~17日在成都召开第四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期间,中国48家医(药)学期刊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 ChiCTR)、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Chinese Cochrane Centre的代表经过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决定共同发起创建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并成立“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协作网(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and Publishing Collaboration, ChiCTRPC)”。这种临床医学研究管理新模式的创建和应用,将对提高中国临床试验信息透明度和质量、提高医学研究公信度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其结构特点和运作方式。 1.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的结构特点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是医(药)学期刊、ChiCTR、技术支撑和教育体系三部分联合协调运行的机制。 1.1 医(药)学期刊是医(药)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和交流医(药)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反映一个国家医(药)学研究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承载着为各类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的重任,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重要导向作用[1]。 医(药)学期刊是医(药)学研究结果的主要出口,发表的文献数量占医(药)学文献总量的70%[1]。要实行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必须有医(药)学期刊严把出口关,只有完全做到不发表未注册的临床试验,才能保证临床试验注册制度的完全实施。 针对中国医(药)学期刊数量多,医(药)学从业人员数量大,对临床研究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不一,文章数量巨大质量偏低的特点,ChiCTRPC的成员期刊经讨论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优先发表已注册的临床试验,根据各期刊情况,逐步过渡到只发表已注册试验报告。 全国各医(药)学期刊是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机制成功运转的保障。我们希望全国医(药)学期刊积极参与到这件关系到医(药)学研究社会公信度的大事中来,团结一致,共同推动中国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

临床试验分期.doc

药物临床试验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发现试验药物的临床、药理和/或其他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或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临床试验一般分为I、II、III、IV期临床试验和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以及人体生物利用度。 概述 药物临床试验是确证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必不可少的步骤。进行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一个好的临床研究队伍不仅应包括医学、药学、药理学、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等专业人员,还应包括非医学专业的但富有经验的文档管理人员。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人员的作用,他们应当充分了解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过程和有关的法规、标准和原则。由于药物临床研究的方法、手段、目的的特殊性,例如,需要人类受试者的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资料和结果需要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等,药物临床研究与一般的科学研究不同,需要满足更多的条条框框,遵循更多的原则。可以讲,一个富有临床治疗经验的好医生,未必就是一个合格的临床研究者。准备和正在参与临床研究的医生及有关人员应当首先了解开展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理念和法规要求,才能保证在将来的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 概括地讲,所有药物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下列三项基本原则:伦理道德原则;科学性原则;GCP与现行法律法规。 分期试验 I期临床试验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为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期,又称为早期人体试验。I期临床试验包括耐受性试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一般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其目的是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并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进行治疗试验。 人体耐受性试验(clinical tolerance test) 是在经过详细的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观察人体对该药的耐受程度,也就是要找出人体对新药的最大耐受剂量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安全性试验,为确定II期临床试验用药剂量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是通过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的规律,为II 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人体药代动力学观察的是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人体内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描述。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假设是药物的药效或毒性与其所达到的浓度(如血液中的浓度)有关。 I 期临床试验一般从单剂量开始,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少量试验药物于少数(10?100例)经过谨慎选择和筛选出的健康志愿者(对肿瘤药物而言通常为肿瘤病人),然后仔细监测药物的血液浓度、排泄性质和任何有益反应或不良作用,以评价药物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通常要求志愿者在研究期间住院,每天对其进行24h的密切监护。随着对新药的安全性了解的增加,给药的剂量可逐渐提高,并可以多剂量给药。 II期临床试验

临床研究方案-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临床研究方案 放疗同步替吉奥胶囊治疗鼻咽癌 临床研究 研究者放射肿瘤科 医院海军总医院 申办者: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

一:前言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分布。据估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我国。治疗首选放射治疗,放疗后年生存率约为34-53%。 到目前为止,其标准的治疗方案仍为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由于铂类显著的肾毒性、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在临床使用上受到限制。 替吉奥为抗代谢药物,有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按1:0.4:1摩尔比组成。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通过对酶的抑制作用,使替加氟在体内生成5-氟尿嘧啶(5-FU)的有效浓度持续更长的时间,同时减少5-FU胃肠道副反应。适用于头颈部肿瘤及晚期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患者。临床荟萃分析显示,在晚期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中使用替吉奥可以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既能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发生改变,增加放疗的敏感性,同时不增加患者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现进行放疗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以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研究目的 ◆主要研究终点: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 ◆次要研究终点:不良反应(早期,晚期)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拟纳入病人50例。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组别1(25例)为替吉奥胶囊同步放化疗,组别2(25例)为氟尿嘧啶+顺铂(PF方案)同步放化疗,在放疗结束后维持化疗3周期治疗结束时评价疗效。任何时间发现病情进展均可停止治疗。

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1.药物的研发过程 化学和药学研究 动物研究 临床研究I、II、III期 临床研究批件 生产许可证/新药证书 药品上市 2.何谓GCP GCP是Good Clinical Practice的缩写,即《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我国共颁布了三次GCP。我国现行的GCP是2003年开始执行的新GCP,上一版的是1999颁布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第一版是98年由卫生部颁布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此外,ICH-GCP在我国作为注册的参考标准。关于新和旧的GCP的区别,请参考“资料下载”中的相关内容。 3.何谓SOP 即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为有效地实施和完成某一临床试验中每项工作所拟定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 4.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 在ICH-GCP中,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和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是同一个概念。在我国的GCP中,上述两个不是同一个概念。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24条,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而临床研究必须遵循GCP的规定。在2004年一次SFDA举办的高级监查员培训班的内容,也说明在国内两个概念不一样。因此,本网中文名采用“临床研究”。 5.CRA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CRA即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 的缩写,是一个职位的名称。在我国很多人就叫监查员(非检查员)。根据GCP中监查员的职责,以及科人团队数年的临床研究经验,CRA应该具备下列能力: ●具有耐心和细心的个性 ●具备相关的法规知识和医学知识(尽管在国外,CRA没有是医学背景的, 但国内的情况不一样,需要CRA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较强的沟通能力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开放临床试验公共管理平台(ResMan)的公告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国医学研究信息管理中心 关于推广使用基于互联网的临床研究公共管理平台暨提供数据和安全监测服务的公告 Notification for opening the web-based medical research public management platform ResMan 为了促进临床研究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和公信度,我们于 2010年 3月 1 日起正式开放基于互联网的临床研究公共管理平台(Research Manager, ResMan),供广大临床研究人员、医院科研管理部门、药物研发单位和 CRO 使用。现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已开始要求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投稿时提供其原始数据(individual participants data, IPD)在公共数据库的信息,供编辑、审稿专家和公众共享【1】;共享临床试验原始数据(IPD)已经成为临床试验透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什么是临床试验公共管理平台?临床研究公共管理平台(Research Manager, ResMan)是指将临床试验的管理流程、试验过程中记录的受试者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入组时检查的基线数据、试验过程中的实施情况、结果数据等相关资料即“病历记录表(case record form, CRF)”的所有内容,基于互联网在线记录并传送到中央数据库保存管理。每项试验只允许该课题组研究人员进入并实施操作;对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管理者、试验申办者或投资者有权浏览实时资料但不能对之做任何更改。由研究者决定是否公开研究结果数据。数据一旦录入并保存,以后对数据所做的任何改动都会自动显示和追踪。研究者决定可公开的资料后,公众可通过“公众浏览”看到,以了解试验的进展情况和试验数据,但不允许看到或不能通过公开资料追索到受试者的任何个人信息。 二、为什么要使用临床研究公共管理平台? 1. 临床试验是研究者和参与者为解决医学领域的科学问题一起共同承担风险,为全社会获得相关医学知识所做出的奉献,因此,让全社会了解研究的细节是对奉献者最大的尊重; 2. 所有临床试验所获得的结果都可能应用于大众,涉及每一位公众的健康,因此,公众有权知道临床试验的所有细节和结果。无论试验结果如何,都应该让公众了解临床试验的细节,这是医学研究伦理的需要; 3. 项目管理机构、试验申办者或投资人可根据需要随时了解临床试验的执行情况和进度; 4. 让公众了解临床试验执行细节和过程可保证临床试验资料的真实性,增加临床试验的公信度; 5.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要求投稿时需提交在公众可及(public accessible database)的公共数据库查询到原始数据,供医学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审核稿件时核查; 6. 便于试验研究者保存和管理试验资料; 7. 可免除使用纸张记录,减少集中录入数据的错误可能性和工作量,提高记录可靠性,利于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

附件 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 一、概述 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以下称指导原则),是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研究药物在进行临床试验时的一般考虑。制定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为申请人和研究者制定药物整体研发策略及单个临床试验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药品技术评价提供参考。另外,已上市药品增加新适应症等进行临床试验时,可参照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化学药物和治疗用生物制品。 二、临床试验基本原则 (一)受试者保护 1.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药物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 2.应具备的安全性基础 开展任何临床试验之前,其非临床研究或以往临床研究的结果必须足以说明药物在所推荐的人体研究中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基础。 在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中,应当由药理毒理专家和临床专家等动态地对药理毒理数据和临床数据进行评价,以评估临床试验可 —1—

—2— 能给受试者带来的安全性风险。对于正在或将要进行的临床试验方案,也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有关各方应当按各自职责承担保护受试者职责。 (二)临床试验基本方法 1.临床试验一般规律 药物研发的本质在于提出有效性、安全性相关的问题,然后通过研究进行回答。临床试验是指在人体进行的研究,用于回答与研究药物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相关的特定问题。通常采用两类方法对临床试验进行描述。 按研发阶段分类,将临床试验分为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和Ⅳ期临床试验。 按研究目的分类,将临床试验分为临床药理学研究、探索性临床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上市后研究。 两个分类系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两个分类系统互补形成一个动态的有实用价值的临床试验网络(图1)。 图1. 临床研发阶段与研究类型间的关系 (实心圆代表在某一研发阶段最常进行的研究类型,空心圆代表某些可能但较少进行的研究类型)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知识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以及相关临床试验要求 前段时间在某个临床试验的群里做个关于药品注册分类一个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人对药品注册知识都还是一知半解的,今天特意整理出来,供大家收藏、参考、记忆,虽然你不一定是做注册的,但毕竟是临床试验的从业者,多点知识总是好的O(∩_∩)O哈哈~! 1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1类: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1.2类: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1.3类: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1.4类: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1.5类:新的复方制剂。 2类: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3.1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3.2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 3.3类: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类: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类: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类: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属注册分类1和2的新药,应当进行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的病例数应当符合统计学要求和最低病例数要求; 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试验组)要求:I期为20至30例,II期为100例,III期为300例,IV期为2000例; 避孕药的I期临床试验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II期临床试验应当完成至少100对6个月经周期的随机对照试验;III期临床试验完成至少1000例12个月经周期的开放试验;IV 期临床试验应当充分考虑该类药品的可变因素,完成足够样本量的研究工作。 属注册分类3和4的新药,应当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至少100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多个适应症的,每个主要适应症的病例数不少于60对。避孕药应当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至少500例12个月经周期的开放试验。属于下列二种情况的,可以免予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局部用药,且仅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制剂; 不吸收的口服制剂。 属注册分类5的新药,临床试验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口服固体制剂应当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一般为18至24例; 难以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口服固体制剂及其他非口服固体制剂,应当进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的病例数至少为100对;

6 样本量估计 -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广州市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血清标志物与骨折风险早期 预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临床研究负责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主要研究者:杨力、张桦、程彦臻、许雯、李婉媚、欧春泉 参加单位及负责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杨力 统计分析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 CRO公司:无 方案版本号:1.0 方案定稿日期:2017年4月25日

研究方案摘要

目录 1研究背景与目的 (6) 1.1研究背景 (6) 1.2研究目的 (8) 1.3研究假设 (9) 2试验设计 (9) 3研究对象(队列人群选择) (9) 3.1诊断标准 (9) 3.2入选标准 (10) 3.3排除标准 (10) 4观察指标(变量定义及观测的时间与节点) (11) 4.1一般临床特征指标(含人口学指标) (11) 4.2主要暴露因素/影响预后因素(包括对照选择) (11) 4.3研究终点 (11) 4.4潜在混杂变量 (12) 5样本量估计 (12) 6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 (14) 6.1数据来源 (14) 6.2数据采集 (14) 6.3数据库 (15) 6.4数据管理计划与质量控制 (15) 7统计分析 (15) 8伦理考虑 (16) 9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16) 10组织实施(时间进度) (16) 11参与各方责任及签名 (17) 12参考文献 (17)

1研究背景与目的 1.1研究背景 根据2014 年一项《近十年我国各地区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状况》报告[1],目前我国约2.1亿人存在低骨量问题,全国 40 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已达到 1.12 亿,随老龄化社会的进展,这一比例还将逐步增加;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报告[2]也指出,在 2010 年,中国 50 岁及以上的人口中发生了大约 230 万例骨折,这一数字预计将在 2050 年上升到 600 万例。骨质疏松骨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3],《2013 年中国骨质疏松骨折防治蓝皮书》中指出: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的发病率达到15%,髋骨骨折1年内,可导致死亡率增加10~20%[4]。因此骨质疏松骨折成为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医疗支出的重大社会卫生问题。 糖尿病是造成骨质疏松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急剧升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带领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5]: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导致骨质量恶化所引发的骨质疏松可使髋部、腕部、脊柱骨折风险增加2~7倍[6],致残、致死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中国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并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 早期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高糖尿病患者对骨量丢失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寻找能早期有效预测骨折风险和生化标志物是预防和尽早治疗的重要前提,将会极大地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节省社会资源。而且,构建以社区为基础,建立患者社区档案与综合医院常规诊疗相结合,在社区进行糖尿病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筛查、教育、治疗的模式是有效防治糖尿病所致骨折的策略。本项目参照国外前瞻性研究的成功经验,开展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预测因素的前瞻性研究,以期达到减少并延缓骨折及再次骨折的发病率、降低致残率的目的,为今后建立有效的糖尿病相关性骨质疏松早期筛查、疾病发展监控与干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国内外概况 糖尿病导致骨质损伤涉及高血糖渗透性利尿导致钙磷代谢异常、胰岛素促成骨作用减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缺乏,及AGEs-RAGE 途径[7]等多种因素。在糖尿病人群,常伴有其他的危险因子和糖尿病发生协同作用,使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的风险大大增加。l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