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自然通风

合集下载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

④百叶窗、上悬窗及可部分开启的卷帘等不同 窗户形式对室内气流模式的影响如图示。
⑤ 遮阳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气流。如图。
(三)利用绿化改变气流状况:
建筑物周围的绿化,不仅对降低周围空气温度 和太阳辐射的影响有显著作用,当安排合理时,也 能改变房屋通风状况。
四、建筑平面布置与剖面处理基本原则 1.建筑布局采用交错排列或前低后高,或前后逐层加高 的布置;
K :空气动力系数;
v :风速; e :室外空气密度。
3. 风向投射角:风向投射线与房屋墙面的法线交角。
从室内通风来说,风向投射角愈小则对房间通风愈
有利,但屋后旋涡区较大,为保证后一排房屋的通风, 两排房屋间距一般要求达到前幢建筑物高度的4-5倍,
这样用地太多。
若有一定风向投射角,对室内风的流场范围和风 速都有影响,如表。
开口面积对气流影响:如图。
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进、出口面积相同,室内 平均风速随进、如已达室内宽度三分之一时,如再 增加窗宽好处就不明显了; 当窗高超过1.1m之后,对人们活动区范围内的空气 流通所起的作用就较小,室内气流场与进、出风口面积 关系极大。当窗面积与地板面积之比较大时,则室内气 流愈均匀,但当比值超过250/0后,空气流动基本上不受 进、出风口面积影响。 当扩大面积有一定限度时,可在进气口采用调节百 叶窗,以调节开口比,使室内增加流速或气流分布均匀。
4. 穿堂风的设计要求:一是气流路线应流经人的活动 范围,二是必须有必要的风速,最好达到0.3m/s以上。
对有大量余热和有害物质的生产车间,组织自然通风除
保证必要通风量,还应保证气流的稳定性和气流线路的 短捷。
5. 组织自然通风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正确选择建筑的
朝向和间距、合理的布置建筑群,选择合理的建筑平、 剖面形式,合理的确定开口面积及位置、门窗装置的方 法及通风的构造措施。

如何在家中实现自然的空气对流

如何在家中实现自然的空气对流

如何在家中实现自然的空气对流在家中,如果能够实现自然的空气对流,不仅能够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还能促进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从而改善人们的居住健康。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享一些实现自然的空气对流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窗户窗户是实现自然的空气对流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家中想要实现自然的空气对流,首先应该充分利用窗户。

正确打开窗户的方式是将窗户打开到一定角度,让自然的风吹进室内。

在打开窗户的时候,应该选择均匀的位置,避免一侧风大一侧风小的情况发生。

并且,建议在有风的天气打开窗户,这样自然的空气对流能够更加顺利地实现。

二、选择合适的通风器具除了窗户,我们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通风器具来帮助实现自然的空气对流。

例如,电风扇和吊扇都是常见的通风器具。

在使用电风扇和吊扇的时候,应该注意通风器具的摆放位置。

最好将通风器具放在有窗户的地方,让自然的风和通风器具产生共振,从而实现更加顺畅的空气对流。

此外,通风器具的使用时间也应该合理控制,避免过度使用影响家庭能源消耗。

三、优化家具布局家具的布局也是实现空气对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避免家具的摆放阻碍了自然的空气对流。

例如,如果沙发摆放在窗户前面,就会阻碍自然的空气对流。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地设置家具的间隔距离和高度,来优化家具的布局,使室内空气更加流畅。

四、增加绿植绿植在家庭中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还能促进自然的空气对流。

因为绿植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除了室内养植,我们还可以选择在窗户外设置绿植,这样不仅能够遮阳,还能够增加自然风的阻力,从而达到更好的空气对流效果。

综上所述,实现自然的空气对流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窗户、选择合适的通风器具、优化家具布局和增加绿植等方式来实现空气对流。

希望大家可以从今天开始,尝试实践这些方法,让家庭空气更加清新舒适。

《住宅设计规范》关于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要求_

《住宅设计规范》关于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要求_

《住宅设计规范》关于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要求_住宅设计规范对于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要求非常重要,这些要求可以保证住宅内部的舒适度、健康性和节能性。

本文将从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三个方面阐述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

首先,日照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住宅内部的时间和强度。

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在住宅的主要活动区域保证足够的日照,即阳光能够照射到住宅内部。

一般来说,主卧室、客厅和阳光房等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区域,应保证每天至少有2个小时的直射阳光。

此外,住宅建筑在日照方面还有具体的要求,如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应过小以防止遮挡阳光,建筑物的立面和窗户的朝向也要充分考虑,尽量使得阳光能够进入室内。

其次,天然采光是指通过窗户、天窗等开口,利用自然光照射到住宅内部供人们使用。

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在住宅的主要空间(如卧室、客厅、厨房等)保证足够的天然采光。

一般来说,住宅建筑的窗户面积应占房间地面面积的10%以上,以保证足够的自然光进入室内。

此外,住宅建筑的窗户位置和朝向也需要考虑,尽量使得自然光能够均匀照射到室内,避免阴暗和光线不均匀的情况。

最后,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巧妙设计室内和室外的气流,实现住宅内部的空气流通。

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以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一般来说,住宅建筑应具备足够的出入口和通风窗,以方便室内空气的流通。

同时,还应合理设计住宅的布局,使得自然气流能够顺畅地流动,并避免室内的湿气、污染物积聚。

综上所述,住宅设计规范对于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都有明确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并兼顾节能性能。

住宅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要求,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同时,住宅使用者也应重视这些要求,对于住宅的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

建筑物理(房间的自然通风)

建筑物理(房间的自然通风)

④百叶窗、上悬窗及可部分开启的卷帘等不同窗 户形式对室内气流模式的影响如图示。
⑤ 遮阳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气流。如图。
(三)利用绿化改变气流状况:
建筑物周围的绿化,不仅对降低周围空气温度和 太阳辐射的影响有显著作用,当安排合理时,也能 改变房屋通风状况。
四、建筑平面布置与剖面处理基本原则 1.建筑布局采用交错排列或前低后高,或前后逐层加高 的布置; 2.正确选择平面的组合形式,主要使用房间应布置在夏 季迎风面,背风向则布置辅助房。并以建筑构造措施 改善通风效果; 3.利用天井、楼梯间等增加建筑内部的开口面积,并利 用这些开口引导气流,组织自然通风; 4.开口位置的布置应使室内流场分布均匀; 5.改进门窗及其它构造,使其有利于导风、排风和调节 风量、风速等。
二、遮阳的形式及其效果
(一)遮阳的形式:
① 水平式遮阳:能有效遮挡高度角较大的、从窗口上 方投射下来的阳光,适用于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 归线以南低纬地区的北向附近的窗口。
②垂直式遮阳:能有效遮挡高度角较小的、从窗侧斜 射的阳光,但对于高度角较大的、从窗口上方投射的 阳光,或接近日出、日没时平射窗口的阳光不起遮挡 作用;主要适用于东北、北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
③综合式遮阳:能有效遮挡高度角中等的、从窗前斜 射下来的阳光,遮阳效果比较均匀;主要适用于东南 或西南向附近的窗口。
④挡板式遮阳:能有效遮挡高度角较小、正射窗口的 阳光;主要适用于东、西向附近的窗口。
(二)遮阳的效果: ① 遮阳对太阳辐射热量的阻挡。
遮阳设施遮挡太阳辐射热量的效果还与遮阳设施的构造处 理、安装位置、材料与颜色等因素有关。
当扩大面积有一定限度时,可在进气口采用调节百叶 窗,以调节开口比,使室内增加流速或气流分布均匀。

室内房间通风的技巧和方法

室内房间通风的技巧和方法

室内房间通风的技巧和方法室内通风是保持健康生活和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在冬季和夏季过度使用暖气或空调的时候,室内通风更是必不可少的。

适当的室内通风有利于室内环境的排气换气,降低室内湿度和臭味,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室内通风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的家居生活更加健康舒适。

一、开窗通风开窗通风是最常见的室内通风方式,可以快速将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进行交换,有效地排除室内污染物和异味。

通常,早晨和晚上是最适合开窗通风的时间,因为此时室外空气相对新鲜,并且空气湿度也较低。

如果室内有宠物、炊烟、刚装修过等情况,需要加强通风换气,应在上述时间外适时选择开窗通风。

但是,在一些地区,包括高层公寓和闹市区,开窗通风可能会存在安全与环保问题,如噪音、扬尘、空气污染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二、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和自然风力来进行通风,可以有效地节省能源消耗,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通过合理的通风口设计和位置选择,可以形成自然对流或者自然通风。

在冬季和夏季,开启天窗和门窗上部的通风口,可以形成自然对流循环,昼夜呼吸、交换室内空气,达到舒适度和节能的双重目的。

三、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利用机械设备(如换气回风机、新风系统等)来进行通风,可以根据需要控制通风量和质量,适用于大型公共场所和高层建筑等复杂环境。

机械通风具有连续、稳定、可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排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细颗粒物,达到室内空气质量的升级和环境净化的效果。

四、调节湿度室内的湿度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质量有重大影响。

过高或者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潮湿、发霉、异味、皮肤干燥等。

如果室内湿度过高,可以通过开启抽湿器、调整空调等方式来控制湿度。

如果室内湿度过低,可以采用加湿器等方式来提高湿度,但要注意湿度过高也会引起健康问题,需要维持适当的湿度比例。

五、控制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对人体的健康和舒适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冬季,合理的取暖方式和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发病率。

房间换气的方法

房间换气的方法

房间换气的方法房间换气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避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空间中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进行房间换气,本文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自然通风法自然通风法是最简单的房间换气方法之一,它不需要任何专业设备,只需要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自然流入室内,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去即可。

在选择时间进行通风时,应该选择室外空气质量较好的时间段,如早晨或晚上。

此外,如果室内有异味或污染物,应该在通风前清理干净,以免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

2.机械通风法机械通风法需要使用专业的换气设备,如通风扇或空气净化器等。

通风扇能够通过强制排风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同时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吸入室内。

空气净化器则能够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将清洁的空气输送到室内。

3.换气口法换气口法是在室内墙壁上安装一个换气口,通过换气口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同时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吸入室内。

这种方法比自然通风法更加有效,因为它能够在不影响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实现房间换气。

4.隔板法隔板法是在房间内设置隔板,将房间分成若干个隔间,然后通过隔间之间的通风口实现房间换气。

这种方法能够避免因为开窗通风而影响室内温度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噪音污染的问题。

无论使用哪种房间换气方法,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换气,避免在高峰期进行换气,以免影响室内温度和噪音污染。

2.在换气前清理室内环境,避免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

3.在换气过程中,应该注意室内外空气的质量,避免将室外空气污染物带入室内。

4.定期检查换气设备的工作情况,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以免影响房间换气效果。

房间换气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选择合适的换气方法,并注意换气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舒适。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

1自然通风的机理就自然通风而言,建筑物内空气流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温差。

这两种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

1.1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

由于经过建筑物而出现的压力差促使空气从迎风面的窗缝和其他空隙流入室内,而室内空气则从背风面孔口排出,就形成了全面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

某一建筑物周围风压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相对于风向的方位、风速和建筑周围的自然地形有关(见图1)。

1.2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热压是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

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室内外密度差产生,沿着建筑物墙面的垂直方向出现压力梯度。

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分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

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从上部流出。

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

热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开口处的高度差H和室内外的空气温度差(见图2)。

1.3 机械辅助的自然通风对于体育场馆、展览馆、商业设施等大型公共筑,由于通风路径过长,流通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的风压和热压往往不足以实现自然通风。

而且对于外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直接的自然通风会将室污染的空气和噪声传入室内,不利于健康环境的造,因此,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系统。

该统有一套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空气处理手段(如土壤预冷、预热、深井水换热等),并借助一定的机械方式加速室内通风。

与完全自然通风相比,虽然建筑内局部作为辅助动力的机械装置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但通过这种装置重新组织气流,甚至在局部范围内强迫气流改向,可以使自然通风达到更好的效果。

1.4影响自然通风的相关因素影响自然通风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布局与组合形式以及其周围环境等。

此外,评价自然通风还有两个限制性条件即环境噪声和室外空气所含的主要污染物(NO2、SO2、CO、O3、VOC)。

4.房间的自然通风解析

4.房间的自然通风解析

建筑高度对自然通风也有很大的影响,不仅高层建 筑对室内通风有利,高低建筑物交错地排列也有利于自
然通风。
三、房屋的开口和通风措施:
(一)房间开口的位置和面积: 开口位置与气流路线的关系:
开口高低与气流路线的关系:
入口位置相同而出口位置不同时,室内气流速度
变化。如图11-16。
调节室内气流处理:
4
房间的自然通风
一、自然通风的组织 二、建筑朝向、间距与建筑群的布局
三、房屋的开口和通风措施
四、建筑平面布置与剖面处理基本原则
一、自然通风的组织
1. 自然通风:由于建筑物的开口(门、窗、过道等) 处存在着空气压力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
作用:利用室内外气流交换,可降低室温和排除湿
气,保证房间正常气候条件与新鲜洁净的空气;同时, 房间有一定空气流动,可加强人体的对流和蒸发散热,
(二)房屋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距与建筑群布局:
间距和投射角:要根据风向投射角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程度来选择合理的间距,同时也可结合建筑群体布局方
式的改变以达到缩小间距的目的;综合考虑风的投射与
房间风速、风流场和旋涡区的关系,选定投射角 右较恰当,据此,房间间距以 左
0 45 为宜。
1.3 1.5H
建筑群布局和自然通风的关系:一般的平面布局形式 主要有:行列式、错列式、斜列式、周边式等几种。如 图。
如图11-11。 计算公式:
v 2 0 Pk 2g
K :空气动力系数;
v :风速; 0 :室外空气容重。
3. 风向投射角:风向投射线与房屋墙面的法线交角。
如图11-12。 从室内通风来说,风向投射角愈小则对房间通风愈
有利,但屋后旋涡区较大,为保证后一排房屋的通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遮阳系数:指在照射时间内,透进有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 与透进无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② 遮阳对室内气温的影响。
③ 遮阳对房间采光的影响。 从天然采光的观点来看,遮阳设施会阻挡直射阳光,
防止眩光,有助于视觉的正常工作。但,遮阳设施有挡光 作用,从而会降低室内照度,在阴天更为不利。
④ 遮阳对房间通风的影响。
(二)遮阳的构造设计: ① 遮阳的板面组合与构造。
设计者应在满足遮挡直射阳光的前提下,选择对通 风采光、视野、构造和立面处理等更为有利的板面组合 形式。
② 遮阳板的安装位置。 遮阳板的安装位置对防热和通风的影响很大
作业:
1.造成室内过热的主要原因和防止室内过热的 途径有哪些?
2.试从隔热的观点分析:①多层实体结构; ②有封闭空气间层结构;③带有通风间层的 结构;它们的传热原理及隔热处理原则。
5-4 窗口遮阳
一、遮阳的目的 二、遮阳的形式及其效果 三、遮阳形式的选择与构造设计 四、遮阳尺寸的计算
一、遮பைடு நூலகம்的目的与要求
遮阳的目的:为了防止直射阳光,减少透入室内的太阳 辐射热量,防止夏季室内过热,以及避免产生眩光和保 护物品。
设计窗口遮阳的要求:主要防止夏季阳光的直接照射, 并尽量避免散射和辐射的影响;其次要有利于窗口的采 光、通风和防雨;同时要注意不阻挡从窗口向外眺望的 视野以及它与建筑造型处理的协调,并且力求构造简单, 经济耐久。
二、遮阳的形式及其效果
(一)遮阳的形式:
① 水平式遮阳:能有效遮挡高度角较大的、从窗口 上方投射下来的阳光,适用于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 回归线以南低纬地区的北向附近的窗口。
②垂直式遮阳:能有效遮挡高度角较小的、从窗侧斜 射的阳光,但对于高度角较大的、从窗口上方投射的 阳光,或接近日出、日没时平射窗口的阳光不起遮挡 作用;主要适用于东北、北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
5-3 房间的自然通风
一、自然通风的组织 二、建筑朝向、间距与建筑群的布局 三、房屋的开口和通风措施 四、建筑平面布置与剖面处理基本原则
一、自然通风的组织
1. 自然通风:由于建筑物的开口(门、窗、过道等) 处存在着空气压力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
作用:利用室内外气流交换,可降低室温和排除湿 气,保证房间正常气候条件与新鲜洁净的空气;同时, 房间有一定空气流动,可加强人体的对流和蒸发散热, 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建筑设计中合理的组织自然通风应注意哪些 问题?
4.窗口遮阳设计中应满足哪些要求?
主要有:行列式、错列式、斜列式、周边式等几种。如
图。
建筑高度对自然通风也有很大的影响,不仅高层建 筑对室内通风有利,高低建筑物交错地排列也有利于自 然通风。
三、房屋的开口和通风措施: (一)房间开口的位置和面积: 开口位置与气流路线的关系:
开口高低与气流路线的关系:
入口位置相同而出口位置不同时,室内气流速度 变化。如图11-16。
二、建筑朝向、间距与建筑群的布局
(一) 建筑朝向的选择 (二)房屋的间距与建筑群布局 (三) 房间的开口和通风措施
(一)建筑朝向的选择: 原则:首先争取房间自然通风,同时综合考虑防止太阳 辐射以及防止夏季暴雨的袭击等。
应使房屋纵轴尽量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例图所示 广州地区各朝向太阳辐射,风向及出现高温和暴雨袭击 方向的范围。
计算公式:
P k v2 0
2g K :空气动力系数;
v :风速; 0 :室外空气容重。
3. 风向投射角:风向投射线与房屋墙面的法线交角。 如图11-12。
从室内通风来说,风向投射角愈小则对房间通风愈 有利,但屋后旋涡区较大,为保证后一排房屋的通风, 两排房屋间距一般要求达到前幢建筑物高度的4-5倍, 这样用地太多。
遮阳设施对房间的通风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室内风 速有所降低。约为22-470/0。
三、遮阳形式的选择与构造设计
(一)遮阳形式的选择:
遮阳形式的选择,应从地区气候特点和窗口朝向来考虑。 冬冷夏热和冬季较长的地区,宜采用竹帘、软百页、布 蓬等临时性轻便遮阳;冬冷夏热和冬、夏时间长短相近 的地区,宜采用可拆除的活动式遮阳;冬暖夏热的地区, 一般采用固定的遮阳设施,尤以活动式较为优越。 另外,需要遮阳的地区,一般都可以利用绿化和结合建 筑构件的处理来解决遮阳问题。
调节室内气流处理:
开口面积对气流影响:如图11-18。
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进、出口面积相同,室内 平均风速随进、出风口的宽度增加而有显著增加,但当 窗面积足够大时,例如已达室内宽度三分之一时,如再 增加窗宽好处就不明显了;
当窗高超过1.1m之后,对人们活动区范围内的空气 流通所起的作用就较小,室内气流场与进、出风口面积 关系极大。当窗面积与地板面积之比较大时,则室内气 流愈均匀,但当比值超过250/0后,空气流动基本上不受 进、出风口面积影响。
(二)房屋的间距与建筑群布局:
间距和投射角:要根据风向投射角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程度来选择合理的间距,同时也可结合建筑群体布局方
式的改变以达到缩小间距的目的;综合考虑风的投射与
房间风速、风流场和旋涡区的关系,选定投射角 左
右较恰当,据此,房间间距以
为宜。 450
1.3 1.5H
建筑群布局和自然通风的关系:一般的平面布局形式
④百叶窗、上悬窗及可部分开启的卷帘等不同 窗户形式对室内气流模式的影响如图示。
⑤ 遮阳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气流。如图。
(三)利用绿化改变气流状况:
建筑物周围的绿化,不仅对降低周围空气温度 和太阳辐射的影响有显著作用,当安排合理时,也 能改变房屋通风状况。
四、建筑平面布置与剖面处理基本原则 1.建筑布局采用交错排列或前低后高,或前后逐层加高 的布置; 2.正确选择平面的组合形式,主要使用房间应布置在夏 季迎风面,背风向则布置辅助房。并以建筑构造措施 改善通风效果; 3.利用天井、楼梯间等增加建筑内部的开口面积,并利 用这些开口引导气流,组织自然通风; 4.开口位置的布置应使室内流场分布均匀; 5.改进门窗及其它构造,使其有利于导风、排风和调节 风量、风速等。
2. 造成空气压力差的原因:热压和风压
热压:取决于室内外空气温差所致的空气容重差和进 出气口的高度差。如图11-10。
计算公式:
P h( 0 i )
h :进、排风口中心线间的垂
直距离;
0, i:室内、外空气容重。
风压:风作用在建筑物上而产生的风压差。 如图11-11。
③综合式遮阳:能有效遮挡高度角中等的、从窗前斜 射下来的阳光,遮阳效果比较均匀;主要适用于东南 或西南向附近的窗口。
④挡板式遮阳:能有效遮挡高度角较小、正射窗口的 阳光;主要适用于东、西向附近的窗口。
(二)遮阳的效果: ① 遮阳对太阳辐射热量的阻挡。
遮阳设施遮挡太阳辐射热量的效果还与遮阳设施的构造 处理、安装位置、材料与颜色等因素有关。
当扩大面积有一定限度时,可在进气口采用调节百 叶窗,以调节开口比,使室内增加流速或气流分布均匀。
(二)门窗装置和通风构造措施:
门窗装置方法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很大:窗 扇的开启有挡风或导风作用,如图11-14中(c)进 气口设置挡板后气流示意图。
挑檐的作用:如图11-19。
③一般房屋建筑中窗扇常向外开启900,这种开 启方法,当风向入射角较大时,使风受到很大阻挡。 如图11-20。若增大开启角度,则可改善室内通风效 果。
若有一定风向投射角,对室内风的流场范围和风 速都有影响,如表11-3。
4. 穿堂风的设计要求:一是气流路线应流经人的活动 范围,二是必须有必要的风速,最好达到0.3m/s以上。 对有大量余热和有害物质的生产车间,组织自然通风除 保证必要通风量,还应保证气流的稳定性和气流线路的 短捷。 5. 组织自然通风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正确选择建筑的 朝向和间距、合理的布置建筑群,选择合理的建筑平、 刨面形式,合理的确定开口面积及位置、门窗装置的方 法及通风的构造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