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全预混燃烧

合集下载

预混燃烧名词解释

预混燃烧名词解释

预混燃烧名词解释
预混燃烧是一种燃烧方式,指的是燃料和助燃剂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就完成混合。

在这种燃烧方式中,燃料和助燃剂在进入燃烧室前混合,混合比可控,燃烧充分,因此可以降低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降低燃烧噪声,提高热效率。

工业生产中的预混燃烧主要有两种形式:预混-预混燃烧和预混-扩散燃烧。


混-预混燃烧是将燃料和助燃剂在进入燃烧室前预混,然后在燃烧室内进行燃烧。

预混-扩散燃烧则是将燃料和部分助燃剂在进入燃烧室前预混,然后在燃烧室内与
剩余的助燃剂进行混合燃烧。

预混燃烧的优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能有效降低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二是由于燃烧充分,可以提高热效率;三是由于混合比可控,可以降低燃烧噪声。

预混燃烧的缺点是需要一个合适的预混器,来保证燃料和助燃剂的混合比例和混合
质量,否则将影响燃烧效果。

因此,预混燃烧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适合的混合方式和混合器。

燃烧设备上,预混燃烧的应用广泛,可用于火力发电、工业热炉、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等许多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预混燃烧不仅能提供高效率的燃烧,而且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燃烧方式。

总的来说,预混燃烧是一种将燃料和助燃剂在进入燃烧室前预先混合的高效燃烧方式,能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降低噪音 pollution。

其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全预混干式低氮燃烧系统技术特点分析及常见故障探究

全预混干式低氮燃烧系统技术特点分析及常见故障探究

全预混干式低氮燃烧系统技术特点分析及常见故障探究摘要:目前国内已投产的GE公司9FB级燃气轮机发电厂中,普遍采用最新型全预混干式低氮DLN2.6+燃烧系统。

该燃烧系统去掉D5 扩散通道,扩大了燃气轮机预混燃烧工作区间,可减轻启动时的黄色排放污染,有效降低了启动时NOx排放量。

关键词:全预混干型低氮燃烧系统;DLN2.6+;燃烧系统故障前言燃气轮机燃烧室是一种用高温合金材料制作的燃烧设备。

在整台燃气轮机中,燃烧室位于压气机与燃气透平之间,肩负着以下三项最基本的功能:(1)使燃料与由压气机送来的一部分压缩空气,在其中进行有效地燃烧。

(2)使由压气机送来的另一部分压缩空气与燃烧后形成的燃烧产物均匀地掺混,将其温度降低到燃气透平进口的初温水平,以便送到燃气透平中做功。

(3)控制NOx的生成,使透平的排气符合环保标准的要求。

因此,燃烧室必须保证提供工质所需要的高温,同时可以在近乎等压的条件下,把燃料中的化学能有效地释放出来,使之转化成为高温燃气的热能,为其在燃气透平中的膨胀做功准备条件。

由此可见,燃烧室是燃气轮机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

美国GE公司的重型燃气轮机均采用分管形结构,干式低氨(Dry Low NOx,简称DLN)燃烧系统。

一、全预混干式低氮燃烧系统技术特点分析早期DLN2.0+燃烧系统在运行实践中,由于PM1喷嘴配置不当,在临近该喷嘴的火焰简处出现鼓包,影响火焰筒寿命,这在尖峰负荷或半基本负荷的机组中尤为明显。

另外,启动时有黄色NOx,排放污染,并维持时间较长。

GE公司在DLN2.6的基础上,结合FB级机组的先进冷却技术,设计了DLN2.6+燃烧系统,并于2005年在9FA+e现场成功完成改进型燃烧系统的升级,同时于2007年正式用于9FA新机型中。

DLN2.6+燃烧系统见图一。

该系统主要对燃烧喷嘴的配置做了改进外,还采用了新型火焰筒、导流衬套、过渡段,同时燃料输送管路也做了相应的改动。

DLN2.6+燃燃料喷嘴将PM1燃料喷嘴移至中心位置,去掉D5扩散通道。

预混燃烧灶具燃烧技术升级方向

预混燃烧灶具燃烧技术升级方向
产制造企业也在挖 空心 思 ,加大对燃 气燃烧器的研制 ,不断的改进和提升燃烧性
能。 鼓风燃烧技术便是在此背 景下诞生 的, 笔者就重点对 鼓风燃烧进行分析 , 从整 个鼓风 燃烧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分析出灶具燃烧技术升级 的大势所趋 。
灶具燃烧技术 升级方 向
■ 孟德奇
要 有 多孔 陶 瓷 板 ,双 层 金 属 纤 维 ,催 化棉 等 。他 们 原 理 一 般 器 头部 可 燃混 气 从 头部 火 孔 流 出被 点 燃 生 成 本 生 火 焰 。 都 为 通 过 加 大腔 体 小 负荷 来 等 同 实现 全 预 混 并 通 过 上 述 结构 装置 来 实现 稳 定 燃 烧 。
在欧洲等 发达 国家 .近年来运 用全预混燃烧技开发的燃 气 为 此 需 要 足 够 的 二次 空气 进 口 面积 。
气热水 /采暖两 用炉 , 在短短数年 时间内已迅速达到 4 % 的 O
完全预混式燃烧 :预先 混入燃烧所需要的全部空气再进
销售份额 国内的燃气具行业 全预 混燃烧技还处于初级基础 行燃烧的一种燃烧 方式 。此种燃烧方法的特点是火焰短 ,附 研发阶段 , 已有个别企业研发 出可 实际运用 的产品 , 华帝、 着 于 燃 烧 表 面 ,看 不 到火 焰 ,故 称 无 焰 式 燃 烧 方 法 ,或 称 其 如 万和 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 具有高效节能 、 低 为完全预 混式 燃烧 方法 。这种燃烧方法的稳定性较差 .稳 定 N O 排放 的全预混燃烧技的运用将是 国内燃气具行业新 的经济 燃烧的范 围较 小 必须采 用防止离焰与回火的稳焰措施。目
增长点。 矿
墨■ 2 1 .8● 理代囊皤 0 00
红 主 ( 责编 朱禹 前 家用燃气灶 当中, 外线 燃烧在全预混方式 中比较常见 韬)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杨波120121605摘要以全预混空气燃烧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为三个,天然气是一种公认的清洁、高效、优质能源,在化工、电力、城市燃气等工业和民用领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西气东输全面实施,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然而天然气燃烧热之高,污染排放物少,但是在正常的燃烧条件下仍排放大量的NO X、CO以及SO2.研究表明,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燃烧率,而且可以有望从根本上改善天然气燃烧的污染物排放问题。

关键词全预混空气大气式燃烧0引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体,应从多方面着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全面完成各项节能减排任务,促进能源与环保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必须采用清洁能源。

1燃气燃烧方法发展趋势人们是从扩散燃烧现象发现气体燃料(天然气)的。

开始人们还以为是神火而顶礼膜拜,形成所谓“拜火教”。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早在公元前250 年我们的祖先在四川就知道用天然气的扩散燃烧方法煮盐。

后来过了2000多年,被称为“燃气工业之父”的苏格兰工程师默克多才用焦炉气的扩散火焰来照明。

当时在1813年新年除夕之夜,在英国的惠斯顿大桥上两排燃气灯一起照明,结束了靠蜡烛、油灯照明的日子。

这也是当时科技界辉煌的成就。

燃气灯照明的好景并不常,当爱笛生发明了电白炽灯后,燃气灯几经全力与电竞争照明市场。

结果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竞争不过电白炽灯。

在市场经济规律的驱使下,燃气灯不得不让出绝大部分的照明市场。

后来还是大气式燃烧的本生火焰为燃气指出了向热能方向发展的道路。

由于大气式燃烧方法使燃气燃烧比较完全,易点火,污染少,使用简单,来源充足,价格便宜,运送方便,结果逐步代替了煤,成为城市三大能源之一。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预混燃烧器是指在燃烧前,燃料和空气经过预混合后再一起进入
燃烧室进行燃烧。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混合方式:预混燃烧器的混合方式通常有强制混合和自
然混合两种。

强制混合是通过多种方式(如喷雾嘴、旋流器等)将燃
料和空气强制混合后再进入燃烧室;自然混合则是利用燃烧室内的湍
流和涡流作用,使燃料和空气自然混合。

2. 确定燃烧室结构:预混燃烧器的燃烧室结构通常由进气口、
混合室、燃烧室和排气口等部分组成。

其中混合室是燃料和空气混合
的关键部分,其结构应尽可能地使燃料和空气均匀混合,以提高燃烧
效率。

3. 确定燃烧条件:预混燃烧器的燃烧条件包括燃料和空气的混
合比、燃料喷射速率和燃烧室的温度等。

这些条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
要求进行确定,以确保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4. 优化燃烧过程:预混燃烧器的燃烧过程涉及燃料喷射、燃烧
和排放等方面。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和延长设备寿命,需要
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包括燃料选择、喷射方式、氧化剂选择等方面。

总之,预混燃烧器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合理的混合方式、优化的燃
烧条件和精细的燃烧过程,实现高效、稳定的燃烧过程,以满足不同
应用领域的需求。

全预混燃烧技术在热水器中的节能应用

全预混燃烧技术在热水器中的节能应用
热水器中能够达到理想的节能状态。
】 1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 M:
2 . 全预混燃烧技术在热水器 中的节能效 果
热水器使用 时 . 当燃气进入完全 燃烧 状态时 . 需要 的空气量可分 为两个阶段 。 第~是燃气燃烧前期 , 空气与燃气 混合 , 第二是燃烧点燃 后. 再加入空气量 . 两个阶段 的空气总量 , 是热水器燃料燃烧时的总空 气质量【 】 】 热水器中 . 传统燃烧方法的空气系数 o 【 取值较大 。 高达 1 . 4 ~ 2 . 0 , 燃烧后 , 空气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 降低 了燃烧 的效率 。 为了解决此 项效率问题 .热水器 中采取 了全预混燃烧技术 . 促使 0 【 取值为 1 . 0 5 ~ 1 . 1 . 抑制空气热量散失 。结合全预混燃烧技术在热水器 中的应 用 . 分 析此项技术的节能效果。 2 . 1 热水器中全 预混燃烧技术的节能原理 热水器 中燃烧温度 T与 O t 存在一定 的联 系.假定 : 1 . T处于最 大状态 , 如果 a下降 , 取值< 1 , T也会 随之降低 , 相反 a > l , T 升高 , 而全 预混燃烧技术中的 , 取值为 1 . 0 5 ~ 1 . 1 时, 燃烧 的效率最高 。 理想状态 下的T ≥1 8 0 0 ℃. 增强换热的能力[ 2 1 。例如 : 热水器工作 时. 燃料气体与 空气混合 , 完成混合后进入燃烧状态 , 降低燃料燃烧时的热量损失 , 最 大化 的利用燃烧 时的热能 . 烟气 的高温会 促进热水器换热 . 全预混燃 烧技术下 的热水 器 . 达到高效 率加 热的状态 . 有利 于降低 燃料的使用 量. 与普通燃烧换热方式相 比. 有明显的节约效果 。 2 . 2 热水器中全预混燃烧技术的节能效果 以某 1 6 L热水器为例 . 对 比全预混燃烧技术和普通燃烧技术的应 用, 分析前者的节能效果 。重点在耗气量 、 总烟气量 、 污染物排放量三 个方面进行计算 。 得出全预混燃烧技术在热水器中的节能应用 。 2 . 2 . 1 耗气量计算 1 6 L热水 器燃烧时热负荷 Q x 计算公式( 1 ) 为:

全预混锅炉原理

全预混锅炉原理

全预混锅炉原理
1.预混燃烧:
在全预混锅炉中,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气体)与空气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就被预先精确地按照化学当量比混合。

这意味着在燃烧前,天然气与所需量的空气就已经完全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预混气,确保了空气与燃料的比率正好满足燃烧反应的最佳需求。

2.精确配比:
为了实现预混,全预混锅炉通常配备有先进的空气燃气比例调节装置,如文丘里管、精密燃气电磁阀和变频风机等,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实际负荷需求精确调整进入燃烧室的燃气和空气比例,确保燃烧效率最高,同时减少NOx等有害物质的生成。

3.燃烧过程:
预混气通过燃烧头进入燃烧室后,在点火装置的作用下点燃,由于空气与燃气预先混合均匀,燃烧反应非常充分且迅速,减少了燃烧不完全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燃烧温度,有助于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

4.热效率提升:
通过这种方式燃烧,全预混锅炉可以大大提高热效率,因为它能更充分地利用燃气的化学能,并通过冷凝技术回收烟气中大量的潜热(即水蒸气冷凝释放的热量),进一步提升热效率至超过100%,通常称为冷凝式全预混锅炉。

5.污染物减排:
由于燃烧温度较低且空气与燃气比例控制得当,全预混燃烧技术有助于大幅降低氮氧化物(NOx)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现代环保法规的要求。

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

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

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一、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低氮燃烧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燃烧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炉窑和锅炉中。

本文将对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工作原理、优势、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和展望等方面。

二、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工作原理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核心在于将燃料与空气进行充分预混,使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达到最佳的空气燃料混合比,从而实现低氮排放。

在预混过程中,燃料与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气体。

这种均匀的混合气体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从而达到低氮排放的目标。

三、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优势1.低氮排放: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通过精确控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实现低氮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2.高效节能: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能够实现燃料的高效燃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企业节约成本。

3.减少烟尘排放:由于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能够实现燃料充分燃烧,因此烟尘排放量大幅减少,改善了环境质量。

4.易于控制: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应用场景1.工业炉窑: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适用于各种工业炉窑,如熔炼炉、加热炉、热处理炉等,能够满足不同工艺要求的低氮排放。

2.锅炉: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在锅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电站锅炉、工业锅炉、余热锅炉等,能够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3.其他领域: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还可应用于燃气轮机、内燃机等领域,以及石油化工、冶金、陶瓷等行业的加热炉和工业炉中。

五、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智能化控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控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现对燃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自动优化控制,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