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主题优质教案《在农场里》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在农场里》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在农场里》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在农场里》教学目标:1. 认识农场里的动物和环境,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学习歌曲《在农场里》,培养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通过合作演唱歌曲。
4. 培养审美情感,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学准备:1. CD或者音乐设备2. 有关农场和农场动物的图片或道具3. 贴纸和彩色纸4. 音乐反思表格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农场动物的声音,让孩子们猜测是什么动物。
引导孩子们讨论动物生活在哪里,开展关于农场的讨论。
2. 歌曲学唱:播放歌曲《在农场里》,引导孩子们对歌曲的整体感知。
先跟着音乐一起听,然后逐句教唱歌词,反复学唱。
3. 身体表达: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引导孩子们模仿动物的动作和表情。
4. 分组合作: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农场动物。
给每个小组一张农场动物的图片和一些装饰物。
让孩子们和小组成员一起设计自己的农场动物形象,并用身体表达出来。
5. 合作演唱:让小组轮流单独上台表演自己的农场动物形象和动作,其他孩子们合唱歌曲,配合小组的表演。
鼓励孩子们用声音和动作表达农场动物的特点和情感。
6. 欣赏反思:再次播放歌曲,让孩子们对刚才的表演和合作进行反思。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7. 整理:和孩子们一起整理教室,收拾道具。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农场动物和农场环境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合唱和表演中,表达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喜爱。
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逐句对照歌词唱,基本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通过分组合作和合作演唱,孩子们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学会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和对学习的投入。
我在教学中起到了引导和激发孩子们兴趣的作用,并积极鼓励他们的表演和合作。
教学效果良好,孩子们通过音乐和表演,更深入地认识了农场动物和农场的环境。
在农场里教案14篇

在农场里教案14篇在农场里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理解上下的概念;2、引导幼儿学会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说出上下位置,提高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活动准备:1、情境主题挂图“农场里”1幅;2、磁性教具:每种小动物2-3个;3、自制教具:二层楼房的图片一张;上下位置的图表一个;对勾1个;幼儿操作用纸(每人一张);4、学具:小绿人(事先放在幼儿坐的椅子下面);贴画: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情境挂图,初步理解上下的概念。
1、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开了个农场,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到农场里去参观它们的农场。
2、教师提问:“你看见农场里有什么?”、“农场里有一棵苹果树,树上有几个苹果?树下有几个苹果?”请幼儿点数苹果的数量。
3、教师提问:“树上的鸟窝有几只小鸟?是谁站在树下呢?”4、农场里还有一个池塘,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小青蛙?它们都蹲在哪?二、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上下概念。
(一)小动物搬新家1、教师出示二层楼房和小动物卡,并以情境导入:小动物们还在森林里盖了一座新楼房,现在它们要搬家了。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楼房,哪里是楼上,哪里是楼下,给幼儿提出要求:如宝宝兔住在楼上,嘟嘟牛住在楼下,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小动物卡贴在相应的位置。
3、教师请幼儿说说想让小动物住在哪里,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放小动物,引导幼儿正确运用“上、下”的方位词。
4、教师出示表示上下的图表和对勾,要求幼儿按对勾的位置和数量来摆放小动物,如:2只胖胖猪住在楼下;3只宝宝兔住在楼上,帮助幼儿对上下方位图表的理解。
(二)和小绿人做游戏1、请幼儿在椅子下面找到小绿人,并问幼儿:你是从哪里找到小绿人的?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和小绿人做游戏:小小绿人真可爱,我来和你做游戏,跳跳跳,跳到桌子上(下)。
跳跳跳,跳到椅子上(下)。
3、启发幼儿将小绿人放在自己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如:头、肩膀、大腿等部位,继续巩固上下方位的辨认。
三、幼儿操作活动1、以小绿人给小朋友送礼物的形式,出示幼儿操作用纸,引导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放在桌子的上面;什么东西放在桌子的下面。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在农场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在农场里》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歌曲,理解基本的歌曲节奏和韵律。
2.能够辨认歌曲中出现的动物及其叫声。
3.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韵律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1.CD或MP3播放器。
2.《在农场里》歌曲原版CD或者网络下载。
3.单独准备4个颜色不同的棒球帽。
4.一副红、黄、蓝、绿4个颜色的画板。
5.一个简单的舞台或者活动区域。
教学过程热身1.教师可以示范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例如抬手、跳跃、旋转等,鼓励孩子们跟随着一起做。
2.唱一首简单的歌曲热身,例如《小星星》或者《我爱北京天安门》。
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在农场里》,让孩子们听一遍。
2.询问孩子们:歌曲中有哪些动物出现了?可以模仿它们的叫声吗?3.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示范,例如模仿鸭子的呱呱声,马的嘶鸣等。
4.再次播放歌曲,鼓励孩子们跟着唱和模仿动物叫声。
反转1.给每个孩子发一个棒球帽,每个帽子颜色不同。
2.红色帽子的孩子们代表鸡,黄色帽子的孩子们代表鸭子,蓝色帽子的孩子们代表牛,绿色帽子的孩子们代表马。
3.孩子们根据颜色站在相应的颜色画板前。
4.播放歌曲,当歌曲中出现相应动物时,孩子们举起帽子并模仿这个动物的叫声。
歌曲演唱1.理解了歌曲的节奏和韵律,孩子们可以尝试和教师一起演唱歌曲。
2.教师可以先教唱简单的前几句,让孩子们重复跟随。
3.教师可以利用手势,例如双手拍打身前的虚拟鼓点,或是让孩子们做往返的手势来模拟歌曲的跳动节奏。
4.在熟悉了歌曲的韵律和节奏之后,孩子们可以开始跟随着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反思1.教学过程中能否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有没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3.歌曲中反映了一些什么样的生活情境或者人文内涵,是否让孩子们了解到了这些内容?如果需要可以给孩子们引导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孩子们对歌曲《在农场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学到了一些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韵律,以及动物及其叫声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在农场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在农场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生活》第四章《可爱的动物》第三节《在农场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农场里常见的动物,如牛、羊、鸡、鸭等,以及这些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叫声。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农场里常见的动物,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叫声。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激发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农场里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难点: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动物玩具、卡片、故事书、录音机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挂图、动物玩具等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农场里的动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故事书、卡片等教具,向幼儿介绍农场里常见的动物,如牛、羊、鸡、鸭等。
(2)讲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叫声,引导幼儿观察、模仿。
3. 实践(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动物模仿秀”,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2)开展“帮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将动物玩具送回对应的“家”。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2)开展“动物卡片连连看”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动物的关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在农场里》2. 板书内容:(1)农场里的动物:牛、羊、鸡、鸭等。
(2)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叫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农场动物。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农场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在农场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在农场里》含反思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农场里的动物,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意识。
2.培养幼儿听歌、跟唱、表演等音乐基本能力。
3.通过音乐课的教学,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发展。
教学准备1.准备容易理解、节奏明快、有动作的音乐《在农场里》;2.准备农场相关道具,如卡通动物图片、干草、纸板车辆、喇叭、扳手等。
教学过程1. 自由活动1.老师放弗洛伊德的《农家小熊过大年》音乐,让幼儿自由活动,舞动身体,激活身体和情感。
2.老师引导幼儿学习动物叫声,如“狗说汪汪汪”、“猫说喵喵喵”,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2. 引入主题1.老师用卡通动物图片向幼儿介绍农场里的动物,如马、牛、羊、猪等,让幼儿认识更多的动物,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老师问幼儿:“你们去过农场吗?在农场里有哪些动物?”让幼儿自由发表言论,扩大他们的农场相关知识。
3. 音乐鉴赏1.老师播放音乐《在农场里》,引导幼儿认真听歌词、感受节奏和跟唱节奏。
“在农场里,什么都会发现,大树只是小朋友的玩具……”2.老师把歌曲的歌词分段,给予幼儿学习和创作空间,如“我是小鸭,叽叽喳喳唱歌”,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出歌词的句子。
4. 手偶剧1.老师准备纸板车辆等道具,邀请幼儿扮演农场里的小动物,进行手偶剧表演。
2.老师让幼儿自由发挥,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自由发挥小动物次序和剧情。
5. 评价反思1.老师总结全课的重点内容和做好的工作,让幼儿在反思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2.老师鼓励幼儿对自己的表现和收获进行回顾发言,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反思该节课注重了学生的听、说、唱、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活动范围自由,感官刺激活动多,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而且这堂课教师的角色明确,既是组织者、推进者、指导者,又是随时调整课堂的主持者,课堂组织紧凑、氛围热烈。
但是在过程中发现,教师有时候会过于关注幼儿群体和课程引导的完成度,并未及时响应学生的求知欲,有待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在农场里》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在农场里》教案概述:本节课旨在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和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歌曲《在农场里》,让幼儿了解农场里的动物和自然界的和谐,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歌曲《在农场里》,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培养幼儿的听力和模仿能力。
3.培养幼儿对农场动物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歌曲学唱:《在农场里》2.音乐活动:模仿农场动物声音,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氛围。
2.教师出示农场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第二环节:歌曲学唱1.教师播放《在农场里》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巩固所学。
第三环节:音乐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农场动物的声音,如牛、羊、猪、鸡等。
2.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种动物,进行模仿比赛。
3.教师评选出最佳模仿奖,给予鼓励。
第四环节: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让幼儿自由发挥,加入动作和表情。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在农场里》,讨论农场里的动物和自然界的和谐。
2.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生活的热爱,鼓励幼儿关爱大自然。
四、教学反思2.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2.歌曲掌握程度:评价幼儿对歌曲《在农场里》的掌握程度,包括发音、节奏和表演。
3.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对农场动物的喜爱程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六、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引导幼儿关爱大自然。
3.教师在课后,可布置相关作业,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学习和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在农场里》中班活动教案3篇

《在农场里》中班活动教案3篇《在农场里》中班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知道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及习性,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形成对家畜,家禽的概念。
2、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若干,动物卡片拼图,纸,笔,浆糊,积木,小花,小草,酸奶瓶,医院,乐器,纸盒房子,高橙瓶做公鸡,矿泉水瓶做兔子,方便碗做小猪等。
活动过程:1、(音乐《在农场里》)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瞧,什么地方到了?“旺旺农场”。
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用我们的双手建设旺旺农场,你们愿不愿意啊?在今天的游戏中,王老师有三个要求:看一看谁最会动脑筋,比一比谁的小手最灵巧,第三就是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把我们农场建设的兴旺发达。
2、幼儿按意愿进入各区美工区:用矿泉水瓶剪成兔子,再贴上眼睛,嘴巴,鼻子。
用绳子系马尾巴,再用大夹子夹住马身体。
做马腿用大学碧瓶剪成大公鸡,幼儿给公鸡做鸡冠,嘴巴,装饰鸡尾用绿色纸折跳蛙,剪贴荷花。
用腊光纸卷堞小猫。
方便碗制作小猪。
美工区制作的.动作可送入家禽,家畜的家(建筑区)跳蛙、荷花可放入池塘结构区:搭建家畜、家禽的家,并装饰,布置一些植物搭建小池塘,里面放入小鱼、青蛙,可玩钓鱼的游戏。
益智区1家禽家畜分类,分好后送入结构区2动物拼图音乐区:歌表演《在农场里》、舞蹈《数鸭子》、打击乐《小蝌蚪》、独唱《走路》、律动《大公鸡》,节目排好后大各区慰问演出。
角**:动物门诊,专门给小动物看病,小摄像师,给到参观农场的人照相。
3评价,带幼儿参照搭建好的农场和幼儿一起在农场里照相,表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评出最爱动脑筋的孩子,双手最灵巧的幼儿,做事认真仔细的孩子。
4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整理玩具,结束。
《在农场里》中班活动教案3篇扩展阅读《在农场里》中班活动教案3篇(扩展1)——中班音乐活动《在农场里》教案3篇中班音乐活动《在农场里》教案1活动目标:1、借助图谱,学习运用分角色、接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在农场里》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在农场里》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在农场里》「篇一」《在农场里》中班音乐优秀教案【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学习领唱和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尝试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提高创造想象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农场背景图,小动物图片,音乐,歌词图片,太阳、月亮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练声。
1、师:“小朋友,今天我要邀请小朋友去参观一个非常漂亮、好玩的地方――农场,想去吗?我们乘着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进入场地)“农场到了!瞧!农场里有什么呀?”幼儿讲述。
2、练声:“哇!农场里的东西真多呀、真有趣,有房子、大树、有栅栏,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呢!那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带领幼儿唱《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学习新歌。
1、“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轻轻地找个地方坐下来吧!”“除了这些小动物,看还有谁来了?我们快跟它打声招呼吧!小猪是怎么叫的?”引导幼儿学习小猪的叫声。
2、“小猪看到小朋友们可开心了!听,它唱起了歌――”老师范唱歌曲。
3、“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幼儿讲述后出示汉字:在农场里。
4、“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5、“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我们一边看图一边来说一说,好吗?”带领幼儿念歌词。
6、“我们也来唱一唱吧!”幼儿演唱歌曲。
7、“在农场里这首歌曲听去怎么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播放歌曲。
请幼儿讲述。
“这首歌很欢快,活泼,在唱的时候也要用快乐的声音来唱。
”8、“唱的时候嘴巴要张得圆圆的,这样我们的声音才好听,我们再来唱一唱吧!”再次演唱。
三、学习用领唱和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1、“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呀,太阳和白云也跑来了,她们也想唱歌,在这里代表什么意思呢?”请幼儿讲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主题优质教案《在农场
里》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1、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知道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及习性,了解它
们的生长过程,形成对家畜,家禽的概念。
2、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若干,动物卡片拼图,纸,笔,浆糊,积木,小花,小草,酸奶瓶,医院,乐器,纸盒房子,高橙瓶做公鸡,矿泉
水瓶做兔子,方便碗做小猪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在农场里》)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瞧,什么地方到了?“旺旺农场”。
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用我们的双手建设旺旺农场,你们愿不愿意啊?在今天的游戏中,王老师有三个要求:看一看谁
最会动脑筋,比一比谁的小手最灵巧,第三就是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把我们农场建设的兴旺发达。
2、幼儿按意愿进入各区美工区:用矿泉水瓶剪成兔子,再贴上眼睛,嘴巴,鼻子。
用绳子系马尾巴,再用大夹子夹住马身体。
做马腿用
大学碧瓶剪成大公鸡,幼儿给公鸡做鸡冠,嘴巴,装饰鸡尾用绿色纸折
跳蛙,剪贴荷花。
用腊光纸卷堞小猫。
方便碗制作小猪。
美工区制作
的动作可送入家禽,家畜的家(建筑区)跳蛙、荷花可放入池塘结构区:搭建家畜、家禽的家,并装饰,布置一些植物搭建小池塘,里面放入小鱼、青蛙,可玩钓鱼的游戏。
益智区1家禽家畜分类,分好后送入结构
区2动物拼图音乐区:歌表演《在农场里》、舞蹈《数鸭子》、打击乐《小蝌蚪》、独唱《走路》、律动《大公鸡》,节目排好后大各区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