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首件制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首件目的 (2)三、施工准备 (2)四、施工工序及方法 (6)1、施工工序 (6)2、施工放样 (5)3、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6)4、混合料的摊铺 (8)5、碾压 (9)6、施工接缝处理 (11)7、养生 (11)8、检测及试验参数统计 (6)六、质量保证措施 (12)七、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5)八、环境保护措施 (15)附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15)水稳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黄山市歙县界牌岭至黟县渔亭公路改建工程2标(齐云山-界首段)分为两段,第一段起点桩号K51+800,终点桩号K54+200;第二段起点桩号K54+750,终点桩号K56+290;标段全长3.935公里。
该项目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计算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小时,道路路面采用23米(双向4车道)断面形式。
本标段路面工程设计结构为:20cm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6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cm厚AC-20C沥青混凝土层+5cm厚AC-13C SBS改性沥青混泥土面层。
其中,第二次施工的为36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第一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起终点桩号为:K51+800—K54+200,K54+750—K56+290。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制长度一般为200m—300m,我标段水稳底基层首件计划安排在K52+000—K52+200段右幅,首件长度为200m。
二、首件目的为确保水稳基层的质量,严格执行“示范—首件—总结—推广”的程序。
项目分部工程实施前,通过样板工程实施示范引导:1.通过试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的拌合方式、拌合时间以及拌和产量等性能参数;2.检验用于施工的各集料配比、水泥剂量及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3.验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及其合理性、可行性;4.确定压实工艺的主要参数:最佳的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压实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5.确定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质量评价的指标、标准。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岷东新区岷黑迅速通道(岷东新区至黑龙滩)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新华集镇段为都市主干路, 设计速度为60Km/h, 道路全长4094.049m, 起于规划八号路平交口, 并与岷东新区段衔接, 止于华青路平交口, 并与光相镇市政道路A段相接。
道路主行车设计宽度22m, 双向6车道, 水泥稳定层共36cm厚(18cm厚3.5%水泥稳定碎石和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确定在新华集镇段K1+400~K1+800右幅进行试验段施工, 摊铺长度为400m, 面积为4400m2, 确定于2023年5月22日至2023年6月5日。
二、编制根据1.《岷东新区岷黑迅速通道(岷东新区至黑龙滩)项目-新华集镇段》施工图;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献编制深度规定》(2023年版);3.《都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23);4.《都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23);5.《都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23);6.《都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23)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23);8、《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2023);三、试验段铺筑目旳为了探索岷黑迅速通道路面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机具旳适应性及施工工艺, 也为后来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及其有关数据, 通过铺筑试验段重要处理如下几种问题:1.检查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比、水泥用量、密度、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标高、横坡度等各实测项目与否能满足规范规定。
2.确定混合料旳松铺系数。
3、确定原则施工方案。
重要包括如下几点:(1)合适旳拌和机械、拌和措施;(2)混合料摊铺措施和合用机械;(3)混合料含水量旳控制措施;(4)确定摊铺速度;(5)整平和整形旳合适机具和措施;(6)压实机械旳选择和组合, 获取构造层旳某些施工经验数据, 如压实旳次序、速度和遍数, 以控制后来施工;(7)验证混合料旳稳定性与否到达了规定原则, 检查施工机械、设备与否满足备料、拌和、运送、摊铺及压实旳质量规定和工作效率, 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旳合理性与适应性。
水稳试验段施工方案

水稳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前言水稳试验段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路面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稳试验段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施工后的验收和收尾工作。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路面检测与评估:在确定水稳试验段的具体位置后,需要进行路面的检测与评估,了解路面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排除障碍物:在施工区域内清除可能影响施工的障碍物,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准备施工材料:准备好水稳试验段所需的各类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碎石等。
4.确定施工人员:安排好具有相关施工经验的人员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1.基层处理:在路面上进行基层处理,包括清理,刨平等工作,确保路面平整。
2.配制水稳试验段材料:按照设计要求,配制好水泥、砂子、碎石等材料。
3.浇筑混凝土:将配制好的混凝土均匀地浇筑到路面上,然后用振捣机进行振实。
4.养护: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养护,确保其正常凝固。
5.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严格控制水泥、砂子、碎石等材料的配比,确保混凝土质量。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四、施工后的验收和收尾工作1.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水稳试验段的验收工作,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和平整度。
2.收尾工作:清理施工现场,收回施工材料和设备,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
五、总结水稳试验段施工是路面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施工、质量可靠。
希望本文对水稳试验段施工有所帮助。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水稳层试验段是用于测试水稳层道路工程的施工和质量等技术要求的道路段落。
在这个试验段上,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施工,可以对不同种类、不同成分的水稳层材料进行试验评估,并对不同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检验和优化。
二、施工目标1.搭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平台,以评估和验证各种材料和工艺的效果。
2.掌握并确立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以更新和改进现有的施工工艺。
3.评估不同种类水稳层材料的适用性和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4.对水稳层的稳定性、密实性、路面平整度、耐久性等指标进行测试和优化。
三、试验段设计1.试验段选取:根据试验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一段较平直、较平坦的路段作为试验段,长度约为1000-2000米。
2.科学合理设计:根据试验要求和实际情况,对试验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包括纵断面和横断面等设计。
四、试验材料准备1.水稳层材料:根据试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和成分的水稳层材料,包括石子、沥青、水泥等。
2.辅助材料:保证施工质量的辅助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等。
3.设备设施:准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包括搅拌设备、铺筑机械、检测仪器等。
五、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1.前期准备:对试验段进行清理整平,清除杂物和大块的不良土壤。
2.下基层:进行基层的整平和压实,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3.施工工艺:根据试验要求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包括湿拌法、干拌法等。
4.控制要点:控制拌合物的配合比例和投料速度,确保水稳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5.翻浆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翻浆现象,保证水稳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6.养护管理:施工完毕后,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包括喷洒养护剂、浇水养护等。
六、质量验收和检测1.检测方法:采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各项质量指标的测试,包括稳定性、密实度、耐久性等。
2.质量验收:根据试验要求和标准,对试验段的质量进行验收,确保试验段的质量符合要求。
3.数据分析和评估: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铁长线路基路面工程,起迄桩号K159+190—K168+440.878,长9.25公里,设计车速40km/h。
本合同段路面水稳基层设计为15cm+15cm厚的水泥稳定砂砾结构,采用厂拌法拌和,自卸车运输,摊铺机摊铺。
二、编制依据: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三、适用范围及施工目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试验段初步拟定为K161+180-K161+380,施工长度为200米。
通过试验段施工,以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取得有关数据,指导接下来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大面积施工:1、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的生产配合比;2、得出混合料的松铺系数;3、检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性能、需求数量及相互间的协调和配合情况;4、确定合理的碾压组合、碾压顺序、速度和遍数;5、在严密组织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工序的基础上,确定出实际工作效率,为安排施工计划提供依据。
四、施工准备:1、已对原路面的中线、高程、宽度、平整度、横坡度等进行了认真的检查,经检验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
2、已做好控制桩位的复核测量,并根据需要按规范要求进行加密桩和保护桩的布设,测量放样已结束。
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人员已到位,实行定岗、定员并制定出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施工技术人员均进行了岗位培训,熟悉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质量目标。
4、用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的水泥、砂砾等原材料已经通过试验检测,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原材料试验报告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均已完成,各项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5、水泥稳定砂砾场拌设备已调试完毕,各种机械设备均进行了检修,确保所用机械在良好的状况下投入施工。
6、试验室各试验仪器及测量仪器已准备好,各种仪器设备已按规范要求进行标定,能够保证使用期的有效性。
五、施工方法和工作程序:1、主要施工工序:清除原路面杂物→施工测量放样→挂线→厂拌生产水稳料(试验室取样)→运输→摊捕(15cm)→压实→质检组检测→养生2、各工序质量控制:(1)清除原路面杂物:施工前仔细对原路面进行检查,其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并经监理认定。
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为了对水稳基层进行试验,以评估其在道路工程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试验段总长度为XX米,宽度为XX米,包括试验路段和监测路段。
试验路段长度为XX米,监测路段长度为XX米。
试验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施工。
二、材料准备2.1水泥:按照现场实际需求,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
2.2石子:选择粒径均匀、质量良好的骨料作为石子材料。
2.3洗石子:将骨料进行洗涤,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粉末,确保洗净后的石子符合要求。
2.4水:使用符合要求的清洁水作为混凝土和水稳材料的加水料。
2.5水泥外加剂:根据试验需求,在水泥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
2.6石子外加剂:根据试验需求,在水稳材料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
2.7辅助材料:包括胶凝材料、填充料等,根据试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三、施工步骤3.1试验段标线在试验段上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标线,应确保标线的位置准确无误。
3.2试验路段施工3.2.1基层处理根据设计要求,清理试验段路面上的杂物和污物。
然后对路面进行修复,确保基层平整并具备一定的强度。
对基层进行湿润作业,使其含水率达到试验要求。
3.2.2水泥稳定层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将水泥、石子和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拌合,形成水泥稳定层的混凝土砂浆。
然后将混凝土砂浆铺设在试验路段上,并采用铺压机进行均匀压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厚度。
3.2.3石子稳定层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将石子、水和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拌合,形成水稳材料的石子砂浆。
然后将石子砂浆铺设在试验路段上,并采用铺压机进行均匀压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厚度。
3.2.4收尾工作对试验路段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路面平整均匀。
清理现场杂物和污物,保持施工区域整洁。
3.3监测路段施工3.3.1基层处理同试验路段的基层处理。
3.3.2水泥稳定层施工同试验路段的水泥稳定层施工。
3.3.3石子稳定层施工同试验路段的石子稳定层施工。
3.3.4收尾工作同试验路段的收尾工作。
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米脂过境公路改建工程 合同段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榆林市凤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米脂县城过境公路改建工程 项目经理部年 月 日一、编制依据、《 国道米脂县城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图。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国道米脂县城过境公路路面工程作业指导书》二、施工方法和试验目的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作业,通过试验段主要确定如下内容、施工配合比验证:( )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 )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检查混合料含水率、集料级配、水泥剂量、 无侧限抗压强度。
、确定松铺系数。
、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等等;( )含水率控制方法;( )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三、试验路段位置根据路面施工设计图纸结合现场情况,试验段选定榆高路(榆林沟至高渠)被交线,即主线 被交线,被交线桩号 ,长度为 ,水稳基层宽度 ,总面积 ,厚度 。
四、时间安排年 月 日 年 月 日五、试验段开工前准备工作、配合比报告:目前已完成水稳底基层所有原材料及配合比报告试验审批工作,底基层水泥剂量 ,粉煤灰剂量 ,最大标准干密度 ,最佳含水量 。
、施工机械:拌和站配备 加强型水稳拌和楼 套进行拌料, 台装载机上料,配备 台自卸车进行混合料运输;施工现场采用两台三一 摊铺机呈梯队联合进行摊铺,采用 台 型双钢轮双驱双振压路机初压、 台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和 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复压、 台 型胶轮压路机终压,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交通封闭,并覆盖洒水养生。
、施工人员及工队:试验段各部位人员分工见下表:六、试验段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合、施工方案( )下承层的检查和准备在水稳基层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外观检查及清扫。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试验段施工的目的1、确定碎石的级配;2、根据天气、运输距离、摊铺速度调整含水量,确定水稳层的拌和含水量;3、根据碎石级配及含水量确定松铺系数;4、根据拌和出料速度对设备、人员配置进行科学调整;5、培训管理人员,优化劳动组合;二、试验段施工方法试验段水稳层施工前,首先会同业主、监理、路基施工单位等多方办理路基交接手续,并及时组织足够的劳动力按规范要求对路床进行整理,保证路面基层的顺利开工。
1、材料技术要求①水泥采用大厂旋窑生产的低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宜选用水泥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较长(宜大于6小时),水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定。
②、粗集料:采用灰岩、卵石(卵石粒径不得小于5cm)用大型联合碎石机轧制成的碎石,压碎值不得大于30%,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20%。
若采用卵石加工,卵碎石具有破碎面不小于70%,两个或两个以上破碎面不小于50%。
3、细集料:采用粗集料加工过程中石屑、机制砂及天然砂,有机制含量不宜超过1%。
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集中拌和→运输、摊铺→处理接缝→整形碾压→养生3、具体施工方法①、准备工作(1)向监理单位报送“基层开工报告单”,经同意后才进行施工;(2)路床经过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字认可后,才开始铺筑;(3)各种原材料进入拌和场前,及早检查其规格、品质和数量,并按规定要求对其抽样检查,将检查结果报驻地监理工程师。
②、施工放样(1)在验收合格的路基上恢复道路中心线,每10米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厚度的高程;(2)特殊地点,如雨水口、窖井井框进行加密标桩;③、现场集中拌和在正式拌合之前,必须调试所用的厂办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应根据施工气温调整最佳含水量),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应组织好施工,各工序间紧密衔接,作业段的长度不宜太长。
拌合楼的生产能力要求不低于400吨/每小时,必须具有动态④、摊铺(1)底基层、基层厚度分为15、16、19、20、和30cm几种厚度,其中30cm厚的底基层可分为两层进行摊铺和压实,可以分两次施工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法,既保证层间结合形成整体强度又能使上下部均能达到规定压实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警重庆市总队舰艇支队配套
道路项目工程
水
稳
基
层
试
段
验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批人:
2013年3月10日
4%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实验目的
水泥稳定底基层摊铺是路面工程的一项重点施工,与路面工程的成败有着密切的联系;摊铺试验是为了获取拌和、运输、摊铺等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操作要领,
确定摊铺系数、碾压方法、最佳施工含水量等各项技术参数,从而指导工程的全面施工。
二、试验时间
拟定水泥稳定底基层摊铺试验段时间为2013年3月12日。
三、摊铺试验地点、长度
地点为沿江路, K0+ 400 ~ K 0+600 ,路幅宽度为16米,长度为200米。
四、施工机械
水泥稳定混合料拌和机械为400型拌合楼(400吨/小时)。
水稳层摊铺机械为平地机。
碾压机械为重型压路机(20T)1台。
洒水车(10m3)1台,前后场管理协调车辆2台。
运输油料车辆1台。
成品料运输车辆需根据实际出料量情况结合运输距离而定。
五、施工工艺
1、下承层检测
①检测: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压实度、弯沉值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拌制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
混合料拌制质量的好坏是路面底基层施工质量的关键,水稳集料拌合控制人员必须严格按修正后的电机转速进行配料,各料斗上必须有专人辅助,确保各料斗出口不堵塞,做到各种材料下斗准确。
拌和时,水泥剂量按设计配合比要求进行配比,其偏差值控制在0.1%内;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的2%,使混合料在摊铺时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
搅拌场距试验
段摊铺地点较远,运输车辆覆盖麻袋和油布,以防水份蒸发过快。
拌制的混合料应无花白,离析现象,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使用。
3、含水量的测定
含水量的测定应用试验证明。
拌合场、摊铺地点、碾压时均派试验人员随机抽样。
测定混合料含水量。
以便确定运输途中水份损失,从而确保各环节的最佳含水量。
4、摊铺及整形
①、标高控制
a、其标高控制采用水平仪每距10米测设一点作控制点,并用石灰或滑石粉作出标记,测定各点的原始地面高程,并做好记录。
②、摊铺及整形
a、拌合好的集料拉到准备好的路基上,路基表面清扫干净,并由专人指挥倒料,长度约50米后,用平地机摊铺,控制松铺高度精平比设计高度约高3cm,松铺系数采用经验值1.25进行摊铺。
b、平地机摊铺时第一刀应直跨一列料堆,由顶面向下1/3处开始,从中间向两边散料,不得在料堆的一侧开始,以免摊铺时混合料离析,影响路面质量。
c、平地机根据各控制点标记由低处向高处进行初平作业,测量人员对各控制点进行高程核实,同时做好标记,由平地机细平,该工序进行时应有专人跟随平地机走动,以手势指挥机手整平,平地机行走速度应控制在5KM/h以内,一保证整平效果;在初平、细平时,不时对整平中出现坑凼及时由人工添料填补,然后用振动式压路机静压两遍,速度2-2.5KM/h,再测控制点高程。
○3、碾压工作:待精平完成后,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如表面水份不足,应适量洒水)即用20T压路机碾压6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2.5KM/h以内,碾压的方向与路中心平行,直线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到外侧,依次连续碾压。
最后
静压一遍收平轮迹,碾压时后轮迹重叠1/2轮宽,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压实后表面做到平整,无轮迹,碾压后对边线进行人工拍打,使边坡整齐、密实,破面平整不松散,有利于下一步工序施工,碾压结束后,测定各控制点高程,从而得出松铺系数。
○4、养生及交通管制:摊铺压实后的水稳层应立即养生,开始时要少洒水,勤洒,以后可增大洒水量,以不会冲坏表面为度,养护期不少于7天,养护期间始终保持表面湿润,防止时干时湿。
配备一台洒水车,对试验段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间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六、水份保持措施
1、搅拌场拌合时,含水量为试验含水量增加2%,使混合料在碾压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2、对运输混合料的车辆进行覆盖,以防止水份蒸发过快。
3、用水对运输车辆的车厢进行冲洗,确保车厢表面湿润。
4、对要摊铺地段的路面适量洒水,确保地面湿润。
5、避开高温时节,施工尽量在白天气温较低时进行。
6、对少量表面的集料可用洒水壶适量洒水。
七、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检验各种技术指标:
《按照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成品检查项目中的压实度、厚度、宽度、高程、横坡应在成型后的第二天即可进行,试验强度在施工后的第7天检测,弯沉在施工后的第5天检测。
八、一旦试验段摊铺成功,根据试验段确定的相关参数以及操作要领,即对水稳层摊铺工作全面展开,每日摊铺长度为5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