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完整版)《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第⼀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在⼀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们根据⾃⼰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形成的关于社会⽣活的规范,能指导⼈们⼀般的⾔论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可以影响和改造⼈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反对旧道德、建⽴新道德,⽬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的关系。

它们⼀⽅⾯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定的哲学观念,⽽且给⼀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活?艺术以什么样的⽅式反映社会⽣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活,是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思考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与答案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为什么]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艺术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艺术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艺术概论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称为()A、传播媒介B、传播活动C、传播效果D、传播圭体正确答案:A2.《西厢记》是我国元代作家__________创作的。

()A、王实甫B、汤显祖C、蒲松龄D、关汉卿正确答案:A3.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文学B、建筑C、绘画D、雕塑正确答案:A4.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指艺术创作中的___________。

()A、个人修养B、技巧水平C、发现能力D、想象能力正确答案:C5.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并著有《美育书简》的德国美学家和作家是()A、席勒B、叔本华C、康德D、尼采正确答案:A6.艺术传播的必经之路是__________。

()A、艺术市场B、艺术表演C、中介体制D、艺术展览正确答案:C7.艺术创作的基础是___________。

()A、艺术表现B、艺术体验C、艺术再现D、艺术构思正确答案:D8.作为审美的感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

()A、触觉和味觉B、听觉和视觉C、视觉和味觉D、听觉和触觉正确答案:B9.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过程的基本特征。

()A、艺术欣赏B、艺术创造C、艺术发生D、艺术批评正确答案:B10.戏剧艺术历史悠久,按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

()A、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B、多幕剧和独幕剧C、悲剧、喜剧和正剧D、话剧、歌剧、舞蹈、诗剧和戏曲正确答案:C11.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改编的。

()A、鲁迅B、巴金C、老舍正确答案:C12.“兴、观、群、怨”说是我国春秋时代__________提出的。

()A、孟子B、老子C、庄子D、孔子正确答案:D13.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A、齐白石B、刘海粟C、傅抱石D、徐悲鸿正确答案:A14.《未来世界》、《超人》是__________国的影片。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思考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 复习参考题参考答案艺术种类

艺术概论 复习参考题参考答案艺术种类

复习参考题参考答案·艺术种类一、什么是绘画?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1.什么是绘画(略)(提示:可按任一本教材或教材大纲的容回答,下同)2.绘画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直观的形式(能看见)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直观性与具体性的形式特点非常明显。

一些优秀的再现型的作品能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

如宋代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北宋晚期的京城汴梁及近郊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甚至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参考。

中国古代的大写意画及西方当代的某些现代抽象艺术虽然强调以神写形,但仍脱离不了形式的直观性。

齐白石“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两句话,极其精炼地概括了绘画形式的直观性尺度。

绘画还可以用其特有的手段揭示视觉不可见而实际存在的事物,“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等古代绘画故事都是代表性的例子。

(2)瞬间的凝固(不会动)绘画作为一种平面艺术,只能展示静止、凝冻的二维瞬间,而现实生活却是运动变化、无时或止的四维长河。

绘画要想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选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瞬间把它固定下来,并且集中提炼这一瞬间的图景来概括出前因后果,从而使具体的一瞬显现出典型的普遍,使静止的画面表现出运动的趋势,使外表的情景揭示出在的心理。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中立的《父亲》、费多托夫的《少校求婚》等名作都是典型的例子。

(3)丰富的意味(有意义)任何存在都是形式与容的统一。

绘画艺术不仅造型,而且表达意蕴,追求能令人领悟的形式的意味和有意味的形式。

中国古代画论一直强调以形写神,大写意画论甚至发展到强调以神写形的地步。

例如,徐悲鸿的《逆风》,通过一片粗大的芦苇顺风飘摇而几只小麻雀却逆风飞行的对比,不仅间接地表现了可感而不可见的狂风,而且更间接地表现了“小麻雀”的一类人与当时中国的恶势力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勇气与精神。

二、什么是文学?简述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1.什么是文学(略)2.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间接性、广阔性、情感性三个方面,这三个特征都与文学艺术所使用的媒介有关。

艺术概论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大卫》雕塑是__________的作品。

()A、米开朗基罗B、布德尔C、罗丹D、马约尔正确答案:A2.电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最早产生于__________。

()A、中国B、美国C、英国D、日本正确答案:C3.按照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分类,音乐属于()A、造型艺术B、综合艺术C、实用艺术D、表情艺术正确答案:D4.电视在当代艺术传播活动中作用突出,它属于艺术传播诸要素中的()A、传播效果B、传播内容C、传播主体D、传播媒介正确答案:D5.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塑造于约__________年。

()A、公元200B、公元前100C、公元100D、公元前200正确答案:D6.明确提出现实主义文学艺术“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命题的是()A、恩格斯B、车尔尼雪夫斯基C、别林斯基D、黑格尔正确答案:A7.下列选项中,不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是()A、《林家铺子》B、《城南旧事》C、《早春二月》D、《林则徐》正确答案:D8.《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歌曲是由__________根据民间音乐创作的。

()A、施光南B、谷建芬C、雷振邦D、王洛宾正确答案:D9.雕像《掷铁饼者》的创作者是()A、米隆B、米开朗琪罗C、吕德D、罗丹正确答案:A10.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成就最突出的文学体裁是()A、传奇B、词C、杂剧D、赋正确答案:B11.在艺术风格问题上,鲜明提出“风格即人”这一论断的文艺理论家是()A、歌德B、布封C、黑格尔D、圣·佩韦正确答案:B12.《人间喜剧》是__________的文学作品集。

()A、巴尔扎克B、泰戈尔C、席勒D、托尔斯泰正确答案:A13.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A、《琵琶行》B、《石壕吏》C、《从军行》D、《将进酒》正确答案:A14.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建筑B、雕塑C、绘画D、文学正确答案:D15.唐代书法家怀素以___________著称于世。

艺术概论习题库含答案

艺术概论习题库含答案

艺术概论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游戏说”。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歌德D、席勒正确答案:D2.艺术家应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是()A、高超的鉴赏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批评能力B、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艺术技巧C、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理论研究能力D、敏锐的感知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正确答案:B3.《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作曲者是()A、柴可夫斯基B、贝多芬C、格什温D、德沃夏克正确答案:D4.明代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搜尽奇峰”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A、艺术理解B、艺术表现C、艺术体验D、艺术鉴赏正确答案:C5.下面不属于泰纳所说的,文艺创作及发展取决于三种力量的是()A、经济B、环境C、时代D、种族正确答案:A6.电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最早产生于__________。

()B、英国C、日本D、美国正确答案:B7.摄影艺术体裁繁多,按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可分为__________。

()A、舞台摄影和体育摄影B、肖像摄影和风光摄影C、航空摄影和水下摄影D、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正确答案:D8.《蓝色多瑙河》是__________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圆舞曲作品。

()A、奥地利B、罗马尼亚C、匈牙利D、美国正确答案:A9.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主要是指___________()A、文学家、雕塑家、画家B、歌唱演员、导演、编剧C、画家、美工、音响师D、编导、导演、舞蹈演员正确答案:A10.《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__________的静物油画。

()A、莫奈B、米勒C、高更D、梵·高正确答案:D11.陈钢、何占豪创作的《梁祝》是著名的_________协奏曲。

()A、中提琴B、钢琴C、小提琴正确答案:C12.音乐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形态之一而论)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10.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11.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16.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17.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19.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20.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21.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22.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23.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24.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25.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27.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29.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31.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32.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33.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34.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35.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1.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

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2.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

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

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

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3.音乐不论是演唱或演奏,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的实现的。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音乐和时间结缘,在时间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所以在美学上把它称为“时间艺术’.绘画是在一个特定空间,静态性的实现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的特性使使绘画与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的艺术生命和魅力,给人一个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所以在艺术形态学和美学上把它称为”空间艺术“。

4.三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肢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性的运动,是整个肢体的语言及多种因素的结合。

只有把韵律的、情感的、戏剧的、观念的和视觉的、造型的因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才能取得统一的效果,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5.表演是造型与非造型综合艺术。

戏剧,是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之一,也是有代表性的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之一。

戏剧表演艺术可分为三大体系:其一,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认为理想的境界是演员的动情,动情到忘我、无我。

其二:德国布莱希特独创“史诗剧”理论和“间离效果”说,主张演员、角色和观众三者间都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的“间离”原则,不要求演员动情。

其三:中国梅兰芳的表演体系,与上述两个表演体系各有异同,讲究“入戏”式的“真实”,反映现实和刻画人物,追求“演员和剧中人难以分辨的境界”,强调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简言之,斯坦呢斯拉夫斯基体系强调“酷似”的真实;布莱希特体系主张“本质”的真实,梅兰芳体系追求“神似”的真实。

在戏剧“寓教于乐”方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观众通过静观和联想,在第四堵墙外偷看真实的生活场景,产生审美移情作用,达到忘我的境界。

布莱希特则是寓教于“思之乐”的倡导者。

梅兰芳的表演,具有“含蓄不尽的美”,在寓教于“美之乐”方面,发挥到淋漓尽致,令人销魂。

6.。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包括书法艺术的实践和理论,足以构成中国特有的专门的艺术结构体系和美学体系。

书法艺术按其创作特征,可归属于第三类艺术形态构成~即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

这种综合性显现,以直接呈现心灵、呈现心灵的动态性过程为特征。

书法艺术的四要素其一:用笔。

运用毛笔,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等区别。

以单纯的笔画,以笔断意不断、连绵通贯的气势,一气呵成,在书艺中称“一笔书”,在画艺中称“一笔画”。

其二:结体。

书法结体,近似绘画的构图,每一个字,意匠经营,都是一个完美的构图,贯穿着“一寸画面一寸金”的法则。

达到“增一分过长、减一分过短”而变化有度的纯化层度。

其三:意态。

由书法家主观意趣赋予字体的一种内含的飞动之势,主要是由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偃仰、应接、顾盼之间形成的情感运动、生命运动。

其四:风神。

书法的神采、韵味、个性风格和书写创作时精神状态的总和。

因此,这四要素的构成,使书法艺术成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综合显现的理想艺术形态一。

7.以物化结构为准,分为时间艺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如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在一定的空间并列式的展开,如绘画、雕塑)、时空艺术(即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如舞蹈)。

一符号体系为准,分为造型艺术(诉诸视觉感官,如绘画、雕塑)、非造型艺术(诉诸听觉感官,如音乐、舞蹈)、造型与非造型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如文学音乐、戏剧表演、建筑)。

8.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长处:揭示了促成艺术发生的某些不容忽视的因素(揭示了人类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创造的冲动是相通的;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或许是人类艺术最采用的艺术方法)。

不足:“模仿的冲动”为什么必然导致艺术创作而不是其他活动(如游戏); 未能说明“模仿本能”从何而来,仅将其归诸抽象的“天性”).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

长处:揭示了艺术发生的生理学和生物学及心理学方面的某些必要条件,提出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解释艺术的发生和理解艺术的本质都是富有启发性的。

不足:偏重于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意义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劳动的对立,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巫术活动。

长处:原始巫术与原始艺术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原始巫术对于原始艺术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导致二者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原始人为了“掌握”世界和“掌握”自己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究其本原市劳动生产的需要。

不足:早期原始民族的观念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审美意识、原始的巫术观念、最初的认识成果(哲学、科学),乃至主观思维和客观存在,都还未曾分化。

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长处:表现和交流情感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推动艺术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力。

不足: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语言、动作、表情都能表达感情,仅仅是表达感情的冲动并不能完全说明艺术何以产生。

潜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没学把艺术看做是个人潜意识的象征表现,而“潜意识”的真正内容则是被压抑的性欲,艺术活动(创作和欣赏)是摆脱这种压抑苦闷的一种“诱惑的奖赏”。

劳动学说: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功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活劳动。

9.追寻艺术发生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

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近本的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使自己从大自然中分化出来,为艺术的发生准备了必需的生理条件;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自己的特殊本质,并将它对象化,从而萌发了审美意识,为艺术的发生准备了心理条件。

10.是。

不同时代的文艺不仅有不同之处,而且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联系。

这些共同的特征和联系,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传承的关系。

不同时代文艺之间存在历史的传承关系,这是意识形态所有部门的共同特点。

意识形态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连续性。

艺术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艺术形式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同样表现在内容方面;还体现在民族的艺术传统和创作方法上。

一个艺术家要能成为时代的旗帜,成为民族在艺术方面的代表,创作出具有高度精神品格和艺术性的作品,又与他能够认真学习前辈的艺术经验,善于从优秀的艺术传统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分不开。

11.1艺术是在不断的历史继承和革新创造中发展的。

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将前人的遗产统统抛弃,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来创造自己的文艺,但是任何时代对遗产的继承又不是简单机械的照搬,而是吸取遗产中对其有益有用的成分,再加以革新和创造。

如此,循环反复。

2艺术发展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

艺术发展的继承是在创新上的继承,创新是在继承上的创新。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和阶级、任何艺术家对于遗产的继承都是有条件、有选择的,而任何的革新创造都不可能抛弃对遗产的继承。

3在艺术发展的各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的重要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历史继承和革新创造之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任何时代的艺术发展对历史的继承都具选择性,并在其基础上革新与创造,从而发展出新的艺术。

12.艺术是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满足人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看作一个有着自身内部结构的有机系统,其中,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支撑整个社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耸立着“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以及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即哲学、宗教、艺术等。

它们各有自己的领域,在人类文化中各有其位置,不能互相替代,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