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缩醛(酮)类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1)

合集下载

季戊四醇双缩醛的合成

季戊四醇双缩醛的合成

哈尔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季戊四醇双缩醛的合成院(系)理学院专业化学年级07-2姓名温晓丽学号07052214 指导教师余艳职称讲师2011 年06 月13 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3)第一章文献综述 (5)1.1 缩醛的简介 (5)1.1.1 缩醛 (5)1.1.2季戊四醇双缩醛(酮)的合成方法 (6)1.2 缩醛合成的发展前景 (9)第二章实验方法 (10)2.1 实验所用仪器试剂及药品 (10)2.1.1 实验仪器 (10)2.1.2 实验药品 (10)2.2 季戊四醇双缩苯甲醛的合成 (10)2.2.1十二钨磷酸的合成原理 (10)2.2.2实验过程 (11)2.2.3产品分析 (11)2.3 十二钨磷酸催化合成双缩季戊四醇苯甲醛 (12)2.3.1合成原理 (12)2.3.2实验过程 (12)2.3.3产品分析 (12)2.4 对氨基苯磺酸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双缩苯甲醛 (13)2.4.1 合成原理 (13)2.4.2 实验过程 (13)2.4.3 产品分析 (13)第三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14)3.1 十二钨磷酸制备 (14)3.1.1 钨酸钠与磷酸氢二钠配比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14)3.1.2 pH变化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14)3.1.3 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14)3.2 十二钨磷酸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双缩苯甲醛 (15)3.2.1 催化剂的用量与双缩季戊四醇苯甲醛产率的关系 (15)3.2.2 醛醇物质的量的比对收率的影响 (15)3.2.3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16)3.2.4小结 (16)3.3 对氨基苯磺酸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双缩苯甲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细化工概论期末复习题-东莞理工学院(2013.12)

精细化工概论期末复习题-东莞理工学院(2013.12)

1.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团是否带电分类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不包括(C)A、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C、中性离子型D、两性离子型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其亲水基团的结构可以分为(ABCD )A、RCOONa羧酸盐B、R-OSO3Na硫酸酯盐C、R-SO3Na磺酸盐D、R-OPO3Na2磷酸酯盐3.用一个相对的值即HLB值来表示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HLB越大,则亲水性( A )A、强B、弱C、不变D、不确定4.洗涤剂主要组分不包括下列哪项( B )A、表面活性剂B、乳化剂C、助洗剂D、添加剂5、洗衣粉配方中的碳酸钠的作用是( B C )P51A、去污B、软化水质C、提供碱性 D 提供酸性6、下列叙述中那些是精细化工的特点(ACD )A、多品种,小批量B、多品种,大批量C、技术密集度高D、投资小,附加价值高,利润大7、下列哪种物质可用作化妆品的抗氧化助剂( C )A、维生素EB、维生素BC、硬脂酸D、凡士林8、下列产品中,哪个为表面活性剂( C )A、乙醇B、食盐水C、吐温类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辛酯是作为PVC等树脂的加工增塑剂使用的。

表面活性剂要求其分子结构的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亲油基团,而二辛酯不具备这样的结构。

9、下列产品中,哪些归属于精细化工产品( A )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B、醋酸C、高纯度氧化铝D、环氧乙烷10、具有消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的范围为( A )A、1~3B、3.5~6C、8~15D、15~1811、在一些涂料中,常加入金属钴、锌、钙、锰、铅的环烷酸盐的作用是( D )P166A、防沉淀剂B、防霉剂C、乳化剂D、催干剂12、醇酸树脂涂料中所含油的品种和量对树脂涂料的性能影响较大,油度越高,(AB )p120A、涂膜柔韧耐久B、涂膜富有弹性C、涂膜抗磨性好D、涂膜不耐久13、下列产品的主要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BC )A、滑石粉为硅酸镁B、钛白粉为二氧化钛C、高岭土为硅酸铝D、水玻璃为硅酸钙14、黏料,亦称基料,起主要粘接作用。

【大学】表面活性剂(5)

【大学】表面活性剂(5)
.
2.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3.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含氮的有机胺衍
生物,由于分子中的氮原子含有孤对电子, 故能以氢键与酸分子中的氢结合,使氮基 带上正电荷。因此,他们在酸性介质中才 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剂;而在碱性介质中 容易析出而失去表面活性,除了含氮阳离 子表面活性剂外,还有一部分含硫、磷、 砷等元素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亲核加成反应, 反应中叔胺的氮原子上有一 对孤对电子, 它易进攻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团, 使之发生开环加成反应:
.
.
环氧树脂与十六叔胺在酸性介质中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
2.3.4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特点
• 与各种类型表面活性剂相比,阳离子表面活
性剂的调整作用最突出,杀菌作用最强,尽
管有去污力差,起泡性差,配伍性差、刺激
性大,价格昂贵等缺点。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直接与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配伍,只能作为调理剂组分或杀菌剂来使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液体洗涤剂中作为
辅助表面活性剂(配方用量很少的调理剂组
分)一般用于较高档次产品,主要用于洗发
香波。作为调整剂组分在高档次液体洗涤剂
洗发香波中不是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所能替
代的。
.
•HLB值是用来衡量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 团对整个分子所做贡献大小的物理量,是选择表面活性剂的 一个经验值。
•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分解为一些基团,每一基团对HLB 值均有确定的贡献。由实验可测得各种基团的HLB值,将基 团的HLB值带入公式即可计算表面活性剂分子的HLB值。
HLB=7+∑(亲水基团数) - ∑(亲油基团数)
•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大; 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大。

环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功能及生物合成

环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功能及生物合成

环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功能及生物合成
环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功能及生物合成
环脂肽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亲水的肽环和亲油的脂肪烃链两部分组成,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除具表面活性外,环脂肽还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本文介绍了目前已知环脂肽的结构类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相关功能特点等,着重介绍了环脂肽生物合成的非核糖体多酶体系及合成酶基因操纵子,并对环脂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侯红漫靳艳金美芳虞星炬张卫 HOU Hong-Man JIN Yan JIN Mei-Fang YU Xing-Yu ZHANG Wei 作者单位:侯红漫,HOU Hong-Man(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连,116034)
靳艳,金美芳,虞星炬,张卫,JIN Yan,JIN Mei-Fang,YU Xing-Yu,ZHANG Wei(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 刊名:微生物学通报ISTIC PKU 英文刊名:MICROBIOLOGY 年,卷(期): 2006 33(5) 分类号: Q93 关键词:环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合成。

固体酸催化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制备

固体酸催化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制备

固体酸催化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制备摘要:研究了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对环己酮与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反应条件。

在环己酮与乙二醇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5的条件下,改变催化剂用量,当催化剂用量为1g,反应时间为1h时,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0%,此时收率较好。

关键词: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环己酮;乙二醇;负载炭对甲苯磺酸催化剂。

1 前言1.1开题依据缩酮(醛)是一类重要化合物,通常用于保护羰基或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同时还是一类有广泛用途的香料,常用于酒类、软饮料、冰淇淋、化妆品等的调香和定香。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又称1,4-二氧杂螺癸烷,系缩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作为特殊的反应溶剂,也可用作有机溶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

由于缩酮有母体羰基化合物的花香和果香,具有特殊的香气,因此作为新型香精和香料在日用化工和食品工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

传统的合成方法是在无机酸的催化下由环己酮和乙二醇缩酮来合成。

该方法存在环境污染,反应时间长,后处理麻烦等缺点。

强调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研究和开发新的合成缩酮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

固体酸克服了液体酸的缺点,具有容易与液相反应体系分离,不腐蚀设备等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3]。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型对甲苯磺酸对缩酮的合成有较高的催化活性[4]。

本文研究了在活性炭负载型对甲苯磺酸的用量对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合成的影响。

1.2文献综述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环己酮缩乙二醇的制备很重要,制备方法也很多。

近20多年来国内化学工作者在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合成工艺的改进及新型催化剂的探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出于保护环境,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作为合成环己酮缩乙二醇缩酮的催化剂的多为固体酸。

活性炭负载酸的种类很多,催化效果也不尽相同。

现对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与评价:1)磺酸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氨基磺酸 ( H2N—lSO2OH)是一种价廉易得的稳固体。

环缩醛的开环聚合讲解

环缩醛的开环聚合讲解
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三聚甲醛的共聚由上述知道三聚甲醛经阳离子开环聚合所得到的聚甲醛其链末端为半缩醛结构它对热不稳定易发生分解而放出甲醛以致使这类聚合物失去其实用价值
7.3 环缩醛的开环聚合
一、 概述 大环中含有-CH2O-基团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缩醛。 环缩醛的开环聚合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R CH2O [ CH2OR ]n
F3B + O
CH2O CH2OCH2F3B:OCH2O CH2OCH2
[F3BOCH2OCH2OCH2
F3BOCH2OCH2O CH2] 单体
F3BOCH2OCH2OCH2O
CH2O CH2O
CH2
[F3B(OCH2)5OCH2
F3B(OCH2)5O CH2] 单体 聚合物
Okamura等人用BF3.EtOEt引发剂详细地研究了三聚甲醛于 非极性溶剂(正己烷)和极性溶剂(二氯乙烷和硝基苯)中的聚合。 实验结果认为 , 在极性溶剂中 BF3 ·EtOEt 存在着下列离解平 衡 BF3 EtOEt Et (BF3OEt) 水对聚合速率影响不大。 在非极性溶剂中水起着助引发剂的作用,BF3· EtOEt和H2O存 在着下列离解平衡
(OCH2)3OR' + R'OCH2A

三、 三聚甲醛的共聚 由上述知道,三聚甲醛经阳离子开环聚合所得到的聚甲醛其 链末端为半缩醛结构,它对热不稳定,易发生分解而放出甲醛 ,以 致使这类聚合物失去其实用价值。
OCH2OCH2OCH2OH OCH2OCH2OH + CH2O
为了提高聚甲醛的热稳定性,工业上采用酯化或共聚的方法 进行改进。 酯化的方法通常是在聚合体系中加入酸酐等一类物质,将活 性的半缩醛基转为不活泼的酯基,这样,即使在Tc温度以上,也不 会发生解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 目 申 报 表

项目名称:环状缩醛(酮)类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

学院(系): 申报者姓名: 指导老师(职称): 小组成员: 2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 目 申 报 表 项目名称:环状缩醛(酮)类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

学校名称:湖南科技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性别 入学年份 化学 男 2007年 化学 男 2007年 化学 男 2007年 化学 女 2007年 指导教师 职称 学科专业 项目研究和实验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项目研究和实验的目的:

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带有性质不同的亲水基和疏水基的两亲结构化合物,是与乳化、增溶、分散、润湿、起泡等界面现象有关的重要化学物质,是一种功能性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纺织、医药、和石油等诸多领域,而且随着人类生活与生产的需要,对表面活性剂的需求日益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有对酸、碱、紫外线、热或臭氧等不稳定的优点,目前,环境友好的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 环状缩醛(酮)类表面活性剂就是对酸不稳定的一类。环状缩醛(酮)类表面活性剂因分子链中含有1,3-二氧戊环或1,3-二氧己环(该环位于疏水链和极

性基之间)[1],在一定的酸性条件下,缩醛键或缩酮键容易水解断裂,失去表面活性,而生成的原料小分子没有或只有很低的表面活性或毒性,在水中或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和被生物进行β—氧化脱羧,逐步分解。这与传统的活性剂相比,环状缩醛(酮)类表面活性剂不仅化学降解性和生物降解性都有很大的改善,而

且表面活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2],是一类新型适应环境友好型要求的化学品。

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3

合成具有1,3-二氧戊环或1,3-二氧己环的中间体是合成可分解型环状缩醛(酮)类表面活性剂的关键[3]。

RH

OHO

HOCH3

HO

H+O

OCH3

CH2OHR

RH

OHO

HOHO

H+O

ORCH2OH

而在传统合成方法中,(环状)缩醛(酮)类的合成大多都是使用无水强无机酸(如硫酸、磷酸、干氯化氢)等来催化。而以质子酸催化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反应时间长,副反应多,对反应设备腐蚀严重[4],后处理工艺复杂。为了克服传统催化剂的缺点,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其他领域。根据文献报道,要实现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和环保型,最重要的是寻找高活性的酸催化剂。鉴于这个十分有预见性的论断,使用非质子的Lweis酸,如三氯化铁、硫酸铁铵、硫酸铝等作为催化剂;以杂多酸为催化剂;以分子筛或沸石为催化剂。但综合考虑来,这些催化剂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反应时间长,催化剂的选择性和转化率不是很高,催化剂的可重复利用率低,产物的分离困难,导致催化剂容易流失,而且有些催化剂对环境有危害 ;对某些催化剂来说,制备步骤复杂,难以开发利用。 纵观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有如下两个可以结合的诱人研究前景: 1)使用绿色催化剂——离子液体。室温离子液体是一种相对环境友好的溶剂和催化剂。首先离子液体是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形成的相互不匹配的复合物。这些阴阳离子的特殊组合会形成在室温附近呈液态的盐,这样的盐便被称为离子液体。因此,这也就为离子液体赋予了些特殊的性质。①无有效蒸气压,离子液体是一种盐,它不会蒸发,因而不会污染空气,是绿色化学反应介质的理想选择。反应产物可以通过简单的蒸馏来分离。②优良的溶剂,其对反应底物和催化剂良好的溶解性使得相应的反应能够在较高浓度进行。③热稳定性好,离子液

体呈液态的温度高达300。C,熔点甚至可以低至-96。C。与传统的有机溶剂和相比,其动力学控制更加容易。④与许多有机溶剂不互溶,这一特性在催化反应中 4

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产物可以用有机溶剂从离子液体中萃取出来,残留在离子液体中的催化剂可以直接回收循环使用。⑤制备工艺不是很困难,这使得离子液体

成为最易调节的一种溶剂[23]。 2)微波辅助法。微波应用于有机合成的报道可追溯到1981年甚至更早。微波是一种强电磁波,在微波照射下能产生热力学方法得不到的高能态原子、分子和离子,可以迅速增加反应体系中自由基或碳阳离子的浓度,从能量角度分析,只要能瞬间提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使体系中活化分子增加,就有可能增加反应

速率,缩短反应时间[25]。根据微波加热介质原理,反应时溶剂可以是低沸点的醇、酮和酯等,综合我们在项目中所提出的想法,利用离子液体来做反应溶剂,采用微波加水浴的方法,使反应时间缩短,催化剂在微波场中被加热速度比周围介质更快, 造成温度更高, 在表面形成“热点”,从而得到活化, 造成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提高。微波技术具有清洁、高效、耗能低、污染少等特点。 鉴于实验反应原料的选取,必须综合经济条件、反应活性、反应条件要求等因素,现代有机合成中通常用环己酮、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丁酮、丁醛等与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甘油等反应生成环状缩醛(酮),本实验可从中择优选取两种反应物进行实验。

在整个实验项目和实验操作过程中,把绿色化学的概念深入进去,落实好! 反应中原子利用率100%,产率预计可达90%,符合绿色化学12条原则。整个实验是对绿色化学的有力倡导,并为以后实现产业化做好准备。 5

研究和实验的主要内容及预期成果: 研究和实验的主要内容: 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氯铝酸离子液体,作为生成环状缩醛(酮)类中间体的反应介质和催化剂,进一步合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1.离子液体的制备及纯化: 实验中使用的1-甲基咪唑、氯代正丁烷、吡啶、乙酸乙酯、无水三氯化铝、无水氯化铁、无水氯化锌和氯化亚铜均为分析纯试剂。首先将原料1-甲基咪唑和氯代正丁烷蒸馏,并切取沸点范围的馏分。取一定量的1-甲基咪唑与稍过量的氯代正丁烷在Schlenk装置中于80℃加热回流24h,然后趁热用乙酸乙酯洗涤以除去未反应的1-甲基咪唑和过量的氯代正丁烷,再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于80℃搅拌回流"冷却后在冰箱中冷冻12h,析出白色固体。倾倒出上层液体,将粗产物于90℃旋转蒸发5h,得1-甲基-3-丁基咪唑氯([bmim]:Cl)离子液体,产率可达90%)以上。按照不同的摩尔比分别称取[bmim]:Cl和无水AlCl3固体,在N2保护下将AlCl3缓慢加入到,室温下磁力搅拌至反应完全,制得不同配比的[bmim]:Cl/ AlCl3

离子液体[32]。

2.通过实验探究环状缩醛(酮)类反应的最适宜反应条件: 醇醛(酮)的最优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最主要是将微波辅助法和离子液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充分利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同时又充当催化剂的突出特点,结合微波辅助法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的特殊功能,尝试着为新的研究领域做些基础性研究工作。

3.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分离与检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通常是在环的支链上引入-OH 或RCOO - 官能团,以便进一步衍生为磺酸盐类、硫酸盐类和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分解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通常是在环状中间体的支链中引入一个卤代基,以便于进行季铵化反应,通常是用卤代醛或酮与二元醇或环氧化物反应,得到支链上有卤代基的环状化合物,或用一般的醛或酮与二元醇或卤代环氧化物反应,得到环 6

状中间体后,再铵化为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是先合成支链上具有羟基的环状中间体,然后再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乙氧基化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检测:

离子类型的判断: 可以利用离子性活性剂与反离子染料形成络合物的原理来判定离子类型。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和阴离子活性剂形成络合物;阴离子染料(酸性染料)和阳离子活性剂形成络合物,由所产生的特有颜色可清晰地进行辨识。。其原理如下:Sa-代表阴离子活性剂,SC+代表阳离子活性剂,D-和D+分别代表染料的阴离子和阳离子,Sa-或Sc+与染料接触后,活性剂离子和染料络合物中电荷相反的一部分结合,如下式所示: Sa-+[D-D+]→[Sa-D+]+D- Sc++[D-D+]→[Sc+D-]+D+ 由于染料络合物的结合弱,所以平衡向右移动,活性剂——染料络合物从水层分离,呈现反电荷染料的颜色。其中可以亚甲基蓝——氯仿法鉴定阴离子活性剂,用溴酚蓝法鉴定阳离子活性剂,其原理分别如下:烷基苯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谜硫酸盐、烯基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等的长链磺酸盐或硫酸盐,与亚甲基蓝形成络合物,溶于氯仿呈蓝色。在这一体系中,如果加入足量的阳离子活性剂,则生成阴离子和阳离子活性剂的络盐,而游离出亚甲蓝。利用这一原理,即可定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活性剂的两相滴定法有亚甲蓝和氯仿的亚甲蓝法,用溴酚蓝和二氯乙烷的溴酚蓝法等,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定量分析方法类似。 分离、分析: 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可采用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析可以在分离后的较纯组分,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33]。

预期成果: 1. 寻找到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时间缩短,产率提高,并且对环境和实验设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