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与历史意义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并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这些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建筑技艺和艺术特色而闻名于世,代表着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与历史意义,通过对其特点、演变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展示中国传统建筑对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与风格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木结构、重层叠院、重视空间布局、注重意境与内涵”。
建筑的主体结构多采用木材,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鲜明特点之一。
在建筑布局上,传统建筑通常采用重层叠院的形式,院落之间通过廊道相连,形成独特的空间序列。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强调意境与内涵,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建筑与人文精神的协调统一。
在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又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派别。
北方传统建筑以宫殿、庙宇和寺庙为代表,典型的代表有北京的故宫和天坛;南方传统建筑则以园林和民居为主要形式,著名的代表有苏州的拙政园和杭州的西湖。
北方建筑注重庄重和气势,而南方建筑则强调精巧和细腻,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最早的传统建筑可以追溯到商朝和周朝时期,当时的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和木柱,代表性的有殷墟遗址中的商代建筑。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建筑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唐朝时期,传统建筑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卓越的建筑作品,如大雁塔和洛阳白马寺。
唐代建筑注重规划和布局,强调建筑形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采。
宋朝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建筑进一步推广和改进,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最经典的风格和形式。
代表作品有黄山的李公堤和杭州的雷峰塔。
这些建筑作品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三、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精品)

仿 秦 宫 殿
仿秦城门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 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 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建筑已具有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4种屋顶形式。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 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凤凰。便形成了汉代建筑古朴简洁,但又不乏朝气的形象。中国古代 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3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
自然环境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黄河中游一带:森林茂密,木材逐渐成为中
国建筑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 陕西半坡遗址所在地区,黄土丰厚,土质均 匀,壁立不倒,便于挖作洞穴。 杆阑式遗址位于温暖多雨地区,上层做居住 用,下层用柱子架空,以防止潮湿。 干热地区建筑多厚墙小窗,保持室内阴凉。 湿热地区通透为主,风来形成凉爽的环境。
影视城中的仿唐大殿
宋画: 《滕王 阁图》
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宋代建筑没有 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是柔和化的唐代建筑,体制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趋于秀丽俊 挺,柔美典雅,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台、楼、阁。影响了元、明、清的发展,具 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北京故宫图片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也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 体系的整体风貌,其中尤以藏族、雏吾尔族、傣族和侗族 建筑更富特色。
殷商遗址
殷墟复原图
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 遗址。它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东西六公里,南 北四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 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城市布 局严谨合理。宫室高大,建在厚厚的夯土台阶上的, 由夯土墙、木质梁柱、门户廊檐,草秸屋顶等部分 构成。
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中国的古代建筑

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历史文化悠久而丰富多样,其中古代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带你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从始于遗址到寺庙、宫殿、园林等不同建筑形式,揭示其卓越之处。
一、遗址的历史记忆中国古代建筑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早的遗址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例如,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的河姆渡遗址,展现了村落的初步形态和社会组织的萌芽。
二、寺庙的宗教崇拜寺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它们承载着对神佛崇敬的信仰。
悬空寺、少林寺等著名寺庙以其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于世。
这些寺庙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也代表了古人对宗教的虔诚。
三、宫殿的权力象征宫殿是古代中国皇帝和贵族居住、处理政务事务的场所。
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集合了古代中国建筑的精华。
它的严谨布局和富丽堂皇的外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建筑技艺的高度。
四、园林的自然美学古代中国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风格而闻名于世。
例如,苏州园林被誉为“东方水墨画”,以水与石、花与木的精妙融合创造出雅致的景观。
园林既是人们追求心灵寄托和自然美的场所,也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五、古建筑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精细,形成了独特的工匠精神和传统工艺。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常使用木结构和檩条,采用斗拱、榫卯等独特的工法,使建筑具备坚固、耐久的特性。
瓦当、彩绘、雕刻等装饰手法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六、古代建筑的文化象征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实用的居住和工作场所,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和意义。
例如,四合院代表了中国传统家族道德和人伦关系的理念;宫殿建筑象征着皇权力量和社会等级制度;园林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些象征性的文化内涵使得古代建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千年沉淀。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古建筑——中国的文化瑰宝

古建筑——中国的文化瑰宝中国古建筑是凝固的古文化艺术,是古代历史留下的立体的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藏着古代人们的审美和文化。
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中国文化的凝固史、展开史、展示史。
了解中国古建筑,可以使我们深入学习、理解中国历史,为灿烂的中华文化、深重的中华文明而骄傲,而自豪。
在此,远景设计研究院为您整理出国内著名古建筑经典,与您共赏。
一、大明宫——唐代建筑风采的代表陕西西安大明宫是唐长安三大宫殿之一,始建于唐太宗年间。
宫城面积为北京故宫的三倍多。
宫内分前朝与内廷:前朝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内廷有太液池、麟德殿等。
整个布局左右对称,主从分明,宏伟壮丽。
而至今犹存的有含元殿和麟德殿。
二、永乐宫——道教建筑的典范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县,是道教建筑的重要遗例。
宫殿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叠交错,雕饰不多,显得简洁、明朗。
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中轴线上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大殿宇。
大殿东西两侧不设配殿,风格独特。
永乐宫壁画满布四座大殿,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都十分罕见,这使永乐宫享誉海内外。
三、故宫——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故宫为明清两代皇宫,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殿宇9000余间。
城内宫殿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
南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称“前朝”。
北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为中心,称“后寝”。
三大殿以太和殿最高大,重檐庑殿顶,高约33米。
故宫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四、沈阳故宫——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宫殿沈阳故宫为清初皇宫,原名盛京宫阙、奉天行宫,它集汉、满、蒙各族建筑艺术为一体,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其建筑布局可分为三路。
其中东路建筑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两旁为十王亭,均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独具特色。
五、布达拉宫——举世闻名的山巅之宫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位于西藏布达拉山南侧,从山腰处拔升而起,直达山顶。
中国古建筑赏析

中国古建筑赏析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传统的智慧,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中国古建筑广泛分布于江南水乡、北方平原、西南山脉等地,形态各异,风格独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赏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1、寺庙与道观寺庙与道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它们以静谧的氛围和庄重的建筑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如北京的灵光寺、杭州的灵隐寺等,它们以高大的殿堂、雄伟的塔楼和精美的壁画著称。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和信仰,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之处。
2、古城与城墙中国古代的城池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防御意识的深厚积淀。
如西安的明城墙、北京的故宫城墙等,它们通过高大厚实的城墙、壮丽的城楼和巍峨的城门,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辉煌与权威。
这些城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仍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美感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3、园林与庭院中国的园林建筑以南方园林最为著名,如苏州的留园、扬州的个园等。
这些园林以巧妙的构造、精美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园林建筑注重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以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元素打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在园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如诗词、书画、雕刻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4、宫殿与庙宇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庙宇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具规模和魄力的代表。
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大雁塔等,而对外宣誓牢固的防务使国家除了在内外因素都非常和平稳定。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在这些建筑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宫殿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权威和奢华,庙宇建筑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虔诚和仪式感。
这些建筑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华丽,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5、民居与茶馆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另一独特形态,代表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如四川的木构建筑、南方水乡的白墙黑瓦、北方平原的院落等,它们以简洁、实用和环境融合为特点。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常识
中国古建筑常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常见的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
(2)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
(3)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主要起支撑屋顶、连接柱子和梁的作用。
(4)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建筑在规模、形制、装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1)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
(2)寺庙建筑: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等。
(3)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
(4)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
3.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
(1)彩画: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梁、枋、斗拱等部位。
(2)雕刻: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门窗、栏杆等部位。
(3)琉璃瓦: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屋顶。
(4)石雕:石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基座、栏杆等部位。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2)礼制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礼制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一、古代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村落。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建筑逐渐由简单的茅草屋演变为复杂而精美的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形式。
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建筑、古代城邦建筑、封建建筑和宫殿建筑等阶段。
二、古代建筑的特点1. 结构稳固: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石结构或砖石混合结构,结构稳固,能够抵御地震和风雨侵袭。
2. 巧妙设计:古代建筑注重设计的巧妙和精细,通过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布局的精心设计,使建筑具有美感和实用性。
3. 丰富装饰:古代建筑注重细节的装饰,采用雕刻、彩绘等工艺,使建筑更加美观华丽。
4. 尊重自然: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借鉴自然景观,融入山水、湖泊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三、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1. 明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及其皇后的陵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2.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占地面积广阔,建筑气势宏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
3.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修建的皇家园林,以其精致的建筑和美丽的景色闻名于世。
4.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古代佛教寺庙大慈恩寺的塔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唐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四、古代建筑的分类1. 宫殿建筑: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有故宫、颐和园等。
2. 庙宇建筑:古代庙宇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形式,代表有承德避暑山庄、嵩山少林寺等。
3. 园林建筑: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形式,代表有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4. 城墙建筑:古代城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有西安城墙、南京城墙等。
五、古代建筑的传承与保护为了传承和保护中国古代建筑,中国政府和各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开展古建筑的考古研究和保护修复工程,推动古建筑的利用和开放,提高公众对古建筑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
这一独特而精湛的文化传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其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
1. 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和背景中国古代建筑起源于远古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由于地域差异、气候环境以及各个朝代时期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多样且充满着独特性。
2. 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2.1. 屋顶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为显著和独特之处。
传统屋顶常常采用悬山顶、歇山顶或斗拱等形式,寓意着财运兴旺和家庭安宁。
2.2. 柱式柱子是支撑整个结构并体现美学价值的重要构件。
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柱子有圆柱、方柱、多棱柱等形式,具有稳定和富有力量感。
2.3. 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构造形式。
通过将梁与柱结合起来,斗拱能够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并且在视觉上呈现出优美的曲线。
3.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中国古代建筑可以分为宫殿、庙宇、园林和民居等不同类型。
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装饰风格,反映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传统。
3.1. 宫殿宫殿是君主居住和政务处理的场所,通常规模宏大且充满庄严感。
禁城就是古代中国帝王居住的地方,以其精美的建筑和雄伟的气势而闻名于世。
3.2. 庙宇庙宇是用于祭祀神灵或崇拜先贤英杰的场所。
寺庙多以经典文化为基础,追求平衡与谐调,通常采用封闭院落和具有严谨布局的建筑风格。
3.3. 园林中国古代园林强调自然与人造的协调,以营造宜人的生活环境为目标。
园林常使用流水、花木等自然元素,并注重景观与文化内涵的结合。
3.4. 民居中国古代民居在不同地区和时期表现出巨大的多样性。
由于地域差异和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不同需求,民居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
4. 建筑艺术传承与影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历史上不断演变和发展,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建筑都受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明清——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建筑特点:明清建筑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
“减柱法”除小型建筑外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 代表:北京明清故宫、沈阳故宫。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五)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
精巧、最华丽的部分。 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 檐,兼具装饰作用。 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 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 总称斗拱。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六)彩画
和玺彩画:中间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 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沥粉贴金。等级最高。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
(一)以大称威 (二)以中为尊 (三)礼制至上 (四)祈吉为尚 (五)风水与阴阳五行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实体建筑
2020/9/12
抬梁式
穿斗式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三)单体建筑造型优美 (四)建筑装饰丰富多彩 (五)天人合一的环境艺术
硬山顶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八)山墙 山墙是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除硬山建
筑外,均止于檐下。 山墙超出屋面就成为各种式样的马头墙,马头墙
又称风火山墙,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 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起着装饰和减少风势、 延缓着火房屋火情蔓延的作用。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九)藻井
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位于 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 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 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建筑
一、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概述 二、中国现存的古城 三、古长城建筑
规模较唐代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 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建筑特点: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 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 和。
代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 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四)总结期(元—清) 元代——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全国各地 建筑特点:减柱方法是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梁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一、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概述
(一)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规划沿革
商周时期:都城规模不大,城内有宫城,宫城内有宫殿, 现已发现建筑基址。
秦汉时期:其设计除适应作为大城市的经济生活上的需要 以外,还充分显示了政治上和礼制上的规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利用东汉旧城改建而成,改建重 点在于集中宫苑衙署和加强西北隅的军事据点,扩大并规 整居民区,调整并对称的安排工商业区。
(三)成熟期(隋—宋)
隋唐
砖的运用逐步增多;琉璃烧制更进一步;雕塑、 壁画精美。
建筑特点: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 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 朴实。
代表: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宋代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一)台基
1 、台基多高于台基低; 2、台基级数多高于台基级数少; 3、汉白玉台基高于其他台基; 4、须弥座台基高于其他台基; 5、有栏杆栏板高于无栏杆栏板。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 (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 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有一 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 略高于屋面。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 顶,没有正脊,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为主、《考工记》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发展期(战国—魏晋南北朝)
战国——制砖技术、多层木构架技术、彩画技术、 城市规模更大
秦——秦出现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城防、水 利工程
汉——大量使用斗拱,木构楼阁取代高层建筑, 工程建筑宏伟
代表: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思想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雏形期(夏—春秋) 原始社会——天然崖洞、构木为巢/穴居、浅穴居 夏商周、春秋——排水技术、夯土技术、木构架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 坡相连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盝顶——梁架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 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重檐>单檐
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
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 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三)开间
间:四根木头圆柱围 成的空间
开间:建筑物迎面的 间数,或称“面阔间 数”
进深:建筑物的纵深 间数
2020/9/12全国导来自基础知识(四)大梁大梁是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 形成屋脊。常用松木、楠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 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旋子彩画:画面用痢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 也可画龙凤。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苏式彩画: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虫鱼等。 等级低于前两种。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七)屋顶 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
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2020/9/1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歇山顶(九脊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